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嫡女归来之盛宠太子妃上一章:第 52 章
  • 嫡女归来之盛宠太子妃下一章:第 54 章

也不怪宇文承稷生气,这几日宇文承川不是频频去宗人府造访礼亲王,就是打着自己早年因为生病,前几年则因为在凌云峰修养身体,长到二十多岁,竟连盛京城都没逛过的旗号,征得皇上的允许,一连了几次宫。

他的人一开始还能跟上,跟着跟着便不见了人影,也不知是去干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去了,之后礼部便递了给太子物色的太子妃人选名单至御书房,若说这几日宇文承川没有私下与那几家的人会面,真是打死宇文承稷也不相信。

宗皇后听得儿子的话,怒色稍减,道:“礼亲王那个老不死的对此事这般上心,伙同礼部的人连名单都呈到你父皇御案上了,你姑母纵也物色了人选呈上去,比不过那几家的女儿,只怕礼亲王与礼部的人也不会买账,可惜我们家这一辈的女孩儿适龄的都已出嫁了,剩下的不是太小就是庶出…对了,这事儿关雎宫那个贱人知道吗?我就不信她知道了会不着急,总不能我们白白出力,却让他们母子在后面捡便宜!”

宇文承稷道:“我们既已知道了,那对母子自然也该知道了,指不定正想着坐收渔翁之利呢,真是个个儿都不是好东西,天家本该是天下人表率的,就是这样表率的,全天下也没有哪家是像咱们家这样嫡庶尊卑全乱了套的!不行,我们断不能让他们站干岸儿,我回头就去找二哥,这事儿少不得还得我们合力才成,真叫那个婢生子得了个得力的岳家,回头我们越发不好拉他下马了,不先把他拉下马了,我们纵斗得你死我活,头破血流又如何,反倒叫他坐收了渔翁之利,父皇不是自来最偏心林贵妃吗,且让林贵妃给父皇吹枕头风去,不然大家都别想得着好!”

知道林贵妃与自家母后斗了几十年,彼此都恨得眼中钉肉中刺一般,一见面除了冷嘲便是热讽,是指望不上她们办什么大事的,所以还是他直接去与宇文承乾交易的好,省得误了事,后悔也晚了。

宗皇后沉吟了片刻,点头道:“你说得极是,越性连那个贱种跟着观政办差的事也一并与贱人母子说定了,务必死死压着他,不给他任何出头的机会,我倒要看看,一个办不了任何实事的太子,该如何服众!”

不想宇文承稷却道:“母后此言差矣,不叫他办事,他哪有机会出错,哪有机会让那些个迂腐的酸儒们知道,他们口中大道正统的太子殿下根本不堪为储,又如何能让父皇有理由废了他?外祖父和我岳父也是这个意思,枯竹大师再是神人,医得了病,总医不了天生的脑子残缺和后天的教育缺失罢?”

宗皇后一想,的确是这个道理,也就点头道:“既然你外祖父和岳父都这么说了,那就这么办罢,当务之急,却是不能让那贱种如愿以偿,你快见你二哥去,我也即刻打发人传你姑母去,先把他的婚事解决了,再给他安排差事也不迟,横竖也不急于这一时。”

宇文承稷点点头,辞了宗皇后,忙活自己的去了。

------题外话------

山上真的很凉快啊,想以后周末都申请五千更了,呵呵哒,当我神马都没说,O(n_n)O~

☆、第一百三二回 赐婚

益阳长公主次日一早便应召抵达了景仁宫,与宗皇后见过礼后,宗皇后便将满殿服侍的人屏退了,与益阳长公主说起话来:“皇妹这几日可听说太子选妃的事了?”

“自然听说了,嫂嫂可是有什么高见?”益阳长公主点点头,这事儿已经传开了,连礼部呈上去的名单上有哪些人该知道的都已知道了,益阳长公主也没什么可否认的。

宗皇后就是喜欢益阳长公主这一点,从来都是有话直说,与她说话让她办事再省心不过了,因点头道:“高见谈不上,只是太子的出身到底摆在那里,这些年又因病弱没受过良好的教养,与那些个高门贵女只怕将日子过不到一块儿去,到时候两家便不是在结亲,而是在结仇了。我们虽是天家,然婚姻原是结两性之好,也不能仗势欺人不是,所以本宫想问问皇妹,京城可还有别的更适合太子的适龄小姐,当然,出身也不能太差,毕竟是要做太子妃的嘛。”

益阳长公主闻言,沉吟了片刻,笑道:“嫂嫂这么一说,我还真想到了一个人选,前儿我跟前儿的嬷嬷还与我提起那位小姐呢,显阳侯府顾家嫂嫂一定知道罢?”

宗皇后点点头,神色有些不善:“自然知道!”

何止知道,他们还不止一次的想拉拢顾准呢,金吾卫的前卫指挥使,圣眷又隆,拉拢了可是大有用处,只可惜顾准泥鳅似的滑不丢手,至今未让他们如愿,实在可恨!

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关雎宫的贱人至今也没能将顾准拉拢到他们那一方去,哪怕宇文承乾那个贱人生的贱种纳了顾准的庶女,顾准在面对宇文承乾依然恪守为臣之道,客气有礼得就像后者纳的不是自己的亲生女儿,而是个陌生人一般,不然就真是棘手了。

益阳长公主笑道:“显阳侯顾准有两个嫡女,都已出嫁了,一个庶女进了二皇子府也不必说了,但他夫人一直将顾准弟弟的女儿顾四养在自己跟前儿,说来也是巧了,那顾四就是当年嫂嫂让我给太子物色太子妃人选时,曾取中的那一个,当年瞧着倒是个美人胚子,只不知如今出落成什么样儿了,想来不会太漂亮,而且据我所知,她性子应当有些不好,与自己的继母周氏也处不来,不然也不会一直赖在伯父家里不走,更不会拖到如今都十八了,相看了无数人家,还没定下婆家了。说来太子殿下的年纪委实不小了,下面几位皇子做弟弟的,都已儿女俱全了,若再与太子殿下娶一位十四五的太子妃,得什么时候才能为太子殿下生下嫡子?”

说是显阳侯府的小姐,也算是高门贵女,却又不是显阳侯顾准亲生的,刚好够堵以礼亲王那个老不死的为首的那群可恶酸儒的嘴,又不至于给他们自己添堵;

性子不好,与自己的继母都处不来,年纪不小了,还不漂亮,则与太子处得来的可能性也极小,届时太子后宅不宁,还哪有心情和精力去想别的有的没的?若那顾四闹得实在不像了,还能成为文武百官诟病太子的理由,御史言官弹劾太子的把柄,毕竟“修身齐家”历来都是排在“治国平天下”前的,太子连自己的小家都治不好了,还谈什么治国!

