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嬷嬷道:“奴婢也是这么说的,麦冬家的说她愿意与两个丫鬟挤一挤。”

“她这是真想要和两个丫鬟挤一挤,还是想要逼得两个丫鬟给她让出屋子?以退为进这一招倒是使得不错!”任瑶华冷笑道。

任瑶期倒是爽快地应了:“既然她愿意挤就挤着吧,你让她搬过去吧。”

周嬷嬷皱眉:“小姐,这真的没有关系么?”

任瑶期笑道:“还能有什么关系。”

任瑶华抱怨道:“真不知道祖母她到底是怎么想的。”

任瑶期倒是能猜到任老太太是怎么想的,从麦冬家的反应来看,目前而言任老太太派她过来的首要任务是监视她和郡主以及燕北王府的交往情况,然后随时向任老太太禀报。

周嬷嬷又下去给麦冬家的安排住处了,从这一日起麦冬家的与苹果、桑椹住到了一起。

第二日,任瑶期按照以往的作息去自己的小书房里练字,没过多久麦冬家的就过来了。

任瑶期没有说什么,麦冬家的就接替了桑椹。给任瑶期磨墨。

“五小姐是要给郡主写信吗?”麦冬家的见任瑶期将纸平铺到了桌上,便问道。

任瑶期摇头。

桑椹在一旁轻声道:“五小姐是要练字呢,而且五小姐不喜欢在她写字看书的时候有人出声打扰她,麦嫂子你既然要伺候小姐笔墨,以后还是记着些好。”

麦嫂子点了点头,不过她还是出声道:“五小姐,老太太让您一回来就给郡主去信。”

任瑶期悬腕写字,不说话。

麦嫂子看了一眼任瑶期写的字,心里不由得暗自赞叹了一声,她早有耳闻五小姐的字画都是三老爷亲手教的。一手字写的比府里的少爷们还好。

可是任瑶期写的是金刚经,并不是给郡主的信。

麦嫂子皱了皱眉,又看了任瑶期一眼。

任老太太让她督促五小姐早些给郡主去信,还要她提醒五小姐记得在信中求郡主在燕北王妃面前为任家求情,并且将信的内容记下来告诉她知道。

任瑶期默完了一整篇的金刚经全文,已经到了午膳十分了。

麦嫂子在一旁等得心急,正以为任瑶期今日是故意拖延不想写的时候,却见任瑶期吩咐苹果将她之前默写的经文挪开,然后又从抽屉里翻出来了一叠信笺。

任瑶期依旧是一言不发。埋首写字。

麦冬家的凑过去瞧,一眼就看见了“郡主,见信如晤”几个字,终于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基本上不需要麦冬家的说话提醒。任瑶期先是解释了一番自己最近没有给萧郡主去信的原因,将自己家中的事情写在心中告诉郡主知晓,然后才请求郡主为任家在王妃面前求求情,让王妃肯接见自己。

任瑶期写的内容正是任老太太交代了麦冬家的要任瑶期写在信上的那些话。乖巧听话得让麦冬家的简直没有了用武之地。

任瑶期写完了之后等信干透了,然后当着麦冬家的面亲自装到了信封里封好了,然后在信封上画了一朵小花。最后递给苹果道:“送去燕北王府给段嬷嬷,请燕北王府的人帮我送去给郡主。”

麦冬家的忙道:“五小姐,您不用写上你的名字吗?郡主怎么知道是您?”

任瑶期终于肯与麦冬家的说话了,还很心平气和的:“我在信中已经署名了,你没看到?我是个未出阁的姑娘家,怎么好将自己的名讳写在信封上?这信在送达郡主手上的时候不知道要经过多少人的手。所以我和郡主约好了在信上画上朵小花,她见到就知道是我的信。”

麦冬家的没有见过任瑶期和萧靖琳的信,自然是不清楚情况的,不过她还是留了一个心眼,当即笑道:“还是让奴婢去送信吧,奴婢还没有去过燕北王府呢,让奴婢去见见世面也好。五小姐刚刚说是把信交给一位姓段的嬷嬷?不知道要怎么找到她?”

