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蘅同洪孝帝见了礼后,就寻了位置坐下。宫宴的位置,他所坐的位置和成王靠的很近,几乎是平起平坐了。

姜梨注意到,场上许多年轻的姑娘,又有很大一部分将投向成王或是沈玉容的目光,转向了姬蘅。

毕竟论起容貌来,这殿上所有男人加起来,都比不过姬蘅。如沈玉容叶世杰这样的俊美眉目,在姬蘅面前比起来,也仿佛蒙上了尘埃。

这样的人,天生就该是众星拱月,把所有人都比下去的。

不过如今的姜梨,对于皮相实在没有半分喜悦。当初的薛芳菲还是燕京第一美人,最终不也敌不过荣华富贵。可见光有美貌也是不行的。

“肃国公倒是很得陛下看重。”柳絮悄声对姜梨道。

“陛下没有亲信,”姜梨微笑:“只能依仗肃国公了。”如今洪孝帝帝位不稳,成王一派虎视眈眈,从前的成王还要收敛几分,如今右相和成王互相扶持,成王一派越发稳固,另一头,姜梨的父亲姜元柏作为文臣之首,朝中势力广大。或许姜家并没有谋逆之心,但对于一个势微的帝王来说,姜家的实力就是威胁。

一边是元辅一派,一边是成王一派,加上洪孝帝自己,如今的北燕,犹如三足鼎立。姜元柏势力广大,若是姜元柏不在,朝中许多事情怕是无法运行,一方面洪孝帝要依仗姜元柏保持朝中稳固,另一方面要提防成王在背后放冷箭。三方势力中,洪孝帝反而成了最为单薄的一派。姜梨都为洪孝帝感到辛苦。

而朝中大臣又大多分为两派,一派拥护姜元柏,这是守旧派,一派拥护成王,这是怀有狼子野心的一派,洪孝帝可以用的人寥寥无几。纵然登基七年,洪孝帝大约也建立了一些自己的亲信,但七年时间远远不够成长出足以与另外两派分庭抗礼的臣子,这样的情况下,肃国公姬蘅就是一个绝佳的选择。

一来有姬蘅的父亲金吾将军姬暝寒的旧部势力,手下有兵马,势力不弱,二来姬蘅的祖父,老将军自小从马背上长大,坚信忠君报国,人品毋庸置疑。洪孝帝用着放心。三来嘛,姬蘅此人喜怒无常,心狠手辣,这样的人却更难被人收买,加之平日行踪神秘,不和姜家一派交好,也不和成王一派牵扯,干干净净,清清白白。

这样一来,洪孝帝会看重姬蘅,将姬蘅视作心腹,是很自然的事。

不过,姬蘅就真的会甘于做洪孝帝的心腹么?姜梨忍不住看了一眼红衣青年,她总觉得,姬蘅并非是旁人所说的喜怒无常的性情,之所以难以琢磨,不是因为他无迹可寻,可是因为他藏的太深。

姜梨又隐约的觉出一点奇怪,但说不清究竟是哪里奇怪。总之在洪孝帝、成王和姬蘅的关系中,姜梨察觉到一丝不同,并不简单的只是表面上看到的这样。

她还没有想清楚,柳絮已经轻轻地拉了一下姜梨的衣角,道:“宫宴快要开始了。”

宫宴快要开始了,各人都要各自落座。

姜梨是得跟姜家女眷们坐在一起的,便和柳絮分开了。落座的时候,姜梨坐在姜幼瑶和姜玉娥中间。姜幼瑶对她挤出来的笑容里都含着恶意,姜梨简直不忍看。

不想笑便别笑,何必在众目睽睽之下委屈自己?

