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办呢?两人愁眉苦脸的面对面坐下来。这还有一个漫长的冬天呢,不能由着李嬷嬷这么折腾罢?不见面,那是不可能的。可若见面,又总是被打扰。

55

幸亏采蘩、采菱都是机灵的,先是采蘩晚饭后拉着小红寻到李嬷嬷,“服侍夫人小姐,要多学学规矩,求嬷嬷指点。”还带了自己亲手绣的两个荷包送给李峰,“拿着顽罢。”里面各装了一个小小的银锞子。李峰有礼貌的道过谢,继续挑灯读书去了。

李嬷嬷对她们这种求学好问的精神很满意,倾囊以授,“…脚步声一定要轻,不然你这么咚咚咚的跑来跑去,是服侍姑娘还是折磨姑娘?…说话也要轻言细语。姑娘正在屋里读书,你那大嗓门儿的一说话,不把姑娘吓着啊。姑娘最怕吵…”

看采蘩和小红听得认真,李嬷嬷也讲得有劲,不知不觉的,就教到了亥时末。采蘩看看时辰,暗暗松了口气,陪笑道谢“多谢嬷嬷指点,这可长了不少见识。”小红也说,“是有这么些讲究,我总是忘,嬷嬷往后常提醒着我。”

第二天晚上换成采O拉着小青一起来,也是请教规矩。后来晚晚如此,请教完规矩又请教女工、厨艺,反正不让李嬷嬷闲着,不让她往解语院子里跑。

“嬷嬷放心罢。”采O冲李嬷嬷展开一个灿烂的笑容,“我们姐妹两个轮流来的,姑娘那儿有人服侍。”李嬷嬷含笑点头,“你们想得还算周到。”难得小姑娘家如此好学,如此谦虚。慢慢的,李嬷嬷教上了瘾,每晚饭后变成固定授课时间。

奶娘总算不来了,解语长长舒了口气。张却还是闷闷不乐,解语奇道“你怎么没精打采的?”这不是好了么,没人打扰了么。

张低着头不说话,过了一会儿,才抬起头看着解语。鼓起勇气正要说“咱们不能再这般偷偷摸摸的,要赶快成亲”,这回是出了个奶娘,下回不定再出来谁呢。却不经意间看见解语耳朵颈后的一抹白皙,仿佛千年冰雪似的晶莹耀眼。真好看,真动人!张嗓子发干,蓦然跃起,跳窗跑了。

解语莫名其妙。这会儿又没人,要走也不用跳窗户吧?这大胡子是怎么了,看着奇奇怪怪的。

没多大会儿张又跳窗进来,紧张问道“有没有冻着你?”他跑出去后,才想起来又开了窗户,又进了冷风,很是内疚。

解语抱着个小巧玲珑的黄铜百花争艳暖手炉,笑咪咪看着张,“不冷。”张歉意的拿过件厚披风裹在她身上,轻声道“莫吹了风。”把门窗都关严实了。

“解语,咱们去劫狱罢。”张闷闷说道。再不成亲真受不了了,可是安伯父不出狱,怎么成亲。

解语微笑问道“大胡子,你在府军前卫如何?”既然在府军前卫当差,也该知道大堡台一带警戒有多严了。

张泄了气,“还成。”上司都知道他老爹是谁,就算不照顾他,也不会难为他。倒还算顺利。

太监还没给回话呢!张想到这一点,又有了希望,或许太监真的很厉害,能直接把人放了也说不定!他冲解语温柔笑笑,“天冷,早点歇着。”然后从门走了。

解语望着大男孩英挺的背影,想起十六岁的初恋情怀。那时也是这样青涩、这样单纯、这样美好吧,解语带些惆怅又带些甜蜜的想道。

张在朱羽殿巡视,趁机寻了小辉子询问,“事情怎样了?”小辉子目光躲闪,“再等等看。”他倒是跟程德说过了,程德摇头,“不成。”把送去的银票扔回来了。

张客气说道“即便不成,你这跑来跑去的不容易,说好给你的那一成,我分文不少。”这小太监不就是贪财么,给他。

小辉子大喜,“我的小爷!您可真是慷慨大方!”当下附着耳,把程德的反应说了。张懊恼道“这下子可难了,美人定会不悦。”小辉子安慰他,“再想别的法子吧,多给她买些珠宝首饰,女人没有不爱这个的。”太监没有不爱财的。

张出了宫禁回到当阳道,晚上翻墙过去,实话实说,“那小太监回了实信儿,不成。”解语毫不意外,“如此。”大太监既然混得风生水起,最少是了解皇帝心理的。看来安瓒果然是跟金花银,矿监税使有关,跟皇帝最在意的银钱有关。

皇帝并不是多么公平公正的领导,若是徇私枉法什么的,大太监去求个情便没事了;可牵涉到金花银,矿监税使的,皇帝痛恨太深,以至于大太监根本不敢开这个口。唯恐触怒皇帝,失了宠爱。

“再想旁的法子。”解语淡定说道。只要不在要人命的诏狱便有法子可想,诏狱可实在不是人呆的地方。

张眼巴巴看着解语,那可怜样子让解语心软了。“无忌,”解语声音温柔,“咱们先耐过这个寒冬,好不好?过了寒冬,便是春天了,什么都会好的。”

