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哎哎,你撕了作甚?我好不容易才偷出来的!”

江俨面沉如水地盯着他哥,冷声问:“你上青楼了?”

“你胡说什么!!”江洵大惊失色:“这是当初我跟你嫂子成亲时,丈母娘给你嫂子压箱底的东西。”

江洵捧着那堆碎片心如死灰,指着江俨作痛心疾首状:“这是我偷出来的啊,还要塞回你嫂子箱底的啊!叫她知道我这么无耻地偷出来给你看,还不要我的命!”

撕都撕了,唉声叹气也再没半点用处,只好想眼前事,“怎么样?可有茅塞顿开如梦初醒大彻大悟之感?你嫂子说这是十来年前白鹿书斋的珍藏版。”

“淫♂秽邪书!”江俨脸上没什么表情,眼中的嫌恶之色却表露无遗。

他在公主身边呆了这么多年,最开始连碰到她的衣角都觉得是亵渎;后来能喂她喝药,能坐在寝宫外间为她守夜,便已是莫大的欢欣;如今敢亲敢抱,可想而知是多么长足的进步。

可那般男女敦伦云雨之事,却是从未敢想过的。

一来是因为江俨所练的那套武功,若非大成不能破童阳,不然便会前功尽弃。从小武师傅耳提面命,江俨记得很牢,长大后也没改过来;

二来因为江家儿女都守规矩,私德败坏是大忌。便是江洵这般打小玩物丧志的,少年时便早已是秦楼楚馆的常客,却也没在成婚前做过乌七八糟的事。

三来更是因为公主在江俨心中的地位,比江家老祖宗还高。往日仰望还来不及,怎么敢亵渎半分?即便公主如今从神坛初初走下,江俨一时半会儿仍不会想到那些。

压箱底的东西被他叫做“淫♂秽邪书”!江洵指着他恨铁不成钢道:“你知道你为什么追不到姑娘吗?就是因为你无知愚钝还不思进取!”

江俨面无表情看他一眼,眼神冷冰冰的有点怵人,江洵打了个哆嗦,哼哼唧唧不开心道:“我走,我走还不成么?”

桌上散着一堆碎纸片,江俨盯着那一堆有图却没字的碎纸片看了半天,不知出于什么心思,吩咐下人取了浆糊过来。

送浆糊过来的小厮好奇地探头探脑,被江俨淡淡扫了一眼,讪笑着退出了房门。

江俨净了手,又静静坐了一刻钟,这才深吸口气,耐心地整理这堆碎纸片,开始拼图。

西施浣纱…拼好了这页。

人面桃花…又拼好一页。

琴瑟和鸣…又是一页。

貂蝉拜月…

鱼翔浅底…

拼完了整本春宫册子,又以硬纸作褙,极细致地把每页拿浆糊黏好,贴在那硬纸上。这册子总共只有十来页,即便做了一层褙也是薄薄一本。

江俨慢腾腾地翻着看了一遍,待把所有图像都记在脑子里了,又低声咒了一句“淫♂秽邪书”。

怔怔坐了半晌,江俨忽然起身找了一沓防水的油纸,把这本破破烂烂的春宫图小心包了好几层,贴衣收在了怀中,抿唇敛目显得很是镇定。

只有红透了的耳根和后颈,还有哆嗦的手指昭示了他的内心。

*

江俨这两日更苦恼了,他觉得自己有点不对劲。

自从头一回在江家书房里,公主吻了他…那之后江俨每每想起,总是会有全身燥热之感。而立之年仍对这男女之事懵懵懂懂的老处男,只需一个吻便能撩拨得他心性不定。

他若是曾经那般什么都不懂还好说,如今却偏偏看过了那册子,懂了那么一些…那黏好的春宫册子他没敢再碰,可该有的图样子却都记在脑子里了。虽还是一知半解,该什么样却约莫知道了,这便更难捱了。

