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蘅扫了一眼玉佩,恍然:“我见过。”

“是。”姬蘅还捡起来过。

“看起来很寻常。”姬蘅道。

“是很寻常,不过总觉得很特别。有时候珍贵的东西,不在于它价值几何,不是么?”姜梨笑着回答,一边小心翼翼的将玉佩又塞回衣领处。对于她来说,这块玉佩之所以珍贵,不仅是因为这寄托了薛怀远对她的爱女之心,还因为这块玉佩时时刻刻提醒着她的名字。

她是阿梨,也是阿狸。是姜梨,也是薛芳菲。

不能忘记了自己是谁。

姬蘅耸了耸肩,拿起酒碗来喝了一口,他看起来很斯文矜贵,酒碗却空了。酒量似乎很好,姜梨心里这般想着,也是,处在姬蘅这样的位置,若是酒量不好,一杯酒下去就醉了,只怕早已死过千百回。

她掩饰住心中所想,也跟着拿起面前的瓷盅,小小的啜饮一口,真甜呐。

院子里的火光暖意融融,在陌生的地方,似乎可以做陌生的人,喧嚣和热闹会掩饰一些不自然的东西,使她不必做出非得和姜二小姐相似的举止来。就算是她用原本薛芳菲的性情,也不会有人发现。

这一场迟来的年夜饭,酒足饭饱以后,除了姜梨以外,大家都东倒西歪了。

姬老将军率先回屋睡觉去了,事实上,他喝到一半就已经鼾声如雷。还是陆玑和孔六将他搀扶着回房去的。海棠也早早的回屋了,她到底和国公府的人不甚相熟,性情也不如从前开朗,加之毒蛛的伤痕也要早些休息养好,没有久呆。

闻人遥喝醉了便嚷着要与人赌钱,司徒九月给他闻了一帖药,“哐当”一声就倒了下去。司徒九月潇洒的走了,国公府的暗卫们也只得扛着闻人遥回去。

院子里瞬间只剩下了姬蘅和姜梨。

独独剩下姬蘅和姜梨也没什么,只是因为文纪道:“大人之前吩咐过,有事要与姑娘说,属下在外面等候。”就和赵轲一起离开了院子。

姬蘅的属下们都很忠心,国公府的下人们显然也是很听主子命令的一类,说出去等候,诺大的院子里,霎时间就一个人都没有了。姜梨怀疑连一只鸟一只虫都没有,活物里除了他们二人,大概就只有花圃里那些娇艳欲滴的毒花了。

酒席撤下,只剩下姬蘅和姜梨一桌。篝火却没有燃尽,比之前小了些,但院子也比方才安静了多。因此,非但没有黯淡,反而有种安静过后的温暖。

姜梨问:“国公爷?”

姬蘅一手支着下巴,托腮看着她,却迟迟不答应,姜梨凑近去看,却愕然的发现,姬蘅的眼睛微闭,并未看向她。

“国公爷?”姜梨又迟疑的叫了一声,姬蘅仍旧没有动弹。

不会是喝醉了?她不由得看向姬蘅脚下早已空了的几只酒坛,便是再好的酒量,这么喝下去,总得有醉意的。方才喝酒的男子们早就不顶事了,唯有姬蘅神态清醒,举止自若,她还在感叹,姬蘅这可真是千杯不醉,没料到这会儿反而才有了反应。

不过为了确定这人是不是真的醉了,还是恶作剧,姜梨又凑近了一些看。

青年的皮肤本就白皙,细腻的连女子看了都要妒忌,也不知是如何养出来的。这时候已经染上了一层浅浅的绯色,却愈发动人,人面桃花四个字,却不能形容的尽。那双平日里总是多情的双眸,此刻微闭着,看不到里面玩味的神色,睫毛长长的温纯的垂下来,显出几分从来没有过的温和。他的鼻梁挺拔,嘴唇一点艳色,而眼角的一颗泪痣,比桃花还要妖冶。这么一个男人坐在眼前,像是少年一般温柔,又想男子一般令人迷惑,姜梨纵然为人两世,看的也不由得有些出神。

传言姬蘅的生父姬暝寒就是出了名的冷面将军美男子,而她的生父虞红叶的美貌,更是得了“妖女”之称,可见二人都是世间少有的美人。美人与美人结合,大概才能生下这般毫无瑕疵的男子。

