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嫡结良缘/穿越之锦绣良缘上一章:第 112 章
  • 嫡结良缘/穿越之锦绣良缘下一章:第 114 章

齐宵接了缰绳催着赵钧逸走,回头对蓉卿道:“这里风大,回去吧。”蓉卿应是,朝赵钧逸蹲了蹲,转身回去,赵钧逸笑着揽着齐宵的肩头,回头看了看蓉卿,道,“她也不是一般的大家闺秀,你把她养在内宅多可惜,要不然带着她一起去得了。”

齐宵顾左右而言他:“你的人呢?”

“哦。”赵钧逸收回了视线,脸上挂着的笑容也收了,声音淡淡的,“在外面呢。”

蓉卿回到房里刚坐下,孙全友来了,行过礼蓉卿开门见山的问道:“你离开苏州也有几年,若是现在让你回去,大街小巷你可还熟悉?百文衣库里可还有认识的人?”

孙全友不知道蓉卿此问为何事,就老实答道:“小人向来记性好,大街小巷但凡走过一遍都不会忘记。”一顿又道,“百文衣库里,大掌柜不认识,不过认识几个管事,五奶奶可是有什么吩咐?”

认识几个说的上话的管事就可以了,蓉卿就把她的打算和孙全友说了一遍:“…随你用什么理由,别提如今在齐府当差就成,多打听打听华家的事,尤其是华姑奶奶。”细细的叮嘱了一遍。

“小人知道了。”孙全友点着头道,“就是弄清楚华家姑奶奶到底出了什么事,离家前后又发生了哪些事。”

孙全友确实很机灵,蓉卿点头道:“就是这样,不过你处事周全点,别让人察觉出什么,给自己招了祸。”

“五奶奶放心。”孙全友笑着道,“小人最擅长的就是和人打交道,您就包在小人身上吧。”

蓉卿没有说话,蕉娘却是脸一板就道:“你也别顶了天的吹牛,事情办不好,回来我们奶奶好说话,我可不会饶你。你仔细掂量着,丢了你的命是小,办好了奶奶的事是大。”

孙全友面色一凛,立刻躬身回道:“是!小人谨记奶奶和妈妈的吩咐。”

“这就好。”蓉卿颔首,对蕉娘道,“蕉娘,您拿一百两银票给他,取小额出来。”又对孙全友道,“要用钱的地方,也不用省着,但有一点也不准去赌,若是叫我知道了,定要报了衙门抓你进去。”

“是,是。”孙全友点头不叠。

蕉娘拿了银票过来,孙全友小心翼翼的放在腰带里,蓉卿又道:“你回去后让张求贵和马德福过两日到我这里来一趟。”又对蕉娘道,“卫进在外院,您陪着他去见见卫进。”

蕉娘应是,领着孙全友去了外院。

齐宵一走,蓉卿就觉得家里空空的,把以前没做完的针线拿出来,绣了一刻没什么心思,刚放了针线,蕉娘从外院回来,回道:“卫兄弟引荐了外院的一个姓马的侍卫,五爷安排了他和孙全友同去苏州。”

齐宵恐是怕孙全友一个人不得力,她颔首道:“多个人也好。”蕉娘点头,又拿了封信出来,“上午送来的,卫兄弟一直未得空,正巧见着我就带进来了。”

蓉卿接过来,看了看笑道:“是鲍全明的信。”她拆开来看了一遍,递给蕉娘,“他想在登州再开一家店。”

“这是好事啊。”蕉娘看着笑道,“去年一年就有六千余两的利润,加上烧鸭铺子,近八千两,若是再添一家店那将来可不就是…”

蓉卿也没有想到百文衣库能做到今天这步,她颔首道:“等眼下的事情办完,我们在京城也开一家,离我们近也有照应。”一顿又道,“牛顺河犹豫了两年,终于松口收徒弟了。”

蕉娘笑着了起来:“那到时候在京城也开烧鸭铺子,这里的生意定会比北平还要好。”

“嗯。”蓉卿点头道,“慢慢来吧,等找到静芝姐再和她商量商量。”

说到华静芝,两个人心情又低落了下来。

过了两日,司哥儿披麻戴孝去了法华寺,由齐桦陪同着将齐成夫妇的棺木送去了镇江下葬,凉国公府也做了场法事撤了白幡。

二夫人让胡妈妈来报信,说是徐夫人递了帖子,正月二十八去永平侯府拜访她。

太夫人去世时徐夫人曾上门随了礼,只是当时各人都忙着,也没有细细说话,蓉卿想了想,和胡妈妈道:“我知道了,您回去告诉母亲一声,就说那天我也回去。”

胡妈妈笑着回去报信,到了二十八那天她和齐老太君打了招呼,就带着蕉娘几个人回了永平侯府,到的时候徐夫人还没有到,蓉卿和二夫人说了一声去外院寻苏珉。

“你怎么回来了。”苏珉见到她问道,“家里没什么事吧?”