以前在太子身边时,时常做梦是因为想她;如今同样夜夜入梦,同样是思念,却连梦境都变了味儿。

夜半旖旎情思突如其来,心中鼓噪,身下又滚烫,常常大半夜起身洗个凉水澡,彻夜打坐至天明。

今夜明月当空,万物都静悄悄的,连打更的声音都听不到。恍然竟觉偌大天地只剩自己一人,空空荡荡什么都没有。

听到身后开门的声音,江俨一时不知该不该躲,硬着头皮坐着没动,扭回身去看,果然是公主。

承熹夜晚从来觉浅,从眼皮缝间漏进来的丁点光影变幻都不能有,床帐也是纯黑色。即便如此,听到一丝半点的动静还是会醒来。

这夜起身在外间喝水之时,听到屋外似乎有人叹气的声音,承熹心中一动,便推门出了来。

月光清冽如水,冰凉的石阶上坐着一人。

“你怎么在这坐着?”刚睡醒本还有些迷糊,这一眼看去,承熹醒了个彻底。她只着中衣,正要在他身旁坐下。

江俨不由皱眉:“你别坐,你穿这么少。”闻得此话,承熹又转身回了内殿。没一会儿,披着一件披风出来了,又扶着江俨肩头坐在他身边。

甫一坐下便倾身靠在他肩上,江俨心中一暖,顺势揽住了她肩膀。

作者有话要说:

面首

“你压着我的头发了!”承熹轻嘶一声。江俨笑笑,给她理好头发,又重新揽她入怀。

刚过去的冬天,她穿那么厚实都丁点不显臃肿,如今穿得少,肩背处更显单薄了。揽着她的时候只觉得肩胛骨分明,瘦得有些咯人,江俨摸上去都觉得心疼。

她从前胃口很小,自打上月开始两人一起用膳,她吃得比从前多一些了,却还是怎么也吃不胖。

如果再胖一些,就好啦,再胖他也能抱动。

“公主睡不着么?”

“听到你叹气,我以为听错了,就想出来看看。”他面上如往常一般冷静,看不出丝毫烦恼的踪迹,承熹定定瞧了他一瞬,“江俨,你叹什么气?”

江俨正色道:“属下没有。”

“你骗人!”承熹不信他,笑得弯了眼,“你叹气了,我听到了。”刚睡醒的声音又娇又软,她又附在江俨耳边说的,温热的呼吸在耳边绕了好几圈,更显得撩人。

江俨耳根一热,没吱声,揽她更紧一些。她的披风下只有薄薄一层中衣,刚刚起夜连小衣都没穿。察觉这一点的江俨手一哆嗦,默默缩回了手。

承熹毫无所觉,双手揽上他的腰,两人本是并肩坐着,这姿势别扭极了,她却也不在意。

此时万籁俱寂,让人不想大声说话,怕会扰了这寂静似的。见江俨不说话,承熹微微笑了,又凑近一些,快要贴上他面颊了,又问:“江俨,你为什么叹气?”

江俨垂眸看着她,眸光温润,微微启了唇却不知道说什么好。

两人沉默着对视好久,承熹见问不出了,只好自己寻了话头说:“下回,你月底回家的时候,带上皓儿…好不好?”

江俨略一沉思,为难道:“我家中没有小孩,下人里头年纪最小的也十四五岁了,世子跟他们玩,怕是玩不尽兴。”

她哪里是这个意思?承熹轻哼一声,“你可真笨。”揉着他衣角不说话了。

公主说他笨?江俨心里蓦地一拧巴…这都多少年了,公主头一回说他笨!难道公主发现他最大的缺点了?难道她更喜欢聪明一些的?

想起那一沓男子图册,都是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哪个不聪明?

江俨紧张得全身僵硬,如今那本春宫册子反倒成了他唯一的底气,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公子大概是没看过这个的。他深吸口气,慢吞吞问:“公主…对康乐长公主如何看?”

“我皇姑母?”承熹诧问:“你怎么问起她了?”

