美貌的彩衣婢女端着双凤纹漆盘穿插在繁花间,为各位赏花的命妇献上摘下的茶花,供妇人们簪花,或是别在衣襟上熏香。

婢女从身旁经过时,裴英娘叫住她,随手撷一朵茶花在手中,漫不经心问:“房夫人呢?”

能称一声夫人的,自然只有房氏的母亲。

房家长媳笑着说,“可是不巧,阿姑今天身子略有不适,因怕扰了大家的雅兴,没有出来,她老人家懒怠动,这会儿想是正和太子妃说话。”

裴英娘和李令月对视一眼,说:“今天既是为赏花而来,按理应该要选出花中之首,评定花王。”

房家长媳点点头,微笑道:“王妃可是已有相中的茶花了?”

裴英娘笑而不语。

房家长媳以为她想在评定花王时再出手,笑了笑,没有追问。

李令月悄悄扯裴英娘的衣袖,“你看中哪一盆了?这外头的不一定好,咱们去里边看看。”

裴英娘站着不动,问她,“太子最喜欢什么花?”

李令月呆了呆,“好像是梅花、兰花……牡丹他也喜欢。”

裴英娘吩咐跟在身后的半夏,“去找一盆兰花来。”

李令月心思电转,压低声音,“英娘,你想用一盆兰花去争茶花花王?”

裴英娘点点头。

李令月眼珠骨碌碌直转,一拍手掌,嫣然笑道:“好!咱们一定能赢!”

宴席过后开始斗花。

各人将选中的茶花送到庭前,一一论述其不凡之处,请众人品评,然后选出其中花朵最绚丽,姿态最雍容的一朵,评为花王。

比赛进行得如火如荼,等半夏把一盆平平无奇的兰花摆到红木香几上,回廊里静了一瞬,然后响起一片哄然大笑。

“那是哪家使女?好生有趣。”

“谁眼神不好?把兰花当成茶花送上来了?快撤下去!”

半夏面色如常,屹立不动。

众人笑了一阵,慢慢觉出不对味来。

这时,房家的婢女快步走到房家长媳身边,“娘子,相王妃的使女坚持说,那是一盆茶花。”

房家长媳眉头紧皱,茶花和兰花一点都不像,不懂花道的人也能一眼看出红木香几上的是一盆兰花——还是一盆蔫蔫的、无精打采的兰花,怎么会是茶花!

一时之间,席上之人的目光如潮水一般,聚集到裴英娘身上。

裴英娘从容不迫,手里握着一只白瓷莲花瓣茶盏,慢条斯理呷口茶,侧头看向不远处的千金大长公主,“姑祖母,您觉得我挑的茶花怎么样?”

千金大长公主装模作样地细看几眼香几上的兰花,含笑道,“花色娇艳,花形优美,是上品。”

裴英娘淡淡一笑,接着问秦家夫人。

秦家夫人亦笑着答:“这株茶花开得很好,香气也好闻。”

她一个个问过去,余下淮南大长公主,临川公主,皇室宗亲的回答都和千金大长公主的大同小异。

席间议论纷纷,命妇们脸色变了又变。尤其是这段时日曾背后议论裴英娘的命妇们,更是面色青紫。

武家人尤为热心,不等裴英娘问,主动开口夸赞庭中的兰花是茶花中的魁首,如何富态,如何美丽,如何难得一见……夸得理直气壮。

房家长媳冷汗涔涔,吩咐婢女,“去请太子妃!”

太子妃房氏赶到赏花会上,房家长媳拉住她的手,把事情简单说了一遍,焦急道:“怎么办?相王妃肯定是成心来捣乱的!”

