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唐后妃传之珍珠传奇上一章:第 39 章
  • 大唐后妃传之珍珠传奇下一章:第 41 章

他所愿又是什么?他心中最重的,还是那光华万丈的九五之尊。接着,便是她。

她从来无意与江山比肩。

得到这锦绣河山,他必然欢欣;然而失去她,他必定悲伤。

既然如此,既然她已与他重归于好,为何心中始终负重如山,忐忑不安,每每强颜欢笑?为何还要执着于会否拖累他?她这般的取舍不定,令他心神难安,亦是一种拖累啊。她只知刀剑会伤害他,却不知自己亦是一柄寒刃利剑,会深深刺痛他的心。

现已将至他与皇后生死较量的最后时刻。

她为何不陪他共赴这一场决战,无论生死,无论成败,至少,她已无悔。

她心神从未这样清明,紧紧回握李豫的手,与他相视微笑。佛祖拈花一笑,满座弟子中尚惟有摩诃迦叶尊者妙悟其意,希望她之所悟为时未晚。

风生衣也站起:“待某安葬好师妹,便出发吧。”

注:详见第四十九章《 晶晶行云浮日光》。

风入寒松声自古

在深秋渐寒的夜里,沈珍珠随李豫重新回到长安,下马车、换肩舆、入宫城。

整个东宫都震动了。明德门外灯火辉煌,官员、内侍、宫女数百人汇聚等候,张涵若依照穿着惯常的紫裙锦帔,丛梳百叶髻上步摇闪熠,美艳华贵,看见李豫纵身下马,远远的笑盈盈迎将上来,娇嗔道:“殿下总算回来了,我可是日夜牵肠挂肚。”说话间,便上前欲挽李豫。

李豫微微一笑,施施然后退几步,将沈珍珠由肩舆上扶下。

张涵若瞬时一呆,不由自主蹬蹬蹬倒退,沈珍珠腹部微微隆起,任谁也能看出身怀有孕。她怔忡顷刻,旋即挽住沈珍珠,强笑道:“姐姐,你也回来了。”沈珍珠只觉她的指尖微微发抖,不禁恻然,握着她的手,柔声道:“涵若妹妹,你愈发美丽了。”

张涵若眸光暗淡,不经意般由李豫身上掠过,李豫却独独看着沈珍珠,眼神温存得不可思议,仿佛有异物在她心间隐隐绰绰的游曳,面上依然笑得灿烂如花,“殿下嘴上不说,心里一直思念姐姐,姐姐回来就好!”

李豫执着沈珍珠的手,说道:“这里风露大,别尽顾着说话,回殿中再慢慢叙旧也不迟。”正说到这里,远远看见有人由奉化门大步跑来,转瞬已至沈珍珠跟前,合身一扑,跪伏到沈珍珠身下,紧紧抱住她的双膝,放声大哭:“小姐,小姐!你总算回来了!”正是素瓷。

沈珍珠强行将素瓷扶起,替她拭去眼泪:“好妹妹,作什么要行这样的大礼,我还没有谢你呢——这几年多亏你照料适儿。”仔细端详素瓷,精神萎糜,容色憔悴,两三年的时间,倒似衰老了好几岁,心中更加歉然。

听沈珍珠说到“适儿”,素瓷忙拭拭面上泪水,回头招手道:“快将小世子带来。”她身后原跟着一个老嬷嬷和数名宫女,只因没有她行走得快,稍落在后头。那老嬷嬷左右两手各牵着个锦衣男童。左边的身量略高,一面走,一面骨碌碌转动着那双极亮极大的眼睛,好奇的盯着沈珍珠看;右边的年纪略小,眨巴着眼四面看看后,微带羞涩的垂下头。

沈珍珠只看左边男童一眼,便知他定是自己的适儿。他已五岁有余,相貌神似李豫,眉眼中又有她的神韵。她狠心抛开他已近三年,他定然不会认得自己这个娘亲,眼角不由淀泪。

走得近了,李适一眼瞥见李豫,立时欢快的喊着“爹爹”,撒开脚丫子,一头撞进李豫怀中。李豫将他高高举起,好一阵亲热之后,方放他下来,指着沈珍珠道:“适儿,你母亲在这儿,快些叫娘。”