姜梨忍不住想,可惜未曾见过这二人,不知当是怎样的风采,看姬蘅这样子,只怕传闻也描不出这对夫妇风华的一半来。

她又坐着静静的等了一会儿,想等姬蘅醒来,但等了许久,都不见姬蘅有醒来的迹象。姜梨想要起身去找文纪和赵轲,但这么大的院子,但凡她要出去,就得留姬蘅一人在这里。

不知为何,姜梨总觉得有些不妥。虽然在旁人眼中,姬蘅是一个无所不能,没有人能对付的了的厉害角色。但认识姬蘅越久,了解的越深入,他虽然矛盾,但总归身上也有一些寻常人的影子。这世上,没有什么人是无所不能的神。

姬蘅的仇家多,这也是姜梨早就知道的。谁知道这会儿暗处有没有其他人,要知道喝醉了的姬蘅,睡梦之中别人想要他的命,应当也是易如反掌。因为死过一次,姜梨对性命格外珍惜,她相信姬蘅也是一样。不管姬蘅目的是什么,又想要做什么,但只要他死了,奇异而戛然而止,就没有“以后”。

姜梨想要掏出哨子,却发现哨子留在府里了。无奈,只得继续守着姬蘅,不知何时姬蘅才会醒来。她又回头看了一眼姬蘅,睡梦里的姬蘅,像是脆弱的美人,不由得,她心里一软,便解开自己的披风,披到了姬蘅身上。

在外面睡着,容易着凉,她说服自己,姬蘅帮了她许多次,这点小事,便也不必计较了。

静静的坐在他身边,好像时光也变得宁静了。分明坐在身边的是一个危险人物,但因为对方喝醉了什么都不知道的原因,没有针锋相对的试探,也没有彼此提防的互相逢迎,就这么真真切切的坐一会儿,也是很难得的。

外面隐隐约约传来守更人打钟的声音,姜梨心中一动,年夜过了,新的一年到来了。

她忍不住看了姬蘅一眼,姬蘅毫无察觉,姜梨心想,没想到成为姜二小姐的第一个新年,竟是与这人过的。这要是放在从前,她一定怎么也不会相信会发生这种事。不过短短半年时间,竟如沧海桑田,一切都变化了。原本信任的人对自己拔刀相向,毫无干系甚至躲避的人,却和自己坐在一起守岁。

这,或许就是命运的玄妙之处吧!

她小声的,温柔的道:“新年好呀,国公爷。”

年轻的男子仍旧闭目,嘴角却好似微微扬了一点,亦或是错觉眼花了。姜梨抬眼看向天空,小雪已经停了,院子里的最后一点篝火燃尽,余烬里看不出曾经的热闹。

无论如何,过去的都过去了。

文纪从外面走进来,看见姜梨坐在姬蘅身边,微微一怔,道:“姜二姑娘?”

“嗯?”姜梨站起身,“你来的正好,国公爷好似喝醉了。”

“喝醉了?”文纪蹙眉,“姑娘何不出来叫属下?”

“我怕我离开,国公爷一人留在这里有危险。”姜梨解释。

文纪噎了噎,大约姜梨说的话实在令他难以理解。姜梨见他如此,也猜到了他心中所想,就道:“他毕竟喝醉了,我知道他很厉害,不过到底也是**凡胎。国公府树敌不少,倘若有人趁此机会前来索命,不说得手,可倘若伤到了他也不好。我虽不会武功,但还能喊,真要有什么不对,自然会叫人来。只是我本以为他很快会醒,不曾想像是醉的深了。”姜梨微笑道:“既然如此,今夜事情怕是谈不成,无事,我先回去,改日得了机会再来拜访,或者让赵轲传话也行。”

她得离开了,在这里耽误太久,今夜也别想休息。

文纪提醒:“您的披风”

“差点忘记。”姜梨从姬蘅的身上拿起自己的披风,又对文纪笑道:“不过虽然他醉的深,还是不要在这里睡得好。燕京城风雪大,着了风寒不是小事,你之后将他带回屋去吧。”

文纪道:“赵轲送您。”

“好。”姜梨道,“不必送我了,我知道出去的路,赵轲应当在外面等吧。你留在这里吧,你主子身边差不了人,太危险了。”

