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能用苏家来试探,也未必不是一个好的法子。

“你在想什么?到底有没有听我说话啊!”任瑶亭见任瑶期似是在想事情,不由得嗔怒道。

任瑶期看向任瑶亭微微一笑:“嗯,我听着呢,只是在想从云阳城到西宁打探消息应该需要些时日。”

任瑶亭这才转怒为喜:“这是当然。不过我外祖家一直有人守在西宁,所以应该会便利不少吧。”

任瑶期点了点头:“那就方便多了。

两人一路上都在谈话,任瑶期发现今日的任瑶亭话特别多,想必是觉得自己离着目标又近了一步心中高兴的缘故,要知道平日里的任瑶亭一般只对着自己喜欢的人才会话多,对以前的她向来是不怎么搭理的。

任瑶期一路上大多数时候只是听着,偶尔点头或者嗯一声。

有人说着话,时间就过得比较快一些,很快任家的马车就进了白鹤镇了。

东府的马车和西府的马车要进的门不同,所以马车在行到街口的时候停了下来。李氏那边派来的婆子隔着车帘子道:“五小姐,到府门口了,太太让您下来。”

任瑶期从任瑶亭这里想要知道的都知道了,因此爽快地告辞。

任瑶亭眨了眨眼道:“等那边有了消息我就说给你听。”成功的喜悦自然是要找人分享的,任瑶亭觉得目前为止这件事情与任瑶期说最合适。

任瑶期点了点头:“好,那我就先祝七妹妹心想事成。”

任瑶亭脸上一红,想到任瑶期可能只是随便说说,这话的意思并不是她心中所想的那样,才平复了心跳。这个时候任瑶期已经下了车了。

那边,任瑶亭身边伺候的一个大丫鬟被苏氏身边的嬷嬷叫了过去。

在苏氏面前,嬷嬷问任瑶亭的丫鬟道:“小姐和西府的五小姐说了什么?”、丫鬟想了想,如实道:“开始说的是苏大少爷的婚事和苏家的大少奶奶。后来小姐将话音放低了,奴婢就听不清楚了。”

嬷嬷又问了几句,就打发了丫鬟下去了。

“太太,您觉得小姐那日与舅老爷说的那些事情与西府的五小姐有关?”嬷嬷轻声问道。

闭着眼靠坐着的苏氏缓缓睁开了眼睛:“我只是不相信亭儿能想到那些罢了,至于是谁跟她说的…我并不清楚。”

苏氏的眼神如古井般无波无懒:“三房的任瑶期…她若是能有这般头脑,之前就不会被一个姨娘算计了。说她知情倒是极有可能。”

“那您说会不会是那位手伸到太长的方姨娘?”嬷嬷见苏氏不信是任瑶期,便又问道。

这回苏氏沉默的时间有些久,半晌她淡声道:“并非没有可能。若真的是她借助任瑶期的口将这件事情告诉亭儿,那她的目的应该是阻挠任瑶华嫁进韩家。”

嬷嬷闻言有些不屑地撇嘴:“不过是个姨娘,这么做对她又能有什么好处?”

苏氏却是微微一笑:“她虽说是个姨娘,手段却是了得,你没见连大嫂都从不招惹她吗?光脚不怕穿鞋的。她敢的,别人未必。至于好处么…李氏的女儿若是有了得力的婆家,那她以后就更没有机会能从李氏手中接过三房内宅的权利了,依着我那伯父的性子,只要任家与韩家有婚约在,他就会给李氏留几分面子。”

第96章 探病

“这次若真是方姨娘暗中撺掇了我们小姐,那她未免也太不将我们西府和苏家放在眼里了些。”嬷嬷皱眉道。

“或许她觉得自己是卖了苏家一个人情也说不定。”苏氏淡声道,“不过这个人情到真的轮不到她来卖,方姨娘这次越界了。”

