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东郭璃虽被封为女侯,但在这男子为尊的社会还不足为患。她对宣帝和知漪都抱有感恩之心,是断不可能做出背弃谋反之事,即便让她回京和景承成亲,让其兄弟代为掌管封地,也不是不行。

“平日老实的人做出的事,往往才更让人震惊。”知漪轻笑,故意道,“所以说,皇上可少戏弄些人,不然…某些人爆发起来,怕是更要吓皇上一跳。”

心知知漪是在说她自己,宣帝握住那柔软小手在唇边一吻,沉声含笑,“朕岂敢,世人皆知当今圣上惧内,酣酣难道不觉得,是你该对朕好些吗?”

七月九,初纳晚凉之际,宫内依旧被笼在一片落日的橘红之中,映染得来往官员脸上喜意更甚。今日正是皇上二子一女的周岁宴,早在三胎降生之时,他们皇上就为此大赦天下,由此可见皇上对这三个皇子皇女的的重视。

宫中向来是子凭母贵,这两个小皇子和小公主投生到皇后腹中,当真不知是几世修来的福分。而且皇后有了二子一女傍身,自此帝宠更甚,地位也只会愈加稳固。

毕竟是大喜事,今日宴席人员齐聚,几乎满朝文武有些份量的官员都到了。慕大学士和慕老夫人并庄府几人都被安排在座位前列,信王一家也得到了众人瞩目,瞩目的自然是宣朝自开国以来封的第一位女侯——东郭璃。

即便被传已与信王世子定情,不日完婚,东郭璃看起来依然干练利落,并未多几分小女儿娇羞,只有在偶尔与景承交流之时眼底会多出几分温情。

众人都道这信王世子擅文弱武,这位女侯传言却是骁勇善战、英姿飒爽,看来日后京城又要多一位惧内的世子了。

景承不管他人看法,面上一直带着淡淡笑容。他自幼便承起肩上重责,这唯一的一次任性他不后悔,而且爹和娘也都谅解了他。此时的他,再幸福不过。

贺声正烈,众人见宣帝和皇后终于携太后而来,齐齐俯身道安。三位宣朝最为尊贵之人并身而立,身后跟着的几位嬷嬷手上各自抱着一个玉雪可爱的婴孩。

有好奇者忍不住探眼望去,一时分不清大小,只见三个宝宝都是圆润可爱,带着笑颜,看上去康健聪敏,不由不停在心中赞叹。

既是周岁宴,自然也有两位皇子和小公主行抓周礼的环节。金盆中放的都是寓意吉祥的物件儿,无论他们抓到什么,礼官总能及时说出一串吉祥好话儿,惹得太后连连笑出声,道了几个好字,赏了又赏。

抓周礼毕,宣帝便让安德福拿出明黄圣旨,众人见状皆齐齐静下,心中已有了猜测。

不出所料,这份圣旨正是赐封两位皇子和小公主,大皇子赐名显,封为太子;二皇子赐名晏,封为豫王;小公主则破例赐名昙,封为明妤公主。

太后皇后皆面无异样,显然这是和皇上早就商议好的。群臣自然也无异议,他们之前每日上谏的就是国不可无储君,如今储君已立,皇上一次得了二子一女,他们自不用再整日操心。

圣旨宣罢,众人齐声叩首。宣帝一眼扫去,满意颔首,亲自牵着知漪回到首位,“宴者,乐也。诸位不必顾忌,今夜不必拘礼,务必尽兴而归,朕与皇后,同敬大家一杯。”

“谢皇上。”

知漪一同举杯,只浅浅饮了一口便被宣帝接过,代饮而尽。她垂眸一笑,众人亦会心低首。

帝后同心,没有后宫三千又如何?况且这般感情,不正是他们每人奢求而最难得的吗?既然皇上皇后已为他们做了这个示范,他们不仅不该阻拦,还应以此为证,多加努力才是。

宫内一时觥筹交错、香浮四座,知漪瞧着高兴,让人将三个宝宝一起抱到首座边,和宣帝太后一人抱一个,轻哄着逗趣。

席下慕大学士看着感慨万分,同庄尚书道:“见皇上皇后如此,我也不必再因往事郁郁于怀了。”

