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怎么会生气?只能把小孩紧紧抱在怀中,心中暗叹——徐肃想要的是方筠瑶那样温柔体贴、全心依赖他的姑娘,老夫人想要的是晨昏定省事必躬亲、一切都能顺着她心意来的孙媳。这些是她无论如何也学不来的。

她与徐肃不投缘,与老夫人不投缘,与整个徐家的缘分也浅。虽说当了五年的一家人,可情分浅薄如水说没就没。

她也没办法忘记老夫人仅凭外人两句挑拨、就怀疑她不贞的模样。就算听到老夫人卧病在床,心里头也仅有半分触动。

如果只是自己,她绝对不会去徐家探病。

但是这五年来,徐老夫人对皓儿是真真儿的好。就算皓儿脱了徐家族谱,徐老夫人也是皓儿名正言顺的太奶奶。

如今皓儿心中对徐老夫人尚有留恋,他生在徐家长在徐家,她又怎么能直白地告诉他“太奶奶对娘亲不好,所以她是坏人”?此时皓儿自己想去探病,她又怎么能阻着?

容婉玗在他额头上啄了一口,也认真答应道:“好,皓儿想去看太奶奶,那明日就去看她。”

便见小孩深深呼了口气,似放下心来。鼓了鼓腮帮子,似乎小小的内心做了些挣扎,才小声开口道:“其实我知道驸马和坏阿姨都欺负娘,太奶奶对娘也不好,我都知道的…所以我不跟她们住在一起,跟娘亲回宫。但是…但是,太奶奶对我好呀,我生病的时候太奶奶都好着急…她生病了,我也想去看她…”

声音越来越小,语句也愈加凌乱。容婉玗摸了摸他汗津津的额头,也不知怎的,皓儿说这一番话十分紧张,出了一脑门的汗。

容婉玗搂住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心里又酸又涩又甜又暖,沉甸甸得让人踏实。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皓儿不受伤害,能像别的孩子一样有一个安乐无忧的童年。

她以为徐家那些糟心的事都是大人的事,皓儿年纪还小不会懂的;才知道皓儿早慧,在别的孩子调皮捣蛋的年纪,就已经学会了体谅娘亲的苦心。

他知道徐家欺负娘亲,徐家和娘亲翻脸了,他选择了娘亲;他也隐约地知道自己脱出徐家族谱,从公主府搬到宫里住,到底意味着什么。

这样懂事的孩子,她怎么舍得去责怪?

徐府中,方筠瑶脸上顶着个明明白白的巴掌印,拿厚厚的粉遮了还是被眼睛贼尖的赵姑姑看出了端倪。

今日被大夫人刮了两个耳光,方筠瑶寻思着,若是今日再回了方家,指不定得被那一窝子爱看人笑话的夫人小姐嘲笑成什么样。

而徐府里头只有一个徐老夫人,还能跟徐肃耍个娇,自然比回方家好得多。

徐老夫人叫她走近些来,看着那个通红肿胀的巴掌印皱紧了眉头。这些日子方筠瑶都住在方家,说是要安心养胎。这偶尔回来一趟脸上就顶着个巴掌印,她自然以为是方家人打的。

徐老夫人心里这感觉五味杂陈,虽说她打心眼里不待见这狐媚子,可怎么说这狐媚子都一脚踏进自家门了,却被方家的人扇了个大嘴巴子,这不是打自家的脸嘛!

偏偏方筠瑶要上赶着去让人作践,大着个肚子住进了方家不说,如今被人收拾了就怂回来了!

徐老夫人气得要命,怒骂道:“方家是给你吃了还是给你穿了?你瞧瞧你这个德性,怎配做肃儿的身边人?”