沈珍珠蹲下身子,哽声唤着“适儿”,欲将李适揽入怀中。李适却将小小的身躯一攘,挣开沈珍珠的手臂,扑闪着眼睛,怯怯的朝素瓷身上靠,稚声稚气的问:“姨娘,她是谁?我不认识她。”

沈珍珠心如刀割,素瓷道:“她就是你娘啊,很小的时候她离开皇宫,现在回来了啊。”李适十分较真,“那她为什么要离开皇宫,是皇宫不好吗,还是她不喜欢适儿?”李豫曲下腰,说道:“都不是,你娘是因为有极重要的事,所以暂时离开了你。你瞧,她现在不是回来了么?”伸手抚摸李适的小小脑袋瓜儿,“乖,叫一声娘。”

李适摆摆脑袋,直往素瓷身上挤,嚷道:“我不叫,我不叫!别人都有娘,迥弟弟也有娘,就我没有,别人都笑话我。我不要娘了,我不要这个娘!”

李豫有些动怒,扬起手道:“这样不听话,爹爹要打你了!”沈珍珠连忙按住李豫的手,泪光泫然:“都是我没尽到做娘的责任,切莫强迫适儿,慢慢来。”李适早已“哇”的大哭起来,李豫长叹一口气,挥挥手,令嬷嬷带着李适先退下去。素瓷又领着那名年幼男童上来,道:“迥儿,给娘娘磕头。”沈珍珠便知这是素瓷的孩儿,名李迥,素瓷虽未被定名份,这个男孩已被皇家认可。李迥极是听话,立时上前跪下,认认真真的给沈珍珠叩了三个头。

因时间已晚,李豫见沈珍珠颇有伤心,便嘱咐早些安歇,张涵若与素瓷各自回到居所。

李豫安置沈珍珠在宜春宫住下,遂立刻带秀莹前往大明宫谒见肃宗。

宜春宫在东宫东北方向,与宜春北苑相邻,张涵若自被纳为良娣后便住在宜秋宫,与宜春宫一东一西,遥相对望,素瓷与另三名滕妾则居于典膳厨侧的命妇院中。

沈珍珠在宜春宫中略作巡逡,巨型云母花鸟屏风,文杏大柱,由天棚垂落下来的紫地织金锦锻的幔帐,处处皆见富丽繁华,教她稍有些不适应。

月光穿林越隙,与宫外树影互相合抱,黑白交映,纵横交错。沈珍珠想起适儿,她负欠孩子的,是一笔还不清的巨债,她要全力补偿,也许未时不晚吧。

躺在榻上慢慢的睡着,也不知过了多久,听到榻边的轻微响动。她自怀孕后睡眠甚浅,极易受惊,每夜总会睡去醒来数回,半眯着睁眼,果真是李豫,冲她笑道:“我吵醒你了,快些睡。”她困倦不过,转头再睡。

再复醒来,李豫兀自合衣倚在榻侧,脉脉看她,似有深意。沈珍珠一笑,伸臂挽住李豫脖颈,昂首道:“在想甚么?”李豫方回过神,笑道:“我在想,怎样让适儿唤你一声娘。”沈珍珠想了想,低声而坚决的说道:“不用急,我到底是他的亲生母亲,只要爱他疼他,终归会认我的。”

李豫见她眸光闪烁,面颊在烛影下流动潋滟光辉,不由情动于衷,扶住她腰肢,慢慢吻在她的唇上,一时均难自禁,李豫轻抚着她的腹部,“是否要紧?”她容色绯红,轻轻摇头……

第二日醒来浑身慵懒困倦,李豫不在枕侧。沈珍珠掀开幔帐,天已大亮,李豫背向床榻坐在几案前。她呆呆看他背影半晌,他兀自凝坐不动。

沈珍珠静静起身,缓步走至李豫身后,不觉心口一滞。白玉案上,放着她随身的那柄匕首,鞘身泛出黑冷光泽,就如默延啜那青灰桀骜的身影。李豫的目光,便一直驻留在这柄匕首上。

“俶”,她从来只唤他的旧名,手抚上他的肩头。

李豫猛然站起,忽的一把掀翻了白玉案,发出“通”的轰响,室外内侍脚步簇动,但想是无人敢叩门进来。沈珍珠怵然退后,李豫深深吸气,眼睛逼视过来,怒喝道:“你好,你很好!你将他送你的东西贴身藏着,你既然已随我回宫,为何心里还有他?”他声音极高,震得四柱皆颤颤撼动。

他继续厉声道:“你这样的女人,孤绝不会再理睬你!”言毕,扭头不看她,毫无犹豫的甩袖朝外走去。

沈珍珠初时发怔,此际抢步上前,顾不得裙裾曳地几近绊倒,合身而上,抱住他大半个身子。

李豫步下一凝,却没有回头。

她说:“你为何要欺人欺已?我有孕在身,你不怕我再复伤心难过?”