洪孝帝还没有落座,皇后站在他身边,丽嫔稍稍靠后一些,到底也是站在了洪孝帝身边。姜梨目光闪了闪,洪孝帝对丽嫔的宠爱,比她想象的还要多一些。

洪孝帝道:“孤听闻今年官学红榜已出,国子监榜首和明义堂榜首都在此殿,各自是哪位?出来让孤看看是怎样的好儿郎和好姑娘。”

姜梨和叶世杰同时站起身来。

姜幼瑶放在桌下的手,暗暗绞紧了帕子。姜玉娥则是眼睁睁的看着姜梨站起来,差点掩不住心中的妒意。

叶世杰起身往殿中走去,姜梨也紧跟着前往。

大约是第一次面圣,叶世杰极力保持镇定,仍不禁泄露出一丝紧张,走的步伐略显僵硬。不过没有人会在这里议论他的紧张,能在国子监校考中摘得魁首的人,无论如何都是值得敬佩的。

出乎人意料的是姜梨,有了叶世杰的陪衬,就更衬得她神态从容安静,仿佛面对的不是九五之尊,而是普通的家人一般。

洪孝帝的目光露出些趣味来。

上轻车都尉,孔六今日也来了,他就坐在姬蘅身边,穿着熟悉的甲衣,对姬蘅低声道:“小丫头不露怯,挺神气。”

姬蘅瞥了他一眼,淡笑道:“废话。”

姜梨和叶世杰行过礼,洪孝帝令他们二人起身。先是看向叶世杰,问:“你就是叶世杰?”

“回陛下,正是草民。”叶世杰恭敬道。

“听闻你乃商户出身,竟能有如此学问,在国子监校考中独占鳌头,很不错。”洪孝帝笑道:“孤很看重你这份上进,必然要好好嘉赏你。户部近来有空职,孤就让你做户部员外郎,宫宴过后就上任吧!”

叶世杰闻言,又惊又喜,忙叩谢道:“臣领旨,谢陛下隆恩!”

姜梨也很惊讶,万万没想到洪孝帝竟然会直接封叶世杰为户部员外郎,要知道这个职位瞧着不起眼,燕京城却是许多人挤破头也想进去的。一来这是京官,许多国子监出来的年轻人,头一年都要外放地方的,叶世杰却能留在燕京城。二来是这官位是从五品,要知道姜家三房的姜元兴,凭着姜家的名声在仕途上混了多年,也才将将是个从七品的校书。

叶世杰刚入仕途,便走在了许多人的前头!

李濂握着杯子的手微微一颤,他早就看重叶世杰仕途上会有作为,本想拉拢,一切都进行的挺顺利,可中途不知道为何,叶世杰突然疏远了他。如今叶世杰果然如他所料,以入仕就有如此佳绩,可自己和叶世杰的关系却远远不及当初所想,这就难办了。

男眷席上,姜元兴嘴角发苦。一个刚入仕的少年都比自己官职高,回府后,想必杨氏又要同他大闹一场了。

姜元平却是和姜元柏对视一眼,彼此都明白自己眼中的意思。说起来,叶世杰也算大房的亲戚,他们官做到一定位置的人,总喜欢任人唯亲。要是叶世杰是个可造之材,多提拔提拔他,说不准日后也能有所回报。

季淑然微微皱眉,叶世杰能一举成为户部员外郎,是她没想到的事。她自然不能让叶家好,最好叶家一直没落,这样叶珍珍才不会有人记起,她才是唯一的首辅夫人。不过,想到今晚将要发生的事,季淑然的眉心又舒展开了,管他叶世杰如何,姜梨如何,今夜一过,户部员外郎这个肥缺,叶世杰也没有福气去享受了。两个声名狼藉的人都不一定能活过这个夏日,又何必在乎眼下的不舒坦?

叶世杰谢恩后,洪孝帝又笑着看向姜梨:“孤早就知道太傅家里有位嫡小姐,一直未曾见过,你就是姜二姑娘?”

姜梨抬起头,微笑道:“臣女见过陛下。”

比起叶世杰的局促,她实在是坦荡多了,从容多了,也平静多了。

甚至没有一点面见天颜的激动。

原本还有些紧张姜梨出错的姜元柏见此情景,这才松了口气。

姜元平道:“大哥,梨丫头这性子,稳得出奇。”

姜元柏也有些发怔。

洪孝帝瞧着面前的小姑娘,她的目光里没有对天家的畏惧,但又不会让人觉得被冒犯的不敬。而是非常平和的,姜梨的眼睛非常纯洁清澈,更像是稚童才有的眼神,洪孝帝也并没有生气,注意到她手腕间的佛珠,想起姜梨曾在庵堂上住了八年的事情,就问:“你平日里读佛经?都读哪些?”

