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让这对翁婿齐心,他们可就真的多了一个劲敌了。

林矍看向宁王,沉声道:“此时殿下不宜出手,更何况,林家还是有些家底的,护得住自家的女婿!”

这女婿,说的虽是郑天行,宁王也未尝没有包含在内。

宁王闻言神色微动,半响之后抬头,虽然未见异样神采,可是一双眼睛却如同水洗过一般,越发的明亮照人了。

暮色降临,夫妻两人这才同乘一车回家。马车之中一片静谧,车的四角银铃轻响,伴随着马车前行颇有节奏。今日天气闷热,明华从壶中给宁王倒了半杯药茶递过去,这才低声道:“萧家这件事情,若是闹大了…”

“这件事情,无论如何都会闹大。”宁王握住了她的手,认真看了明华片刻,直到明华先是略微躲闪,最后扬眉迎上,他才缓缓道:“如今我尚能韬光养晦,只是日后等我去了兵部担任一官半职,怕是他们就更如坐针毡了。”

“府中处境只怕会越发的艰难,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我的那些皇兄不是善茬,皇嫂、弟妹也不见得就好相与…”他说到这里略微一顿,露出一丝笑容,“你若是懒得应对,一概帖子都回绝了就是。就说宁王府中事务繁杂,你且要收拾呢。”

明华微微抿了下唇,眸中透出笑意,道:“王爷体恤,我如何不知,只是这府中杂务总有处理完的时候。我难不成还一直躲在内宅之中,不出门应酬吗?”

“若是你懒得理会,全然不理会就是,至于理由,就算是随口扯一个,难不成她们还能拉着你到父皇跟前告状不成?”宁王笑了笑,唇角勾起带着嘲讽,“我虽然不想惹事,可若他们真的过了,倒是也不怕事。”

一时间,他身上的慵懒之气全然散去,只留下眉眼之间的凌厉。明华见状心中了然,笑着道:“那也不至于,我虽然懒散了些,可是与妯娌之间偶尔聚一聚还是有空的。”说着她一双手覆盖在宁王的手上,正值盛夏,宁王的手竟然还透着丝丝凉意。明华心中担心,却又觉得这般凉意透着让人舒服的触感,不由又亲近了一分。

“王爷放心,我定然不会让人欺辱了去的。”明华笑着道,“更何况,身后有王爷与我当做靠山,纵然是兄嫂弟妹,我也只会客气礼让,不会卑躬屈膝的。”

她一双眸子明亮灵动,此时微微斜了宁王一眼,无端带出了一丝风情。

“难不成,王爷不给我撑腰吗?”

宁王略微愣神,听了这话才反手握住了明华的手,凑上前在对方耳边低声暧昧道:“王妃腰肢纤细,我自然要帮你撑着才是。”

明华一瞬涨红了脸,等到下马车时脸上还留着绯红的痕迹,只狠狠瞪了宁王一眼,转身带着丫鬟浩浩荡荡朝着内院走去。宁王还有事情要处理,只双眼含笑看着娇妻离去,这才转身去了外书房。

临州逃兵之事虽然林矍早已经做出了应对,他却不会真的任由那些人闹腾起来,听之任之,只会让他们更加肆意才是。他们既然做了初一,就别怪他这个当兄弟的做十五,事后算账了。

七月初,明华新婚不过十天,将将把后院第一次捋了一遍,就接到了楚王妃的邀请。说是去京外庄子游湖避暑,她生怕明华不去一般,帖子里竟然还附上了一张花笺,信上把那庄子夸赞了一番,三言两语就勾勒出了一处世外桃源一般的地方,倒是好文采,没有辜负了她出嫁前才女的名声。

明华暗暗好笑,想了想又觉得宁王府后院正好还有两个不好打发的宫女,她在府中,难免让这两人心生忌惮。倒是不如避开一两日,看看这两人究竟如何。思及此明华就让青梅磨墨,提笔回了帖子说是到时候定然欣然前往。

楚王妃的邀约定在了七月十三,在庄子上过一夜,第二日回来倒是不误了七月半在家守着的日子。夜里明华把此事跟宁王说了,夫妻两人靠在床头,一个看书,一个喝药,宁王闻言把药碗递给旁边守着的丫鬟,这才道:“既然已经应了,你且带齐人手过去就是了。另外,我这些日子给你挑选了一队护卫,随行看护你左右。”

以明华的身手,普通人三四个都不见得能近身,只是堂堂王妃哪里有事事亲自动手的道理。宁王不知道明华身边有没有国公府给的暗卫,然而如今京城也算是暗流涌动,还是小心些的好。

明华笑着应了,此时放下手中的书略微看了宁王两眼,拿着帕子亲自给他擦拭了唇边的药渍,往他身边略微一凑,这才低声道:“我未曾与王爷商量就应下这番邀请,王爷觉得不妥?”