宗皇后就笑了起来:“本宫就知道,皇妹定能为本宫分忧,只是一点,若那顾四做了太子妃,顾准会不会被太子拉拢,与咱们为敌?毕竟家族能出一位太子妃,乃至出一位皇后是多么荣耀的事,顾准又岂能不动心?”

这可跟顾准的庶女只是宇文承乾的孺人,连个侧妃都没挣上不一样,果真如此,他们岂非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反与太子添助力了?

益阳长公主暗暗腹诽,家族能出一位太子妃乃至皇后当然是无上荣耀的事,不然自己这些年何以一直在皇后面前做小伏低出谋划策,还不是想让女儿将来母仪天下,让自家的权势更上一层楼,只可惜皇后放着她十全十美的女儿不要,非要聘了当朝首辅柯阁老的女儿为媳,真真是个忘恩负义的!

也是怪老天爷捉弄人,早知道太子还能有康复的这一日,她说什么也要将女儿留到如今才出嫁,奈何如今女儿已是四皇子妃,连儿子都生了,她少不得只能尽心尽力的为女儿女婿筹划,让女儿将来母仪天下了,好在女婿是个雄才大略腹有乾坤的,只要徐徐图之,将来不愁女儿和自己不能得偿所愿。

面上却丝毫不表露出来,只缓声道:“嫂嫂的担心不无道理,但顾准既将两个嫡女都低嫁了,想来当不是个有野心之人,不然他的嫡女纵做不了皇子妃,要嫁高门大户做世子夫人宗妇应当还是不难的,可见他一心只想做纯臣。退一万步说,就算他会动心,总也比让太子娶了另外几家的女儿强罢,显阳侯府人丁单薄,其他几家可都是人丁兴旺,尤其是平阳,可是庄王叔唯一的嫡女,若让太子娶了她女儿,太子可不就只是添了一重助力,连庄亲王府都是他的助力了,两害相较取其轻,嫂嫂自己衡量罢!”

一席话,说得宗皇后越发蹙起了眉头,片刻方沉声道:“你说得对,两害相较取其轻,眼下再没有比那顾四更好的人选了,再拖下去,待赐婚圣旨一下,咱们可就真是无力回天了!我回头就让稷儿与关雎宫那边通气儿去,总不能我们在前面冲锋陷阵,却让他们在后面白捡好处!”

这两日宗皇后早将盛京城如今适龄的闺秀大略过过一遍了,也初步定了几个人选,但与顾蕴一比,还真没谁合适得过她的,不是出身低了怕服不了众,就是父兄官运不差,眼前纵不显,以后却大有上升的空间,总之就是各种不满意,——且给益阳再记一功!

益阳长公主点头道:“夜长梦多,嫂嫂可千万得抓紧时间。”

宗皇后应了,只是想起顾准的位高权重和油盐不进,还是忍不住恨得咬牙:“那顾四怎么偏就一直养在顾准夫人跟前儿呢,若是养在自己父母跟前儿,不就与顾准夫妇没有多少感情了?”

没有多少感情,顾准为她冒险的可能性不就能降到最低了?

听得益阳长公主一阵无语,若顾四不是一直养在显阳侯夫人跟前儿,凭她显阳侯府旁支小姐的身份,父亲又只是个五品小官儿,这门亲事根本成不了好吗?

碍于宗皇后为长为尊,这话不好说出口,便只是道:“顾四那性子,既与自己的继母处不来,与显阳侯夫人只怕也好不到哪里去,不然她的亲事也不会一直成不了了,可见与显阳侯夫人有分歧,是侄女儿亲还是相伴了几十年的老婆亲?只要显阳侯夫人不愿意助顾四,显阳侯助她的可能性也不会很大。”

顿了顿,又道:“若嫂嫂仍不放心,其实还有一个法子,太子也是这么大年纪的人了,难道跟前儿不该添几个服侍的人?依例太子除了太子妃,还可以纳两名良娣,四名良媛,十名才人,其他没有名分的就更不必说了,嫂嫂身为嫡母,赏太子几个服侍的人,谁敢有半句二话不成?”

如此待顾四进了门,太子已是满屋子的莺莺燕燕,任谁看了也会忍不住糟心,自然也就不可能与太子一条心了,都不与太子一条心了,怎么可能全心全意的替他谋划,让自己的娘家为他所用?

这次宗皇后终于眉开眼笑了:“皇妹这个主意真是再好不过了,本宫待会儿便与太子好生物色人选去,连寻常人家爷们儿到了一定年纪,屋里还少不了人呢,何况咱们是天家,本宫可得好生替太子物色一下才是!”

当下姑嫂二人又低声说了好一会儿话,益阳长公主才提出告辞,宗皇后明知故问:“皇妹不去庄妃宫里坐坐?”

益阳长公主一脸的冷淡:“嫂嫂又不是不知道我与她不对付好几年了,哼,前脚才娶了我女儿,后脚便想替儿子纳自己娘家的侄女儿为侧妃,这不是摆明了说她对庄敏不满意吗?她不满意有什么用,四皇子不照样被我们庄敏拿捏得服服帖帖,将来…嫂嫂可得好生替我们娘儿出一口气才好!”

宗皇后满脸是笑,巴不得益阳长公主与庄妃之间闹得越僵越好,如此她才会继续为自己所用,连带四皇子也将彻底熄了非分之想,为她儿子所用:“这是自然的,皇妹这般费心替我们母子筹谋,老四如今也惟稷儿马首是瞻,将来我和稷儿自然不会亏待了你们!”

浑然不知道益阳长公主才出了景仁宫,脸上的笑便被满满的嘲讽所取代了。

送走益阳长公主后,宗皇后便叫了贴身的女官和自己宫里的掌事大太监来,与他们一道物色起给宇文承川屋里服侍的人来,自以为此番一定能心想事成。

却不知道益阳长公主还没出宫呢,宇文承川那边已将该知道的都知道了,因笑向季东亭和冬至道:“我才说该找什么借口去向皇上讨要东宫呢,总不能让我明儿与蕴蕴大婚时,也住景祺阁这么个巴掌大的地方,白白委屈她,总不能让她这个东宫太子妃连个正房正殿都没得住,名不副实罢?不想瞌睡来了就有人送枕头。”

他的好嫡母不是要赏人给他吗,可景祺阁这么大点儿地方,哪住得下那么多人?要么她就把人收回去,要么就把东宫给他,就看她自己怎么选了,横竖他纵不住东宫,一样也是大邺的太子,任何人都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季东亭笑道:“那爷得尽快请礼亲王和荣亲王向皇上觐言,让爷搬进东宫才是,如此皇后娘娘见她纵百般阻挠,爷一样迟早会入主东宫,两害相较取其轻,爷与四小姐自然也就能在东宫大婚了。只是一点,四小姐还没过门呢,您已经一屋子的莺莺燕燕了,也不知道四小姐还肯不肯嫁给您?纵碍于圣旨已下,不能抗旨不遵,怕也不会给您好脸色瞧,您且自求多福罢!”

