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一早知道这事儿,她一定,一定…二皇子妃想着,不由苦笑起来,若是一早知道了,她又能怎么样呢,难道与二皇子和离了,不做这个二皇子妃了不成?且不说天家根本不可能容忍和离这样的事发生,就算天家能容忍,她自己也舍不得离开这个她已爱了快十年的男人啊,何况如今他们还有了孩子,她便不为自己和家人族人,只为孩子,也只能放手一搏了!

二皇子见二皇子妃摇摇欲坠,忙扶住了她,低声道:“为今之计,怕是不反也得反,只能放手一搏了,不过兹事体大,怎么也得等舅舅回京,大家商议过后,再做决定。”

到底舅舅才是身经百战,行军打仗多年的将军,在排兵布阵上,他无条件服从舅舅的话。

二皇子妃仍抖个不住:“可在舅舅回来之前的这段时间,我们该怎么办,东宫难道会一直按兵不动的等着我们出招了,他们再来反击吗?万一他们把事情先捅到了父皇跟前儿,他们固然有罪,我们的罪却更大,他们又揭发有功,到时候他们倒是功过相抵了,我们却只能万劫不复了!”

二皇子如今最怕的也是这个,忙说道:“不会的,那个婢生子早就知道我们的秘密,却一直到如今,才肯让我们知道,而且他派出去拦截舅舅的人,一直在试图能救回韩夫人母女,甚至不计伤亡,而不是直接结果了她们,以绝后患,可见他心里有多重视韩夫人母女,怎么可能拿她们的性命来开玩笑?你别担心,他一定不会,一定不敢的!”

说到最后,已是咬牙切齿,也不知是在安慰二皇子妃,还是在安慰自己。

二皇子妃闻言,这话倒也有理,东宫若真能狠下心来,直接便结果了韩夫人母女,来个死无对证,自然也就一了百了了,可他们至今还在与自家周旋,可见太子是真看重自己的义母和义妹,便没有血缘关系也一样,所以,事情其实还没到最坏那一步?

她正要再说,就听得外面传来了二皇子贴身太监压低了的声音:“殿下,刚有人以射箭的方式送了封信来,还请殿下过目。”

二皇子几乎是立时便想到了这信一定是东宫送来的,忙道:“快拿进来!”

贴身太监便应声进来,恭敬的将一封信送到了二皇子面前,二皇子想了想,道:“你打开,念给本殿下听即可。”万一信纸让抹了毒药呢?

“是。”后者恭声应了,展开信逐一读了起来:“宇文承乾你这个狼心狗肺的王八蛋,禽兽不如的混账东西,连自己的亲生母亲和亲生妹妹都能杀害,你还是人吗?你就不怕天打五雷轰吗,你就不怕…”

却才读了个开头,便唬得“噗通”一声跪倒在地,不敢再念下去了。

二皇子也没想到这信竟是骂自己的,又是尴尬又是生气,忙一把抓过了信,一目十行的看起来,见果然是五公主的笔迹,难怪方才他听那语气那么像自己妹妹的口气,最重要的是,那信在大骂了他一顿后,最后又哀求起他来,说自己还年轻,还不想死,求他便不肯设法救她们,也别再派人去杀她们了,她真的还想活,哪怕只多活几日也想云云。

看得二皇子是且惊且怒,他几时派过人去杀母妃和小五了,他设法营救她们还来不及呢,怎么会杀她们?他是那样无情无义,连自己亲生母亲和妹妹都能杀害的人吗?这其中必定有所误会!

二皇子怒不可遏之下,踹了地上仍跪着的贴身太监一脚,方喝道:“还愣着做什么,还不快滚去与本殿下查,到底是谁背着本殿下在自作主张,让本殿下知道了,决不轻饶!”

连他的主都敢做了,这样的人,不论多有才,不论于他于大局来说多么的重要,也再留不得了!

“是是是,奴才这就去…”贴身太监忙应了,连滚带爬的要出去。

“且慢!”却还未及走到门边,已让二皇子妃给出声唤住了,看向二皇子道:“殿下不必大费周章的去查到底是谁背着您在自作主张了,省得弄得人心惶惶的,如今我们可再经不起任何的风波了。”

二皇子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怒声道:“本殿下为什么不查,他今日敢背着我杀我的母亲和妹妹,明日便敢背着我杀我的妻儿,后日就该轮到我自己了,我不把他找出来以儆效尤,难道还任由他在我身边继续兴风作浪吗?”

话音未落,接触到二皇子妃不躲不闪的双眼,忽然就明白过来二皇子妃为何会阻拦自己了,唯一的解释便是那个人不是别个,正是她啊!

二皇子当即一阵气血翻涌,“啪”的一声给了二皇子妃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得她趴到地上后,方痛心疾首的呵斥道:“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就算母妃昔日曾给过你气受,就算小五曾对你多有不敬,她们也是你嫡亲的婆婆,唯一的小姑子啊,你怎么就能那么狠心?枉我这两年来对你这么好,一心只守着你过,枉我无数次的觉得以前对不起你,无数次的反省自己,我真是错看你了!”

二皇子妃脸火辣辣的痛,耳朵也是嗡嗡直响,片刻才挣扎着坐起来,捂住脸回答起二皇子的质问来:“我为什么要这么做?殿下难道不知道吗,自然是为的殿下,为的琅哥儿,为的所有追随殿下的人的身家性命!母妃与五妹妹的命是命,这么多人的命难道就不是命了吗?孰轻孰重,所有人都可以轻易决定,惟独殿下决定不了,那自然只能由我替殿下来决定了!”

满心委屈之余,更是懊恼得不行,怎么老天爷偏就那么不开眼,未能让她的人完成任务后再被东宫的人发现呢,如今可好,不但打草惊蛇,让东宫越发防着他们,他们越发不可能得手了,还让殿下恼了她,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与她和好如初,甚至…有生之年都不可能和好了?

二皇子闻言,就越发生气了,怒吼道:“别人的命的确是命,可别人不是生我养我的亲娘,不是与我一奶同胞,流着相同血液的亲妹妹!你该庆幸东宫的人及时发现了你的企图,该庆幸母妃与小五这会儿还活着,更该庆幸你生了琅哥儿,否则,我现在就要了你的命!”

现在就要了她的命?

二皇子妃被二皇子狠戾的语气决绝的眼神唬得如坠冰窟,浑身上下都凉透了,难道在殿下心里,她和琅哥儿,还有那么多人的性命合起来,都及不上他母亲和妹妹的命吗?那她这么多年的付出和牺牲又算什么,他们母子之于他又算什么啊!