“您丁忧在家也没什么事,我回来陪您说说话。”蓉卿笑着在苏珉对面坐下,苏珉也被她的话逗笑,道,“你是回来打听镇江的事吧?”

蓉卿也不避讳,笑着点头道:“四哥,您和我说实话,那股盗匪是什么来路?”苏珉微愣,蓉卿就道,“若是简单的盗匪,圣上从兵部抽几个人去就成了,再说镇江也好,丹阳也罢也不是没有人,再厉害的人总也不能有遁地逃生的本事。”

苏珉失笑:“就是怕你胡思乱想,才没有告诉你。”蓉卿听着一愣,难道是牵扯到什么人,不方便告诉她?

“齐宵派人去查了,说是抓到了一人,那人报不出匪首的名号,但却是像我们熟悉的一个人?”苏珉说着微顿,就道,“柳甫你可还记得?”

蓉卿点头:“记得,是六姐的舅舅,柳姨娘的兄长,当年在辽王身边做幕僚。”

“嗯。没错。”苏珉站起来,负手走到窗前,声音微沉道,“柳甫当年被斩首,可他还有一子,名叫柳卿毅,当年辽王起兵他曾随侍左右,辽王兵败后他和镇南王俱都下落不明,所以…”

蓉卿脑海中就浮现出那个身材消瘦,总是拿眼去看苏容玉,话不多沉默的少年:“您的意思是,这股盗匪首领很可能是柳卿毅?!”

柳卿毅在这里出现,那镇南王呢?他背后的人不会就是镇南王吧。

难怪圣上会如此重视,让齐宵亲自出马,还外加了赵钧逸。

“可是十分有把握是柳卿毅?”蓉卿说完,苏珉摇头道,“此人行踪神秘,被抓之人也是只是远远见过一次形容并不清晰,说说柳卿毅也只是我们推断。”他神色凝重,“若真是柳卿毅,那镇南王就很可能也在其列。”

蓉卿忽然想到一件事,她道:“那六姐会不会和柳卿毅在一起?”

苏珉听着一愣,问道:“怎么说?”蓉卿也不是很确定,就把当年她看柳卿毅的感觉说了一遍,“那时候六姐一门心思要嫁孔姐夫,柳公子还从中帮了不少的忙,不过我瞧着,他看六姐的眼神却不是单纯的兄妹。”

正如她和齐宵讨论的一样,苏容玉和柳姨娘都是内宅妇人,外头的事情哪里懂,即便两人到了码头,想要找船载她们也不是容易的事情,更何况是两个单身的女子…若是那盗匪真的是柳卿毅,那么这件事就很容易办成了。

苏珉听着气息就冷了下去,拍了桌子怒道:“到是没有想到,他们竟还有这个胆子。”

“您先别着急。”蓉卿安慰她,“也许那个匪首不是柳卿毅或是镇南王呢。”

苏珉拧了眉头没有说话。

蓉卿开始担心齐宵和赵钧逸,她问道:“我也没有听说他们带人在身边,是从镇江调兵?”

“嗯。”苏珉回道,“与镇江卫借调两千兵力。”

蓉卿放了心,那些人近期才浮出水面,想必势力不是极大,否则也不用如此低调行事。

正说着话,苏峪来了,见蓉卿在这里他微微一愣,问道:“你怎么回来了。”

“怎么和四哥问一样的话,说的好像我嫁出去就不该回来似的。”一顿就道,“那我现在就收拾收拾回去了。”

苏峪白了她一眼,嗤笑了一声不打算理她,和苏珉说话:“…派出去的人这些日子都没有有用的消息,我的意思,孔令宇也快到扬州,不如把他带到府上来仔细问问。”

“我也正有这个意思。”苏珉点头道,“六妹出走不会无缘无故,孔令宇又支支吾吾不肯言明,其中想必是有隐情,问清楚了也好找人。”

苏峪颔首赞同,又回头看着坐在一边喝着茶认真听他们说话的蓉卿,问道:“你回来有事?”

