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方姨娘受伤之后,任时敏就没有再踏入过芳菲院一步。任瑶英觉得方姨娘心里肯定是委屈的,她曾经开口求过任时敏来看一看她姨娘,可是任时敏只淡淡地说了一句:“让你姨娘好好养伤,没事就读读佛经,平一下心气。有什么需要你就去与你母亲说。”

后来,任瑶英也明白了自己的父亲不待见姨娘了,所以她请求的话也没有再敢说出口。

方姨娘闻言似乎是笑了笑,她伸手摸了摸任瑶英的脸颊,岔开话题道:“院子选好了?什么时候搬过去?”

任瑶英想起之前任时敏说不带姨娘去云阳城的话,心里一酸,强笑道:“父亲说还需要修葺一番才能住,大约三月底就能搬过去了。”

方姨娘点了点头,又细细地问了任瑶英在云阳城里的事情。

任瑶英想起自己今日过来的目的,便小声地将前日在街上与曾奎相遇的事情说了。

方姨娘听完之后许久没有说话。

任瑶英拉住方姨娘的手希冀地道:“姨娘,你说曾家那个丑八怪公子是不是看上任瑶华了?姨娘,你是没有瞧见曾公子的模样,女儿差点被他吓死。”

方姨娘一怔,下意识地抬手摸了摸自己的面纱。

任瑶英这才想起来自己在方姨娘面前说错话了,怪只怪她这两日一直都在想曾奎和任瑶华之间的可能性,这会儿见到方姨娘说起来有些激动了。

“娘,我……我不是……”

方姨娘回过神来看到任瑶英懊悔的表情,笑了笑:“姨娘没事,你继续说。”

任瑶英见方姨娘的样子,不像是生了气,不由得松了一口气,她之前听外头的丫鬟悄悄议论说姨娘自脸上受伤之后就性情大变,动不动就会脾气,尤其是别人在她面前提及容貌的时候,现在姨娘的房里不准放镜子,铜器和太光滑的瓷器。

可是任瑶英觉得方姨娘依旧没有变,她还是那个温柔的对她好的姨娘。

于是任瑶英继续道:“娘,反正三姐是一定要嫁出去的,不如想法子让她嫁给曾家公子?曾公子以后肯定是会回宁夏的,到时候三姐也去了宁夏就没有人与我们做对了。”

任瑶英想着,只要任瑶华嫁给了那个丑八怪,那么这一世她就无论如何也比不过她了,因为只要是个人都比曾奎好。

这么想着,任瑶英这两日连觉都睡不好,一回来就跑过来找方姨娘了,任瑶英知道,姨娘对她向来是有求必应的。

方姨娘沉吟道:“曾家少爷?曾潽的儿子?英儿,你可知道曾潽现在是朝廷委派的宁夏总兵?”

任瑶英道:“我打听过了,曾潽这个宁夏总兵不过是说着好听而已,他手里没有兵也没有权,怕什么?”

方姨娘心里想的就没有任瑶英这么简单了,她想了想道:“这件事情姨娘需要先打听清楚了,再做决定。”

第290章 孽缘挡不住

虽然方姨娘没有立即就答应让任瑶英有些失望,不过一想到任瑶华真的有可能会被嫁给那位丑如厉鬼的曾家公子任瑶英就忍不住兴奋。

接下来的一个来月过得出乎意料的平静,直到任时敏要去云阳城前几日任家三房开始忙碌起来。

任时敏与李氏说了,会让她跟着去打理内院以及照顾孩子,李氏提前半个月就开始带着周嬷嬷整理要带过去云阳城的东西。好在因为云阳城离着白鹤镇很近,他们逢年过节还得回来,所以大部分的东西都要留在老宅,云阳城的各类物什任三老爷都是直接交代了管事去买了新的,所以李氏也只需要收拾他们夫妻以及孩子的随身用品。