任瑶期皱了皱眉:“既然你想去就去好了,让苹果和你一起去吧,以往都是她替我送的信,你跟着她就知道了。”

麦冬家的连忙笑着应了,还客气地对苹果道:“那就劳烦苹果姑娘带路了。”

苹果点了点头,没有说什么就行礼退下了。

麦冬家的连忙跟了上去。

苹果和麦冬嫁到乘了一辆车往燕北王府去了。

在车上,麦冬家的道:“苹果姑娘,小姐的信呢?”

苹果看了麦冬家的一眼,将信拿了出来:“在这里。”

麦冬家的拿手去接,一边笑道:“还是我来拿着吧,你们这些小姑娘身上都喜欢熏些香料,沾上去了不太好。”

苹果皱了皱眉,不过还是让麦冬家的将信拿过去了。

麦冬家的接过信之后又仔细看了几眼,确定是之前任瑶期当着她的面封上的那一封才放心的收到自己的怀里。

“苹果姑娘在五小姐身边伺候的时间不短了吧?”麦冬家的问道。

苹果点了点头。

麦冬家的笑道:“苹果姑娘性子真稳重,不怎喜欢说话呢。”

苹果扯了扯嘴角笑了笑。

麦冬家的又问:“五小姐去燕北王府的时候你都是跟着的吗?这么说你对燕北王府很熟了吧?我还没有去过燕北王府,不知道里头的嬷嬷丫鬟们好不好相处?”

苹果简短地道:“嗯。不太熟。不知道,没相处过。”

面对苹果这样一棍子打不出个屁来的人,麦冬家的也很无奈,她一路上试探着问了不少的话,可是得到的答案都是不疼不痒的,然后燕北王府就到眼前了。

苹果熟门熟路地带着麦冬家的进了王府,然后让人禀报说要找段嬷嬷。

段嬷嬷不说会儿就出来了,看到是任瑶期身边的大丫鬟,还有一个从来没有见过的媳妇子,她也不动声色,点了点头算是打了招呼,态度算不上太热情。

苹果屈膝行礼道:“段嬷嬷好,我们小姐让我们把她写给郡主的信送来给您。”苹果看了麦冬家的一眼。

麦冬家的连忙将信拿了出来,双手递给段嬷嬷,一面笑道:“段嬷嬷好。”

段嬷嬷看了她一眼,点了点头,然后对苹果道:“我知道了,信会送去给郡主的,你们先回去吧。”

麦冬家的忙道:“段嬷嬷,我们五小姐前些日子回白鹤镇了,昨日才回来,所以才没有来拜见王妃,等过几日我们五小姐就来给王妃请安。”

段嬷嬷皱了皱眉,道:“王妃最近没有空,等过一阵再来请安吧。”说着段嬷嬷不等麦冬家的说什么就拿着信走了。

苹果道:“信送到了,我们走吧。”

麦冬家的也没有办法,毕竟王府里守卫森严,她们没得允许是不能随便进去的,只能想着等下一次有机会再同这位段嬷嬷搞好关系。

段嬷嬷离开之后立即去了萧靖西的院子将信给了萧靖西。

“五小姐让丫鬟送来是,说是要捎给郡主。”

萧靖西接过信之后看了一眼没有署名的信封,忍不住一笑,摩挲着信道:“嗯,今日来的除了她的丫鬟还有什么人?”

段嬷嬷道:“还有一个四十来岁的媳妇子,瞧着面生得很,还对奴婢说任五小姐想要来给王妃请安。应该不是任五小姐身边的人。”

因为王妃从来就没有说过不见任五小姐的话。

萧靖西点了点头:“吩咐下去,以后任家来人都先带到你面前。你先下去吧。”

段嬷嬷躬身退下了。

等屋里没有了人,萧靖西便将任瑶期的信拆开,看到“郡主,见信如晤”几个字的时候他一愣,然后失笑着摇了摇头。

尽管知道这封信是任瑶期为了骗过任家的人所施的障眼法,萧靖西也还是一字一句的认真看完了。

不过等他看到最后的时候突然察觉到了有些不对,于是他又将信从头到尾的看了一遍,然后发现信的正文从第二段开始,每一段话的首个字连起来是一句话:任家江南产业尽可入君囊。