张委屈的点点头。其实父亲在狱中,儿女正常婚嫁的也多了。只是解语与众不同,她一辈子的大事,怎么父亲能不在家呢。况且解语这么孝顺,哪会父亲在狱中受苦,她自己高高兴兴嫁人的。

京城幽静的大槐树胡同,杜侍郎府客厅。两位须发皆花白的老者相对而坐,这两位老者一着青色长袍,一着玄色长袍,眉目间有一丝相像。

“二哥,原来您早就知道阿瑛还活着!怎么从没听您说起过?”着玄色长袍的老者朗声说道。这位是杜如江,杜少卿。

“有什么好说的?”着青色长袍的老者冷冷说道“被夫家婆家一起指认为红杏出墙,背夫私逃。你让我怎么说?”还不如由着傅家报个“病亡”,遮过去算了。幸好没有污及杜家的名誉。这位是杜如海,杜侍郎。

杜如江楞了楞,阿瑛红杏出墙,背夫私逃?怎么可能。阿瑛像极了她的外祖母,杜首辅的原配夫人,是多么端庄自持的女子。怎么可能做出违背礼教之事。

“我便是不信!”杜如江拍案而起,“可惜我那时放了外任,举家在海宁。竟不知这傅家在捣什么鬼。”

杜如海大大的不悦。可惜你不在?敢情是我这做哥哥的不如你了?“你便是在,也是一般结果!”杜侍郎声音冰冷,“不只傅家这般说,连谭家也这般说!”哪有往自家女儿身上泼脏水的,自是真的了。

“呸!”杜如江怒骂道“谭家那不开眼的小子懂什么?利欲熏心的东西!当年我便跟父亲说过,不可将妹妹嫁给寒门子弟,偏父亲不听!”说什么谭某人前途不可限量。哼,他倒真是入阁拜相了,可妹妹生下阿瑛便一病而亡!将大好家业、独生爱女,都留与谭家,任由谭家播弄。

“说这些做什么,有什么用,”提及往事,杜侍郎也有些伤感,“反正妹妹早早去了,苦的是阿瑛。咱们到底只是舅父,也不好多管。”

“为什么不好多管?”杜如江怫然,“阿瑛的事咱们非管不可!当年夫人可是待咱们不薄。”他口中的夫人,指的是谭瑛的外祖母,他的嫡母。

“可也不厚。”杜侍郎微笑道,嫡母待庶子,能好到哪去。衣食自是无缺,杜家家大业大,也不缺这仨瓜俩枣的。读书请先生,查课业,考科举,寻差使,那都是老爷子亲手办的。

“你不管我管!”杜如江性情爱冲动,听了这话便要走。杜如海忙拦住他,叹道“你当我不想管么?三弟,到底是父亲的亲外孙女,我怎么会不想管。只是,实在管不了。”拉着杜如江坐下,细细讲起来。

“阿瑛当初是被冤枉的,咱们心里也知道,无奈傅家和谭家一口咬定了,倒不好扳回来;后来,阿瑛竟又嫁了人,还生下了孩儿!这让人如何插手。”二嫁的女儿,说来多么难听。

“况且,她再嫁的那人,曾触怒圣颜身系诏狱,如今还在大理狱中。”这样人家谁敢往上沾,恨不能躲得远远的。

杜如江有点反应不过来,“不是有传言说,阿瑛为救婆母,自己下堂求去?还在庵堂生下傅家长女?”杜如海微笑道“放这传言的人,想必是要让阿瑛回归傅家。只是可惜,阿瑛不肯回。”他听到传言后便命人去谭瑛处探过口风,谭瑛斩钉截铁的一点余地没有“不回”。

若是谭瑛肯回傅家,杜如海自然会出头替她讨回公道。可若是不回傅家,杜如海不愿承认杜家有二嫁的外甥女,不愿和谭瑛往来。

杜如江楞了半晌,不知如何是好。“总要去看看她罢,她男人在狱中,自己带着一双儿女,还不知是如何艰难。”最后,杜如江长叹道。

“不必。”杜如海说得轻描淡写,“她如今住在当阳道,能艰难到哪儿去。”当阳道住的人非富即贵,房价高昂。谭瑛既然能住到当阳道去,日子该是过得不差。

不能代她去傅家算账,不能替她救出夫婿,自己能为阿瑛这外甥女做些什么?真是没用的舅舅。见杜如江神情怅然,杜如海宽慰他道“三弟莫多想了。咱们到底不是亲的,大哥在世时才是真正疼爱阿瑛,阿瑛也只和大哥亲。如今她有房子有地,有儿有女的,无甚可操心之处。”

“阿瑛的女儿已十六七岁,一朵花似的,名叫解语。儿子汝绍只有四五岁,还没开蒙。将来设法照看这两个孩子,为解语寻个好人家,为汝绍寻个好先生,也算对得起父亲,对得起妹妹了。”听杜如海这么说,杜如江无奈的点头,也只能这样了。

这日张又陪老爹在凌云阁饮茶。“解语是个好姑娘,”父子二人悠悠闲闲喝着茶,张脱口而出,“很好很好的姑娘。”