二皇子妃越想越委屈,越想越心凉,终于忍不住哭了起来,嚷嚷道:“殿下想要我的命,那就来要啊,反正如今殿下不肯当断则断,大家离死也不远了,我不过就是早走一步而已,有什么差别!只可怜了我的琅哥儿,他还这么小,就要沦为没娘的孩子,是个人都能欺凌他了,反正殿下也不待见他,不如就让我带了他一起离开这人世,黄泉路上,我们母子好歹也能有个伴儿…”

听得二皇子妃提起儿子,想起那小东西冲自己笑时憨态可掬的样子,二皇子虽满心的恼怒,也忍不住心软了,没好气道:“如今我们说的是你背着我自作主张,狠心绝情之事,你别扯那些有的没的,更别扯到琅哥儿身上,他还那么小,知道什么,若他真已懂事了反倒好了,那我看你有什么脸面见他,又该怎么面对他与我一样的质问!”

二皇子妃几乎是一瞬间便察觉到了二皇子的软化,就哭得越发伤心了:“那我都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殿下,为了琅哥儿!再说五妹妹虽写了这封信,但她和母妃如今都受东宫的胁迫,还不是他们让她写信她就得写,他们让她骂殿下,她就得骂,可她心里未必就真是这样想的啊,还有母妃,她自来疼爱殿下和琅哥儿,焉知她自己不愿意舍生取义成全殿下,只不过一直没找到机会而已…”

话没说完,二皇子已嘲讽道:“这么说来,母妃与五妹妹还得谢谢你成全了她们?真是不可理喻!我也懒得再与你多说,看在琅哥儿的份上,看在如今也的确不宜再自家先乱起来的份儿上,我暂时不与你计较,但我短时间内也不想再看到你了,所以你不要再到我面前晃,省得我随时可能改变主意!”

说完便拂袖而去了。

余下二皇子妃看着他决绝的背影消失在门后,好半晌才又哭了起来,老天爷为什么不开眼,至少让她赔了夫人不折兵啊,如今计划又失败,又与殿下生分的,算怎么一回事儿嘛!

二皇子与二皇子妃半夜时分的这场争吵,天亮后便传到了宇文承川和顾蕴耳朵里,虽然他们的人打探不到当时具体的情形,只能确定二皇子与二皇子妃大吵了一架,依然足以让夫妻两个推测出,昨夜针对林贵嫔和五公主的那场暗杀,应当不是出自二皇子授意,而是二皇子妃在自作主张了。

夫妻两个都小小的松了一口气,只要二皇子不是真的那般绝情绝义,禽兽不如,那事情就多少还有几分回圜的余地,就是不知道永嘉侯得到消息后,会是什么选择,是选择牺牲自己的妹妹和外甥女儿,顾全所谓的大局,还是与二皇子一样感情用事呢?

顾蕴想了想,因说道:“我们也不能把希望全寄托在二皇子与永嘉侯能突然良心发现,或是能跟着二皇子打发出去送信的人,顺藤摸瓜找到永嘉侯和真正的义母和慧生妹妹的踪迹上…不然,我们先去找到皇上,向皇上坦白一切,这样总比等永嘉侯见了皇上后,添油加醋来描绘整件事,再趁机下话,引得皇上加倍生气的好,而且我们不是手握二皇子和永嘉侯的秘密,还有成国公府养寇自重残害忠良的证据吗,跟他们的罪责相比,我们的那点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根本不值一提,皇上追究发落他们两帮子人已经来不及了,哪里还顾得上追究我们,殿下意下如何?”

宇文承川却缓缓摇头道:“不行,皇上便不追究我们,义父义母与慧生的命,却是十有八九保不住的,皇上怎么能容忍自以为带给自己天大耻辱的人还活在这人世上,我们不能冒这个险!”

这个主意他何尝没想过,可他要的不仅是保全自己和自己的妻儿亲人,并那些忠心追随他的人,更是保全义父一家毫发无损,若他的周全得义父全家都牺牲了来保全,那他宁可不要!

说得顾蕴沉默了,有时候男人就是那样,自己弃如敝履的东西,也决不能容忍别人染指半分,皇上身为天下至尊,自然更不能容忍了。

好半晌,她方叹道:“那如今我们怎么办,等着张焕传好消息回来,等着永嘉侯回京后再谈判吗?”想也知道,这么大的事,二皇子一个人是拿不定主意,总要等永嘉侯回京商量后,才能做最后决定的。

宇文承川吁了一口气,沉声道:“如今也只能等了,反正大家筹码相当,谁也不敢先越雷池一步,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只盼老天开眼,能让义母与慧生尽快获救罢,不然他嘴上说得再厉害,始终也得投鼠忌器。

过了两日,季东亭与张焕并后来尾随二皇子府去向永嘉侯报信的人,都没能有好消息传回来,反倒是永嘉侯,到底还是于他们那么多人的眼皮子底下,给二皇子送了回信回京。

——永嘉侯到底吃过的盐比季东亭等人吃过的米还多,他亲自出马,身边带的都是自己精锐中的精锐手下,自然不论是武力还是智计,季东亭等人都不是对手。

二皇子收到永嘉侯的回信后,如获至宝,忙拆开一目十行的看起来。

信的开头,永嘉侯便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大局当前,除了二皇子,谁都可以牺牲,包括他自己,自然林贵嫔与五公主也不例外,所以他与其说是谏言,不如说是命令二皇子尽快找机会结果了林贵嫔和五公主,那样他们便不必再受东宫的掣肘了,反正等到他们大事既成后,林贵嫔便是太后,五公主便是长公主,这样的殊荣,世间几个人能有,而想要成就大事,又怎么可能没有牺牲,也算是虽死犹荣了。

似是知道二皇子看到这里后会犹豫,毕竟是自己的亲外甥,永嘉侯还是很了解二皇子性子的,忙又补充道,他自确定了韩夫人便是当年皇上的莲嫔后,便打发人快马加鞭往韩夫人的老家福建去了,韩卓总不可能无缘无故便与韩夫人认识并结为夫妻,那时候韩夫人身在冷宫,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二人哪来的机会见面认识?

除非二人早就认识,甚至早就有情。

所以韩卓才会费尽心思找到韩夫人,并且冒天下之大不韪,借死遁将她从冷宫偷偷弄了出去,而韩夫人当年进宫前,可是官家千金,能与她有情的人,会是什么凡夫俗子吗?自然第一条就得门当户对,所以韩卓的出身,极有可能不凡,或是有什么问题,指不定他们能顺藤摸瓜查出更了不得的东西来呢?

事实证明,永嘉侯的直觉是正确的,他们的人竟然查到,韩卓有可能是罪臣之后,如今的名字并不是他的本名,只暂时还不能最终确定而已,可已经足够了,想想罢,一个罪臣之后常年潜伏在皇上身边,他难道就从没想过要替自己的亲人们报仇雪恨吗?而太子殿下明知这一点,却从来不曾告诉过皇上,还称韩卓为‘义父’,这不是典型的认贼作父吗,到底打的什么见不得人的主意?