萧靖西不由得愕然。

半晌,他摇了摇头,轻叹道:“我以为自己够狠了,你倒是比我还能下狠手。”

第312章 患难见真章

麦冬家的回去之后就捎了信回白鹤镇,将今日的事情告诉了任老太太。

只是任瑶期的信虽然是送过去了,却是从麦冬家的来了之后,任瑶期就再也没有接到过萧靖琳的信了,麦冬家的一直很尽职地盯着从外院送进来的信笺,却只能无功而返。她也隔三差五的提醒任瑶期给燕北王府递帖子求见王妃,任瑶期也照做了,可是王妃那里一直都是不见。最后麦冬家的除了将实情上报给任老太太也没有别的法子了。

而任老太太现在也没有太多的功夫来管三房的事情,自任家东府和西府正式分家之后,东府的二老太太就决定要动身去京都了,任二老爷也会一起过去,倒是二太太苏氏决定暂时留在燕北看家,让任二老爷带着几个姨娘以及两个儿子一起过去,任瑶亭说是要留下来陪母亲,这次也没有跟着祖母和父亲走。

东府的老太太这一走似乎是打着长期留在京都的打算,将一些值钱的东西,不管笨重与否都收起来打包了。只是东府和西府原本都是任家的,东府的一些摆设虽然由东府在用着其实都是任家的祖产,按理是不能被搬离祖宅的。

不过廖氏可不管这一点,在她心里,既然东西在东府的地界上,那么就是分给了她们那一房。

任老太太这几日被廖氏气得差点也要吐血了,任老太太其实并不是个太小气的人,若是一般的物件她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廖氏占占小便宜了,可是东府里有两架屏风,两对花瓶,一些字画都是当年太老爷任宝明在世的时候花大价钱收集起来装点门面的古物,说好了只传长房长子的,这次廖氏却是想要把这些东西都装运到京都去。

任老太太将二太太请过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了一番,二太太苏氏倒是极好说话。回去之后就劝说廖氏不要将这些东西也一并带走,再说一路上带上这些也不是很方便,不想廖氏非但听不下去还将苏氏给骂走了,说她吃里爬外。然后廖氏还气不过的在亲戚们中间散播任老太太尖酸刻薄,想要赶他们这一房净身出户。廖氏想着自己以后反正都要长居京都了,也不怕再与任老太太撕破脸,更不怕什么名声不好了。

原本在上一代就被任家分出去的那些个偏房这会儿也开始出来起哄看热闹了。

太老爷任宝明除了任永祥和任永和两个嫡子之外还有庶出的子女,不过在任宝明去世之后他们就在分了极少一部分钱财后被赶出去另过了,这些年他们与任家的嫡枝之间出了逢年过节祭祖的时候来往的极少。

现在东府和西府分家,任家那么大的产业总是会惹得一些人眼红。站出来说风凉话的人自然也不少。

任家现在不管是东府还是西府,最近都挺热闹的,任老太太忙得很。

最后廖氏总算是走了,至于那些祖产任老太太也忍着气出了些银子赎了回来,心里巴望着廖氏这一走最好就不要再回来了。

廖氏和任二老爷离开之后不久,任五老爷也想去京都。任时茂原本就是京都和燕北两头跑的,京都那边的产业他当时也有插手一些,有时候什么买卖牵涉到燕北和江南两边任老太爷也都是交给了任时茂,只是这几年因为无论是任家还是五房都出了不少大事。任时茂才被绊住了。

任时茂这次去京都其实也是打着去散心的主意的,他想要带着林氏和一双儿女一起去。

自从那一次任老太爷以罚月例的方式想要让任时茂长教训之后,任时茂和林氏夫妻两人的关系就时好时坏。后来任时茂想着林氏还从来没有出过燕北,又想起来两人刚刚成亲那会儿他答应过林氏有机会一定会带她去京都看看。便想着带林氏和儿女一起去京都住一阵,这一去能将这段时日里发生过的不愉快的事情忘记也好。

