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教渣夫之嫡女长媳上一章:第 84 章
  • 调教渣夫之嫡女长媳下一章:第 86 章

平心而论,顾氏实在是一个极不错的人,就算之后他们与容潜容浅菡兄妹早已是水火不容,她依然从没有真正厌恶过她,所以这会儿才会与她说这些推心置腹的话。

顾氏沉默了片刻,才惨笑道:“我何尝没想过离开,我母亲也曾劝过我不止一次,可我做不到啊,他终究是我的丈夫,我们终究曾那么恩爱…况离了他,我又能去哪里,就算再嫁,难道就能保证能嫁一个比他更好的男人吗?还有我的大姐儿和之哥儿,若是让他们落到一个像我婆婆那样的继母手里,我真是死也不能瞑目!还望大嫂能够成全我的这一点小心思,我下辈子一定结草衔环报答大嫂的大恩大德!”

要做到顾氏提的这个要求,于君璃来说倒是不难,当然前提得容浅菡腹中的胎儿不在了以后,只是她到底还是有些个不忍心看顾氏掉在泥淖里无法自拔,因故作为难道:“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却也不小,我一个人做不得这个主,要不这样,你再考虑考虑,我也与你大哥商量商量去,过两日再给你最后的答复可好?”想了想,又补充道:“若你是担心不能带两个孩子一块儿离开,我们也可以帮你想办法,你还年轻,万一将来后悔了呢?”

岂料顾氏却想也不想便摇头坚定的道:“我不会离开的,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大嫂的好意我心领了,我既做了这样的选择,将来自然不会后悔!若大嫂是担心薛三夫人那边不能成事,怕不能一击即中,我也有后招。”

说着,自袖里拿出一个珐琅彩的小瓶儿,“这是一种来自云南的野花儿提炼出来的花汁,在当地极受已婚妇人的欢迎,若她们想生产了,就会日日饮用加了这花汁的水,可保养身体,利于生产,而当她们不想再要更多的孩子了时,就会燃那种植物的根制的香,或是直接食用那植物的根,都有流产和绝育的效果,且饮用的花汁越多,花根的绝育效果就越强,需要的量也越少。最重要的是,这花汁天然带了一股兰香和甜味儿,便是太医也查不出异常来,更何况那可是容才人嫡亲兄嫂送进去给她补身子的药材,又怎么可能会有问题?容才人又怎么可能会防范?所以大嫂尽管放心,就算薛三夫人那里不能成事,容才人腹中的孩子也一定是保不住的,且她以后也绝不可能再怀上身孕!”

这世上竟还有会这样的东西,君璃表示叹为观止,因忍不住问道:“这样常人连听都没听说过的东西,三弟妹是从哪里得来的?”幸好顾氏从没想过要用这东西来对付她,不然她便是被算计了,只怕都不知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顾氏苦笑道:“这东西还是我当年出嫁时,我母亲悄悄儿给我,打算将来用来对付那些狐媚子的,却没想到,今日竟会用在了我的嫡亲小姑子身上。可我有什么办法,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若她安安分分的待在老家,我也不会这样算计于她,让她这辈子连做母亲的机会都没有,怨只怨我婆婆当初做的孽太多,怨只怨他们兄妹的心太大,怨只怨那孩子太不会投胎,竟托生到了那样一个母亲的肚子里,我只盼着我的儿女们这辈子都能平平安安的,若是有什么报应,就只管报应到我头上来!”

君璃不知道要说什么才好,但不可否认,顾氏这招釜底抽薪对她实在很有吸引力,只要容浅菡这胎生不下来,以后也不能生了,那容浅菡便再没了兴风作浪的可能和能力,一个不能生育的女人在美人如云的皇宫里,四周还强敌环绕,只怕要不了多久,她便会淡出人们的视线,直至所有人都彻底忘了这个人罢?而到时候名分已定,太夫人和二夫人等人也会彻底消停下来,她这个世子夫人的日子自然也就好过多了。

只是经历了这么多事以后,君璃已深谙“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的道理,她实在怕了容潜和容浅菡那打不死的小强精神,怕这次她不彻底绝了后患,万一哪一日那对极品兄妹又第N次绝地重生了呢?

似是看出了君璃的顾虑一般,顾氏又开口道:“大嫂若是担心三爷留在京里还会一有机会便兴风作浪,我可以向您保证,他不会有这样的机会,等春闱过后,不管他有没有中,我都会回去求了我父亲,让他设法为三爷谋一个县令或是主簿的缺,远远的外放出京,若是可能,这辈子我都不会再让他踏进京城半步,这样大嫂总可以放心了罢?”

本朝虽有规定外放的官员三年就得述职一次,但那是针对上了五六品以上的中级官员的,像七八品那样的小官儿,是不必进京述职的,只要将述职报告通过上峰交到吏部即可,而不管容潜今科能不能中,等容浅菡一失宠,他都是谋不到一个多好的缺的,所以顾氏说的让他一辈子都再不踏进京城半步的话,还真不是敷衍君璃的空话,而是真有实现的可能。

顾氏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开出的条件也实在让君璃心动,若是能兵不血刃的便解决了对手,彻底绝了后患,君璃自然也不想自己的双手沾满了鲜血,所以她只又犹豫了片刻,便答应了顾氏的条件,“三弟妹放心,等宫里好消息一传出来,我便立刻行动,让三弟妹如愿以偿!”反正她手里还握有二夫人借管家之便贪墨公中银子的证据,到时候便是不能趁此机会将二房三房分出去,也可以借题发挥一番,至少满足顾氏的要求。

“如此,就多谢大嫂了,时辰已不早了,我不就打扰大嫂歇息了,告辞!”顾氏总算听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脸上却没有多少喜色,只是起身深深给君璃福了一福,便系上斗篷戴上帽子,由坠儿引着,如来时那般,悄无声息的退了出去,很快消失在了夜幕当中。

余下君璃看着茫茫的夜色,沉默了良久,才为顾氏的薄命与无奈轻叹一声,摇着头进了内室。

第二百一五回 落胎 冷宫

次日,来宁平侯府吃年酒的人比昨日还要多,宾客盈门的盛况,让守门的下人们都与有荣焉,昂首挺胸的第一次找到了身为豪门世仆的优越感,当然,是针对那些个捉襟见肘乃至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贫民们来的。

不过也有好些昨儿个来过了,今日便没有再来的客人,譬如东阳侯太夫人、信中侯太夫人等,再譬如定南侯府的薛二夫人薛三夫人。

薛三夫人回到定南侯府自家的院子后,是越想白日的事便越气,越想便越恨不能即刻捏死了容浅菡,让她一尸两命,呸,不过一个先奸后娶,母亲又被休了不嫡不庶的贱货,竟敢肖想将来坐上贵妃娘娘的宝座,也不先撒泡尿照照自己到底配是不配,不就仗着肚子里比自家良娣主子多了块肉吗,没了那块肉,老娘看你还怎么张狂!