苏氏的声音平淡如水,听不出来什么不好的情绪,不过在她身边伺候多年的嬷嬷却是感觉到自己的主子心里是有些不快的。

无论方姨娘是出于什么目的这么做,也无论她这么做是不是给苏家带来了好处,可是她毕竟是利用了任瑶亭。

能利用一次就能利用第二次。这次是美酒下一次就有可能是毒药。

这个道理嬷嬷知道,苏氏更是知道。

任瑶期回到府里没几日就听说韩家那边又吵了一架,听说的韩氏族里的人对韩东山迟迟不给他们一个交代很恼火,又有人煽风点火说韩云山是在故意拖延时间好妥善处理那些宝物,并找机会开脱。

这一次愤怒的韩氏族人差点冲进韩府后院。

原本身体就不好的韩太太被惊得引发了哮症,若非韩云谦及时赶过去,韩太太怕是已经救不回来了。

这一次韩家的人也发了怒,将那些原本赖在韩家不走的人全都赶了出去。

开始那些人还硬赖着不肯走,最后韩老爷威胁说若是他们还要在韩家闹,那他就要将族里原本属于他们这一房的土地房产全要回来。每年也不再给族里钱。

韩云山私吞族产的事情他们并没有凭证,连原本唯一的一个人证也说消失就消失了。而韩家给族里的银子却是实实在在的。

这一次不少靠着吃族里救济,或者家中有孩子在韩家族学里读书的人都沉默了。

最后韩家的族长赶来当了和事佬,并与韩云山约定。族里的人先都跟他会蓟州,但是韩云山必须在三个月之内给族里一个交代。

对于三月之期有人觉得太长了,不满意。不过在族长的周旋之下,这些人还是勉强同意了,并且当日就跟着族长回了蓟州。

任瑶期听了这件事情后想起上一世韩太太就去世得很早,好像就是在这一两年。只是具体是什么时候她就不知道了。

韩家的那些人,韩老太太和韩老爷她没有见过,韩东山和韩云谦都是不简单的。倒是韩太太和韩攸在接触了几次之后,发现都是和缓的好性子,且知书达理。

又过了些日子,听说韩太太的病一直不见好任瑶亭来西府找任瑶期几个姐妹一起去探望韩太太。

其实以任瑶亭的心思她是想就自己去的,可是如果只有她自己的话她又怕别人说闲话,所以就想来找任瑶期一起去。既然叫了任瑶期,那任家别的人自然也都知道了。

任老太太想着“买卖不成仁义在”,便让几个孙女都过去探一探病。

原本是要大少奶奶带头一起去的,不过大少奶奶那边说身子不舒服,便是大太太带了几个晚辈过去。

临出门的时候,周嬷嬷追了上来,暗自嘱咐任瑶期和任瑶华姐妹两人道:“你们虽说是过去探病的,但是远远的看上一眼尽了意思也就是了,千万不要在韩太太的屋子里待久了。”

“这是为何?”任瑶华惊讶地问。

周嬷嬷小声道:“你们年纪小,不懂这些也是寻常的。听说韩太太这几日经常咳血,我就怕是‘女儿咳’。这个病若是沾染上了,一辈子也就完了。所以你们千万要仔细,不要碰韩太太那里的东西,也不要用她们府里的吃食。”

任瑶华闻言笑道:“嬷嬷您也太小心了些,不是说是哮症吗?”

周嬷嬷却是严肃道:“三小姐您是不知道,因为有些人家家中有为出嫁的姑娘家,未免将来婆家嫌弃,所以有些病是不会对外头说实情的。您就听嬷嬷一句,千万小心,不要大意了。”

任瑶华见周嬷嬷是真的担心,便点头应承道:“我知道了,我不靠近就是。”

周嬷嬷又看向任瑶期。

任瑶期也点头表示自己听明白了。

周嬷嬷这才放了姐妹两人出门。

虽说韩家也在镇上,两家离着并不远。可是任家的女眷们出门还是乘了马车。

上车之后任瑶华问任瑶期:“大嫂是不是也是因为周嬷嬷说的这个才不去韩家的?”