房氏没有心情安慰长嫂,环顾一周,迅速辨别席上各人的立场,轻叹口气。

和裴英娘站在一边,睁着眼睛说瞎话的人,大多是这段时间圣人冷落她后,依然和她保持密切联系的世家。

她隐忍几个月,并非没有依仗,今时今日,圣人是否疼宠她,会影响其他人对她的态度,但动摇不了她的根基。

房氏曾劝李贤暂且忍耐,不要和武皇后对着干,更不必得罪李旦和裴英娘,可李贤一意孤行。

他谁都不信任,觉得所有人都会对他不利,他宁愿和那个叫赵道生的户奴倾诉心事,也不肯和她说实话……

房家长媳揪着帕子,愠怒道:“就这么让相王妃搅和今天的赏花会吗?”

房氏闭一闭眼睛,按住长嫂,“罢了,相王妃只是闹着玩而已,随她去。”

今天不让裴英娘出气,以后她还会一直揪着不放,不如把姿态放低一些,由着她闹。

反正事情传出去,裴英娘只会落一个嚣张跋扈的坏名声。

太子妃冷眼旁观,命妇们的脸色更难看了。

最后评选结果出来,裴英娘挑中的兰花获得花王之称。

众人满脸堆笑,恭贺她眼光独到。

裴英娘谦虚几句,莞尔道,“听说太子殿下在前院宴请诸位王公,把这盆茶花送过去,为太子殿下助兴。”

太子妃面色一僵,正想阻止,不知从哪里窜出几个埋伏已久的甲士,端起兰花,二话不说就冲到前院去了!

第158章

房家前厅花团锦簇,觥筹交错。女眷们赏花斗花, 郎君们也借品评茶花的由头试探彼此。

正院厅堂焚香悬幔, 山珍海味琳琅满目。舞伎们在前庭翩翩起舞, 丝竹管乐悦耳悠扬,厅内纱帘高卷,帘下高朋满座。

甲士捧着兰花入席时,李显手中的酒盅翻倒在锦绣长袍上,胸脯一片淋漓酒渍, “阿弟, 那不是你的家仆吗?”

相王府的家仆来势汹汹,一看就知道是来捣乱的!阿弟莫不是疯了吧?竟然敢搅和太子的宴席?

李旦淡淡扫李显一眼, “无事,你继续饮酒便是。”

李显哪还有心思吃酒啊, 左看看,右看看, 悄悄把自己的坐席往旁边挪动几下, 挨着杨驸马坐, 以免等会儿李旦和李贤掐起来时殃及池鱼, 连累他受气。

“阿弟,不是我不讲义气……”李显缩头缩脑,恨不能把自己藏进案几底下,小声说,“你放心,要是你们俩闹到没法收场, 我偷偷溜出去找人来帮你求情!”

李旦没理会他。

李贤手执鎏金舞马纹银壶,正和袁相公的嫡子说笑,听到厅前传来窃窃私语,扭过脸来,瞳孔微微一缩。

相王府的家仆禀明来意,撂下兰花,抬脚就走。

席间一片哗然。

茶花会最后夺魁的花王,怎么是一盆蔫头耷脑的兰花?

莫名其妙选错就算了,还大咧咧往太子跟前送,挑衅之意,不言自明。

众人莫名所以,一时竟没人敢吱声。

乐人们仍旧卖力吹奏管箫,欢快的曲调霎时变得刺耳起来。

有人悄悄派仆从去后院打探。

仆从很快折返,压低嗓子说:“这株茶花是相王妃挑中的,夫人、娘子们一致推选这株茶花为今天的魁首花王。”

席间宾客交头接耳,指鹿为马的典故妇孺皆知,相王妃这是跟太子妃较劲呢,还是故意和太子作对?

细细一想,房家的宴会是为太子笼络人才,示好朝臣,显示实力而举办的,却有一大半命妇跟着相王妃睁眼说瞎话,不得不让人心惊肉跳。

相王妃这是明晃晃给太子添堵呐!

李贤脸色一沉,目光在厅内逡巡一圈,找到李旦的身影。

李旦正襟危坐,坦然回望,还举一举手中的玛瑙酒杯,向他致意。

态度一如既往的恭敬而冷淡。

李贤双手紧握成拳,凤眼里的怒火烧得愈加炽热。

一声疑问打破诡异的沉寂,“这株花王是什么品种的茶花?”