谁又能保证,太子殿下便没有过“为父报仇”的念头呢,当然,这个父可不是皇上,而是韩卓,谁都知道早年皇上对他视若无物,他心里岂能没有怨恨的?

这样一来,便是东宫知道他们的秘密又如何,他们完全可以来个抵死不承认,而皇上再派人去取证,总得一段时间,而这段时间,足够他们以如山的铁证,扳倒太子了。

太子一倒,如今最合适做继任太子的人只剩下二皇子,他们的一应困境,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他们怎能轻易放弃?便是天塌下来,也决不能放弃!

------题外话------

总算今天又能凌晨更新了,亲们,表扬我,关键砸我票子吧,砸了票子记得留言哦,我才好派发奖励,千万别想着替我省银子,我发得痛并快乐着哈,么么哒,O(n_n)O~

☆、第二百八八回 忽然发难(投票有奖哦)

信的最后,永嘉侯又再四叮嘱了二皇子几遍,一定要稳住京中的形式,稳住东宫,等待他回京,还说宇文承川既那般在乎韩夫人母女的性命,宁可不计伤亡,也要救她们脱险,而不是直接结果了她们以绝后患,要知道毫发无伤的救下她们不容易,趁乱乱箭射死了她们却是易如反掌,可他就是不那么做,可见有多在乎她们,那只要她们在他们手上一日,他便只能投鼠忌器,绝不敢轻易越雷池半步!

二皇子听得永嘉侯的看法竟与自己的一致,本来还有几分忐忑几分犹疑的,心就一下子安定了下来,他不相信自己,也得相信舅舅不是?既然舅舅也说那个婢生子不敢轻举妄动,那他就一定不敢轻举妄动,自己还有什么可怕的。

而这样绝好的机会,一旦错失了,可就再没有重来一次的可能,只能让所有人都万劫不复了,他的确不该因小失大才是,大不了,他将来以最隆重的礼仪和称号来追封母妃和小五,让她们将来极尽哀荣便是,想来她们会理解他的苦衷,不会怪他的。

只是要让他对她们直接下手,他终究还是做不到,且如今东宫必须越发加强了防卫,他哪怕派去的人再多,只怕也难以成事,那便什么都不做,只任她们自生自灭罢,若老天保佑,到最后她们还能安然活着,余生他自然会加倍补偿她们的!

二皇子府忽然就沉寂了下来,二皇子也再没有任何行动,就像压根儿不曾知道宇文承川已知道了他和永嘉侯养着一万私兵的事一般。

让宇文承川大是恼怒,却无可奈何,就像他与顾蕴说的一样,他想保住韩卓一家三口都毫发无伤,便是他最大的软肋,那只要韩夫人与韩慧生还在永嘉侯手上一日,他就只能裹足不前,受他们的掣肘,实在可恨得紧!

顾蕴则是再次在心里过起他们先主动去找皇上坦白的念头来。

有二皇子和永嘉侯养私兵的事,并成国公府多年来养寇自重的事在先,东宫虽也会受影响,但想要保住东宫应当还是不难的,难就难在,要怎么才能说服皇上,至少留韩卓一家三口一条性命?

不然,让妙贵嫔把韩卓的经历,编成一个故事,以玩笑的方式讲给皇上听,探探皇上的口风先?

若皇上愿意饶过韩家一家三口,自然是皆大欢喜,否则,他们一样得死,那宇文承川就真只能赶在他们被处死以前反了,但届时二皇子一系和成国公府一系都倒了,他成事的希望无疑会增大许多,成事后的阻挠也会小上许多…算来算去,这个险都值得一冒啊!

顾蕴因忙把自己的想法说给了宇文承川听,末了道:“任何人都是先入为主的,我们得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不是等着永嘉侯和二皇子发难后,我们再来见招拆招,那时候做起来,就比如今做起来更要难上十倍百倍了,而且这样才能打永嘉侯一个措手不及,不然他手下那么多人,他在军中的声望又高,真逼得他狗急跳墙反了,再要捉拿他,可就难上加难了。你若是觉得我这个法子可行,我回头就亲自见妙贵嫔去,旁人的话皇上未必听得进去,她的话却是肯定愿意听的。”

这一年多以来,随着宗皇后的病退一隅,陈淑妃与贤妃两个又都不是爱掐尖要强的性子,后宫宁和了许多,妙贵嫔的专宠之势便越盛了,几乎已到了皇上在哪里,她就在哪里的地步,所以顾蕴有此一说。

宇文承川想了想,若季东亭与张焕等人那边始终不能得手,凌云峰离盛京虽远,事情已经出了这么多日,就算永嘉侯一路上行进得再慢,如今离盛京已不远了,那他们顺利抵京便是近日的事了,一旦他们进了京,他们总不能再公然的去抢人,届时可就只能被他们牵着鼻子走了。

遂点头道:“那就按你说的办,且先让妙贵嫔变着法儿的探探皇上的口风罢,这事儿说到底只要皇上不计较,便什么事都不会有!”

顾蕴忙应了,回头便抱着念哥儿,带着紫兰落霞等人往御花园去了。

约莫半个时辰后,“可巧儿”妙贵嫔也带了贴身宫女来逛御花园,远远瞧得太子妃与皇太孙,少不得要上前行礼问安,彼此说了约莫半盏茶时间的话儿,妙贵嫔也就先行礼告退了。

到得晚间,妙贵嫔的贴身宫女趁夜来了东宫见顾蕴,行李后低声禀道:“我们娘娘已经探过皇上的口风了,皇上一开始觉得故事里的那一家三口都该死,尤其是那个男人,更该千刀万剐,因为他竟敢肖想自己主子的女人,但经我们娘娘一分说,说那对男女本就相识在先有情在先,不过是造化弄人,横竖那个主子如今也有最心爱的女人了,又何必再与他们计较呢?”

其间妙贵嫔是怎么撒娇卖痴的就不用说了,反正:“末了皇上到底还是改了口,说死罪虽可免,活罪却难饶,还说我们娘娘‘女人家就是心软’之类的。所以我们娘娘让奴婢过来告诉太子妃娘娘,其实可以冒险一试了,届时再有我们娘娘在一旁帮着说项,保住韩大人一家三口的命应当是不难的,只要能保住性命,一切都好说不是吗?”

死罪虽可免,活罪却难饶?

若皇上真能这般想,当然就最好了,怕就怕皇上把这事儿当故事听时,能宽宏大量,说穿了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一旦落到自己身上,却立时觉得无法接受无法忍受,甚至加倍问韩家一家三口的罪,可就糟糕透顶了!