庄尚书抚须长笑,“正是,慕兄,逝事只可缅怀,不可长记于心。来者未知,若长久沉湎过往,可是会错事更多大好风景。”

慕大学士朗笑,“说得极是。”

他最后深深望一眼首位的孙女和孙女怀中的小重孙,终是弯唇,仰头将酒饮尽。

前路漫且长,君需缓缓望。待得花开日,终有满面香。

——————————————正文完——————————————

作者有话要说:正文完结——接下来还有和正文有关的几章番外,和一些不正经的异世界番外,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看O(∩_∩)O~———————

这本文陆陆续续写了四个月,是作者第一本写了这么长的文,也算是突破吧哈哈。不过这本文主要写酣宝的成长和文名的“帝宠”,其实情节上是很薄弱的,基本没什么剧情,也没什么冲突,这是不足之处。

————————

能支持到这里的小天使都是我写文的动力,毕竟写文是很漫长寂寞的事,我一个人单机肯定是写不成的,所以这本文的完成也有你们的一份力,真的非常感谢你们,么么哒(づ ̄ 3 ̄)づ————————————

新文如无意外会在4月24号开文,中午十二点准时开《病娇记》,到时候会在作话和文案上附上链接,或者可以直接戳进作者专栏提前收藏。希望喜欢作者或者喜欢作者文风的亲能够继续支持,一定会努力给你们更好更精彩的故事哒爱你们,番外和下本文见

第129章 正经番外1

京城众人皆知,他们皇上自娶了皇后之后变化就一日比一日大,往日高山之巅的皑皑白雪如今被柔化成了一滩春水。尤其是皇后一举诞下三胎,让皇上一次性得了两子一女后,先后就有数位大臣表示在单独向皇上呈禀时不止一次看到他们皇上在放空目光,神思远飘。

虽说有言“一孕傻三年”,但那说的是怀孕的女子,怎么到这儿,竟似乎变成皇上了呢?

看穿一切的安德福每每在心中偷笑,这些大人们着实不知皇上如今每日是多么辛苦。自皇子们和小公主出世后,皇上每日要应付的可不止是三位懵懂天真的宝宝。

正是一年秋季,京城的秋尤其漫长,每到此季,京城街道两旁都会覆上一层银杏树叶或枫叶,宫内被笼在一片金黄火红之中。

处暑才去,值秋风送爽之际,宣帝在瑶光殿批好奏折,出殿时徐徐凉风拂来,让他不禁顿足,目光遥遥掠过远处金壁檐角,“今日让人送去的蜜桔,太后和皇后那边如何说?”

“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甚是喜爱,说是甘甜多汁,一点儿也不酸。太子、豫王和公主都用了些呢。”

“如此甚好,既然太后和皇后喜欢,着人让信王明日再送些来。”

“是。”安德福暗笑,论吃,信王是其中翘楚。听说信王犹爱秋桔,每逢秋季都要自个儿掏银子从南方快马运来一批,力求新鲜美味。这从信王手中抢桔,少不得又得看一番王爷肉痛的表情。

思及凤仪宫中娇妻爱子,宣帝加快步伐,在刚跨过正殿门槛时双腿却齐齐被两个扑来的小不点抱住。

“父皇——”如此活力十足的声音,不由分说是他已三岁多的大儿子,亦是当今太子。

“皇皇~”娇娇软软的声音自然是小公主,小公主十成十随了知漪,自小就娇萌可爱,天生擅长甜言蜜语,但小小年纪坏点子不少,时常是她出主意太子背黑锅。这点上,比知漪要俏皮不少。