当下定了主意,次日薛三夫人便“病”了,躺在床上起不来,别说去旁人家吃年酒了,连自家请吃年酒时都没法起身帮衬两位嫂嫂。

如此过了两日,大年下的外命妇虽不方便递牌子进宫求见,薛良娣依然知道了母亲病倒之事,——薛三夫人一心系在薛良娣这个唯一的女儿身上,薛良娣又岂有不牵挂母亲的?当日便去求了太子妃的恩典,自己虽不能出宫,却打发了自己贴身的宫女,也是自小服侍自己的家生丫头带了药材,急匆匆出宫回了定南侯府,足足待了两个时辰方离开。

君璃的人时刻关注着定南侯府的一举一动,她自然第一时间便知道了这一幕旁人瞧着很是稀松平常,半点不会往旁的方向去想的小插曲,不由松了一口气,看来薛良娣很快就要出手了!

彼时已过了正月初十,宁平侯府的年酒已结束,轮到宁平侯府的人去别家吃年酒了,君璃原不耐烦这些应酬,太夫人又有意打压她,便以‘大宴才过,琐事繁多’为由,将她留在了家中,倒是正中了君璃下怀,然后自己带了三夫人和顾氏去各处赴宴,一连几日都是早出晚归,直到正月十四元宵节前一日才消停下来。

因次日便是元宵节,太夫人大年初一见容浅菡时与后者约好了等好消息的日子,可谁知道过去半个月以来,无论太夫人怎么说,宁平侯就是不松口改立容潜为世子,甚至连缓立容湛都不答应,太夫人不由有些急了,这日傍晚,也顾不得欣赏白日里君璃妯娌几个才命人挂的各式花灯,也顾不得留儿孙们家宴取乐,早早便将众人都打发了,只留了宁平侯一个人说话。

眼见火都快烧到眉毛了,太夫人也懒得与宁平侯迂回作战了,开口第一句话便是:“这十多日以来,该说的话我都说尽了,如今我再问你最后一遍,你到底是答应不答应缓立湛儿?”

宁平侯已经被太夫人的老生常谈弄得颇不耐烦了,想也不想便答道:“儿子心意已定,还请母亲不必再多说!”也懒得再与太夫人解释若是以前,自己还能不立容湛,如今却是非立容湛不可的必要性了,因为解释了也解释不通,还不如省点口水的好。

虽然这是意料之中的答案,太夫人依然被气得不轻,喘着粗气发狠道:“好,你既连这样一个小小的要求都不答应我,我活着也没什么意义了,我这便死给你看,等我死了,也就再不会有人管着你,你也可以在这府里为所欲为,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了!”说着,自袖里拿出一个葫芦形状的小瓶儿,揭开瓶塞便作势往嘴里倒去,“这里面是鹤顶红,我这便死给你看!”

唬得宁平侯脸都黄了,忙上前欲抢过那瓶子,嘴里还急声说着:“母亲息怒,凡事都好商量,又何必拿您老的身体开玩笑?若是一时闪失真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儿子可就万死难辞其咎了!”

太夫人并不是真的想死,她还没活够呢,还等着自家孙女做了娘娘,自家兴盛起来后,再受用着三二十年的,如何舍得现在就死?不过是为了吓唬宁平侯,逼宁平侯就范的手段罢了,自然不会让宁平侯将那瓶子抢过去,而是作势又要往嘴里倒:“你别过来,你今儿个若不答应我,我真死给你看,你别以为我是吓唬你的,我说到做到!等我死了,你哪怕素日再不孝,面子活儿总得做齐全了,没有老娘才死了,却急不可耐给儿子请封世子的道理,三年后指不定才人主子已当上娘娘了,到时候可就不是你想立谁就能立谁了,反倒因此而惹来娘娘对湛儿两口子越发不待见,你这又是何必?那你如今立湛儿就不是在为他好,而是在害他了,个中因由,你自己好好儿想想罢!”

宁平侯抢瓶子不得,也算是看出来了,太夫人这哪里是真想死,不过就是要挟他的手段罢了,若眼前的人不是自己的老娘,他别说会眼睁睁看着她去死,她若没死透,他没准儿还会上去补上一下,让她彻底死透,——他怎么有个这么愚蠢的老娘,以前没见她这么蠢啊,如今怎么蠢成了这样,难道真老糊涂了不成?

可即便心里再恼火,宁平侯也只能答应太夫人的条件,万一一个不慎真惹恼了太夫人,真把那药喝下去了,让他情何以堪?说不得只能铁青着脸道:“我答应母亲,暂时不立世子便是,母亲总可以放下这瓶子了罢?”说着趁太夫人不注意时,一把抢过了那瓶子。

太夫人却是个老奸巨猾的,任他将瓶子抢过去扔得远远的后,才看似微笑实则饱含警告的道:“这样的瓶子,我手上还有很多,你最好别想着敷衍我糊弄我,一个人要活不容易,要死还不容易?”

气得宁平侯太阳穴一抽一抽的痛,到底不敢再打那“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主意,瓮声瓮气的应了一句:“我既答应了母亲,自然不会食言,母亲只管放一百二十个心罢!”便拂袖而去了。

余下太夫人看着他的身影彻底消失在视线以内后,才得意的笑了起来,向方走进来的祝妈妈道:“我就说嘛,总归是我肠子里爬出来的,难道还敢不听我不成?”

祝妈妈有些担心,微皱眉头道:“老奴说句您不爱听的话,大爷到底占了个名正言顺,宫里皇上又正值年富力强之际,谁知道才人主子还有熬多久才能当上娘娘?万一这中间出了什么变数,将来仍是大爷做了世子,这芥蒂也早种下了,到时候大爷与大奶奶若是对您不孝…”

“他们敢!”话没说完,已被太夫人冷声打断:“容湛如今可是作官的人,到时候一顶‘不孝’的大帽子扣下去,除非他不想当那个官了,否则他别说不敢对我不孝,反而还得越发孝顺才成,难道我一个做上人,吃的盐比他们吃的米还多,还拿捏他们了?你这话什么意思,莫不是他们给了你什么好处,所以你就迫不及待吃里扒外起来?”