“回避下,臣女无事时,喜爱抄佛经,平日读《般若经》《华严》《金光明》《妙法莲花》。”她娓娓道来。

洪孝帝笑道:“难怪孤看你性情平静,你这性子,倒是与太后投缘。”

当今太后就是酷爱礼佛,洪孝帝这话,可算是非常抬举姜梨了。

姜梨含笑以对,也在打量洪孝帝。洪孝帝如今不过二十有七,看起来却比同龄人要年长一些,显得格外稳重。大约是因为身为皇帝,有许多要操心的事,况且如今的北燕并不如表面看上去那般歌舞升平,太平盛世,姜梨倒是能理解一些洪孝帝。

洪孝帝心中也很意外,他早早的听过姜梨许多传言,包括杀母弑弟,不过大约是因为姜梨是幼年失母,让洪孝帝起了同病相怜的心思,对于姜梨,洪孝帝并没有太多的厌恶。如今姜梨又成了明义堂校考的榜首,加之亲眼所见,姜梨温柔纯澈,不似传言作恶之人,就对姜梨起了几分欣赏之意。

洪孝帝道:“姜爱卿,你养了个好女儿。当得起掌上明珠,既是明义堂榜首,孤也有赏赐。”他随意挥手,便有个太监模样的人前来,捧着布帛,念出一长串名字。

无非就是首饰珍宝,姜梨听得头疼,毕竟洪孝帝不能赐她个官位,要是赐个县主之类,如今也突兀了些。姜梨对珍宝首饰并无热爱,听得也很平静,倒是宴席上的姜玉娥听完,更是要妒忌的酸水往外冒了。

孔六道:“看见没有,姜二小姐一点不为所动,绝对是个不食人间烟火,不为荣华富贵所动的好女之。”

姬蘅唇角一勾,笑意微带嘲弄:“她心里图谋不止这些,当然不为所动。”又昵一眼孔六,“不是所有人都跟你一样目光短浅。”

“我目光短浅?”孔六道:“我他娘的能百步穿杨!”

姬蘅懒得搭理他。

姜梨谢过恩后,带着场上众人的艳羡回到了座位。季淑然笑着称赞她道:“梨儿真是给咱们府上长脸了。”

“二姐比我强多了。”姜幼瑶也恭维道。

季淑然如此就罢了,姜梨晓得季淑然惯来爱做这样的举动。只是连姜幼瑶也要忍住不悦做面子,就让姜梨有些诧异。

姜幼瑶应当如姜玉娥一样,一声不吭,心里恨毒了自己才对。

她又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姜幼瑶,发现姜幼瑶的目光里,还隐藏着些期待和兴奋,不由得警醒起来。

再如何,宫宴还是要开始的。

菜肴丰盛,姜梨却无心品尝。姜玉娥有些炫耀般的为姜梨解释各样菜色,似乎在证明自己比姜梨见过的世面多得多。或是故意不提醒一些菜肴要如何入口,等着看姜梨出丑。谁知姜梨要么安然无恙的度过,要么根本就不夹那道菜,让姜玉娥的打算落空。

到了后面,姜玉娥也不怎么在意姜梨了。只管露出自己最好的一面,有意无意的侧身向着男眷席上,大约在“引人注意”。

姜梨只觉得姜玉娥的行为可笑,不知杨氏怎么想,不过倘若三房的人人人都是姜玉娥这个德行,姜梨就能了解为何这么多年,姜元兴还只是个校书的原因。

成为笑话还不自知,自然很蠢。

男眷席上,周彦邦却是不时地往姜梨的方向看去。

因着姜梨与姜幼瑶坐在一处,旁人看见,也只以为周彦邦看的是他的未婚妻姜幼瑶,身边的人还打趣他,周彦邦笑着应了,心思却全然不在此处。

和姜幼瑶解除婚约,重新让姜梨成为他的妻子,到现在已经成为了周彦邦的执念。只可惜这件事宁远侯夫人不同意,宁远侯听了更是大怒。周彦邦也晓得自己这个想法很是荒唐,毕竟姜家又不是小门小户,怎么能三番五次的毁亲?

