佑王一生从未这么绝望过,他从未想到,要在他手里,断了他祖宗的根。

他之前从未想到过。

“这就是你的谋逆?”偌大的王殿里,只有他们几人,萧玉珠坐在大儿搬过来的椅子上,看着对面的易佑淡道,“让外面为你们卖命的三万军士为你父王母妃陪葬?”

一场大仗,死去了三万人,佑王没打过仗,他不会知道真正的战场上,死去的人绝不会活过来…

“你父王死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你们要是输了,你们会死多少人?”萧玉珠看着脸色苍白易佑,甚是不解地问,“你可以想不到,但你父王想不到?”

“不,他想到了,因我告诉他,”易佑笑了笑,对这妇人平静地道,“我不想成为一事无成的易王,昭和帝能做到的,我也想做到,我告诉他成王败寇,输了我也甘心,我希望他能最后帮我一把,因我是他的儿子,他不为我尽心,他此生还能为谁尽心?”

有些话说出来了,接下来说下去也不难,易佑越说语气越平和,他甚至还朝萧玉珠笑了笑,道,“只是我不是个太听话的儿子,他对我的忠告,我只听了我愿意听的,像不能要胁你,像不能为难义兄,这些我都没做到。”

“婶娘,其实再来一遍,我也不会做到,”易佑长长地吁了口气,看着萧玉珠的脸满是惨然,“我太想成功,也太想为我母妃做点什么,我这一生,从记事的时候就在想,为什么母妃就活得那么不高兴,看到我,她除了哭就想哭,我小时候就暗暗发誓,这生一定要做许多让她高兴的事,可我做了许多,她一件也没有高兴过,后来,我终于等到了你来,你不知道,从知道你来的那一天开始,我每天都在想,我终于能做一件让她高兴的事了…”

“婶娘,”易佑微笑地叫着萧玉珠,眼泪从他的眼眶里流了下来,他凄凉地看着萧玉珠,惨然地道,“或许我应该叫你姨娘,姨娘,你说,我算不算半个我娘的好儿子?哪怕她一生没对我做过一件好事。”

长南听到这,鼻子酸疼得很,他于心不忍地别过眼睛,不敢看佑王让人心酸的脸。

狄禹祥因此也皱了眉。

萧玉珠靠向椅背,漠然地看向长泪淆然的佑王。

她知道这些话,有八分是真…

可这真图的是什么?图的不过是小世子的命罢了。

佑王是聪明的,可是,晚了。

如果他确是像他父王所说的,不为难她,不为难他的义兄,长南即便是舍了他的盔甲,他也会最后保易王府一程,而她能如何?她不过是个一生只会从父从子的妇人,不管他们要做什么,她所能做到的就是保护他们。

但现在她的选择不同了,有些屈辱不是佑王的几滴眼泪就可抹去的。

萧玉珠半转过身,她看着地上,轻启了薄唇,“你们可原谅?”

“不能。”

“无法。”

说不能的狄禹祥此时坐在了妻子的身边,朝易佑道,“我知道你想求什么,但在你对我夫人下手的那天就应该知道,狄家与易王府,自此恩义皆无,再没什么情义了。”

“稚子无辜。”易佑已经撑不住了,他抬起头把眼泪含下,看着狄禹祥哀求道,“他还小,出去了让人带几眼,他连自己是谁都不会记得,你们就带他出去找个普通人家,让他像个普通百姓家的小孩一样长成,然后一生为柴米油盐奔波,过一辈子的普通日子罢,就让他去过一点他祖父和他父王从没有过过的平凡日子,不用容忍,不用算计,也无须为权力野心家破人亡。”

“世叔,求你了…”绑在椅子上的易佑这时带着椅子往旁倒去,他连滚带爬地撑起了半身,跪在了狄禹祥的面前。

狄禹祥漠着脸,垂眼不语。

“世叔,求你了,帮帮我罢。”易佑朝狄禹祥不断磕,然后,他朝萧玉珠磕来。

“婶娘,我不求你的原谅,你就当是可怜一下什么都不知情的幼子罢…”易佑已经泪流满面。

自易佑开口哀求,萧玉珠就闭着眼睛,她知道她不能看,她虽然心狠,一生当立则立,当破则破,但她也会怜悯,也会心软…

易佑求到了她跟前,她没有说话,别过脸,擦掉脸上掉下的泪,漠然的脸上依旧一丝表情也无,“他是会过上你说的所谓普通人的日子,但也会在有天知情后,恨当初救了他的人,杀了他的全家,就像你娘一样最后恨上了我,你最后连你义兄也不放过一样,佑王,你没做一点可以让我们狄家对你留一点情份的事,你会对我们家相求之事,我家已经上禀了朝廷,今日你所说之话,也会被记录在册呈上,至于结果如何,就看皇上的圣意了。”

“裘大人,常公公出来罢。”她头往后扬,朝外头叫了一声。

随即,昭和帝的文吏裘乐,大内总管常公公,低头弯腰进了大殿。

“见过君帅,见过君帅夫人。”

狄禹祥朝皇上的心腹们颔首,这时,靠在椅子上的萧玉珠一脸苍白地看着一脸苍白的易佑,“我们就看皇上的旨意,佑王,你看如何?”