他身躯轻颤,仍是肃声道:“你在浑说些什么?”

“你明明知晓我从未移情于他,今日为何故意这样说?你掀翻几案时看似大怒,其实小心谨慎,生恐不慎将我碰伤;你大声怒斥我,其实虚张声势,眸底并无真怒;你方才转身便要离开,不忍再看我一眼,生恐见我伤心之色……”沈珍珠转过身子,与他的目光相对,徐徐说道:“你是在怕什么吗?你造成与我不和之势,让宫中人人听见,是有意这样做的吧?你昨夜那样晚才回来,是知道什么,怕我再受伤害,今日有意寻衅而为吧?”

李豫见她柔情凝视着他,秀眸如宝石,绚丽中更蕴沉敛静虑,再也无法忍耐,伸臂将她紧紧拥于怀中,说道:“珍珠,是我对不住你,你暂且忍耐几个月。现下皇帝病危,皇后手握大权,恐怕会对我无所不用其极。她若知我还似从前那般,最最看重你,必定会从你下手对你不利。我甚为担心,怕我不能护你周全,这几个月我只可偶尔悄悄看你,你务必要保重。”

沈珍珠头枕在他胸前良久,方摇头道:“我不怕。”

李豫一惊,扳正她的身子:“你说什么!”

沈珍珠轻笑,继而坚定的说道:“俶,我既然是你的妻子,在这样的时候,必定要跟你同退的,怎么能独自悄悄躲在一边。我固然不能助你什么,但也愿能与你朝夕相对,我与你、适儿好不容易相聚,我已错过太多,不想再辜负光阴。”

一种如水般的温存从她的眼神中流泻而出,一点一滴的渗透他的心,然而他还是焦急的说:“可是,皇后的手段你是知晓的,我就算多加侍卫,也恐怕防不胜防。”

沈珍珠道:“该来的总归要来。再说,皇后这样狡诈,你今日的举措也未必能瞒得了她去。我们何必为她而白白耗费大好光阴呢!”

李豫还待再说,沈珍珠已掩住他的口,复缓缓靠在他胸前,道:“不用再说了,就这样吧。”

因肃宗病重,李豫与沈珍珠依偎不多久,便匆匆再前往大明宫。

沈珍珠拾起那柄匕首,仔细擦拭干净,依旧纳入怀中。

默延啜,我只能以这样的方式来怀念你,一生一世,碧落黄泉,如此而已。

正拟赴命妇院看李适,宫女上前禀报:广远门外有人求见。

她迎来了一名意想不到的客人。

慕容林致。

慕容林致似乎总来去如风,在她未曾料想到时,倏忽出现。

这一回,慕容林致着青袍、平巾帻,晃眼瞧去,恰如俊逸男子。甫一照面,沈珍珠便屏退左右,调笑道:“好个俊雅书生,怎的做这样装扮?”

慕容林致环身转了个圈,笑道:“我也是别无他法,既想来看看你,又怕被宫中人识出,强令我去治陛下的疾病。”

沈珍珠诧异,“替陛下治疗病症,有何不可呢?”

慕容林致不以为然,蔑笑,“我是医者,不是佛祖菩萨,并非人人我都愿医治。”眸光迅捷一扫,停驻在沈珍珠的腹部上,面色微变,“你有孕在身?”

沈珍珠平和欢愉的点头。

慕容林致已拉住沈珍珠的手,秀眉稍锁,道:“来,我替你把脉瞧瞧。”沈珍珠正是求之不得,与慕容林致双双坐定,任由她把听脉象。

沈珍珠却见慕容林致把脉极久,初时全神贯注,继而紧抿嘴唇,两道秀眉越锁越紧,双颊泛白。慕容林致医术高绝,今日居然会出现这样的神情,令得沈珍珠心中突突乱跳,探询般小声问道:“怎么样?胎儿无恙罢?”

慕容林致仍将手搭着她的脉搏,入定般沉默不语,急得沈珍珠连声道:“究竟有什么不妥?”