不过妙贵嫔才是如今最了解皇上的人,她既说‘其实可以冒险一试’,那应当还是有几分把握才是。

顾蕴思忖着,点头向妙贵嫔的贴身宫女道:“你回去替本宫告诉你们娘娘,本宫知道了,回头便与太子殿下商量,待最终拿定主意后,再打发人过去告诉你们娘娘。”

然后让白兰重赏了她,趁夜将她送出了东宫去。

顾蕴自己则立时去见了宇文承川,把妙贵嫔的原话说了一遍,“到底是那么多年前的事儿了,皇上只怕早不记得自己曾有过一个莲嫔,何况如今又有妙贵嫔这个心尖子常伴左右,就越发不在乎义母了,也许我们坦白后,真能取得皇上的谅解呢?”

宇文承川犹豫了好一会儿,才下定决心般重重点头道:“那我们就去坦白罢!只是在那之前,我还得先问过义父的意见,也得将永嘉侯和成国公的罪证都准备齐了,一并呈到皇上面前才是。”

“嗯。”顾蕴也重重点头:“那我到时候陪你和义父一起去,有些话你们不方便说的,总要有人替你们说才是。”

宇文承川却道:“不行,你不能跟我们一起去,万一皇上大怒,你也好立时带了念哥儿离开,回头还能设法营救我们,若你也跟着我们一道身陷囹圄了,念哥儿还那么小,可叫他靠一个?”

见顾蕴还待再说,忙又道:“你也别太担心,我和义父见皇上之前自然会做好万无一失的准备,况这样机密的事,我肯定会让皇上将所有服侍的人都屏退得远远的才能说,以免走漏了风声,让永嘉侯狗急跳墙,对义母和慧生不利,也让成国公府事先有所防备。届时皇上跟前儿至多就一个何福海服侍,凭我和义父的身手,要拿下他们主仆根本易如反掌,金吾卫和半个腾骥卫如今也仍在我们的掌握之中,我们要脱身就更不难了,且我们的错跟他们的错比起来,实在不值一提,或许皇上根本不会拿我怎么样呢?你就安心的在家里等我回来罢。”

若真有他说得这般轻松,他又怎么会拦着不让她一起去?

顾蕴闻言,反倒越发揪心了,可又不得不承认他的话才是最明智的,也不能不为念哥儿考虑,只能道:“那你再把冬至一并带上,一旦有事,也好多个帮手。”

宇文承川怎么可能带上冬至,他还得靠着冬至保护顾蕴和念哥儿呢,换了别人,他怎么能放心?却也知道这话说出来顾蕴必定不赞同,便只点头道:“嗯,我到时候再把他带上便是。”

当下夫妻两个又商量了一会儿细节,宇文承川便出门找韩卓去了。

顾蕴这才吐出一口长气,发起怔来,最好皇上能不计前嫌,或者就算生他们的气,也好歹留韩家一家三口一条命,只有留得青山在,又怎会没柴烧?

届时永嘉侯见了皇上后,后面的事会怎么样,就不是他说了能算的了,他那一万私兵自然也只能随之土崩瓦解,单凭二皇子,不是顾蕴看不起他,而是他真没有那个排兵布阵的本事,哪怕再多给他几万人也是一样,所以只要永嘉侯一被拿下,二皇子一党便不足为惧了。

然后便是成国公府了,只要皇上见了成国公府多年来养寇自重的罪证,就算不会立时发落成国公府,也势必会派人去彻查的,那不但韩卓一家的冤情终能沉冤得雪,成国公府也将彻底失去福建这一块老巢,变得彻底无所倚仗,那自然也将不足为惧。

翌日午后,宇文承川在做了一系列周密的布置后,正打算辞了顾蕴,与韩卓回合后,一道秘密去懋勤殿求见皇上。

就见冬至一阵风似的跑了进来,连礼都顾不得行,先就气急败坏的说道:“殿下,不好了!永嘉侯带着韩夫人先回了京,这会儿已在懋勤殿求见皇上了,是妙贵嫔瞧得势头不对,忙忙打发了人过来东宫告诉奴才,奴才才知道的,殿下,如今我们该怎么办?”

此言一出,宇文承川与顾蕴也是立时一脸的大惊失色气急败坏,怎么会这样?!

宇文承川因沉声道:“不是说哪怕只剩下最后一个人,也要将永嘉侯一行拦截在通州以外,不让他们踏进盛京半步的吗,季东亭与张焕到底是干什么吃的,连人已进了京都不知道!其他人又是干什么吃的,那么几个大活人进了京,雁过留痕人过留声,竟也一直没发现,孤养他们何用!”

顾蕴倒还保留了几分冷静,道:“人都已在懋勤殿了,现在再来追究这些也是于事无补了,还是想想该怎么应对罢,总不能任由永嘉侯在皇上面前想怎么胡说八道,就怎么胡说八道。殿下与义父也别再耽搁了,立时也赶去懋勤殿,当面揭发永嘉侯养私兵的事,再把该坦白的都坦白了,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看皇上怎么说,若皇上不追究,当然就最好,若皇上实在要追究,我们也不过就是按最开始的计划行事而已!我这就打发人传话给大伯父去,只要金吾卫还在我们的掌握之中,我们便败不了!”

宇文承川点点头:“事不宜迟,那我和义父这就过去了,你照顾好念哥儿,若情况不对,立时按计划行事,撤到宫外去,找到安全的地方安置下来后,再设法营救我们也不迟,我们也一定会设法自救的。”

说完深深看了一眼顾蕴,又去里间的床上吻了吻正在睡午觉的念哥儿,才毅然决然的大步去了。

余下顾蕴待他和冬至走远了,才双腿一软,身不由己的瘫坐到了地上,方才为了让宇文承川安心,她强撑着一口气没有表露出紧张和恐慌来,这会儿那口气一松,她自然支撑不下去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顾蕴身上总算又有了一点力气,她忙翻身跪起,对着西方双手合十念念有词起来,各路神仙菩萨,你们可一定要保佑我们度过眼下的难关,保佑我们的每一个人都安然无恙啊,——即便她以前从来不信这些的,如今也少不得只能临时抱佛脚了。

彼时永嘉侯已在懋勤殿见到皇上了:“罪臣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上虽一度恼极了永嘉侯,但到底事过境迁,如今已比之当初乍然听得他侵吞军饷时好多了,不然方才听得何福海进来禀道:“永嘉侯在殿外求见。”时,也不会让他进来,直接就将人给打发了。

是以待永嘉侯一行完礼,便和颜悦色的叫了起:“平身罢。朕也好些日子没见你了,你清减了不少啊…不是,你这身衣裳是怎么回事,你府上穷到你身为一家之主,连身好衣裳都穿不起的地步了?何福海,永嘉侯府上日子过不下去了,你怎么也不说禀了朕?”