易佑眼睛里的那点光,这时已经完全消失了。

他死死地看着萧玉珠,一字一句道,“你,真,毒。”

**

昭和八年,皇帝下旨,处绝易王府一家,另道稚子无辜,着人把易王不通世事的幼子送往海外。

下旨之时,佑王早已病于死牢,到死都在疯狂地喊着狄萧氏不得好死。

而自此,护海将军狄长南发誓,此生绝不踏入冕地一步。

而这时,已回到崔山的狄府家内,听闻了皇上旨意后的狄禹祥问萧玉珠,“你知道皇上会做此决定?”

萧玉珠摇头,“哪能知道,赌罢了。”

“唉。”狄禹祥长叹了口气,随后呵呵笑了起来,笑里有喜也有悲。

按佑王的性情,他至死都不会让自己去想明白,狄家如今之势如日中天,饶他狄禹祥伏小做低半生,狄家也已取代所有世家成为了天下第一家,他狄家胆大包天敢帮他佑王藏子,那也跟谋逆无异,到时结果也不会比易王府好到哪里去,他们陪上的也是他狄家一门。

妻子,不过是想帮家族绝了那后患罢了,为此,谁恨她,她都无所谓。

作者有话要说:《狄夫人生活手札》

正文完

第281章 火凤凰要出嫁(一)

董凤凰就要嫁人了。

家中最高兴的莫过于她爹娘了。

她爹因此老泪纵横,她娘乐得差点要围着桌子跳一曲谢神舞。

董凤凰在旁叉着腰,瞪着眼,“我早告诉过你们了,只要我做得好,长福就会娶我。”

“有大媒人说亲,那才叫娶。”董知州擦着干泪,与女儿郑重地道。

狄家不愧为天下第一世家,来说媒的,请的都是老皇公夫人,那可是皇族族长的亲娘诶呀喂,董知州迎老夫人进来的时候,腿都打哆嗦,生怕他和他那异族人的妻子啥都不懂,怠慢了京中来的贵客。

媒人身份大不说,送的提亲礼,已经陆陆续续进蓠南了,听说第一批来的马车已经有八辆进城了,后面还有更多…

而狄家要娶的,就是他这个年纪已经有了二十的老闺女。

董殆本已做好了要养一辈子老闺女,被人指点一辈子的打算,哪想,闺女真能嫁出去,嫁的还是那个能干的小子,嫁的还是狄家…

董殆已经能想到他明年进京述职的风光了。

“地神菩萨早说过凤凰儿会出嫁的,你平日说信我那都是信假的?”董夫人纳闷地看着欣喜若狂的丈夫。

“这…”董殆是易人,没夫人那样信他们供奉的神明,见话题不对,忙道,“我去着下人再去准备准备,姑爷后日就要进城来了。”

这事重要,董夫人也就挥手让他去了。

董殆一走,董夫人怪担心的,问女儿道,“要不要再请几个他们好的教养婆婆来?”

狄家规矩大,狄家那个夫人可是皇帝都亲自夸过的妇人表率,凤凰儿想嫁进这么一个家里,董夫人一开始就决定帮女儿的忙,但还是怕她自小在族寨里长大,性情率性不拘易人礼俗的女儿招那狄夫人的不喜。

“狄夫人说不用,”火凤凰歪了歪头,努力地想走之前的狄夫人与她说过的话,“她说什么都无需做,只需好好呆在家里等长福来提亲娶我就是,还有家里备的东西若是不齐,也不用着急,她会差婆子过来跟娘说,要怎么备这些东西。”

“这个我知道了,派来的人早前就到了,个个都好得很,你怎么不早点回来告诉我?”董夫人嫁给易人二十多年了,因丈夫对她从没变过的喜爱,日子过得一直跟她在寨子里时一样没多大差别,但易人的规矩她还是懂得不少,一听女儿这么说,还有些着急了。

