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大小姐,奴婢娘身体还硬朗,就是惦记大小姐和孙少爷孙小姐,又不得来看大小姐,娘见天儿的念叨着您呢。”孙旺家的笑着回了起来,言语之中的亲近让陈氏身边的丫头都不禁心生妒意。

陈氏携着孙旺家的进了屋子,命她坐下回话,孙旺家的坐在脚榻上,将怎么跟着二小姐回娘家,又怎么碰上宫里的内侍来宣旨,舅老爷家上下是怎么欢喜的,舅太太又安排了哪些人到谁的府上报喜等等,全都细细的说了一遍。

陈氏听完笑着说道:“老太爷听了这消息必是极高兴的,回头必要打发我带着青江去给他舅舅道喜。你便不要跟着管家回去了,回头只跟着我的车子一起回家便是。”孙旺家的笑着应道:“奴婢再是求之不得的,大小姐,奴婢给您和青江少爷青环小姐各做了一双鞋子,您瞧瞧还满意么?”

陈氏见三双鞋子针脚细密绣工精美,便满意的笑着说道:“我又不缺这些,你何必还要费这些心神。只每日服侍二小姐,就够你忙的。”

孙旺家的笑嘻嘻的说道:“大小姐的恩典奴婢一世都不能忘的,只不过是几双鞋子,大小姐实在不必放在心上。”

陈氏笑笑,便命人将去了里间的韩青环叫过来,让她向孙旺家的道谢。青环心里有些个不乐意,她可是堂堂的官家小姐,竟要为了一双鞋子向一个低三下四的奴婢道谢,韩青环心里不乐意,礼仪上便轻忽了许多,陈氏见了,脸上的笑容便收了起来,微沉了脸色提高声音说道:“青环…”

韩青环撅了小嘴,又胡乱道了谢,孙旺家的连称不敢,只说些陈家大老爷升官的话,混了过去。韩青环轻哼一声,转声便出了门。每一回这孙旺家的来请安,陈氏总是赏给她许多好东西,里面自然包括好些青环心里喜欢,打算日后向陈氏讨了做嫁妆的首饰。

韩青环闷闷的走了,孙旺家的这才拿出一只手掌大小的盒子,递给陈氏笑着说道:“大小姐,这是二小姐送给您的梅花如意簪,您上回说好看,二小姐特意又去为您打了一枝。”

陈氏接过来打开,拿出簪子赏玩了一回,状似无意的掂了掂分量,才插到头上,笑着问道:“好看么?”

孙旺家的,屋子里服侍的丫头们都说好看,陈氏的脸上便涌起了愉悦的笑意,自去妆盒中拈了一对绞丝串珠银手镯递给孙旺家的,笑着说道:“带回去给你家妞儿玩吧。”

孙旺家的也不推辞,只跪下谢了赏,便将那对绞丝串珠银手镯小心的收了起来。

陈氏又细细问了一些娘家的情形,便听到有嬷嬷在外面恭敬的说道:“回大夫人,老太爷让您带着二小姐和三爷去给舅老爷道喜。”

陈氏去了更衣室,她并不急着换衣服,而是先将那梅花如意簪拔下来,拧开如意簪头,将藏在里面的三张纸掏了出来,她打开仔细看了数目,心里更高兴了,这一回,一个月便得了三百两银子的利钱,陈氏的心里美极了。

第二十一章好妒青环

陈氏正命丫环收拾送娘家的贺礼,她的贴身大丫头冬梅匆匆从外面走进来,在陈氏耳旁低语几句,陈氏眉峰微皱,淡淡说道:“知道了。放赏了么?”

冬梅忙回道:“赏了。”

陈氏点点头,并没有再说什么,只瞧着春柳带着两个小丫头将她刚才点的礼物包起来,又过了一会儿,被陈氏打发人从学堂里接回来的韩青江兴冲冲的跑进来,大声囔道:“娘,我们现在就去大舅舅家么?”

陈氏满脸带笑,慈爱的瞧着儿子,将他拉到怀中,用帕子拭了韩青江头上因跑的急而渗出的汗,笑着说道:“瞧你急的,快回屋去换衣服,等你姐姐梳妆好了我们就走。”

韩青江嗯了一声,便又飞快的跑了出去,他最喜欢的就是去舅舅舅家玩,可是平日里若是没有什么事,韩老太爷是不让韩青江跟着陈氏到底串亲戚的,这一回,他可算是得着了,韩青江在回家的路上便已经盘算好了,到了舅舅家要怎么玩儿。

韩青江换衣裳很快,等他再回到上房,韩青环还没有打扮好,韩青江便不耐烦的叫道:“娘,姐姐怎么还没换好,慢死了!”