见自己不过白说了几句太夫人不爱听的话,就落下个“吃里扒外”的罪名,祝妈妈还敢说什么,只能唯唯的认错,同时在心里腹诽,明着不孝大爷与大奶奶的确不敢,可阳奉阴违推三阻四什么的,谁规定当小辈的就不能做了?

太夫人以死相逼让宁平侯就范,答应了暂时不立世子之事很快便传到了迎晖院和晨光院,以君璃和顾氏的手段,要在照妆堂发展个把个自己的人,那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两对夫妻两样反应,容湛与君璃是冷笑加不屑一顾,太夫人这辈子也就这点见识了,真以为容浅菡当了太子的女人,宁平侯府便能飞黄腾达,自家便能当皇子乃至更尊贵的人的外家了?也不想想容浅菡到底是个什么德行,有没有那么好的命挣个娘娘来当,他们且等着看太夫人爬得越高,到时候就摔得越痛!

容潜则是高兴得意坏了,当即便要命人去做几个小菜烫一壶小酒来与顾氏庆祝一番,“父亲偏心又如何,只要二妹妹在宫里有出息,祖母便只会无条件的偏向我们这一房,世子之位便早早晚晚会是我的囊中之物,到时候看我怎么收拾那些曾对不起我们母子兄妹的人!”

顾氏也是满脸的笑容,道:“难得今儿个爷兴致好,不若还是我亲自下厨做几个拿手菜,给爷助兴?”说完不待容潜答应,已径自退了出去,一去到外面,脸上的笑容便消失不见了,只在心里冷笑,成日里只会做白日美梦,肖想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容浅菡要怪就怪自己兄妹心太大,不然她也不会落得这辈子都没有当母亲的机会!

李妈妈一颗心却七上八下的,一去到小厨房,便将所有的人都打发了,才压低了声音以只有顾氏和自己听得见的声音颤声道:“三爷还一心想着做了世子之后怎么样怎么样,若是让他知道在他背后捅刀子的不是别个,而是奶奶,只怕会恨奶奶一辈子,趁现下事情还有救,奶奶要不收手罢?”

顾氏脸色不变,只冷声道:“开弓没有回头箭,事到如今,我便是想收手也不能了,况我也从没想过要收手,你瞧他那个轻狂样儿,要是真当了世子,我后半辈子还不知道有多少气要生,倒不如一开始便断了他的后路,趁早外放了,过自己的小日子去,指不定还能将他给扳回来,到时候日子虽未必及得上现下的锦衣玉食,但我至少心里痛快!”

顿了顿,饱含警告的看了李妈妈一眼,“妈妈也别想着回去告诉我娘,若妈妈真敢这么做,妈妈前脚才回伯府,我后脚便卖了妈妈的家人,便是妈妈没有亲自回去,消息传了回去也是一样。妈妈自小儿将我奶大,我的性子怎么样,妈妈最清楚不过的,到时候可就别怪我不念这二十年来的情分了!”

顾氏话说到这个份儿上,李妈妈还敢说什么,她一家子的身家性命说到底都系在顾氏身上,而顾氏又是永恩伯夫人最疼的小女儿,难道她还指望永恩伯夫人在女儿恼了她一家以后,继续重用他们不成?到时候就真是两面不讨好了,说不得只能涩声应道:“奶奶放心,老奴永远都只有奶奶一个主子!”

顾氏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叫了厨娘进来,一边瞧着其准备待会儿要用的食材,一边暗自思忖起该给容潜谋个什么样的外放来,照容潜如今的情形来看,春闱十有八九是不能中了,幸好他还有个举人的功名,再多花点银子,谋个偏远小县的县令也不是不可能的事,至于地方,川陕一带就很好,至少离京城足够远,要不,就定在川陕一带了?

元宵节当日,容浅菡使人赏了几盏花灯出来,当然赏灯只是幌子,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讨太夫人的答复,太夫人一早便写好了一封信,让来人带回去,担心信在途中不知道还要过多少人的手,也不敢多写,只说‘事情虽已定下,也已有五分把握了,请才人主子放心’,想着以容浅菡的聪明,一定会明白她的意思。

一时顾氏在外面求见,太夫人想着顾氏是容浅菡的嫡亲嫂子,万一有什么话要带给容浅菡呢,便允了她进来。

果然顾氏有话带给容浅菡,“如今才人主子在宫里,虽有太子爷的宠爱,色色不缺,到底没有个亲人在侧,难免孤单寂寞,还请才人主子千万要保重身子才是,等明儿平平安安为太子爷生下小皇孙呢,后日子且在后头呢!”拿出一个小包,如此这般一说,“…瓶子里的花汁就冲水喝,最是利于生产的,再配上这香一起用,就更妙了,请公公千万带给才人主人,聊表我的一点心意。”

递小包给那太监的同时,顺势将一个沉甸甸的的荷包一道塞了过去。

待那太监满意而去后,太夫人才双手合十念佛道:“菩萨保佑,如今才人主子总算是过了最不安稳的前几个月了,采买懂行婆子一事,也得抓紧了,等明儿才人主子一讨得太子爷和太子妃娘娘的恩典,咱们便即刻将人送进去,也省得夜长梦多。”

顾氏嘴上倒是跟着太夫人念佛不绝,究竟心里在想什么,可就只有她自己才知道了。

元宵节过完,整个正月便算是过了一半,接下来的半个月就过得快了,几乎是不知不觉间,已进入了二月早春时节。

太夫人这阵子日子过得极其痛快,先是领着几个儿媳孙媳去大相国寺上了香,再就是去理国公府和平国公府赴了两次宴,走到哪里都不乏人奉承追捧;而宁平侯府的中馈虽仍由君璃主持着,府里的下人却都已知道大奶奶这个世子夫人十有八九是当不成了,如今不过是在为三奶奶做嫁衣而已,虽明面上不敢怎么样,私下里却渐渐阳奉阴违起来,太夫人将这些看在眼里,就忍不住笑了起来,她吃过的盐比君氏吃过的米还多,君氏还妄想给她斗,如今总算知道什么叫自不量力了?