但姜梨的确是不一样了。

周彦邦每一次见到姜梨,都能更加欣赏姜梨身上的美好。她和燕京城的贵女们看起来都不一样,她对自己越是疏远,周彦邦就越是不甘心。周彦邦晓得,自从校验过后,姜二小姐的名声变好,许多贵族子弟家里就会开始将目光转向姜梨。而近日洪孝帝授礼的时候,周彦邦也能清楚地感觉到,周围的这些年轻公子,也有许多看姜梨看的目不转睛。

有才华,性情温柔,生的清灵美丽,家世不薄的首辅千金,还得到当今陛下的青睐,这在燕京城的贵女圈里,也是数一数二的好姑娘。

周彦邦心里抓心挠肝的不安,生怕就这样将姜梨错了开去。可他自己和姜幼瑶的亲事都已经定在了明年冬末,若是不出意外,就只能和姜梨擦身而过了。

周彦邦很不甘心。

在他频频看向姜梨的时候,自然没有发现,自己的这一番举动,已然落进了另一人眼中,这人却是沈如云。

沈如云眼见着自己的心上人终于能和自己见上一面,心中自然是喜悦的。只是喜悦很快就就被冲散了,虽然和周彦邦同处一处,可周彦邦的目光,一直都没有看向她,而是看向姜幼瑶的方向。

沈如云很是伤心,她心中爱慕周彦邦,可从前是自己身份配不上,如今她已经是状元郎的妹妹,兄长亦是朝官,能与周彦邦站在一起,可周彦邦又有了婚约。

倘若这只是婚约便罢了,沈如云却也能清清楚楚的看见,周彦邦看向姜幼瑶的眼神,充满了缱绻爱意,那代表着,周彦邦心里也有姜幼瑶。

沈如云的心,一瞬间跌到谷底,伤心之外,又生出一股不甘与妒忌来,只恨不得姜幼瑶和周彦邦的亲事出现个把周折,让这桩亲事成不了真才好。

姜梨享用着菜肴也觉得味同嚼蜡,只因为瞧见沈玉容和永宁公主二人,便恶心的吃不下饭,然而宫宴还是要继续,也只得按捺着不适,勉强继续着。

这一场宫宴,竟是持续了很久。官僚们各自觥筹交错,推杯换盏说着官场上的话,夫人们则是闲话家常,交换着彼此府上无关痛痒的趣事。小姐们和公子们,则是隔着男女眷长长的席幕,偷偷地时而互相看一看,有不小心对上眼的,便又飞快的错开目光,仿若无事,实则暗暗地记住对方的容貌动作,打算回府后打探一番。

倒是各有形状,别开生面的一副众生相。

成王和洪孝帝之间,倒也兄友弟恭,其中潜藏的暗流汹涌,却不为人知道。太后一如既往地宁静,刘太妃与皇后在说话,丽嫔温柔的坐在一边,不时地为皇帝斟酒——这种本不该她做的事,她也做得十分自然而亲切。

桌上的玉白细瓷瓶里,是杏花酒。因着女眷们不胜酒力,宫廷夜宴中准备的酒水也是甜甜的果酿,并不醉人。姜梨面前只放着杯茶,酒杯却是一点儿也没碰。自从当初沈母寿辰一事之后,姜梨每每想起来,都觉得倘若当初没有喝下面前的那杯酒,如今大约又是一番不一样的景象。

喝酒误事,她就从此滴酒不沾。越是宫宴这样的大场合,她越是不会犯一丁点差错。

姜玉娥却是不晓得这些,似乎也极喜爱果酿甜甜的滋味,直喝的眉眼微醺,脸庞爬上嫣红,显出几分平日没有的娇媚来。

正在这时,听得季淑然含笑问道:“梨儿怎么不尝尝这杏花酒?”

姜梨抬眼看去,就见季淑然自然而然的拿起姜梨面前的酒盅,给她斟满,笑着放到姜梨面前,道:“宫里的杏花酒和咱们府里酿造的不一样,味道更清甜,也不醉人。你们女儿家,多喝一些也有好处。”

姜梨扫了一眼季淑然,季淑然笑的温柔,但不知为何,姜梨突然生出了一种不适之感,仿佛心里有个声音正在提醒她,千万莫要喝下这杯酒。

姜梨相信自己的直觉,便道:“多谢母亲,只是我不胜酒力。”

“这哪里算酒,其实就是甜甜的糖水罢了。”季淑然笑道:“我见梨儿你今晚用膳用的不多,夏日里容易惫懒,喝点杏花酒解暑。”

姜梨心里打了个突,目光偶然瞥到隔着自己不远处,沈如云和沈母正在说话的景象。心中一惊,一瞬间,一些画面从脑海中倏然掠过,姜梨顿时知道自己是在什么地方见过季淑然的眼神了,季淑然的眼神为何让她觉得如此眼熟。

季淑然的神情,那种极力按捺着期待还要装作若无其事,像是一条毒蛇蛰伏的眼神,可不就是当初沈母寿辰宴上,沈母的眼神,还有萧德音劝酒时候的笑容!