她系好披风的带子,随手提了一盏放在桌上的灯笼,离开了院子。

文纪看着女孩子消失的背影,雪地路滑,她却走得很稳,不快也不慢,很坚定的样子。分明是柔弱的少女,不知为何,总让人觉得很有力量。

姜梨的身影消失了,再也看不到了,文纪转过头,正想叫醒姬蘅,却见那红衣的青年,不知何时睁开了眼睛。

他的双眼一片清明,没有一丝醉意,仍旧是手托腮的姿态,却没有方才的脆弱无依,仿佛一切都是人的错觉。

“主子。”文纪道,话语里并无惊讶,仿佛早就知道姬蘅并没有醉似的。

也许是,毕竟国公府的这位大人,从来不允许自己喝醉。无论何时何地,醉了就会给人可乘之机。不知从多少岁起,也许是知晓一切的真相开始,他就永远的活在清醒之中,时时刻刻都如此。

“走吧。”姬蘅站起身,转身往屋里走去。

他的耳边,还回想着女孩子的话。

“我知道他很厉害,不过到底也是**凡胎。国公府树敌不少,倘若有人趁此机会前来索命,不说得手,可倘若伤到了他也不好。我虽不会武功,但还能喊,真要有什么不对,自然会叫人来。”

她竟然想着保护他?

不知该说是可贵的善良还是愚蠢的天真,真要出事,哪里会给她叫人的机会,自然是连她也一起杀了。但最令人诧异的,大约还是她认为自己是**凡胎,也是芸芸众生之中最普通的一个。

人们敬畏他、仰望他、害怕他、依赖他,时间久了,连他自己都不记得,他只是个人。

保护他这种事,除了暗卫以外,几十年来,大约没有人对他说过,包括他的亲人。他所需要的是成长和强大,不需要有软弱。

但是姜梨却把这一切说的无比自然。

姬蘅收起扇子,不再多想。

身上似乎还有她披风上的暖意。

这天晚上,最后是赵轲将姜梨送回姜家的。同出去的时候一样,仍旧是走的“后门”,无人发现。

第二日,姜梨因着头天晚上在国公府折腾了大半夜,起得也晚了些。桐儿还笑道:“姑娘昨夜里睡得真长,难得睡得这样好。外头到处都是放鞭炮的声音,奴婢今儿个鸡叫三声的时候就醒了,在床上烙饼似的睡不着。”

白雪和桐儿丝毫不晓得姜梨昨夜里根本没在府上,而是去了国公府,甚至和姬老将军一群人烤了鹿肉。

不过这话要是对她们说,也实在令人惊世骇俗了,也许旁人还以为她在说梦话,毕竟能在深更半夜里偷溜出门去国公府和一群倒也不算很熟悉的人喝酒吃肉,实在不像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干得出来的事,甚至别说是大户人家的小姐,正经人家的女孩子,怕是也没这个胆子。

姜梨摇了摇头,不知为何,却又有些好笑。很奇怪,如今她的身份远比做“沈夫人”的时候高的多了,按理来说要讲的规矩也应当更多才是。事实上她却是比从前更自由了些,可见有的时候身份并不是禁锢自己天性的理由,人才是。

这回她倒是挺庆幸的。

白雪道:“姑娘,咱们该去给老夫人请安了。”

新年这段日子,每日早晨给姜老夫人请安是少不了的。可能姜老夫人也希望趁此机会修复和姜梨的关系,每每对姜梨也算慈爱,只是这过分的慈爱,让姜梨有些不自在。

她道:“好。”

到了晚凤堂,便见姜老夫人坐在堂厅里,姜丙吉正被奶妈拉着,坐在凳子上吃花生糖。自从季淑然走了后,姜老夫人对姜丙吉的管教也严厉了许多。姜丙吉毕竟是小孩子,当初季淑然虽然宠爱,但更多的时间还是养在了老夫人身边。因此虽然有些养歪了,却不像姜幼瑶那般无可救药。这段日子也规矩了起来,至少不像姜梨刚到姜府时候那般无法无天了。

姜老夫人见姜梨来了,照常和姜梨说了会儿话。姜玉燕也在,局促的坐在一边,沉默的很少说话。她是这个性子,姜老夫人习以为常,待她也是淡淡的。虽然不苛刻,但也不亲热。

唯有姜幼瑶迟迟未来。

“三丫头怎么没过来?”姜老夫人问。

身边的嬷嬷瞧了瞧外面,道:“许是起迟了,丫鬟们也没来报。”