连二夫人都不称病躲在家里不出来了,日日过来照妆堂奉承着太夫人,只不过再不敢像之前那样出言挑衅君璃了。

如此到了二月中旬,就在太夫人一如既往的得意之时,忽然自宫里传来一个坏消息,容浅菡前几日不慎冲撞了太子妃,被太子妃给下令禁了足,一应份例都减半不说,太子妃同时还抬举了自己身边最漂亮的宫女给太子爷做侍妾,听说太子爷颇为宠爱那宫女,临幸后的次日,便特旨晋了那宫女为才人,一时间风头无俩,照这个势头下去,只怕很快太子爷便会彻底将容浅菡丢到脑后去了!

这个晴天霹雳当即将太夫人给打懵了,却又不知道要如何帮衬容浅菡才好,只能在夜深人静万籁俱静之时,关严了门窗狠狠咒骂太子妃,“如今便容不下太子爷旁的女人和庶子了,将来等太子爷当了皇上,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岂非越发要容不下了?享受了天下头一份儿的富贵和尊荣,就该尽到应尽的本分才是,不然还怎么母仪天下,竟还指望太子爷只守着他们母子过,活该她儿子病病歪歪的,活该她儿子长不大!”

其实太夫人还真冤枉太子妃了,此役连太子妃都被人当了枪使,至于那使枪之人,不用说正是薛良娣了,她服侍太子,进东宫比太子妃都要早,在东宫又岂能没有几个自己的人?至于太子妃是糊里糊涂被薛良娣当了枪使,还是有意顺水推舟,就只有她自己才知道了。

又过了几日,太夫人才打听清楚容浅菡到底怎么冲撞了太子妃。

据说当时容浅菡正扶了贴身的宫女逛园子,不巧就遇上了太子的另两个妃嫔,偏后者位份都比容浅菡高,容浅菡该行大礼才是,只容浅菡一是身子真不方便,二也多少有仗着自己腹中怀了太子骨肉的意思,便只草草对二人行了个礼,惹得二人颇不痛快,说她不敬尊上,命自己的宫女示范一次低位份的妃嫔见了高位份的到底该怎么行礼,然后让容浅菡照做。

容浅菡想着自己连见了太子妃都没有行全礼,何况只是两个早失了宠的妃嫔,便不肯照做,还出言不逊讥讽了二人几句,惹得二人越发怒不可遏,最后彼此话赶话的,就说到了容浅菡仗着肚子里多块肉就敢为所欲为,今日她们若不教训教训她,明儿岂非越发要被她踩在脚底下了?因命人掌嘴。

对方来势汹汹,己方却势单力薄,容浅菡其时才知道怕了,虚张声势了一番,事后连自己都不知道说了什么,还是等太子妃大发雷霆下令禁了她的足后,她才后知后觉的想起自己一时激愤之下,竟喊出了自己素日隐藏在心底最深处的话‘皇太孙一看就不是长寿之相,将来我的儿子生下来,便是太子爷的长子,我们母子的好日子且在后头,看我将来如果收拾你们!’

整个东宫上下都知道,太子妃虽温柔好性,宽和大度,却也有一处谁也碰不得的逆鳞,那便是皇太孙,皆因皇太孙来得艰难,且极有可能是太子妃这辈子唯一的孩子,容浅菡却红口白牙的咒他‘不是长寿之相’,太子妃若是不大发雷霆,才是奇了怪了!

唯一不幸中的万幸就是,那两个找容浅菡茬儿的妃嫔也没能讨了好去,一样被太子妃下令罚俸禁足,各自贴身的宫女还被打了二十板子,算是面子里子都丢尽了,算是小小的为容浅菡出了一口气,只是再一对比眼下自己的处境,这口气出不出也没多大关系了。

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后,太夫人也不敢咒骂太子妃了,转而怨恨起容浅菡来,你说你有好日子不过,为何偏要去逛园子?见了比自己位份高的嫔妃,为何又偏要恃宠而骄不给人家行全礼?不行全礼也就罢了,就为何要跟人家吵起来?吵起来也就罢了,为何偏要将自己的心里话嚷嚷出来,你把那话埋在心里能死吗?就算实在埋不住,跟自己贴身的宫女说也行啊,干嘛非要大庭广众之下嚷嚷出来,真是老寿星上吊——嫌命长了是不是?真是气死她了!

接下来的日子,太夫人一改之前的高调,几乎足不出户起来,宁平侯府也不若先时那般门庭若市了,京城的人眼尖心亮着呢,之前是想着太子爷至今只得一个嫡子,偏那嫡子还自小体弱多病,若容才人生了儿子,将来最次最次一个王爷也是跑不了的,趁早与宁平侯府联络感情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但现在不一样了,容才人冲撞了太子妃,被下令禁了足,算是失了势,她腹中的孩子还能不能生下来,可就只有天知道了,他们还是收着点的好,不然未来皇子的外家还来不及讨好,倒要先得罪皇太孙的外家了,那可就真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了!

不过太夫人低调归低调,心里却是憋了一口气的,她家才人主子是被禁了足,可只要她平平安安的生下小皇孙,就还有翻身之日,到时候她倒要看看,那些墙头草还有何面目登她家的门!

同样憋了一口气的,还有容潜,本来这些日子他的那些同窗们都捧着他,连座师前阵子都特意召见了他,鼓励他今科好好的考,只要努力,就势必跑不了一个好前程,他甚至都设想过自己高中后的风光景象了。

谁知道在这个当口,偏出了这一档子事,他那些同窗都开始远着他起来,座师见了他也不再像之前那般和颜悦色,前恭后倨的嘴脸实在让他见了就恶心,却别无他法,只能在心里暗暗发狠,等他妹妹生下皇孙复宠以后,看那些人又会是怎样一副嘴脸!

祖孙二人都还在寄希望于容浅菡能凭借腹中的孩子,漂漂亮亮的打一个翻身仗,再度复宠。

只可惜事与愿违,容浅菡不但没能凭借腹中的孩子复宠,反而在刚进了三月之时,流下了一个已经成形的男胎,不但后半辈子再没了倚仗,自己还被打入了冷宫,眼见这辈子是再无翻身之日了。

事情的起因还是与太子妃和皇太孙有关,自进入二月下旬以来,皇太孙便病了,太医院的太医都看遍了,却没一个人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的,眼见皇太孙越来越虚弱,不但太子,连皇上都慌了神,正要下旨举国遍寻名医之时,东宫一个上了年纪的嬷嬷忽然说瞧着皇太孙的样子像是中了邪,或许可以请得道的法师进宫来做法驱邪试试?