刹那间,姜梨差点变了脸色。

虽然怀疑来的莫名,但姜梨几乎能够断定,季淑然母女打的主意,就如同当年沈母寿辰宴上那些人打的主意一般,就是要她身败名裂!

从小吏女儿到首辅千金,重生为人,她竟然又遇到同样的场景。

姜梨的心中说不出是愤怒多些还是荒谬多些,到了最后,却全然只想冷笑。

她前生就是因此此事而悲惨一生,如今换了一拨人,却要来故技重施,既然如此,她就偏不如这些人所愿!

姜梨看着姜幼瑶,笑道:“三妹也没喝这酒呢。”

“幼瑶不能沾染杏花做的东西,”季淑然道:“但凡沾了,便会全身起红疹子。你别看她一点不沾,怕是心里馋嘴的很呢。”

姜幼瑶撇了撇嘴,没说话。

姜梨却心知肚明,季淑然可算是个万无一失的,只怕是害怕中途出什么变故,让姜幼瑶误饮了酒水生出事端,连这种理由都能编出来。

只是,季淑然莫非以为,只要姜幼瑶不喝酒,就能万事大吉,全顺着她心意么?

那她就大错特错了。

姜梨微微一笑,淡道:“是么?还是第一次听说三妹不能粘杏花。如此,多谢母亲了。”她将酒杯接过来,以袖遮面抿了一口,这才放了下来。

还剩大半盅。

季淑然眼见着,却也没有再劝姜梨喝下剩下的半盅,又与姜梨夹菜,端的是温柔慈母,一点儿也挑不出错处。

姜梨心里发冷,抬眼看去男眷席上,正瞧见叶世杰也正被人劝酒,叶世杰毕竟今日才被点任京官,来敬他酒的人许多,叶世杰多少也得喝点。这本来无可厚非,不过姜梨却见着,那斟酒的太监,未免也太过殷勤了一些。

年轻的公子哥儿如此多,那太监偏偏守着叶世杰一个,分明李濂李璟也在旁边,周彦邦也在旁边,沈玉容也在旁边,太监多少也要照拂着周围的人一些,可他独独就盯着叶世杰。

其实宫宴这么多年,席上又觥筹交错,酒酣耳热,没有人回去注意一个小太监的举止。但姜梨偏偏就注意到了,她幼年跟着薛怀远,薛怀远处理公务的时候,偶尔也会教她一些,越是复杂的情况,越是要留意细节。

这个微不足道的细节,在此时被姜梨看在眼里,也终于令她豁然开朗。

原来如此,原来季淑然母女为自己安排的“奸夫”,是叶世杰。

于情于理,好像都很合适。叶世杰和自己是表兄妹,本就有关系,当初她当街为叶世杰解围,也可变成有私情的象征。当然了,年轻男女互相青睐,算不得什么大事。但在宫宴席上,做出丑事被人撞破,那就是大过错了。

她身为女子,必然名声尽毁,明义堂校验做的全部努力都付诸东流。而叶世杰才刚被点任京官就如此下作,盛怒的洪孝帝指不定会怎么责罚他,至少叶世杰的仕途就止步于此。

叶家和她,结怨更深。成了亲也是怨,不成亲亦是怨,总之,她和叶世杰,这辈子就算毁了。

真是好周全的盘算!

姜梨眸光转厉,然而立刻低下头去,再抬起头来时,笑容依然如最初一般纯澈无争。

姜幼瑶正扭头,忽然瞧见姜梨面前的酒盅,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空了,愣了一愣,下意识道:“你什么时候喝光了?”

“唔,”姜梨答道:“甜甜的很好喝,我便喝光了。不过,不能贪杯,一杯就够了。”她笑笑。

季淑然的一颗心放了下来。

另一头的姜玉娥,将将放下面前的酒盅。

------题外话------

姜玉娥:意不意外?惊不惊喜?