也不怪皇上吃惊,实在是永嘉侯身上的破布衣裳也就比街上的叫花子强一篾片而已,所幸他的头发还算整洁,脸也还算干净,配上他通身自然而然散发出来的气势,才能让人第一眼注意到他这个人,而不是他身上的衣裳,也才能让人不怀疑他是真的永嘉侯。

却是永嘉侯一路上为掩人耳目,刻意乔装成了进京投亲的难民,所以才会这样的,只这话他暂时还不方便向皇上解释,便只是赔笑道:“多谢皇上关心,蒙皇上宽宏大量,罪臣家里日子还勉强过得,罪臣之所以会做此打扮,乃是事出有因,还请皇上容罪臣细细禀来。”

说着拿眼四下里看了一圈。

皇上会意,便冲何福海点了下头。

何福海遂一挥手,殿内众服侍之人便都鱼贯退了出去,惟留听得永嘉侯求见后,便立刻回避到了里间去的妙贵嫔,可何福海怎么敢让妙贵嫔也一道退下,皇上既不开口,他也就当做不知道有这回事儿。

皇上这才沉声向永嘉侯道:“到底什么事,这下你可以说了罢?”

永嘉侯忙道:“启禀皇上,并非罪臣故弄玄虚,实在是兹事体大。实不相瞒皇上,罪臣自今年开春以来,因一直在家里闷着,也没脸出门见人,日子实在有些难熬,遂私自出了京去,打算四处游历一番,还请皇上容后再治罪臣私下出京之罪。罪臣出了京后,一路向西,行进了大半个月后,因见离枯竹大师仙居的凌云峰已不远,想着自己罪孽深重,若能得见枯竹大师一面,由他老人家亲自洗涤一下身心的罪孽,多少也能心安一些,于是罪臣便取道去了凌云峰。”

顿了顿,见皇上没有面露不耐,忙继续道:“罪臣去到凌云峰后,因山高路陡,一路舟车劳顿的也累了,半道上便借住在了一户农家里,打算稍作休整后再继续登山,却没想到,罪臣竟在那里,无意见到了一个熟人,一个二十年前,便已死了的熟人,且这个熟人与皇上还颇有渊源,可这样死而复生的事也太离奇了,微臣是既不敢全信,也不敢一点不信,于是暗地里查探了一番,没想到竟然罪臣查出,那个熟人竟真的没死,不但没死,还重新嫁了人生了女儿,并且还有一个权势滔天的义子…”

话没说完,皇上忽然不耐烦起来,道:“你说了这么半日,卖了这么半日的关子,到底要表达什么?你只需要直接告诉朕,那个熟人到底是谁即可!”

皇上听着永嘉侯的话,忽然就想到了昨儿妙贵嫔问他的那个故事,如今看来,那哪是什么故事,应当是妙贵嫔事先知道了什么,或是受了谁的托付,在变着法儿的探他的口风罢?

永嘉侯见皇上不耐烦了,不敢再拐弯抹角,忙道:“回皇上,那个熟人就是皇上二十几年前,曾盛宠一时的莲嫔,至于她后来嫁的男人,则是如今腾骥卫的副指挥使韩卓,她那位权势滔天的义子,则是当今的太子殿下,他们还有一个女儿,一家人与太子殿下的感情可好了,不是亲生,胜过亲生!”

这话传递出来的信息可不少,皇上的脸色就越发难看了,但实在想不起永嘉侯口中的‘莲嫔’到底是何方神圣,只得冷冷的看向了何福海。

何福海岂能不懂皇上的意思,忙绞尽脑汁想起来,片刻方小心翼翼道:“奴才想起来了,二十几年前,的确曾有过一位莲嫔小主盛宠一时,但她后来不慎触怒皇上,被打入了冷宫,之后冷宫不小心失火,她便葬身火海了,也不知道永嘉侯说的人,是不是就是这位莲嫔小主?照理不该才是啊,都死了二十多年的人了,而且这世上长得相似的人何其多…”

永嘉侯听这话大有替韩夫人开脱之意,不由似笑非笑看了何福海一眼,方笑道:“一开始我也以为只是相似的人,但若不是真能确定对方正是本人,我又岂敢到皇上面前来大放厥词?如今人就在殿外,何公公若是不信,待会儿一见便知了,还请皇上容臣去将人带进来。”

皇上阴沉着脸,淡淡道:“人既已在殿外了,自然要带进来让朕亲眼瞧瞧,你还等什么?”

永嘉侯忙应了,自退下带韩夫人去了。

皇上方冷冷勾起了唇角,好得很,真是好得很啊…看得一旁的何福海小腿肚子是直打颤,皇上明摆着气得狠了,也不知事情要怎么才能收场了?

很快永嘉侯便带着韩夫人进来了,虽也乔装过,穿得破破烂烂的,依然难以遮盖住她身为漂亮女人所天生自带的光芒,若再年轻个十几岁的,倒是真够格儿当娘娘小主了。

皇上方才没见到人,怎么也想不起来莲嫔是谁,如今见了人,终于想起自己好似的确曾有过这样一个妃嫔了,也想起了当年韩夫人触怒他时,他本来是要治她死罪的,是当时年纪还小的太子替她求了情,他才免了她的死罪,打她入冷宫的,这么说来,太子与她的渊源,应当就是起源于那件事了?

那韩卓又是怎么与她扯上干系,继而也与太子扯上了干系的?他们到底瞒了他多少事!

连皇上都认出韩夫人的确是当年的莲嫔了,何况何福海,一时间就越发不敢再说话了,只低垂着头拿自己当隐形人。

永嘉侯已在与韩夫人说话了:“见了皇上,莲嫔小主怎么也不说打个招呼啊,您能一路上都装作不认识我,如今总不能再装作不认识皇上了罢?好歹您也与皇上…”

本想说好歹她也与皇上‘一日夫妻百日恩’的,话到嘴边,才想着这话不该自己一个做臣子的说,忙又咽了回去,改为了:“好歹您也服侍了皇上小一年,总不能将皇上也忘得那般彻底罢?”