“嗯。”蓉卿点头,把徐夫人到访的事说了一遍,想起来什么来问苏珉,“徐夫人述职的事您可知道?托的什么人,办的如何?”

苏珉想了想,道:“徐夫人当年在国子监时,拜的董阁老门下,走的也是董阁老的路子。”一顿又道,“董阁老为人固执,寻常人不愿插手他的事,恰好他与马阁老来不合,述职的事吏部一直模棱两可,并不顺利。”

马阁老,就是马清荷的父亲,而那位董阁老就是当初齐皓入宗人府时写折子弹劾的倔老头。

“原来是这样。”蓉卿叹气,阎王打架小鬼遭殃。徐大人夫妻来轻车从简,看意思也没有想要留京的打算,一个原职留任办起来应该不难的吧。

苏珉不以为然道:“这件事要办起来也不难。”他想了想道,“你去和马小姐说一声,马大人如今对这位正要出阁入王府的女儿极为看重,徐大人述职本也不是大事,随手办了就成。”

蓉卿眉头微挑,笑着道:“三哥这个主意好。”一顿看着苏珉,“不过我去打招呼还不如请四嫂去,她和马小姐还亲近一些。”她和马清荷之间总觉得隔着什么,以前还好,现在更是少有来往,而听何莹说她与马清荷也是如此。

反而和肖玉磬常有信来往。

“这个事你去和你四嫂说。”苏珉语气淡淡的,“也不是大事,你们商量吧。”

蓉卿就轻轻笑起来,想到了在北平时蕉娘给他准备的红袖,添香…她搬家时留了她们在北平,也将个人卖身的文契给了她们,是去是留随她们的便,巧的是,前些日子肖玉磬和她聊天,还有意无意的提了一句。

看来,苏珉和肖玉磬的感情,远比外表所呈现的更为亲密。

“你又傻笑什么。”苏峪瞧着她的头,“没听到外面有人喊你?”

蓉卿捂住头瞪了苏峪一眼,朝外头去看,就看见明兰道:“”徐夫人来了,二夫人请您过去。

“哦。”蓉卿站了起来,“那我过去了,中午我在家里吃饭!”发了话就走了。

苏珉和苏峪两人轻笑。

徐夫人和大夫人正对面坐在罗汉床,二夫人坐在下首,戴氏和蒋氏作陪,几个人正说着话,蓉卿进去大家互相寒暄了几句,按主次坐下。

大夫人和戴氏陪坐了一刻就告辞了。

二夫人才和徐夫人道:“上次您过来,我也没有空招待您,一直想着给您去帖子,又怕您忙着来往应酬没有空,就耽误了下来。”

“该走动的正月里也走动过了。”徐夫人笑的有些无奈,“如今我和徐大人就闲在家里,前些日子还去夫子庙看了花灯。”

二夫人和蓉卿对视一眼,两人都不敢去提徐大人述职的事,毕竟徐夫人没有开口,也不知道她到底什么意思。

“说起来我也有近十年没有来京城了。”徐夫人笑着道,“这一次来,可算是玩了个够本,反正我年老皮糙,就跟着徐大人后头走,把年轻时想去的地方都走了一遍。”

“还是您这样好。”二夫人笑道,“瞧我们整日待在家里,也不知外头什么样儿,如坐井观天似的。”

徐夫人笑笑,问蓉卿:“齐督都去镇江剿匪了?”

“是啊,走了两天了。”蓉卿笑着道,“还真要得亏徐大人的折子,若不然还不会这么早注意到。”

徐夫人摆着手:“我们也是凑巧。”一顿又道,“齐督都亲自出马,往后运河上又会太平了。”

徐夫人又坐了一刻,就提出要告辞,蓉卿和二夫人挽留了几番,她执意要走:“徐大人还在家里也不知吃了没有,我不放心。”一顿有些尴尬的样子,“来的时候带的人少,用起来不免人手有些不够,若是买吧,也不知要在这里待几天,所以只能将就点了。”

“也只能这样了。”二夫人笑着道,“既是这样,我让人送您回去,顺便给您带些饭菜回去,省的再生火了。”

徐夫人一愣,笑着点头:“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二夫人就吩咐胡妈妈去准备,和蓉卿两人送徐夫人出门,待徐夫人离开二夫人和蓉卿低声道:“只怕述职的事不顺利,看样子恐怕经济上还有些困难。”