宣帝含笑低头望去,刚欲开口便不由僵住。只见大儿子和小女儿身后齐齐多了一条类似尾巴的毛茸茸的东西,只不过一长一短,都在随身体微微抖动。大儿子被套上了一顶栩栩如生的老虎帽,腮边被添画两道虎须。小女儿则头顶两只猫耳,亮晶晶的双眸随着猫耳一动一动,萌动人心。

他抬眸望去,榻上被知漪喂着吃点心的二儿子果不其然也被套上了鹿儿帽。

“皇皇~阿昙好看吗?”小公主天真歪头,宣帝仿佛看到女儿身后那只毛茸茸的猫儿尾也随之摇了摇。

宣帝沉默半晌,不得不承认女儿这副模样着实…太可爱了。

他轻轻点头,小公主雀跃欢呼一声,就往自家娘亲屁颠颠奔去,带起尾巴一摇一摆。小太子阿显见状也急急问出同样问题,让宣帝好笑,故意顿了会儿才道,“显儿是想让父皇夸你和妹妹一样可爱?”

小太子犹豫会儿,仿佛明白自己一个小男子汉和妹妹一样不太好,纠结半天,被知漪当成得胜赌约的小点心已经落入了小公主肚中。

小太子急得呜哇哇直叫,作为弟弟的阿晏在旁边看了会儿,才慢吞吞往自家大哥嘴中塞了一块桂花糕。

尝到甜味,小太子慢慢停下,向来霸道的他看了眼此刻被父皇和母后齐齐搂在怀中逗趣的妹妹,竟有些委屈巴巴道:“还是阿晏好,阿昙只会欺负我。”

岂料小阿晏轻飘飘看他一眼,吐出一句,“大哥…好没用。”

小太子大受打击,连向来是贴心弟弟的阿晏都这么说自己,父皇和母后也向来偏袒妹妹,他好可怜。

想起元涵哥哥曾说过的“男儿有泪不轻弹”,小太子硬是把一泡眼泪给憋了回去,鼓着腮帮子气鼓鼓望了一眼榻边,见自家父皇母后还是没注意自己,便哒哒迈着小短腿无比迅速地奔去了殿外。

知漪忍不住探去一眼,不无担忧道:“大宝真的不高兴了。”

宣帝摇头按住妻子,“朕派了人跟着,不用担心。显儿自小被捧着,心气太盛,听说今日都能为一瓣蜜桔和明妤吵起来,不早些治治,明日岂不是能打起来?他是长子,自该有些风度。”

知漪自然知道这些,阿显自幼被立为太子,身边从来不乏讨好逢迎之人。身为宣朝储君,他几乎从来都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小小年纪就被惯得很是霸道,如果不是在自己和皇上还有两个弟弟妹妹面前,他几乎都能翻了天。

知漪一腔慈母心怀,总觉得阿显还小,不该这么早就被禁锢。可经宣帝和信王妃的隐约提醒,她也知道,自己以往是太过溺爱孩子了。

她心生感慨的同时也纳闷,同样是被宠着,大宝和三宝都是越来越骄纵,怎么二宝宝却是越来越乖巧可人疼呢?

小太子一路风驰电掣般奔出了凤仪宫,还当会有一堆人跟来,末了一回头才发现,竟然连平日最喜欢自己的惜玉姐姐都没跟来。

他看不见隐在暗处的金龙卫,只觉得自家父皇和母后都彻底忽略了自己,瘪了瘪小嘴,到底还是忍住哭意。只是不出一刻钟,这附近的花儿草儿都被糟蹋了个遍,金龙卫在暗处看着直肉疼,这些可都是被精心照料的名贵品种,这位小太子脾气可着实不怎么样。

“你为什么一个人在这儿?”软软糯糯声音突然响起,吓得小太子手一抖,满袍的花儿差点抖下去。

他转头一看,竟是个比自己还要小些的小娃娃,看上去路都有点走不稳,朝他走过来时颤颤巍巍的步伐让小太子看得揪心,忍不住就上前扶住,左右张望,奇怪道:“你爹娘是谁?你怎么会一个人在宫里?身边也没有一个下人。”