任瑶期想了想,摇头道:“大嫂禀性忠厚,就算是知道了也不会因为这个不来的。想必是大伯母心疼大嫂,所以替了她去。”

大少奶奶赵氏确实是个忠厚老实的性子,没有什么花花肠子。她应该不会自己避了,让婆婆替她去的。

只是最近赵氏每日都在吃药,听说是想要快些怀上身子。大太太可能是因为这个才不让她去的。万一赵氏在这个时候有了身子,若是染了病就不好了。

任家来之前是递过帖子的,不然即便是好心去探病,也会被人说成是不知礼仪。

所以韩家一早就派了人在韩府门前候着了。

任家的马车被直接引到了二门。

这还是任瑶期第一次来韩家。反正她对韩家的宅子没有什么印象,上一世应该没有来过。

韩家的宅子虽然在布局上比不上任家的,府里的各类建筑也没有任家的富丽堂皇,总体上是庄重朴素的,不过明眼人从细节上却能看出些不同来。

比方说韩云山和韩老太太的院子进门处的那一座高大的影壁石,丝毫不比任家荣华院的那座被称为“苍山雄踞”的灵璧石逊色。

路过的一个小花园里有不少珍贵的花草。

不过韩家的家底展现得十分含蓄,若不是明眼人的话,只会觉得韩家的宅子粗犷宽阔罢了。

任家的女眷先是被引着去见了韩家的当家老太太韩氏。

只是众人在看到韩老太太的时候都是吃了一惊。

到并不是因为韩老太太长得不堪入目。恰恰相反,这位与韩老爷子差不多岁数的老太太眼神明亮,脸上皱纹极少,头发乌黑,看上去就像是四十来岁的夫人,甚至比她儿媳妇韩太太还多了几分精神气。

任家人便都有些奇怪。

包括大太太在内,这是任家的女眷第一次捡到韩老太太。原本因为韩老太太经常称病不出,出门应酬的都是身体也不怎么好的韩太太,所以大家理所当然的以为韩老太太是个老态龙钟,身体虚弱的。

不想却是这样的一副面孔。

看到众人眼中的惊讶,韩老太太笑着道:“我的腿脚不好,所以不太爱出门,平日里都是我媳妇代我出门走动。”

众人这才发现,韩老太太的腿虽然明面上看不出什么问题,不过她走路速度不快,还时刻让自己的孙女韩攸在一旁扶着,众人这才信了几分。

任瑶期也在暗中打量韩老太太,她发现韩老太太脸上几乎没有什么皱纹,可是说话的时候嘴边却是有些隐隐约约的笑纹时隐时现,想必年轻的时候是个爱笑的性子。如今瞧着,虽然语气和善,却显得有些庄重。

任瑶期正默不作声地打量,突然一个眼神朝她的方向射了过来。这个眼神十分敏锐。

任瑶期不由得一愣,对上了韩老太太的眼神。

露出一个腼腆的微笑,任瑶期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就像是偷看别人被当场抓住的样子。

韩老太太收回了视线,请大太太上座,并吩咐丫鬟奉茶。

任家来的几个晚辈们也按照排行坐在了大太太下手。

寒暄了几句之后,任瑶亭忍不住开口问道:“老太太,韩家伯母的病好些么么?我们今日是专程来探病了。”

她这话一抢白,任家大太太就忍不住皱眉。

任家来探病是一早就告知韩家的,不过先跟府里的长辈寒暄也是规矩。可是任瑶亭这一抢白就好像是说她这个长辈不知道轻重一样。

不过在外人面前,大太太尽管是不悦也不会表现出来,更不会当众训斥任瑶亭这个侄女。她对韩老太太点了点头,笑着接口:“若是方便的话,我们想探望一下韩太太。我们家老太太听闻韩太太病了也十分挂心呢。她老人家一直很喜欢韩太太的知书达理,常在我们几个媳妇面前提及。”

第97章 任家的秘密

不多会儿,韩攸那边就派人过来说韩太太今日好多了,可以见客。

韩家老太太便对任家大太太道:“既然如此,我陪你们过去看一看她吧。这孩子与我一样不怎么爱出门,认识的人也少,你们能来看她,她是极高兴的。”

王氏笑着点头:“那就有劳您了。”

按理说韩家老太太是长辈,不应该由她陪着客人去媳妇的院子。她主动提出让王氏觉得韩家的老太太是个好相处,没有架子的。

加上韩老太太十分健谈,言语之前十分有亲和力,让王氏对她印象很好。原本她还想着韩家的规矩对女眷极严厉,韩家的老太太只是出身乡绅家庭,肯定是个没什么见识的老妇人,不想真正的韩老太太让人见了不由得十分吃惊。

任瑶期想起来上一次打听到的,韩家老太太在她那一房是独女有年幼丧母,所以年轻的时候也是个能干的姑娘,家中一应大小事务全是她一把抓。只是嫁给韩东山之后就专心待在内宅相夫教子,不肯轻易出门了。

今日见了韩老太太的模样,任瑶期相信了此言不虚。这位韩老太太的确是个厉害的。只是为何她嫁给韩东山以后就开始约束自己的言行,甚至对媳妇和孙女的管教也极为严厉?