蓉卿也看出来了,到京城来打点到处都要用钱,徐大人虽不简单但也不是贪官家财万贯的,她想了想道:“我想想办法。”既能支援,又不会伤了徐夫人的面子。

蓉卿又去了肖玉磬那边,问道:“你和马小姐还有来往吗?”肖玉磬点了点头,“偶尔写封信,不过这几个月断了联系,她整日里学规矩礼仪的,也没什么时间。”

“嗯。”蓉卿就没有开口,辞了家里的人回了凉国公府。

第二日她就去了徐夫人那边,和前一次来有些不同,家里多了点居家过日子的样子,徐夫人穿的也很素淡,一件半旧的海蓝色对襟水纹褙子,除了头上一只鎏金的簪子,别无他物。

昨天去永平侯她戴的也是这支。

“没想到你会来,可是有什么事?”徐夫人见到蓉卿时忍不住惊讶,蓉卿笑着道,“想来托您帮个忙。”

徐夫人洗耳恭听的样子:“你说。”蓉卿就拿了一叠两千两的银票过来,“北平那边的掌柜要去济南开分铺,手中的能活动的银子不够,让我捎点过去,可若让人送过去旁人我又不信,就想到了您。”

徐夫人满脸的惊讶,因为她也不知道他们还能不能回山东,什么时候任职文书能批复下来。

“这…”一瞬间徐夫人反应过来,顿时红了眼睛,握了蓉卿的手,“好孩子,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你刚成家我不能给你添麻烦。”

蓉卿笑着摇头:“当年若非您和徐大人,我也不会有今日…述职的事我不敢和您承诺,毕竟是朝堂的事,您耐心等等,五爷回来我且问问他的意思,若是能帮的上自是不遗余力,若是帮不上,我们就一起想想办法。”

蓉卿说的很实在,齐宵是武官,吏部的事她不知道齐宵能不能使上力,连苏珉都没有开口,她只能保守的说这些话。

徐夫人噙着热泪:“谢谢!”

蓉卿笑着摇头。

过了二月二,运河那边就有消息传了回来,说是齐宵和赵钧逸在丹阳附近找到了江匪的老巢,两边人马在运河上打了一战,二月初八就传了捷报回来,江匪的头目以及所有部众总共二十三人,悉数落网。

而在报上来的二十三人名讳中,有两名女子的名字赫然在上。

蓉卿隔着屏风,看着来报信的张佥事,问道:“齐督都还说什么?”

“没有了。”他是齐宵左军都督衔下的得力下属,“只让属下将信带给夫人,五日后王爷和督都就会回京。”

蓉卿嗯了一声,让卫进请张佥事去吃饭:“…好好招待。”卫进应是,陪着张佥事出去。

蓉卿打开了信,上头简单了两句话:“六姐和柳姨娘已找到,人安好无事,旁事待我回府后再议,不要胡思乱想。”

蓉卿皱了眉头,长长的叹了口气。

找到苏容玉,怎么找到的,她为什么和江匪在一起,是被迫还是自愿,是私奔还是…那个人是镇南王还是柳卿毅战报里没有传出来,她也不敢确定…

但不管是谁,苏容玉在里面待了那么久,要怎么解释清楚。

------题外话------

我没有改错别字…明天早上起来改…包涵包涵哈。

138 各生

“奶奶。”青竹笑着进来,“王爷和五爷已经到京城了,这会儿街上百姓都在迎着呢,您要不要去看看?”

蓉卿笑着摆手:“我就不去凑这个热闹了。”那伙江匪虽未成气候,但毕竟是圣上登基后,在天子脚下第一起影响如此广的事情,不单圣上,便是连运河两岸的百姓商家也很关心,“你若想去就去看看吧,记得注意安全。”

“奴婢就不去了,让青青和小桃去吧。”青竹笑着道,“回来和我们说说就成。”

蓉卿颔首,青竹去喊青青和小桃,这边蕉娘叹了口气:“这柳姨娘和六姑奶奶被带回来,往后可怎么办!”也不知道是随江匪一起押解回来,还是单独进城。

若是前者,那可就真成了笑话了,若是后者,好歹留了一点脸面。

“该不会和江匪一起。”蓉卿道,“五爷心里有数,您就放心吧。”

蕉娘应是,两人坐在房里都没了声。

约莫过了一个多时辰,青青和小桃回来,青青兴奋的道:“那些人被关在个栅栏的笼子里,前前后后十几个,百姓们挨个儿的丢鸡蛋和菜叶子,路上这会儿堆的满地都是,场面可真是热闹。”