江俨忽的有点心虚,怕她瞧出端倪稍稍偏过了眼,连忙描补道:“不过随口一问。”

康乐长公主是先帝的长女,因与文宣帝不是一母所出,承熹自然与她不怎么亲。想了想才答:“我与这位皇姑母见的次数不多,统共也不过十次。多年前她随康乐驸马嫁去北面,后来驸马过世了,她这才回的京。”

“几年前我大婚那时,她来添妆,出手十分阔绰,把别的宗室长辈都比下去了。好几位世家夫人的脸色都不太好看,呵,至于徐家的几位夫人更是难堪。”

见江俨拧着眉尖一头雾水的样子,明显想不明白这人情关系,承熹笑笑:“你大概不知道,添妆这事,各家夫人都要私底下商量好的,与我亲近的该给多少,关系远一些的该给多少。太招眼不好,给别人看低了也不好。”

承熹贴在他怀里仰着脸看他,抿着嘴笑得十分开怀:“女子都是这般心思细,你不懂的。”

——谁说我不懂?我娘我妹妹,还有公主你,个顶个的难琢磨!江俨心中腹诽,等了许久也没听到后文,轻声问她:“别的呢?”

“别的事?”承熹略一沉思,摇摇头:“只记得这么一件事,别的倒是记不清了。”

“公主可知,她身边有一位面首?”

承熹轻“啊”了一声,面上有些窘迫,抬起头瞅了他半晌,慢腾腾问:“你怎么,要问这个?”

两人静静凝视许久,江俨定定看着她,明显是真的想问这个问题。承熹也不知他今夜怎么这般古怪,只好挖出对那男子的浅浅印象说给他听:“听闻那男子原本是江湖客,没有姓氏,也不知他从何处来。”

她窝在他怀里长声感慨:“江湖客啊,多年恣然临风逍遥自在,能落户京城,甘于一处安稳,大约…是真的喜欢到了深处。”

“长公主不是肆意妄为的人,驸马过世后她回了京城,不乐意在这京城呆着,便常常在山水间游历。康乐驸马去了几年后,她才与那男子有了来往。说他是面首,倒也不全是。两人身份天壤之别,若是请旨赐婚还不知有多少波折,便这么不清不楚地过着。”

“只是真正喜欢的,又何必拘泥于形式?”话落又想起了徐肃和方筠瑶,承熹颦了眉补充道:“已有家室的却不该去招惹,这是底线。”

江俨没听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低声循循善诱:“那,若是没有家室的呢?公主觉得做面首好不好?”

“你问这个做什么?”承熹心中一动,还没待想明白他这话是什么意思,心头却莫名的泛上了两分欢喜。

他平时清淡的目光此时邃远如深潭,又似有莹莹微光,仿佛摄人魂魄似的。承熹脸一红,连忙把他脸扳到另一边,小声嘟囔道:“你别这么看着我,太奇怪了。”

江俨闷声笑了,拉下她的手扭回头来,脸仍对着她却从善如流地闭上了眼,微微笑着妥协道:“好好,我不看,我听你说。”

指尖在他掌心磨蹭两下,顺着微张的指缝滑进去,与他十指相扣拇指相贴,承熹自顾自笑了好一会儿,这才道:“我觉得不好,面首有点可怜,如果哪一天长公主喜欢上了别人,把别人领了进府,他都没有说话的余地。面首太委屈了,会被主子随意弃之…”

江俨默然,沉思一会儿又问:“若是那面首不怕这条呢?”

承熹往他怀里蹭了蹭,低声答:“那也不好,虽他是例外,可面首大多是被主子豢养在府中,贪慕荣华以色侍人的。以色侍人终不能长久,娱人乐己虽能得一时欢愉,到底不是长久的事…还是要有个正经的身份才好…”