第24章 计较

宁王刚刚的话她一字一句都听入耳中,夫妻两人不管婚前如何,然而成亲这些天来,事事都有商有量,不要说是红过脸了,竟然是连大声说话都没有,颇有些举案齐眉的架势。

这里面除了新婚的甜蜜之外,自然还有两人互相体贴留意、迁就的原因在里面。明华聪慧过人,又素来细心,宁王那一句“既然已经应了”听着虽然平静无波,却也让她心生警觉。

宁王只觉得身边人软香如玉一般的身子贴过来,带着小心翼翼,不由垂下眼帘,把那一双手拉入手心之中这才道:“是有些不妥,如今京城的形势…”他说着又笑了下,道:“这样的话说得多了,只觉得耳朵都磨出了茧子。我也知你心中自有定数,可出门在外,还当小心谨慎才是。”

说罢他略微一顿,又提及一个熟人。

“北陵的倾城公主至今不见踪迹,虽然疑心她早已经离了京城,却也不是这般好找的。京城四门,四通八达,只要出了城,又有什么地方去不了?她再好强,也不过是一个女子…”

不要说北陵使节团的人慌了心神了,就连皇上如今也是一个脑袋两个大,听到倾城公主的名字又或者是北陵使节团的人就头疼。

明华也知道此事,如今皇上已经派了秦王去查,却始终没有任何有用的消息。为此,秦王已经被叱责了几次,若非齐王求情,只怕就不止是叱责这般简单了。

“因此,出门在外切不可大意,身边护卫丫鬟不能少,切莫让有心人有趁机行事的机会。”说他小心眼也罢,宁王总觉得,如今这京中情势太适合浑水摸鱼了。若是他行事,定然会趁机从明华下手,对付自己。

明华听出他话中担忧低声应了,这才又道:“听闻,朝中几位将军如今都各怀心思,惦记着北疆那块没了王爷驻守,如今该如何是好呢?”惦记的都是青壮年的将军,又或者是家中有子需要“建功立业”的老将军。“听闻为着这些惦记北疆的将领们,还有各抒己见的文臣,皇上很是欣慰呢。”

实际上,朝臣们太积极了,皇上很是头疼。这几日里面朝堂之上为着北疆驻守之事已经吵了个热火朝天。林矍虽然未曾参与其中,却也被拉出来当了几次靶子,很是烦躁。

越是高官厚禄越是要会揣摩皇上的心意,林矍做到国公的份上,如何不懂皇上的想法。年轻的世家子弟可以派过去几个,官位不用太高,先磨练几年看看。但是,只有小年轻肯定是不行的,怎么也该有个大将坐镇。这坐镇的大将该如何选,才是皇上最为头疼的事情。

林矍隐隐透露,皇上属意的应当是他、吴成豪,还有已经挂起帅印多年,如今只有虚职在身的老将军李徹。只这三人中究竟选谁,就不好说了。

夫妻两人说了几句闲话,这才熄灯休息。

三日后,明华出门,留下红樱和绿桃两人在家坐镇,若是府中有急事可出城寻她。

楚王妃这边早早就让人收拾了庄子,明华到时她亲迎,过去就先是屈膝行了礼,然后热情拉住了明华的手,笑着道:“我原还想着六嫂府中杂务繁多,怕是来不了呢。那日得了六嫂回信就高兴得跟什么似的,让他们早早准备了。一路炎热,六嫂快随我进水阁吃些果冰消暑。”

明华与她同行,笑着道:“哪里就忙得脱不了身了,再者我素来苦夏,能出来避暑一两日也是好的。也算是偷得浮生半日闲,略微懒散两日府中也不会出什么大事。”