任三老爷也很明确地表示了不会带着方姨娘,但是会带任益鸿和任瑶英李氏对此也没有什么意见。

任老忒太原本是希望任三老爷带方姨娘一起去的,不过任时敏不愿意,任老太太想着方姨娘想在的样子带出去确实是不太体面,便也没有说什么了。不过她还是让人送了不少东西去芳菲院,安抚方姨娘。好在方姨娘很平静的接受了,并没有闹出什么事情来。

不过到了临行之前,任老太太却是又突然改了主意,她不想让任瑶华去云阳城了。任老太太的想法很简单,任瑶华已经十六了,现在外头关于她的那些不好的谣言早已经散去,反而是传出了些她为人严谨守礼的传言,最近已经有两户人家到任家来打听任瑶华。

那两户人家其中一家的家世与任家差不多齐平,是顺州的一户商户人家,姓范。他们家二太太的娘家在白鹤镇,年前带儿女回来参加母亲的寿宴时见到过随着任老太太一起出席寿宴的任瑶华,觉得她大气持重所以上了心。

另外一户人家就是白鹤镇上的。姓唐,家里是做木材生意起家的,与任家有些生意上的往来,轮家底而言还不如任家,算是很普通的商户人家。

这两家,任老太太都不是很满意。对于范家任老太太嫌弃那位范公子不是长房长子,不能继承家业,提亲的范家二房到时候是要分出去的。

唐家那位虽然是长房长子,不过任老太太觉得女儿要高嫁才对,唐家的家底太单薄了一些。而且她见过那位唐家大少爷,个子不高人才也不怎么样,还及不上唐家另外两位少爷灵活。

虽然这两家都不尽如人意。但是任老太太觉得这也算是一个信号,她再带着任瑶华多走动走动,肯定能挑到合适的。任瑶华的年纪也耽误不得了。

任瑶华知道祖母不想让她走之后也没有说什么,她和任瑶期不一样,任老太太对她一直很好。她虽然很多时候也不满意任老太太对方姨娘的态度,不过总的来说老太太疼她她还是心里清楚的。

任瑶期知道之后却是有些烦忧了,她压根儿就不想让任老太太给任瑶华定人家,她信不过任家的长辈。

可是在这件事情上,连任时敏和李氏都没有发表什么意见,毕竟任瑶华现在确实是到了要说亲的年纪了。且任家姑娘们的亲事向来都是任老爷子和任老太太做主。任瑶期暂时也找不到什么好法子能让任瑶华跟她们一起走。

可是让任瑶期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们要启程去云阳城的前两日,又有一户人家来向任瑶华提亲的。来人竟然是苏家的大管事陪同的。

任瑶期当时正在书房里亲自带着丫鬟们整理自己的书房,书房里的书她大部分都要带过去的,又不放心让丫鬟婆子们来整理。

听到苏家大管事带了两个人来任家的时候一开始任瑶期还没有怎么在意,直到任老太太让人过来将任瑶华叫了过去。

因为这一阵子任老太太一直都在操心任瑶华的婚事,所以任瑶期心里便有了些警觉。心里总觉得不是什么好事。

果然,等周嬷嬷打听到消息回来后任瑶期心中的惊怒简直没有语言可以形容。

“嬷嬷你说什么?是哪个曾家来提亲?”

周嬷嬷有些惊讶任瑶期的失态。不过她还是很快回道:“是新任宁夏总兵曾大人,他派人来给他独子提亲。”

任瑶期有些站不稳,被周嬷嬷一把扶住了:“五小姐,您怎么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要不要请大夫?”周嬷嬷焦急地将任瑶期扶到了椅子上坐下。

任瑶期心里已经是惊涛骇浪,她实在想不通这一世为何曾家还会来向任瑶华提亲,曾家才宁夏才多少日子?脚都还没有站稳,知不知道有个任家都难说。任家难道还有什么值得利用的地方不成?