连问数声,慕容林致方慢慢抬起头来,双眸隐隐噙着泪水,似是满腹的忧伤,一时说不出话来。沈珍珠有些着慌,想着自己在回长安途中曾经大病,虽然近月来少有不适,但瞅慕容林致的神情,莫非这胎儿会保不住?正在浮燥焦急中,慕容林致已站起,紧握住她的一双皓腕,泪水涟涟而下:“你为何要怀孕?你怎么能让自己再次怀孕?!”

沈珍珠不明其意,愣愣道:“你说什么?”

慕容林致复跌坐椅上,掩面半晌,终于抬头对沈珍珠道:“我不能骗你,我还是将实情告诉你吧——”

沈珍珠已知情况大为不妙,心反倒平稳安定下来,坦然抬首,说道:“林致,你说吧,这些年过来,无论怎样的结果,于我都无大碍。”

慕容林致哽声,“这全都怪我不好,当年替你治病时没有跟你与李豫说——当年你伤心已极,大挫根本,身体需好好调养。”

沈珍珠道:“当年我的病不是已经痊愈了吗?再说,这两三年以来,我并没有什么不适,一些小小病痛,也是极快就恢复了的。”说着,还将上回发热后只服普通药材便退热康复的事,一五一十的说与慕容林致听。

慕容林致却拍案而起,蹙眉痛心,“这正是最最危险的。你不知这两三年你是怎样渡过的,尤其是近一年来是怎样勉力支撑自己的——你身体看似强悍,其实外强中干,须知人之性命便如灯火,不时添膏续焰,方可微明不息。可是你——”

沈珍珠轻按着自己的腹部,咬牙问道:“我怎样?”

慕容林致侧过头,摇头不开口。沈珍珠大声道:“林致,你说啊!”

慕容林致噙泪抬头看她半晌,终于吐出八个字:“ 焚膏继晷,油尽灯枯。”顿了顿,拭去眼角泪水,接着说道:“尤其竟然有孕在身,更是雪上加霜。”

沈珍珠无数次身临险境,险死还生,几属奇迹。未料死亡终以这般猝不及防的方式馈临于她,在她最终了悟人生万象,情爱之真谛时,如山崩石摧般袭来,毫不容情的馈临于她。

她勉强一笑:“看模样,就连你也对我的病没有办法了。”

慕容林致摇头,泪如雨下,“就算神仙再降,也无力救生机已绝之人。”

“我还能活多久?”

二人静默无言,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沈珍珠启口幽幽问道。

慕容林致想了想,“不过三五个月吧,若你没有怀孕,或者可以支撑久一点:一年,或者更长。”

沈珍珠长长的舒了口气,“原来没有这个孩儿,我也不过只能多活一点点时间。看来,这个孩子来得也是时候,并非错误啊!”

慕容林致泣道:“已到此种地步,你怎么还在念叨腹中胎儿。”

沈珍珠拉过慕容林致的手,正色肃容道:“林致,我求你两件事,你一定要帮我。”见慕容林致听着,接着说道:“第一件,我求你帮助我,让我活至生下孩子那一天。不,活到生下孩子后三个月,我知道以你的医术,还是能做到的,是吗?”

慕容林致泪如泉涌,点头道:“好,我帮你,我这就在长安住下来,一直替你看病。”

沈珍珠又道:“第二件事就是,此事千万不可让李豫知道!”

慕容林致黯然,只是说:“你何必这样用心良苦。”

沈珍珠道:“他已为我伤心甚多,我不忍心。”

慕容林致心道:再不忍心,也终须有那一日。“虽然我可用药为你稍续数日性命,然而孕期越长,你会越来越虚弱,你须小心不要在他面前露出破绽。”

沈珍珠点头,“我省得。”强作欢颜岔开话题,“方才忘了问你:怎么突然就想我,要来长安看我了?”