楚王妃笑着应了,两人携手进了水阁,果然比外面更是清凉一些。丫鬟们很快送上了拿冰镇着的果肉,这各色果肉切成大小相同的丁状,一旁摆放着银叉,方便人食用。

明华倒是不与楚王妃客气,说笑谈话一应周全,两人这边正是融洽,然后就听到水阁外面说魏王妃到了。

魏王排行行三,两人都要称一声三嫂,自然是一同出去迎接。谁也没有想到魏王妃这边才下了马车,就有人过来道齐王妃就在不远处了。齐王行四,齐王妃不早不晚恰好此时过来,自然是掐着点儿想要下魏王妃的面子了。明华心知肚明,此时眼风微微一扫果见魏王妃脸色难堪,神色变幻了几次,沉声道:“我一路风尘,倒是有些累了,既然你们要等四弟妹,就寻个丫头过来带我先去歇息会儿吧。”

竟然是一点面子都不给齐王妃。

明华心中有些愕然,然而还未曾来得及多做他想,就听到身边楚王妃道:“实在是弟妹招呼不周了,只四嫂马上就到,我不好离去不如劳烦六嫂带着三嫂去水阁休息?”

这就要拖她下水?

明华双眼含笑不露半分神色,心中迟疑着还未想好如何开口,就见唇角紧抿着的魏王妃扬眉冷笑道:“怎么,六弟妹这般迟疑,是不愿意陪我这个三嫂吗?”

“看三嫂这话说的,只是我也是第一次来八弟妹这庄子,之前一路有丫鬟领着,八弟妹又在一旁陪着我说笑,这路我可是不熟,万一把三嫂带错了地方,岂不是耽搁了三嫂休息?”这般小事儿明华直接就四两拨千斤,“更何况,我原本就是个路痴,之前在宁王府中还迷路过两次,王爷都拿我这毛病没办法,只得另外安排了人一旦我出了正院就跟随左右,免得我又错过了午膳呢!”

她说着略略一指,道:“这不,就算是出来游玩,王爷也怕我迷路,特意吩咐了这两个丫鬟寸步不离的跟着我呢!”实际上,这是宁王担心她的安危,特意给她配的女护卫,装作是丫鬟的样子,随侍左右。

“我竟不知道六嫂…”楚王妃歉意地笑了笑,然后又眉头微蹙,“只是,宁王府大小应该与楚王府一般,有丫鬟、仆妇在六嫂如何会迷路?”

明华见她这般问,倒是也不隐瞒,自曝家丑说起了宁王府里奴仆不多的事实。这也是实话,只是她没有傻到把宁王府里如今是外紧内松,里面看着人烟稀少,常常会有不见人烟的冷情地方,却也不会让外人轻易进来的事实也说出来。

两人这般略微说了会儿话,魏王妃愈发的不耐烦,眼看齐王妃的车架过来,直接冷哼了一声道:“既然劳动不得六弟妹,那就寻个丫鬟给我带路吧。”反正想让她在这里等着齐王妃,是不可能的。

明华自然不会阻拦她自行离去,只与楚王妃一同屈膝行礼,目送魏王妃离去这就迎了下车的齐王妃。齐王妃倒是和气,先是说自己被俗物缠身,来晚了,又拉着明华温温和和地问了几句无关紧要的话。明华一一回了,虽然齐王妃说话让人如沐春风一般和煦,她却也没有掉以轻心。

毕竟,只看她来的这个时辰,明明看到了魏王妃的车架却又只字不提的架势,就当懂得此女心思深沉,也不好惹。

她在国公府向来是说一不二,如今遇上几个与她身份同样贵重的女子,且各个心思不一,倒是让明华觉得颇为有趣。又过了一会儿,晋王妃也到了,晋王排行第九,最小,此时被丫鬟带着进了水阁连忙就道歉,说是被一些琐事给耽搁了。

“六弟妹正经是新嫁娘,想来宁王府的一应大小事情都未曾上手,反而来得最早。倒是四弟妹和九弟妹,真是贵人事多呢!”魏王妃假笑了下,见齐王妃无动于衷,晋王妃神色尴尬,就无趣道:“好了,都坐吧,这大热天的,难免心绪不平了些。”

晋王妃这才笑着过去坐在了魏王妃下手处,晋王与魏王一母同胞,齐王妃尚能够偶尔不给魏王妃面子,直接顶上两句,她却是只能够认命听着嫡亲的嫂子这般奚落自己。

明华觉得她可怜,就笑着推了一碗酸梅汤过去,笑着道:“快喝了解解渴,看你那额头上的汗水,就知道定然是急着见我们这几位嫂嫂的。”

