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漪果真呆呆下水,鞋也忘了脱便走至宣帝身旁,随即就被宣帝一把抱起,按在溪中大石上,诱惑道:“酣酣热不热?”

“是…有些热。”小呆鹅受美色誘惑,全然忘了警惕。

“想不想试试在这溪水中…?”宣帝喉结耸动,一滴水珠刚好落在知漪脸侧,他的眸色很深,知漪望进去,里面全是自己的身影。

“…想…”

宣帝一笑,俯身而下,不多时便同时响起女子娇吟和男子沉重的喘息声。

与有情人做快乐事,何其幸矣。

第131章 正经番外3

周游一月,宣帝和知漪二人就收到不少飞鸽传书和驿站来报。最多的无非是太子抱怨琐事太多没有休息的时间,又或阿晏让他们寄些山水字画,还有太后担心他们让他们多注意身体的话儿。小公主在这件事上倒最为通透,半点儿都没催过自家父皇母后归京,反而告诉他们太子实则国事处理得极好,根本就不像抱怨得那般手忙脚乱,让他们玩个一年两载再回也不迟。

“怪不得常言道女儿才是贴心小棉袄。”知漪合上信笺轻笑,“明妤竟比阿晏还要体贴了。”

宣帝摇头,“当小丫头真是为我们着想?我们离京,无人再可管束明妤,她自然高兴。”

知漪偷笑,她当然知道这原因。不过真正说起,三个儿女中最让她放心的,还真是小公主明妤了。太子阿显脾气略带急躁,处事容易冲动,阿晏虽然向来安静乖顺,可正是这份早熟才让知漪忧心,总觉得二儿子缺了几分人间烟火气。正是因此,她才特意让阿晏监督阿显,两人性格相补,倒要好些。

“明妤让我们玩个一年两载再归,庭之哥哥觉得呢?”知漪转开话题,目光停在道路两旁愈见稀疏的树木。

“听夫人的。”宣帝低笑。

他们正是在去往西北之地雪山的路上,知漪听闻雪山之巅积雪终年不化,盛夏亦如寒冬。如果运气好,攀上山顶时还可看到百年一开的雪莲。

但凡女子对这样的传闻总会有几分向往,知漪也不例外。二人本就是在游山玩水,商议之下,当日就改道去了西北。

行途也不无聊,如今正是八月底,知漪往日都在宫中看着一年四季变幻,如今几日之间就在路途看遍四季,每一眼都像天真的少女般惊呼。宣帝赏风景,更赏美人,时常是出声附和变回孩子般的知漪,二人恩爱甜腻的场景不知羡煞多少周围护卫宫人。

眼见雪山越近,一行人傍晚原地驻营停歇。此处比围场还要偏西,风景大为不同,树叶皆变得如银针般细窄,常覆一层薄霜,每当旭日升起,便像挂了一树银铃,美不胜收。

“庭之哥哥当初亲征多罗,可曾路过此地?”

“多罗处北地,并非西北。”宣帝将知漪一同罩入大氅下,“夫人若想去,等去了雪山,还可顺道往北地去一趟。”

知漪顿时纠结,“倒也不错,不过马上就是秋季了,听说南地…”

“今岁不够,还有明年,下一年。”宣帝弯唇,“时日还很长,夫人想去的地方都不会落下。”

“嗯。”

“主子,夫人。”安德福走来,“汤已煮好了,奴婢方才问过曲侍卫,他曾在此地待过一段时日。曲侍卫说,明日到了雪山底,可就不好再扎帐歇息了,必须得寻个山洞或小屋,所以明日行程可能会赶一点儿。”

知漪点头,“没事,听说雪山脚下就有小镇。不过小镇很小,也难寻,如果实在找不着,找个山洞也不错。”

游玩一月,知漪许多事亲力亲为,身体比在宫中时要康健不少,至少不再那么容易受伤生病,这点让宣帝大慰。

西北入夜早,周围冷得很,也没什么趣事可言,但宣帝和知漪无论何时却总能寻到方法助兴取乐。

留下两个侍卫守夜,吩咐其余人各自入帐,宣帝便和知漪在虎皮貂绒铺就的地榻上比划起来。

帐内放了两个暖炉两炭盆,温暖如春,将帐外寒气阻挡在外。知漪只着雪白里衣,被宣帝握住一手纠正动作,摇头道:“出手需成掌,为何总握成拳?”