上一世给曾家来说项的是二房的二太太,而这一次二太太虽然没有出面,但是苏家却是来人了,应该是因为苏家大少奶奶曾氏的那一层关系。

“老太爷和老太太那边是怎么个意思?”任瑶期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没事,皱眉问道。

周嬷嬷道:“老太爷让人在外院接待了苏家大管事,老太太见了曾家派来的人。不过奴婢听说老太爷和老太太并没有立即就应下来。”

任瑶期讽笑:“这次当然不能应得快,毕竟曾家如今也不过是寄人篱下罢了,只是碍于苏家的情面,任家也不好一口回绝。”

周嬷嬷有些不明白任瑶期为何会说到“这次”,难道还有“上次”?不过她并没有问出来,只以为是任瑶期口误。

“五小姐,奴婢也听说了那位曾公子容貌上有些缺陷,不过居家过日子也不能只瞧容貌,您为何会这么反感曾家?”

周嬷嬷虽然也不赞成让任瑶华嫁到曾家,不过任瑶期的反应却是有些出乎她的意料。她之前还以为是因为任瑶期和燕北王府的郡主交好,而曾家又是朝廷的人,所以才会对曾家不喜,不过看任瑶期的样子又不像是这么简单。

任瑶期掩饰不住眼中的厌恶道:“我上次听到过一些关于曾家的传言,这位曾公子不仅容貌上有缺陷,性子也很古怪。”

这些其实是任瑶期上一世的时候在任瑶华出嫁之后知道的。

曾奎喜欢别人怕他,越怕他越高兴。可是任瑶华性子倔,她哪里是肯低头的人?所以为了让任瑶华惧怕他,曾奎上一世不知道用了什么龌龊的手段折磨的任瑶华,激得她最后忍无可忍不惜弑夫。

别人都喜欢性子柔顺体贴的女子,偏偏曾奎是个例外,他就喜欢别人反抗他。别看曾奎年纪比她们大不了几岁,自他知人事以来折在他手里的丫鬟和小厮不少。甚至有一次他父亲曾潽的一个新纳进府的美妾因为不认得曾奎,见到他之后趾高气扬地让他滚远一些别污了她的眼睛,曾奎当场就将她拖回了自己的院子,也不管她是自己父亲的新宠。

只是曾潽只有曾奎一个儿子,溺爱得很。所以这些事情被曾家隐瞒得很好,再加上现在他们离开了京都来了燕北,就没有人知道这些曾家内院里的这些龌龊事了。任瑶期知道这些还是在去了京都之后裴先生告诉她的。

所以在别人眼中,曾奎或许只是一个容貌上有缺陷的少年,而在任瑶期眼中,苍蝇蛆虫都比他干净。

周嬷嬷看任瑶期的神色也知道她听到的那些传闻肯定是不怎么好,不由得也有些担忧起来。

任瑶华回来之后,任瑶期过去找她,当从香芹口中得知任瑶华上次曾经在云阳城里曾经与曾奎有过一面之缘的时候,任瑶期半晌说不出话来。

难道这就是孽缘么?绕了一大圈子以为躲过了,却还是遭遇了。

上一世曾潽初来燕北的时候曾奎并没有同行,他是之后自己过来的。那个时候任瑶华已经被禁足,根本就没有可能见过曾奎。这一世任瑶期设计让曾潽这个宁夏总兵名不副实,可是还是没有让任瑶华逃脱这一段孽缘。

可是,就算是孽缘,任瑶期也绝对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任瑶华入火坑。

她们不知道的是,在曾家派来的人走后不久,任家就同时接到了京都二房老太爷和方雅存的来信。

二房的老太爷不知道从哪里得知了曾家想要求娶任家姑娘的消息,他没有打听到曾奎在内院里的那些龌龊事也或许是并没有将之当一回事,反而是打听到了曾潽最近半年来是皇帝跟前的大红人,算得上是一位朝中新贵。他还让任老太爷不要眼界太低,只看到曾家目前在燕北的劣势,提醒任老太爷曾潽是一位能臣,只要给他半分机会,他就能翻身扬名,出人头地,前途可谓不可限量。