韩夫人却是充耳不闻,只两眼呆呆的看着地面,既不说话,也不跪下行礼什么的,瞧着倒像是傻了一般。

却只有她自己才知道,她衣袖下的拳头攥得有多紧,双腿又是如何的软,只恨不能立时瘫坐在地,但她死死忍住了,至少在宇文承川和韩卓闻讯赶来以前,她必须支撑住什么都不说,因为说得多就意味着错得多,如今她惟有什么都不说,才是最妥帖的。

见韩夫人仍一味的装傻,永嘉侯也不恼,只看向皇上笑道:“皇上不知道,莲嫔小主和韩大人夫妻两个,与太子殿下的关系可好了,不然太子殿下也不会明知莲嫔小主身份特殊,还替她瞒着皇上撮合她和韩大人,也不会明知韩大人是罪臣之后,还替他遮掩,让他一路做到从二品副指挥使的高位,成为皇上最信任的心腹之一了。只是一点,如今的金吾卫指挥使顾侯爷本就是太子妃的大伯父,韩大人又是太子殿下的义父,等同于皇上最心腹最倚重的两卫人马,竟有一卫半变相的掌握在太子殿下手里了,太子殿下到底是何用意,微臣细思极恐啊,这才会冒着会让皇上认为疏不间亲,挑拨离间的风险,特地进宫来禀告皇上的,还请皇上三思。”

这话实在诛心,偏又句句说到了点子上,皇上的脸简直都快黑得不能看了。

永嘉侯见状,忙火烧浇油:“这还罢了,太子殿下竟明知韩大人乃罪臣之后,还任其这么多年来随侍圣驾左右,微臣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太子殿下难道就没想过,韩大人心里会对皇上有所怨恨,毕竟他的所有亲人都是死在皇权之下的,难道他从来不曾生出过想为自己亲人报仇雪恨的心吗?微臣简直不敢想象,过去这些年来,圣躬到底有多少次站到了悬崖边缘,只差一点,就会被乱臣贼子给推下深渊去,所以皇上,微臣以为,这样的乱臣贼子万万留不得的,连同太子殿下,也当以欺君大罪论罪才是!”

☆、291

永嘉侯每多说一句,皇上的脸便多黑一分,直至最后彻底不能看了。

皇上如何会想不到整个金吾卫与半个腾骥卫变相的掌握在宇文承川手里意味着什么,心里的震惊与愤怒自然也到了凤凰,本来他以为太子是个可塑之才,不但办起差事处理起政务来可圈可点,对自己这个君父也从来都是恭敬有加,从不越权越矩半步,加之他心里待他多少有几分不好宣诸于口的愧疚,所以才会明知顾准是太子妃的伯父,依然让他掌着整个金吾卫,既是对顾准的信任,也是对太子的信任。

却没想到,他们竟然利用他的信任,暗地里进行着那么多见不得人的勾当。

更可恶的是,他一向视为心腹中心腹的韩卓,竟然也早背叛了他,不但暗地里与太子狼狈为奸,引得他的儿子认贼作父,不定什么时候便会反咬他一口,还给他戴了顶大大的绿帽子,且一戴就是这么多年,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

永嘉侯还在添油加醋火上浇油:“早前荣亲王世子还未领兵出征时,也是金吾卫的人,可见自那开始,甚至更早以前,他便已是太子殿下的人了,可太子殿下早前不是一直卧病不起,甚至数度都差点儿丢了性命吗?那他到底是什么时候建立起这么多人脉,收买了这么多人的,会不会,太子殿下所谓的‘卧病不起十几年’,也是有意在欺瞒皇上?如今荣亲王世子又才打了胜仗,掌着兵权,于内于外,于太子殿下来说,都是越发如虎添翼…再加上内阁好几位阁老都是亲东宫的,皇上,您的朝堂内外至少都已有半数尽在太子殿下手中了,您不能不防啊!”

说得皇上的怒火是越发的高涨,不待永嘉侯话音落下,已头脑发热的喝命起何福海来:“传朕旨意,皇太子宇文承川亲昵群小,善无微而不背,恶无大而不及,不恭不孝,朕久隐忍,不即发露者,因向有望其悛改之言耳,未料其变本加厉,实不能再忍也,况天下乃列祖列宗所创之业,传至朕躬,非朕所创立,恃先圣垂贻景福,守成五十余载,朝乾夕惕耗尽心血,竭蹶从事尚不能详尽,如此狂易成疾,不得众心之人,岂可付托乎,故今将其废为庶人,党羽一一依律论罪,钦此!”

皇上竟真这么容易就下了废太子诏书?

永嘉侯一度还以为自己听错了,还是见何福海“噗通”一声跪了下去,哽声说了一句:“皇上,废太子乃是有关国本的大事,求皇上千万三思啊!”,一直面无表情站着什么反应都没有的韩夫人也忽然跌坐到了地上,他才反应过来,自己没有听错,皇上是真的如他所愿,下了废太子诏书!

满脸的难以置信便立时被狂喜所取代了,跪下山呼起来:“皇上英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见何福海还跪着不动,又似笑非笑道:“何公公还愣着做什么,难道没听见皇上的话吗,还不快去行人司传旨?还是何公公也与顾准韩卓几个乱臣贼子一样,有了新主子,就不认旧主了?”

这话着实诛心,何福海立时满脸愤怒的反驳起永嘉侯来:“永嘉侯还请慎言,咱家不过只是就事论事罢了,皇上,奴才服侍您几十年,从来对您忠心一片,日月可鉴,求您千万别听信了谗言,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届时便是再后悔,也为时已晚了呀!”

皇上却仍是满脸的怒不可遏,满心都是被自己亲生儿子和心腹重臣齐齐背叛了的愤怒和耻辱,哪里听得进去何福海的话,只怒喝道:“朕的决定,几时轮到你一个做奴才的质疑了,还是你觉得现在的差事不满意,想换个真正满意的了?”

何福海就不敢再多说了,只能颤声应了一句:“奴才不敢,奴才这便去传旨,求皇上息怒。”挣扎着起身往外退去。

余光却正好对上永嘉侯得意称愿的眼神,心里气得不行,这个佞臣,偏把皇上的性子摸得透透的,知道什么是皇上最不能容忍,最接受不了的,每一个话都说到了皇上的痛脚上,叫皇上怎能不气昏头?如今只盼能天降神兵,将这事儿给暂时拦住,等待皇上消了气冷静下来后,自然也就不会再被永嘉侯糊弄了!

许是老天爷终究还是听到了何福海的祷告,他才退至殿门口,正要出去,就听得身后传来一声娇喝:“且慢!”

因忙回头看去,就见不是别个,正是妙贵嫔自里间跑了出来,这会儿已跪到了皇上面前,显然方才的声音正是她发出的了。

妙贵嫔眼见叫住何福海后,便立时看向皇上开了口:“皇上,兹事体大,您不能只凭永嘉侯的一面之词,便给太子殿下和顾侯爷韩大人等人定罪,更不能直接下废太子诏书,您好歹也要先听听太子殿下和韩大人等人怎么说,若他们的说法也与永嘉侯的一致,您再给他们定罪也不迟啊,不然势必引起大乱…恳求皇上千万三思!”

妙贵嫔如今大半时候都伴驾在侧,今日自然也不例外,在何福海进来禀告‘永嘉侯求见’前,她正与皇上在懋勤殿的后殿说话儿,随着皇上对她越来越好,人心都是肉长的,她又岂能不受到丝毫感触?