姜老夫人皱了皱眉,道:“越发没规矩!”她大约以为姜幼瑶是昨日里因为叶家来人的事还在赌气,故意不来请安的。

姜梨微微一笑,不疾不徐的喝茶,姜幼瑶如何,她才懒得管。姜幼瑶倘若再不收起原先的性子,便是自己不对付她,也迟早有人对付她。

“你去看看。”姜老夫人对珍珠道:“把她给我‘请’过来。”

姜老夫人的声音里,已然有了些微怒气。

姜玉燕更害怕了,有些手足无措,似乎是想离开,又不知应当找个什么理由。踌躇的时候,姜景睿和姜景佑也来了,年关的时候他们不必念书,难得的自由。姜景睿看见姜梨一乐,道:“哟,都来齐了。”

卢氏四下扫了一眼,笑道:“怕不是都吧,幼瑶怎么不见?”

她就这么说说,眼下杨氏不在,季淑然也不在,无人与她搭话。卢氏就来与姜梨闲聊,都是些琐碎的事情,简直是没话找话说。卢氏也知道,如今姜老夫人有意想要弥补姜梨,和姜梨交好,自然能让老夫人心中舒坦。能把老夫人哄得高兴了,日子能难过到哪里去?

这般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过了一会儿,珍珠回来了。姜梨眼尖的发现,珍珠的身后并没有其他人——她没有把姜幼瑶“请”来。

不仅如此,走得近了,姜梨还发现,珍珠脚步匆匆,面色慌张,她是老夫人身边的丫鬟,鲜少有这般惊惶的时候,如此神色,只怕是出了事。

果然,珍珠一进晚凤堂,就道:“老夫人,出事了,三小姐不见了!”

“什么不见了?”姜老夫人皱眉道。

“三小姐不在府里,离开了!”

“离开了是什么意思?”卢氏不以为然,“说不准她出府玩去了,只是没与门房的人说,怎么这般惊惶的?”

珍珠扭头,似乎这才看到卢氏也在,面色更加为难了。姜老夫人道:“你只管说,不必忌讳什么,此处都是自家人。”

“三小姐绝不是偷偷出府去玩的。”珍珠道:“奴婢方才去看过了,三小姐屋里,值钱的金银细软都不见了,还有架子上的古董,衣物。而且,三小姐的贴身丫鬟还在府里,三小姐若偷偷出府,不可能不带上丫鬟的!”

这分明是要一去不回头的姿态。

“啪”的一声,姜老夫人手里的茶盏摔碎了。卢氏也惊讶的张大了嘴。

姜梨心想,这回可是真出大事了。

第 152 章 第一百五十二章 赴宴

姜幼瑶出走,这是谁也没有料到的事实。昨日白日里姜幼瑶还在,今日一早去看就没人了,可见姜幼瑶只能是在昨夜里趁着四下无人才离开府的。

姜老夫人气的差点晕倒,立刻让珍珠把瑶光筑的两个丫鬟带上来审问。金花和银花被带到晚凤堂的时候,皆是花容失色,显然也知道这回是出了大事。姜老夫人看着她们,冷冷道:“说罢。”

金花有些犹豫,不知是因为什么原因对姜幼瑶忠心耿耿,到了这个地步,仍然不愿意出卖姜幼瑶,也许是惧怕事后姜幼瑶找她算账。

姜老夫人冷笑一声:“来人,把这两个丫鬟拖出去卖了。”

“卖”的意思,便是要卖入青楼妓院。金花顿时吓得魂飞魄散,她们本是官家小姐的贴身丫鬟,这样的丫鬟,要么是跟着小姐出嫁,被姑爷开脸成为姨娘。要么便是嫁出去做个管事的夫人,怎么也比沦落青楼强。

不等金花开口,银花已经径自朝姜老夫人磕了个头,道:“老夫人,奴婢知道三小姐去了哪里,三小姐去了季家!”

金花吓了一跳,银花怎么就直接给说出来了?殊不知银花早就对姜幼瑶抱有不满,姜幼瑶自来任性,对身边丫鬟稍有不满意就打骂有加。从前有季淑然管束着,还要收敛一些。如今季淑然死了,不知姜幼瑶是不是性情越发暴躁,时常不把她和金花当人看。可怜她们作为姜幼瑶的贴身侍女,不但不能说自己小姐的是非,还得忍下这非人的虐待。

眼下姜幼瑶出事,银花可是不愿意再让自己因为姜幼瑶犯的错赔上一生了。因此,她并不像金花一般纠结,道:“老夫人,昨夜里小姐让奴婢和金花替她收拾了也金银细软。又引开了门房,奴婢们在门房的茶水里下了泻药,趁他们去毛发光的空当,三小姐逃出了府。”

卢氏奇道:“逃?她为何要逃出府去?若是想去季家,大可以自己去?”

