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鱼上前两步,与对方擦身而过时把东西在对方手心里塞了塞,并再次笑道:“有劳大人了。”

里胥的人掂掂手心,对她们仍目不斜视的,骂道:“快走!”

她们两人便顺势急急忙忙往前越过去。任氏跟在阿鱼后面,小声问道:“为何?”好像不明白阿鱼为何贿赂人。

阿鱼定住脚,回头在她垂低的颈脖上说了一句:“汝可知汝之清高,可是害人害己?”任氏抬起头,讶异的目光在阿鱼冰凉的眼珠里似乎找到了什么。因此她一个瑟缩,将脸蛋垂下,嫩白的肤色染上的那层排红,好比艳丽的霞光照人。阿鱼见前后无人,弯腰在地上抓了把泥。伸手,把手上的泥巴往任氏的脸上涂抹。任氏自是十分惊慌地逃躲,然而,或许是想到了阿鱼刚刚的话,她躲了一下便转成顺从了。在见到任氏满脸印上了脏污,阿鱼又故意把她的头发弄得乱七八糟的,才罢手。

她们两人此等打扮后,来到要出工的妇人们中间,就是里胥一时也无法认出阿鱼身后的邋遢女人会是任氏。

“阿牛妻子?”里胥过于诧异的时候,差点从点数的牛车上跌了下来。

“大人。是我阿嫂。”阿鱼代替沉默的任氏笑着答。

里胥嗅到了她们两人身上有一股难闻的骚味,立马捏紧鼻子向她们挥手:走!

她们顺从地快步越过他身边,登上载满妇人出工的牛车。

里氏坐在妇人们中间,在看见她们上车时立起对阿鱼招手。

阿鱼领着任氏走过去,顺次挨着里氏坐下。里氏探头瞧了眼低头的任氏,忽地眉笑颜开:“哎呀,此是变天了,阿嫂此状是挨雨淋,还是不幸跌了一跤,不知我大伯是否心疼?”

“是要变天了。”任氏羞愧地不答话,阿鱼自然要代替她答。

里氏听了这话明显不高兴,凑近了阿鱼耳边责备:“汝不是要听从吾言?”

阿鱼衔着嘴角的笑,答:“阿姊神通广大,吾一定听从阿姊之言。阿嫂与吾同。”里氏心头的小肉肉又跳了:妈呀,莫非这阿鱼真能每次都看穿她心里的想法?不然,她怎么知道自己会与作坊的工头认识。

阿鱼当然只能装糊涂,不能直说:因为一看你一点都不担心自己的样子,就知道你早有准备了。

出工的牛车,不仅仅只有一个【里】的妇人。于是从多个方向赶来的牛车往中心邑筑聚集,形成浩大的车势。这些妇人们,只能携带一些简陋的随身衣物,在她们要工作的作坊前下车,并经过清点,顺次进入作坊内被安排工作。

里氏瞅瞅前后左右之后,突然走出了列队。阿鱼立马抓了任氏的手,蹑手蹑脚地跟上里氏。里氏此刻正全神贯注于那个坐在作坊门口的妇人。那妇人年纪应有三十了,身材苗条不如说精炼,独自端正坐在那朴素玄布遮顶的肩舆里,敞开的帷幔使得她一双乌目在众人看来十分醒目。至少,在她审视下进入作坊的女工,都是不敢抬头与她对视的。

阿鱼想,此人有几分似那宫中的老夫人舒姬。

里氏向那高贵的夫人走过去,一边把脸上的笑堆成小山一般。对方终于发现了里氏的存在,乌目在里氏的笑脸上眯成了两个小洞洞:“汝是——”

“曹夫人,是我。”里氏笑嘻嘻的,站在肩舆面前向着曹姬伏拜,抬头道,“夫人可曾记得去年,吾来自里邑——”

“哦。”曹姬露出一副原来是你的神态,对于里氏忽然可近乎起来。而这,对于刚刚一直对所有妇人板面孔的曹姬,可以说是一个特例了。有特例代表有门路开放。

里氏这会儿的笑容才显得真正的欢快起来,向曹姬又是叩拜又是感恩的,道:“夫人。吾想今年再为夫人效劳。”