岳培无奈的看了他一眼。这傻孩子,心心念念只惦记着解语,跟他娘亲一样,是个痴心人。解语真的是个好姑娘,正因为她好,惦记她的可不只你一个,你那好哥哥,如今还在想方设法让解语认回傅家。

讲情,是无忌用情最深;讲理,解语确实是傅深的骨肉,没有不认生父的道理。岳培心中愁苦,无忌,我苦命的无忌。年幼失母已是很可怜,如今连娶个媳妇也这么不容易。

其实岳霆也是少年失母,也是娶个媳妇不容易。不过岳霆失母后还是住在靖宁侯府,有祖母疼爱着,一大堆丫头婆子服侍着;张却是小小年纪独自住在当阳道,没有女性长辈照管,父亲也不能日日陪伴他,就显得很可怜。

可惜无忌没有和解语定下名份,否则…岳培本是倚在靠背上的,此刻猛然坐直了身子,安瓒在狱中解语不能成亲,定亲却是可以的!不如早早换了庚帖,下了文定,往后任是谁来捣乱也不成了!

从前一直想着能设法救出安瓒,如今看来,先定下名份才最要紧。岳培越想,越觉得有道理。

张看了岳培两眼,“爹爹您怎么了。”老爹一向雍容,很少失态。有时张真挺佩服岳培的,总是不急不徐的样子,从容,温和,淡定,看上去便令人信服。

岳培微笑道“无忌,爹爹替你去安家求亲好不好?”请位德高望重的长者,跟谭夫人提亲去。总不能因为安瓒不在家,便耽误了解语和无忌的好姻缘。

张傻呼呼说道“那当然好,可是安伯父不在家。”去求亲那是太好了,可是伯母能答应么?岳培笑了笑,没说话,乐呵呵继续喝茶。

张送岳培回了靖宁侯府。“要不要进来拜见祖母?”岳培笑吟吟问道。张吓了一跳,那个冷着脸的老太太,总挑自己毛病,见她做什么?“改天好么?爹爹,我有急事,真的有急事。”说完不等岳培答话,飞快跑了。

这孩子!岳培大大摇头。太夫人很和善很疼儿孙,怎么偏偏这实心眼的无忌和太夫人会不亲呢?

张真的有急事,他跑去大理狱看安瓒去了。“伯伯,这是鸿祥斋的蜂蜜酥饼,还有东升行的酱牛肉,解语说您爱吃。”

安瓒微笑道“有劳无忌了,都是伯伯爱吃的。”温和的眼神再三打量张,之后含笑问道“无忌可介意娶犯官之女?

56

被下诏狱之人,不只自己会遭迫害,家眷也一定会被连累。所以安瓒才会提前远嫁解语,送走谭瑛和安汝绍。谁料想人算不如天算,谭瑛和安汝绍被傅深劫走,解语在西京也险些丧命。

痛定思痛,安瓒深觉自己看人不准,只知道蔡家那小子有些轻薄,却不知竟然如此冷酷无情!倒是解语眼光奇准,她在客栈看见张行侠仗义便跟上了张的商队,真是跟对人了。想想蔡新华,想想杜文远,再看看眼前的张,天差地远。

既然明知自己不能幸免于难,不是死在狱中便是死在苦寒之地,自然要趁早把解语的终身大事定下来。除了眼前这心性质朴厚道的张无忌,还有谁能始终如一的对解语不离不弃?解语嫁了他,做父亲的可以放心了。

张紧张的坐直身子,脑子里有些发昏。“可介意娶犯官之女”?这是什么意思?犯官之女说的是谁呀,谁是犯官之女?难道,这是问自己愿不愿娶解语?安伯父身在狱中,可不就是“犯官”么?

安瓒坐在上首,张坐在下首,两人都是心中紧张。安瓒想:好归好,真要说到婚娶之事,哪家少年愿意跟自己这狱中之人攀亲?蔡新华就不说了,从前只是一再的送礼、请期,出事后便要毁婚;杜文远从前每天往安家跑,说是请教功课,其实还不是为解语而来?自己出事后,他可就销声匿迹了。张则是傻呼呼的反应不过来:能娶解语了?真的能娶解语了?没听错吧?安伯父您真的是这意思?大概是幸福来得太突然了,张一时有点晕晕乎乎的。

安瓒见张半天也不说话,身子僵硬的坐在那儿,额头上渐渐冒出汗来,奇怪的问道“无忌?”即便是不愿意,也犯不上这般为难啊。不愿娶犯官之女,实在是人之常情。男人娶妻,谁不想娶位家世清白高贵的女子。出身、娘家,对女子来说,太重要了。婚姻讲究门当户对,没有好娘家,哪来的好婆家。

张脑子乱糟糟的,最后脱口而出“我只娶解语,不管她是谁的女儿!”她是六安侯府嫡长女也好,她是杏花胡同安家的女儿也好,她是犯官的女儿也好,总之我娶她,只娶她。“伯父您说的犯官之女,指的是解语么?”眼巴巴望着安瓒,眼神很热烈。