“多谢六嫂体恤。”晋王妃轻声细语道谢,抬头对着明华抿唇一笑,眼神很是感激。晋王虽然上头有个兄长,然而自幼性子软弱,并不被魏王看在眼中,皇上也不甚喜欢。几位王妃身世比较起来,晋王妃也是比其他人差上一些。自成亲之后,时常被人欺辱。不过她与晋王却是琴瑟和鸣,为着自家王爷着想在外时多有忍让。

明华倒是不以为意,笑着看向楚王妃道:“八弟妹请我来时,可是说要游湖泛舟的,如今我在这水阁之上看过去,一片灿灿明光,可是不敢下水。倒是在这水阁之中钓鱼,还得几分乐趣,只是不知道这鱼竿、鱼饵可有准备好?”

不寻个让她们都闭嘴的活动,只怕到午饭之时都要与一群女人勾心斗角耍嘴皮子了。

第25章 料理

见明华这般说,楚王妃连忙笑着应了,让人去取各项东西来。齐王妃忍不住唇角抽搐了下,意外地看着明华——这六弟妹不亏是国公府里出来的,听闻在娘家时就是说一不二的角色,难得竟然在这样的环境下泰然自若,怡然自得。只是,也让人心生不满。

她这般行为,未尝不是因为没有把她与魏王妃放在眼中的缘故。不然,怎么不见楚王妃和晋王妃这般说话行事?

想到此处,齐王妃眉眼一扫,见魏王妃脸色也略微阴沉,不由浮现出笑容,起身走到水阁一旁栏杆出,笑看下面碧波荡漾,道:“还是六弟妹心思活,咱们干坐着确实无聊,倒是不如比试一番这垂钓的功夫?我可听闻六弟妹万寿节盛宴之后,在母后宫中又一次落了那倾城公主的面子,被母后赞誉文武双全呢!既然要垂钓,不如咱们也加些赌注?”

“钓鱼一事,在乎钓而不在于鱼。”明华回眸看了一眼齐王妃,嫣然一笑:“四嫂若是有兴致,明华自然相陪,只是赌注就免了。再者,倾城公主至今下落不明,这可不是个好兆头。”

拿她做比,齐王妃是真傻,还是装傻啊?

“看起来,六弟妹是看不上四弟妹的那些家底。也是,六弟妹出嫁之时,十里红妆都不及形容,林国公对她更是疼爱有加,她如何会眼皮子浅薄到随意与人定下赌约呢。”魏王妃此时笑了笑,对着齐王妃冷嘲热讽,却也没放过明华。

明华唇角带笑,似是听不懂一般。

“听闻四嫂未曾出嫁之前,在家中也是千娇百宠,被视为掌上明珠的。”明华若有所指,看向齐王妃道:“萧家这辈只得四嫂一个女儿,出嫁之时只当比我更风光才是。”

实际上,明华的嫁妆从外而看,与其他国公府嫁女,又或者王爷娶妻时没有什么两样,不算最差的,也绝对不是最打眼的。林矍疼爱长女,实惠都是在内里的,旁人岂会知道。

果然,齐王妃闻言就笑了起来,眼风中带着丝丝得意看了一眼魏王妃,道:“也是家中哥哥、嫂嫂们疼爱。”她出嫁之时嫁妆绕了京城一圈,端得是热闹喜庆,比起在娘家时不得重视的魏王妃自然底气十足。

“只可惜,你那三哥未曾活到你出嫁,不然你嫁妆不是能再添上十二台?”魏王妃心中憋闷,这话未曾细想就脱口而出。只话一出口,她就心生警惕,不待齐王妃开口就起身道:“四弟妹莫恼,是我一时失言了,萧将军当年之事连皇上都称赞其忠勇,三嫂不该为一时意气之争说出这般话来。”

齐王妃红了眼眶,倒是没有与魏王妃争吵。明华原本就是特意挑起话头想要询问一下萧家三子萧黎的情况,如今见素来不和的两人竟然这般三言两语就放下了此事,心中不由一动,眼神就悄然瞟向了魏王妃。

魏王妃性子泼辣、直接,且好面子,此时主动认错倒是难得。然而齐王妃被提及伤心事,却也只是坐在水阁廊檐边上,低头垂泪,并不多言语。

还有,这两人都默契的撇开了倾城公主的话题。明华心思微动,面上却不显露丝毫,只略微沉吟片刻,就给齐王妃递了一杯凉茶过去,低声道:“四嫂节哀。”

齐王妃抬头看了她一眼,这才道:“家中三哥素来疼我,他去南岭前还曾说到时候若打了胜仗,定然把南岭的战利品带回来与我当做陪嫁…”说着又抹了下眼角的泪珠,“没有想到,他去南岭不到半年,就…只我也为三哥觉得骄傲,听闻他守着关口到了最后一兵一卒,不曾投降求饶,正是真正顶天立地的好男儿!”