如今倒也渐渐对皇上生出了几分真心来,帝妃之间再相处时,亦比早前多了几分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温情。

却没想到,忽然就天降霹雳,将这温情给打破了,皇上不知道个中内情的还罢了,妙贵嫔却是知道的,当即心便弼弼直跳,只差一点就要尖叫出声了,永嘉侯不是还被拦截在通州以外吗,怎么就会忽然出现在了懋勤殿,这当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好容易自持住,与皇上说了句:“既有外臣求见,那臣妾先回避一下。”避到内室后,妙贵嫔立时将自己的心腹宫女招至跟前儿,令其飞奔去了东宫报信,满以为接到信后,太子殿下会立时赶过来,那局面便不至于一发而不可收拾了。

岂料左等右等,等永嘉侯已进完了谗言,皇上也于盛怒之下下了废太子诏书了,太子殿下竟还没赶到,饶妙贵嫔素日再冷清的人,这会儿也急得要火烧房顶了,想来想去,别无他法,只得自己跑了出来,甭管皇上听得进听不进她的话,又会不会迁怒于她,能拖延一会儿时间算一会儿,只要能拖到太子殿下赶到,她的使命便算是完成了。

只可惜皇上本就正处于盛怒中,瞧得妙贵嫔出来,还一开口就是为宇文承川求情的,免不得就想起了昨儿的事,甚至想到了更早更远的事,譬如妙贵嫔会不会是东宫有意安排在他身边的?

如今看来,东宫那样神通广大,这事儿完全有可能,不然当初为什么偏就是他撞上了妙贵嫔被人欺负,而不是别人!

妙贵嫔原本怎么看怎么顺眼的脸,也一下子变得面目可憎起来,皇上第一次冲她大发雷霆了:“你既知道‘兹事体大’,就该明白,此事没有你一个小小妃妾说话的份儿,果真朕素日宠着你,你便以为自己是个人物,竟忘记天有多高地有多厚了?还不快给朕退下,朕念在昔日情分的份儿上,这次可以不追究你,否则,就休怪朕无情了!”

这样的疾言厉色,妙贵嫔几时受过,立时红了眼圈,哽声道:“这样的大事的确没有臣妾说话的份儿,可皇上素日对臣妾说的那些话,这么快您便忘了吗?您忘了,臣妾可没忘,是您自己亲口说的余生只爱臣妾一个,只守着臣妾一个人过,臣妾早前还担心您一旦有了新欢,会忘记臣妾这个旧爱,如今方知道,光防新欢哪里够,还得防臣妾之前的旧爱!皇上您说,这个女人到底哪里比臣妾好,是比臣妾年轻还是比臣妾漂亮,才会忘您一见了她,便立时变了心,再不爱臣妾了,还对臣妾又骂又吼的!”

皇上素日看惯了妙贵嫔的冷清高洁,几时见过她这样胡搅蛮缠,又娇又辣的样子?她本又生得漂亮,胡搅蛮缠起来便不会让人觉得厌烦,反而只会觉得多了几分别样的风情,何况老夫自来都怕少妻的,皇上也不例外。

被妙贵嫔这般一哭一闹,脸便再板不住了,语气也不自觉缓和了几分:“你胡说八道什么呢,没见还有旁人在吗,还不快退下,朕这边忙完了,自会去瞧你!”

妙贵嫔哪里肯走,别说皇上明显已经软化下来了,便没有软化,她也得把事情拖延到底,于是继续哭道:“臣妾不走,皇上今儿不把话说清楚了,臣妾还就在这儿待着不走了!皇上,您到底是爱臣妾还是爱这个女人,不管这个女人是不是真是您昔日的妃嫔,您只要回答臣妾,您到底爱臣妾,还是爱她即可,不然臣妾今儿就死给您看,反正臣妾早该死了,是贪恋皇上待臣妾的好,才苟活到今日的,如今您既不爱臣妾了,那臣妾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还不如趁早死了干净!”

当着自己臣下和昔日妃嫔的面儿,皇上的老脸简直快要没处搁了,可又怕妙贵嫔真死给他看,他是知道这妮子说得出就做得到的,只得略显敷衍的道:“朕当然是爱你,这下你总该满意了罢?快回你自己宫里去,回头朕忙完了就去看你!”

以为这样妙贵嫔总能乖乖儿回去了罢,没想到妙贵嫔却仍不依不饶,娇嗔道:“既然皇上爱的是臣妾,那这个女人是不是您昔日的妃嫔,有没有嫁给别的男人,有没有替别的男人生儿育女又有什么关系,横竖都是您不要的,难道还不兴别人捡了去不成?您昨儿不还说,‘其罪虽不容恕,其情却可悯’吗?不然,您说如今只爱臣妾一个就是假的,就是哄臣妾玩儿的!”

一旁永嘉侯看至这里,以他的心智城府,自然该看出来的都看出来了,本来还对妙贵嫔的长相暗自惊艳不已,暗暗艳羡皇上可真是好艳福,都年过半百了,竟还能得如此绝色美人相伴的,难怪他宠得什么似的呢。

这会儿也不惊艳了,只皮笑肉不笑的道:“妙贵嫔娘娘可真是玩儿得好一手四两拨千斤啊,明明如今皇上处理的就是军国大事,‘后宫不得干政’,于情于理都没有娘娘说话余地的,偏被娘娘这般一胡搅蛮缠,就变成了男女之间鸡毛蒜皮争风吃醋的小事儿,知道的,说是娘娘待皇上痴心一片,不知道的,还以为娘娘是不是收了庶人宇文承川的好处,在变着法儿的替他开脱呢!”

皇上闻言,本来已被妙贵嫔弄得软化了下来的态度,便一下子又冷硬如初了,看向妙贵嫔冷然道:“你跟朕也这么长时间了,自然知道朕的性子,若没有还罢,若真有,朕便是再心痛再不舍,也不是做不到挥刀断臂,接下来该怎么做,你自己看着办罢!”

说得妙贵嫔的脸一下子惨白起来,却没有先接皇上的话,而是看向永嘉侯冷笑道:“皇上与本宫夫妻间说话,几时轮到永嘉侯插嘴了,永嘉侯莫不是忘了这里乃懋勤殿,而非您自家的书房了?”

永嘉侯的脸色也一下子变得难看起来,只差一点,就要脱口挤兑妙贵嫔了:“哦,贵嫔娘娘与皇上竟是夫妻间说话儿,微臣还以为,这天下只有皇后娘娘才与皇上是夫妻呢,想不到贵嫔娘娘也是!”

碍于皇上在场,到底死死忍住了。

妙贵嫔已不再看他,早看向了皇上,满眼怆然的道:“原来皇上心里,从来没有放弃过怀疑臣妾,从来没有真正信任过臣妾,所以但有风吹草动,便会立时怀疑臣妾这怀疑臣妾那的,那臣妾活着还是什么意义?臣妾就先走一步了,皇上珍重!”