自打公主休夫回了宫,方筠瑶不时来给徐老夫人请安,遇上的不是白眼就是冷眼。被训惯了也不怕她发火,只觉烦得要命。

可她知道今日的事绝对不能跟老夫人说,如今老夫人对小世子还不死心,若是让老夫人知道今日自己言语不当,惹得公主给了她难堪,老夫人非得撕了她不可。

“不长进的东西,给我跪下!”老夫人冷声喝道。

老夫人嫌她碍眼,叫她去偏屋跪着想清楚。待方筠瑶走了,老夫人又指了两个跟了自己多年的老奴,嘱咐道:“看好她,注意着点分寸,莫要跪得太久,伤了她肚里的孩儿。”

两个老仆连连应诺,心里却有苦说不出——一个大着肚子的妇人,谁知道怎么跪才能算有分寸?老夫人罚什么不好,怎么偏偏想起个罚跪?却也不敢在老夫人气头上再添火,只好应声道:“老奴明白。”

老夫人转着佛珠许久,终是苍老叹息道:“这是作了什么孽哟!”

第二天一大早,公主派了如嬷嬷、小魏公公,他们对徐府的人事熟悉;又差了红素照应,点了两个仪卫跟着。跟如嬷嬷和红素交待了半个时辰,总觉放心不下。

昨日想了半宿,自己实在不想再去那徐家。只是皓儿想去徐府看老夫人她又不能阻着。便打算叫如嬷嬷和小魏公公带着他去——毕竟自己都休夫回了宫,若再上门探病那算个什么事?

等到把人送出了宫门,回了长乐宫又坐了一炷香的功夫,心里头颇觉七上八下。

徐肃那样寡义廉耻的人,能抛弃妻子另纳她人,能带着外室登堂入室;徐老夫人五年情分说不顾就不顾,能凭着外人三两句挑拨就怀疑她和皓儿;小梁氏和她的两个女儿肆意张扬,没半点良心;徐家的仆从想来也是些看人下菜的墙头草。

至于全身上下都是心眼的方筠瑶,若是想要欺负皓儿…她更是想都不敢想。

知道公主一向心思重,惯爱把事往最差的结果想。江俨看她心神不宁,光是靠干想就把自己的脸色吓白了两分,温声问道:“公主可是担心?”

容婉玗勉强扯了个笑,示意他不必担心。

江俨心下暗叹,徐家那般窝囊的一家子人如何值得公主这般顾虑?见公主心中不安,只好道:“公主若是想去,现在去追也是来得及的。”

容婉玗略一思索,起身吩咐道:“那你去备车,我们快点赶上去。”

宫里头的车马得事先跟内务府报备了才能取用,马厩又离得远,现在去怕是得晚。

正好此时是上朝的时辰,朝臣们的车马都在宫门外停着,江俨找到了皇后娘家的嫡亲兄长林大人的马车,把自己的腰牌和公主的私章都先抵给了那车夫,这才把马车借了来。

驾车紧赶慢赶,总算在皓儿一行人进徐府前赶上了他们。

皓儿从马车里探出头来靠在车窗边沿上,好奇地问她:“娘亲,你怎么也出宫来了?”

街上石板路不平,马车行得并不算稳,容婉玗生怕他从车窗口栽出来,赶紧喊他坐好。又不能说是怕你受徐家欺负这才出宫,只

作者有话要说:街上石板路不平,马车行得并不算稳,容婉玗生怕他从车窗口栽出来,赶紧喊他坐好。又不能说是怕你受徐家欺负这才出宫来的,只好道:“娘亲想吃闻酥斋的点心了,与你正好顺路。”

皓儿眨了眨眼睛,也不拆穿闻酥斋从东门出宫更近,这样走只会绕远路。好在他一向心细,看娘亲连晨起后的衣裳都没换,知道她是担心自己。

两人就挂起车帘,趴在车窗上说话。江俨特意把马车驾得更近了一些,两辆马车并行,只隔着一臂远。

又行了一盏茶的功夫,徐府就到了。

上元佳节

本章剩余内容在【作者有话说】部分。

容婉玗下了马车,徐府外墙上的青漆已经大片大片斑驳脱落,枯枝烂叶碎雪都堆在墙下,散发出陈腐的味道。

墙沿上的镂花砖雕也坏了许多,无人修缮,已经破落不成样子;大门倒是挺新的,似乎是前几年重装过,估计是五年前大婚的时候,徐肃从这里出门去宫中迎她去了公主府,一路彩锦铺地观者如云。为免不好看,这才把大门重装过。