陈氏笑着说道:“姑娘家打扮起来总是要慢些的,别急,时辰还早呢,回头娘替你向祖父祖母求情,求他们同意你在大舅舅家住一日。”韩青江听了这话,方才高兴起来,只挨着陈氏做了,自有丫环上来服侍他用茶水点心。

莫约过了两刻钟,精心装扮的韩青环才来到上房。韩青环头上梳了近云近香髻,簪了一枝赤金嵌珠凤钗和两朵最新的堆纱宫花,耳上缀了一对赤金宫灯的耳环,脸上匀匀的敷了一层宫粉,点了陈氏特意为她买的香蜜胭脂,倒也显得她如雪玉一般。她身上穿了一件簇新的杏红妆花缎圆领褙子,滚了一宽一窄两道玫红的边儿,这正是今年秋天刚流行起来的时新样式,腰间系了一条粉色垂缎百褶裙并缀着玉珠子的玫红五彩蔽膝。

果然是三分长相七分打扮,韩青云这么一打扮,倒比平时瞧着好看了几分,陈氏满意的看了一回,笑着说道:“走,跟娘去向老太爷老夫人回话。”

丫环婆子们簇拥着这母子三人到了颐年居,此时老太爷没在屋里,只有老夫人坐在里间,正在同韩青瑶说话。老夫人命陈氏母子三人进来,韩青瑶看到她进来了,便要下床见礼,陈氏不管心里是不是情愿,还是赶紧上前压住韩青瑶,慈爱的笑道:“你病着,快不要乱动。”

韩老夫人点了点头,韩青瑶便用软软的,透着虚弱的声音说道:“多谢母亲关爱。”

韩青环穿了新衣服,却没有怎么被关注,这心里便不自在起来,只仗着自己在祖母面前是个得宠的,便上前摇着韩老夫人的手臂撒娇道:“奶奶,您瞧青环的新衣服好看么?”韩青环一抬起袖子,便露出了手腕上戴着的三四个金玉镯子,碰到一起叮当做响,这动静可不算小。

韩老夫人笑着揽了韩青环说道:“好看,好看。”老夫人边说着这话,眼神不由自主的看向韩青瑶,韩青瑶头上耳上一样钗环都没有,身上只穿了一件半旧的蜜色夹棉裙袄,纤弱的皮包骨头的手腕上光光的,连个银镯子都没戴,瞧她整个人素净的连个寒门小户的姑娘都不如。尽管如此,韩青瑶未施脂粉的小脸还是比韩青环那精心妆点过的要美上十分。

韩青环暗恨的直咬牙,而韩老夫人则是心里对韩青瑶多了几分内疚之意,因此对陈氏便也多了几分不满。

陈氏惯会察颜观色,忙笑着说道:“青瑶,我给你们姐妹都做了新衣服,回头就打发丫头送过来,等你身子好了,再给你多做几件。”

韩青瑶在枕上欠身道谢,韩老夫人听了这话脸色才眼神才软了一些,可是韩青环心里却不高兴了,因为她知道,自己的母亲根本就没有给韩青瑶做衣服,回头定然是拿自己的新衣服充数的。

陈氏极是了解自己女儿的性子,只抓着韩青环的手说道:“娘,时候不早了,媳妇这就带着两个孩子给大哥道喜,娘,大哥一向极喜欢江儿,媳妇求娘让江儿在大哥府上住一日,也好和他的表兄弟们好生亲近亲近。”

韩老夫人点点头道:“使得,舅老爷升了职,这会子府上定然是极热闹的,只别太扰了他们,失了礼数。”

陈氏忙一一应了,带着青瑶青江姐弟出了颐年居,到了前面看了老太爷吩咐备下的贺礼,不过就是些金玉笔墨之类的花些钱就能买到的,并没有满京城的达官显贵们最想得到的老太爷的字画,陈氏心中很有些失望,却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再节外生枝,只得带着孩子们上车回了娘家。

坐在马车上,韩青环心里不痛快,韩青江也不高兴,只拉着陈氏问道:“娘,凭什么奶奶对她那么好?”

陈氏抚着韩青江的头说道:“娘也不太清楚,只听说那个丫头会做画。”

韩青环到底要大一点,心思也细一些,她只不屑的轻哼一声说道:“娘,您也让她骗了不成,您想,她长这么大,连本画册子都没有见过,怎么可能会画画?”

陈氏心中一凛,暗自忖道:“青环说的没错,那个小贱人只不过粗粗的识了几个字,如何就会画画了?这里面一定有问题,说不定这是她们兄妹两个设的圈套。小贱人,连冰醉都治不死你,你的命可真够大的!逃了这次,还有下次,不收拾了你,我的青环怎么能嫁进威国公府!”

陈氏想着想着,不觉便到了陈府,马车停在陈府正门前,早有陈府安排的青油小车在门里候着,陈氏携了一双儿女正要上车,却听到背后传来一阵笑声:“这不是陈夫人,好久没见了!”

陈氏回头一看,脸上立刻便涌起了极热络的笑容…

第二十二章起心相看

在后面叫住陈氏之人不是别人,正是威国公夫人的嫡亲妹子,工部员外郎的夫人崔沈氏。陈氏知道,这崔氏在威国公夫人面前说话是极有份量的,要想将青环顺利嫁入威国公府,必须要和崔夫人打好关系。

“呀,是崔夫人,真是好久不见,您这一向可好?”陈氏边说边不着痕迹的拉了韩青环一下。韩青环会意,立刻上前向崔夫人行礼,口中笑称:“小女给夫人请安,夫人安好。”

崔氏一把扶起韩青环,仔细打量了一回,笑着说道:“这不是青环么,有日子没见,又长高了,都成大姑娘啦!”韩青江也上前见礼,崔夫人也拉着他说了两句话,自有跟着崔夫人的丫环上前送了两个荷包做见面礼。陈氏便邀了崔夫人和自己一起上了青油小车,打发了陈府的下人服侍着韩青环和韩青江另坐了别的车子,往陈府里去了。