这个韩家还真是迷雾重重。

任瑶期与任家的几个姐妹跟在任大太太和韩老太太身后去韩太太的院子。

韩家的内院与外院一样也都是方方正正的,除了有些树木花草点缀其间,表面上看不见任何的富丽堂皇。

只是到了韩太太的院落前的时候,周围连花草树木也都不见的。甚至在院门前靠墙边还看见了好几个被砍掉的小树桩子,已经分不出来原本是什么树木了。

看见众人的视线都停在了那几个小树桩子上,韩老太太道:“哪里原本种了几颗构桃树,大夫说那种树可能会引发哮症,所以谦儿就让任将树都看了下来。不仅仅是这几棵树。院子里原本种的花草也让这孩子带人给拔了个干净。”

果然,一走进韩太太的院子,只看见光秃秃四四方方的院墙,其余什么也没有。倒是与任老太太的院子有些像了,任老太太也不喜欢花花草草,说是讨厌那些花草夏日里招虫蚁。

众人跟着韩老太太进屋的时候,韩太太以及起了身了。不过她终究还是顾忌着自己是一副病体,不好见人,便将拔步床前面的纱帘放了下来,韩攸在她床前伺候。

任家的晚辈们上前去见礼,韩太太带着歉意道:“是我失礼了,还望诸位莫怪。”

任大太太笑道:“你这话就见外了,你是病人,在顾忌什么失礼不失礼的?养好了病才是正荆”

韩太太隔着帘子轻叹了一声,转头看到女儿担忧的眼神却是笑着顺着任大太太的话讲:“承您吉言了。”

韩太太的屋子里家具都是一水儿的红木,式样十分简单,瞧着也有些念头了却是油光黑亮。摆设也并不算多,只是博古架上的一座一尺多高的珊瑚树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不是凡品。

任家的姑娘们想必在家的时候都是得过长辈们的教导的,所以一个个都规规矩矩的坐在外间,十分乖顺。

大太太与韩太太说了几句话,见意思到了,便道:“瞧着你也累了,还是先休息休息吧,我们便不打扰了。”

韩太太也知道自己的病体不好怠慢了客人,连忙道罪,也没有留客,只对自己的女儿交代让她去好好待客。

韩老太太也起身笑道:“我们还是去花厅喝茶吧,难得来我们府里一趟,今日一定要用了饭再走。”

任家晚辈们行了礼,跟着任家大太太告退。

任大太太笑道:“用饭就不必了,我们也不是大老远来的,任家离着韩府也就是几步路远,想什么时候来不成?您还真别与我们客气。何况我还要回去将韩太太的病情报与我们老太太知晓,她老人家也总是惦记着呢。不过府上的茶水我们还是想要在叨扰一碗的。”

韩老太太哈哈一笑,也不强留,只道:“瞧大太太这一张巧嘴。我若是硬要留客倒是显得我见外了。那就去花厅用些茶点吧。”

任瑶亭这次总算是逮着了机会拉着韩攸去一边说了几句悄悄话。两人形容亲密,落在稍微后面一些交头接耳。

很快韩老太太便注意到了,转头笑道:攸儿?说什么呢?怎么落到客人后面了?”

韩攸对自己的祖母并不惧怕,倒是很亲密的样子:“亭姐姐很关心娘的病情,所以问了些话。”

韩老太太看了任瑶亭一眼,任瑶亭有些羞涩地低下了头,小声道:“伯母人很好,我希望她能早日康复。”

韩老太太那双经历过风霜的眼睛却是带着些了然,笑容温和道:“你是任家七小姐吧?难怪攸儿总是与我们提及你,果然是个好孩子。”

任瑶亭眼中一喜,面上更加羞怯。

韩攸趁机道:“祖母,我去任家的时候任家的姐姐们都带着我逛了任家的花园子。现在她们来我们家做客,孙女也带她们看看我们的园子吧。”

韩老太太摇头失笑:“任家的宅子在整个燕北都是有名的,我们的园子有什么好看的?”