知漪眨眼,“大概是…捶庭之哥哥捶多了?”

宣帝莞尔,“说来夫人力道不小,昨日那一捶,为夫今日胸口还隐隐作痛,夫人是否该负责疗伤片刻?”

疗伤?怎么疗伤?知漪学聪明了,才不上他这点小当,微哼一声,“庭之哥哥说了今夜教我武功和拔剑的,可不能食言,其他的…就别想了。”

宣帝轻咳一声,小伎俩被识破,也只能老实当起武学先生来。

知漪以前对学武兴致缺缺,最近看多了宣帝和侍卫类似飞檐走壁的武功,便大为心动,磨了宣帝好几日才让他松口。宣帝自然不是不想教,而是怕知漪本就活泼的性子,学了武后会更为大胆不顾忌,担心她会冒然伤到自己。

不过转念一想,二人就在一处,他时刻陪着却是没什么好担忧的。

在睡榻上习武自然不大正式,知漪作为学生十分认真勤学好问,先生也博学多才,几番指点,但肢体亲密接触之下,二人举止就不免有些变了味。知漪眼见不好,忙叫停转而学拔剑。

“真剑怕有误伤。”宣帝自箱内取出一物,“我今日特意让人做了柄木剑,知漪可用这个来练,重量如何?”

“尚可。”知漪掂量了下,眼眸发亮,“我记得书中的话,武功唯快不破,可是?所以拔剑尤为重要,定要快狠准。”

宣帝失笑,知漪有时候在这方面当真可爱无比,“对,必须快。战场交战,拔剑挥剑之势必如悬千斤坠,去势猛,收势快。”

半眯黑眸,宣帝一手扶着知漪左臂,一手指点她对着烛火拔剑,“何时能做到离烛火尚有一尺时能用拔剑之势灭烛,便算有了五成的形。”

“五成?”知漪继续眨巴眨巴眼,颇有些不可置信,对上宣帝略带笑意的眼眸立刻精神一凛,卯足了精神开始练。

知漪不睡,宣帝自然没有睡意。烛火昏暗,且明明灭灭也看不了书,他便坐在一旁支下颌凝望,眸中温情似水。

不多时知漪额上便出了一层汗,速度终于得以进步,但仍没达到宣帝要求。她瘪瘪嘴回头,怀疑道:“庭之哥哥确定不是在骗我吗?”

“不信?”宣帝含笑挑眉。

“…那你来示范一次。”知漪将剑递去,退到一旁好整以暇地观看。

宣帝一笑,身子笔挺站立,将木剑佩于腰间,屏气凝神顿了片刻,忽而出手,势如破竹,仅一瞬,帐内便陷入一片黑暗。

知漪呆了呆,身体一个趔趄倒入对面怀抱才回过神,激动跳着抱上去,双腿自然而然缠上对方腰间,“庭之哥哥好厉害!”

“嗯,信了?”宣帝低沉道,“还有更厉害的,夫人可想领教?”