在车上,崔夫人和陈氏叙了一回寒温,崔夫人笑道:“咦,怎么没见着府上的大小姐?你也是,总是将她藏在家里,难不成竟是个雪做的,我们看一眼,还将她看化了不成?”原来威国公夫人瞧中了韩青瑶的身家背景画像,却一直没有见过青瑶本人,崔夫人身为胞妹,自是知道姐姐的心事,所以她才会这么半认真半打趣的问了起来。

陈氏心中直犯酸,面上还一丝儿不能露出来,只带着有些遗憾的笑容说道:“崔夫人有所不知,青瑶这孩子自来身子骨便弱,现在受了风寒,正在家里将养着。”

崔夫人眼神微闪了一下,笑着说道:“怎么,青瑶的身子不好么?倒是时常听你说她病着。”

陈氏与那些达官贵人的夫人们交往的时候,总是以韩青瑶生病之类的借口来回答别人对韩青瑶的好奇,偶尔韩青瑶露一小脸儿,也总是一副弱不禁风的怯弱样子,因此崔夫人才会有此一问。

陈氏叹了口气说道:“唉,夫人有所不知,青瑶是胎里弱,这十来年可不全是靠着药养着,也得亏是在我们这样的人家,若是在寒门小户里,还不知会怎么样呢。只能让她好生将养着罢。”

崔夫人点了点头,又叹了一回,青油小车便到了内院,陈氏的大嫂吴氏亲自迎了出来,大家说笑厮见一回,方才进了客厅落座。刚坐下没多会儿,那些道喜的夫人们便陆陆续续的来了,吴氏分身乏术,便让陈氏替她招呼支应着,陈氏正求之不得,当下施展出八面玲珑的手段,周旋于众多夫人之间,倒也招呼的妥妥贴贴,又为她招来了好些个赞誉。

崔夫人没有在陈家停留太久,只送了贺礼,又略坐了一会,看了一圈随着众位夫人们一起前来的众小姐们,便告辞而去,吴氏陈氏苦留不住,也只得将她恭敬的送出府外,看着车子走远了方才回转。

崔夫人没有回家,而是转去了威国公府。威国公夫人一看到崔氏,便拉着她的手问道:“妹妹,可瞧见韩青瑶了?”

崔夫人摇摇头道:“姐,依我说你就别只盯着韩青瑶吧,她受了风寒,正病着,根本没有来。象她那样的病秧子,娶进来岂不是给国公府添个大麻烦,依我说,那也不是个有寿数的。我瞧着她的妹子韩青环也不错,是个知道进退的,也乖巧有礼,生的也端正,瞧着她的身子骨挺结实,应该是个好生养的。”

威国公夫人面色不虞,皱眉说道:“你懂什么,那韩青环如何能和韩青瑶相比,妹妹,那时候你年纪小,也不记事,你可不知道,韩青瑶的亲娘嫁到韩家的时候,头一抬嫁妆进了韩家大门,最后一抬嫁妆还在江家院子里没发出来,那气派阵势,也就是比皇家嫁公主略差了那么一点点,再者,那江氏可是当年的京城第一美人,满京城的小姐加起来也比不上她,说句僭越的话,便是宫里的娘娘们,也都及不上她。若非…这江氏一定会被选进宫的。你那外甥你还不知道么,打小就立心要娶个绝世的美人儿做媳妇,我膝下只有他这一个,总不能违了他的心意。”

崔夫人瞪大了眼睛惊叹道:“真的?”

威国公夫人笑道:“姐姐还能骗你么?可惜红颜薄面,她生韩青瑶时难产血崩,便去了。她去之后,江老太爷和夫人将所有的家产都给了外孙子外孙女,曾言明一人一半,做她们兄妹将来的娶嫁之用,还在户部备了案,当时的见证人就是我们的大哥。大哥当时就对我说过,让我为诚儿娶韩青瑶。”因为崔夫人的儿子今年只有六岁,与青瑶年纪差距大,所以威国公夫人也不怕直说给自己妹妹,而且娶媳娶低,工部员外郎的门第和伏威将军府比起来,到底还是低了不少。

崔夫人这才明白为何姐姐就是死盯着那韩青瑶,便笑着说道:“姐姐,既然那韩青瑶病了,我们何不去探望探望她?”

威国公夫人听了笑道:“妹妹,你又不知道了,那韩老将军脾气最是古怪,他素来只忠于皇上,这门亲事结起来可不容易,不到了板上钉钉的时候,我焉能打草惊蛇?”

崔夫人听了这话,眉头也皱了起来,伏威将军的怪脾气她也是有所耳闻了,想了一会儿,崔夫人忽然笑了,只说道:“姐姐,过阵子就是宁儿的生辰,何不借了这个由头,给各府小姐下贴子,请她们到我们家去做客,到时候姐姐也好暗中相看那韩青瑶,若果是个绝色,那说什么也要促成了这桩婚事。”

威国公夫人听了笑着点头道:“如此最好!宁儿是二月十六的生日,还有几个月,也够那韩青瑶将养身体的。”姐妹二人商议已定,韩青瑶却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经被人算计上了。

二十三章修复关系

日子过的飞快,不知不觉当中,青瑶已经在颐年居里住了一个多月。在这一个多月里,青瑶的身高体重都明显的增长了不少,小脸上总算不再皮包骨头了,脸色也不再青白青白的,好歹有了些红色。