安瓒失笑。自己还担心他是不是不愿意呢,敢情他在纠结这个,真是个实心眼儿的傻孩子。安瓒含笑点了点头,“是,指的是解语。”张大喜,“愿意,愿意,当然愿意!”一老一小对着傻乐。

“我爹爹说,要请人去府上提亲。”乐够了,张颠儿颠儿的说道。安瓒微笑问道“是么,什么时候说的?”张喜滋滋说道“便是今日下午晌。”安瓒笑了笑,看来自己出不了狱这件事,岳培终于也弄明白了。张虽是外室子,却是岳培爱子,能答应张娶安家女儿,岳培这份心胸,令人心折。

解语嫁了无忌,不止会有位忠诚体贴的好夫婿,还会有位慈爱宽厚的好公爹。好,很好,女儿终身有靠了。将来小两口和谭瑛、汝绍隔道墙住着,又可相互照应。真是再好不过的事。安瓒越想,越觉得这头亲事妥贴无比。

“解语从前的性子,很是温柔和顺,”安瓒有些惆怅的说道“自从西京遭遇变故,她性子刚强了些,主意大了些。无忌,若她往后有什么不周到之处,还望你多担待。”都怪自己虑事不周,害苦了女儿。想起在西京时解语的种种艰难之处,安瓒又是心疼,又是自责。

像解语这样机敏懂事、这样有决断的,并不是不好;只不过像她这样的年纪,本该是娇养在深闺,摆弄摆弄琴棋书画,或闲来做几针女工。唉,女孩儿家究竟是无忧无虑的最有福气。可怜我家解语没有这个福气,只好变得能干了。

女子若不能干,当然不好。男人娶回家的是妻子,是当家主母,是和他并肩立在众人面前,一起祭祀祖先、奉养双亲、生儿育女的人,不能干如何使得;可女子若太能干,也是不好。太能干了难免主意大,主意正,不会事事听命于男人。男人哪个不喜欢温柔顺从的妻子?只怕解语将来会在这上面吃了亏。

安瓒是一片慈父之心,为解语前前后后做打算。张哪知道这些,认真说道“解语不用我担待,她做什么都对,不会不周到。”解语虑事很周全,又果断,连爹爹都夸她呢。听解语的没错。

安瓒乐了。这敢情好,无忌对解语真是一往情深,“两人在一起总免不了磕磕碰碰的。你们两个都是好孩子,往后便你让着我,我让着你,和和美美的过日子吧。”安瓒笑咪咪说道。

张兴高采烈的答应了,“是!”起身要走,“伯父,我去催催爹爹,让他早日寻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做媒人。”话说到这儿,张脸色忽然变得沮丧,“伯父,伯母好像不喜欢我。”谭瑛对他始终是冷冷淡淡的。

安瓒微笑道“无妨。内子的性情一向有些清冷,待人不大热络。”谭瑛对谁都这样,不会太热情,不会太亲热。见张还是不放心的望着自己,安瓒体贴的建议“拣个日子让你伯母来探视,伯父亲自跟她说。”写信回去,怕是说不清楚。

张放心了,长揖到地,“是,伯父。”告别安瓒回去了。果然没几日谭瑛便来探视,“你想见我?”谭瑛眼角含笑,静静站在安瓒面前。安瓒手中的书本掉落地面,她还是这么美丽,这么端庄,这么动人。十几年了,每每安瓒见到谭瑛,还是怦然心动。

夫妻二人秘密说了半日话。谭瑛叹道“解语小时候我身子差,时常卧病在床。她是你一手带大的,你比我还疼她呢,我岂有不知道的?既然你说妥当,便依了你。”不依也不行了,不只安瓒看上邻舍那小子了,解语待他也很是不同。女儿这些时日吃了多少苦,做娘的哪里舍得违背她的心意。

“无忌这孩子我细细看过,人品确是不差。”安瓒温和说道“八字我也仔细推算了,很合。将来两个孩子必定凡事都顺遂,平平安安过上一辈子。”

谭瑛微笑道“如此甚好。”其实她心中对于张的身份还是不满意的,外室子?说出来真是不光彩。况且张又没有功名在身,将来他和解语靠什么过日子?总不能靠靖宁侯一辈子啊。

不过,无忌这孩子能从西京千里迢迢陪解语回京城,之后又四处为安瓒奔走。这份情意很是真挚感人。“易得无价宝,难得有情郎”,再高的身份地位,也不如有情有义的男人更可贵。一个温暖宽厚的怀抱,胜过锦衣玉食轻裘缓带许许多多。日子是自己一天天过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夫妻二人都定了主意,“便是他了。”说完解语的事,谭瑛微笑问道,“你什么时候回家?”安瓒顿了顿,艰难开口,“实在对不住,我怕是…”怕是回不了家了。大赦令今日已颁布,大理狱中的犯人多已放出,而自己并不在大赦之列。

谭瑛捂住他的嘴,温柔打断他,“不许这么想。我等你回来,阿瓒,无论如何你都要回家。绍儿还小,不能没有父亲,解语出嫁也要你主持婚礼。你一定要回家。”安瓒含泪点头,“是,一定回家。”