看不见对方神色,但身下的灼热坚硬不容忽视。知漪轻笑一声,凑上前咬住宣帝下唇,模糊道:“自然要领教一番。”

被翻红浪,一夜低吟。

第二日守夜的两个侍卫顶着青黑的眼圈,暗中哀怨地瞥了眼自家主子,觉得主子简直就是故意的。明明知道他们在守夜,且耳力极好,为了避免听到主子和夫人的某种声音,他们这一夜简直是飞来躲去不敢停歇半刻。要知道如果主子发现他们听到了夫人的声音,事后的惩罚可有得他们受。

两侍卫精神萎靡,反观宣帝辛勤半夜却依旧精神抖擞,也只能叫他们感叹,不愧是皇上,精气神就是好…

思及第二日还要赶路,宣帝昨夜十分温柔,是以知漪也未有半分不适,一早还能神采奕奕地同宣帝一起练剑,叫侍卫们又是一阵钦佩。

“今日一早曲侍卫又去查看了一番,发现原先那个小镇移了地,如今只剩些空房子了,倒是不用咱们再去另寻山洞。”

惜玉附声,“是啊,而且看着远,实际一个时辰就到了。主子,您今日应该就能上雪山了。咱们选座矮些的山,尽量能在天黑之前下来。”

知漪应声,被宣帝一个起身带入马车内,她顿时惊喜道:“这是轻功?庭之哥哥什么时候会的?”

宣帝含笑不语,自然不会提是这两日趁知漪没注意时同几个侍卫学的。

马车先行驶至小镇,安放好行囊,留下怜香等几个较为柔弱的宫女和一个侍卫看守,便直奔最矮的那座雪山。

众人浑身全副“武装”,上下皆是厚厚袄衣,戴绒帽,知漪面上还覆了张纱面抵挡风雪。

“不知道今日能否有幸见到雪莲。”知漪满眼期待,和宣帝相握步步轻走。

惜玉先道:“主子向来运气好,跟着主子您,肯定能见到。”

知漪故意道:“所以这才是你非要跟来的缘由吗?”

惜玉谄笑,讪讪的模样引起众人莞尔。

今日正好天朗气清,空中无云,除去雪山的刺骨寒冷,众人竟真的没有遇过其他阻力。他们之前为考虑的种种意外而准备的器具,竟然一样都没用上,轻而易举地便攀登而上。

虽说这座雪山最矮,可听西北之地的居民说也向来不容易啊。想到刚才惜玉的话,不少人心中附和,果然他们夫人就是神奇。

及至山顶,知漪大口喘了好一会儿气。惜玉底子好很快就恢复元气,先眺眼四望,片刻后失望道:“主子,好像没有雪莲。”

知漪眼儿弯弯,“我都还没看清呢,你先急了。如今听起来,最失望的倒变成你了?”

她起身逡巡一圈四周,果然没看见雪莲的影子,但周遭一片素白银雪,白汽缭绕,景色极美,让她并不是很失望。

“可能在隐蔽些的地方,惜玉若想看,不如让曲侍卫带你去找一找。”知漪建议,等惜玉应声走远,又让安德福等人也四散去寻,才和宣帝二人慢慢在这平坦的雪山顶间漫步。

“虽然冷了些,但我觉得比之前任何一处都要美,庭之哥哥觉得呢?”知漪目光从雪山石壁见一点翠绿收回,轻声开口下,唇边吐出带着寒意的白雾,让她孩子气地耍玩了好一会儿。

宣帝温柔侧望,轻应一声。

知漪突发奇想,“那庭之哥哥觉得,我们在这儿暂住一些日子,每天都来攀爬一遍,如何?”

“只要酣酣喜欢,都可。”宣帝轻搓知漪发红的指尖,放在嘴边呵气,“就怕某人赖床,不愿起。”

“瞧不起人。”知漪皱皱鼻子,忽然又如昨晚一般跳起来抱上宣帝,双腿环腰,烂漫笑道,“如果我起不了,就让庭之哥哥背着我爬上来,可好?”

“这…”宣帝故意沉吟,“以前也许可以,不过现在某人体重却是…”

“却是如何?”