]]

☆ 第 81 章、第八十一章 前程

宫宴热闹过后,太后提出要去玉明殿外的池边赏荷。

宫里的池塘是请工匠挖的,效仿燕京城的永宁河,因此十分宽广。夏日的时候,十里荷塘,一片翠色,明月当空,星光点点,十分美好。

连日来的闷热都一扫而光,令人神清气爽。

宴罢过后赏赏花,大约是贵人们素来的喜好。

姜梨也跟随着姜家人一道来到了荷塘周围,季淑然和姜幼瑶,亦是寸步不离的跟着她。姜梨深知,这自然不是季淑然为了表示和自己这个继女的亲热,不过,她也并不在意这些。

水上长廊,夫人小姐们顺势坐下,桌上有摆好的瓜果点心,姜梨正跟着往那头走去,突然间,感觉自己手心里被塞了个什么东西,回头一看,就见一个陌生的宫女与自己擦肩而过。

她捏紧了手里的东西,依稀辨的清似乎是张纸条,不由得看了一眼季淑然和姜幼瑶,以为这是季淑然的安排。但见季淑然并无不对,仿佛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一时又有些纳闷。

但终于走到湖心亭里的时候,姜梨故意落在后面,趁着季淑然和姜幼瑶不在,瞧瞧打开手心,果然是一张字条,借着幽暗的灯笼光,可见一行小字。

园后东门毓秀阁见。落款是:周彦邦。

姜梨一怔,季淑然已经在唤她,便立刻将字条揉作一团,本想扔进湖里,忽而想到什么,又重新藏在袖中。

刚走到季淑然身边,季淑然就笑道:“梨儿走的慢了些。”

姜梨含笑以对,心里却对周彦邦的这张字条怒极反笑,周彦邦应当不是季淑然安排的人,以姜幼瑶对周彦邦的看重,万万不会让任何一点事牵扯到周彦邦。周彦邦应当是自己的主意。

姜梨万万没想到周彦邦也会在此插上一脚,不晓得这位宁远侯世子如何来的自信,自己就真的会随着一张纸条赴约。或许周彦邦认为姜二小姐对他余情未了?可姜梨仔细的回想了一遍回到燕京城后,她和周彦邦仅有的几次照面,都没有表现出对周彦邦一丝一毫的兴趣。

大抵自作多情的人,便是再如何对他冷若冰霜,他也总能找出对方爱慕自己的证据。

姜梨心里盘算着,今日自己和叶世杰不会如季淑然所愿,但仅仅如此,似乎也太便宜了一些季淑然。

从来到姜家开始,姜梨一直在以局外人的眼光看待姜家的每一个人。她同情真正的姜二小姐,但在自己家仇未报之前,并不愿意过多的牵扯到姜家的风波之中,省的多出意外。

因此,秉持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想法,季淑然害她的时候,她就反击回去,姜梨自以为不过分。但这一次,季淑然是真正的惹怒姜梨了。

季淑然的手段实在太下作,让她想到了当初的自己,过去一幕重演,新仇旧恨,让姜梨这一刻,十分愿意报复。

世人说,真正的报复,便是抢走人心中最珍爱的东西,并撕碎凌辱。季淑然最心疼的是姜幼瑶和姜丙吉,姜丙吉太小,没什么可失去的。但姜幼瑶不一样。

姜幼瑶如今最执念的,可不就是宁远侯世子周彦邦。季淑然母女想尽办法从姜二小姐手里抢走这门亲事,又时时提防着这门亲事被姜二小姐抢回去。眼下姜幼瑶更是因为周彦邦而恨上姜梨,周彦邦就是姜幼瑶的弱点。

姜梨的手指摩挲着袖中那张短短的纸条,倏而笑了。

既然周彦邦自己要趟进这淌浑水,便也怨不得她祸水东引。姜幼瑶时时刻刻的提防着自己,却不晓得,周彦邦是燕京城的美男子,想要嫁给周彦邦的女子不止她一个,譬如她的前小姑子沈如云,有譬如,姜家三房,庶子所生的姜玉娥。