见季东亭说到最后,一脸的幸灾乐祸之色根本不加以遮掩,宇文承川气得牙痒痒,狠狠踹了他一脚,才没好气道:“你都知道两害相较取其轻了,蕴蕴那么聪明的人,岂能不知道,你就等着看罢,她绝不会与我生气的!”

话虽这么说,心下还是忍不住直打鼓,也不知道让小丫头知道自己还没进门,他身边就不知道多少女人了,虽然他绝不会碰那些女人,连看都不会看一眼,但在旁人看来,那些女人就是他的人了,会气成什么样?

不行,他今晚上就得去先与她报备一下,省得回头她从别人口中得知此事后,加倍的生气。

到得晚间,宇文承川果然换上夜行衣,一番飞檐走壁后,出现在了顾蕴的饮绿轩。

因他这些日子常来,刘妈妈几个早已习惯到麻木了,见他又来了,行礼后便自觉的齐齐退下歇着去了,反正有他在,自家小姐无论如何也出不了事。

顾蕴也早习惯宇文承川三晚上倒有两晚上会来看自己了,如今也不事先沐浴更衣,只做家常打扮,待送走他再更衣歇息也不迟。

见他来了,也不起身,只坐在榻上或看自己的书,或做自己的针线活儿,所谓一日客二日主,三日四日自己煮,便是客人来多了,都可自行下厨做饭了,谁还特地款待他来?真款待了,反倒生分了。

彼时顾蕴便正做针线,却是与宇文承川做的,原本她厌极了做针线,如今想着他从未穿戴过自己做的东西,反倒主动捻针走线了,这种心境的变化她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但她知道自己是心甘情愿的。

宇文承川一看顾蕴手上料子的颜色,便知道是给自己做的衣裳,心里又是高兴又是满足,他从来不知道,原来只是看着她给自己做衣裳,衣裳且还没上身呢,他已是这般满足,觉得拥有全世界了,这种感觉真是太好了!

心里发热之下,宇文承川忍不住把顾蕴的针线小心翼翼拿开,将她抱了个满怀,好半晌放开后,又吻了吻她的鬓角,才柔声道:“晚上光线不好,就别做针线了,不然伤了眼睛,我可是会心疼的。”

顾蕴点头应了:“方才也只是为了等你,闲着也是闲着才做的。”说着挣开他的怀抱,将针线都收好后,才道:“今日一切都可还顺利,没出什么岔子罢?”

宇文承川点点头:“前儿益阳长公主身边的嬷嬷才无意在她面前提及了你,今日她便已与皇后说起了你,老二老三今日也私下会过面了,想来赐婚圣旨至多两三日,就该下了,毕竟如今他们比我们还要担心夜长梦多。”

顾蕴笑道:“你也真够有本事的,连益阳长公主身边的嬷嬷都能收买,也算得这般精准,益阳长公主一定会在皇后跟前儿提起我,他们都以为自己是黄雀,却不知道你才是那只真正的黄雀!”

宇文承川心下得意于她对自己的肯定,对男人来说,还有什么是比自己女人夸赞肯定自己来得更高兴的?

但想着皇后马上要塞不知道多少个女人给自己,又得意不起来了,看向顾蕴一脸欲言又止的道:“其实我今儿来,是有一件事要告诉你,你知道后,可别生我的气…”

顾蕴看他一脸的歉疚,再想想宗皇后如今能出的明招实在不多,已约莫猜到他要与自己说什么了,点头道:“你说。”她始终都是那句话,只要他与自己一条心,自己便没什么可怕的。

果然就听宇文承川吞吞吐吐道:“今儿益阳长公主与皇后出了个主意,说我依例该有两名良娣,四名良媛,十名才人,我如今已是这么大的年纪,身边也是时候该添几个服侍的人了…我打算以此为条件,将东宫要到手,我是不在乎能不能入住东宫,反正我就算不住东宫,一样是大邺的太子,可我不想让你跟着我一块儿受委屈,何谓‘正室正房’?堂堂嫡妻主母、东宫太子妃,整个皇宫仅次于中宫皇后的人物,却连正房正室都没的住,反而只能委屈你住景祺阁这样的偏房偏殿,我心里委实过意不去!”

顿了顿,“可我眼下又没有旁的法子能尽快要回东宫,皇后与贵妃一句‘东宫年久失修,总得先修葺一番才能住人’,便足以让礼亲王和礼部的人哑口无言了,内务府的正副总管皆是她们的人,由来都是阎王好斗,小鬼难缠。但你放心,那些女人我连看都不会看一眼,将来待大局定下来以后,我更是会即刻将她们都遣散了…在我成为全天下最尊贵的人之前,我没办法管住世人的嘴,让世人不说你‘善妒’,但将来,我便让他们说,他们也不敢说了!”

宇文承川说完,便眼也不眨的盯紧了顾蕴的脸,惟恐漏看了她脸上一丝一毫的表情,她若肯与自己生气还是好的,就怕她明明生自己的气了,却不表露出来,只回头慢慢的疏远自己。

不想顾蕴却既没有生气,也没有冷脸,反倒笑了起来:“你处处都为我着想,不想委屈我住偏房偏殿,不想我这个未来的太子妃当得名不副实,不想我将来被世人诟病‘善妒’,我又怎么会生你的气,我若真生了你的气,以后还想不想你对我好了?当然,你要是敢看那些女人一眼,或是真进了她们的房门,我会如你所愿生气的,还绝不会是小气,你要试试吗?”

宗皇后也不想想,她这个嫡母与宇文承川之间都已是不死不休了,就算宇文承川不考虑自己这个未来太子妃的感受,宠爱她送的女人的可能性也极小啊,宫里又不是没有其他女人了,便宫里没有合适的,宫外也没有?

说来有这样一个婆婆,于自己反倒是一件好事,至少她的存在可以帮助自己与宇文承川相处得更好,心贴得更紧不是?她得有多蠢,才会在明明形式对自己大好,宇文承川满眼满心都是自己,惟恐自己受一丝一毫委屈的情况下,因为一件还没发生的事与他闹与他生分,这样让亲者痛仇者快的事儿,她脑子被门压了才会做!

至于那些女人,哼,将来待她过门后,一个个儿都安分守己也还罢了,她为了名声,自然不吝于养着她们,她前世那么多年名满盛京的“贤妇”绝不是白当的;否则,就别怪她不客气了,谁让她从上辈子起,便不是个吃亏的脾气,想让她吃亏的,都让她弄死了!

宇文承川见顾蕴是真的没有生气,方松了一口气,继而便越发愧疚起来,握了顾蕴的手再次允诺道:“你放心,我说了这辈子只你一个,就一定会说到做到,绝不会让你白受了今日这番委屈的!”