“却是依旧轻松,有何不可?”宣帝一把反托住,引起怀中娇妻惊叫,周遭无人,二人竟如小孩儿般你来我往地相拥转圈。

天地苍茫,一片素白,雪山顶上的二人犹如两粒微不足道的小点,却是最为亲密不可分割的两点。

第132章 不正经番外1

知漪惺忪睁眼,手下意识摸向身旁,空无一人。

她立刻惊醒许多,揉了揉双眼,一时竟也没发现身体上的不对,目光被周遭简朴别致的摆设吸引。

这似乎…是一个山洞?洞壁光滑可鉴,晶莹透亮,不知其中是何材质。洞顶悬着几处钟乳石,五色十光,知漪不停眨眼,似乎透过石壁看见了自己隐隐约约的身影,总觉得哪里不对。

她有些懵,这是庭之哥哥给的惊喜吗?

勉力撑床坐起,知漪这才发现身下是一张玉石床,手贴于上还能感到其中徐徐透出的寒意。惊奇的是,置身于这样类似于冰天雪地的情境之中,她竟没有感到一丝寒冷。

玉石床下没鞋,知漪顾不上这些,抬脚就下,却错估了自己与地面的距离,“哎呀”一声往地面栽去。

知漪呆了会儿,片刻终于记起打量自己的手,恍然察觉手竟是出乎意料得小。小小的手掌,异常柔软的指腹,她自己捏了捏小拳头,忆起以前带三宝的时候,初步估略自己如今这模样大概应该两岁左右…

知漪有些慌张害怕,自太子可以主事后,她和宣帝就很少在宫中待了。四处游玩下没了拘束,她渐渐放下多年的皇后威仪,早被宣帝宠得愈发孩子气,此时猫儿大眼中不知何时已是泪水盈眶。

待得有人闻声进洞时,看到的便是一只小团子趴在地面要哭不哭的模样。

他觉得这副情景有些好笑,忍了忍还是憋回笑意,几步上前,“小师叔?”

“…嗯?”知漪呆呆望去,面前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青年,一身青袍腰佩长剑,眉宇间自有一股英气,“你是谁?”

话出口,她方知自己声音也变得奶声奶气,细细软软,像甜腻的芽糖。

“小师叔不认得我实属正常,这是师叔祖给您留下的传讯符。他老人家要外出几日,让我们几个照顾小师叔的起居。”恭敬的话语间,青年目光不离面前小小软软的团子,既喜爱又惊奇。

半月前他曾亲身领略过这位小师叔的神奇。

小师叔并非师叔祖亲生,而是师叔祖外出从山下带回的女婴。本来至少要五岁之后才适合测灵根,不想小师叔调皮,刚学会走路时就将测灵根的珠子拿去玩耍,结果珠内灵光大现,灵气逼人,方知这位小师叔是天生的变异雷灵根。

雷萧真人大喜,当即力排众议将小师叔收为亲传弟子。只不过由于小师叔年幼天真,还无法修仙,便只能暂时仍放在师叔祖这儿教养。

半月前太清真人已至渡劫后期,招来雷劫,本来已经备好一应渡劫宝器,定可平安度过。谁也没想到这次雷劫不按常理出牌,最后一道紫金天雷引众人惊呼,太清真人也当自己要陨落于此,但不知这位小师叔如何一人偷偷去了那座被阵法把守的山峰,进入大阵,为太清真人挡下了雷劫。

关键是,这位小师叔并非有意替挡,只往那儿附近一站,雷劫就自发往她身上引去。不仅没将小师叔劈出大碍,还挠痒痒似的让小师叔拍手欢呼,直软糯糯道:“好玩儿,再来。”

太清真人得以平安渡劫,升仙之际亲向小师叔俯首。事后师叔祖和掌门等人也为小师叔检查过一番,得出不仅无事,还平白得了一些修为,只不过因为小师叔还小没学过任何功法,无法调动罢了。

此事引起天辰宗上下哗然,众人被掌门严令起誓封口,不得外传。众人都道这位小师叔乃天道宠儿,天生为仙,所以才根本不怕雷劫。

知漪不知道自己在面前青年心中的形象如此高大,传讯符对她来说十分神奇,听罢上面几句陌生的话儿,她便随青年出洞。外面就有一道垂天瀑布,水汽氤氲,花鸟相生,宛若仙境。她有些恍惚,总觉得自己不知何时见过这些景象。

回过神,知漪想起不知此刻在哪儿的宣帝,更加慌张起来。

这里和自己原本所处的地方明显不同…佛家有言三千世界,难道她是突然到了另一个世界吗?

