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兄弟几人,竟无一人能长久陪伴在她身边。

他们的海阔天空,是她在他们身后的万般牵挂成全而来的。

他岂非没有不舍,年龄愈大,才愈加明白,是她割舍了她的心,才让他们没有负担地去追逐他们的天下,去拥有他们的幸福。

“路上不好走,让马儿走得慢点,这次随你去的,是你爹身边的老人,刚随你爹打过仗没多久,身子还没歇好,路上你照顾着点他们。”母亲叮嘱他,提起水开了的小铜壶,往嫂子烫过的茶壶里慢慢悠悠地注水。

长福喝完豆花,朝母亲微笑点头,“孩儿知道了。”

“见着董大人董夫人,替你爹与我问好。”

“诶。”

“礼册,礼俗我都交给徐老和你俪叔公,还有阿桑婆了,凡事多过问他们。”

“是,孩儿听到了。”

“来,喝茶。”母亲把泡好的茶放到他手中,又柔柔地笑了起来,“春天之后,我们家就又多一个儿媳妇了。”

“是呢。”长嫂闻言在一旁低头微笑,长福也不禁笑了起来。

母亲不喜纷争,眼睛里只存得住她喜爱的东西,媳妇也好,女儿也好,放在身边都是如珠似宝,每一个都打扮得漂漂亮亮,任她们做喜欢之事,极尽宠爱,甚至于是放纵的。

她身边也只放得下这么几个人,再来一个儿媳妇,加上长怡,就是五女了,到时也算得了热闹了。

“二嫂,三嫂,长怡呢?”想至此,长福问。

今年过年,一家人都陪在了母亲的身边,为着他的婚事,长兄已经向朝廷

“去花圃了,等会回来。”大嫂笑道。

“竟是不送我?”长福略挑了下眉,说笑道,“果然还是母亲和长嫂如母的大嫂才记挂我。”

狄大嫂听得好笑,挑了块蜜糕到了小叔面前,笑道,“她们也是疼爱你的,长怡说,等会摘回来的花也给你戴一朵。”

长福顿时被刚放到嘴里的蜜糕呛倒,看着母亲拿着筷子指着大嫂,直等蜜糕咽下才有力气朝母亲叹道,“大嫂竟也会说笑于我了。”

狄大嫂拿帕挡嘴,轻笑不已,她眉眼之间,已没有当初刚刚嫁进狄家时的谨慎与狠戾,那种别人待她不好,她就要反咬别人一口的防卫已随时光的流逝消失殆尽。

女人的日子,皆写在她的脸上…

长福心道,他娶了凤凰儿之后,不求她光彩胜初,只求她明艳如初也就好了,她把此生交付在他手上,但愿他不会辜负她的深情,能护住她的明媚。

**

一路行至董府,家中如春光一样明媚温暖的景象一一在他的脑海划过,狄长福翻身下马时,脸上带的微笑让看者之人不禁皆露出了会心一笑。

他们没有道恭喜,只是以相同的喜悦朝狄长福拱手而去,然后看着如沐春风的狄家小公子提雁进门…

同时,巨大喧嚣的鞭炮声大起,夹带着礼师特意扬高的颂礼声,空气中带来了浓浓的喜气…

“请,请,请…”董殆一大早那嘴就笑得没合拢过,眼睛已经笑得找不到缝了,他一看到狄长福,不等人朝他行礼,竟是弯了腰要请女婿进门。

狄长福忙止了他,笑着掀袍给他磕头,“来得晚了,还请大人恕罪。”

“诶哟,诶哟,这说的哪里的话…”董大人笑得腮帮子都疼,但还是止不住的想笑,他大力拉了狄长福起来,“快快进去,快快进去,凤凰儿一大早就梳妆等你了,就在闺房里等着你唤她。”

董大人一点矜持也不讲,害得他身边的师爷笑容都快僵了,他忙扯着董大人的袖子,示意他身边有那么多客人,讲话还是要注意点好。

“大人,请。”狄长福笑着半托起董殆的手,手下使了一点力,让董殆先走了一步。

董殆笑得下巴上的肉抖个不停,他拉着狄长福的手就往里走,恨不得带他往他每个客人身边走一遍…

这么好的女婿,是他董家的,董殆觉着他至少一年内,做梦想到这事都能乐醒。

又与董夫人见过礼,还有未来的几个连襟等一概都见过面,在老皇公夫人的主持下,狄家正式交出了提亲礼,董家那边接过,文定就已定下。

狄长福再在蓠南呆半个月,就可亲迎董凤凰回崔山拜堂。

董家已经摆起了桌了,直到晚上,董凤凰也没见着心上人,她便有些撑不住了,问她身边的丫环,“姑爷在哪?”