里氏的欣喜若狂,把曹姬的神态衬得沉静。曹姬定定地问她:“汝此行带了何人前来啊?”里氏的脸皮一僵,往回悄看一眼,方是察觉到不知何时阿鱼她们在自己后头跟来。她心里为此的那股恼怒自是不用多话的,可是,毕竟对于摸不清其来路的阿鱼不敢真当面得罪。她的多虑,令她对于曹姬的回话,多了几分谨慎,说:“此两人,是我带来为夫人效力之人。”

“为我效力?”曹姬的眼珠子闪出一抹犀利的光彩。

里氏脑子灵光,有什么应付什么:“我阿妹阿鱼略懂医理。”

对此,曹姬却是没有多大的怀疑,微笑着点点头:“汝去年为夫人接生有功劳。望汝阿妹也能为吾效力。”

阿鱼与任氏听到这里,方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原来里氏去年被召来干活时,运气十分之好,遇到了某位夫人生产,有生产经验的里氏可能在无意中帮了这位夫人产下重要的继承人。当然这位夫人的地位应比曹姬高,所以才有曹姬对于里氏的另眼相看。

于是,她们三人不随一般妇人进入作坊内了,跟随曹姬的肩舆,来到作坊边上一幢独立建起的木屋。

这幢木屋只可以称之为贵妇们临时下脚的地方。格局简练,几个并排的小房间,院落房子都是收拾得干干净净,有服侍的寺人走动。自然,比起贵族常住的屋宇,那是简陋得多了。

曹姬的脚步迈得快,一会儿功夫便直闯入中间的房。不需任何人搀扶,那直线如行军一般走路的方式,怕是连那老夫人舒姬也得自叹不如。走进房间后,曹姬毫不犹豫的,占了中问的棉席子坐,并指挥后来的里氏等三人落座。

里氏她们拜了拜,规矩坐下。

曹姬已迫不及待地对里氏说:“今年夫人因要照顾世子,未能亲自前未。然此次工作,涉及要来宋国大人之礼服,重中之重。汝,可是能再辅助于吾?”

里氏听是这么天大的任务要落到自己身上,有点儿做梦的感觉,哆嗦着应道:“请…请夫人指示。”

曹姬只瞥她一目,便是开始数落:“出工人数每日需清点,物品出仓入仓之账目需详细核实,每人每日应取之物数,需认真分配…”

去年,里氏或许跟从哪位监工学过了一点计数的皮毛,但毕竟那是去年的事儿了。今儿遭曹姬这么简略地一提,她听得一团糊涂。况且,在她记忆里最深的反而是,自己计数完全不行。曹姬说得口干舌燥之际,似乎很随意地问她:“你可是全听明白了?”

里氏一张脸,死活硬撑着,微微点住下巴,曹姬好像烦了,用指头往自己额门上揉揉,道:“你若真是听明白了?说来让我听听。”里氏的脸哗的一下像潮水涨的,通红通红的。她干涩的嘴巴抖了几下,没能吭出意科中的声音。着急之中,她简直是要举手捶打自己的胸口了。

曹姬本是等她开口应答的,但在等了一会见她开不了声便是不耐烦了,作势要失望地遣她们走的那只手举在半截。

里氏的心跳也跳到了嗓子眼里,噗一下脱口而出:“夫人,我阿妹阿鱼会计数。”“嗯?”曹姬那目光从她脸上跳到了阿鱼脸上。对她来说,阿鱼与任氏两张被泥巴搅和了的脸,反倒是引人注目惹人欢笑似的。她扬起眉毛,向着阿鱼与任氏问话:“里氏所言可是真?”“是。阿鱼叩个头,道:“夫人刚才所言,是要吾等每日将各部计数后禀告,如此一来,夫人心中有数,可以命人及时供应所需物品,以免耽误赶工之时。”

“汝计数如何?”