明华点头称是,只留意楚王妃和魏王妃等人的神色,然而两人都无异样。楚王妃略有感慨,而魏王妃则是眼中带着讥讽,却没有开口,似乎也认同了齐王妃的话。

可见,当初萧家一事做得是如何的天衣无缝。只是,楚王妃之前明明在宫中提醒过她…

明华愣怔了一下,恰好此时丫鬟们送来了鱼竿等物,她见楚王妃应酬众人,这才一边利索把挂好鱼儿的鱼钩甩入水,隐隐猜测到那日那些语焉不详的话,怕是楚王交代这个弟妹说的,至于实情楚王妃当是一应不知才对。

这般一想,她思及婚后宁王事无巨细,竟然不隐瞒她丝毫,心中不由一动,只觉得熨帖无比,神清气爽。

而此时,晋王妃忍不住开口道:“当时我年纪尚小,倒是听得家中长辈说,我舅舅那时也在南岭,只说当时跟随大军过去,那里尸横遍野…”

“打仗哪里有不死人的!”魏王妃扯动了下唇角,瞥了晋王妃一眼,神色间带上了些不耐烦。晋王妃躲开她的眼神,踌躇了一下才轻声细语道:“三嫂说得也是,如今宁王从北疆回来,少了他驻守,也不知道皇上会派那位大将前去驻守。毕竟,南岭之祸也不过才过去了六年。”

说着,一众人都把目光落在了明华的身上。

几个女人在一起,除了勾心斗角比比衣物饰品之外,也就只剩下斗嘴。不管是魏王妃还是齐王妃都想从她这里探得林矍是否要去北疆驻守的消息,明华是如何的人物,怎么可能轻易被她们得逞,几番转换话题之下,众人皆知这个看着笑眯眯的宁王妃并非看着那般纯善了。

“听闻她十六岁起就开始掌管国公府的内宅大小事务,林国公更是把她当做男儿一般养着,这些年来国公府内从未出过岔子,你一时探听不到消息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齐王扶着齐王妃起身,笑着道:“不用自责。”

齐王妃起身,笑着谢过齐王这才又道:“虽然不知道北疆事情具体如何,不过我倒是觉得这个六弟妹有些奇怪,不是无缘无故应了八弟妹的邀约的。”

“哦?”齐王与她一同坐下,闻言看了过去,“王妃可是察觉了什么?”

“宁王妃似乎对我母家很是有好感,许都是军伍出身的缘故吧,也许是猜测到了我和三嫂的用意,为了避开北疆派遣将军的话题,她倒是几次提起了南岭的事情。”齐王妃心思细腻,明华虽然小心,然而她事后细细回想起来也是心中无端生出了一些疑虑。更何况,她与魏王妃都是怀着别样的心思去的,宁王妃又怎么可能真的是闲着没事,过去避暑的呢?

几人彼此试探,自然也都看出了些东西来。

齐王妃与齐王低声说话,而宁王府中,明华却正皱着眉头看着手中的一摞纸张,上面写着的正是一应人等的供词,事无巨细,皆是签字画押验证了的。红樱等人能在她离家的这一天一夜中就抓住了翠竹轩那两个人的把柄,且把事情问了个清楚明白,实在是让她意外。

她不过是略作试探而已,这两个人也未免太沉不住气了。

想着,她目光微微一瞟,看向跪在正厅的事主,大婚之前皇后娘娘赏赐到宁王府的两个妙龄女官。这两人一个年芳十八、一个更是娇艳如花的二八年华,此时虽然被问责却不见丝毫惊慌不安的模样,反而一个偷偷垂泪,如同梨花带雨;一个眉头紧锁,一双眸子中透出丝丝的不甘愿,饶是目光灼灼,与别不同。