“都是男人?!”蕉娘问她最关心的问题,青青没注意,小桃点着头道,“都是男人,有几个大胡子的,身上还带着伤,为首的捆着个链子的,则是一个瘦弱的书生的样子,长的很清秀,看着年纪也不大,不知道怎么就成了江匪了。”小桃是后来进苏府的,所以并未见过曾经在府中走动过的柳卿毅。

是柳卿毅吗?如果是镇南王应该会大肆渲染昭告天下才是。

“胡妈妈来了。”明期领着胡妈妈进门,蓉卿站了起来,心里已经知道是为了什么事,房里的丫头都出了房门,蕉娘关了门,胡妈妈就回道,“八姑奶奶,柳姨娘和六姑奶奶已经回去了。”

“已经到家了?”蓉卿问道,“人怎么样,可还清醒?”

胡妈妈点了点头:“趁着王爷和大都督带着江匪进城,侯爷和三爷带人去东城门外接回来的,没惊动什么人,我一路上过来也没有听到什么人议论,想必没有传出去。”一顿又道,“两人都还清醒,瞧着除了受了点惊吓,并无大碍。”

“那就好。”蓉卿放了心,问道,“四哥怎么说?孔家姐夫什么时候到京城?”

“侯爷什么也没有说,把人关在后院了,二夫人知道您记挂着这事儿,让奴婢来告诉您一声。”胡妈妈说着微顿,又道,“孔家姑爷约莫这几日的功夫就能到。”

对于苏容玉,家里人顶天了斥责一顿,关个几日,苏珉恨起来发一通脾气,毕竟苏容玉已经出嫁了,如今只有等孔令宇到后,看他什么态度,若是这一笔抹过去他们好好过日子,是留在京城还是回永平大家都能帮一帮。

不过,前提得是苏容玉是清白的。

“若是四哥生了怒,您让母亲劝着一点。”蓉卿怕苏珉气狠了,“便是柳姨娘也是,让母亲出面,实在不成就关到庄子里去,毕竟他是父亲的姨娘,四哥不便动手。”

胡妈妈连连点头,回道:“二夫人也是这个意思,柳姨娘肯定是留不得了,至于六姑奶奶,就要看孔家什么态度,咱们再议。”

蓉卿点头,让蕉娘送胡妈妈回去。

她则是在房里来回的踱着步子,到现在具体是什么情况她还不知道,只有等齐宵回家,再仔细问个清楚了。

“五弟妹。”唐氏笑盈盈的站在门口,“我来找你有点事,没打扰你吧。”

蓉卿笑着摇头迎唐氏进门,两人在玫瑰床上坐了下来,唐氏笑道:“我来给你房里的丫头送春季的衣裳,冬天的没赶上,这春季的断不能落下。”

“让个婆子送来就成,您何必跑一趟。”蓉卿笑着对明兰道,“四奶奶给你们送春衣来,你带着明期她们去试试,大小可合适再来回一声。”

明兰应是,向唐氏道谢出了门。

“我也想和你说说话。”唐氏笑道,“听说外头热闹的很,五弟回来了是吧。”

蓉卿点头,回道:“进城了,不过回来只怕要到晚上了。”

“这可真是一件好事,昨儿连二奶奶还说,把那些江匪抓了她也能睡个好觉了,若不然,整日里担心连二爷那边真的会遇见危险。”唐氏说着轻轻笑了起来,“还说等五弟回来,要好好谢谢他呢。”

蓉卿也忍不住笑:“若真要谢,可要摆了宴席好好谢一番才是,我们也好蹭顿饭吃。”

“五弟妹真有趣。”唐氏笑容满面,蓉卿看着她忽然想到两人那天的对话…

明兰笑着进来向唐氏道谢:“衣裳都合适的很,奴婢代几个丫头,谢谢四奶奶!”给唐氏行了礼。

“合适就好。”唐氏笑着点头,明兰退了出去,她又坐了一刻,显得有些困顿的样子,道:“立春后人就开始困乏,我回去歇会儿,下午给五弟备接风宴。”蓉卿笑着应是,送她出门。

下午,果然府里备了宴席,齐老太君派人喊蓉卿过去,问道:“可说了什么时候回来?”蓉卿摇着头,“没有,要不然让卫进去问问?”话落看了眼难得出来走动的齐瑞信。

“让他去问问,若是被圣上留饭了,那我们就先吃,若是没有我们就等他回来。”齐老太君显得很高兴,话落,齐瑞信接了话道,“他送人入提刑司,手续繁琐,还要入宫面圣,一时半会儿难出宫…”却没有阻止蓉卿让卫进去打探消息的事情。