皇上与太子闻言后,都说‘子不语怪力乱神’,但皇后与太子妃却哭哭啼啼的说,都这个时候了,决不能放过任何一个机会,便是试试又何妨,若是能治好皇太孙就最好了,若是不能,也没有什么损失不是?还说若皇太孙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她们婆媳也不活了,一度还惊动了太后,若不是皇上几位高位份的妃嫔苦劝,就要亲自过来东宫了,最后到底还是使了自己贴身的嬷嬷过来传自己的口谕,让即刻传法师进宫做法驱邪。

连太后都发了话,皇上与太子不好再多说,只得令人去传了法师进宫来做法,然后便查出异象正是出在容浅菡的寝殿,太子妃大怒,即刻领了人亲自去容浅菡的寝殿搜查,最后终于在其寝殿外面一颗老槐树下,发现了一个浑身扎满针的小木偶,看生辰八字,正是皇太孙的。

太子妃为母则强,当下也顾不得什么宽容大度,仪态端方了,哭嚎着便要扑上去要容浅菡的命,还是皇后与太子及时赶到,说容浅菡腹中到底还怀有太子的骨肉,就算要她的命,好歹也等到她生下孩子后再要不迟,软硬兼施的,到底逼得太子妃让了步,答应暂且留容浅菡一条贱命,等她一生下孩子,便即刻处死。

不想容浅菡虽侥幸暂时保住了一条命,却因又慌又怕又后悔,竟于当天夜里见了红,然后痛了一宿,至天明时分,流下了一个已经成形的男胎。

太子听说后,虽心疼自己的儿子,但孩子既然没保住,容浅菡这个母亲也没有再留下的必要,便命人送了一杯鸩酒和三尺白绫去容浅菡的寝殿让她自己选一样。

容浅菡自事发以来,一直都懵懵懂懂的,完全不明白自己怎么就落到如今这般田地了,连奉太子之命来行刑的宫人将鸩酒都送到她嘴边了,她依然浑浑噩噩的不知道反抗,也不知道求饶。

关键时刻,还是她的宫女绿玉站了出来,说自家主子昨晚上明明就好好儿的,就算白日里发生了那样的事,她如今胎像已稳,怎么会忽然就落了胎?说她们主仆死不足惜,枉死的小皇孙却是太子爷的亲生骨肉,求太子爷还小皇孙一个公道,那样她们主仆便是即刻死了,也能瞑目了!

宫人将这话传到太子耳朵里,太子本不想理会的,还是太子妃说既然这是容才人临死前最后一个心愿,能满足了她便尽量满足罢,也免得她死都不能安心云云。

太子这才下旨让人彻查,谁知道这一查,便真查到容浅菡昨儿个夜里喝的汤里有红花,再一查,薛良娣的宫女曾去过一趟东宫妃嫔们的小厨房,在薛良娣寝殿里还发现了没来得及处理的红花,凶手显然正是薛良娣无疑了。

这个结果让太子气得不轻,当即就要处死薛良娣,又是太子妃站了出来为其求情,说她也许只是一时糊涂,求太子看在她的份儿上,看在薛良娣服侍了他十几年的份儿上,就饶她一条命,只将她打入冷宫便是;还为容浅菡求情,说她虽谋害皇太孙罪不可赦,到底才失了孩子,也是一个可怜人,请太子爷就不要与她一般计较了,好歹留她一条命,也只将她打入冷宫便是,说留得二人的命,就当是为皇太孙积福了。

皇太孙才差点儿丢了性命,太子对他又怜又愧,便答应了太子妃的要求,既没要薛良娣的命,也没要容浅菡的命,只将二人一道打入了冷宫,虽后半辈子再无翻身之事,至少保住了一条性命。

消息传开,阖宫上下不免都赞起太子妃宅心仁厚后,只有薛良娣才知道,自己是着了太子妃的道儿,被太子妃当了枪使,不但为太子妃除去了心腹大患,连自己也一并赔了进去。太子妃当真好手段,只可惜自己在她手下讨了十几年的生活,竟还没意识到这一点,竟敢拿她当起枪使来,如今被人当做一石二鸟中的一只鸟打下来,也就怨不得人了!

第二百一六回 大结局(上)

大抵是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容浅菡落胎并流产的消息才一传出宫,太夫人便大受打击的病倒了,躺在床上不是捶胸顿足,就是流泪叹息,哭道:“我可怜的菡丫头,到底是哪个杀千刀的算计了你,让你年轻轻的便被打入了那个不见天日的地方,后半辈子算是彻底被毁了…还有可怜的小皇孙,你还来不及来这世上看一眼,那些烂了心肝的,你在地下可万万不能放过了她们,定要让她们血债血偿才好!”

却决口不提要设法解救容浅菡,再不济了也要设法送点银子进宫,让容浅菡就算这辈子都出不了冷宫了,至少日子稍稍好过一些之类的话。

听在与众人一道侍疾于太夫人床前的君璃耳里,就禁不住冷笑起来,太夫人对容浅菡能有几分真感情,就算一开始有,也被后来发生的事给磨光了,如今她与其说是在为容浅菡伤心难过,倒不如说是在为自家的将来难过,容浅菡腹中的孩子如今已证实是个货真价实的男孩儿了,一旦他顺利生下来,就算在太子妃生的嫡长子珠玉在前,也不难想象这个孩子将受尽万千宠爱,且只要有这个孩子在,就算容浅菡明儿便失了宠,这孩子将来也妥妥跑不了一个王爷,宁平侯府便是稳稳的王爷外家了,看在王爷的份儿上,谁敢不敬着?就更不必说太子妃生的嫡长子体弱多病,这个孩子并非一丝一毫更上一层楼的机会都没有了,有些话有些事太夫人是不敢诉诸于口,但心里又怎么可能没有遥想过?