这一个多月里,韩青瑶每日上午陪着韩老太爷和韩老夫人用过早点,就被韩老太爷叫到画室之中,跟着老太爷学画。青瑶本来就有天赋有基础,看着青瑶的画作一天天的成熟起来,韩老太爷的心里象吃了蜜一般的甜,每日里笑的合不拢嘴,一改平日威严的样子。看了老太爷这样,除了青云青瑶兄妹,整个将军府里的其他主子们的心都如同浸在醋缸里一般,又酸又涩的着实不是个滋味。

韩老夫人并不是一个立善于隐藏自己心思的人,瞧着韩青瑶夺去了韩老太爷所有的关注,老夫人的不满便在脸上表现了出来。韩老太爷没有在意,可是韩青瑶看出来了。于是她便向老太爷提出来,要跟着老夫人学习强身健体之术。韩老太爷原想自己教来着,可是想想自己的功夫路数太过刚猛,不适合女儿家练习,便允了青瑶。

这一日用过午饭,韩老夫人见韩青瑶没有跟着老太爷去画室,不由惊讶的看向韩青瑶,韩青瑶走到韩老夫人的身边,轻轻的挽着韩老夫人的手臂,笑盈盈的说道:“奶奶,青瑶自小体弱,皆是不锻炼之故,奶奶,您可是将门出身,请您教教青瑶吧。”

韩老夫人瞧着青瑶那灵动的双眸娇俏的小脸儿,就算是心里有怨气,一时也发不出来,只得淡淡的问了一句:“你想学什么?”也没把自己的手臂从青瑶的怀中抽出来。

韩青瑶只眨着大眼睛看向韩老夫人,乖巧的说道:“只要是奶奶教的,青瑶都会用心学。”韩老夫人听了这话,脸上便有了几份笑意,瞧着韩青瑶身上的嫩黄织锦裙袄笑道:“穿这身衣服可不行。”

青瑶就势拉着老夫人的手说道:“奶奶,您帮青瑶看看,哪件衣服合适练功夫。”韩青瑶的话把老夫人逗乐了,她笑着说道:“你这孩子真是有意思,这还没学功夫呢,就练上了!”

青瑶脸上一红,只拉着老夫人的手轻摇着,一副小女儿家的娇羞,很是勾起了老夫人的疼爱之心。

进了青瑶暂住的西里间儿,青瑶便笑着吩咐道:“香如,快把我昨儿让你改的衣服拿出来。”

香如这些日子跟着青瑶在颐年居里,总算也过上几天好日子,气色也好了不少,听到大小姐吩咐,香如赶紧拿出一套粉绿色的衣裳捧到老夫人的面前。

韩老夫人打开来一看,便笑了起来,她看着青瑶问道:“这是谁想出来的主意?”

青瑶眼睛闪亮的回答着,“回奶奶,这是青瑶想出来的,青瑶想跟奶奶学功夫,便偷偷改了一套练功服。”

“嗯,练功服,这个名字倒是贴切,去换了让奶奶看看。”韩老夫人笑着吩咐。

香如服侍着青瑶去了净房换上练功服,她把青瑶头上的钗环全都取了下来,用一方水红的秀帕包了头发,并且换了一双鞋尖上钉了水红绒球的练功鞋。

再出来时,青瑶成功的吸引了韩老夫人的目光。这是一套领口绣着梅花的交领软缎夹袄,夹袄的袖口钉着飘带,结成好看的蝴蝶结,看上去很是干练利索,腰间一条水红绣白梅的宽边腰封将青瑶的腰身束得不盈一握,却也给她凭添了几分精神。同色的软缎薄裙比正常的裙子略短了一分,只垂到脚面上,裙内,是裤脚上钉了飘带的紧口软缎夹裤,这样行动起来方便自如,也不会坏了女孩子家穿衣服的规矩。

“奶奶,您看青瑶这要穿着,能跟着您练功么?”韩青瑶俏生生的笑着问道。

韩老夫人满意的点点头,这套衣服不是一两日便能做好的,可见自己这个大孙女儿早就有心想学功夫,这倒和江氏有些个不一样。这些日子她暗中观察下来,青瑶看着柔弱,骨子里倒也还有些刚强。

“奶奶,我真的可以么?”韩青瑶惊喜的问道。

韩老夫人拍拍韩青瑶的肩,又捏了捏她的肩膀,点头说道:“行!”

韩青瑶猛的转身,一溜小步快走,走到箱子前打开盖儿,托出一套驼色的练功服,再回到韩老夫人的面前,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奶奶,青瑶也给您做了一套练功服,青瑶的针线不好,请您别嫌弃。”

韩老夫人接过衣服看了一回,难得开玩笑的说道:“这样的针线还叫不好?比奶奶的针线可强多了。”韩老夫人是将门出身,打小便与刀枪棍棒为伍,让她捏起绣花针,可比舞刀弄剑的痛苦多了。

青瑶不敢笑,只能低下头来,在一旁的桃叶忙从青瑶的手中接过衣服,笑着说道:“老夫人还是头一回收到孙小姐做的衣服呢。奴婢瞧着这针脚儿细密紧致,绣工精美,老夫人,您换上试试?”