卫进去了一刻,匆匆回来禀报道:“圣上在宫中设了宴,太子爷和诚王爷以及宋国公…”下半夜能回来都是好事。

“那就吃饭吧。”齐老太君叹了口气,又笑着道,“他不在,咱们自己吃自己的。”

几个人都笑了起来,蓉卿扶着齐老太君去了广厅里。

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吃饭,齐宵不在苦了蓉卿,几个妯娌轮番一溜儿的敬酒恭喜她,蓉卿端着酒盅便是浅抿一口也喝了五六杯。

被蕉娘扶着回去,蓉卿无奈的道:“早知道我也称病不去了。”蕉娘笑着拧帕子帮她擦脸,“大家都高兴,您若是不去,按连二奶奶的性子也得上门来拉着您。”

蓉卿躺了一刻,外头就听到明兰几人此起彼伏的行礼声,蕉娘道:“五爷回来了。”蓉卿就起身理了理衣服,又摸了摸鬓角,蕉娘看着直笑却满意她的态度,打趣道,“算是没白给您请嬷嬷。”夫妻间,便是相处了半辈子,该保持的距离维护的仪态还是不能丢的。

房门被推开,齐宵穿着官袍,一身酒气的进门,蓉卿和蕉娘迎过去,齐宵看着她,语气轻柔的问道:“你也吃酒了。”

“嗯,吃了一些。”蓉卿服侍他脱了外头的官袍,把晚上家里的事和他说了一遍,“现在迟了祖母许是睡下了,我陪你去给国公爷请个安吧,也好让他知道你回来了。”

蕉娘笑着退了出去,又反手关了门。

齐宵几不可闻的嗯了一声,伸手过来抱住蓉卿:“我不在家的这几日,你都做了什么?”

“想你啊。”蓉卿靠在他胸前,笑的眉眼弯弯,晕着酒气的酡红的眉眼越发的瑰丽夺目,咕哝道,“都睡不着。”

齐宵的心化成淡浓的水,软软的流泻而出,他动情抱着蓉卿,低声道:“丫头,我也想你。”蓉卿听着轻轻的笑了起来,点着头道,“嗯。我知道!”

两个人轻声细语的说了一会儿情话,蓉卿拉着他去梳洗,又喝了半杯的茶:“先去给父亲请安,回来咱们再说话。”齐宵却是按住她,“外面有些凉,你又吃了酒别出去了,我过去就成。”话落,也不等她回话,就出了门去。

“明期,你提了灯笼陪五爷走一趟。”蓉卿招手喊来明期,明期应了忙在墙角里提了灯笼跟着齐宵出了门。

不过半盏茶的功夫,齐宵就走了回来,蓉卿问道:“国公爷睡了吗?”齐宵回道,“没有!”和蓉卿在桌边坐了下来,蓉卿心里惦记着江匪的事也不再问,就道,“那你和我说说,那些江匪到底怎么回事?匪首是柳卿毅还是镇南王赵均松?为何军报里只字不提呢。”

齐宵沉声道:“是柳卿毅!”

真的是柳卿毅,蓉卿诧异的问道:“那赵均松呢?”齐宵眉头微拧,道,“我与诚王破寨当夜便审了柳卿毅,他也不知道赵均松人在何处。”

怎么会这样,若是赵均松没有和柳卿毅在一起,那他人去哪里了?

难道早就死了?

蓉卿撇开心思,又问道:“那柳卿毅为何做了江匪,六姐又怎么会和他在一起呢。”

齐宵端着茶盅,缓缓的将事情和她说了一遍,蓉卿听着满心的震惊,原来当年辽王兵败后柳卿毅就逃走了,这几年来他一直隐性埋名混迹江湖,还曾做过一段时日的镖师,他手中有些银钱又认识了一些行内人,就想买船走货运,来往通州和京城…可生意并没有做成,反而与几个同伙一起做起了江匪,因怕被发现行踪,白天里他们都化作普通百姓住在镇江城中,等物色好船只他们才会出手,而通常下手的,也都是些见不得光的船只,那些人本就有鬼,即便被抢了也只能哑巴吃黄连不敢报官。

所以他们能一直相安无事到今天。

至于苏容玉的事,齐宵却是没有细说,露出有些尴尬的样子:“…明天我陪你回去一趟,你亲自问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