小娃娃借着他的手站稳,露出大大笑容,“娘亲看见哥哥一个人站在这里,让阿嫆来陪哥哥,娘亲说附近有人,不要害怕。”

小娃娃虽小,说话却很有条理,口齿清晰。小太子看了半天,才发现这是一个小妹妹,和自家妹妹完全不同。自己的妹妹模样虽然很可爱漂亮,谁看了都说是小仙童,但在小太子心中却是个总捉弄自己的小混蛋。而面前的小妹妹却很乖巧文静,只要问问题就会老实回答。

小太子从她口中得知她的娘亲叫阿璃,是进宫来看自家母后的。他记得这个名字,璃姨和母后感情很好,小太子猜面前的小妹妹应该就是璃姨的女儿阿嫆。

两只小不点说了会儿话,几乎是相见恨晚,小太子喜欢阿嫆的安静乖巧,阿嫆则觉得面前的小哥哥只比自己大一岁,却懂得特别多。

聊得开心之下,两只便干脆齐齐坐在了杯小太子糟蹋过的花丛中央,下面压着重重花瓣。

日暮西移,等两只肚子饿出了第一声咕咕叫时,宣帝和知漪终于带着人寻来了。

一看到此处的乱景,宣帝先气乐了,“景显,这就是你要给父皇和母后看的?母后最爱的海棠花也被你折了,嗯?”

小太子知道,每次父皇一唤自己全名的时候都代表风雨欲来,没好事,父皇这时候肯定很生气。但他这次丝毫不惧,反而昂着小脑袋看去,望的却是知漪的方向。

作为娘亲,知漪从来都是慈母,毕竟宣帝有时候已经够严了,她觉得即便大宝身为太子,也不应该对他太过苛责。但这次她没说话,只将眼神投注在小太子身上,显然也觉得大宝这次做得有些过。

要知道大宝才三岁多,如果这时候就懂得了不顺心就拿周围的人或事物撒气,那等他长大了拥有更多的权力之后,遭殃的岂非宫人和百姓?

见儿子不说话,宣帝更气,“就因为和妹妹打赌输了,就生气地一人跑出来?还糟蹋宫里的花儿?朕平日怎么教你的,身为太子和兄长就只有这么点肚量吗?”

这一连串的话儿小太子其实只听得半懂,但不妨碍他明白父皇是在指责自己,当即眼眶一红,委屈地瞪去一眼,这回不跑了,干脆蹲下去别过身,萧瑟的小身影尤为可怜。

安德福先急了,心疼不已地转圈圈,欲言又止,“皇上,这、这…太子还小呐…”

东郭璃静立在旁边,看着自家女儿没说话。

宣帝当然不想对儿子这么凶,可他更明白幼时立人的道理,大儿子作为太子,更该严格要求。

步伐还没迈出,一直静静待在旁边的小女娃突然动了,她步伐不大稳,却仍努力一步步走来,手中拿着一大一小两个花环,轻声道:“阿显哥哥不是故意的。阿显哥哥说,他也觉得自己不对,所以想给他的娘亲和妹妹编花环,他的娘亲喜欢这里的海棠花。但是阿显哥哥不会编,所以才弄得乱糟糟的,这是阿嫆刚刚和阿显哥哥一起编的。”

小女娃一眼看到自家娘亲身边清美华贵的女子,立刻聪明地猜出这应该就是阿显哥哥的娘亲,便哒着小步伐走去,献上花环,努力绽出大大笑颜,“姨姨,这是阿显哥哥为你编的。”

知漪动容接过花环,再看向依旧用小屁股对着大家的儿子,当然明了自己这是冤枉了儿子。

宣帝也明白过来,眼底闪过心疼,儿子这么小就开始倔了,刚才若是解释一声,自己也不至于这么呵斥他。

衣角被轻微扯动,宣帝垂眸一看,正是东郭璃的小女娃,软软道:“叔叔,你错怪阿显哥哥了,阿显哥哥很伤心,你应该和阿显哥哥道歉。”