女儿是直到今天才回的家,一到家,媒人就进门了。

之前他们家什么事都没来得及准备,连来提亲的是老皇公夫人,还是狄家的人早几天前派人过来告知,帮他们一起打点各种俗务。

“你怎么这么缺心眼呐?”董夫人气不过,狠狠地戳了下女儿的脑袋。

“呵呵…”火凤凰傻笑,“狄夫人说了,说等着长福娶我就好了,她人可好了,一点也不像别人说的那样古板,她可温柔了,说话都柔声柔气的,她真的对我可好了,让我只管高高兴兴的就好了,她就爱看我高高兴兴的…”

女儿一连几个狄夫人对她可好了,董夫人本想说别人说的客气话你也信,但狄家这次请的媒人,派来的那些知书达礼,客客气气来帮忙的人,看样子每个都还要比她家董大人还要体面,这郑重其事的态度,娶公主都莫过于如此了。

何况他们狄家娶的,还是他们家的老姑娘。

这不信,也得信了。

“你怎么不早点回来跟爹娘通个信?”董夫人是个心大的女人,要不,当年她这十八寨的一朵花也不会嫁给一个是易人,还又穷又丑的落魄书生,但她没想到,她这大女儿比她还心大,明知道她想嫁的人家要来求亲,她到当日才知道回家。

“我这不带族寨的人回寨子里去了吗?狄大人说他们帮了好大的忙,要好好感谢一下,要给我们送些东西进去,我这不帮着搬好东西才回来。”

“送什么东西了?我听说,送了近一万斤的麦子进去…”说到自己母族,董夫人也忍不住关心起这事来了。

“不止呢,给了好多种子,粮食的,青菜的,好多好多,还有些挖地种田的东西,铁锄都给了两千把,还有铁耕也是给了上千具,他们主事的主薄说,来年等小牛崽下地了,还给我们送一千条来。”董凤凰说到这,眉飞色舞地说了起来,“光搬这些先到的,差点累坏寨子里的阿黄它们,阿祖还特地半夜去割草给阿黄进补…”

阿黄是他们族里最强壮的驴,是领头驴。

“这么多?”董夫人诧异,“给这么多,能行吗?”

“狄大人说能行的,他说我们救了那么多人,本来要赏黄金万两,但如果我们愿意的话,黄金就不赏了,就给我们这些祖祖辈辈都用得到的东西,那天扎明叔连夜赶回去跟阿祖商量了一下,就没要黄金,要吃的和用的了。”

“诶,这些好,谁都用得到。”董夫人点头,“以后就是冬天打不到猎,家里的孩子老人也不用饿肚子。”

“可不是,阿祖也是这么说。”董凤凰笑嘻嘻。

见她眉开眼笑,脸上全是无忧无虑,董夫人忍不住双手捧住她的脸,头抵着她的头,感慨地道,“我的能带来吉祥如意的凤凰儿…”

“哈哈,”从小被视作族寨吉兆的火凤凰哈哈笑,这时她想起她爹那张被她能嫁出去吓哭了的脸,更是乐不可支了起来,“娘,你刚才可是看见了,我爹那脸,高兴起来哭跟不高兴哭一样丑…”

董夫人顿时“噗嗤”一笑,母女俩抱在一起,哈哈大笑了起来。

**

不知自己丑笑了那对母女的董殆这时正跟狄家派来的一个老掌柜在说话。

董殆年轻时候还不太丑,顶多就是因眼睛太细,有点一般丑,就是有了年纪后,身体发了福,大肚子,一条缝不注意看就没的小眼睛,再加上肥耳朵,怎么看都不像是能生出三个小美人的爹。

董殆照镜子的时候,也不止一次感慨自己娶了个美人当妻子,若不然,儿子女儿要是都随了他,那才叫坏事。

董殆是喜欢这狄家的老家人的,这老掌柜见到他恭恭敬敬,和和气气得很,别人看到他,尚且还要怀疑一下他是不是他女儿的爹,可狄家的这老家人不,打一照面就对他恭敬有礼,诚心得很,一看就知道把他当相当重要的亲家尊重。

董殆穷书生出身,他刚考上秀才家里爹娘就死了,他变卖了田产埋了父母之后就身无分文,后来进京赶考的银钱都是他家火凤凰的阿祖变卖了家里的几条牛犊子给凑的,后来他赶上了好时候,朝中有着那活阎王的萧王在,各派为了在皇帝面前装样,每派都会提些没背景没钱打点的穷书生上来给皇帝装样子看,董殆就是其中得利的一名穷书生,后来因他河运有功,把功劳推到了他上峰身上,因此他一路高升的上峰赏识他,后来再被提位,恰好蓠南缺个知州,就让他来当蓠南州的知州了。

董殆这一生,官途顺利得不可思议,一是他运气好,二也确是跟他会极会看人,极会做人有关,而别人对他是真恭敬还是假应付,他一眼就能看得出来。

而狄家的真恭敬,让董殆舒服得很。

狄家君帅,朝中萧王,哪一个都是让他的老上峰见礼都要弯半腰的…

而现在,这两个一个是他的亲家,一个是他的亲戚,董殆一样明年进京的情景就想乐,那些背地里骂过他丑得另具一格的同僚,见到他不知脸上会有何光景。

“刚才礼师说,后日辰时就是吉时,长福公子那时候就提雁进府,您看如何?”老掌柜与董殆商量着道,“还是说,董大人和董夫人还要找人算算?”