也就难怪太夫人会气成这样,事实上,整个宁平侯府除了迎晖院,这几日就没有谁是高兴得起来的,当然如果非要再找一个乐于见到此事的人出来,倒也不难那就是顾氏,可这个时候,顾氏又怎么可能傻到将她的高兴与称愿表现出来,她又不是不想与容潜过了,她若真不想与容潜过了,之前也就不会背着容潜做那么多事了。

因此连日来整个宁平侯府可以说都是黑云罩顶,愁雾笼罩。

与宁平侯府一样黑云罩顶的,还有定南侯府。

以薛良娣在东宫仅次于太子妃的位份和比太子妃尚且要老的资历,将来太子登基,就算她一直没有为太子生下一儿半女,一个妥妥的主位娘娘也是跑不了的,这也是薛三夫人能在定南侯府一直被人吹着捧着,连定南侯太夫人并定南侯夫妇都要给薛三夫人几分颜面的原因,所以消息一传来,薛三夫人受到的打击比太夫人更要大得多,当即便吐血晕倒了,等醒来后,便口不能言身不能动了,唯一能做的,就是拉着来探望她的定南侯夫人不停的流泪,以眼神祈求后者设法救薛良娣一救,毕竟薛良娣可不仅仅是她的女儿,更是她后半辈子安身立命最大的倚仗和依靠。

定南侯夫人之所以来探望薛三夫人,不过是出于当家主母的责任并不想毁了自己苦心经营了二十年的宽厚贤惠名声罢了,心里对薛三夫人却不是没有怨言的,薛良娣是三房的女儿不假,同时也是定南侯府的小姐,她能有今日,定南侯府公中可花了不少的银子费了不少的人脉,就是指着将来她当上娘娘后,自家作为国戚,能再兴盛个十年二十年的,让儿孙们说亲时收益。

谁知道眼看一个主位娘娘都快到手了,薛三夫人去了一趟宁平侯府,又病了一场,引得薛良娣打发人出宫瞧过一次之后,薛良娣便坏了事,被打入了冷宫再无翻身之日,自家别说沾她的光了,有这样一个姊妹,将来儿女们说亲怕是都要受到影响,而到了此时此刻,始作俑者薛三夫人竟还有脸求她去为薛良娣打点,饶是定南侯夫人向来是出了名的贤惠人,也禁不住动了真怒,扔下一句:“我还有事,就不多陪三弟妹了,三弟妹多保重!”便起身拂袖而去了。

余下薛三夫人又是伤心又是恐慌又是绝望,可除了流泪,也再没有别的法子,便是寻死,如今也是没有那个能力了。

京城从来不乏聪明人和好事之人,此番定南侯府的太子良娣与宁平侯府的太子才人同时被打入冷宫,虽说太子一早便在东宫下了封口令,皇上也特意约束过了其他的当事人,到底“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不过短短几日,京城好些人就都知道了,虽不敢在人多的地方大声议论,私下里窃窃私语几句还是没什么顾忌的,有说容浅菡的孩子是自己作掉却反陷害了薛良娣的,有说容浅菡的孩子的确是薛良娣给弄掉,但容浅菡自己也不是好东西,总之二人就是狗咬狗的,也有说两人相互攀咬最后惹恼了太子以致被双双打入冷宫的…就没有人说太子妃半句不是,反而一致夸太子妃宽和仁慈的。

君璃听说了这些传言后,表面上虽不动声色,心里却是不无庆幸并后怕的,幸好薛三夫人那般轻易便上了钩,也幸好顾氏选择了与她联手,还留了后着对付容浅菡,不然她与容湛一击不成,便只能再想其他法子,而以太子妃的精明厉害,又岂能一直都无所察觉?到时候他们会落得什么下场,可就谁也说不好了,幸好上天站到了他们这一边;庆幸后怕之余,又不禁感叹,幸好她没穿到宫里去,不然在皇宫那个每个人的心眼儿都堪比莲蓬的地方,她只怕早被吃得连骨头渣都不生下了!

不过此事并没能攫住京城豪门勋贵们的视线太久,便被另一件更大的事情所取代了,那就是春闱,人们的视线都转到了今科会下场的举子们身上,毕竟比起东宫两个妃嫔的失势,还是春闱与他们的干系大一些,就算他们今科举没有子侄或是熟人下场,可谁家还能没有几个待字闺中的女孩儿不成?若是能多一个进士女婿,也是美事一桩。

三月十七日一早,君璃便与容湛一道,抱着皎皎去了君珏的住所,打算住上一夜,明儿一早好送君珏出门,——随着容浅菡的倒台,太夫人的病倒,君璃如今在宁平侯府内院的权威可谓是达到了顶点,如今她是说一不二,无论说什么做什么都不会有人有二话,这其中自然就包括想什么时候出门就什么出门这一项。

见君珏虽瘦了一圈,一看便知这些日子到底是怎样废寝忘食的在学习,但双眸却极是明亮,精神也极是抖擞,君璃便知道他心里应当是有几分把握的,因也不多说,只亲自下厨做了几样小菜,晚间姐弟夫妻三人外加皎皎让晴雪抱着坐了,吃了一顿简单却温馨的家常饭。

次日,族长与潘氏像上次君珏考举人时一般,一大早便赶了过来,领着君珏祭了祖后,与君璃容湛一道,将君珏送出大门外,看着他上了马车,直至马车驶出老远彻底看不见踪影后,大家才折回去,想着会试又不比乡试,乃是全国的举子一块儿竞争,君珏虽有真才,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心里不免都有些紧张,尤其是君璃,当着君珏的面儿时倒还挺镇定,君珏一走,她强装出来的镇定便维持不下去了,潘氏与她说话时也是心不在焉的,问她家里最近可好,她答皎皎吃得好睡得好,问她容湛差当得可还顺利,她答身上的衣裳是在锦绣阁做的,总之一直都是驴头不对马嘴。

潘氏瞧着不是个事儿,索性也不与她多说了,只让她安心回去,说这边有她即可,让她二十一日君珏考完出来后,再过来不迟。

如今君璃主持着侯府的中馈,她又不打算再给任何人以可乘之机或是不切实际的希望,倒是真不好一离开便是几日,遂应了潘氏的话,带着皎皎坐车回了宁平侯府,至于容湛,则在送罢君珏以后,打马去城外当值去了。

回到宁平侯府,君璃让晴雪抱着皎皎径自回了迎晖院,她自己则去了太夫人屋里。

太夫人正发脾气,“…这种品相的燕窝,比素日府里赏下人的都不如,如今竟敢弄来给我吃,是不是见我病了,以为我快死了,就敢如此敷衍我了?即刻着人去把君氏给我叫回来,我倒要问问她,到底能不能主持宁平侯府的中馈,若是不能,府里有的是能的人,让她趁早给我让贤!”

君璃知道太夫人是眼见容浅菡大势已去,容湛封世子已是板上钉钉之事,怕以后越发压制不住她,所以才会借题发挥,想趁早压制住她,也不生气,只是上前屈膝行了个礼,淡声说道:“祖母说这燕窝不好,可素日里阖府主子们吃的都是这种燕窝,再者,公中银子有限,只能买这样的燕窝,还请祖母赎罪!”