周围宫人齐齐低吸一口气,没想到这位小女娃这么胆大,竟敢叫皇上道歉认错。

眼见一个刚认识的小女娃都这么维护自己儿子,宣帝眼中闪过欣慰。他在这种事上从来不是拉不下脸面之人,顿了两息,当真迈去,一把将缩成小团的儿子抱起。

小太子还扭扭捏捏地别过脸不愿面对,宣帝一声轻笑,“是父皇错怪了显儿,显儿可能原谅父皇?”

知漪上前捏了把儿子的小肥脸,“好了,宝宝再倔,就要让新认识的妹妹看笑话了。”

小太子急急出声,却是瞟了一眼小阿嫆道:“母后,阿显已经长大了,不能再叫宝宝了。”

知漪惊诧,同宣帝对视一眼,眸中俱闪过笑意。儿子才三岁多呢,就已经不肯再被当成小娃娃看待了。

这养儿一事…着实不轻松啊。

第130章 正经番外2

“太子殿下,您不能去啊,皇上吩咐了最近您都要在勤政殿批阅奏折。”林功急急拦住少年,本就因去势而失了英气的嗓音愈发尖利,让少年一再皱眉,“让开,父皇母后要走,孤还不能去送送么?”

林功讪讪,心道还不是皇上和娘娘担心您这一送就要拦着不让走了。

太子景显今岁十七,由几位太傅教导多年,早些年浮躁霸道的性子改去不少。宣帝考察了些许日子放下心,这才决定将政务暂交给太子,准备带知漪出京游玩一番。

宫人们忙着收拾行李,宣帝带知漪一同坐在殿外长椅,欣赏落日余晖。

宣帝已过知天命之年,但因近年保养得当,心情顺遂,鬓边竟未染一丝白霜,看上去仍同不惑时无异。身形依旧挺拔高大,其中蕴含的力量,时常腿软下不了床的知漪是再了解不过。

“阿显来了。”听得外面喧闹,知漪一笑,轻推宣帝腰间,“肯定要和皇上闹了。”

十七年过去,知漪算起来同样年岁不小。但除去儿女幼时劳累些,其他时候她都被夫君儿子宠着,几乎没有烦心时刻。是以岁月流转之下,似乎没在她脸上留下痕迹,明明已为母多年,看起竟同双十年华无异。只是这些年经宣帝精心娇养,自然而然便多出一股娇媚风韵,眸光流转间尽是风情,往往叫宣帝不能自已。

为着这次出行,宣帝提前将女儿送到了信王府,又把朝事丢给了大儿子,就是为了避免他们来烦自己。二儿子向来懂事,从来不会因这种事闹。

“给朕拦着。”宣帝头也不回,叫那些侍卫心中叫苦:皇上,谁敢真的拦太子殿下啊。

太子行动间基本没怎么用力,侍卫们便纷纷作势倒地,哀叫连连。太子心中好笑,忙直穿而入到自家父皇母后身边。

见父皇母后神态悠闲,没有半分惦念,他不由向知漪控诉,“母后,父皇特意堆了五日的奏折留给我。案边都堆不下,您去看看…”

在知漪面前,不管多大,太子总能作出这番姿态,美名其曰“孝母”。宣帝却看不惯这么大的儿子同娇妻亲近的模样,将知漪带入怀中,“给朕站好,你母后身子弱,拉拉扯扯像什么样子。”

太子:“…”

知漪轻笑,“不是还有阿晏帮你吗?你父皇为了让你清静,都特意把明妤送到信王府了,把阿晏留下来陪你,难道不喜欢?还是说,想要小阿嫆来陪你这个叔叔呢?”