慕容林致取出香巾拭干面上泪痕,道:“这算是一件奇巧的事。三个月前我在西凉国一带行医,碰着一个名唤薛鸿现的姑娘,极是活泼可爱,我与她一见如故。更巧的是,她竟说与你相交极佳。想着我们都有数年没有见到你,便相邀着上月来长安找你,也不知怎的,我在长安等了一个月,不仅你不在宫中,就连薛姑娘也一直没有露面。今晨在市井中听传言道太子与太子妃回宫,便急忙来找你了。”

沈珍珠也很是想念薛鸿现,听了这话,悲戚中添了几分欢喜。

正说到这里,李豫领着名太医匆匆走入。他眼神锐利,一眼便认出慕容林致,见两人都面有泪痕,打趣道:“你们姐妹相见,何必弄成这般眼泪汪汪的。林致,既然来了不如多住一段时日,你好似游侠般,要走了又不知何时再能见面。”

沈珍珠强笑道:“谁说她要走?林致打算长留长安,待我产下胎儿才会离开呢。”

李豫一听喜出望外,挥手叫那太医退下,兴冲冲的说道:“有你看着珍珠,哪里再需要其他大夫,真是谢天谢地!”

(圣诞礼)番外:打金枝

已近亥时,大明宫渐渐静谧。这几年圣上兴佛盖寺,愈来愈喜爱安静,故而宫中内侍、宫娥莫不学得行止间轻捷如履锦纱,言语里轻细如春雨沙沙。

严明有条不紊地巡查防守至紫宸内殿,诸当值的内飞龙使见着他的身影,均远远地拱手行礼。身为内飞龙正使,他早已无需日日巡防,然而,任职近二十年内飞龙正使,成千上万个漫漫长夜,他若不巡防,又该做什么?他已然习惯这样,世人都道九重天阙无限好,又有几人知晓高处不胜寒。内殿,灯火晕微,低声的咳嗽时断时歇。他想:我所能做的,不过是陪着他吧;当所有的人都慢慢地离开他时,我仍然要陪着他。

他立于玉阶之下,仰首,今晚好一轮满月。

“严大人,陛下召见。”内侍在旁唤他。

他知道,这般的月色,这样的夜晚,圣上,他必定也是睡不着的。

严明轻轻踏入内殿,听到圣上熟悉的声音:“来,严明,陪朕叙叙话。”圣上斜倚在锦榻上,面色焦黄,说了一句,又咳嗽半声,示意严明坐至面前,道:“说来你比朕年长,倒老当益壮,朕是一年不如一年啦。”严明心中一阵凄苦,强笑道:“陛下说笑了——”圣上挥手,将手中拿着小盅汤药缓缓喝下,道:“其实儿女均已成人,朕亦无所牵挂。严明,你可还记得,你当年第一次瞧见她,是怎样的情形——”

严明忽然就觉着,有一种液体乍地涌至眼底。他说:“臣怎生会不记得?臣那时陪陛下在沈府对面的茶楼守望着,那日阳光正好,沈府的朱漆大门轰地中开,臣就看见她了——其实隔得很远,臣虽有武艺在身,眼光锐利,也是很难看清娘娘玉容的,臣却看见陛下眸中光芒了,好似天地间精华都齐聚在陛下眼前——”听到这里,圣上的眸中也慢慢地增了光彩,笑道:“你这话不尽不实,我不信你没有看清她的容貌。”严明答道:“臣不敢。”

圣上笑意更盛,语带有戏谑,“不敢?”又皱眉,问旁边:“朕可有年老耳聋,谁在殿外喧哗?”

内侍这才敢回禀:“是升平公主请求陛见。”

圣上叹息,遂道:“让她进来罢。”

升平飞奔入殿,纵身扑入圣上怀中,大哭失声:“父皇,父皇,我被郭暧那小子打了,你要替我作主!”圣上轻声抚慰,升平方觉有外臣在侧,边拭泪边缓缓蹲至父亲足下,却是梨花带雨、楚楚堪怜地望着父亲。

从这个角度看升平,她的相貌极似她的母亲。然而珍珠何曾像她这样,纵身入怀,撒娇求救?她几乎永远是含忍着,那一滴泪,有时噙在眼角,有时噙在心中,她的痛,他要在许久以后,在这漫漫十七年中,一一回省体味,于是,她的痛就浸入他的骨髓。从骨髓里生出寒,生出冷,许是这样,他的咳嗽之疾久治不愈,越来越重。

他禁不住再次连声咳嗽,升平急得又是手捶背又是抚胸,声声唤着“父皇”。好容易平息下来,容色又黯淡几分。他缓缓抬手,抚过女儿鬓边一缕散发,说:“升平,父皇是庇佑不了你一辈子的。”

他说得这般无奈,含着悲辛,升平早把自己所受的委屈撇下,泪如雨下:“都是升平不好,些微小事也来打扰父皇,父皇,父皇,你一定会好起来的。”

他含笑,“这样甚好,你的性子,总算有些象你母亲了。你的母亲,象你这般年纪的时候,已是才名满长安,……”

“可是,母亲,她,她是为什么!”明知母亲是父皇的禁忌,升平仍忍不住忿忿开口,“她难道会不知晓父皇生病么?这十七年来,她从未回宫,我连她什么模样也不知道,她从未尽母亲之责,我,我,”她一时哽咽,“我从不敢怪她,但她若还不快些回来,我一定会恨她,恨她!”