顾蕴反握了他的手,笑道:“你又来,话说得多了,可就没效果,只会让我觉得肉麻觉得矫情了,索性以后都别说了,只看实际行动,一辈子过到头,我自然就知道你说的都是真的了。”

宇文承川微红了脸,也觉得自己有些婆妈了,“嗯,我以后再不说了便是,你只看我的实际行动。”

顾蕴点点头,善解人意的岔开了话题:“你趁此机会要回东宫是明智的,入主了东宫以后,东宫的属官并詹事府的一应编制方能慢慢的建立健全起来,你总得有一套自己的班底,总得慢慢培养起一批自己的臣下来,不然光靠着韩大人十一爷和你在六部的那些暗线,至多也就能攻人不备的取得一些小打小闹的胜利,要成大事还是指望不上。”

看皇上连日来的行事作风,显然对宇文承川的健康归来并不如何喜幸,想想也是人之常情,其他儿子是日日在自己面前出现,并且对自己各种孺慕敬重的,何况还有他们各自的母亲在皇上耳边时不时的吹枕头风,此消彼长,换了自己是皇上,只怕也不会对宇文承川有多少感情的,自然也就不会想着替宇文承川培养自己的直系人马,以便将来他能顺利继承大统了,所以宇文承川完全只能靠自己!

宇文承川没想到顾蕴不但这般理解自己,竟连自己没说出口的另一层原因也一并明白了,心里一时又是佩服于她的见微知著,又是骄傲喜幸于这般聪慧的人儿很快就将是自己的妻子,与自己同舟共济了。

心之所想,脸上便带出了大大的笑容来,道:“我趁机要回东宫,的确有这方面的考量,我手下其实有几个幕僚,都是能谋善断之人,可我就算想抬举他们,也得先有安置他们的职位才行。还有东亭等人,也得让他们各得其所,如此届时关起门来,便只有咱们自己人了,我总不能让我们将来在自己家里,说话都不敢高声了,睡觉也得睁着一只眼睛。”

他不能保证她进了宫后能不受其他人的任何气,但他至少能保证在东宫内,她能随心所欲,不受任何委屈。

东宫虽是皇城的一部分,却在很多方面都独立于皇城之外,只要把内部整顿好了,至少在东宫范围内,他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确不是梦想…顾蕴脸上不由也漾出了大大的笑容来,对他们的未来也越发有信心了。

没过几日,皇上果然在早朝时下旨,显阳侯府四小姐,五品郎中顾冲之女顾氏,敦穆淑德,宜为皇太子妃。

当场乾清宫正殿便炸了锅,太子选妃之事虽只在小范围内流传,但其实满朝文武几乎都已知道了,官位低些家底薄些的人家不敢想女儿能为太子妃,像平阳郡马信国公世子等人却早在摩拳擦掌,想让自己的女儿入主东宫,成为东宫的女主人了。

万万没想到,他们女儿的名字都已报到礼部,礼部也已呈到御案前了,如今却被个名不见经传的顾氏给截了胡,那顾氏是个什么鬼,若是显阳侯顾准的女儿倒还罢了,当太子妃也勉强够格儿了,她偏又不是顾准的女儿,而是侄女,其父竟只是区区一个五品的郎中,亦连这郎中,据说都是捐的,顾氏这样的身份门第,哪里配做太子妃!

平阳郡马信国公世子等人立时都对顾准怒目而视,却见顾准也是一脸的呆滞,似是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般,再看礼亲王和礼部的官员,也都是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反倒是二皇子三皇子翁婿等人,脸上并不见多少异色。

平阳郡马信国公世子等人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显然是皇后母子与贵妃母子不想让太子得到一个得力的妻族,有与他们分庭抗争的力量,于是两方人马联手坑了太子一把,也坑了他们一把,实在是可恶至极!

当下嘴上虽都不敢说什么,心里却已将皇后母子贵妃母子恨了个臭死,且不多说。

------题外话------

山上真是太凉快了,晚上睡觉不开空调都要盖被子,要不是没扛本本去,我都不想回来了,早上八点过才到的家,这会儿已经热成狗了,哭瞎…

另:婚既已经赐了,大婚也近在眼前了哈,票子神马的,大家懂得起撒?O(n_n)O~

☆、第一百三三回 豪言

不管满朝文武对皇上将顾蕴指给宇文承川做太子妃之事都是怎么想的,赐婚圣旨既已下了,自然再没有更改的可能。

而宇文承川纵再不受宠,那也是皇太子,皇太子赐婚,规矩自然与其他皇子赐婚或是平日宣旨不同,得先选好吉日吉时,再由礼部尚书或是侍郎,连同内务府宗人府的官员一道,去女方家里宣旨。

礼亲王与礼部此番深觉委屈了宇文承川,他们事后打听了一下,未来的太子妃竟已是快十八岁的老姑娘了,可见是个德容言功都不怎么样的,不然也不会拖到这么大的年纪,还待字闺中了。

是以有意在旁的方面补偿宇文承川,不但特地将去宣旨的吉日定在了九月初九的巳时(早上九点),——也是向皇后贵妃等人抗议,别以为皇上暂时被你们蒙蔽了,你们就能蒙蔽住文武百官和天下万民了,大家的眼睛都是雪亮的,你们休要得意得太早!

还将宣旨当日就该依礼送到的小定礼加厚了足足一倍,意在表明礼部和内务府宗人府对未来太子妃的尊重,赐婚圣旨既下,结局已无法更改,他们自然只能尽量往好的方面想了,至少显阳侯府的门第也不算太辱没了太子殿下,未来太子妃据说一直都是由显阳侯夫人教养的,想来德容言功也不至于差到哪里去,且年纪大有年纪大的好处,至少人稳重,早日为太子殿下诞下嫡子的可能性也要比十四五岁的小姑娘大得多不是?

如此到了九月初九日,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吴岱山吴大人,一早便亲自领着内务府和宗人府的官员,披红挂彩,禁军开道,敲敲打打的奉着圣旨到了显阳侯府。

显阳侯府上下早已知道顾蕴要做太子妃了,可圣旨送到又不一样,饶顾准自来喜怒不形于色,且对侄女被指为太子妃“事先毫无心理准备”,瞧得如此荣耀的场面,脸上也禁不住带出了几分喜色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有顾氏蕴者,娴熟大方,温良敦厚,品貌出众,朕与皇后躬闻之甚悦,与皇太子堪称天设地造,为成佳人之美,现特许配与太子为正妃,一应礼仪,交由礼部、宗人府与内务府共同操办,择吉日完婚,钦此!”