可是,就算这里是仙境,她也不想和皇上分开。

知漪忽然迈起小腿跑开,让青年一惊,却见小团子跑到了崖边,俯见那冲天瀑布,脸上神情一会儿惊惶一会儿充满希冀,叫他疑惑不已。

“小师叔,你想寻什么?”

“庭之哥哥…”知漪轻喃,声中已明显带了哭腔,神情怆然,粉雕玉琢的小脸蛋上仿佛瞬间失了生气。

青年担忧不已,他将那个称呼听得很清楚,忙道:“小师叔要寻人?别急,别急,青光肯定和师兄弟们一起帮您找。”

之前掌门就曾说过以小师叔的特殊和神秘来历,既是天道宠儿,有异于常人之处实属正常。虽然小师叔才不过两岁多,但有其他记忆也并不奇怪。

知漪眼睛陡然亮起,“可以找吗?”

青年受不住小团子这充满期盼的亮晶晶小眼神,忍住想要拍脑袋的手,不停点头,“当然,小师叔放心,只要您寻的那人如今在咱们天辰宗,保证不出一刻就给您寻到。如果不在天辰宗就…增加人手还能能在短时日之内寻到。”

不忍心小团子失望,青年硬是转了个语气。

知漪小鸡啄米般点着脑袋,心情大落大起,终究还是抱了一丝希望:既然她来到了这里,庭之哥哥为什么不可能呢?

怀着期待,知漪同青年下了山峰来到另一座山腰广场。此处人员更多,看着她的目光简直个个都在发亮,给知漪的感觉就像是…曾经看过的渐渐围近、眼中散着绿光的野狼。

她不由将脑袋闷下,黑亮的眼眸默不作声望了一圈四周,一声不吭。

众人不知自己看吉祥物的眼神被误会了,还个个自以为亲近地打招呼,“小师叔”

“小师叔好,您怎么下来了?”

“小师叔可是有事要办,交给我们便是。”

……

青年好笑令他们散开,径直来到宗门存放名册之处。这里录有天辰门所有人人员的姓名,他低头望去,“小师叔要寻的那人叫庭之?”

知漪点头,想了想又摇头,奶声声道:“可能叫庭之,也可能叫景叡。”

她一出声,那负责登记名册的人才知桌下还站了个小不点,忙起身探看,瞥见小不点肉嘟嘟很是玉雪可爱,不由心痒痒地想捏两把,被青年挡住,皮笑肉不笑道:“这可是我小师叔,你想做什么?”

那人讪笑,“没什么,见小师叔头顶有片树叶,想帮他取下而已。”

说罢凝神,将方才知漪说的两个名字写入符纸,指尖绽出金光。霎时间小屋内名册飞舞,如狂风大作,却又井然有序排列,一一自那人眼前倏然飞过。

知漪被这奇景吸引,目不转睛地凝望,祈求能在上面看见“庭之”景叡“二字。

约莫一炷香后,那人面带难色,“那人确定在天辰宗吗?名字无错?”

知漪明白他们肯定是没找到,虽有失望却没完全放弃,心想也许皇上来这儿后名字就改了也未可知…

心存一丝侥幸,她面上蔫耷耷地出门,望见周遭青山如天柱,环绕整个大殿广场,晴空一线,周边隐有白云环绕。偌大天地显得甚是寂寥,她眼眸一垂,想到如果在这儿再也看不见她的皇上她的庭之哥哥,瞬间泪如雨下,连绵不绝。

青年闻声赶出,望见小师叔默默流泪的模样,不过两岁多的小团子,脸上婴儿肥还未褪,竟似有了心如死灰的神情,让他又是好奇又是心疼。

“小师叔您…您别难过,也许那人不在咱们天辰宗呢。等会儿,不,马上青光就召集师弟师妹,帮您寻人,您…您别哭了,青光这儿还有…有颗糖,您要吗?”