“住口!”他果真怒了,挥袖间,一片金玉坠地之声,严明忙上前扶携,叹道:“公主殿下,老臣本不该插言,公主你让圣上难过了——”

升平惊骇,然而倔强咬唇,说:“父皇,我没有错。我信她一定还在人间,她游历的大好河山,不是父皇辛辛苦苦,日夜操劳,才得以四海安然的么?她为甚就是不愿回来,再有多少的误会隔阂,难道抵得上父皇这十七年的等候苦痛?”

他乍然听到“还在人间”四字,心痛如绞,呼吸如被滞压,半晌,不能再出一语。

升平亦惊觉失言,她急促地站起身,长袖拖曳至地,看她的父亲——他曾纵马天下,睥睨群雄,收复河山,他曾豪饮千杯,倜傥风流,远殊世人。其实,他也只能望佳人兮天一方,他,多么寂寞。

终于,听到有内侍禀道:“汾阳郡王绑了驸马,跪伏于兴安门外请罪。”

“去吧,升平。”

他说:“无论如何,要勇于承担自己,你,长大了,父皇能给你的,都已交给了你。此后的荣辱悲欢,要全凭你自己作主。”

升平似懂非懂,曲身行礼,退下殿去。

她和他的一双儿女,他从来不敢宠溺。一手交付天下江山,一手托付与最可信重的忠臣,天子所虑的,惟有身后事。

他缓缓坐回榻上,对严明道:“我们,继续说——”

水归沧海意皆深

时光荏冉中,天气一日比一日寒冷,沈珍珠腹部逐渐凸起,年关将近。这段时间肃宗的病情尚自稳定,李豫夫妇每回拜谒张皇后,张皇后都是亲热欢喜已极模样,嘘寒问暖,一派和睦气象。朝政上更是清肃平静,张皇后马不停蹄安插亲信于朝中,李豫不理朝政,只以为肃宗亲侍汤水为要务,同时,史朝义之叛军连失永宁、渑池、福昌、长水诸县,节节败退,眼见平叛真真切切指日可待。沈珍珠心知这正是暴风骤雨来临的前奏,有时细察李豫神情,不急不燥,成竹在胸般,稍稍放心。

她也是不急不燥的。她日日与李适相处,亲自教导他习字,陪他顽耍,看着他入睡,李适初时对她疏离,他极为依恋素瓷,若是病痛摔倒,必首先赖在素瓷怀中撒娇。然而沈珍珠不着急,她耐心细致,一点一滴的呵护着李适,时日一久,李适愈来愈依恋她……只是仍未唤过她一声“娘”。

慕容林致隔三岔五的入宫一回,将煎制好的药水交由沈珍珠服用,只是奇怪数月过去,薛鸿现兀自没有现身长安。

张涵若每日必来向沈珍珠问安,短短数月,她容颜失色甚多,然傲气不减,沈珍珠每欲与她倾谈,她总是匆匆作别,早失了当年的亲热。沈珍珠只能暗暗叹息。

十二月十九,再逢沈珍珠生辰。肃宗长期卧病,宫中禁鸣丝竹,李豫心存避讳,恐此时大加庆寿招忌对沈珍珠不利,兼之沈珍珠一力阻止,便将那些繁文缛节全免,只预备下小小一桌寿宴,待他晚间由大明宫回来后与沈珍珠共进。

到了巳时,素瓷依例带着李适来到宜春宫,她是记得今天的日子的,便要李适朝沈珍珠叩头,李适身子扭来扭去,就是不肯依。沈珍珠笑着制止道:“哪里有这样多的规矩。”见素瓷神色甚是疲惫,眼眶泛黑,明显睡眠不足,她与素瓷随便惯了的,劝道:“你还是回院歇息吧,从前你为救我受过重伤,现在这般长期操劳,可不是顽的。”