“夫人教导阿姊,阿姊教导吾。吾未有阿姊聪慧,然愿全力效劳于夫人。”

曹姬在阿鱼深深弯下鞠躬的背上看了看,再次问向里氏:“她所言是你所想?”

“是。”其实里氏到现在还是听不懂她们两人对话里那些玄机,但是,凭曹姬这句问话,她也不会白痴地答不是。

“好。”曹姬拍一下大腿,道,“此事便由汝负责。若汝等有疏漏,勿怪吾无情。”说着无情的字眼,曹姬对于她们三人却是忽然一笑,露出一副相当和蔼的笑脸。

里氏心中为此恐慌不安。有点聪慧的人都知道,夫人们最喜欢笑里藏刀了。曹姬一离开,里氏便往阿鱼发怒:“汝,汝可知自己承担了何事?计数本已有各部仓人大人负责,吾等可是能因此而得罪众大人。”

岂知道阿鱼未开口,一直默默无声的任氏突然插言:“吾想,曹夫人是要让吾等成为其心腹。此事本应为夫人身边心腹所为。”

对于任氏的话,里氏相当惊奇的:“汝如何从中推知此言?”

任氏马上严密地闭了嘴巴。她这个反应,在另两人眼里无疑变成了坦白。任氏肯定是贵族的女子,而且参与过上层夫人们对作坊的管理。不过是,这种参与可能以旁观居多,以任氏的性格看来。阿鱼在心里推断着。

里氏对于任氏的来历当然抱有疑惑,但现在不是追问这个的时候。她再面向阿鱼质询:“汝可知自己所为?!”

“阿姊。”阿鱼把手伸过去,握握里氏的手,“阿姊可知夫人所言中何人最为尊贵?”里氏又快被她绕糊涂了,怒道:“不知。汝不要左右言它!”

“要来宋国大人。阿姊应明白,曹夫人此言己是告诉了吾等,若此事办好,吾等便能一飞登天。若此事未能办好,曹夫人也不需吝惜将吾等作为替罪之人交出去。毕竟夫人与吾等感情不深。”阿鱼一字一语细细道来。

里氏听了她这话深知她此言有理,气不生了,苦恼起来:“若真是如此,吾,吾更不该——”“否也。”阿鱼摇摇头,“夫人一声令下,可是能容汝违抗?”

“哎呀。”里氏此时更埋怨自己失策了,早知道不出这个头,乖乖地在作坊内与一般妇人做工,虽然辛苦但最少不会惹来杀身之祸。

阿鱼早是能看穿她想法似的,贴她耳边道:“阿姊可是能甘于落后她人?”

那也是。反正曹姬早有这个打算了,不选她也会选别人。如果别人做到了一飞登天了,岂不是自己又把自己气死了。因此里氏只能全力琢磨如何把这个事做好了。而且,她以为在这方面她还得继续问阿鱼的意见。这说明里氏这个人,或许脑子一般,但是不会完全自大,有可取之处。阿鱼对里氏像是推心置腹的,细心分析:“按常理而言,此事要办好,非有两事需留意。一是纵,二是收。”

“何为纵,何为收?”里氏问。

“纵,乃是揽留众人人心。阿姊言会得罪各部仓人,在我想来,却不全是。若将此要务之意告知众仓人,仓人无不想借此良机上位。因此,纵时该纵。数目有差入,在可接受范围内,大可睁只眼闭只眼。自然,此一纵,仓人之间争斗必不会少。其疏漏自有他人上报,阿姊与吾大可不需犯得罪人之事。

短短几句话语,里氏与任氏已是听得目瞪口呆,皆是不认得阿鱼此人的状态。阿鱼对她俩的注目视而不见,依然微微嗜着嘴角的那抹笑,走到屋角处,拎起寺人备好的茶水,斟了两碗热茶,供至她们两人面前,道:“喝口水,阿姊,阿嫂,以后,吾等三人便是一条船上之人了。“是。是。”里氏端起碗水,感觉整个身体都在抖动,不是害怕而是激动。在她心里头,只想:有了阿鱼在,看来自己想一飞登天并不难啊。