因韩老夫人自己对针线上并不在行,所以她对孙女们也没有什么要求,所以她最多只是收到孙女们做的荷包帕子,收到孙女做的衣服,这还是头一回。老夫人掩不住心里的高兴,只点头道:“好,我换上试试。”

青瑶和桃叶两个服侍韩老夫人换了衣服。就象是量过尺寸一般,这套衣服合适极了,老夫人伸了伸胳膊踢了踢脚,满意的笑道:“很合适,这全是青瑶一个人做的?”

桃叶笑道:“自然是的,老夫人您可不知道,从裁料子开始,每一针每一线大小姐都没有让奴婢们缝过,大小姐说了,这是她对老夫人的心意,凭是谁也不能代替的。”

韩老夫人心中有些感动,她看着青瑶,青瑶用充满孺慕的双眼看着她,韩老夫人被那种眼神打动,她上前一步将韩青瑶搂入怀中,拍着韩青瑶的背说道:“青瑶,你是个好孩子!”

韩青瑶没有想到只是做了一套衣服就让老夫人这般感动,她在老夫人怀中低下头,小小的批判了自己一回…

第二十四章青瑶学武

换好了练功服,韩老夫人便带着青瑶去了她的小演武场。在颐年居后面有一片小松林,在松林的后面,有一座小演武场,这是韩老夫人专用的,平日里老太爷基本上不过来。

韩老太爷的演武场在将军府的西侧,那里原本是个四五亩地的大花园,却在韩老将军的一句将令之下,拔了所有的花草,填平了荷花池,建了一座气派的演武场。后来因为青瑶的父亲官越做越大,陈氏要时常在家里招呼达官贵人们,这才又沿着东边一溜院墙起了花园池塘亭台楼阁。

进了演武场,青瑶发现老夫人整个气质都变了,她的腰身挺直,双目有神,就连声音也洪亮了许多,举手投足之间散发出一股勃勃的英气。青瑶情不自禁的说道:“奶奶的气势好威风,就象大将军一般。”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更何况青瑶正说到韩老夫人的心坎儿上,韩老夫人开心的笑道:“你这丫头就是嘴甜,怨不得你爷爷那么疼爱你。”韩老将军和韩老夫人那里知道,他们真正的孙女儿早就被冰醉毒死了,是夏若淳的灵魂来到了韩青瑶的身体之中,继续着她的生命。

因为对韩青瑶本尊的不了解,也导致了韩老将军夫妻对现在的韩青瑶没有一丝一毫的怀疑,这让青瑶心里又庆幸又难过,庆幸是为自己还能以这样的方式生存下来,难过的是为韩青瑶本尊,她本是花样的女孩儿,却无辜死在大家族的暗斗之中,夏若淳心里已经拿定了主意,她要替韩青瑶争回属于她的一切,不让韩青瑶枉死。

瞧着青瑶忽然有些出神,韩老夫人笑着问道:“丫头,你想学点儿什么?”

韩青瑶醒过神来,忙说道:“奶奶,青瑶知道不论学什么都要先打基础,您先教青瑶最基本的东西吧。”

韩老夫人很认真的看着青瑶,慢慢的问道:“你是真的要从头学起?”

韩青瑶很郑重的点点头,毫不犹豫的说道:“是,请奶奶教导青瑶,青瑶什么苦都不怕。”身体里的毒一日一日的减少,可是韩青瑶还是觉得自己总是气喘心慌畏寒,她知道这是身体被毒药破坏的缘故,只有让身体强健起来,才能够最大程度上消减冰醉对她身体的伤害。在孤儿院里长大的孩子就象油麻菜籽,她(他)们,总是有着比一般人更强烈的生存**,夏若淳自然不例外。

韩老夫人笑了,她拉着青瑶的手说道:“青瑶真是个好孩子,那么奶奶先教你扎马,我们女人不能象男人那样扎马步,奶奶教你扎二字钳羊马。这二字钳羊马可是奶奶娘家的家传功法,特别适合女子练习。青瑶你看好了,开马后两足尖分隔一足半,坐马时两足尖与两足跟成二字,双膝微屈并拢…”

韩老夫人被青瑶的好学勾起了兴致,果然很认真的教了起来,青瑶学的也很认真,一丝不苟的照着韩老夫人的要求做,不过半盏茶的时间,青瑶便觉得双腿发抖,几乎支撑不住自己的身体,她的身子如风中荷叶一般摆动起来,此时虽然是冬天,可是韩青瑶额上还是渗出了晶莹的汗珠子,一张娇美的小脸涨的通红,可是尽管这样,青瑶还是在死死的咬牙坚持。

韩老夫人不错眼珠的看着青瑶,眼中的笑意越来越浓。青瑶的身子弱她自己是知道的,她此时要看的,就是青瑶的意志,凭是谁头一回扎马,都吃不消的,只是有的人能坚持下去,而绝大多数人会选择放弃。

大约过了一柱香的时间,韩老夫人发现青瑶的脸色有些隐隐发白,她知道青瑶实在无法撑下去了,便用手臂抵住青瑶的后腰,笑着说道:“头一回能扎一柱香,已经很难得了,收了吧。”

韩青瑶这才颤微微的站起来,若非韩老夫人在后面抵着,青瑶根本就没有办法支撑着让自己不倒下去。

“奶奶…”青瑶侧着脸叫了一起,韩老夫人没说什么,只笑着将青瑶扶到一旁的红木交椅上坐下,对青瑶说道:“你做的很好,以后每天都来练习扎马,什么时候你能扎上两个时辰,那里你的基础就打扎实了。”

韩青瑶轻轻拭去额上的汗珠子,坚毅的点头道:“是,青瑶谨遵奶奶的教诲。”

韩老夫人呵呵笑了,她一指旁边武器架上的兵器,带笑问道:“青瑶,你瞧着最喜欢那一样?”