她说任家的宅子整个燕北都文明是有些夸张的,不过在白鹤镇上却是数得上号的。

任家的人听了,却是感觉脸上有光,

任瑶亭笑着道:“任家的宅子是精致,不过韩家的宅子却是大气。我们确实想要看一看呢。”

任瑶期却是注意到韩老太太眼中闪过一丝犹豫,不过她很快就宽和地一笑,说道:“既然你们想看,那就去看看吧。只是我们家的园子确实是枯燥的很。”

韩攸闻言很高兴,拉着任瑶亭的手冲她一笑。

任家的几个小姑娘对韩家也确实都有几分好奇,因此也都欣然同意。

任大太太叮嘱了女儿侄女们几句,便跟着韩老太太去花厅喝茶了。

不过韩老太太在临走之前确是刻意转头对自己的孙女说了一句:“攸儿,好好招呼客人,园子大可别让人迷路了。逛累了就来花厅喝茶。”

第98章 韩家的秘密(2)

【前一章标题错了,应该是“韩家的秘密”( ̄◇ ̄;)】

任瑶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对韩家始终含着几分戒心的缘故,听着却总觉得韩老太太的话里含着几分警告的意味。

难道韩家还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秘密不想让人撞见不成?任瑶期暗自琢磨。

韩攸难得当一次主人,十分高兴,听了韩老太太的话也并不怎么在意,只点头应了一声是。

韩老太太转头吩咐自己的两个丫鬟留下来照应几位小姐,这才领着任家大太太去了花厅。

韩攸带着人往内院的小花园走,一边像是上一次她到任家的时候任家姐妹对她介绍任宅一样,说着一些院子里的典故。

不过韩家毕竟是新搬来的白鹤镇的,韩攸绞尽了脑汁也只有干巴巴的几句,她自己先不好意思起来。

韩家的园子确实是没有任家的园子精巧,不过地方却是极大的,当中的奇花异草也确实不少。

只是任家姐妹见惯了任家的花园,对韩家的花园除了一开始进来的时候还有几分新鲜好奇,之后见除了花木就是山石,还远远没有任家的精致便也失了兴致。

不过因为韩攸兴致勃勃的与她们如数家珍地介绍起了园子里的花草,她们便只能强打起精神来。

倒是任瑶亭还真的是一副很有兴致的样子。

“咦,你们府里竟然种了“小五保”?任瑶音指着不远处一株茶花惊讶地问道。

小五保是一种珍贵的茶花品种,又名“十八学士”。

韩攸抬眼看去,抿嘴一笑:“是啊,不过没有开花。”

任瑶音走过去仔细打量了几眼,摇头惋惜道:“能养活就不错了,应当是开不了花的。我们这里极冷,并不适宜这种花生长。原本我也养过一次,还让母亲给我请了个极有经验的花农照看,不想还是没有成活。”

韩攸笑道:“我也说养不活,可是哥哥偏说要养。我母亲极喜欢茶花,有一次做梦梦见了一院子的‘十八学士’,哥哥便让人找了几株来。不过最后只有这一株活了下来,只是没有开花。哥哥说明年一定要让它开花,也不知道可不可以。”

“自然是可以的。”韩攸话音才落,任瑶亭就接口道,一副深信不疑的模样。

众人有些古怪地看了她一眼,任瑶亭已经弯下腰去仔细打量那株茶花。

任瑶音轻咳一声,转开话题:“由此可见,韩公子果然是一位难得的孝子。”

在园子里转了一圈,快走到西北角的时候之前韩老太太派过来的两个丫鬟中的一个忙上前来对韩攸道:“小姐,任家的几位小姐逛了这么久也累了,不如去里面的凉亭里坐坐?奴婢去让人准备些茶点来,主子们坐在亭子里赏花岂不是更舒坦?”