太夫人的确是借题发挥,本来以为君璃听了自己的话,多少会忌惮几分,毕竟再怎么说她也是这个家辈分最高之人,若她铁了心要为难君璃,君璃休想讨到好果子吃,而她若不趁现在名分还未彻底定下来之前,将君璃压制住,以后岂非真要看君璃的脸色过日子了?

谁知道君璃看起来却一点顾忌都没有,说话的语气也硬邦邦的,太夫人的借题发挥瞬间变作了真怒,一拍床沿道:“公中银子有限,是历来都有的事,怎么之前你二婶婶三婶婶主持中馈时,公中就能供应比这更好的燕窝?可见并不是银子的原因,而是管家的人有没有能耐的问题,你若实在没有主持中馈的能耐,那就趁早将对牌账册交出来,府里有的是资历比你老能力比你强的人,也省得我想吃个好点的燕窝都吃不着!”

“要论资历能力,或许府里的确有比我强的人。”君璃仍是一脸的平静,就好像没有感觉到太夫人的怒气似的,“可祖母别忘了,我是长孙媳,未来的世子夫人与宗妇,主持中馈本就是我应当应分之事,莫非祖母还打算不让我这个世子夫人管家,反而让旁的不相干的人管家不成?那岂不是成了喧宾夺主了,我说不得只能去找京城的民众们评评理了,还请祖母三思的好!”一边说,一边还拿咄咄逼人的目光一一看过二夫人三夫人二奶奶并顾氏几个,她倒要看看,没有她点头,有谁敢接过宁平侯府的对牌!

果然二夫人几个都在接触到她的目光后,渐次低下了头去,一副退避三舍的样子,直把太夫人气了个倒仰,暗骂一个个儿都是没出息的,君氏难道有三头六臂不成,值当她们怕成这样?说不得只能自己出马,冷笑说道:“你还不是世子夫人呢,就猖狂成这样!况你若真记得你是宁平侯府未来的世子夫人,就该知道宁平侯府才是你的家,怎么昨儿个家里小叔子要下场这样的大事,你做宗妇的却不在,老话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你既已是我容家的人,就该凡事以夫家为先,巴巴儿的跑回娘家去做什么,难道在你心里,只有娘家人才是自己人,夫家人反倒成了外人?如果是这样,你也不必做这世子夫人和宗妇了,我们容家不需要你这样吃里扒外的世子夫人和宗妇!”

一席话,说得君璃也冷笑起来,道:“我做得成做不成世子夫人和宗妇,可不是祖母您老人家说了能算的,至于您老人家说的容潜是自己人,大不了等今儿个大爷回来后,我便让他去回了侯爷,将容潜一房分出去便是,那他可不就是外人了,只不知您老人家意下如何?”她正愁找不到合适的契机提出将容潜一房给分出去呢,虽有二夫人贪墨一事可以借题发挥,二夫人到底是二房的,二房的人犯错却将大房的家也一并给分了,多少有些牵强,如今她与太夫人话赶话的将此事提了出来,倒算是歪打正着了。

“你说让潜儿一房分出去就分出去,你以为你是谁?”太夫人气极反笑,“你可真是癞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气,我告诉你,我还没死呢,这个家还轮不到你作威作福!”说着就要命人请宁平侯去,“…让他亲自来瞧瞧君氏到底有多嚣张,趁早改变了主意的好,不然将来别说其他人了,连他这个一家之主只怕都别想再有好日子过!”

不想顾氏却赶在太夫人的人领命而去之前,站了出来,一脸激愤的道:“祖母您老人家也看见了,大嫂摆明了是容不下我们一房了,既是如此,我们也不想再死皮赖脸的留下,白惹人嫌,求祖母做主,就将我们一房分出去罢,虽说以后的日子必定再及不上现下这般锦衣玉食,但至少不会再平白无故的受气,哪怕什么都不分给我们都成,我多少还有点嫁妆,要维持一家人的生计还是不难的。您老人家放心,就算分出去单过了,三爷仍是您的孙子,我也仍是您的孙媳,我们一定会经常带了大姐儿和之哥儿回来给您老人家请安的!”说完,“噗通”一声跪了下去,紧咬着牙关一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神情,却趁众人都不注意时,不着痕迹向君璃使了个眼色。

君璃正暗自佩服顾氏好快的反应,就接收到她的眼色,因忙做出一副迫不及待的样子道:“这可是三弟妹自己说的,可不是我逼你的,祖母您也听见了,我不过就是白说说气话而已,谁知道三弟妹早想分出去单过了,既是如此,您老人家何不成全了她?所谓‘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反正早分晚分都得分,何不趁早分了,大家心里都称愿的好?”又有意问一旁的二夫人与三夫人:“不知两位婶婶怎么说?”

二夫人与三夫人能怎么说,她们私心里都不想分家,如今住在侯府里,她们除了出去应酬时名头好看,于子女们说亲时也更好看以外,一应吃穿用度都是公中的,日子不知道多好过,可一旦分出去,柴米油盐酱醋茶可都得她们自己掏银子了,除非她们是傻子,才会想这会子便分家出去单过,自然是能住多久就住多久才好。

可君璃话已说到这个份儿上,且这个家将来终究是大房的,容潜如今就算再不得宁平侯欢心,那也要比他们两房名正言顺得多,如今连容潜一房眼见都要被分出去了,她们还有什么理由再赖着不走?

三夫人到底要比二夫人聪明一些,很快便找到了借口,笑着说道:“大奶奶这话说得极有道理,可‘父母在,不分家’却是自来都有的古训,父亲虽早已仙去了,娘却至今还好好儿的,我们如何能只顾自己受用,便不日日承欢于长辈膝下了?二嫂,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二夫人这会子也已反应过来了,忙接道:“是啊,我们还要承欢于太夫人膝下,好叫她老人家颐养天年呢,如今便说这样的话,为时尚早。对了,今儿个莲丫头的婆家要打发人送东西来,我得回去亲自瞧着才成,就先回去了,等晚间再过来服侍娘。”说完根本不给君璃答话的机会,已顾自退了出去,速度之快,就跟后面有人在追杀她似的。

看得君璃嗤笑不已,暗想二夫人果然是吃软怕硬的怂货典型,早知道她一开始就该对丫不假辞色的,那样也能省好些气生,不过她也知道见好就收的道理,横竖分家这样的大事也不是她们几个女人说了就能算的,遂借着二夫人的话顺势道:“我想起还有几件事要吩咐给管事妈妈们,也先告辞了,等晚间再过来服侍祖母。”说完屈膝行了个礼,也退了出去。

余下太夫人看着她的背影,又是生气又是恼怒,想起她自来是个混不吝的,又不知道该如何压制她才好,只得恨声与犹跪在地上的顾氏道:“潜儿家的,你先起来,你放心,我还没死呢,这个家还轮不到她君氏做主,我倒要看看,没有我点头,她要怎么将你们一房分出来!她不就是仗着弟弟中了举,以为自己娘家又抖起来了吗,你别怕,你娘家再不济了,那也比她强上十倍不止,况就算她弟弟今科中了,潜儿难道还比不过她弟弟不成,将来她吹着捧着你的日子且在后头呢!”