青瑶放眼看去,只见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镋棍槊棒,鞭锏锤抓,拐子流星样样俱全,直看得她眼花缭乱,真不知道选哪一样。不知怎么的,卧虎藏龙里那段经典的竹林之战忽然跳入青瑶的脑海之中,她便不再犹豫,坚定的说道:“奶奶,青瑶喜欢剑。”

韩老夫人有些讶然,也有些欢喜,学剑,是正道。她笑着说道:“好啊,青瑶,奶奶先舞一套**剑法给你看看。”说罢,韩老夫人快步走到墙上摘下了一把长五尺宽一寸半的宝剑。呛啷啷一声清越的剑鸣,宝剑出鞘,寒光凛然。韩老夫人深深的凝视着这把剑,喃喃道:“好朋友,陪我走上一趟。”

韩老夫人语罢,人与剑便合二为一,青瑶只见寒光如练,一团光影将韩老夫人严严实实的笼罩起来,真个是针插不入水泼不进。莫约两刻钟,韩老夫人才收了剑诀,面不红气不喘的走到青瑶的面前,笑着看向已经看直了眼的青瑶,有些得意的问道:“怎么样,想不想学?”

青瑶回过神来,扑通一声跪倒在韩老夫人的面前,边磕头边急切的说道:“青瑶拜见师傅奶奶。”

韩老夫人哈哈大笑起来,她还剑入鞘,伸手将青瑶拉了起来,笑着说道:“不急不急,想学剑,还要看你有没有这个悟性。若是你学剑也象学画那样有天分,奶奶自然会将衣钵传于你。”

青瑶也觉得自己有些心急了,脸色红红的有些不好意思,韩老夫人看着这样的青瑶却很高兴,只对青瑶说道:“这练武是件要吃大苦头的事情,你却能迎难而上,奶奶很高兴。从今儿开始,你上午跟着爷爷学画,下午跟着奶奶练工夫,咱们韩家也要出一位文武双全的小姐才行!”

韩老夫人这阵子和青瑶相处下来,才发现这个孩子和听别人说的,和自己想象的都不一样,青瑶外表看着柔弱,骨子里却有着韩老夫人最喜欢的刚强。这样的青瑶,让韩老夫人不由自主的便放弃了心里的成见,对她亲近起来。

第二十五章亲爹将归

日子在青瑶每日上午学画,下午练功中飞快过去,眨眼已到了年关,韩家大老爷,青瑶的亲爹韩远城已经在回京述职的路上了,他先一步打发长随回来禀报,说是已经到了通州,明儿早上进京,等被皇上召见之后便能到家了。

整个韩府因着韩大老爷的消息而沸腾起来,韩老夫人喜极而泣,拉着陈氏说道:“远城已经三年没在家里过年了…”

陈氏亦是热泪盈眶,可是不等她用帕子拭了泪,去劝慰老夫人,长随又给陈氏带来一个如睛天霹雳一般的消息。此番韩大老爷回家,身边还带着刚给韩大老爷生了一个儿子的小妾,大老爷在任上便将那名小妾封为三姨娘,孩子还不到两个月,算算日子,韩大老爷竟是等着这名小妾出了月子,才从任上动的身。明儿一早,三姨娘就会带着孩子先回府。

韩老夫人猛然听说自己又得了个孙子,心里自是极欢喜的,只笑道:“好啊好啊,这回可算是能过个团圆年了。”

可陈氏心里苦涩难当,韩大老爷如今膝下就有四儿三女了,她的一双儿女虽是嫡出,却不是嫡长子长女,说起来她只是个继室填房,论起身份的尊贵,到底是比不得韩青云和韩青瑶兄妹。陈氏心里如翻江倒海一般,又怨,又怒,又恨,可是却不敢在脸上露出一丝一毫,还得摆出主母的姿态大度的问道:“老爷身子可好,三姨娘服侍的可还周到?怎么老爷纳了新人,也不打发个人回来说一声,让我们也跟着欢喜。”

这话长随可不敢乱回,只低头道:“内院之事奴才不知。”

韩老夫人因着得了个孙子而高兴,也没有留意陈氏话里的酸意,只笑着说道:“桃叶看赏,回去瞧你老子娘吧,这三年没见上一面,也怪不容易的。”长随忙磕头谢赏,恭敬的退了下去。陈氏有心叫住长随回头细问问,可是在韩老夫人跟着,陈氏也不敢造次,只得看着长随退下了。

韩老夫人瞧着陈氏有些心不在焉,连自己说的话都没有听见,便提高声音说道:“这里不用你伺候了,回去收拾屋子吧,你院子里若是没有空,便将馨园给三姨娘母子。”韩家的规矩,生了孩子的姨娘便能拥有自己的院子,老夫人如此吩咐并没有什么不妥的。

陈氏一愣,旋即说道:“娘可是忘记了,馨园是青瑶的屋子,又才收拾修整了的,她可是老爷的嫡小姐,怎么能给一个姨娘腾屋子?”