林氏知道之后很是感动,又想起了两人年少时候的那些柔情蜜意,夫妻两人又开始好得蜜里调油了起来。林氏也开始心情极好地准备去京都的事情了。

任老太爷正好有些事情想要交给任时茂去办,所以并没有阻止他去京都,只是无论是任老太爷还是任老太太都对任时茂要带林氏也一起去的事情有些不满。无奈这一次任时茂态度十分坚决。任老太爷身体刚好,也没有那么多的经历来管他,最后也只能由着他去了。

五房的人对这一次出行都表现的很兴高采烈,任瑶玉在出发前来云阳城跟自己的外祖家辞别的时候还很是得瑟地到任瑶期和任瑶华面前来炫耀了一番,大度地表示回来的时候会给姐姐们带些京都的特产,任瑶华就差用白眼来赶她走了。

任五老爷这次拖家带口原本是打算去个一年半载再回来的,没有想到的是,五房这一行的车马在走到徐州的时候就走不了了。

原因是五太太林氏和任瑶玉母女两人生病了。

五太太林氏和任瑶玉这一病都病得十分突然,她们离开燕州的时候还好端端的,可是在走到德州的时候母女两人就开始水土不服,脸上开始长疹子。

原本极少出门的人第一次远行,会有些水土不服的症状也并不奇怪,所以林氏和任瑶玉除了在饮食上更加注意了以外,也并没有太放在心上过。

不想一路走下去,林氏和任瑶玉两人脸上的疹子却是越长越严重,原本只是像痱子一样的疹子变成了水痘那么大,还长出了脓包,一靠近甚至还能闻到腥臭味,到徐州的时候两人甚至开始低烧不退。

这下可急坏了任五老爷,他们留在了徐州给林氏母女治病,不过请了不少的大夫看过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还大夫说有可能是染上了时疫,将林氏和任瑶玉身边的丫鬟婆子们都吓得不敢近前去伺候了。

这样林氏和任瑶玉两人的病就这么拖了一个月,任家这边听到消息的时候,林氏和任瑶玉已经病的快要奄奄一息了,不少大夫后来见了都说人没有治了让任五老爷准备后事,这让停留在异乡人生地不熟的任五老爷痛苦不已。

任五老爷写信回来让任家派人过去接他们回来,林氏和任瑶玉就算是救不过来了任时茂也不想让妻女就这么死在异乡,何况他还想要回来试试看林氏和任瑶玉是不是水土不服,他不由得希冀或许回了燕北之后她们就不药而愈了呢?

不过任家这边接到信之后却是不太愿意让还没有查出来病因的林氏和任瑶玉就这么回来,万一真的是时疫怎么办?任家总不能全给林氏和任瑶玉两人陪葬了!

于是任老太太派了管事过去让管事稳住任五老爷,还答应给他请几个燕北这边的名医过去,让任五老爷先不要急着赶路将人送回来。

任家的态度让正经历着巨大痛苦的任五老爷震惊之余愤怒不已,他从来没有想到在自己最需要家人帮助的时候,任家会这么对待他的妻女。

任五老爷子成年之后虽然也没有为任家做过什么大的贡献,但是他在任老太爷的教育之下向来一切以家族为先,为家族做事情的时候也是勤勤恳恳,尽管他知道按照任家定下来的家规,等到任老太爷去世之后任家的家产他能分到的并不多,五太太还因为这些事情与他红过几次脸,怪他为了忙任家的事情一年难得留在燕北陪她,说他是在为别人做嫁衣裳。

可是任五老爷依旧是认真做着任老太爷和任大老爷交给他的事情,并未曾因为林氏的挑拨而生出什么歪心思,在他心里他是任家的人,任家养育了他,他为任家做事是理所应当的,而且任五老爷觉得任大老爷不是不顾兄弟手足情谊的人,等到他掌家的时候一定会厚待兄弟。