“无忌说,岳侯爷会托人上门提亲,你便答应下来罢。”临分别,安瓒交待谭瑛,谭瑛默默点了点头。

奇怪的是,提亲的人却一直没有上门。谭瑛略略奇怪,却也不曾十分在意,女家总是要矜持一些的。她并没有问什么,便是张从大门进来问安,也是和从前一样清清冷冷、客客气气的招待,一句话也不多说。

今年的冬天格外冷,才入冬,还没开始数九,便已是滴水成冰。解语房中烧了地龙,温暖如春,“也不知父亲在狱中是如何难过”,她闷闷说道。

“也不知爹爹在军中怎样了。”张则是担心岳培,岳培奉命到西山大营练兵,已连着一个月没回过靖宁侯府。不只岳培,五军都督府诸人都在军营练兵,都是许久没回过家了。听说,这回皇帝要出动帝国所有的精锐军队,一则剿匪,二则要攻打东北的女真人。

二人各自担心父亲。这日张从大门进来,亲手送上一件小孩的冬衣,石青色哆罗呢白狐里子皮袍,“是我小时候的,从没穿过。”小心翼翼的解释了,唯恐谭瑛嫌弃。如今京城也渐渐乱了,贵重的皮货铺子遭打劫的不少,好些都关门歇业了。安汝绍小孩子家不耐冻,张便把自己小时候的衣服翻出来了。

谭瑛客气道谢,收下了。今年的冬天像要冻死人似的,安汝绍还真是要有厚实的冬衣才成。见她神色和悦,张出了客厅,长长出了一口气。

这是个多事的冬天,不好的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数千名饥寒交迫的流民在内城闹事,被五城兵马司或捕或杀,血流成河;各地的匪患愈闹愈烈,且有星火之势;深宫中十几年没上过朝的皇帝拍了桌子,“练兵,练兵!”快把这些土匪全部剿灭!

一向爱财如命的皇帝甚至动用了内库银充为军费。此举一出,满朝哗然:您往各地派矿监税使扰民,弄得民不聊生要造反;这时候您拿出区区一万两内库银来充军费,您可真是出手大方。这都到了什么时候了,还舍不得那点子财物呢。

“请罢矿监税使!”文官们雪片般的奏折飞入内阁、宫廷,皇帝全部留中不发。不少文官仰天叹息,“矿监税使迟早会亡我天朝!”他们的叹息,皇帝假装听不到,依然纵容太监们在各地为非作歹,为害百姓。他贪图的,仅仅是太监缴入宫中的那几百万两白银。

京师大雪。京城这样繁华地方,街上常有冻死的穷人。腊月初八,皇帝下了旨意,命令将数名待罪于诏狱、大理狱中的官员发配西北驿。其中,有安瓒的名字。

京城已是奇冷,西北驿更是寒苦,偏偏拣这个时候发配这批官员,分明是要人命!不过是为了些须银钱,你做皇帝的人犯得上这么凶残不?解语咪起眼睛,眼中有寒意,有杀意。

57

张大白天的便翻墙过来,柔声安慰解语,“哎,你莫急。咱们一定能将伯父平平安安救回来,沈迈留下了十名好手呢。”押解这批官员赴西北驿的不过是二十名小卒,这些好手足够了。

怕解语担心,打开随身携带的包裹细细交待,“这些衣物我去大理狱送给伯父。都是照伯父身量现做的,银鼠皮褂、灰鼠皮裤穿在里边,外面罩上这件敝旧宽大的黑色棉袍。这件是防身的软甲,要贴身穿着。”刀剑无眼,一定要小心再小心。

解语看看细腻柔软的皮褂皮裤,灰扑扑毫不起眼儿的黑色棉袍,悲愤的心情逐渐平静、温暖。大胡子想得这般周到!张轻轻握住她的手,“解语,你在家中等着我,我带伯父一起回来。”事不宜迟,后日跟着押解的官军一起出城。

“那怎么能成?”解语笑盈盈反对,“这是救我爹爹,我跟你一起去!”张急急开口,“若是平日也罢了,如今天气太冷!”在屋中烧着地龙还略好一点,真出了门,出了城,会冻坏人的。

“不怕!”解语脆生生说道,“我不怕冷!”其实她是最怕冷的,可是比寒冷更可怕的是失去亲人。在官军手中劫人危不危险?官军再怎么没有战斗力这事也有危险性的。张还是不同意,“真的很冷…”,解语温柔说道“大胡子,爹爹在外头,你也在外头,我在家中如何坐得住?还是一起去吧,好不好?”披上一件大红羽纱白狐狸里子披风,“看看,多暖和。”

“解语,劫人这事,我熟。”张替她系好披风,低声说道“我杀过富,济过贫,前前后后和官军打过十几回。”官军,没用的多,英勇善战的少。

“劫人这事,我也熟。”解语笑吟吟。前世自己只是位普普通通的小白领,穿过来的这位安解语姑娘则是安安份份的闺阁少女,偏偏劫起人来,好像天生就会一样。也许,这真的是安解语遗传自傅深的天赋?自己前世并没有显示有这方面的才能,安瓒、谭瑛也都是斯斯文文的人。

张来了劲,解语劫起人来,真是有趣!一起去便一起去,反正自己能把解语保护得好好的。“好,我这便去大理狱送衣物,后日咱们一道出发。你一定要穿暖和,知不知道?出了城会很冷很冷。”虽是答应了,犹自唠唠叼叼。