徐家人被撵出公主府,回了徐府已经半月有余,如今连墙沿下的枯枝烂叶都没有扫,想来也知道里头是什么境况,怕是内院的人手不够罢。

正要上前,便见大门口有个黄脸婆子正在跟一个守门的青衣家丁争执,那黄脸婆子腰腹处鼓起,也不知为何在衣服里头塞着件破袄子,把肚子撑得鼓鼓囊囊的,动作一大那袄子就露了出来。

那黄脸婆子一屁股坐在大门口,捂着自己的肚子撒泼道:“…怎么那小贱蹄子能进得你家门,老娘就进不得?都是你家少爷上过的婆娘,如今我也大了肚子,怎么就不能进你家门做正经夫人?”

门口的家丁苦着个脸叫苦连天:“哎呦喂,你个老婆子来凑什么热闹哟!这徐家门也是你能进的?别说是我家少爷了,就连我都瞧不上你啊!”

这些日子“一个外室进了徐家门”的事在街头巷尾都传得沸沸扬扬的。想来是瞧见方筠瑶挺着个肚子就能攀上高枝儿,有个青楼妓子便动了歪心思,带着自己不知和谁生下的孩儿上门闹事,说是徐家少爷五年前某次于青楼醉酒,曾与她结下露水情缘,说她牵在手中的那男娃也是徐肃遗留在外的儿子。

徐管家一时也摸不清真假,去向徐肃求证,却被徐肃拿拐棍狠狠抽了好几下。这才知来人口中没一句真话,当即叫人把那妓子轰走。谁曾想家丁手下没个轻重,把那妓子的脑袋撞到了大门上,撞出了好长一道血口子。

听她口口声声说要去衙门告状,徐管家叫苦连天,只好给了些银钱打发走。

门外看热闹的人直瞧得两眼发直——嘿,带着孩子上门闹一通便能得好些银钱!

这样的好事一传开,上门闹事的婆娘登时多了好几个,纷纷牵着个男娃,都说是徐家少爷遗落在外的孩子;便是没有男娃的,也要在肚子里揣一团棉花充作有孕,不让进门就坐在大门前哭天抢地。

此时坐在地上的黄脸婆娘也是为此来的,家中儿子嫌丢人不肯跟她来演戏,她便自己揣着个大肚子来了。听了家丁这话,一个鲤鱼打挺直起身来,衣服里充作大肚子的破袄子掉出来也不理会了,扑上前去就要挠那家丁脸:“老娘咋了,老娘大屁股能生养,比那小贱蹄子好使多了!五年只生了一个娃,还是个没把的!如今肚子里怀着的还指不定是个啥!”

家丁发了火,把那婆娘推了个跟头。那婆娘见他硬气起来了,缩了脖子骂骂咧咧走了。

这才刚送走一尊瘟神,家丁转眼就看到面前的华服貌美女子带着个稚童,还跟着几个老的小的。

家丁定睛一看,赶紧拉开大门跪在门前,连着三遍高声喝道:“公主和世子驾到!”

迎驾这事是徐家的人做惯了的,内外院所有人鱼贯而出,匆忙跪在了她脚下,齐声高呼道:“恭迎公主和小主子回府。”

容婉玗神色微凝,淡笑道:“不是回府,可莫要再喊错了。”这是在提醒众人,她和皓儿如今已经不是徐家的人了。今日所来,不过是里探病。

徐肃阴沉着脸纠结片刻,拐杖撑着地,动作十分艰难,不甘不愿地跪下了。

赵姑姑迎上前想跟公主说话,却被如嬷嬷一个伸手挡住了。赵姑姑怔了下,强作出一副笑模样跟公主见了礼,把公主迎进了老夫人的内院。

以前还在公主府的时候,如嬷嬷跟赵姑姑的关系就不算太好。如嬷嬷是看着公主长大的老嬷嬷,赵姑姑却是老夫人身边出谋划策的得意人。

如今姻亲断了,两家还生了嫌隙,如嬷嬷怎么会有好脸色?