吴大人将赐婚圣旨高声念完,顾蕴便应声上前双手接过了圣旨,不疾不徐的答道:“臣女多谢皇上与皇后娘娘赏识,一定会尽心服侍太子殿下,孝顺皇上与皇后娘娘,谨言慎行,恪尽本分,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方才宣旨时,吴大人已居高临下将下面跪的人都尽收眼底了,顾准顾冲兄弟父子是男人且不必说,祁夫人与周望桂虽都是女人,却都是按品大妆,惟独顾蕴一身大红褙子,梳着姑娘家的发式,吴大人自然也就知道这便是未来的太子妃了,只可惜顾蕴一直低着头,他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这会儿好容易与顾蕴直接打上照面了,吴大人自然要多看几眼,见顾蕴生得面如银莲,明眸皓齿,漂亮得着实让人眼前一亮不说,最难得的还是那份进退间毫不退缩的稳重与大气。

要知道她这可是生平第一次接旨,而且她的年纪放到姑娘中间是有些偏大了,实则也才十几岁,竟能比好些老臣还持得住,可见显阳侯夫人素日是下了苦心教导这位顾四小姐,顾四小姐本身也是个可造之材,只怕这次某些人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吴大人心里品评着顾蕴,面上却丝毫不表露出来,待顾蕴接了圣旨,顾准也领着一家上下磕了头,齐呼了:“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后,立时换上满脸的笑,对着顾蕴单膝跪了下去,道:“老臣恭喜太子妃,贺喜太子妃!”

顾蕴忙侧身避过了,道:“吴阁老快快请起,您是长辈,行此大礼实在是折杀我了!”

据她所知,吴阁老是一个正直且极重规矩之人,也因此,自来都是宗皇后林贵妃等人的眼中钉肉中刺,这样的人,她当然要加倍礼遇,哪怕不能让其为宇文承川所用,至少也不能让其成为宇文承川的敌人。

吴阁老见顾蕴并不拿大,心里对这位未来的太子妃就越发的另眼相看了,依言站起身来,笑着与顾准寒暄起来:“还没恭喜顾侯爷呢。”

顾准笑得稍稍有些勉强:“有劳吴大人了,还请随我去花厅里奉茶。”说着叫了一声旁边一直处于呆滞状态的顾冲,“二弟,还不快随我陪吴大人吃茶去!”

兄弟两个一道与吴大人等人去花厅里吃茶去了。

祁夫人这才满脸是笑的上前对着顾蕴屈膝福了一福,道:“如今圣旨既下,蕴姐儿便是板上钉钉的太子妃了,照理我们全家都该向你行礼参拜才是,但你的性子我知道,方才连吴阁老的礼尚且不肯受,自然也不肯受我们这些长辈的礼,我们就先向你道了喜,待将来再行大礼罢。”

早被顾蕴一把搀了起来,忙又将作势也要跟着拜下的周望桂搀了起来,方笑道:“大伯母既知道我的性子,何以偏要这般折杀我?您和母亲是我的长辈,不管到了什么时候,都是我的长辈!”

祁夫人笑道:“我就知道连这个礼你也不肯受的,罢了,都是一家人,我和你母亲也不为难你了,不过你弟弟们和家下人等的礼,你却是该受的。”看向顾韬,“你还不领着你弟弟们上前给你们四姐姐道喜呢?”

一旁顾韬闻言,便领着顾曜和大名顾旸的福哥儿上前给顾蕴行起礼来,顾蕴这回倒是安心受了弟弟们的礼,不说如今她身份比他们都尊贵了,她本就是姐姐,原就该受他们的礼。

待顾韬兄弟几个给顾蕴行礼道贺过后,金嬷嬷等府里有头有脸的下人们也都上前给她行起礼来,祁夫人还在一旁发话:“传我的话,各处张灯结彩,阖府上下俱赏红布一领,加发月钱两月,以贺四小姐得封太子妃之喜。”

以致本就喜气洋洋的人们都越发欢喜起来,整个显阳侯府的正院霎时变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周望桂在一旁看着顾蕴端坐在当中受大家的礼,心情却多少有几分复杂,这几年祁夫人为顾蕴的亲事操碎了心,她何尝不是一样,若不是因着顾蕴助她为顾冲生下了唯一的儿子,她就算背靠有力的娘家,如今也不能将顾冲压得死死的。

所以她私下里也为顾蕴相看过不少人家,为此还惹得周夫人说过酸话:“她眼光那般高,连你亲侄儿且瞧不上呢,何况你找的这些人家,你还是别白费力气了,反正她自己有的是银子,平家也愿意养着她,就养她一辈子了。”

却没想到,在她抱着同病相怜,又有一二分优越感为顾蕴操心的时候,顾蕴竟一跃成为了当朝的太子妃,把那些素日私下里看她笑话儿的人脸都足以搧肿,周望桂为她高兴之余,实在忍不住暗暗发酸,她怎么就那么好命呢,当年自己也是像她眼下这般,高不成低不就的拖到年纪老大,却只能将就顾冲这样金玉其表败絮其中的渣滓,老天爷可真是不公平哪!

周望桂的心情旁人无从知晓,前头顾准与顾冲送走吴大人一行后,便立刻换了官服,即刻进宫去朱雀门外三跪九叩谢恩去了。

余下祁夫人周望桂与顾蕴看了一回礼部和内务府送来的小定礼后,娘儿们都累得不行也热得不行,这才各自回了屋去是更衣梳洗去了。

只是顾蕴回到饮绿轩,还没来得及换家常衣裳呢,顾氏族中的伯母婶娘嫂子姐妹们又纷纷闻讯赶了过来道喜,顾蕴少不得只能打点起精神应酬了一回。

整个饮绿轩都熙熙攘攘,族人们来道了喜,府里的几个大管家、管事媳妇们、各房先前没有向顾蕴磕头道喜的管事妈妈,连同各房各院有头有脸的大丫鬟,二等三等丫鬟等,也相继按着等级一拨一拨的来了。

顾蕴一直端坐着受礼,毕竟前世当惯了侯夫人,倒是不会觉得不自在,只是九月的天还有些热,又因为要接旨穿了大衣裳,实在有些热得难受。

这么多人来贺喜,赏银自然也洒出了无数,好在这些事祁夫人事先早有准备,一早便让人抬了四筐新制的铜钱来,让顾蕴赏人用。

不过,想到自己与宇文承川至此以后便是名正言顺的未婚夫妻,谁也拆散不了他们了,顾蕴立时又不觉得累也不觉得热,反而脸上的笑更盛了。

好容易将所有人都送走了,顾蕴方得了空更衣梳洗,锦瑟卷碧一边服侍她,一边笑叹道:“天家的排场就是不一样,方才那小定礼说是小定礼,放到寻常人家,十中之一也及得上全部的聘礼了,还不知道将来真正下聘时,会体面排场成什么样儿呢!”