银花嗫嚅了两下,才道:“三小姐以为,如今府里将她禁足,这辈子都不会让她再出府去,更不用提回到季家。三小姐说一定要回季家,奴婢们不敢惹怒主子,奴婢们的卖身契还在主子身上…况且奴婢想着,今日一早便将此事回禀老夫人,这样一来,三小姐即便是去了季家,老夫人也能派人去寻。”

姜老夫人的脸色难看极了,银花话里的意思,姜幼瑶分明是对姜家心存不满,才想着去季家寻找安慰。这样的小姐,简直是…愚蠢!

卢氏也跟着道:“幼瑶这丫头也实在太骄纵了些。怎么会认为府里会将她关一辈子?无非是最近正是风口浪尖,她若是出门,反倒是不好。还不如好好在府里,避过风头再说。怎么好心当成驴肝肺,这般识人不清呐。”

“够了!你少说两句!”姜老夫人怒道,卢氏立刻不做声了。姜老夫人又道:“把老大给我寻来,出了这样的事,他得马上去季家要人!姜家的小姐在季家过活,传出去想什么样子!”

本来姜家就因为季淑然一事如今在燕京城成为百姓谈资,要是姜幼瑶再去了季家,旁人会怎么想?姜老夫人虽然口口声声说着姜幼瑶愚蠢,到底是在她眼前长大的,祖孙情义也并非虚伪。姜幼瑶这般行事,看在外人眼里,只会觉得那些传言是真的,姜幼瑶果真是季淑然和外男的私通子,姜幼瑶就是真的毁了!

姜梨瞧见姜老夫人的动静,心中微微叹了口气。姜幼瑶便是犯了这么多错,姜老夫人仍旧对她没有完全失望,本来是绝佳的身份,却被这愚蠢的女子弄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可见人的路最终怎么样,还是要自己走的。

姜景睿随口道:“还要什么人呐,她想回季家,就回季家呗!咱们府上还少一张吃饭的嘴,多好。”

卢氏赶忙拉了一把姜景睿,虽然她心里也是这样想的,但看姜老夫人的神情,显然不打算让姜幼瑶一直住在季家里。本来老夫人就已经很生气了,姜景睿这时候火上浇油,可不是什么好事。

姜元柏下了朝就得了消息,匆匆赶来,听闻此事,面色铁青,二话没说就带人去季家上要人了。

姜景睿出了晚凤堂,与姜梨咬耳朵,道:“你猜姜幼瑶会跟大伯父回来么?”

“当然。”

“为什么?”姜景睿反倒像是很失望似的,道:“难道季家不留她么?她好歹也是季家的外孙。”

姜梨道:“你也知道是外孙了,季淑然的事上,季家本就理亏,对姜家也不会多说什么。况且姜幼瑶呆在季家,对她来说并非好事。只有让她回到姜家,对彼此才是最好的结果。至于姜幼瑶本身的意愿,重要么?”

姜景睿挠挠头,最后道:“也是,她的意愿反正都不怎么聪明。”

姜梨往芳菲苑走去,新年第一天,没料到姜幼瑶就给了整个姜家这么大一个惊喜,这也是姜梨没有预料到的。说不准昨夜里她被赵轲带着从姜家的“后门”离开的时候,姜幼瑶也正从前门偷偷溜走。

只是…姜幼瑶接下来回府要面对的麻烦,可就多了去了。至少对于她骤然失去母亲一事,姜元柏和姜老夫人本来就为数不多的愧疚,此刻定然烟消云散。

姜幼瑶就没有依仗了。

下午的时候,姜元柏带着人回来了。姜梨自己在芳菲苑里,本以为会看到一个气急败坏的姜幼瑶,没料到桐儿匆匆从外面跑来,一进门就将门掩住,对着莫名其妙的白雪和姜梨道:“出大事啦!”