如果说任家二房的来信任老太爷不过是看看就作罢了的话,那么方雅存的来信就让任老太爷有些犹豫了。

方雅存在信中随口提及道,那位帮了他大忙的卢公公竟然也与曾潽有些交情,在得知这件事情之后还笑言会来讨一杯喜酒喝。

第291章 离开任家

在三房离开白鹤镇前一日,任老太爷将任三老爷叫了过去,任瑶期知道任老太爷这时候将父亲找去肯定是为了任瑶华的婚事,于是在任三老爷从前院回来之后立即找到了他。

当从任时敏口中听到京都来信的内容的时候,任瑶期深吸了好几口气才暂时忍住了自己的怒火。

“这么说祖父是想要答应曾家的提亲?”任瑶期面无表情地冷声问道。

任时敏道:“父亲说会认真考虑。”

任瑶期沉默了许久才道:“父亲,您能去与祖母说这次要带三姐一起去云阳城么?等三姐的亲事真的定下来之后,她怕是不能再随意出门了,甚至以后能不能留在燕州都不知道。”

任时敏觉得这些都是小事便应下了,她见小女儿伤感,忍不住打趣道:“你自幼就与瑶华不合,怎么这会儿倒是舍不得了?”

任瑶期笑了笑,微微撇过了头去:“再不合她也是我姐姐,我就这么一个亲姐姐。”

这日晚上去荣华院请安的时候,任时敏果然提出了要带任瑶华一起去云阳城的事情,任老太太有些意外,不过她还是不太愿意让任瑶华离开白鹤镇,最后还是任老太爷同意了任老太太才没有话说的。

第二日一大清早天还没有大亮,任家三房的丫鬟婆子们就开始往马车上搬东西了。好在这几日已经陆续将比较大件笨重的物什都搬走了,所以一房六个主子,二三十来个丫鬟婆子们零零散散的行李规整起来加上坐人也就是十几辆马车罢了。

任瑶期从任家出来的时候,像她刚醒过来的那一次一样再一次回头打量了一眼任家这座所谓的祖宅,她的表情没有半点留恋,反而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松快。

她想,这一次走出了这个家门。除了逢年过节无法避免的时候,她能不回来就不会再回来了。

李氏今日似乎也很高兴,自从嫁到任家来,除了最开始的那一两年她已经很少出门了,最长一次离开任家还是那一次陪着任瑶华住到庄子上的那一次,这次能去云阳城,别的不说,自少离着献王府更近了,尽管依着李氏的性情就算住得近她也不会无缘无故的就往娘家跑,但是离着自己的娘家近。会让她更为安心些。

任瑶期和任瑶华姐妹两人坐了一辆马车,一路上任瑶华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很少说话。就连香芹在一旁要吓唬苹果给她讲鬼故事任瑶华都没有管她。

车程走过一半的时候,任瑶期笑问道:“三姐,这一路你都在想什么呢?”

在一旁耍宝的香芹见主子们说话终于坐到一旁安静下来,老实了。

任瑶华看了任瑶期一眼,毫不避讳地淡声道:“没什么。只是在想曾家那位公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任瑶期闻言皱眉:“总之不是好人。”

任瑶华闻言像是想起了什么事情突然笑了:“怎么到了你这里,就没有一个是好人了?这位曾公子你都还没有看见过。”

任瑶期想起来,从韩云谦到丘韫再到曾潽,只要是任瑶华的议亲对象,她好像都没有赞成的。其实她也想要问问,任瑶华到底是得罪了哪路神仙了。怎么就不能遇见一个好的。

“我之前不是与你说过吗?曾奎在京中有些不好的传言,只是他才初来燕北,那些谣言没有传出来罢了。我并不是因为他相貌丑陋才对他厌恶的。”任瑶期耐心解释道。

任瑶华若有所思:“所以我才会想他是个怎么样的人。曾家又为何会突然向我提亲,论理我也只是看见过他一次而已,并且当时在场的并不止我一个人。如果照你所说,只是因为我没有太过关注他的相貌的话,这个原因也太令人啼笑皆非了。”任瑶华顿了顿。“我瞧着祖父的意思,似乎并不是很反对结这门亲。”