这都巳时了,老夫人却还没起身。屋子里燃了炉火,老夫人仰躺在床上,盖了两层厚厚的棉被,棉被里头都是实打实的棉花,被压得喘气都费力。

她年纪已大,年前受了惊又着了寒气。区区风寒本不严重,可她思绪过重,又为这一家子劳心伤神,故而这一场小小风寒,愣是大半月没好。

老夫人脸色白惨惨的,呼吸低喘,看起来十分虚弱。赵姑姑想要扶着她坐起身,她摆了摆手挥退了她。

容婉玗坐在离她一丈远的距离,这个距离不算疏远,但也绝对算不上亲近。就连她的问话中都显得少了一分真诚——“老夫人身子如何了?”

徐老夫人假意咳嗽了两声,深深喘了几口气,才虚弱地忿忿道:“你还知道来看我?若不是我让慧芝去找你,你是不是要让皓儿彻底忘了我这个祖奶奶?”

公主听得有些心烦,若是以前她还是徐家媳妇的时候,看老夫人趁病拿乔,定会温声软语地哄两句。可现在两家姻亲都成了这般这样,老夫人还想顶着祖母的身份充她的长辈,确实有些难看了。

她平日里不爱梳妆打扮,可毕竟是个女儿家,又怎么会看不出老夫人那白惨惨的脸上涂得都是脂粉,她隔着一丈远都能闻到脂粉味。

既然她都带着皓儿来探病了,老夫人不过小小风寒,又何必装作病重起不了身,真当她是傻子一样好糊弄了!

容婉玗眸色加深,敛眉淡淡道:“若是老夫人不欢迎,我们这便离开。”说罢便要起身。

赵姑姑赶紧上前两步拦下,语重心长道:“老夫人不过说两句气话,公主又何必在意?”

皓儿也捏了捏公主的手指,看看床上的徐老夫人,又仰着头眼巴巴地看着她。容婉玗勉强笑了下,推他上前,“过去跟太奶奶说说话。”

皓儿坐在老夫人床边的脚踏上,老夫人让他坐上床来也不肯。老夫人挤出个笑脸问他:“皓儿在宫里住得好不好呀?”

皓儿点点头,闷闷答了声“好”——这倒是真话,宫里疼他的人多,江俨每天闲来无事便陪他各处去玩。前几日又是连着十天的年假,整日出宫去许多小同窗家里做客,清晨出宫傍晚回来,玩得乐不思蜀。

老夫人无声抽噎了两下,又问:“皓儿想不想回来呀?”

皓儿沉默不说话。徐老夫人又软声道:“你爹跟太奶奶都在这,你又是我徐家的孩儿,哪有住到别处的理儿?”

皓儿皱了皱小眉头,还是没接话。

“太奶奶好吃好喝养你这么大,皓儿真舍得再也不见太奶奶?”

容婉玗坐在一边默然不语,眼底是浅浅的嘲讽。

皓儿也不喜欢听徐老夫人说这样的话,低声控诉道:“你们放坏人进来气娘亲,驸马还欺负娘亲。”

“哎哟我的小祖宗喂!”徐老夫人连连哀叹:“太奶奶怎么舍得欺负你娘亲,太奶奶疼你娘亲还来不及!”话落便又是说自己这半月来怎么怎么难过,病得怎么怎么严重云云。

容婉玗默默听着,也不插话,垂着眼一根一根地捏手指,按揉掌心的穴道,动作缓慢细致,直到两手都温温润润的不再冰凉,才重新把双手贴上手炉。

又留了一会儿,看着老夫人喝下了药,听完了她“药太苦”“糖太甜”“舌头发苦”“吃不下东西”,絮絮叨叨地诉完了苦,已经快到午时了。

等到茶水凉透,丫鬟又续了一壶热茶,老夫人还是没诉完苦:“见不着你,太奶奶♂头疼心疼肝也疼,全身上下哪哪儿都不舒服。皓儿真舍得看太奶奶生病?你要是回家来,太奶奶的病就好啦!”

皓儿咬住这句话不松口:“可你们欺负娘亲!”

老夫人费尽了口舌,心里已经有了些怒气,又听皓儿句句不离“娘亲”“娘亲”,愈发气得不行。当下把手边的药碗一摔,怒道:“都是你教出来的好儿子!”