任氏那碗水也是端不平的,用小兔子一般的战栗目光望着阿鱼。阿鱼小心地把她双手握住,撑住她手中的碗,避开里氏的方向嘘一声:“阿嫂,喝水。曹夫人在隔壁看着呢。”

佰零叁 番外

佰零叁.番外

番外:天之诱民,如埙如箎“姜虞,姜虞——”

那身材修长的女子伫立在坡顶。她优美的身体如柳树一般迎风而展,头顶的云髻中间插了一支素白的骨笄,回过头来,向我微微地笑。其笑如飘忽的云朵,雅而轻灵,却从不向我伸出手。我仰视她,以为她那双眼瞳是天上女神补天时遗漏的玉石,深不可测,高不可攀。然而,鲜少人知道,这双美丽而显得高贵的眼睛是看不见万物的。

“贵女。汝可是传我?”姜虞说。

我张大小口,噎着口水。对于在乐邑的母亲吕姬,如呆说我有一丁点儿的害怕,那么,对于食母姜虞,我是深深地敬畏。

姜虞是个怪人,在宅里的寺人都这么传说。我不知道寺人的话是为了排斥作为瞎子的姜虞,还是为了吓唬我这个幼稚的孩子。但是,姜虞的行为举止确实是有不合常理的怪处。

比如,姜虞不喜欢呆在宅中,素来喜欢行走四方。据闻,在被吕姬任命为我食母之前,她经常单独外游。等我长到能走路的年纪了,她开始带我出行。

为此,吕姬并不介意姜虞带我走出乐宅去。按照姜虞的说法,吕姬认为,一个优秀的贵女应是优雅得体,深居于宅中,宛如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姜虞自小培养我往外跑,不符合上流贵族女子的风气,我迟早会变成一只不受欢迎的野猫。因而可以得出,吕姬不爱我。固然,我身挂为吕姬女儿的牌子,然吕姬不是我生母。当这个真相被告知于当事人时,对于哪一个孩子来说,知道了自己是个出生不明的野孩子,永远将不会得到父母的喜爱,都是一个几乎无法承受的打击。姜虞却把这一切都告诉我了,在我稍微懂事的年纪,便一字不漏地告诉了我。

曾经,我因此而恼恨过姜虞。如呆她不把真相告知我,我便能以为自己只是受到吕姬的稍微冷淡对待而己,我还是能把吕姬当做自己的母亲。一个有母亲的孩子,她的成长岁月总是丰满的,不会是孤寂的,不需像我如此整天提心吊胆的。可是,自从谎言被拆破以后,我再也无法轻易信任人。我像只被丢弃的小刺猾一样,每天都要竖立毛刺,以防遭人袭击。

姜虞似乎早有所料,对于我能变成一个这样的孩子,深感满意。甚至,为了锻炼我的兽性,她带我出行的地方都不是城镇,而是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在这样充满大自然灵气的地方,我的听力、视力、嗅觉等五官有了质的飞跃,达到了一般人无法达到的高度。因此,在这基础上,当姜虞教我乐艺的时候,我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很快便掌握到了乐的要领。可是,姜虞教我乐艺的目的不是为了在宅中独树一帜,出人头地,相反,她教我有才要学会隐忍。

我从她所教的,总是能直觉地感受到她身上来自于遥远的一股力量,这种神秘的威信远比吕姬强大而可畏。

“姜虞。”我终于心怀忐忑爬上了坡顶,站在她身边,蹲下来抱着累了的膝盖头说,“姜虞来自何处?宅中寺人说,姜虞不是乐邑之人。”

“与贵女同,非乐邑之人。”姜虞笑答。

我听这话,又觉悲伤和惊奇:“姜虞不想念自己亲人?”