狄家派来的婆子阿桑婆守着她,见着董小姐有点着急,便拍了拍她的手,道,“小姐莫急,想来明日就能见得着了。”

阿桑婆说话慢悠悠的,她就是是个下人,也带着一点勋贵世家家中下人特有的矜贵气,火凤凰一听那语调,就为自己的急切有点不好意思了。

她性格急,说话也急,跟人家家里的下人一比,都被比下去了…

她怪不好意思朝那阿桑婆道,“往日我不这样的,只是好一会没见着长福了才这样,桑婆婆多担待点啊,呵呵,呵呵。”

董凤凰笑得尴尬不已,一时着急,她就完全忘了易人的那些就算很着急也一定要装不着急的规矩了。

阿桑婆来之前,夫人就找她说过话,让她对这位董小姐要和善一些,说话也要轻柔些,教起事来要慢慢来,只要大地方没有错,小地方就随她去了,无须管得太多…

因此,她也朝这位董小姐和善一笑,温声答了一句,“无碍的,入夜了,公子小姐不好见,等没多久成亲了,日夜就皆能见得着了。”

董凤凰一听,可不就是如此,一想到以后天天都能见得着,这屁股也坐得稳了,她不由有些羡慕地朝阿桑婆道,“桑婆婆真会说话,可不就是如此。”

打一照面,阿桑婆觉得她眉宇之间还是有着几许慧黠天真的,但小姐如此谦和又不作伪,她还是有些小讶的。

也难怪,那胸有丘壑的夫人能喜爱她。

这厢长福一直在随董大人应酬络绎不绝而来的客人,等到入了夜,想起心中的凤凰,就从荷包中拿了一块完整无垢的白玉给了随侍,吩咐道,“给董小姐送去,就是是我为她寻的,让她雕着玩,爱雕何物就雕何物。”

董凤凰一接到白玉,欣喜地捂着嘴笑了起来,她笑了几下,拿着玉佩与阿桑婆不好意思道,“桑婆婆也无须挂心我这几天耐不住跑出去丢人了,我这几天就在屋子里头雕这个玩儿,定会把咱们家的规定守得好好的。”

这下好了,她也不用担心自己跑出去见长福,坏了易人婚前不能见面的规矩了。

阿桑婆看着眉开眼笑的姑娘毫无忌惮地与她说着话,见着她率性不带一点虚伪的笑,不由也微微笑起来。

这还真是对相互有情的小儿女,看来夫人以后也不用担心长福公子身边无人知冷暖了…

第283章 狄家儿媳(一)

一个半月的候期不紧不快地过去了,董凤凰听长福说,四月的崔山城里的家,会在那月开满鲜花,婆婆会带她们去摘花饮茶,与她们说笑,听鸟儿唱歌。

“那岂不是与在族里的日子一样?”董凤凰欣喜,“不是还是没有变化?娘喜爱的,也是我喜爱的。”

长福对着她的欢跃大笑,末了揉着她的头发,道,“还是有一些不一样的,不过,你不会不喜欢。”

董凤凰当时不是很明白他这句话,对她来说,鲜花鸟歌,欢声笑语,只要是美好又高兴的东西,在哪儿都是一样的。

等她四月进了门,随了婆婆嫂嫂们一道出去了,才知长福说的不一样,却是有些不一样,高兴是一样的,但更多的,那些高兴要较以前多许多。

因为一夕之间,她发现她多了很多人喜爱她,也多了很多人照顾她。

回去与长福一说,长福笑道照顾关爱幼小是狄家的家风,母亲与嫂嫂们关心疼爱她,她不必惊慌,回头把这份关爱维持下去,放到长怡,立成,立誉身上去就是了。

等以后他们有了孩子,他们也会被他们的伯伯婶婶这样爱护下去…

那晚火凤凰给她的母亲写信,不知道怎么会说话的她写了又写,最后在信中母亲说道,我想请长福叫人接你们过来住几日。

她过得好,想让父母过来也看看,这样他们也放心,另外她也让他们见见像她现在这样的日子,想来,父母定会欢喜。

**

夏初莲是去年十一月,接了丈夫的信,携两儿从南海回崔山公婆身边。

她自一接到信,收拾了两日,就启程了。

两儿小儿立誉还好,他仅在一岁多的时候见过祖父母,祖母的疼爱记得不是很牢,但立成听说要去祖父祖母身边,甚爱祖父母,平时淘得片刻都歇不下的大儿每天都跟在她屁股后面催,见她收拾东西,说这个不要了,那个不要了,祖父母家中都有,恨不能插上翅膀马上回祖父母身边。