太子脸色一红,幼时曾说过要娶阿嫆为妻的童言一直被自家母后记在心中。他那时被妹妹整日欺负,好不容易见到阿嫆这么乖巧安静的小姑娘,当然喜欢得不得了,之后才知道这个只比自己小一岁的小姑娘竟是自己侄女,当时心情只能用晴天霹雳四字来形容。

“阿晏的性子,母后难道不知道吗?”太子无奈道,“他向来能坐着绝不站,能躺绝不坐,母后说让他陪我,倒不如说是让我看着阿晏整日酣睡。”

“这倒是哦…”知漪故作为难,指尖点着下颌,“看来也只能委屈咱们阿显了,能者多劳,阿显应该不会介意吧?”

太子:…母后真是跟着父皇学得越来越坏了。

磨了许久,太子终究没有达成所愿。第二日可怜巴巴地望着自家父皇母后的马车出宫远去,身上散出的怨气连一直昏昏欲睡的景晏都能清楚感受。

支开眼皮,景晏懒洋洋拍肩,“大哥不用担心,我会代父皇母后督促你的。”

不管太子如何悲催,宣帝和知漪总算是得了一时清闲,即将履行宣帝许久前就对知漪许下的承诺:带她周游四海。

虽然在知漪儿时二人也曾一起南巡,但带着大批官兵和简单几人的感受自然完全不同。这次除了暗中护卫的金龙卫,宣帝只带了些随身伺候的宫人,总共不过十余人,相较于寻常达官显贵人家出游,已经十分简朴。

马车特意制得宽敞,抛下那些在宫中固有的礼仪,知漪同宣帝一起坐在帘外,由安德福和另一个侍卫驾车。

“庭之哥哥准备第一站去哪儿?”知漪靠在宣帝肩头,欣赏京外密林的郁郁葱葱。

“自然是夫人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宣帝握住她的手,“我听夫人的。”

难得听宣帝改了自称,知漪颇为新鲜。想了想,便嘱咐众人特意走风景多人少的小道,她这次出游本就是想和宣帝过上二人世界,无论是市井繁华喧闹还是寻常村落的安谧,都不及二人相伴有吸引力。

“想吃庭之哥哥烤的野味。”知漪轻巧眨眼,“还要庭之哥哥亲手拿下。”

宣帝含笑点头,捏了捏那秀气琼鼻,“好在这次让人带了弓箭,不然徒手去捉倒无大碍,捉不到让夫人失望才是无颜。”

旁边安德福心中可谓百味交集,身为宣帝身边贴身服侍的大总管,他在宫中早就领略了无数次主子和皇后娘娘的恩爱。不想出宫了之后恩爱更甚,甜腻腻的话儿听得他真要差点牙疼。

马车悠闲晃了一个下午,傍晚宣帝为在知漪面前证明自己,果然拿来弓箭,射下两只鹧鸪、两只野兔和一只雉鸡。另有侍卫打来一头野猪,惜玉采了些野果,这晚膳就算是齐全了。

墨竹尚有些担心,“主子和夫人身子娇贵,突然用这些,怕会引起不适。”

宣帝自觉肠胃并没那么娇弱,闻言看向知漪,“我让他们拿些点心来,野味可用,但需少用。”

“知道啦,我的庭之叔叔。”知漪不耐烦晃手,眼眸亮晶晶盯着宣帝手中烤串,神态不失小女儿天真。这也是她往往让宣帝惊叹之处,在儿女面前,知漪向来能拿出慈母模样,但在宣帝面前,又是一番小女儿娇态,这般转换自如之下,宣帝只会钟爱更甚。

当着周围宫人们的面,宣帝不好用自己的方法“教育”知漪,深深望了眼全无察觉的某人,继续任劳任怨地烤野兔。

“他们在做什么?”知漪才吃了一只兔腿就被禁止再食,只得边捻着点心百无聊赖望向四周。

抹去知漪唇边的点心沫,宣帝复将指尖放回唇边似随意一舔,“夫人不是说想尝试话本中的方式,在树上睡一夜?他们方才已用药物将虫蛇驱走,现正在选用藤蔓编织树榻。”

知漪眼眸一亮,刚才因宣帝动作冒出的点点羞涩也被抛之脑后,“皇上要一起吗?”