袁宰相的幼子——袁凌志起身离席,走到花盆前,饶有兴致地围着兰花转圈,“我怎么没见过?”

袁家大郎面色铁青,光顾着和太子打太极,忘了看住自家小弟了!

没看到太子气得牙关咯咯响吗?所有人都默契地假装没看到那株兰花,他这个傻弟弟为什么要自己撞上去!

怎么说都是自己的亲弟弟,阿娘的心肝宝贝,不替他遮掩的话,回家肯定会被阿娘揪着臭骂一顿……袁家大郎欲哭无泪,轻咳两声,“阿弟,你见过多少花?别让人看笑话。”

他顿了一顿,扭头笑盈盈看着隔壁席位的裴大郎,“听说裴兄是雅人,家中养有数千盆茶花,这株花王裴兄想必是见过的,还请裴兄为我等解惑。”

裴大郎僵了一下,汗如雨下,捏紧手里的酒杯,暗暗咬牙:真是大意了……还以为装鹌鹑就能躲过去呢……袁家的人真是一个比一个讨厌!

他要怎么办?

承认花王是茶花,等于站在相王妃那一边,得罪太子。

揭破花王并非兰花,又会触怒相王妃。

阿耶提醒过他,相王妃和太子,哪一边都不能招惹。

太子年轻气盛,行事偏激。相王妃看着不显山不露水,亮出杀招的时候,没有丝毫转圜余地……而且相王妃既能够得到圣人的喜爱,又有武皇后撑腰,哪边都有后路……

“哐当”一声,酒杯跌落在地,裴大郎呵呵轻笑,歪倒进袁大郎怀里,“喝……袁兄,接着喝啊……”

袁大郎猝不及防,来不及躲开,五大三粗的汉子直直倒在他身上,压得他哎哟两声,腿差点被压断了!

袁凌志被袁家人拉下去了。

房家郎君暗中吩咐乐人们换了支轻快的调子,舞伎们翩然离去,家仆搬来波斯球毯,铃音阵阵,肩披缦衫的胡姬娇笑着入场,藕臂舒展,纤腰扭动,跳起令人目眩神迷的胡旋舞。

众人的注意力一下子全被吸引过去——又或者说,是所有人强迫自己把视线转移到雪肤花貌的胡姬身上。

房大郎低声和李贤回话,“殿下,不过是一个玩笑罢了,一笑置之,才能显出您的宽怀大度,切勿为一妇人失了风度。”

李贤冷笑几声,眼神阴沉。

李贤的心腹属臣被裴英娘突如其来的示威打了个措手不及。

太子洗马怕李贤暴怒之下失了分寸,找个借口将李贤请进房家书室,规劝道:“殿下,当务之急是抬高您的威望,巩固实力,而不是和天后争锋相对。相王妃终究只是一内宅妇人尔,行事无所顾忌,您和她斤斤计较,恐会落人口舌。您不如高价买下那株兰花,再当众赠送给相王……”

其实太子洗马想劝李贤交好李显、李旦,兄弟同心,未尝不能和天后对抗。但是李贤多疑敏感,他们连日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什么法子都用过了,他依旧没有动容,似乎认定两位亲王不会和他一条心。

太子洗马有种错觉,他仿佛看到昔日承乾太子和魏王……只是不知,英王和相王,哪一个会是坐收渔翁之利的晋王……

可惜他既为太子洗马,就得尽忠职守,绝不能背叛太子,只能一条路走到底。

李贤拂袖,打断太子洗马的话,冷声道:“孤要见相王。”

太子洗马暗叹一口气。几位皇子俱是天后所出,圣人慈爱,天后地位稳固,皇子们从小锦衣玉食,无忧无虑,虽是宫廷里养大的,却没有经历过宫闱纷争,因此一个比一个思想天真,手段直接……

说起来,围绕帝位的争斗,始终是他们一家子的事,确实用不着太多阴谋,自家母子兄弟,谁不知道谁?