话音未落,人已起身猛地往一旁的汉白玉柱子上撞去,“砰”的一声响后,人便软软瘫倒到了地上,徒留柱子上一抹触目惊心的血痕。

唬得皇上三步并做两步抢上前,便一把将妙贵嫔抱了个满怀,“爱妃,你怎么这么傻,朕只是随口那么一说而已,心里何尝真疑过你,你怎么就那么傻…太医,快传太医!”

柱子上的血痕都触目惊心了,妙贵嫔额间的有多慑人,可想而知,也不怪皇上急得声音都变了调,心里更是后悔不来。

妙贵嫔气若游丝,声若蚊蚋的道:“皇上,如今你总不再动辄怀疑臣妾,总不再怀疑臣妾对您的心了罢?只可惜臣妾不能陪您白头到老了,您千万保重龙体,也千万别太记挂臣妾,只要以后每年的今日,能记得亲自给臣妾上一炷香,臣妾就心满意足了…”

“胡说,你一定不会有事,一定会与朕白头到老了,太医,太医怎么还不来?”皇上说着,连眼圈都红了,可见是真爱妙贵嫔,也不怪世人都说老房子着火是最吓人的。

看得一旁的永嘉侯是又急又怒,明明他已到嘴里的肥肉,不会被妙贵嫔这个贱人这般一搅合,就飞了罢?那他非得生吞了她不可,只可恨一直到今日,他才知道妙贵嫔竟也是东宫的人,不然他一定早早除了她,这会儿也就不会有这么多事了!

却无可奈何,只得变着法儿的催皇上:“既然皇上现在有旁的事要忙,微臣就先告退,与何公公一道去行人司传旨了,微臣一定会把事情办好,不让皇上再费心的!”

皇上这会儿哪里还顾得上旁的,正要说话,何福海带着太医满头大汗的进来了,一道进来的还有宇文承川与韩卓。

妙贵嫔余光看在眼里,总算舒了一口长气,好歹她还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于是不再死死支撑着,终于放任身体的本能,晕了过去。

急得皇上又是一阵大叫:“爱妃,爱妃,你醒醒,你快醒醒…”还是何福海小心翼翼的上前说道:“皇上,太医来了,不然先将娘娘移到内室去,让太医给娘娘诊治一番?娘娘吉人天相,一定会遇难成祥逢凶化吉的!”

才让皇上找回了神智,忙打横抱起妙贵嫔便冲进了内室去,矫健得丝毫也不像是个已年过半百的人。

余下宇文承川韩卓并永嘉侯几人,虽在懋勤殿内不方便彼此恶言相向,却也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若眼神能杀人的话,彼此都早死不知道多少回了。

韩夫人终于见到了韩卓与宇文承川,却是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哭了起来,只是连哭声都不敢大声了,配上她满脸的憔悴风尘和明显瘦了一圈的身形,好不可怜。

看得韩卓是大为心疼,也顾不得旁的了,上前便握住了她的手,低声说道:“好了,一切都过去了,如今凡事有太子殿下和我,你不会再有危险了。”

韩夫人闻言,却哭得越发不能自已了,小声道:“可是慧儿还在他们手上,他们就是以慧儿做幌子,骗得我们的人以为他们被死死拦截在了通州之外,这才会让他们于眼皮子底下,带了我进京的,如今事情已直达天听了,慧儿没有了利用价值,处境会如何,可想而知,我真的好担心,她本就身体不好,如今又得不到妥帖的照顾,心里更是不知怕成了什么样儿,万一…”

永嘉侯怎么可能在明知东宫派了大队人马,不计伤亡也要救回韩夫人和韩慧生的情况下,不做任何布置与安排?事实上,他不但做了,还做了好几套方案,如此且战且行的,才总算是顺利抵达了通州。

然后他便使起了障眼法,明里让自己的替身带着假的韩夫人和真的韩慧生继续留在通州,不放过任何“突围”的机会,为此也是不计伤亡,才能取信于人;暗地里却带着韩夫人,乔装成了一对逃难进京的夫妻,轻车简从的进了京,韩夫人因女儿仍在他们手上,惟恐自己稍有不配合,韩慧生便会吃苦头,是以一路上都是敢怒不敢言,让做什么便做什么。

而季东亭张焕等人因永嘉侯的替身实在太逼真,永嘉侯的手下也太拼命,关键韩慧生是真的,一时间哪里能瞧出破绽来,这才会任由永嘉侯神不知人不觉的带着韩夫人进了京,还如愿站到了懋勤殿皇上的面前。

韩卓听得女儿竟没有同妻子一路进京,饶心里已做好最坏的打算了,依然忍不住猛地一“咯噔”,如今永嘉侯的目的已算是达到了,那女儿自然便再没了用处,万一…他不敢再想下去了,只能极力安慰妻子,也安慰自己:“你别担心,东亭他们也不是傻的,一日半日的意识到了事情有异,时间长了,定能意识到的,如今对方群龙无首,东亭他们人又多,若这都还完不成任务,救不回慧儿,他们也只好以死谢罪了!”

宇文承川在一旁闻言,沉声接道:“义父义母放心,早前慧生经历了那么多次命悬一线,都熬了过来,这次自然也不例外,她一定会平安回来的!”

懋勤殿就那么大,这会儿又内外都一片安静,三人说的话,饶压低了声音,永嘉侯同在殿内,也听了个七七八八,就忍不住冷笑起来:“莲嫔小主不是口口声声不认识什么韩大人,更没有那个福气认识太子殿下吗?那如今的夫妻情深,不是亲生胜过亲生的父子母子之情,又算怎么一回事?终于你还是忍不住自打嘴巴了罢!”

话音未落,韩卓已是满眼阴鸷的盯牢了他,声冷如冰的道:“永嘉侯,你若是再敢对内子出言不逊,信不信我让你立刻血溅当场,死不瞑目!”

饶永嘉侯在战场上见惯了生死,自己此生杀的人也不计其数的,依然被韩卓眼里的杀气震得心下一颤,但很快便自持住了,冷笑道:“到底谁让谁血溅当场,死不瞑目,如今还是未知,我们且骑驴看唱本——走着瞧罢!”

当下大家都没有再说话了,只韩卓一直握着韩夫人的手,没有放开过,似是在给她力量,而韩夫人因为终于见到了丈夫和儿子,有了主心骨,整个人也精神了许多,之后一直没再失过态。

如此过了约莫半个时辰,里间终于传来了何福海惊喜的声音:“皇上,娘娘醒了,娘娘醒了,奴才就说娘娘一定会遇难成祥逢凶化吉罢,真是太好了!”

外面的几人闻言,都是松了一口气,宇文承川几个是庆幸妙贵嫔还活着,总算己方可以不必再多赔上一条性命,永嘉侯则是庆幸,皇上终于可以出来接着处理方才的事了,如今人已死不了了,皇上总不能还一直守着罢?果然是红颜祸水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