“怎么?”姜梨问。这府里隔三差五就“出大事”,归根结底也真的不算什么大事。至于姜幼瑶,姜梨也不认为她现在还能掀得起多大的风浪来。

“老爷晌午带着人去季家找三小姐,这会儿空着手回来了。奴婢还以为是三小姐执意要留在季家,不过后来在晚凤堂外面听见老夫人发了好大的火,二老爷还劝老爷当务之急是赶紧找人。”顿了顿,她才道:“三小姐没去季家,不见啦!”

“没去季家?”这下子,姜梨的目光一凝。姜幼瑶论说有多聪明,可能连姜玉娥都比不上。若是不去季家,这燕京城里还能去什么地方…莫非,是去找姜玉娥,或者说是周彦邦了么?毕竟顺着姜幼瑶的性子想,天下里,最值得她信任的除了季家人,就只有周彦邦这个宁远侯世子了吧?

白雪也跟姜梨想到一块儿去了,问道:“三小姐不会去宁远侯府了吧?”

“也可能,不过真要去了宁远侯府,侯府那边当很快派人前来告知。”

“为何?”桐儿道:“这么急着明哲保身?”

“沈如云马上就要嫁到宁远侯府了,”姜梨浑不在意的笑了笑,“沈如云的哥哥沈玉容可是个护短的人,想必在这之前就与周家打好招呼。周家岂敢怠慢,姜幼瑶出现算个什么事?况且如今姜幼瑶名声不好,周家生怕周彦邦和姜幼瑶扯上什么关系,躲避还来不及。”

“这么说来,只要三小姐去了宁远侯府,很快咱们府上就能知道了?”桐儿问。

姜梨点头:“所以也不必太过忧心,燕京城虽然大,父亲明面上也没有报官,只要姜幼瑶不遇到坏人,便是遇到坏人,也能很快查清楚下落。”她转过身,淡淡道:“我们只要静观其变就好了。”

这是姜梨的想法,她笃定姜幼瑶走不远。且不说其他条件,便是单单姜幼瑶自身,也并非吃苦的性子。在外面只怕呆到半日就觉得后悔了。

但没想到,姜梨的这个想法竟然是错的。

到了夜里,仍旧没有姜幼瑶的消息。桐儿偷偷去相熟的丫鬟哪里打听了,听闻姜元柏也去了宁远侯府找人,不过仍旧是一无所获。派出去追查姜幼瑶下落的人也并未发现姜幼瑶的踪迹。好好一个人,就像凭空消失了似的。姜老夫人已经和姜元柏商量是否要报官,可是一旦报官,对姜幼瑶的声明可真是有损了。

争执了许久,最后卢氏和姜元平也加入了进来,最后决定,明日一早就去报官。名声固然重要,但性命才是放在首位的。

桐儿和白雪絮叨了几句就出去了,姜梨上了塌,吹灭了灯,却是睡不着。想着姜幼瑶的事,总觉得奇怪。

这么大一个人,如何会无缘无故的消失。倘若走在街上,自然是很容易被发现的,认识的官家,也无人敢藏下她。甚至姜元柏还让人去了茶坊青楼,看看是不是被人贩子抓住了,也没有结果。出城门的印记里没有姜幼瑶的消息,莫非…她是被谁藏起来了么?

姜梨冥思苦想,最后也没想出个结果。便翻了个身,闭上了眼。明日事明日再说,且让姜元柏报官再让人找找。如果找不着…找不着的话,问问赵轲吧。

也许他能知道。

第二日一早,姜梨出芳菲苑给姜老夫人请安的时候,果然没看到姜元柏的影子,应当是带人去报官了。卢氏也在,不过没有平日里的泼辣精明,讷讷的坐在一旁,还对姜梨摇了摇头,好像在告诫姜梨,不要惹老夫人生气,静观其变就好。

姜老夫人大概是真的动了怒,前边季淑然的事还没弄出个好歹,姜幼瑶这头又一波再起。姜家这下子真的要沦为燕京城的笑柄了。

晚凤堂的气氛十分沉默,正在这时,翡翠突然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封帖子,将帖子送到姜老夫人身边,一边道:“老夫人,中书舍郎的母亲送帖子过来了。”

中书舍郎?姜梨心中一动,沈家?她不由自主的抬起头看向姜老夫人手里的帖子。

姜老夫人飞快的看完帖子,似乎有些倦意,就道:“回了吧,这几日还是避免出门,同沈家本也无甚往来。还有五丫头的事,去了反倒尴尬。”一瞥眼,就看见姜梨怔怔的盯着她手里的帖子。

姜梨自来在姜府里,对什么都云淡风轻的模样。无论是珠宝首饰还是绫罗绸缎,送她也都是微微一笑,却并无太过高兴的模样。这幅无欲无求的模样令人欣慰,又有些惴惴不安,尤其是对于想要补偿姜梨过去的委屈的老妇人和姜元柏来说。这会子,姜老夫人突然见到姜梨难得流露出有兴趣的模样,思忖了一下,就道:“二丫头,你想去吗?”