解语好脾气的一一答应,把张送走了。“出了城会很冷很冷”?大概是吧。郊区总是会比市中心要冷上一些的。古代的冬天城外有多冷,解语并没有亲身经历过。她只记得一件很著名的逸事:冬天的黄昏柳下惠要进城,略晚了一点,城门已经关了,他只好在城门外过夜。过了一会儿来了位年轻女子,也是进不去城,也要在城门外过夜。柳下惠怕那名年轻女子冻死,便把她抱在怀里坐了一夜,秋毫无犯。这就是所谓的“坐怀不乱”。

据说,如果柳下惠不抱住那年轻女子,她真的会冻死。如此,可想而知,城外有多冷。解语紧紧身上的披风,带着采蘩,去到谭瑛处。

谭瑛并没有痛哭失声,可是比痛哭失声更令人难受。她无力的挥挥手,命令服侍的人全都下去,“解语,乖女儿,汝绍往后要你来照顾了。你是姐姐,一定要爱护弟弟,知不知道?”揽解语入怀,温柔说道。

“你父亲一人去那苦寒之地如何使得?我定是要跟着去的。只是,苦了我解语,爹娘不在身边,又要照看幼弟。”汝绍还小,正是淘气的年纪,不知解语能不能带下他?想想汝绍、解语这一双儿女,谭瑛心中酸楚,声音也哽咽了。

“娘,”解语笑咪咪拉着谭瑛的手,“弟弟太闹人了,我可管不了他,还是您在家中照管他罢。换我去照顾爹爹。”谭瑛楞了楞,管不了弟弟?解语从小带大汝绍,怎么会管不了弟弟呢。只听解语又殷勤问道“娘,您说照顾爹爹省事,还是照顾弟弟省事?依我说,竟是照顾爹爹省事些。”安瓒是大人了,安汝绍只是不懂事的小屁孩儿,可难伺候了。

谭瑛摇头,“不成!西北驿苦寒之地,你年轻姑娘家如何能去。”解语扭过头,不自在的说道“我又不是一个人去。”这不是还有大胡子么。

不是一个人去?谭瑛想到邻舍那小子,心中了然。这时她也有些没有决断了,许,还是不许?

若是太平时节,解语有这样的举止谭瑛会痛心疾首。真到了一家人要生离死别之时,到了生死关头,这些便成了枝节问题,无关紧要。

“其实,路上押解你爹爹的人,还有到了西北驿之后管他的驿长,倒是都打点好了。”谭瑛犹犹豫豫说道。解语“咦”了一声,很是好奇,“娘,您是怎么打点的。”谭瑛一向深居简出,性情清冷,并没有什么朋友。至于亲戚,安家在京城没根基,谭家早已不来往。

“方才,无忌的兄长登门拜访。”谭瑛神色中明显带着满意。那是位彬彬有礼的年轻人,递了拜贴过来的,行的是子侄礼,“贵府既和舍弟是邻居,远亲不如近邻,夫人便是我的长辈了。”“舍弟顽皮,一向多蒙夫人照看。”

明明是来帮忙的,却谦恭得很,“安大人的案子,实在令人击节叹息。押解的官军是我旧日下属,我已再三嘱咐了,路上务必服侍好了,平平安安将安大人送至西北驿。”“西北驿驿长原在辽东任过职,和家父曾有一面之缘。我已修书一封,托他照看安大人。”“若有什么不周到之处,尚请夫人海涵。”

无忌当然也是个好孩子,可若有他哥哥一半的沉稳干练便好了,谭瑛不无遗憾的想道。嫁女儿,还是想嫁一个能护得住她的男人,无忌实在是太稚嫩了,总是让人放心不下。

解语迅速回忆了一下,岳霆貌似真的很疼大胡子,处处为他着想。自己总共跟他也没见过几回面,差不多每回都听他说“无忌,跟哥哥回家。”一门心思想把大胡子带回靖宁侯府,让他生活在父兄眼皮子底下。大胡子执意不肯回,岳霆还能追到当阳道来替他睦邻。

“岳霆很疼你?”晚上再见面时,解语问张。张神色怪异,“他比我大两岁,让着我的时候多些。”只是这回不肯让了。哼,解语都拉过我的手了,你怎么样都没用的。

两人把白天里的事拢了拢:安瓒容色如常,似是早已知道这结果。张把衣物带去时他很是感动,却说“其实不必”,认定自己此去定是凶多吉少。还隆重托付张“无忌,解语拜托你了,多担待她。”不过,最后张逼着他穿上了软甲,穿上了皮衣皮裤,安瓒还微笑着说“很舒适。”

谭瑛想和安瓒一道去西北驿,却又放心不下安汝绍。安汝绍才四五岁,断断不可能去西北驿那样的苦地方,活不下来的。“我跟娘亲说,弟弟我不管。”解语很是大言不惭。张严肃的点点头,“你说的对。”小孩子应该是做母亲的亲自来照顾,谁也代替不了亲娘。