宣帝宠溺含笑,“自然,不和夫人一起,我要歇在何处呢?”

两个人的重量单独用藤蔓编织出的床自然承受不了,是以侍卫宫人们还同时加了几股从宫内带来的药绳,不仅可以承重,还有驱虫助眠之效。

密林内就有一条潺潺小溪,清可见底,知漪前去简单洗漱时还能隐见石底鱼儿游走。雀跃之下她孩子气地将手伸去在冰凉溪水中来回舀动,最终被宣帝一把横空抱起,“我不来,酣酣是不是能自己玩到明早?”

知漪冲他讨好一笑,“这些鱼儿太可爱了。”

宣帝无奈,“明妤都没这般贪玩了,你是娘亲,要被女儿比下吗?”

“有何不可?”知漪不甚在意点点宣帝脸颊,轻笑道,“后浪推前浪嘛,总有一日都会被比下的。庭之哥哥还笑我,咱们阿显明日一定比你厉害。”

“哦?”宣帝不置可否,将人平放至藤床上,“怕你睡着不舒服,我方才让他们铺了一层软垫,现在如何?”

“可以啦。”知漪拍身旁位置,“庭之哥哥也上来。”

宣帝早已命人呈圆退到四周,数丈之内无人。此处密林夜景极美,躺在藤床上一望,便能透过枝桠望见漫天星辰,上空枝条随晚风摇曳,还有几只流萤在附近轻闪,因着药物并不敢靠近,却正好在二人面前筑成一幅美景。

“这儿好美。”知漪轻叹,回神后转眸呢喃,“不过还是比不上那次庭之哥哥给知漪摘下的繁星。”

“喜欢的话,回宫后我再让人去布置。”

知漪摇头,将食指抵在唇边,笑吟吟道:“庭之哥哥真不懂情趣,求亲一生只可一次,何来的第二次?”

宣帝自然记得,正是那夜他亲口对知漪说出要娶她为后。他怔然片刻,忽然莞尔,“为何不行?只要酣酣想,我们还能每日成一次亲。”

扑哧出声,知漪窝进宣帝怀中,“庭之哥哥刚才也说了,阿显阿晏都不会这么幼稚了,当心他们听着笑话我们。”

“他们敢?”宣帝俯身吻下,声音愈发低沉,“若是他们笑话夫人,我先把他们拎出来教训一顿…”

晚风轻摇,藤上二人喃喃私语片刻,相拥而眠。

第二日一早,知漪被鸟儿轻鸣唤醒,手随意一搭才发现身边早已空空,她便知道自家夫君准是练剑去了。吩咐安德福等人守在原地,她一人寻去溪边。

自不惑之后,宣帝便已开始注重养身健体。他心知自己已比知漪大上许多,如果再不为知漪认真照顾自己,日后比知漪太早离去,最伤心的定然还是知漪。

宣帝爱知漪甚深,自然不愿意知漪一人孤单,所以一直按照太医嘱咐和从书中所看,十年如一日坚持晨间练剑。也正因此,时光似乎特别宽待他。

“庭之哥哥——”知漪如蝴蝶般扑来,宣帝正好收剑接住,“我出了汗。”

“出汗怕什么?”知漪在他怀中赖着,“我喜欢庭之哥哥的味道,汗也是香的。”

宣帝失笑,正好如今是盛夏,天气炎热,转身没入溪水间。周围无人,他便脱了上衣,露出精壮身躯,腰身一如以往劲瘦有力,胸膛显出结实肌肉却并不虬结,充满男子的力量感,滴滴水珠顺着脸颊滑落至腹部,极为诱人。

饶是已经见了不少次,知漪依旧忍不住发呆撑腮,心道自家夫君身材可真是好,怪不得每次都…

这种灼灼目光宣帝当然不会忽视,他往岸边小呆鹅一招手,“酣酣,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