他慢慢走出房家书室,吩咐候在外面的户奴赵道生,“殿下有请相王。”

赵道生应喏。

李旦很快离席,跟随赵道生走进书室。

“八弟。”李贤凤眼斜挑,俊秀的面孔冰冷如霜,“你竟然如此纵容武氏?莫非相王府,也是武氏说了算?”

赵道生退了出去。

李旦走到书案前,修长的手指翻动案上摊着的书册,房大郎喜欢钻研茶道,买了一本书坊刊印的论茶说,“六兄,我看着英娘长大,她愿意抛却身份嫁给我,我满心欢喜,自然多疼她几分。至于相王府由谁说了算,是我的家务事,不劳六兄操心。”

李贤冷笑,“她敢这么放肆,究竟是你示意的,还是母亲示意的?”

“你觉得呢?”李旦目光平静,缓缓道,“你不放心我,我闲居家中,诸事不理。你觉得英娘身份敏感,她只和阿父谈笑,从不插手政务。母亲虽然认下她,但并没有利用她生事。如果不是六兄疑神疑鬼,英娘不会搅乱房家的宴会。”

“这么说你知道她会这么明目张胆挑衅我?”李贤薄唇微微掀起,“你究竟打算纵容武氏到几时?”

李旦合上书册,袍袖扫过书案边沿的铜镇纸,轻声说,“六兄,我们是兄弟,所以我愿意忍让。你怎么对我,是我们之间的事,不要去打英娘的主意,我不想看到她为任何事情发愁。”

他的好弟弟,毫无怨言地让出全部功劳,斗鸡走马,天天游乐,甘心做一个富贵闲王,却竟然为了一个女子来威胁他!李贤脸上阴云密布,“你待如何?”

李旦轻笑一声,“六兄,你觉得从英娘身边的人下手,打压她就能顺势打压整个武家?你高看她在母亲心中的地位,哪怕你把母亲的从侄武承嗣杀了,武家宗族很快能推出另一个武承嗣,母亲在一日,武家永远屹立不倒。”

李贤一言不发。

武皇后就像一座巍峨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他曾受这座山峰的庇护,如今他想翻越这座大山,最好能移走它……可当年这座大山曾给予他多少底气,现在就给他多少磨难。

他每一刻都活得战战兢兢,他不想和李弘那样束手束脚,坐以待毙,可他发现,所有反抗,在武皇后面前,不过是以卵击石罢了。

李旦淡淡道:“六兄,你可以把兰花送去宫中,问问阿父,看看阿父的回答是兰花,还是茶花。”

李贤握紧拳头,他要怎么问?问李治,李治必然会查问前因后果。

方鸿查案途中死在山匪手中,武氏名下几大工坊的收益竟然有一半直接入李治和武皇后的私库,不能弹劾她与民争利,和胡人的交易并非私下里进行,而是经过朝廷默许,由礼部、户部、工部官员共同拟定章程,更别提她多年坚持架桥修路,生生把南方诸州府县和南北运河联成一张水路、陆路横贯交错的大网,商道沿路发达起来的繁华市镇犹如雨后春笋一样,江河沿岸日新月异,各大世家赚得盆满钵满,压根没有心思挤兑她……他根本没抓到武氏的任何把柄,连个针对她的借口都找不到。

李旦深深看李贤一眼,“六兄,你太心急了,你成了太子,不代表就能为所欲为。现在的你,既不是母亲的对手,也没办法笼络住朝臣。”

他的眼神骤然变得冷厉,“我这几个月一味退让,六兄真的以为我是怕了吗?”

李贤眯一眯眼睛。

“六兄,阿父把一切看在眼里,你是怎么对我,怎么对七兄的……阿父全部看得到,经过这几个月,我不知道阿父现在是不是依然信重六兄,但是我能肯定,阿父对我和七兄很愧疚。”李旦微微一笑,笑容略带嘲讽,“六兄别忘了,我和七兄,也是阿父的儿子。除非六兄有足够的把握能彻底把我踩在脚下,否则,你别想动英娘一根头发!”