姜梨一怔,卢氏也朝她看来,姜梨微微笑了笑:“只是有些好奇罢了。”嘴上虽然这么说,目光却仍旧看向那帖子。

姜老夫人立刻心领神会,斟酌了一会儿,道:“既然如此,这帖子就接了吧。既然他们相邀,不去反倒显得我姜家底气不足。本来无事,却不知他们在背后说些什么。两日后,二丫头,你也梳妆打扮一下,随我赴宴。”

卢氏奇道:“沈家为何要设宴?”

姜老夫人看了她一眼:“沈家小姐要出嫁了,十日后进宁远侯府大门。出嫁前设宴宴请一番。”

沈家人丁单薄,沈母又只有一儿一女,沈玉容还未续弦,沈如云要出嫁,对于沈家来说,大约是一件大事。

卢氏点头,道:“那咱们阿梨当日可要打扮一番,如今…”她笑了笑,剩下的话没有说下去,姜梨也晓得她想说什么。如今自己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且不说婚事如何,至少得开始挑选人家。

不过现在这时辰可真不是很好,毕竟姜家才出了这么多事。但对于姜梨来说,恰恰正是她求之不得的。她不想要嫁人,只想要报仇。困在后宅之中,如何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她巴不得嫁不出去。

但老夫人却开始认真的考虑卢氏的话,之前被季淑然蒙蔽,姜梨的亲事被耽误了。后来又被姜玉娥给搅混了,虽然现在看来,宁远侯府那门亲事并不怎么样,周彦邦也绝非良配。但到底让姜梨受了委屈。

燕京城里适龄的青年才俊,应该是时候去看一看了,这次沈府赴宴,应当也能见着不少,若是见着还不错的,就叫人去打听打听,姜老夫人琢磨着。

却没有发现,姜梨微笑的嘴角,早就不知不觉沉了下来。

在离去沈家赴宴的两日里,官衙的人仍旧没有找到姜幼瑶的下落。因着姜元柏跟衙门的人打过招呼,倒是没有放出姜幼瑶的大名,名声是保住了。至少现在,除了衙门里的人,并无人知道姜幼瑶不见了的事实。

姜元柏的脸色一日比一日难看,姜梨晓得姜元柏其实也是担心的,毕竟是他的亲生女儿。再如何愤怒失望,一到了这样的关头,还是忍不住担心。但这对姜梨来说,并不会改变什么。

到了去沈府赴宴那一日,一早,姜老夫人就让珍珠送来了首饰。

年关的时候做了好几件新衣,都还没来得及穿,这下子倒是可以穿着了。姜老夫人送来的首饰也着实大方,琳琅满目。桐儿挑着和衣裳配的首饰给姜梨戴上了,又仔仔细细的给姜梨梳了头,略施粉黛,一切便好的出奇。

“这段日子姑娘许久都不曾赴宴了,恰好趁着这次机会让旁人惊艳惊艳。”桐儿像是从来不知道谦虚二字如何写,洋洋得意道:“把别的小姐都比下去,让他们看的惊掉牙!”

姜梨笑了笑,不置可否,她这回去沈家,是想再寻一些证据,虽然还能寻到的证据实在是太渺茫了,沈家定然在薛芳菲死后,就将所有的痕迹清理干净。沈玉容自来谨慎小心,不会留下任何把柄。

但她还是想要看一看。

待出了院子,姜老夫人一行人也早已在了。卢氏没有带姜景睿和姜景佑,姜景佑要念书,姜景睿太皮,卢氏怕他到时候在宴会上捅娄子。今日来的还有一些世家小姐,若是出了什么差错可不好。卢氏也是怀着为自己挑选儿媳妇的心情来赴宴的。至于三房,姜老夫人也派人问过,杨氏说自己近来身子不好,婉言谢绝了。姜老夫人自认自己能做的都已经做到,杨氏自己不领情,她也不必再劝。

这么一来,便只有姜老夫人,卢氏和姜梨三人去赴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