“想。”姜虞的回答因理所当然,变成了轻描淡写。紧接她招招手,与我同在坡顶坐了下来。

此地的丘陵在春色下一片碧绿。我远眺天边绵绵的云山,俯瞰下方来来去去的行人与车辆。今我与姜虞已是出行的第十日。我年纪方幼,不知天下之大,也不知此地为何处。姜虞眼不能视物,却不妨碍于识路。一直以来的出行,她都是借他人的眼睛辨识方向。这点,足以让我惊叹。只要不是在乐邑之内的地方,只要是在不知道她是乐邑寺人的地方,所有与姜虞相遇的人,都不自觉地当姜虞是贵族女子,给予尊敬。

曾有一次,一辆竖着贵族大人旗慢的高贵马车从我们身后奔来,与我们擦身而过。车里的大人无意中从掀起的帷幔望见姜虞,便急忙令人停车,并亲自下车邀请我们上车同行。

“大人。”姜虞向着那一身玄衣绣章,仪态不凡些有年纪的男子鞠躬辞谢,“我与贵女出外游行而己,不需劳大人费心。”

“夫人。”男子甚是亲切地将姜虞低下拱手的双臂扶起。

“我只是一名寺人,服侍贵女之人。”姜虞推却道,以卑礼自诩。

男子听完这话,神态似是不信的。他以惊疑的目光扫视姜虞优美的体态与美好的娇容,语含深意说:“若汝为寺人,其祖上必是并非为寺人。”

姜虞不直答是还是不是,客气地笑了笑,转而指着我道:“此乃我服侍之采邑贵女,为我服侍之人。”

“哦。”男子抚抚下巴留下的小戳胡须,望向我。

我见他目光和蔼可亲,倍觉好感,以姜虞所教礼节向其鞠躬,道:“拜见大人。”“贵女如何称呼?”男子道,并不因为我年纪小而小看我,以礼敬重于我。”

我对他谦虚的品德更有敬意,答:“大人可唤我阿愉。”

男子听我此回答,高兴地说:“阿愉,可否与吾等一同乘车?”

我犹豫,望向了姜虞。

姜虞依然笑着,对我说:“吾乃服侍贵女之人,一切听凭贵女决定。”那笑容倒像是鼓励我答是的。我便是答那男子,点头:“可是到了夜宿之地,便各分两路。”

“可以。”男子答,接着说,“贵女可唤我为不才。”

不才,这名一听便像是伪名。我上下打量这男子,或许长得不是+分俊美,然其仪态着实不凡,非一般人士。尤其他笑起来的时候,嘴角两个小酒窝愈加深浓,好像窝藏了满腹子经纶一样。我肚子里便腹诽:早知我也用伪名了,哼。

伴随男子而行的寺人将马车帷幔掀开,扶我上车。我踩物登车后,眼前花地一亮,终于明白男子为何对我称“与吾等一同乘车”。原来,这马车里还坐了两个人。也亏了这两人都沉得住气。坐在马车里听男子与我们说话,他们一声不吭的,既不声张,坐在车里头好像死人似的屏住了气息。我和姜虞方是无法察觉他们的存在。

我往前走,那两人各坐车里的一边。我从他们中间的夹道经过,顺便往两边好奇地窥探是什么样的人。只见右手边坐的少年,头顶梳着个头包一样的髻,两腿交叉盘坐,两手把着一个陶埙。他面容方正,两眉粗浓,微笑时与不才一样嘴角有两个深浓的小酒窝。见我望过来,他便向我笑,神态倒不像是怀有恶意的。左手边的少年则侧躺着,额前几条凌乱的发丝垂落在玉枕上,两眉细如裁,微微往上飞扬入到墨黑的鬓内。他本是闭着目,似是熟睡的。见我目光,他蓦地睁开眼,那眼瞳深如夜色,我与之对视之间,觉心中掠过一丝惊慌,便立马转过脸。

此两人衣着打扮,皆都与不才一样带有贵族气息。我便在猜想,他们莫非是不才的什么人?如此思虑着,走到车中那唯一空着的丝带为边的莞席,我迟疑着能不能坐下。

坐着的少年见到我的难处,对我说:“贵女,请坐。”

我方才坐了下来,拘谨中挺直了腰板。

坐着的少年问我:“贵女,如何称呼?”