皓儿被她吓得往后踉跄了一下,沉着小脸跑回了容婉玗身边,下意识地挡在了她身前。

公主理理裙角,慢条斯理站起来,微笑道:“月余不见,老夫人脾气见涨。这我却是不明白了,明明是您身边的两位姑姑好声好气求我们来,怎么老夫人却是如此的招待?”

老夫人一噎,不说话了。

这病也探过了,公主便牵着皓儿出了府。约莫她还得谢谢老夫人说了这么句重话。如此一来,皓儿心有芥蒂,起码三个月不会记挂着上门了。

又带上江俨和红素及嬷嬷去京城中有名的全聚坊吃了挂炉烤鸭。为了应承自己的借口,又绕道买了闻酥斋的点心,这才回了宫。

入了夜,徐肃用过晚膳便呆在书房里,把徐家的家兵头子喊了过去。

今日在府中公主和徐老夫人聊了什么徐肃并没有细问,想来除了皓儿的事也没有别的。可徐肃在徐老夫人寝房外等着的时候,总觉得站在一旁的江俨神情十分的古怪。

按理说他一个侍卫,不管去哪都跟着公主本就是十分不妥。可他偏偏神情自然,与公主身边的红素、小魏公公都能搭得上话,徐肃不由起了疑心。

细细听他们说了会儿话,江俨竟然跟红素询问公主早膳用了什么,徐肃听得恼火,光是问问早膳这倒也罢——可他竟然还听到江俨低声问红素“公主昨夜睡得可好?是否焦虑不安?”

徐肃气得不轻,额角青筋鼓涨,整张脸都微微地扭曲,看起来十分狰狞。他心中暗咒了声“奸夫淫♂妇”,却还不能忘了徐家刚刚渡过危机,再贸然出口只会被盖上个以下犯上的名头。只能强忍着不听他们说话,胸中怒火翻滚,气得脸都红了。

公主一行人走了以后,徐肃窝在书房里一个人回想了许久,越想越不对劲,越想越觉得可疑。所谓疑心生暗鬼,他把回京后见过江俨的几次都理了一遍。

头一回见江俨,是他初初回京、跟公主进宫去拜见陛下和娘娘的那次,刚进了宫门口就碰上了江俨,那是第一次。当时他与公主同乘一驾马车,正好是面对面坐的,当时江俨在车外请安,公主的神情就十分微妙,想要掀起车帘,甫一抬起手便放下了;

第二次是公主带着皓儿和许多下人要回宫的那次,江俨用剑刺伤了他的手,抢回了皓儿,当时公主十分自然地躲在了他身后。当时不觉得什么,可如今想来这一动作代表了什么,徐肃恨不得拿刀活剐了两人!

第三回是他去宫中求情,大冷天的他跪在长乐宫宫门外,江俨卸了他的肩胛骨,跟着太子施施然走进宫内。

第四回是在监牢里,那时他本以为是太子私底下要整他,却从没想过跟这一介奴才有什么关系?

江俨一个奴才,若不是与公主私交过甚,如何能天天在她跟前呆着!

徐家的家兵头子战战兢兢地站在一旁,听到自家少爷嗓音低哑问:“今日来府里的那个江俨,就是一身黑衣的那个侍卫,这五年来你可见过?”

家兵头子呆了呆,“好像…好像没…”这般模棱两可的回答,换来徐肃一杯热茶泼到脸上。他跪倒在地上赶紧回想,不太确定地答道:“上上月的时候,就是少爷您回京前一个月,好像这个人跟着太子来过一回。”

“还有呢?”徐肃沉着脸问。

家兵头子察觉到他脸色有异,又联想到最近府里关于世子身份的传闻,瞬间懂了徐肃到底想问什么。他脑门满是冷汗,流进眼里辣得眼睛生疼,却连擦都不敢擦一下。

“还有…太子每次来府上的时候,好像都带着他。但江侍卫一直都呆在外院等着,与公主并无接触。”

徐肃皱眉,又问道:“这五年来,府中可有什么可疑人?”