任瑶期想。既然他们已经从任家出来了,那么无论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她也不会让任瑶华听从任家的摆布嫁去曾家,大不了到时候鱼死网破。只是这话任瑶期没有当着任瑶华的面说出来,因为这话旁人听着实在是有些大逆不道了。

因为出门的时候还算,所以任家的马车抵达云阳城是时候还不到午时。

任时敏在买下这座三进的宅子后,将院子的布局亲自规整了一番,知道任三老爷的挑剔是出了名的,管事在休整院子的时候也做得一丝不苟,所以任瑶期等人进去之后看到的院子已经是焕然一新了。

宅子有三进,任时敏夫妇带着任瑶期和任瑶华姐妹住在第二进,任时敏和李氏住第二进的正房,任瑶期住依旧住西厢,任瑶华住东厢。

任瑶英被安排在了第三进的小西厢,任益鸿则住到了外院第一进的偏院里。

除了任瑶英之外,其他人对周嬷嬷做出的住处安排都很满意。

任瑶英住的第三进虽然也是厢房,但是比起任瑶期和任瑶华姐妹两人每人各占三间的东西厢,任瑶英住的后西厢只有两间,且第三进除了她一个主子之外,还住了些有头脸的管事婆子和丫鬟。

晚上去给李氏请安的时候,任瑶英委婉地表示自己愿意让出后西厢,和任瑶华或者任瑶期住到一起。

周嬷嬷皱眉道:“九小姐,您愿意挤着住委屈您自己,三小姐和五小姐未必愿意。我们三小姐和五小姐都各自需要一间书房和一间待客用的小厅,您是庶女按规矩在用度上要减半,不过奴婢想着还是给您安排了两间房。这里是云阳城,不是白鹤镇,既然来了,我们就要顾忌着三老爷的脸面把一些规矩给拾起来,这样才不会被云阳城里注重规矩的人家笑话。九小姐,您说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任瑶英闻言脸色白了白,她看了任时敏一眼,可是任时敏并没有对周嬷嬷的话表示出什么不悦,任瑶华和任瑶期更是坐在一旁说话连看都没有看她一眼。

任瑶英这下明白了,这里是云阳城,她姨娘没有来,也没有祖父祖母来压着李氏,这里是李氏母女的天下,就连周嬷嬷这么一个下贱的奴才都可以出言侮辱她。

任瑶英觉得很难堪,不由得红了眼眶,可是在这里她受了委屈也没有人将她当一回事。对任瑶英而言,能来云阳城的喜悦,在这一刻已经被打击得半点不剩下了,因为她明白,李氏若是想要啊作践她这个庶女,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任瑶英不由得想,若是姨娘的脸还没有受伤那该有多好。有祖母护着,姨娘必定能代替李氏来云阳城,这里就是她们的地盘了。

从正房里请安出来之后,任瑶英叫住了要去外院的任益鸿。任瑶英忘记了她姨娘对她的嘱咐不要让任益鸿牵扯到内院的事情,她红着眼睛委屈地道:“哥,娘不在,以后这里就只有我们两人相依为命了,我们一定要相互帮村才是。”

任益鸿皱眉,有些莫名其妙:“不是还有父亲母亲三姐五姐在吗?怎么就是相依为命了?”

周嬷嬷没有亏待任益鸿,毕竟任三老爷只有任益鸿一个儿子,虽然只是庶出,周嬷嬷给他安排的住处和用度都是好的,他在外头住着的偏院地方也不小,还有小书房和会客用的小厅,所以他体会不到任瑶英的委屈和悲愤。

任瑶英被他的话气得差点说不出话来,看了看周围才小声骂道:“你个呆子!三姐五姐都是正房太太养的,我们两个是妾生的!她们是一伙,我们才是一伙!”