素瓷听着她的话,眼睫轻轻闪动着,默默点头,道:“奴婢手头正有一点事要办,只是小世子在这里——?”沈珍珠知道她不放心李适,笑道:“不妨事,不是有嬷嬷给我帮手么!”素瓷方揖礼退下。沈珍珠看着素瓷的背影,心头多有唏嘘,素瓷变化甚大,每日里心事重重,难得真正开怀一笑,她有时努力想令素瓷开怀,素瓷多是强颜欢笑。这东宫中,仿佛人人苦闷,鲜见真正的欢乐。

李适性情极是顽劣,五岁的孩儿,精力极为充沛,一时与宫女嬉戏打闹,一时钻至几案、桌椅和床榻下,一时吵着要沈珍珠陪他捉迷藏,沈珍珠每日服用药水,至现在怀孕六个月有余,精神依然尚好,毫未露出病重之相……今日见李适玩得这样高兴,不由也陪着他玩捉迷藏的游戏。一圈玩下来,觉得调息不稳,精疲力尽,忙坐下歇息。

李适也玩累了,窜至沈珍珠身侧,见几案上红的绿的瓜果琳琅满目,更有方进贡来的青木瓜,煞是抢眼可爱,随手拿了个就往嘴里啃。早有宫女笑着阻止道:“小世子,待奴婢帮你,木瓜要剖皮。”

“我要你来剖!”李适又犯了倔强的脾气,双手合抱住木瓜,不肯递给那宫女,却转身交到沈珍珠手中。

沈珍珠莞尔,拿起几案上的精致小刀。孰料那果刀极为锋利,木瓜入手嫩滑,她手下一滑,那刀便划到左手手背,伤口不深,鲜血却刹时冒了出来。身旁的宫女大骇,忙抽出手巾紧紧按在伤口处,大声呼喝旁人拿药。其实本无甚大碍,但李适乍见鲜血吓得不轻,一头栽进沈珍珠怀中,“哇哇”大声哭喊道:“娘、娘!”

沈珍珠一怔,继而有种难以名状的喜悦在心底泛荡开来。这一生,她所需求的幸福不过如此浅淡。

夕阳西下的时候,李适玩累了,随意在宫中角落一歪便睡着过去。沈珍珠将他抱至榻上,仔细为他拭去鼻尖那层薄薄的细汗,他的睡相憨态可掬,睡沉了,有极细微的鼻息,长长的眼睫毛酷肖她,弯弯垂落下来,在眼帘下投下一小片阴影。她情不自禁的笑,李适的面容百看不厌。

听到身后传来稳健而轻快的脚步声,便知道是李豫回来了。沈珍珠站起转身,微笑迎他。堪堪转身,身躯一紧,他张臂将她合抱怀中。只是这般猝然的,紧紧的抱着她,不说话。

过了许久,她听见他说道:“此生,我辜负你的,实在太多。”他声音低沉,可一个字一个字柔密绵长, 如由深心中倾倒出来,负荷着无法言传的痛楚。

沈珍珠一阵惊惶,从没见过李豫这种神情神态对她说话,只道李豫已知悉她的病情,心乱如麻,不时如何是好。

李豫已扶她坐至榻上,说道:“我今天方知道,从前我所做的许多事大错特错。我曲解你,不明白你的心意,执意禁锢你。不过你放心,从现在开始,我必会努力补救。”抚摸着榻上李适红扑扑的小脸,“咱们一家三口好不容易聚拢,从此再也不分开了。”

沈珍珠不懂其意,但细细察颜观色,他又仿佛是豁然的,甚至有着痛楚全然释放后的快意,应当还不知道她的病情,便笑道:“今日我的生辰,怎的突然想起跟我说这一通话?过去种种譬如昨日死——”说到“死”字时声音微微发颤,“那日张九龄大人一句偈语,你和我不是都领会其意了么?”

他的唇触着她的鬓,发间萤萤清香充臆胸脯,许多年来,他沉浸于深重的压抑,从来没有享受过这般的舒畅,“总之从此以后,我必会顾及你的心意,不再自以为是。”

他说:“好在为此不晚,我们,还有这后头数十年,上百年,长长的一生。”

长长的一生。

她委实幸运,天地何其之大,她却能与默延啜对视,能与李豫十指紧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