家兵头子皱着眉冥思苦想,总算想起了一件事,“五年前,您去蓟州打仗,尸体…不是不是…那什么消息传回来后,公主每天晚上用过晚膳后,都在书房里…呆好几个时辰。”

“有一次奴才路过的时候,突然见书房顶上伏着个黑影子,奴才以为是刺客正要喊人,却见那人飞檐走壁,轻功十分得俏,眨眼功夫就跑得不见踪影了。”

徐肃脸色铁青,嘴唇颤抖怒声问道:“公主每天晚上,在书房里呆好几个时辰做什么?”

他脸上神色狰狞,跟个黑面煞神一样可怖,家兵忍不住打了个哆嗦,磕磕巴巴答道:“奴才也不知道…书房的房门有公主身边的丫头守着,说是不能打扰…”

徐肃咬牙切齿,拳头捏得咯咯响,把桌案上所有东西都砸了个粉碎——好几个时辰呆在书房里!门外守着人!还任何人不能打扰!除了做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还能做什么!黑影,又是功夫俏,除了江俨还能是谁!

徐肃大怒,那毒妇给他戴了一次绿帽也就算了,居然还是整整五年!

他这些日子见公主跟皇家的态度强硬,还曾怀疑会不会是自己冤枉了她才惹得皇家震怒。如今随随便便一求证,结果便清清楚楚的,还能有什么别的解释!

怪不得皓儿那孩子半点都不像他,性格顽劣乖张,原来竟真的是个奴才的种!

徐肃气得心肝脾肾肺都火烧火燎的,哪哪儿都不顺畅。却不曾想过以公主尊贵的身份,便是在他战死沙场后真的养了面首,外人也不敢说一句不是。

别说是守寡了,纵然他这个驸马活得好好的,公主养几个面首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顶多被人称一句“放浪形骸”罢了。没见前朝和本朝好些个公主豢养面首,驸马照样得笑脸迎着。

不服?

那也得憋着!

可天知道这么想真的是大大的冤枉!公主自小礼教维娴,通读诗书,知节明礼,无论如何也做不出那等乌七八糟不合礼教的事。

徐肃战死的消息传回京城后,她连着半个月都在书房中给命薄的徐肃抄写《地藏经》,为徐肃消减业障,减少苦厄;也为这短暂的夫妻缘分画上句点。

《地藏经》抄一遍就得一个时辰,她劳心劳力地抄了整整七七四十九遍,这才停下笔来。兹事体大,自然十分慎重,每日着人守着书房门也是为了避免打扰。

而江俨又十分担心她伤心成疾,隔一日便要趁夜出宫,伏在书房的房顶上偷偷看她。见她神色宁静,并没有十分伤痛的样子,这才放下心来。

至于太子每次来公主府探望的时候都带着他,仅凭此就咬定他们有奸♂情,江俨都要喊冤了——他心爱的姑娘嫁给了别人,给别人生了娃,给别人守了寡,他一两个月才能跟着太子来一回,隔得远远地看她一眼。为了避嫌还不能说话,他憋屈得心都碎了好嘛!

*

再过两日,就是正月十五的上元节了。这一日宫中会在通明殿设宴,皇后却怕女儿在宫里头呆得闷了,叫她带上皓儿去宫外玩。

宫外头的上元节热闹自不必多说,容婉玗也只在未出嫁的时候去过两回,印象十分深刻。皓儿虽说是在宫外头长大了,可他年幼,是以从来没见识过灯会的热闹。

正月十五当日,在宫中用过了午膳,容婉玗便带着皓儿出宫去了,同行的还有红素牵风和江俨。前一日的时候她还接到了明珠递进宫的庚帖,说在家里闲着也是无聊,要她这一日去魏家喊上她一道去玩。

早早得到了魏家,明珠还没有收拾好,磨磨蹭蹭的也不知是在做什么。等到皓儿把路上买的一小袋糖炒板栗都吃完了,明珠才姗姗来迟。

——穿着一身艾绿色窄袖锦衣,上头绣了精致的竹枝暗纹,十分得雅致,乍一看竟是个玉树临风的小公子!虽然身量矮了些,可配上那一幅好姿容,丝毫不逊色于宗室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