我道:“我乃来自乐邑,可唤我为阿愉。”

“阿愉?”对方稍有疑惑,大慨是想详细探问为此愉是哪个愉字。

我未答其,那侧躺的少年忽然接上话:“阿鱼,莫非是水中游行之物?”

“是。”我灵机一动,脱口而出。那不才不是用了伪名吗?我刚好将计就计,也用个伪名。他们两人互相望望,好像不相信我的话。

我问他们:“汝等如何称呼?”

“可唤我不公,他是不良。”坐着的少年答。

不才,不公,不良…这么古怪的名,我再次深深地端详他们两个。

不公,似比不良年纪稍长一些,神态端庄一些。不良,像是孤独惯了,不喜睬人似的,喜欢闭着眼睛。现在,便闭着双目指挥不公说:“吹只曲子给我听听。”

我听了,便不禁问不公:“汝是他何人?”这尊卑的礼节可是不能错的。要是不公只是服侍不良的人,我若都对他们行了尊礼,那就是对真正的主人不敬了。

不公正欲将唇靠到陶埙上吹音,听到我此等问话,歇手正要答我。不良却又突然插话:“小小年纪,且如此多心思。”

这话明显就是说我的。我听了怎能不来气,于是我反诘道:“我以礼相问,有何过错?”不良睁开眼,对着我看,似乎对于我那副倔强的神态很不满,两条眉往中间拢了拢。我承认,他们可能是我见过的地位最尊贵的少年,比我在乐邑的阿兄叔权身份要高。但是,我没有做错事,何必屈服于他?我便扬着眉,冷冰冰地望回去。

见此情况,不公急忙道:“不良,汝此话对于贵女实有不敬之处,应向贵女致歉。”怎么回事?听这话,不公好像不是服侍不良的人。可这不良怎么一副骄傲的姿态?我疑惑重重。

“来者是客。客为上,何祝是不才邀请之客人。”不良懒洋洋的,很不情愿地坐了起来,面向我拱了拱手,“贵女,吾刚才所言有误,请贵女不要放在心上。”

事到如今,我自然是要还礼,答说:“大人言重了。吾年岁小不知事,也有错,请大人不要放在心上。”

他们见我如此庄重地行事,不免又是互相望望。不公问我:“汝之礼节为何人所教?”意即,我固然年幼,行的礼节十分之好,必是出自十分不凡的家族。乐邑之中,当属我祖父乐离大夫与祖母乐芊在镐京受过天子嘉奖其礼仪风范。此事我曾听姜虞提过。但不想到不良他们也会知道。听不良琢磨着道:“莫非,汝为乐邑主公与其妻亲自教导礼节?汝为世子之女?”

我想到伪名的事,况且,与姜虞出行,我每次都小心翼翼不惹是生非,避免姜虞受我连累。费了脑筋想了一通,我否认道:“非也。吾不过是世子胞弟之女,也从未与祖父祖母亲近。”因为这话半是谎言半是真话,我倒是能把握自如,说得恰是这么一回事。他们无法从我脸上与话语瞅出端倪,便都点了点头。

我心里头长舒口气。

那不良又接着问我:“如此说法,汝之礼节为汝阿媪所教?”

我烦恼于他们接二连三的逼问,板起面孔:“是。”

不良长长的眉毛往上挑了挑,双目眯眯。不公把陶埙凑到了嘴边,边笑边吹了起来。陶埙是种特别的乐器,特别考验乐者的功力。这等功力并非一日便能练成,在于不止需要完善技巧,还需修炼丹田之气。因此,能把陶埙真正吹得好的人,其武艺必是也不错的。