韩老夫人呵呵笑道:“馨园离的太远,不方便,这残冬便罢了,先让青瑶跟着我住,等开了春天气暖了,就把栖梧居收拾出来,让青瑶住过去。”

陈氏一听这话,一颗心都要气炸了,那栖梧居就在颐年居的西边儿,两处只隔着十来丈远,是韩老夫人的女儿韩远眉的居处。整个将军府里,除了颐年居便数栖梧居的房子最好。自韩远眉出阁后,这栖梧居还一直给她留着,后来韩远眉随着丈夫镇守边关,夫妻二人战死沙场,连个孩子都没有留下,这栖梧居便一直空着,没人敢提出来要求入住,直到这回老夫人开了口,栖梧居才有了它的新主人。

“娘,这怕是不妥吧,那是妹妹的院子,虽然…”陈氏吞吞吐吐的说道。

韩老夫人眉间一紧,抬眼看向陈氏,略带不喜的淡淡说道:“我们韩府的嫡孙小姐就住在馨园那样的屋子里,就好么?”

陈氏脸上一红,低下头没敢再说什么。老将军和老夫人看在韩陈两府的脸面上,并没有怎么着陈氏,可是在他们两人的心里,已经坐实了陈氏欺凌青瑶的罪名,凭陈氏再怎么辩白都无济于事。陈氏心里也是明白的,因此韩老夫人这么一问,她就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

陈氏面带惭红的告退,韩老夫人又淡淡的说道:“大过年的,你大老爷三年才回来一趟,别让他不高兴。”

陈氏心中一颤,忙又停下应了,她站了一会儿,见老夫人再没别的吩咐,才小心翼翼的退了下去。因着被韩老夫人警告,陈氏只得将自己的心思藏起来,传来自己的房里的管事媳妇,命她带人去收拾馨园,给就要到来的三姨娘母子居住。

就在陈氏将自己关在屋里一个人生气的时候,韩青瑶正在画室之中接受小华太医的诊脉。因叙了通家之好,青瑶要叫小华太医一声华叔叔,因此韩老太爷便让小华太医当面诊脉。小华太医细细了诊了一回,对韩老太爷笑着说道:“韩伯伯,世侄女的身子已经大安了。日后只注意别受了寒气便可。”

韩老太爷微笑颌首,青瑶起身向小华太医福身下拜,笑盈盈的说道:“多谢华叔叔费心。”

小华太医虽然这两个多月因着诊病之故很见了几回青瑶,可是他还是会禁不住的失神,现在的青瑶脸色红润,面颊也比先前丰盈一些,那双透着灵慧的大眼睛有种神奇的魔力,乌黑的睫毛忽闪之间,让人情不自禁的迷失。

青瑶倒是没有觉得自己美的有多么的倾国倾城,韩老将军因为看习惯了,也没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有七八天来一回的小华太医,每一次见到青瑶,都会有种旋晕的感觉,不过之种感觉并不难受,反而让小华太医有一种别样的幸福快乐。

小华太医见到自己总会有片刻的失神,这一点青瑶已经习惯了,她也没有在意,只轻盈的站了起来,若是等到小华太医回过神来虚扶,只怕青瑶就得暗暗运上扎马的功夫了。

小华太医脸上微微发红,掩饰性的笑着说道:“韩伯伯,世侄女的身子恢复的比小侄想象的要快许多。不知道她可是有什么迹遇?”

韩老将军捻着胡子笑道:“这丫头现在正跟着你伯母学武,我都没有想到这丫头竟然能吃得了那份苦,果然是有心人天不负,这丫头的身子比先前强多了,恢复起来自然会快些。”

小华太医点点头道:“原来如此,真没想到世侄女娇娇弱弱的,居然能熬得住那份打熬筋骨的苦楚,当真令人佩服!”小华太医自小也是打熬过筋骨的,自是知道那练功的艰苦。

青瑶脸儿微红,轻浅的笑道:“华叔叔过奖了,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身体活动开了气血自然顺畅,练功虽然辛苦,可是小女从中得到了益处已经远胜于远功的辛苦,两者相较,便是再吃些苦,小女也是情愿的。”

小华太医赞赏的看着青瑶,点头笑道:“说的好!”

韩老将军听着青瑶的话,满眼自豪,胸膛挺起来,骄傲极了!他只对小华太医大笑道:“济平世侄,回去告诉你爹,我这宝贝孙女儿如今已得了我的真传,等吃年酒的时候,我请他赏画!”

第二十六章青云亲迎

到了下午,陈氏到底命人将先一步回府报信的韩大老爷的长随保柱传了过来,细细了问了那三姨娘之事。原来三姨娘还是个贵妾,她是韩大老爷属下柳书吏的女儿,天生一副好相貌,韩大老爷到柳家赴宴,吃酒吃的尽兴,不觉醉了,于醉中见到还是姑娘的柳氏,韩大老爷便看直了眼再也移不开眼珠子,柳书吏因犯了点过错,正有事求着韩大老爷,哪里还会不明白,第二日便将女儿打扮的花枝招展,用一乘小轿抬了送到韩大老爷的官邸。