卷碧又笑道:“这些还是看得见的,世人却不知道,太子殿下给咱们小姐的那个匣子,才是真正的大头呢,要是让大家知道了,怕不得连眼珠子都要瞪出来,看那些素日暗地里笑话儿小姐的人此番还有什么话说!”

二婢笑叹了一回,锦瑟忽然道:“时至今日,我都还有些不敢相信慕公子就是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就是慕公子,若一早便知道,我当初一定对慕公子加倍的客气,绝不敢给他任何脸色瞧。”

卷碧苦着脸接道:“你还只是偶尔给太子殿下脸色瞧,我却是呲哒了太子殿下不知道多少次,幸好太子殿下宽宏大量不与我一般见识,不然这会儿我铁定不能站在你和小姐面前说话儿了。”

见她两个都是一脸的后怕,顾蕴就忍不住笑了起来,想到了当日皇上在金銮殿上下了赐婚圣旨后,自己屋里上上下下都瞬间懵了的样子,刘妈妈锦瑟几个稍后还忍不住哭了起来,说她和慕公子怎么就那么苦命,好容易如今守得云开见月明了,谁知道造化弄人,她又忽然被赐给太子做了太子妃,这叫什么事儿!

及至听了她说慕衍就是宇文承川,宇文承川就是慕衍后,众人就懵得更厉害了,尤其是刘妈妈,想起自己曾公然当着季东亭和冬至的面儿,说过宇文承川的脸皮‘都好做城墙’了,更是欲哭无泪,下次宇文承川再来时,她便能躲多远,就躲多远了。

是夜,显阳侯府大房二房的主子一道在朝晖堂的花厅家宴,因顾菁午后也带着悠悠回来向顾蕴道谢,所以祁夫人命人设了两席,她和顾蕴、周望桂并顾菁一席,另一席则以顾准打头,其下顾冲父子叔侄三人都列了席。

以往家宴都是祁夫人坐上席,今儿祁夫人却定要顾蕴坐,顾蕴再三再四推辞不过,眼见其他人自己不落座便都不落座,只得坐了,家宴方得以开始。

一时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坐在邻席的顾冲忽然向顾蕴道:“蕴姐儿,你祖母此番去庄子上养病,也有一程子了,想来也恢复得差不多了,难得咱们家出了这样天大的喜事,我想…把你祖母接回来,也好就近照料她,未知你意下如何?”

顾冲的语气有些小心翼翼,说话时也不敢看顾蕴,以前他就因心虚愧疚挺怕顾蕴,觉得不敢面对自己这个嫡长女了,如今顾蕴成了太子妃,将来甚至可能会是母仪天下的皇后,他就更不敢在她面前摆父亲的架子了。

可他又知道如果顾蕴不点头,他是接不回彭太夫人来的,上次彭太夫人顾葭伙同顾家五房的人算计顾蕴之事,事后顾准自然要告诉他,让他决定,是任他随意处置彭太夫人,还是让他把彭太夫人的罪行告知族老族人们,将彭太夫人休弃回彭家,让他也跟着沦为弃妇之子?

顾冲骨子里由来就最爱自己,何况他这些年没跟彭太夫人生活在一起,感情也是大不如前,在自己与彭太夫人之间,几乎是没有任何犹豫的便选择了自己,毕竟老娘是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不是吗?

于是在任彭太夫人在嘉荫堂自生自灭了一阵子后,祁夫人便将其送去了显阳侯府的一个庄子上,当时想的是,至少在顾葭年底嫁到建安侯府以前,不能让彭太夫人死了,不然顾葭还得守一年的孝,又得明年年底后年年初才能嫁去建安侯府过“幸福”的生活了,那岂不是太让顾葭失望了?可让自己再与彭太夫人同住一个屋檐下近半年,祁夫人又觉得实在膈应得慌,索性将人远远送走,便可以眼不见心不烦了。

也所以,顾冲才会有此一说。

到底是自己的亲生母亲,想着彭太夫人一个人在庄子上,不定怎生孤苦伶仃,顾冲还是忍不住心软,更兼彭氏尤其是顾葭这些日子一找着机会,便会在他面前提起彭太夫人,倒是难得勾起了顾冲的几分良心,觉得兄嫂与顾蕴如今就算再不待见老娘,他把人接到自己家里,不就碍不着他们了?

只是顾冲话音刚落,顾蕴勾唇嘲讽一笑还未及发话,祁夫人已先似笑非笑道:“二叔这话就奇了,当初送太夫人去庄子上的决定,是你与侯爷商量后一并做的,你就算如今想接太夫人回来,也该问侯爷的意思才是,怎么倒问起蕴姐儿一个小辈来?传了出去,别人还以为蕴姐儿怎生霸道,连长辈都不放在眼里,连长辈的主都做得呢!”

顾准随即沉声接道:“你嫂子说得有理,你就算要问,也该问我才是,怎么问起蕴姐儿来?她是你的女儿不假,可首先却是顾氏女,很快更是要入主东宫成为太子妃了,你若是因一时口误败坏了她的名声,我第一次便饶不了你!”

夫妇二人一唱一和,说得顾冲的脸色白一阵青一阵的,偏周望桂也因顾冲的话一肚子的火,继顾准之后沉声道:“老爷醉了,还是少喝两杯罢,省得回头说了什么你自己都不知道。”

如此一来,顾冲还敢说什么,只能将满心的憋屈都强自咽下,一杯一杯吃起酒来,不一时倒是真如周望桂所说,吃得酩酊大醉,让周望桂没好气的命人先搀回宁安堂歇着去了。

周望桂这才与顾准和祁夫人道:“有一件事我想回大伯和大嫂,建安侯府那边自与顾葭…自与五小姐定亲以来,已好几次打发媒人上门希望两家能早日定下婚期了,说是建安侯太夫人自老建安侯走了后,身体便一直不好,这些年不过是勉力在主持中馈,如今好容易建安侯定了亲,就想能早日迎五小姐过门,也好帮建安侯太夫人分担一下。我先前一是想着五小姐还未及笄,二是四小姐还没定亲,总不好让五小姐灭过四小姐的次序去,如今四小姐既已定亲了,建安侯府又求得虔,所以我想尽快将五小姐的婚期定下来,让她早些过门,说来十四岁也不算小了,也好早些接手建安侯的中馈,让建安侯太夫人安享晚年,未知大伯与大嫂意下如何?”

自彭家出事举家搬迁离京以后,彭氏在顾家二房的后宅就越发萎靡落魄得厉害了,真正到了是个人都敢踩她一脚的地步,但还是那句话,谁让周望桂把顾冲管得太死,顾冲后宅里除了周望桂就只得彭氏一个,以致顾冲如今都还会偶尔去彭氏屋里歇一晚,因此府里的下人也不敢将她作践得太狠,家里是夫人做主不假,真惹急了老爷,卖个把个人还是做得来的。

及至顾葭让祁夫人送回二房后,府里的下人就越发不敢作践彭氏了,到底五小姐将来也是要做侯夫人的,万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谁知道以后自己会不会有求到五小姐名下的时候?