说完这句话,他转身离去。

他的忍让,全是做给李治和武皇后看的,真正掌握权力的人,是二圣,不是太子。

立式屏风旁的水晶帘微微晃动。

李贤呆立良久,忽然猛地掀翻书案,书册、水盂、镇纸、笔架四散滚落。

赵道生冲进书室,看到屋内情景,眼圈一红,“殿下息怒,您是太子,圣人心里最倚重的,还是您呐!相王、英王空有王爵虚衔,无官无职,连个得力的心腹属臣都没有,怎么可能动摇您的地位!”

李贤呵呵冷笑,“他们才是一家人……我什么都没有!”

赵道生从背后搂住李贤,柔声道:“殿下,这里是房家,隔墙有耳。”

李贤慢慢冷静下来,捏着赵道生的手腕,咬紧牙关,他不能认输!

他的力气很大,像是要把赵道生的腕骨捏碎。

赵道生咬着唇,忍住差点吐出口的痛呼声。

那株兰花最后被房家悄悄送走了。

房氏不愧是世家之女,颇有涵养,依旧照常和裴英娘、李令月谈笑风生,眉宇之间没有一点不快。

宴席散后,裴英娘拉住房氏的手,“阿嫂,咱们说会儿话。”

房氏愣了一下,遣退婢女。

两人坐在八角亭里,亭外的茶花开得如火如荼,云蒸霞蔚一般。

房氏等着裴英娘开口,相王妃得罪房家和太子在前,现在要和她说什么?

裴英娘没有让房氏等很久,“阿嫂,你去看过五嫂吗?”

房氏再次怔愣。

五嫂裴氏,是先太子妃。

太子李弘逝世后,裴氏幽居宫中,吃斋念佛,等闲不见外人。

裴英娘幽幽道,“当年五兄还是幼儿时便获封太子,五嫂嫁给五兄,何等风光,可裴相公并没有因此沾沾自喜,还和五嫂疏远了……阿嫂,你明白裴相公的用意吗?”

在李弘和武皇后矛盾重重时,裴宰相不偏不倚,没有因为是裴氏的亲戚,就偏向李弘。

所以李弘死后,裴宰相没有受到任何冲击。李弘的起伏,影响不了他在帝后心中的地位。

“阿嫂,房家能有今日的煊赫声势,着实不易。”裴英娘微微一笑,拈起一朵茶花,搽了凤仙花汁的指尖和粉嫩的花朵形成强烈的对比,“房家把所有赌注投诸一个人身上,就不怕将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房氏揪着宫绸丝帕,冷汗湿透重重衣衫。

她明白裴英娘是在挑拨离间,可是……太子根本不信任她,她真的要让整个家族陪她一起冒险吗……

“你不怕我把此事告知太子?”房氏定定神,冷冷道,“太子是我的丈夫。”

裴英娘嫣然一笑,“阿嫂,你觉得时至今日,我和太子还能和平相处吗?阿嫂告诉太子也无妨,于我而言不痛不痒。对阿嫂来说,就不一样了。太子多疑,要是知道阿嫂的娘家举棋不定,开始为自己准备后路……阿嫂觉得太子会怎么做?”

她不等房氏回答,起身离席,“我只是看在往日的情面上,提醒阿嫂一句罢了,说到底,房家的事,与我何干?”

李令月对裴英娘又有了一层新的认识。

回去的路上,她靠着车窗,摇头叹息,鬓边步摇发钗轻轻晃动,红鸦忽坠在眉心,衬得眉间花钿愈显夺目,“英娘,原来你也蔫坏。”

裴英娘笑嘻嘻道:“阿姊,你已经认我做妹妹了,不许后悔!”

李令月叹口气,摸摸裴英娘的脸,“我没有怪你的意思。六兄当上太子以后,确实太苛刻了……”

一母同胞的兄弟,为什么要步步紧逼呢?

真的不能好好相处么?

裴英娘挽住李令月的胳膊,没有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