任益鸿眉头皱的更紧:“这是哪里听来的话?让父亲听见了可会骂你不懂礼数。母亲她并未亏待过我们。”

在任益鸿受过的教育里,对嫡母要尊敬恭敬,不能口出恶言,不然就是不孝。何况李氏这个嫡母虽然并没有对他有过太多管教,但是也当真从来没有亏待过他。

任瑶英冷笑道:“她是没有亏待你,所以你忘了我们的亲娘。可是她亏待了我!”说完这一句,任瑶英就跺脚走了。

任益鸿看了看突然发飙跑走了的妹妹的背影,摇了摇头,小声叹道:“唯女子和小人难养也!”

对内院的事情向来不过问的任益鸿也不管任瑶英,自己回外院温习功课去了,任时敏要去云阳书院任教,他也会去云阳书院读书,这也是任时敏带他来云阳城的原因,不过相比较那些云阳书院的天之骄子,任益鸿现在如果不下些功夫,去了书院也只能垫底给任时敏丢人。

第292章 往来

按照燕北的规矩,搬迁新居第二日会摆酒席请一些亲朋好友来新居,也算是给新居添一些人气。

不过任家并未分家,任时敏这一房严格来说也不算是乔迁之喜,所以任时敏也没有吩咐李氏办酒的事情。倒是云阳书院的一些与任时敏相熟的先生得到消息,派家人送了一些吃食或者小礼过来。

李氏便提议让任时敏请云阳书院的友人过来,在外院摆几桌。任时敏想了想,便同意了,书院的那些先生与任时敏也算是志趣相投,这样的应酬任三老爷并不反感。

任瑶期看在眼里,心里是高兴的。他们这一房现在需要一些与任家无关的人际往来,这样就算是有一日他们与任家翻脸,也不至于处在众叛亲离的尴尬局面中。

任瑶期还与李氏和任瑶华商量,等过些日子家里都安排好了要找个由头请任时敏在书院的那些友人的妻女来家中,以后也好相互来往。

李氏也是受过世家教育的,当然也明白对于刚进入云阳书院资历还尚浅的任时敏而言,这些内院妇人们之间的交往对他而言是有益无害的,所以李氏很愉快地应下了,甚至还提早与姐妹两人商量起了到时候要用到的菜式,需要提前做什么准备。对李氏来说,自己当家做主请客,还是她嫁人之后的头一遭。

不过,李氏母女没有想到的是,她们的帖子还没有送出,徐山长的夫人欧阳氏的帖子就先送了过来。

徐夫人邀请李氏母女一起去白龙寺拜佛听禅顺便吃斋菜,徐夫人也不止邀请了她们母女,还有几位同在云阳书院任教的先生的妻女。

徐夫人此举算是见她们瞌睡就给递了枕头的行为,十分善意和体贴。任瑶期正苦恼着什么帮助李氏和别的夫人们交际往来,接到帖子之后不由得大喜。

有徐夫人牵线。李氏要走进云阳书院的夫人们中的小圈子里就容易多了。

于是任瑶期立即让李氏给徐夫人那边回了消息,说她们一定去。

到了与徐夫人她们约定好了的日子,李氏早早的就起来装扮,她到不是想要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去。相反她的穿着很低调朴素,不过李氏自己很注重这次出门,所以花了些心思,让自己看起来既素雅又不会丢了任时敏的脸面。

任瑶期和任瑶华去正房找李氏的时候看到她的穿戴也都点了点头。

临出门的时候任瑶英的丫鬟跑过来说九小姐有些不舒服。今日不跟她们一起去白龙寺了。

李氏知道这个庶女小心思多,她也不指望与她母女相谐,只希望她乖巧一些不惹事就满足了。虽然任瑶英这话一听就是找借口不想去,李氏也没有说什么。让喜儿过去看看,问了问需不需要请大夫进来给任瑶英瞧瞧,也不勉强她出门。

任瑶英不去。并没有影响到李氏母女出门的心情。见时候差不多了,李氏就带着任瑶期和任瑶华姐妹两人出门去了。

李氏她们走了后不久,躺在床上装病的任瑶英就起身了,她吩咐自己的丫鬟道:“你去周家与周小姐说一声,让她派车来接我出门。”

那丫鬟是后来跟了任瑶英的,被方姨娘用银钱笼络住了,对她还算忠心。得到吩咐和赏钱之后立即出门去了。

任瑶英冷笑道:“我才不跟着你们出去当摆设!”