顾氏依言自地上爬了起来,期期艾艾的道:“可这个家将来毕竟是大哥和大嫂的,如今父亲又连看都不想看三爷一眼…您老人家还是答应了大嫂,将我们分出去罢,远香近臭,指不定离得远了,父亲想起三爷素日的好,渐渐就原谅了三爷,大哥大嫂与我们也渐渐好起来了呢?”心里止不住冷笑,想激得她去与大嫂打擂台,以便自己玩儿平衡之术,祖母当真打得好算盘,若非她早已打定主意不趟这滩浑水了,岂不是就要被她利用了?

是夜,二房与三房正房的灯都亮至三更天方熄了,不过次日二夫人与三夫人看起来倒都精神不错的样子,插科打诨的对着太夫人大献殷勤,引得太夫人心情好了不少,大家都决口不提昨儿个君璃提出的分家之事,就好像不提,君璃就没说过那番话一般,这件事情也不会发生一般。

会试与乡试一样,也是连考三日,所以二十四一早,君璃又带着皎皎回了君珏那里。

君珏看起来整个人又瘦了一圈,衣裳皱巴巴的,风卷残云的吃相让君璃瞠目结舌,几乎要以为他不是去考试了回来,而是才从牢房里被放出来,不由暗想,难怪那些没中的人会伤心失落成那样,至少有一半原因是不想再吃这样的苦罢,谁说考文科举的只需要念好书就可以,而不需要像考武科举的那样必须要有一副好身板了?

等肚子填了个半饱后,君珏才抽出了空与君璃说话,“我不是让姐姐今儿个别回来,等我休整一番后,自会去姐姐家的吗?舟车劳顿的,大人也就罢了,皎皎怎么受得了。”

君璃闻言,看了一眼外面正跟晴雪等人玩得不亦乐乎的皎皎,道:“她不知道多喜欢坐车呢,你还担心她受不了。你别管我们了,你考得怎么样?有几分把握?虽说你年纪还不大,以后还有的是机会,可人家金小姐年龄已不小了,总不能一直等着你罢,女儿家的青春能有几年?便是她愿意这样空耗着,只怕金大人与金夫人也不会答应!”

君珏仍是之前那副低调的样子:“应当有几分把握,姐姐不必担心。”但整个人却洋溢着一股自信的气息,显然‘几分把握’是保守的说法。

君璃看在眼里,就松了一口气,笑道:“那我可以着手准备聘礼,再就是想想该请谁去提亲,又请谁去做媒人了,金妹妹等了你这么久,咱们可不能委屈了人家才是,——若是可以,最好今年就能将婚事办了,到时候你大小登科都齐活儿了,可就真正是双喜临门了!”

君珏被说得红了脸,不过没有再像以前那般一说起此事便炸毛,而是起身恭恭敬敬给君璃做了个揖,“如此,就有劳姐姐了,只金小姐脸皮儿薄,姐姐明儿见了她,可别像素日里对着我时那样,也没个顾忌,什么话都说,做弟弟的,在这里先谢过姐姐了!”

说得君璃又是好气又是好笑,半真半假酸溜溜的道:“这媳妇儿还没娶过门呢,就要将我这个媒人给扔过墙了,你至于这么护着吗,我又不是洪水猛兽!”心里却是真的为君珏和金若蘅高兴,有了这样良好的开端,将来还愁二人不能举案齐眉,白头偕老?

三月二十八日,会试的结果出来了,君珏中了二甲第五名,是今科举子里年纪最小的一个,真正的少年进士,一下子便为整个京城都熟知了,连后宫一些妃嫔都有所耳闻,自然免不了在皇上去她们宫里时,在皇上面前提上几句。

有了这些妃嫔们的话做铺垫,到了殿试之时,皇上便格外关注君珏一些,见他不过二十来岁,却满腹经纶,才华横溢,更难得的是英俊挺拔,进退有度,不由大为欣赏,本来想点他做状元的,奈何会试时的状元与榜眼一个大腹便便,一个已是不惑之年,实在与探花沾不上边,说不得只能遗憾的点了君珏做探花,且若非皇上现下没有适龄的女儿,指不定就要当场给君珏指婚让他尚主了。

消息传来,君璃心里一直悬着的那块大石方算是彻底落了地,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第一件事便是让晴雪开箱笼取银锞子来打赏迎晖院一众服侍之人,“一等的每人四个,二等的每人两个,三等的每人一个,另外今儿个所有的人都加两个菜!”又让人去备车,准备即刻过去君珏那里,并使人去传信给容湛,让容湛回城去直接去君珏那里。

丫头婆子们忙一一应了,忙进忙出的或是收拾东西,或是使人去二门外送信,再夹杂着皎皎的欢笑声和谁也听不懂的“依依呀呀”声,整个迎晖院都活了起来。

迎晖院这边是欢声笑语不绝,与之只相隔百十丈距离的晨光院此刻却安静得有如坟墓一般,所有丫头婆子都恨不能离正房能多远便有多远,唯恐一个不慎,便沦为了出气筒倒霉蛋,到时候可真是连哭的地儿都找不到,原因无他,容潜落第了。

“…唐大学士与其他几位评卷人到底什么眼光,连君氏弟弟那样的毛头小子都取中了,偏还取了那么高的名次,却偏让我落了第,我哪点不如姓君的那毛头小子了?不就是看着二妹妹如今失了宠,想要去太子爷跟前儿邀功嘛,什么东西,连好坏都分不清,如此误国误民,若是让皇上知道了,看不砍了他们的狗头!”容潜自知道自己落了第后,这几日就没停止过咒骂今科评卷的几位大人,尤其是在他知道君珏点了探花以后,对几人的忿恨就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若是几人此刻站到他面前,他毫不怀疑自己会即刻冲上去掐死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