是以二房的下人渐渐都对彭氏和顾葭的一些举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起来,周望桂并不是不知道这个情形,但她如今早厌了顾冲,仍管着他不过是出于天性霸道和爱面子,有时候纵知道了彭氏与顾葭的小动作,她也懒得去理会,只要顾冲不去外面鬼混,她管他去死呢。

至于彭氏与顾葭,不过是秋后的蚂蚱,尤其是顾葭,她那个侯夫人是怎么来的,将来又会怎么样周望桂都知道,难道还怕她翻出花儿来不成。

可如今看来,她还是太仁慈了,所以彭氏与顾葭才敢蹬鼻子上脸,她不给她们一点颜色瞧瞧,她们还真以为她是病猫了!

顾准与祁夫人从来就不喜欢顾葭,到出了前番报恩寺之事后,就更是对其厌恶到了极点,只要周望桂做得不太出格,以致影响到显阳侯府和整个顾氏一族的名声,他们是绝不会管顾葭的好歹甚至死活的。

是以周望桂话音刚落,祁夫人已笑道:“这是喜事,何况二弟妹才是五丫头的嫡母,她的婚事本就该你做主,但凭你安排便是,你大伯与我都无异议。”

周望桂这么说,本就不是在征求顾准和祁夫人的意见,而是告知他们一声,闻言遂点头道:“那我就做主了,只是我进门的时间短,不知道公中嫁庶出小姐都是个什么例,先头三小姐又不算正经出嫁,所以想问大嫂一声,三千两应该够了罢?”

显阳侯府这样的门第,即便是庶女,三千两的嫁妆说出去也够寒酸了,但谁让顾葭惹了祁夫人的厌呢,所以祁夫人想也不想便道:“三千两嫁寻常人家自是足够了,只五丫头要嫁的到底是侯府,也不能让旁人瞧了我们顾家的笑话儿去才是,这样罢,我们大房再给她添两千两银子的妆,好歹她也在侯府养到了这么大不是?如此比着建安侯府三千两的聘礼,也不算寒酸了。”

建安侯府都快精穷了,当初给顾葭下聘时,手笔自然大不到哪里去,除了必不可少的如意金钗和八色果品茶叶等物以外,聘银不过才三千两,寒酸得简直都有些让人觉得是在打显阳侯府的脸了。

祁夫人与周望桂却什么都没说,顾葭自己拼死拼活求来的亲事,是好是歹,与她们什么相干。

只是盛京城嫁女有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女方一般都比着男方的聘礼双倍置办嫁妆,所以祁夫人才说大房给顾葭添两千两银子的妆,以免旁人瞧了顾家的笑话儿去,反正那些银子都是彭太夫人多年的体己,花别人的银子为自己换好名声的事,祁夫人从来都是不吝于做的。

周望桂听祁夫人说大房都给顾葭添两千两银子的妆了,她不表示一下也多少有些说不出去,毕竟彭太夫人的体己祁夫人可没有独吞,而是与她一人一半。

遂也笑道:“我不比大嫂财大气粗,就体己出一千两银子给五丫头添妆罢,也不枉她叫我一声‘母亲’。”

顾葭的嫁妆便就此定了下来,六千两,说来已不算少,盛京城里好些落魄些的勋贵人家嫁嫡女,也就这个数了,只是建安侯太夫人一门心思娶个嫁妆丰厚的儿媳进门养活一家,也不知道回头她知道娶顾葭进门,自家只能赚三千两,而且这三千两顾葭还未必肯拿出来养活一家上下时,会是什么反应?

再加上董无忌一门心思宠妾灭妻,方雪柔既是个有心计的,必要时候还放得下身段,更关键等顾葭过门时,她已有两个孩子傍身了,顾葭未来的日子有多“幸福”,简直不言而喻。

顾蕴扯唇冷笑,她都已等不及要看这一出大戏了!

一时散了席回到饮绿轩,顾蕴才简单梳洗了一番,宇文承川便来了,刘妈妈与锦瑟卷碧给他行过礼后,便讨也似的行礼退了出去,顾蕴看得又是好气又是好笑,戏谑宇文承川道:“你瞧瞧你得多面目可憎,把刘妈妈她们几个都吓成了什么样儿!”

宇文承川却笑道:“我管她们觉不觉得我面目可憎呢,只要你不觉得我面目可憎就好。”说完,一把将顾蕴抱了个满怀,良久方以鼻尖抵着顾蕴的鼻尖道:“如今全盛京乃至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你是我老婆了,我可真高兴!”

最重要的是,她的亲人们不会再想着给她相看人家,他也不必再担心别的男人会觊觎她了,只可惜婚期还没定下,看来他得尽快向钦天监施压了。

顾蕴被他这般亲密的动作弄得有些不好意思起来,把头挣脱了他的大掌后,才娇嗔道:“谁是你老婆了,如今只是下了赐婚圣旨,又不是已经…礼成了,你这样叫我,是在嫌我年纪大吗?”

话虽说得娇嗔,眼神却满不是那么一回事,很是凶狠泼辣,大有他敢说“是”,她立马给他知道什么叫做祸从口出的架势。

宇文承川见状,忙识趣的赔笑道:“怎么会,你才十八岁都不到,正是一个女人一生中最美好的黄金年纪,我可比你大了足足七岁,我还怕你嫌我老呢。”

顾蕴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就是嘛,我不嫌你老就是好的了,你凭什么嫌我啊。”

娇俏妩媚的样子,看得宇文承川是心头火起,抱着她胡乱啃了一通,才喘气道:“怎么就这么讨人喜欢呢,不行,我明儿一早就打发东亭去钦天监!”

心里的欢喜更是满得要溢出来,爱极了顾蕴知道他是太子后,依然不把他当上位者,彼此相处时,不忌讳他威仪,不与他以礼相待,仍然什么都敢说,仍然与以前一样与他相处的模式,不然夫妻两个日日相近如宾御前奏对似的,还算哪门子的夫妻?

两个人又腻歪了一会儿,宇文承川忽然道:“老婆…哦不,媳妇儿,我近来要用银子,你给我取一些呗?”

顾蕴挑眉道:“我就知道那个匣子你只是白在我这里放放,根本不是给我的,我充其量就一账房,说罢,要多少?还有,谁是你媳妇儿了!”

“什么账房,是贤内助好吗?”宇文承川玩笑了一句,才正色举起手掌翻了一下,顾蕴便知道他要一百万两了,忙去内室与他取了来,方道:“你忽然要这么多银子做什么,是有什么安排吗?”