夏初莲被大儿弄得生笑,不过她也无需收拾太多东西,与公婆小叔他们要带的东西,她早已备好。

平时遇上适合家人的东西,她皆会收入放在身边,只待回去给他们。

回去的路上,沉稳的夏初莲眉眼之间也有些藏不住的喜悦,丈夫信中也说了,这次他会向朝廷请告亲假,少则也有半年会与她一道携儿陪在父母身边。

丈夫重家,但凡在婆婆身边的日子,他多数日子都是要留在家中,即使是公务应酬,他去去就回,很少在外耽搁什么时辰。

而公公婆婆喜爱一家人在一起,每日到了傍晚,就会招他们过去一家人坐在一起说会儿话,等着晚上那顿夜膳,膳后孩儿们嬉闹,妯娌们与她讲外边的见闻,与说说些女儿家的私密话,待到乏了,他们踩着星光而去,公公婆婆站在门廊下看着他们离去,直至他们走远了,才会回屋。

温暖,完整,宽仁慈爱,这是夏初莲关于公公婆婆给他们的那个家的记忆,只是可惜,他们不能年年都能回去。

这次因长福的成婚,能在家呆上半年,丈夫也能安安稳稳地在她身边呆上半年,免去她的忧心,夏初莲对此甚至是有些感激的。

船一到崔山的码头,她就见到了自家的人,早回的两个弟妹来接了她,多日不见的她们在马车内就笑闹成了一团。

说笑过后,长生媳妇和长息媳妇说婆婆脸上的伤,夏初莲听说也是愣了好一会,之后都不知道说何话才好。

长生媳妇暮茹见她一脸天都快塌了的样子,又安慰她道其实没那么严重。

夏初莲摇摇头,没说什么。

她是知道的,婆婆这个人,对衣冠容貌自有她自己的那番讲究,脸伤了,对她来说也许会让自己释然,但心里到底应是不好过的。

她很是担心,但在见过婆婆后,见婆婆的温柔目光一如之前,眉宇之间依旧温润清雅,这份担心到底是褪却了,随后她也释然了。

成为狄家儿媳的多年后,夏初莲已经向眼前的这个妇人学会了豁达,已经把过去的苦楚当起了今天幸福的磐石,而不是念念不忘过去的痛苦,毁了现在活着的踏实。

“见过了我就好,你爹有公务在身,晚些时候才回,长南过两日才到家,你先去歇一会,等会再过来。”见过人,萧玉珠抱了缠着她不放长的长孙,笑着对大儿媳妇道,“把立成给我带一会,我带他去换衣裳。”

“诶,是。”夏初莲朝她福礼,牵着手中不断看祖母的立誉,轻声问他,“也要陪大哥呆着?”

平时也是淘气包的立誉害羞地反过身,抱着母亲的腿。

萧玉珠的眼睛不由自主地看向了她的二孙子。

“娘,立誉也想留下来。”夏初莲笑了。

“那就都给我。”萧玉珠示意怀中的娇孙去拉弟弟的手过来。

立成朝弟弟做鬼脸,虽然有点不愿意,但还是听祖母的话去拉了弟弟。

立誉过来后,也随哥哥一样,小心翼翼地把头靠到了祖母带着好闻的清香的身上。

“娘,我也生一个,您看如何?”暮茹见到嫂子的两个孩子挨着母亲的样子,突然之间觉得有点羡慕了。

本来笑嘻嘻咬着芝麻糖的宋芝芳一听二嫂这么说,有些傻眼,“我…我也生一个罢?”

她忙着表态,都忘了确定自己要不要生。

萧玉珠一听二媳三媳的话,失笑摇头,“我不管你们,等有了就生就是。”

“这也该生了…”暮茹算了算自己的年纪,“我生的话,今年就是最佳年头了…”

“那二嫂也给我算算。”宋芝芳一听糖也不吃了,把手探到暮茹面前。

暮茹斜眼看着她把过无数次脉,白白嫩嫩,嫩滑无比的小胖手,忍住咬一口的冲动地道,“你再吃半年就可以生了,那时候就是你的最佳月头。”

“是吗?”宋芝芳喜不自胜地收回手,又拿回芝麻糖咬着,朝近在眼前的婆婆报喜,“那半年后我就给您生个大胖孙子。”

萧玉珠看着这次回来更贪吃的三儿媳妇,微笑与二儿媳道,“你就与她探探。”

看着婆婆的微笑,暮茹微讶,夏初莲眼睛也是微微一动,这时她见二弟媳已经去为不明就里的三弟媳探脉去了,不过一会,二弟媳嘴巴就张大了,与婆婆结结巴巴地道,“娘,你…你是怎么知道的?”