“娘到底还是不放心我跟着爹爹一起。”解语眉头微皱,“明天再劝劝,若还不成,咱们偷偷走。”先把人劫出来再说,这才是当务之急。两人低下头,仔细看起地形图,谋划着在哪个地方下手最合适。

“深山老林最好!”张出着主意。深山老林中僻静,没人,只杀官军便好。还可以提前设下埋伏。再说沈迈留下的这些好手,全是惯于在深山老林中行走之人。

“有道理。”解语赞同的点头。要说大胡子的专业还是在这方面呀,说起来行走江湖他可有经验了,眼睛都亮晶晶的!“哎,大胡子,你天生爱做盗匪?”解语盯着张,饶有兴趣的问道。

“都怪沈迈。”张被解语看的有些不好意思,嘟囔道“我小时候,他抢走过我好几回。”

沈媛去世后张一个人住在当阳道,虽然守卫严密,还是好几回被沈迈得了手,将张劫到泽山。“傻小子,乖乖跟老子学功夫罢。”沈迈捏捏小张的骨骼,眉开眼笑说道。

“我不是傻小子!”张大为不满意,抗议着“爹爹说我是聪明孩子!”谁傻了,你才傻呢。

“你爹爹没眼光!”沈迈不屑的说道。张被惹恼了,“你爹爹才没眼光!”乱踢乱蹬起来,发起了性子。沈迈笑道“臭小子!好大脾气!”

“都怪沈迈,”张抱怨道“抓我好几回,回回跟我吵架,回回我都跑了。”跑出来之后也不想回京城,不想回当阳道。“娘不在家。爹爹都不疼我了,三五天的才看我一回。”一个人在外面流浪起来,倒也有趣。慢慢的认识了江湖人士,开始盗匪生涯。

解语听得瞠目结舌。“你,怎么逃出来的?”沈迈那么在意他,怎会由着他跑了?“还有,你爹爹都不管么?”岳培很疼爱他的,儿子被抓走了,能不找么。

张嘟囔了几句,解语也便明白了。说起来毫不稀奇,并不是小张多么机智,多么聪明。纯粹是沈迈在意他,舍不得打舍不得勉强,惯得他在山寨横冲直撞,说不定哪天就跑走了。若是有人拦着,小张不要命似的硬冲硬闯,山寨的人只好由他:明知道沈迈都舍不得动他一指头,也不敢真伤了他。

至于岳培么,本来就是军务繁忙,靖宁侯府也要常回,根本不能天天陪着张。往往是知道儿子被劫走了才气急败坏奔赴泽山,等他到了,张也跑了,流浪去了。

“我小时候是有点淘气。”张挠挠头,“爹爹常被我气坏,大发雷霆的。”不管在哪里流浪,在哪个山寨,最后一定会被老爹寻到,拎回京城。“不过他这几年脾气变好了,不凶我了。”张补充道。

怪不得岳霆一见面就说“无忌,跟哥哥回家。”敢情大胡子是个满世界流浪的主。解语看看眼前的大男孩,思绪很复杂。若是他循规蹈矩在靖宁侯府长大,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庶子,那自己从尼庵逃出来后,会遇到谁呢?会很艰难吧?

若他不是盗匪,怎会替自己抢回卖身契,又怎会欣然同意跟自己一道从官军手中劫安瓒去?大胡子根本就是上天送给安解语的一份大礼啊。解语这位前世今生的无神论者,此时此刻,真心真意感谢起“上苍”。

58

次日谭瑛本要到狱中探望安瓒,却未能成行:这批被发配的文官已连夜被锦衣卫提走。不只如此,听说连押解他们赴西北驿的人,都换成了锦衣卫。

锦衣卫,就是恶魔的别名。岳霆再次登门,面色沉重的告诉谭瑛“事情有变,夫人万勿前往探视。”不知皇帝究竟痛恨这批文官到什么程度,不只选在这个寒冷入骨的季节发配他们,更命锦衣卫亲自押解。

“都察院的卫大人,”岳霆艰难开口,“也被锦衣卫带走了。卫大人的独生爱女今日到锦衣卫探监,后来,再也没有出来过。卫夫人亲自去诏狱要人,被轰了出来。”卫念中卫大人,原是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在仕林中很有名望。

谭瑛脸色煞白。卫大人的独生爱女,那是卫大姑娘了,很是清秀美丽的一位姑娘家,这是…本来还打算着母女二人一个留下照看安汝绍,一个陪安瓒赴西北驿,如今怕是不成了。有如狼似虎的锦衣卫,女眷哪里还敢出门。

岳霆沉声说道“锦衣卫指挥使马衡处,我只说与安大人有旧,请他行个方便。马衡倒是答应了。”其实马衡颇有些吃惊,皇帝此举明明是要这批官员的命,竟然还有人敢上门托人情?不过是名流放的官员,卖他个人情也罢。反正即使是平平安安到了西北驿,看安瓒那文弱的模样,也活不过一年两年。