一百万两可不是什么小数目,哪怕他坐拥银矿呢,她至少也要知道他是想做什么,回头有了突发情况时,才好及时应对。

至于宇文承川明明把银票都送给了她,如今却又讨要回去之举,她压根儿没觉得有什么不悦的,她一早就说了,她在乎的只是他的态度,而不是银票,同样的,宇文承川也只是想表明他对她的爱重,这一点,他们彼此根本不用诉诸于口,已是心照不宣。

宇文承川本也没想过瞒他,压低了声音道:“我在塞外建了一个马场,近来打算引进一批最优秀的战马,所以需要大约五十万两银子,再就是福建那边,除了银矿,我还一直在让人试做床弩,我刚去凌云峰那年,曾在枯竹大师的藏书里,发现过一张床弩的图纸,只是有些残缺不全。如今大邺最好的连弩也只能连发十箭,那个床弩一旦试做成功,却能齐发十箭,百箭连发,将来不管是对外,还是…,都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放在你这儿的银票,指不定你还没捂热,已经全部花出去了。不过你放心,我定会将整个锦绣江山都挣来,双手奉于你的!”

顾蕴顾不得感动于他最后那句话,满脑子都是他竟在塞外有一个马场,在福建还一直让人在试做床弩两件事,不由暗暗感叹,有银子有战马,还有床弩这样能连发百箭的大杀器,将来不管是对外,还是…对内,还有谁能挡得住他的脚步?

难怪他敢对自己放将锦绣江山奉于她的豪言呢,他的确有这个底气,前世他若没有早早死于非命,整个大邺必定是另一番格局罢!

------题外话------

本周之类一定要大婚,一定要让大家吃上肉,嗷嗷嗷…

☆、第一百三四回 反间

次日,宗皇后打发自己宫里的掌事大太监吴贵喜送了给顾蕴的赏赐来,从造型精美的内造步摇到嵌宝珠花,再到各色如意和各色宫缎各十匹,皇后娘娘出手,自然是不同凡响。

顾准一早便上朝去了,顾冲也去了衙门,所以是祁夫人领着顾蕴周望桂并顾韬接的赏赐谢的恩。

那吴贵喜能做到景仁宫的掌事大太监,心计手段自然都十分了得,饶宗皇后与宇文承川之间只差撕破最后一层遮羞布了,他在面对祁夫人和顾蕴时,却依然客气有加,只是面对顾蕴时,忍不住多看了顾蕴两眼,见顾蕴虽生得乌发玉面,杏眼桃腮,漂亮得实在让人意外,从头至尾却亦步亦趋跟在祁夫人身后,与自己应酬都是祁夫人来,便断定顾蕴是个安静省事的性子,不由暗暗点头,长公主挑的人果然错不了!

待祁夫人命人将宗皇后送来的赏赐都好生送到顾蕴屋里去后,吴贵喜便笑道:“显阳侯夫人稍等片刻,皇后娘娘才赏的这些东西其实都是次要的,主要还是这两位嬷嬷,这位是向嬷嬷,这位是邓嬷嬷,皇后娘娘想着皇家规矩大,四小姐虽出身高门,但也未必了解宫里的规矩,所以特地命她二人来教引四小姐,直至四小姐与太子殿下大婚,以便将来四小姐进宫后,能更好的融入皇家这个大家庭,与所有人都和睦共处。”

便有两位四十来岁,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满脸严肃,一看就不是好相与之辈的嬷嬷应声上前,对着顾蕴拜了下去:“奴婢们日后若有什么不当之处,还请四小姐千万不吝指教,临来前皇后娘娘也是这般吩咐奴婢们的。”

行礼就行礼,还不忘抬出皇后娘娘来压她,宗皇后这是打算在她过门前,就先给她一个下马威,将她的气焰打下去,日后才好任搓圆捏扁呢?

顾蕴暗自冷笑,人家都挑衅到眼前了,她自然没有不回敬的道理,宗皇后为尊为长她明里是奈何不了她,可要收拾两个狐假虎威的奴才,还是易如反掌的!

面上却不表露出来,也当没看见祁夫人满脸的忧色一般,抢在祁夫人开口之前柔柔一笑道:“两位嬷嬷快快请起,您二位既是皇后娘娘打发来教引我的,自然与别人不一样,我还得请您二位以后多多指教我才是。”

说完又红着脸向吴贵喜道:“劳烦公公代我回去多谢皇后娘娘,待将来…我再当面叩谢皇后娘娘的恩典。”

吴贵喜见她对两位嬷嬷和自己都礼让有加,心里就越发满意了,满意之余,脸上便不自觉带出了几分倨傲来,道:“皇后娘娘母仪天下,统御六宫,真正是日理万机,却仍记得打发咱家来送给四小姐的赏赐,也记得打发教引嬷嬷来教引四小姐,四小姐的确该当面叩谢皇后娘娘的恩典,将来越发孝敬皇后娘娘这个母后才是。”语气十分的托大。

听得祁夫人与顾韬都是满沉如水,皇后娘娘是尊贵,可他吴贵喜一个太监算什么东西,竟敢以这样的语气与未来的太子妃说话,把显阳侯府当什么了,把太子殿下又当什么了,果然是有其主便有其仆!

顾蕴却是神色不变,仍柔柔笑道:“多谢公公提点,我定会铭记于心的。”说着,冲祁夫人使了个眼色。

祁夫人便示意金嬷嬷上前,塞了个沉甸甸的荷包给吴贵喜,又笑着与其寒暄了几句,然后命顾韬送了他出去。

只是吴贵喜虽离开了,院子里的空气却依然一片沉闷,向嬷嬷与邓嬷嬷那两尊大佛还杵那儿呢,祁夫人只得上前笑向二人道:“我们府里原也与小姐们都配了教引嬷嬷,既是教引嬷嬷,与小姐们算来也有半师之谊,我们府上自来都礼遇有加,何况二位嬷嬷还是皇后娘娘指派来的,自然与别人越发不一样。我这便让人收拾一处清净的所在,请二位嬷嬷住进去,再拨几个丫头过去伺候着,待明日设宴给两位嬷嬷接风洗尘后,后日便开始教引我们四小姐,未知两位嬷嬷意下如何?”

向嬷嬷板着脸道:“回夫人,我们既是皇后娘娘打发来教引四小姐的,自然要时刻与四小姐在一起,才好就近教引四小姐,不拘住四小姐院里哪里都使得,只能辜负夫人一片美意了。”

祁夫人脸上的笑几乎快要挂不住了,她好歹也是堂堂一品侯夫人,这两个奴才却拿着鸡毛在她面前当令箭,一口一个“皇后娘娘”的,什么东西,实在可恶至极!

顾蕴在一旁看在眼里,忙笑道:“大伯母,我院里的东西厢房一直空着,不如就让两位嬷嬷住了,如此便既不会委屈了两位嬷嬷,又不至于误了她们的差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