可是这一次,任五老爷第一次对自己产生了怀疑。

任家不想让任五老爷带着濒死的林氏和任瑶玉回任家,任五老爷心酸气愤之余只能求助自己的三哥任时敏。

任时敏倒是念着兄弟之情,让李氏派人去将云阳城的别院收拾一下,又让人去寻大夫,然后派了几个管事带着人去接任时茂。

第313章 毒

任瑶期知道这个消息之后极为惊讶,从任时敏那里要来了任时茂写回来的信仔细看了一遍。

任瑶华也没有预料到林氏和任瑶玉母女在离开之前还是一副得瑟得不得了的样子,这才离开燕北一个月的时间就出了这样的事情。

她虽然很是厌恶林氏也不喜欢任瑶玉,但是不管怎么说她们毕竟是亲人,任瑶华再讨厌她们也从来没有希望她们出事。

“怎么样?信上说了是什么病了吗?”任瑶华问任瑶期道。

任瑶期摇了摇头,一边又将信中任时茂对林氏和任瑶玉发病时候的病状仔细看了一遍,任时茂为了让任时敏帮他找的大夫及早了解到情况,将林氏母女两人的病症交代得十分详细。

任瑶期一边看一边道:“刚开始发病的时候脸上只是起了些瘫子那么大小的小疙瘩,大夫看过之后说是水土不服引起的症状,她们喝了几剂药之后以为过一阵子就会自己消下去,不想最后疙瘩恶化还化了脓,现在脸上和脖子上已经没有一块好的地方了。”

任瑶期一边说着一边皱起了眉头。

任瑶华听着脸上的神色也变得严肃了起来,她想了想,问任瑶期道:“怎么都发在了脸上?你说会不会是……”

任瑶华想说是不是方姨娘做的手脚。

当初方姨娘就是被林氏给划伤了脸,以致方姨娘到现在还不敢出来见人。任瑶华听下头的人悄悄议论,之前有个丫鬟给方姨娘送洗脸水的时候忘了及时退出来,结果看到了没有蒙面纱的方姨娘,以致被她脸上的伤吓得差点晕过去。由此可见当初林氏那几刀划得有多重。

林氏划得有多重,方姨娘心里就有多恨。

任瑶华觉得以方姨娘的性情,她肯定会找林氏报复回来的。

可是令人意外的是,自方姨娘受伤之后,她就将自己关在了院子里。这么久了,别说是报复方姨娘了,就连自己的房门她都几乎没有出过,她就像是忘记了自己的脸是怎么受伤的一般。

而五太太林氏也逐渐由事发之后的战战兢兢怕方姨娘报复不敢出院门到最近又开始活跃在了白鹤镇的太太们的圈子中了。

任瑶华几乎要以为这件事情就要这么揭过去了。

可是这一次林氏和任瑶玉的病发在了脸上,任瑶华第一反应就是林氏和任瑶玉是不是被方姨娘给报复了。

可是如果真的是方姨娘的话,她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任瑶华还没有说出口任瑶期就明白了她的意思,因为她也想到了这一层,这种事情方姨娘不是做不出来的。

见任瑶期没有说话,任瑶华又有些百思不得其解地道:“如果真是她,她也太能忍了吧?这两年都没有什么动静。”

任瑶华知道如果林氏的脸是在她还在任家的时候出了问题,别人联想到她与方姨娘当年的仇怨后一定会怀疑到方姨娘身上,可是林氏是在出了燕北之后才出事的,谁又有什么理由去怀疑一个身在内院里几乎不怎么出门的姨娘?

任瑶期是吃过方姨娘的亏的,知道她是一个极有耐性的人,只要是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别说是蛰伏几年,就算是十几年几十年她也是有着足够的耐性的。

她暗叹一声再次提醒任瑶华道:“所以我总是要你不要与她和任瑶英产生正面冲突。因为比起手段和狠毒你永远不会是她的对手。”

任瑶华接过任瑶期手中的信将林氏和任瑶玉的惨状看了一遍,也不由得心有余悸,她脸色难看地道:“那我是不是要感谢她这些年来对我算是手下留情了?”

任瑶期闻言却是想起了任瑶华上一世的事情,对任瑶华这种人而言毁了她的脸并不能真正毁了她,所以方姨娘最后了毁了她最为在意也是仅有的骄傲。

对付敌人,就要选择她最在意的软肋来攻击这是方姨娘的座右铭。

因此方姨娘在对付林氏的时候先是从任时茂下手,只因林氏这一生最为得意的就是她嫁了一个全心全意对待她的从无二心的相公,康姨娘就是这么出现的。

而现在她选择了让林氏和林氏仅有的女儿在经历了她所经历的痛苦之后死在他乡。

任瑶期叹了一口气没有说话。

任瑶华接着道:“虽然这些都是我们的猜测,不过我却感觉一定是与她有些关系的。你说她是怎么做的?下毒吗?怎么个下法?”