之后周家果然派了马车来接人了,因为周家说是奉了周太太的命令来接任瑶英去周府与周小姐会面,还说周太太与方姨娘的娘家嫂子是手帕交,并且周家已经派了人去白龙寺和李氏交代过了,所以李氏留下来的管事也不好拦着周家的人,任瑶英将自己好好打扮了一番就坐了周家的马车出门去了。

李氏她们与徐夫人约好了在城门外汇合,任家的马车出了云阳城的城门果然看到了好几辆马车,她们并没有迟到,但是已经有两位太太先到了。

先到的柳太太和陈太太,她们的年纪都和李氏差不多大,在云阳书院的太太们当中算是比较年轻的了,柳太太带了自己的次女柳梦涵,她的长女已经在去年就出嫁了。陈太太则带了长女陈之意和一个刚刚三岁的小儿子。

柳太太和陈太太看到李氏态度都很友好,主动过来打了招呼,她们平日里应该也是温柔和善好相处的人。刘梦涵和陈之意的年纪都与任瑶期差不多大,也都是温顺婉约的性情。

因为各自的夫婿都在云阳书院任教,李氏和刘太太,陈太太很快就聊到了一处。三人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家闺秀,说话轻言细语,举手投足也很温婉,所以对彼此的第一印象都很好。

这个时候任瑶期又不得不感谢徐夫人的体贴,有了与李氏性情相近的柳太太和陈太太,李氏以后要进入这个圈子里去就更加容易了。很多时候,人际间的交往都需要一个先递出橄榄枝的人,徐夫人给李氏安排的柳太太和陈太太就是这么两个递橄榄枝的人。

之后又陆续来了好几位太太,看她们说话作态都是修养极不错的。徐夫人是最后到的,虽然她并没有迟到,不过还是对等着她的众人表示了自己的歉意。

看到任瑶期的时候,徐夫人表现得很亲近,招手让任瑶期过去,拉着她的手和善地道:“怎么瞧着比上次又瘦了些?最近在家中有没有好好练琴练画?今日你跟我坐一辆车吧,我要好好考校考校你有没有偷懒。”

说着徐夫人还与李氏开玩笑道:“我就借你女儿去我马车上说说话,你不介意吧?”

李氏感觉到了徐夫人的善意,笑着摇头:“那是您瞧得起她。”

旁边的几位太太也笑着打趣了几句,柳太太笑道:“之前就听说夫人您新收了个小徒弟,梦涵在家的时候还一直吵着说要见一见呢,不想今日还真有这个机会见到她,瞧着就是个聪明有福气的好孩子。”

徐夫人笑道:“她们都是好孩子。”说着徐夫人又对刘梦涵和陈之意她们道,“我之前就想着,你们的性子应该合得来,刚刚在马车上果然瞧见你们相谈甚欢。不错!以后你们就多来往吧,反正住着也近,来往方便。”

刘梦涵和陈之意她们对徐夫人都很尊敬,闻言都点头应下了。

相互之间寒暄够了,徐夫人就带头上了马车,各位太太小姐们也都上了自己的马车。任瑶期则坐到了徐夫人的马车上。

等马车动起来的时候,任瑶期感激地道:“多谢夫人了。”

徐夫人看着她温和地笑道:“只是小事罢了,说起来你还是我的救命恩人呢,我随手拉你一把又算得了什么。不用谢我了,以后好好过自己的日子就是。今日来的这几位太太小姐性子都很不错,你们平日里与她们多多来往,总不会错的。”