“就按贵府礼师的说罢,老夫信得过,信得过。”狄家给脸,董殆也没打算多装。

狄家这次提亲虽说提得急,成亲定的日子也挨得近,但光说媒人这一项,别说是董家,就是整个蓠南州都因此沾了光。

“那,老朽就听董大人的了。”老掌柜说过这一项,把写了日子时辰和吉运的纸给了董殆,又说起了第二项,“这是后日进府的礼单,这事我是与董夫人说,还是…”

“与我说是一样。”董殆立马抖擞了一下精神道。

可不能与他夫人说,夫人只懂几个字,今日老皇公夫人进门送的礼单,她看了只识一半,另一半都不知道写的什么,到最后只会一样一样数,而且还数不清楚,只得交给帐房先生看。

“是,董大人,这就是我们狄家的礼单…”老掌柜拿出个黑色镶着金字的礼册双手恭敬地交给了董大人,“烦请过目。”

董殆咽了咽口水,接过厚厚的册子,接到手中他手中一沉,心中也是一沉。

等他打开册子,看过几页,再看几页,最后几页他匆匆略过,小心翼翼地朝那眼观鼻,鼻观嘴,恭恭敬敬半坐着的老掌柜小声地道,“老家人,若不,你跟我解释解释,这些个礼,我们家要如何回才好?”

要是按份量回,他就算是把蓠南给卖了,也回不出这份礼。

董殆的话让老掌柜的笑了,老掌柜回了董殆一个温笑,道,“这回礼,是这样回的,董大人且吃老朽细细说来…”

董殆一听狄家帮他们家想好了回礼,不由抖着脸上的肥肉,朝老掌柜露出了一个感激的笑。

老掌柜被他笑得心里一哆嗦,但他见多识广不是吹的,脸上还是不动声色地给董大人解释起每一份大礼,他只需回一样礼的事来。

作者有话要说:新文《皇妻》已开,每日两更,有空的各位可以去瞄两眼看合不合胃口…

第282章 火凤凰要出嫁(二)

临出家门那天早上,母亲叫了他过去吃茶,狄长福踏着石板路而去,路边青树幽幽,偶尔还能见着几朵早于春天绽放的小花。

这都是父亲为母亲打理的。

狄长福进了父母的院子,父亲正拿着剪刀踩在木梯上在修一棵茭菱树,看到他来,朝他摆摆手,“先进去,你娘已经在煮茶了。”

长福朝父亲走去,笑道,“这树过阵子就能开花了?”

“四月开,等你把你媳妇儿娶回来了,就开了。”父亲朝他微笑,又示意他进去。

长福进了屋,屋里大嫂正低头在摆放装小菜的小碗,见到她来,温婉的妇人朝他笑,“小叔来了,坐,娘去看立成,立誉去了,一会儿就回。”

“立成,立誉醒了?”

“还没,娘就是去看看。”

嫂子给他递了一碗热豆花过来,“暖暖肚。”

“谢嫂子。”长福接过,刚吃两口,就听旁门响了一下,母亲从里侧的一门走了进来,见到他,嘴角的笑便深了。

“娘…”长福欲要站起。

“坐着。”母亲阻了他。

“水开了?”母亲朝大嫂问。

起身的大嫂朝母亲摇头,笑道,“还要得一会。”

“嗯。”母亲坐下,顺手也拉了大嫂坐下。

长福看得不由笑了起来。

他其实一直知道母亲会是个好婆婆,他不必担扰母亲会不喜欢凤凰儿…

只是深宅毕竟是深宅,不是哪个女人,都能像母亲这样,沉稳安静地深居大院,一生一世不动声色。

那热情开朗就似太阳花的凤凰儿,属于她的天下在喧闹的凡尘俗世间,他怕拘了她,挡了她的阳光,让她萎靡。

而娶她,他是万般愿意的,只是他还是会惋惜,从此他离开之后,带走的不止是母亲一个亲人,而是两个…

凤凰儿跟着他走天涯,而离开母亲的,不再只是她的小儿子,还有她的小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