任瑶期想了想:“如果真的是与她有关应该是下毒无疑了。”

任瑶期仔细想了想信中关于林氏母女病情的描述,斟酌着道:“至于这个毒是怎么下的,我猜不是在吃食里就是在日常的用物中动了手脚。”——

“如果是吃食的话,为何五叔和五弟他们都没有事?出门在外,这一路上他们应该都是一桌用饭吧?”任瑶华也认真分析道。

任瑶期点了点头,赞同道:“你说的对。我想应该也不是在衣物上,因为出事的是脸,她们身上却没事。”她想到了什么顿了顿,又问任瑶华道,“如果你脸上长了小疙瘩,又要出门的话你会怎么做?”

任瑶华想了想:“擦一层厚粉将脸上的疹子遮住?”

任瑶期点了点头,她想起来林武和任瑶玉、后来病情加重的事情。

原本只是长了些疥子那么大小的小疙瘩,林氏和任瑶玉都是极要脸面又爱美之人,她们又恰好出门在外,所以一定会在脸上多扑一层粉来掩饰,只是后来脸上的症状却是越来越重了。

任瑶华反应过来,立即道:“你是说她下毒的话极有可能是将毒下在了她们所用的胭脂水粉里?”

任瑶期点了点头,起身对任瑶华道:“我这去找父亲,让他给五叔去信的时候提醒一下五叔,如果真是下毒的话,现在找出毒源说不定五婶和八妹妹还有救。”

任瑶期和任瑶华的想法一样,她也不喜欢林氏,甚至能给她一点小教训的事情她也很乐意去做,但是这并不代表任瑶期能眼睁睁的看着她们去死。

如果牵扯到了性命之事,任瑶期也不能在猜到了她们“生病”的缘由之后还在这里装聋作哑,这样的话她与方姨娘之流又有什么区别?

听到能救人,任瑶华立即点头:“对,你快去。”

任瑶期去书房找到任时敏。

她也没有说自己肯定林氏和任瑶玉两人一定是中了毒,她只是告诉任时敏她曾经在哪一本书中看到过,有人中毒的症状也是脸上起了麻子一样的小疙瘩像是水土不服的模样,既然给林氏和任瑶玉治病的大夫都找不到她们的病的症结所在,不如换一个想法去找找病因,有没有可能林氏和任瑶玉是因为在路途中误食或误用了什么东西以致中了毒自己还不知道。

任时敏听了之后觉得任瑶期说的也有些道理,遂又立即给任时茂去了一封信提醒他让大夫往中毒的方向找一找病因。

任瑶期在一旁看着任时敏写信,一边还提醒道:“爹爹让五叔查一查那几日的吃食以及五婶婶和八妹妹的日常用物,那些东西都要留着,先别丢了。如果真的是中毒,能查出毒源说不准五婶婶和八妹妹还有得救。”

任时敏又将任瑶期提醒的事情写在了信中,让人迅速给任时茂送了过去。

任时茂接到任时敏的信的时候已经到了真定了,他立即亲自去调查一路上他们的吃食以及林氏和任瑶玉的日常用物。

这个时候林氏和任瑶玉的情形其实已经很不乐观了,两人能不能活着回到云阳城还是个问题。

尤其是任瑶玉,因为她年纪小,发病又发得早,身子有些抗不住,这会儿已经有好几日不曾进食了,任时茂急得亲自用句子喂女儿喝粥,可是任瑶玉却是连吞咽的动作都不会做了,大夫判断任瑶玉这时候已经是弥留之际,任时茂堂堂一个大男人每次都是坐到床前端着粥碗看着妻女哭到哽咽。