丫鬟手指着的方向是她们来的方向,刚刚她们确实是在一条花径中隐隐约约看到过一个小小的凉亭突出来的檐角。

韩攸闻言看了看前路,有些犹豫地看向任瑶亭几人。

任家姐妹走得也有些累了,不过任瑶亭其实还想要将韩家逛一逛,任瑶玉随口问道:“前面是什么地方?”

大家似乎在拐角处看到了红色木门的一角,像是通往某个小院子或者屋子的。

之前说话的那个丫鬟抢先道:“那里是我们府里的一座废院,听说以前是藏书阁。不过后来老太爷在内院又新建了一座书房,这里便废弃不用了。那里许久没有打扫了,前些日子有园子里照看花木的婆子说看到了这么大的老鼠呢”

丫鬟伸手比划了一下,竟然有家猫那么大。

极为小姐闻言吓了一跳,赶紧后退了几步。

任瑶音确实狐疑地问道:“我记得韩家是去年才搬过来的吧?怎么这么快就新建了书房?”

韩攸似是有些不悦,不着痕迹地瞪了丫鬟一眼,抢在她之前说:“虽然我们家是才搬来不久,不过其实这坐宅子我祖父早就买下了,还专门派了人来照看打理。所以在我们搬进来之前,已经将宅子整修过一遍。”

“难怪我瞧着之前那座游廊上的漆还是很新的。”任瑶音了然地点了点头,笑道。

两个丫鬟见几位小姐没说要继续往前走也没说要去亭子里,不由得交换了一下目光,之前说话的丫鬟正要再说些什么,任瑶玉却是表态道:“还是去亭子里休息吧万一真的撞见什么大老鼠就不好了。”

任瑶音没有意见,点了点头:“休息休息也好。我母亲说不定一会儿就跑派人过来叫咱们回去了。”

任瑶期往前面的转角处看了一眼,虽然她心理隐隐觉得有些不对,不过也并没有反对出来引人注意。

任瑶亭见众人的意思都是要去亭子里休息,便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两个丫鬟暗自松了一口气,热情地引着几人往亭子里去。

不想还未走到亭子里,任瑶亭就突然指着远处的一株开着碗口大小的硕大白花的树惊呼道:“那是什么树啊?我从未见过呢。”

韩攸顺着任瑶亭手指之处看了一眼,笑道:“那是鸽子花,虽然花很大又好看,不过那花是没有香气的。“见任瑶亭不住的往那边看,韩攸想了想,说道:“要不去陪你去那边瞧瞧?”说完不等丫鬟开口就对任瑶期几人道,“我带亭姐姐去看看鸽子花,几位姐姐若是累了就先去歇着吧,我们一会儿就过来。”

任瑶亭看到的鸽子花是在偏东北的方向,与之前看到的那个据说是废弃的书阁的地方还是有些距离的,两个丫鬟便了没有阻止。

任家的姐妹对看花的兴趣不大,并不跟去。韩攸便只拉着任瑶亭走了。

韩老太太派来的两个丫鬟,其中一个笑着道:“奴婢想起来那边还种了几颗刺槐,奴婢得过去提醒我家小姐一声,可别挂到手了。小琴你陪着任家小姐去亭子里休息,我去去就回。”

后面一句话是对另外一个丫鬟说的。那个叫琴儿的丫鬟点了点头:“扇儿姐姐你去吧,我会招呼好几位小姐的。”

扇儿追着韩攸和任瑶亭去了。

琴儿带着任家姐妹去了凉亭,又交代小丫鬟去准备茶水糕点。不多会儿,小丫鬟们便捧着茶水点心过来了。虽然只是小坐,用小碟子装着的点心却是摆满了一桌子。

突然园子东北方向似是传出来一声惊呼,好像是之前的那个叫扇儿的丫鬟发出来的。

正带着小丫鬟给任家小姐们布筷的琴儿手下一顿,任家几姐妹也都有些惊讶地转头回看。

琴儿赶紧笑道:“定是扇儿姐姐又被那株刺槐勾住了头发,她每次打那儿过都会不小心,所以才这么急着想去提醒小姐的。”

那边再没有什么奇怪的声音传来,众人便也信了琴儿的说辞,笑着打趣了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