假若让姜玉娥有一个机会,能嫁入宁远侯府,姜玉娥会怎么选择?一边是平日里热热络络唤着的姐妹,一边是日后可能再也遇不到的好人家,姜玉娥的选择,姜梨十分期待。

季淑然不时地抬眼看向姜梨,时间慢慢流逝过去,姜梨伸手支出额头,轻声道:“母亲,我有点头晕…”

怎么这么快?季淑然心中疑惑,她以为药效还要会子才慢慢发作,眼下姜梨这般说,她也不得不应着,又怕再待下去会让人看出端倪,未免出什么事端,只得提前让姜梨离开。

季淑然就对身边一个一直站着的宫女道:“先把二小姐扶回房好好休息,等会我再来接她。”

姜幼瑶试探的问道:“二姐?”

姜梨微微蹙眉,挥了挥手,却不小心碰到一边的杯子,满杯茶水,尽数泼在姜玉娥的裙子上。

姜玉娥“呀”的惊叫一声,连忙站起身来。

姜梨微微瞪大眼睛,似乎也稍稍清醒了一些,连忙道:“对不起五妹,我不是故意弄到你衣裳上的。”又很是歉意的看着姜玉娥身上的污迹:“这下可怎么办?不如你与我一道去换衣裳,正好我休息一下。”

“不必了…”季淑然正要阻拦。

“母亲,这是宫宴,五妹妹穿着脏污的衣裳终究不美,宫里应当有一些应急的衣裳,再不济丽嫔娘娘那里总该有一些,五妹还是换了为好。”

姜玉娥正是有些恼火,这身衣裳她今日第一次穿,因着是老夫人寻人裁的料子,平日里哪有机会穿这样好的衣裳,这会儿全都被姜梨毁了。突然听得姜梨说起丽嫔,心里就是一动,若是丽嫔给她找的衣裳,再不济都是宫里的料子,说不准比老夫人给的还要好。当即就站起身,笑道:“大伯母,不碍事的,我与二姐一道去吧,二姐说得对,穿着脏污的衣裳,只怕别人说我们姜家对陛下不敬。我在路上还能照料二姐呢。”

季淑然手心微湿,姜玉娥可不晓得她的打算,季淑然真不愿意姜玉娥坏了她的事。不过想想也就释然了,待走到半路,让人将姜玉娥引开,姜梨还是如原先计划的一般。而且姜梨药效发挥的这么快,离席离得早,也有充足的时间来布置。季淑然就对身边宫女使了个眼色,道:“既然如此,你俩就先去吧。”

杨氏没有说话,虽然姜玉娥是她的女儿,但姜玉娥成日巴结大房,对季淑然这个大伯母比对她这个亲娘还要亲近,杨氏已经习以为常了。

姜玉娥就和姜梨一道,跟着这位面生的宫女离开了。

离湖心亭不远,水上长廊的边际,有很多空着的茶屋,便是为了宫里的贵人临时有个头疼脑热,要休息或是换衣裳准备的。平日里都没什么人,很是安静。

姜梨与姜玉娥一道走着,不知是不是因为宫宴上喝了太多酒,姜玉娥走着走着,也觉得头昏昏沉沉,姜梨边走边与她说起姜幼瑶的亲事。

“。…今日听母亲又说起三妹和周世子的亲事,三妹很高兴的模样。我瞧着宁远侯夫人对三妹也十分满意。”

“。…。说起来,三妹这桩亲事委实不赖,周世子在燕京城也算是百里挑一的人物。只是我和周世子没有缘分,日后大约也只能另寻人家。”

“。…。五妹也快及笄了,我听父亲院子里的小厮提起,三叔也在让父亲给五妹相看有没有合适的人家,不晓得五妹日后又会进谁的府邸。”

姜梨突然说起这些,姜玉娥怀疑姜梨是在报复自己,上次将姜幼瑶和周彦邦定亲的世清告诉她,姜梨一定是伤心了。但姜梨此刻又往自己心头戳刀子,说起自己的亲事,姜玉娥也忍不住有些怨愤。

姜玉娥道:“二姐倒是挺关心我的亲事的,不过我年纪还小,比二姐还要小一点。二姐也说了,我爹不比大伯父,真要寻人,自然不能和二姐三姐比的。”说这话的时候,姜玉娥还带着几分赌气。要是平常,她自然不会说出这样的话,但今日也许是有些醉了,她说话也胆大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