好在林氏的情形要好一些,也有些意识,看到任时茂看着她哭的模样总是硬撑着将食物和药都吞下去,眼泪却是一直没有停下过让人看着都觉得心酸。

也正因为如此,任时茂将任时敏的信当作了能够救活妻女的最后一道曙光,他的排查是细致到连两人用过的梳子都没有放过,可以算得上是一丝不苟了。

结果任时茂果然在母女两人平时用的水粉中查出了问题。

林氏和任瑶玉两人用的都是从任家带过来的胭脂水粉。

林氏爱美,任瑶玉随了母亲,小小年纪对穿衣打扮也都极为在意。母女两人用的胭脂和水粉都是最好的,是云阳城中最为有名的花想容胭脂铺里卖的珍珠桃花粉,要五两银子一盒。

燕北的名门太太小姐们不少都是用的这种珍珠桃花粉,甚至京都的一些夫人们都慕名让家人来买过,所以这种粉就算是带去京都也是很拿得出手的,林氏临走之时让人去花想容买了六盒,还准备送给京都的四太太和六小姐任瑶凤一人一盒。

谁也没有想到会是这几盒珍珠桃花粉出了问题。

第314章

知道问题是出了水粉上,任时茂立即让几个大夫检查水粉中含是哪一种毒药,好给林氏和任瑶玉解毒。

而得知病人确实是中毒,大夫们总算不再束手无策,几个大夫聚集一处,各自发挥所长。恰好任时敏之前给他们找来大夫中有一个擅长辨识毒物,认出来掺杂水粉中东西是被一种有毒蟾蜍毒液浸泡过,要解毒倒是也不难。

只是任瑶玉现身体太过虚弱了,不知道灌了药后能不能熬得过去,毕竟是药三分毒,解药也不是完全无害,任瑶玉现身体状况实是让人不容乐观。

任五老爷看着躺穿上虚弱得没有一点生气任瑶玉也是没有一点办法,只能咬牙让大夫用药。毕竟有希望总比躺着等死好。

大夫连夜赶配出来了解药,给林氏和任瑶玉都灌了下去一碗,又让丫鬟们将棉帕用药物浸湿了给林氏和任瑶玉敷脸。

到了第二日,等解药已经灌进去三碗时候林氏情况终于慢慢好转了,虽然脸上和脖子上脓包还是没有办法消下去,但是已经有结疤趋势。且之前给林氏灌药时候,灌进去一碗,她能吐出来大半,现却是能将药自己吞下去,还能用得进去一些稀粥了。

林氏好转令任时茂大喜过望,他是从那一刻起就坐到了船床边一步也不肯离开了,他希望能看着自己妻女都好起来。这个时候林氏和任瑶玉脸脖子上情形都极为可怖,身上还有难闻气味,连近前来给她们敷脸丫鬟们都会故意避开目光屏住呼吸,可是任时茂却是一点也不意。

林氏则是一直看着女儿和自己丈夫,她还很虚弱不能讲话,但是眼泪却是一直没有停下来过。

任瑶玉情况就不太好了,药都是让人直接灌下喉,却是一点清醒过来迹象也没有。大夫说是因为任瑶玉这次损耗太大,即便是能解了毒,毒药对身体伤害却是已经造成了,能不能醒过来只能听天由命了。

自从知道林氏和任瑶玉是中毒之后,任时茂为了抓紧时间给母女两人解毒,就没有再往燕州赶路。他们停了真定,暂时租了一家乡里人家院子住了下来。

到了第四日,林氏身体内毒素已经被清除出来了大半,她也能够开口说话了。只是林氏和任时茂夫妻两人却是只能泪眼相看,林氏好转过来那一份喜悦已经被任瑶玉随时可能会死去阴影所笼罩。

任瑶玉现情形其实已经比之前好了一些。因为毒素被清理出身体缘故她能够自己吞咽了,只是一直到了第十日都没有清醒过来。

这个时候林氏已经能够下床了,她脸上疙瘩也都结了疤。大夫说等疤落了之后脸上会留下一些白色印记。要完全消除是不可能,但是一直擦药话过个两三年印记会淡去不少,林氏是女子,用些脂粉话也不会太吓人。

林氏原本是很意自己容貌,若是平时她听到自己脸上会留下不少坑坑点点印记肯定会生不如死,只是这一次林氏已经鬼门关里走了一遭,加上任瑶玉还没有醒过来,她实是没有了心情和经历去意自己脸了。

丫鬟端了饭菜进来请坐床头林氏和任时茂用饭。他们现吃饭都是直接床边支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