只不过这般娇美如画的模样却不是给明华看的,两人此时口中认错,眸子不时偷偷盯着的却是一旁捧着书本悠闲翻看的宁王。

明华略微翻了下手中的纸张,就轻轻放下,对此时依然只肯絮叨着说些没有什么实质性东西,如车轱辘一般说着认错话语的两人露出了一丝笑容。

她这次出门虽然是特意给了这两个人作妖的机会,却也没有想到两人竟然都如此大胆。更甚者,居然敢偷偷往外递消息,演了一出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戏码。

此人两人被人押送了过来,除了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认错话语之外,依然不肯吐露半分实情。她与宁王对视了一眼,这才扭头淡淡道:“既然你们两人都不愿意说话,那红樱你说给她们听听,免得让人说咱们王府中没有规矩。”她说着对宁王抿唇一笑,“王爷久不在京城,这府中原无人管制规矩差些也就罢了。如今既然我已经入住后宅,若再让人肆意行事,岂不是打了我这个当家主母的脸?”

对于明华这点带着小刺的话,宁王只失笑摇头,道:“王妃所言极是,此时正当整肃家法,免得让人以为我这王府没有规矩。”他说着目光微冷,“北疆十万将士在本王麾下尚且令行禁止,若连这么一个小小的府邸都有人肆意妄行,不遵家法,岂不让人疑虑本王赫赫战功从何而来?”

那两个妙龄女子被他冷眼一扫,只觉得从心底发寒,忍不住微微颤栗,再无半分摆弄风情的心思。

第26章 诱饵

宁王此话没有给这两个明艳动人的宫女半分颜面,反而比明华下令更是严苛一些。红樱见状微微松了一口气,这才信心满满上前一步,带着不屑的眼风朗声道:“自王妃管家以来,定下家规数条,奴婢已于月初时于两位女官说了清楚,是与不是?”

那粉装女子正待开口,红樱唇角勾了勾,“为了防止两位女官贵人多忘事,奴婢特别送过去了两份抄录好的家规,上面条陈分明,想来不会是两位女官还未曾来得及看就被身身边的丫鬟不小心毁了吧?”

“纵然是毁了,想来两位女官在宫中多年,也当练就一番过耳不忘的本事才是,不过十多条家规,应当不会转头就忘记吧?”红樱说着抿唇一笑,“毕竟,你们两位可是皇后娘娘精心挑选才送来王府的人,若真是个笨的,皇后娘娘如何会送给宁王殿下使唤呢?”

红樱一句句话都强行压抑着心中的恼怒和兴奋,努力保持用平稳的语气把这两人能够有的借口都给事先堵回去,成步步紧逼之势。如今见这两人踌躇着不敢开口,她双目一冷,不客气的冷笑道:“既然两位女官都已经知道、明白这府中的规矩,那奴婢就大胆问上一句。”

她上前一步,俯视着跪在下面的两人,沉声道:“昨日王妃离府之后,两位女官,一位让身边丫鬟出去买糕点,一位派人出去买胭脂,我可有说错?”

“红樱姑娘,这般可不算是违背了家法吧?”那绿衣女官抬头看了过去,一双被泪水略微晕染了的眼睛明亮透彻,带着倔强,“难不成,咱们用不惯府中的胭脂水粉,还不能花钱另外买吗?”

听她这般说话,那正在抹泪的粉装女子也抬起头来,娇声道:“婢子不过是嘴馋,在宫中时就常常听人说如意坊中的如意糕不同寻常糕点…”

她说着脸颊浮上一层绯红,定下心神之后胆子又回来,此时看也不看红樱只看向一旁漫不经心翻开信件的明华,“王妃明鉴,婢子只一时嘴馋…”

“一时嘴馋?”红樱冷笑,直接打断了此女的话,根本就不用明华开口,直接道:“女官真以为奴婢是无凭无据就让人把两位关起来的吗?”

“橙香,让人带那两个丫鬟来!”

她身后,宁王早已经放下了书本,此时看着明华全然不在乎下跪两女的模样,低声道:“我倒是没有看出,你身边的丫鬟如此厉害。早知如此,我倒是不必为王妃担忧…”他心知明华此举的意思,这才特意来此坐镇,为明华撑腰,免得那两个宫女凭着是皇后赏赐,反而闹出幺蛾子。

只这一番心意,倒是落空了。明华能干,身边的丫鬟也不容小觑,比那些管事嬷嬷都要威严一些。一张嘴,倒是把那两个宫女死死压制住了。

“若是一个小小的宫女都要让我来亲自处罚,与她理论是非对错…”明华说到这里略微抬眼,似笑非笑地看了宁王一眼,“那我也就太无用了吧,无端还会让人看低三分。王爷于军中管制下属,怕也不会与一般小旗小令的对质吧?”