我听不公吹奏陶埙,其音色之广域,非一般乐人能及。至少在乐邑中,我尚未听过有人能如此精湛地吹奏陶埙,便是十分惊奇。

不公吹的非雅乐颂乐,为民间之乐,曲子深沉而明亮。听者闻之,仿佛置身于一片广阔的海域,心境辽阔而舒展。乐者吹奏之乐,能一定程度反映出此人的心态。我听着不公的埙乐,也可以大致地感受到不公此人明亮的心境。至善的乐能感人,如今,我伴随乐声情不自禁中轻轻地哼起了一首姜虞教导的歌谣。

水摇兮兮,舟泛兮兮,木已成舟,笑声兮兮。

吾举右伐,汝抬左伐,木舟泛兮,吾与汝——同伐舟兮。

“吾与汝,同伐舟兮——”我重复此句,是十分喜爱此句。还记得,在田埂中,那一群群辛苦劳作的人们。当丰收来临之际,普天同庆之时,此等欢乐的心境,只有与一起同甘共苦的人共同庆贺,才能感受到那种来自心底感动之处的甘甜之水。

在我打着拍子哼曲子的时候,旁边忽起的一支箎音,以和善之姿伴于我与埙乐,令我不觉把注目转向了它。

两手握着一支素面素目竹箎的是不良。他两目微闭,似乎在倾尽全心听我与埙乐,掌心握有的竹箎在他唇间来回移动的姿态,宛如那在水面上泛泛行走的木舟。他一双袖口随风而荡,其韵雅轻尘脱俗。我望之,忽然无法移开双目,只想着:天下竟有如此洒脱男子,好像欲乘风而去似的。

坐在对面的不公,见不良用如此肃穆的状态吹乐,嘴角的两个小酒窝愈是深浓了,好比两汪深泉。紧接,他也是两眉紧拢,以更紧凑的乐声来贴紧竹箎的乐声。

一时,我双耳聆听竹箎与陶埙之乐,其一唱一和,齐出之乐声美丽而不乏高亢,深沉而不乏明亮,此等美好和谐之音让稍有善心的人都能感动得流出眼泪来。我心中尚且浮起了古诗一句:“天之诱民,如埙如箎。”便是如此这般的兄弟音乐吧。

这两人,难道是兄弟?

吾与汝,同伐舟兮——我唱着,再同时望向此两人,在心中悄悄地进行对比。他们的眉眼间,似有相似又似不同,可是他们在乐声彼此相望的目光,又如比翼齐飞的雀儿,水乳交融,亲切得密不可分。我真的怔疑了,口齿微开却忽然哑了音,心中之跳动宛如雷声,震得我体内的灵魂在颤抖。

姜虞,姜虞在哪里?为何要我答应上了这辆车,与这些人相遇?

“阿鱼可是有事?”见我突然停止了歌唱,不公也歇下了乐声,关心地问询。

我不知如何倾诉我心中如今之烦躁与不安,对着他的询问无法答话。此时此刻,我只是一个幼小的没有人可相依的孩子,我想找姜虞。因此我急匆匆地立起,越过他们,掀开帷幔。岂知不知何时,马车已是开始行走。赶车的寺人不料我突然的举动,无法立马停车保护我。我立在车边,过于急匆,无法刹住身体,忽然之问往车下栽倒。

“小心——”不公呼喊的声音急切地刮过我耳边。

后面扑来的人抱住我一同滚下了车。

103、佰零叁?杀鸡

103、佰零叁?杀鸡

任氏听说曹姬在隔壁,差点把碗里的水泼了出去。她紧咬住唇,好像忍受着全身的战栗,望向阿鱼。

阿鱼将她的手握握,垂下眼,吟声道:“想必,阿嫂应是认得曹夫人。”

任氏这会儿不抖了,微低的下领似是默认了这一切。

阿鱼一看心里有了数。供里氏和任氏喝完缔结盟约的茶水,她又向她们两人拜了拜,这才三人一同退出了此屋。

话说,曹姬确实出屋后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进了隔壁的房问观听。现见她们三人走了,远远眺望阿鱼与任氏的背影,显得若有所思。她身边的寺人阿露问:“夫人,吾见这任氏面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