“安大人在狱中不会吃苦,夫人放心。”岳霆站起身,“往后的事,我再想法子。这便告辞了。”谭瑛颇为感激的道了谢,“有劳岳二公子。”岳霆客气几句,安汝明送岳霆出了门。

“兄弟两个一般是古道热肠。”谭瑛悲痛无助之时能得到张、岳霆相助,心中倒也有些欣慰。

“二十名锦衣卫押送?”解语和张面面相觑。锦衣卫可不比寻常官兵,锦衣卫很能打!很难缠!这劫人的事,凭空又难上几分。

“皇帝不是好人,为什么要用锦衣卫这些坏蛋?还有那些死太监。”张发着牢骚。凡有锦衣卫的地方,就没好事;凡有太监的地方,就是一团糟。皇帝是傻子不成,由着这帮坏蛋祸国殃民。

解语笑笑。为什么要用锦衣卫和太监?因为皇帝需要他们,因为他们直接听命于皇帝。不管他们再怎么凶狠残忍、人神共愤;不管官员和老百姓怎么样对他们深恶痛绝,只要皇帝需要他们,他们还会一直威风下去。

官员中有六科给事中,皇帝下的旨意若他们觉得不妥,可以“封还”。官员中更有言官,哪怕皇帝犯下点芝麻粒儿大的小错,也会纠着不放,一封又一封的奏折“劝谏”,甚至有些胆儿肥的会“死谏”,弄的皇帝很是头疼;即便不是言官,遇到自己认为不合礼法的事,也敢上奏折表示反对。

太监就不同了。太监在皇帝口中是“家奴”,只听皇帝一个人命令的“家奴”;锦衣卫则是上直卫二十六卫中唯一直接听命于皇帝的,其余的二十五卫,指挥权大多在兵部。

“兵部不也要听皇帝的?”张不懂了。解语耐心告诉他,“国库不也是皇帝的?可皇帝要动用国库中的银钱,必须要有合理的名目,户部才会拨给他;内库则不同,直接在皇帝手中,他爱怎么用便怎么用。所以,国库是否空虚,皇帝并不关心,他只关心内库空不空虚。”同理,兵部控制着二十五卫,皇帝要使唤这二十五卫是要通过兵部的,那就远远不如直接听命于他的锦衣卫。

“皇帝是个糊涂蛋!”张评价道“为了一点点蝇头小利,纵容家奴祸害自己的国家,自己的百姓!”眼下这批被发配的官员全是或明或暗阻止皇帝用矿监税使挣金花银的人。一个皇帝这般爱钱,真是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对!像皇帝这种王八蛋,真该推上断头台,当着京师百姓的面砍下他的人头!解语恶狠狠做了个杀人的动作,在心中把皇帝杀了几百回。

骂过皇帝,两人又坐下来商量劫人的方案。“若是锦衣卫押送,便要早些劫!”张决定不等到深山老林了,等不到那时候。人在锦衣卫手中实在不放心,还是一出了城便劫罢,“明日巳时他们出发,咱们悄悄跟上。到了城外十里的百花坡,便在那里动手。”

“百花坡,是个劫人的好地方!”解语点头。反正出城十里便有匪患,便是百花坡罢。二人计议定了,临分别,张给解语吃着定心丸,“哎,你放心罢,我功夫如今已练好了。”上回跟岳霆都打了个平手。哼,下回再打,把他打个稀里哗拉!

二人在房中秘密商议之时,文绉绉的安汝明在门房做了件很暴力的事。“把这姓蔡的小子扔出去!”安汝明气得直哆嗦,指着一身华服、一脸得意的蔡新华命令道。便自作主张一回好了,也不必回明婶婶,婶婶听到这贱人的鬼话,也是只有生气的!犯不上令婶婶生气!

旁边立着四名刚刚从邻舍借过来的私兵,响亮答应了一声“是!”之后不容分说,将蔡新华抬起来,远远的扔出门外。他们下手很有准头,正好把蔡新华低低挂在街对面的枯树上。挂得那么低,这姓蔡的小子自己完全可以松开手落到地面,识相点快些滚,也就算了。

蔡新华胆子不大,吓得鬼哭狼嚎起来。一名私兵皱皱眉,“太难听了!”另外三人点头同意,“是,真难听。”四人互相看看,心有灵犀,走到跟前用布塞住蔡新华的嘴。然后回到门房处悠闲向外看着,欣赏着蔡新华胡乱挣扎的狼狈状。

蔡新华只带了一名小厮来的。那小厮机灵,看见安汝明发怒就往墙边挤,恨不得挤到墙里边儿去。等到蔡新华被扔出安家,他脸色已是白成了一张纸,小身子抖似筛糠,“不…不关我事…”千万别打我。

安汝明和四名私兵都不理会他。这小厮便壮着胆子溜出安家,在附近徘徊许久,咬了咬牙,回来营救蔡新华,“少爷,您踩着我肩膀下来。”

蔡新华挣扎了半天,也折腾累了。这时真听话的踩着小厮肩膀,颤颤巍巍下了树。“我,我是你家的姑爷!你们敢如此对待我!”蔡新华记吃不记打,拿出口中的布,指着安家骂了几句,才要走。

四名私兵不干了。你是安家的姑爷?那我家少爷是什么?!安家可是只有一位姑娘。四人使个眼色,客气辞了安汝明,“有事随时来唤,我等先回去。”随后悄悄跟上蔡新华,寻一个僻静巷子,将他蒙起头狠狠打了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