宽大的手掌伸至眼下,知漪抬起泪眼,看到青年温柔的神情,竟有几分似自己的二宝阿晏。她一时没忍住,哭得却是更加厉害了,抽噎中连气都喘不过来,让青年更是着急,有心想安抚,却不敢冒犯师叔。

这…这可怎么办呢,师叔祖怎么还不回来啊…才这么想着,青年就瞥见天边一道银光闪过,顿时惊喜大叫,“师叔祖!”

他出声唤的那人正御飞剑而来,仙袍飘飘,随风鼓起,眉心紧锁,目光焦急似在寻什么,待凝到下方正默默哭泣的小团子身上,却是陡然温柔下来。

青年怔住,师叔祖出去几日,似乎有什么不一样了?

被唤为师叔祖的人御剑而下,径直来到小团子身边,俯视了会儿,微叹一口气,将人抱起,轻轻拭去眼泪,“莫哭。”

语气很是熟悉,知漪一时没反应过来,只下意识抽噎,软软道:“我要皇上,要庭之哥哥…”

那人一笑,将小团子的头抬起,温声道:“我在这儿呢。”

知漪仍在兀自哭着,过了好一会儿这句话才传入脑中被转了一圈,她惊喜回神,打着小嗝儿道:“庭…庭之哥哥?”

“是我,酣酣。”

虽然模样有些变化,但神情一如以往带着宠溺、包容和永远只对她的温柔,知漪再也忍不住抱住那人脖子,不停边哭边打嗝儿,“我就、我就知道,庭之哥哥不会、抛下我的。”

那人神色愈发怜爱,轻拍怀中小团子背部。

他也是这两天才想起来的,原来他许久之前就到了这个陌生的世界,只不过之前失去了记忆,作为太明真人修道修了上千年。后来他意外捡到一个小女婴,心中便有股强烈的感觉,一定要将她带回。

那时尚不明白为何,如今他才知道,原来这就是他的酣酣,他的酣酣也来到了这个世界。

只不过…他有些头疼的想到,之前他就和知漪年龄相距很大,现如今却更是直接相差了上千年。而且以知漪如今被他捡回来的身份,自己…岂不是成了知漪养父?

第133章 不正经番外2

升级为奶爸的前宣帝景叡现太明真人庭之有些头疼,知漪身体变小了,心智仿佛也跟着小了许多。小团子一只缩在怀里窝着不肯出来,一有要把人放下去的迹象就瘪嘴要哭,让他当真又无奈又心疼。

青光见状了然一笑,“原来小师叔口中叫的庭之是师叔祖您,怪不得寻不到。”

太明真人作为天辰宗太字辈的师叔祖,其姓名自然不可能同普通弟子一般列在名册中。

“师叔祖,小师叔应该饿了,弟子去寻些…”

“不必。”宣帝拂袖,淡声道,“我带她回太明峰,这几日辛苦你了,回去吧。”

弹出一瓶药丸至青光手中,宣帝御剑而上,抱着知漪飞回最初的山洞。

没了旁人,他便恢复以往温柔神情,逗弄道:“酣酣羞不羞?这么大的人了还在小辈面前哭。”

“嗝…”知漪冒出头忍不住打个小嗝,腮边挂着泪珠,不高兴地点着自己肉肉的拳头,“那庭之哥哥把我变大,都怪身体,变小了就喜欢哭…”

宣帝莞尔,还是喜欢推卸,明明是自己被吓着了哭个不停,非要推到变小的身体上。不过此处虽为修道之世,法术神奇,但他也不可能凭着这些生生逆转一个人正常的生长,知漪如今两岁多…也只能等她慢慢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