虽然这两个女官乃是皇后所赐,在宫中也有着品级。然而宫女就是宫女,哪怕是爬到顶端,也不过是伺候人的奴才而已。明华身为宁王妃,家中主母,若真开口斥责这两个女官,反而是自降了身份。由着身边的大丫鬟红樱来发问、处置,再合适不过。

两个女官在下低声应对,明华与宁王却都放下了手中东西,低声说起了正事。有红樱挡在前面,这点声响倒是不会被外人听去。

“一如王爷所料,盯着北疆大将军之位的人倒是不少。”明华微微笑着,目光流转,露出动人神彩。她将手中那几张信笺就随手放在一旁,略微起身给宁王倒了茶,衣袖摆动之间,纸张悄然飘落,那下跪略微靠前的粉装女子本正与红樱狡辩,此时偷偷瞟了一眼那飘然而落到跟前的纸张,顿时心中一紧。只见她眼睛猛然一眯缝,盯着信笺几乎移不开眼来。

明华回身察觉,立刻道:“翠果!”

翠果上前收起纸张,中间过程不过片刻,那宫女听得明华声音就连忙回神,只张口随意与红樱辩驳,装作根本就没有注意纸张上内容一般。

等到明华让人收起了纸张,转身继续低声与宁王说话,她这才偷偷松了一口气,想着应当是瞒了过去才是。

明华侧对两人,冲着宁王微微一笑,又低声道:“还有,萧黎当年之事,我听晋王妃所言,当时她舅舅在南岭。”

“隋崛?”宁王立刻反应过来,“当初南岭一事,他倒是出了不少的力,也正是他一封奏折八百里加急送往了京城,这才有了萧黎身后的体面…”

说到此处,宁王略微一顿似是想到了什么。听着那两个女子愈发扰人的哭声,他眉头一皱直接抬高声音道:“不过是些许小错,关她们几日禁闭,罚抄佛经就是了。”

“若是再让身边丫鬟与外人送信,直接杀了了事。想来父皇、母后也不会因为两个宫女责罚我!”

前一句话还让那两个女官面露喜色,后一句却让她们两人面无人色。然而,宁王如何会理会她们,直接起身朝外走去,吩咐道:“我还有事要处理,午膳让人送去前院书房。”

“王爷慢走。”明华略略起身,等着宁王出去,这才缓缓坐下低头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女官,笑着道:“既然王爷都开了口,就把她们关起来就是。除了送饭菜的人之外,一应人等不许出入。”

两女被带了下去,红樱尚有些愤愤,倒是明华给她倒了杯茶塞过去,笑着道:“我的好红樱,你这两日已经做的很好的。若不是故意放松了警惕,这两人说不得还不会出漏子呢!”

“只可惜这般白白放过了这次!”一旁翠果也有些不甘,低声道:“若非王爷开口,咱们这次…”

她话到一半就捂住了嘴,忐忑地偷偷瞄了明华一眼,轻轻扇了自己一个嘴巴子,“奴婢妄言了。”

明华没有多言,只道:“让人看好了她们两人就是,一应入院送饮食之人,都让人给我牢牢盯紧了。切记,不可打草惊蛇。”这两人之前往外传的消息,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话。不过是托人寻亲又或者与家眷联系,这样的举止纵然有错,却情有可原,不算大过。

这两人毕竟是宫中多年熬出头的女官,所凭借的自然不止是外貌。此番举动看似莽撞,却是一次试探。试探宁王府中是否有人特意盯着她们。

如今这鱼饵已经抛下,鱼儿上不上钩,就看她够不够机灵,野心够不够大了。

粉装女子被人送入了屋中,外面守着两个粗使的婆子,屋中则冰化茶凉,门窗紧闭之下更显得闷热。她心中有事,在屋中来回走动了几趟,额头上立时冒出了一层细细的汗珠来。

那惊鸿一瞥,虽然短暂如昙花一现,可是纸张上的内容她却是看得分明。更何况,王爷王妃两人说话虽然刻意压低了声音,却也偶尔有一两个字透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