婆婆是怎么知道的,夏初莲也不是很明白,她一向当这世上的事婆婆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所以对当时连是神医的二弟媳也没看来的三弟媳有孕之事,一点也不意外。

而当时只对算帐厉害,平时粗枝大叶的宋芝芳这才知道自己有一个来月的身子了,之后也顾不上看肚子,仅是惊叹地看着婆婆…

当夜长息回来,夏初莲也就看到了她的三叔对着三弟媳一脸“我忍你”的表情,她不由也跟着二弟妹咯咯笑了起来。

这就是狄家的男儿,媳妇纵有万般的不是,也不会开口责怪一句。

**

夏初莲没出几日就等回了丈夫,回来的丈夫有些消沉,婆婆打发了他们,让她随他去家中江边的小院住了几日。

夏初莲也就是在这几日里,听了许多丈夫小时候与珍王的趣事。

珍王不仅让他骑过脖子,还曾带他去偷过当时文乐帝的酒,去当时的丞相家中放过老鼠,带他去江上荡舟捉虾,他们甚至还去深山中捉过老鹰,那时候的珍王带着他在树上飞荡,让他觉得他能飞…

“他带了我做尽了当时让我觉得我是个英雄的事,那时候,他是我眼中的大英雄,我是他眼中的小英雄,我们能为对方做任何事,只要一个眼神,我就能知道他要做什么…”她看着丈夫说到这流了泪,捂着眼睛嗷嗷地哭,他就像个受了巨大伤害,对着伤害束手无策的孩子,只能翻来覆去地道同一样的一句话,“那个时候,他是我眼中的大英雄,我是他眼中的小英雄,我们能为对方做任何事,任何一件事…”

夏初莲从他的话里,听出了以前的美好,也听出了他不可能被弥补的伤害,只能紧紧地抱着大哭的他,希望能给就像是在冰窖里煎熬的他一点温暖。

尔后,她看着在他的怀里沉沉地睡了,她才慢慢地为他的悲伤痛苦,为他绝望的眼泪流下了她的泪来…

她很爱他,没有人知道,她到底爱他爱到了何种地步,她的心会为他的悲伤,悲伤得何种地步。

她感激老天爷让她嫁给了他,更感激这岁月,把他放在了她的心上,把他一直一直往她这边推,让她看清他的每一个样子。

无论是英武的,还是此时这副脆弱不已的。

作者有话要说:那个时候,他是我眼中的大英雄,我是他眼中的小英雄,我们能为对方做任何事,任何一件事…

第284章

今年三月的桃花一开,就是暮茹嫁给狄长生的第七个年头了。

前夜她问长生,可是想要孩子了,长生朝她笑,不语。

暮茹知道,这个决定只能她下。

夫妻多年,她知道,如果有了孩子,长生希望他们能定下来,此后就住在父母身边。

以后,就不能再游走他乡了。

很多事,要等到了那个年龄,才发现责任是伴着感情滋生的,他们得到爱与纵容,同时,那些就是没人施加,但也会悄然而来的责任也会如期而至,暮茹想,这或许就是家,也许这就是感情的传承。

他们接受父母的养育,也会不如自主地要去回报他们。

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她与长生说,她该生孩子了,长生过来抱了她,良久,他把湿润的眼睛搁在了她的肩头。

夫妻多年,其实一直是长生坚强的时候多,他带她游经四方,途中遭遇险难困苦,皆是由他来保护她,暮茹能给他的,就是从不离开的陪伴。

于狄家男人来说,娶妻是一生一世的事,他们的母亲曾经在他们离开家的那天告诉他们,如果他们一早起来,对着对方的那张脸是笑的,那么那一天,他们会过着带笑的一天,如果那天一早他们给对方的是哭脸,那么那天过得不愉快也不是太奇怪的事,暮茹记着婆婆的这句话,往后的日子里,尽管没有做到每天都带着笑,但她尽量不会让自己做出哭容…

长生亦如此,他用不能吵架的耐心包容了她途中所犯的错误,也承担过她所犯错误的后果。

他陪伴着她成长,从而,她也牵着他往前走,在他摔倒的时候,扶着他起来。

于是,在笑容里,夫妻之间慢慢多了包容,多了体谅,等到夫妻多年,他们就算短暂分离,即使因身边没有另一个人会若有所失,但也会内心安稳,皆因知道离得再远,也知道有一天有人会回去,而另一个人在等着有人的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