以,色,侍,人,这四个字如利剑深深戳到八尺大汉——江俨的心里,他心口一堵,抿着唇不说话了。

时下时兴的是文采风流峨冠博带的美男子,而不是江俨这般身躯凛凛的八尺男儿,虽他身形瘦削,轮廓也俊朗,到底和玉树临风有大差别。按世人的眼光,大约是说不上好看的。

江俨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脸,心中更是低落:他连以色侍人的本事都没有…

可他委实不知道,好些年前长乐宫中便有许多丫鬟偷偷喜欢他了,连公主也常常看他失神。

公主又低声说了句什么,江俨没听清。她声音越来越小,渐渐低不可闻,最后没了声。肩膀一沉,江俨睁眼再看,公主阖着眼靠在他肩头,已经睡着了。

江俨叹口气,到底还是没能听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凝视她许久,俯身在她眼睑处落下一个轻轻的吻,小心抱起她送回了内殿。

被子里还是温热的,承熹甫一上床便缩成了一团,明明睡得毫无所觉,还知道把被子拉高掖好。

江俨无声笑了,心思一动,掀起被子下半截,探手过去拭了拭她双脚的温度。她出门时连袜也未系,赤足穿着鞋子,在外头坐了这么久,双脚已冻得凉手。

这都快要立夏了,还这么怕冷,怕是又得喝中药调理了。江俨心中忧虑,坐在床边把她双足拢在掌心暖着。从来只有在做这些微末小事时,他才能觉得的欢喜与安稳。

她连双足都这么小,不足他一掌长。足肤白净如瓷,微微蜷着的十趾各个白皙圆润,细嫩如稚子。连翘起的足弓都完美,没有一丝半点的缺憾。

江俨想想自己脚上的老茧,心里更是低落,又叹了口气。

怎么什么都比不上呢?

*

如今已是四月了,重润卧床大半月,腹上的伤口养得差不多了,起身走动均已无碍。

自打那日送她回了别馆,许清鉴就再没来过,不知是为避嫌还是别的什么,只来过一封信问她伤养得如何了。

那封信语气疏淡,三言两语问了问她的伤势,别的什么都没问。重润看得心中一堵,提笔写回信,蝇头小楷写了两页纸,可整整两页纸都没把她想说的话写完。与他来信中那寥寥几句一比对,更是碍眼。

重润当即冷哼一声,三两下把自己的回信扯了,不稀罕回他那信。

静静坐了半晌,重润深深一叹:他大概是已经想清楚再不与她相交了。她要走的路太难,无论与谁生了情意,都是害了人家。他的身份又这般特殊,更别提他身后的相府。

那信她没回,可到底没舍得扔。待把那三两句话一字不漏背下来了,收在一只红木盒中上了锁。

郡主的临别宴请了许多人,已是临别之际,重润也没心思去想到底谁该交好,谁该疏远。此番离京,再入京的时候,要么是裕亲王黄袍加身,要么是事不能成锒铛入狱。无论是哪一样,都不必再费尽心思与这些世家公子姑娘们周旋。

她没给任何人递帖子,索性敞开了别馆大门,谁乐意来自己来便是。

围场那刺客已经查了半月,已经初初有了眉目,却无论如何也查不到重润的头上。

作者有话要说:

临别

承熹因对重润尚有怀疑,不想她再留在京城再生事端,巴不得她早点走,实在不想装作出一副依依不舍的模样。找了个托辞,当日便没去那临别宴。

只是听说那宴后一日,都察院方晟睿大人一纸折子参了重润一本,说是郡主兜头抽了他孙女一鞭,把人打得破了相。

——方家的孙女…

闻得此事,承熹噗嗤一笑,明明方家孙辈的姑娘那么多,她却只想到了方筠瑶。这些日子与江俨在一起,当初遗留的些许不忿彻底消了个干净,她都快要忘了还有那两人了。

难得生出点好奇之心,喊了个殿前监一打听,便知破了相的正是方筠瑶。

承熹歪在榻上笑了好一会,这才止住笑。她一向为人坦荡,还是头一回有这幸灾乐祸的新奇感。

文宣帝三言两语糊弄过去,此事便不了了之。这些个小儿女的事,他哪里会真当回事?本还想指个太医跟去方家给那姑娘看看脸,待想明白方晟睿那孙女是谁,也就歇了话头。

原来当日赏花宴上,方筠瑶不知何故凑在相府三公子旁边。男女本是分席而坐,那处已经是男客的地方了,她却坐在三公子旁边不走,双颊嫣红,一副春心泛滥的模样。

三公子起身走开两步,方筠瑶却不依不饶地追了上去。

上首坐着的重润眸光一冷,本来三公子为避嫌就坐得离她极远。既是临别宴,人人都上前与她说了两句作别。偏偏三公子坐得远远的,避她如虎狼一般,只低着头自顾自喝闷酒。

重润本就有些不开心,瞧见一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姑娘坐在他身边,还凑得那般近,更是不开心;这时竟见那姑娘扯住了许清鉴的衣袖,上赶着与他歪缠,简直是在往重润眼里戳刀子。

当下面色一寒,扯住一个正与她作别的姑娘,指着那边的方筠瑶问:“相府三公子旁边那姑娘,是哪家的?”

男客那边独独方筠瑶一个穿着粉衫襦裙,显眼得很。那姑娘略略一看,便认了出来,“那是都察院方御史家的庶孙女。”

重润挑了挑眉,“方家?方晟睿?”

“正是。”

重润垂着眼微微一笑,来京城的这一个月事儿太多,倒是把这方家忘了个干净。说起来,这方家可算是重润的世仇了。

先前提过的,先帝时夺嫡之争激烈,裕亲王残了的右腿便是太子的手笔。而方老爷子多年前作为废太子手中的一把利刃,出谋划策口诛笔伐,指哪打哪好用得很,是妥妥的太♂子♂党。

裕亲王的伤残自然也与他脱不开干系,每每提及此事,裕亲王恨不得生啖其肉。

只是入京以来,重润轻易见不到方大人,也就没想起这回事。如今方家几个姑娘都在场,却独独方筠瑶一人不知廉耻往三公子身边凑。正好她还是方家人,新仇旧恨添在一块儿,如何不拿她开刀?

见重润从座上起身,面色极冷走到了男客席,众人不明所以,纷纷停了酒盏看着她。

许清鉴一个人喝闷酒,这才几日的功夫,他连借酒消愁的恶习都染上了。本来酒量就不佳,没了往日的克制,此时已是微醺。

知道重润设了临别宴,心中更是难过,她要走了,却不与自己说一声。先前那封信她也没回,大概是真的要舍下自己了。

此时满心满脑都是重润,时不时不着痕迹地朝上座看去,见她面带笑意地与人作别,却不往自己这边瞧一眼。许清鉴勉强坐在这里已是如坐针毡,恨不得把席上所有人都撵走,只留下自己一人与她说话。

正神不守舍心绪恍惚,哪能听得到方筠瑶说话?真真是一个字都没听进去。

而方筠瑶最近心思浮动,巴不得来这般的宴会上多见些人。先前看到了三公子自是喜出望外,待寻了个人问清楚了他的身份,一时欢喜地摸不着北。连姑娘家的脸面都顾不上了,忙上前坐在了人家身侧。她也知晓自己坐在男客席上有些不妥,便刻意坐在了三公子右侧偏后一些,被三公子挡着大半。

此时她正绞尽脑汁想着自己该说什么,根本没察觉重润已经走到近前了。

“公子喜酒?这四月的天儿,正是喝杏花酒的好时候。”方筠瑶跟着徐肃呆久了,投其所好这技艺已臻化境,见许清鉴一直喝闷酒,便柔声徐徐道来:“酿这杏花酒需要洗净花瓣上锅蒸,待那花香味都出来了,便往上头铺上一层泡软了的糯米…”

许清鉴烦得要命,可他多年好教养,委实做不出当众恶言相向的刻薄事,起身绕过矮案方走开两步,矮案前竟站着一人堵了他的路。

怔怔看着近前的重润,他手中酒杯越攥越紧,噼啪被他捏碎了,杯中余酒溅了他一身。

“公子怎的这般不小心?”方筠瑶跟了上来,捂着嘴吃吃一笑,贴近些掏出帕子就要给他擦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