韩大老爷自得了柳氏,便爱的什么似的,进门不到两个月便有了身子,怀胎十月,又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韩大老爷四十多岁又得了儿子,自是欢喜万分,日日守在柳氏母子跟前,原本陈氏打发去服侍大老爷的两个通房丫头,早被韩大老爷丢到爪洼国里去了。这一次回京,那两个通房丫头都没有跟着,被丢在了任上。

陈氏听完保柱的说,气得心里直颤,却还只能打落牙齿活血吞,勉强带笑的赏了保柱,打发他退下了。其实保柱有一句没敢说出来,那便是三姨娘柳氏的相貌有与韩大老爷的元配江氏有四五分相似,又是正当二八的好年华,否则也不会让韩老大爷一眼相中了。

陈氏再三思量了,压着心里的火气命人好好收拾了馨园,还特意开了库房取了些精致细巧的玩器送去馨园,既然这柳氏正得大老爷的心意,她还是在面子上做圆了,三年不见,陈氏不知道丈夫对自己还有多少情意。

次日清早,韩老太爷打发青云带着府里的管家下人远远的迎出城,陈氏也想让自己的儿子跟着去,可是韩老太爷只以一句:“青江还小,等他大了再领差事。”便将陈氏堵了回去,陈氏心里再郁闷气恼也是无用的。

青云出了城迎到了止步亭,便远远看到韩家车马向京城方向走来,青云纵马上前,快接近车队的时候,他跃身下马,迎着最前面那骑马之人跪下,口称:“青云叩见爹爹。”

马上的那个男子绝对当得起风神俊朗这四个字,他瞧上去不过四十岁的样子,面色微有些发黄,大概是赶路辛苦的缘故罢,平日里韩远城还是很注重养生的。韩远城的气度很是不凡,一双微斜入鬓的凤目里含着威严的喜悦,他翻身下马双手扶起青云,很认真的看了青云一回,有些欣慰的点头道:“青云长大了!快起来吧,让爹爹好好看看你。”

青云扬起头,韩远城细细的看着青云,他出京之时,青云还只到他的腰间,如今已经蹿到了他的下巴,真的长高了许多。青云脸上的稚气已经消褪了,取而代之的是少年人特有的勃勃朝气。青云的相貌集合了父母相貌的优点,偶尔出一次门,绝对有投果盈车的效果。这次韩青云出城接父亲,还特意打扮了自己,力求给三年未见的父亲一个最好的第一印象。

青云还未行过冠礼,因此只在头上束了一顶小巧的紫金冠,余发散披于肩上,身上穿了一件银白挑金线的蟒缎皮袍,腰间系着白玉蹀躞带,外罩着天水蓝的雪貂皮斗篷,脚上蹬着一双粉底皂面小朝靴。

如斯翩翩少年郎,任谁看了都不想移开眼睛,韩远城自是不会例外,打量过儿子,一股自豪从韩远城心里油然而生,他携了青云的手笑着问道:“家里的人都还好么,你如今书念的怎么样了,明春下场,心里可紧张么?”

韩青云笑意盈盈的回道:“回爹爹,祖父母身体康健,精神矍铄,母亲也很好,平日里总是忙着照料家务,只有二叔的腿还是老样子,一到了冬日便难熬的很,弟弟妹妹们也都很听话懂事,家里一切都好,请爹爹放心。儿子现在每日都按着爹爹当日订下的规矩读书,这两个月儿子将历年来的试题都作了一遍,共有三十篇,正等着爹爹回来指点批阅。”

韩远城点点头道:“如此便好,我儿青云长大了。”

父子两正说着话,从后面跑上来一个小厮回道:“老爷,三姨奶奶抱着四爷来给大爷问安。”

韩远城眉头微皱了一下,随即笑道:“原该如此,让她过来吧。”然后又对青云笑着解释道:“你四弟生得象你,见一见吧。”

青云自是应下,他看向柳氏走来的方向,柳氏头上戴了粉色昭君套,披着一件同色缎面的大披风,怀里抱着个大红的襁褓,由两个嬷嬷扶着,缓步向青云走来。

“妾身柳氏拜见大爷,带四爷给大爷请安。”柳氏的声音很是甜美婉约,透着一股江南特有的温柔气息,她虽抱着孩子,行礼却一丝不错很是到位。青云侧了侧身子只受了半礼,温言说道:“三姨奶奶不要多礼。”柳氏虽然是奴,可毕竟是父亲身边的人,青云不能托大。

看着青云知礼,韩远城心中满意,脸上的神色也越发的温和起来,笑着说道:“你四弟名字叫青璞,日后他长大些,你还要替爹爹多教导他。”

青云忙躬身道:“儿子都还要爹爹教导,又岂敢教导弟弟,只不过能教弟弟写几个字,背几首诗罢了。”

一时叙罢了寒温,一行人进了城,韩远城不能回家,要先到吏部报道,等皇上召见之后方能回府。他只吩咐韩青云带着柳氏和韩青璞先行回将军府了。

身为长房嫡长子,青云自是从正门出入的,可柳氏是小妾,青璞是庶子,只能走角门进府。青云因着父亲的吩咐,将柳氏母子送到西角门,府里早就安排了罩了青灰轿衣的两人小轿,将柳氏母子抬了进去,柳氏母子这一进府,可给将军府添了不少的“生机”!

第二十七章谁的下马威?(上)

柳氏母子被抬入西角门,沿着院墙走了莫约一刻钟,柳氏便听到一个略有些苍老的声音在轿外响起:“三姨娘请下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