任瑶期忙应下了。

徐夫人是学识渊博之人,不过任瑶期也算是名师足下高徒,博览群书,所以一路上与徐夫人聊起来,两人竟然也能聊到一处去,且还相谈甚欢。

任瑶期的见识让徐夫人惊讶之余,对她也更加的欣赏起来。毕竟在任瑶期这个年纪,能跟得上徐夫人思路和谈吐的人,这世上并不会有太多。

马车很快就到了白龙寺,任瑶期亲自扶着徐夫人下了马车。

白龙寺这给地方,任瑶期不算陌生了,这些太太小姐们似乎也都是这里的常客,一群人一路上都是熟门熟路的。

徐夫人带着诸位太太们去上了香捐了香油钱,然后又带着她们去听大师讲佛经。徐夫人性子开明,也不让任瑶期这些年轻的姑娘们跟着,打发她们去玩自己的。

任瑶期,任瑶华便与柳梦涵,陈之意她们走了。

几位小姐绕着白龙寺转了一圈,一路上也聊些风土人情,这些小姐们或许并非都是出生大家族,但是因为家学渊源,所以谈吐都十分风雅,就连任瑶华听她们说话也不会觉得无趣。

后来走累了,她们就让寺里的知客僧给她们安排了一处小院,喝茶聊天下棋,倒也悠哉自在。

任瑶期赢了柳梦涵一局之后起身让座给陈之意,却发现原本坐在她身后的任瑶华不在那里了。

任瑶期问苹果道:“三姐呢?”

苹果回道:“三小姐要去更衣,就带着香芹姐姐她们出去了,小姐您当时在下棋,三小姐就没有打扰你。”

任瑶期闻言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了。

任瑶华出去确实是因为多喝了茶水想要去更衣,不过她没有想到回来的时候会在半路上遇见曾奎。

第293章 遭遇

这是任瑶华第二次看见曾奎,可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听任瑶期说了曾奎的那些事情的原因,任瑶华对于曾奎看着她的视线觉得有些不舒服。

两人也不算是认识,所以任瑶华看了他一眼之后就移开了目光,打算从他身边走过去,打招呼什么的对于两个连话都没有说过的陌生人而言是没有必要的,这是任瑶华的想法。

不过显然另外一个当事人并不这么想。

曾奎见任瑶华再次无视他要走,便伸手拦了拦,笑睨着她道:“任三小姐,我们又见面了。”

任瑶华皱了皱眉:“我不记得我认得你。”

曾奎闻言似乎是有些惊讶,不过他眼中的兴趣却是更加浓厚了,十分有礼的作揖道:“是我冒昧了,上一次见面我们并没有说过话,确实算不上认识。我是曾奎,家父是曾潽,京都人士,前一阵子才燕北。”

曾奎这么一番作态到真的不像是有残疾的人,任瑶华也不由得看了他一眼。说实话,这样的曾奎也不像是任瑶期口中的那个心思阴暗暴戾之人。

伸手不打笑脸人,任瑶华点了点头:“曾公子有礼了。”

曾奎笑着走近了一步,也不避讳自己脸上吓人的伤,盯着任瑶期用温和的语气道:“任三小姐今日是来拜佛的还是来吃斋菜的?”

他脸上的伤狰狞恐怖,偏偏说话的语气又异乎寻常的柔和,这一幅画面其实是有些恐怖的,至少香芹就给吓得倒退了一步,被芜菁给狠狠瞪了一眼,尽管芜菁也被曾奎吓得脸色有些发白。

任瑶华却依旧是面不改色,她看了曾奎一眼,淡声说道:“即拜佛也吃斋菜。我妹妹还在等我回去。曾公子,失陪了。”

曾奎微微眯眼,然后笑着退了半步,任瑶华正要从他身边走过去。不想曾奎却是突然抬手握住了任瑶华的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