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帘被跟轿的小丫头打开,柳氏怀抱着璞哥儿探身下轿,便听到一阵细细的抽气声。柳氏心中还暗自得意,只当是自己的容貌极美,让韩府的奴仆震惊了。其实她完全会错了意,前来迎她的是大老爷院子里的一个积年老嬷嬷,她是见过江夫人的,她惊讶,是因为柳氏与江夫人的五成相象。

“奴婢崔氏见过三姨娘,大夫人打发奴婢过来给三姨娘引个路。”崔嬷嬷很快镇静下来,不疾不徐的平静说着,她虽然是口称见礼,可是身子只意思意思的略弯了一下,不等柳氏叫起,便已经站直了。

柳氏的双眉微微拧了一下,心道:“这将军府也是大户人家,怎么奴仆这般没有规矩?”不过柳氏也只是在心里想了一下,面上一点儿不高兴都没露出来,只笑着说道:“多谢崔嬷嬷,小玉,看赏。”

只一个“看赏”,便惹恼了崔嬷嬷,她自韩大老爷还没成亲,便在韩大老爷的院子里服侍着,如今年老了,陈氏又嫌她是个倒三不着两的,因此也不打发她做什么事情,看着她服侍大老爷几十年的份上,养着她罢了。今日陈氏特意打发崔嬷嬷出来迎柳三姨娘,就要成心给柳氏难看的。

“不敢,三姨娘把四少爷给老奴吧,夫人已经给四少爷安排了乳娘服侍丫头和教养嬷嬷,刘家的,还不快把四少爷接过来,难道成心要累着三姨娘么?”

一个头面整齐的年轻妇人赶紧上前欲接璞哥儿,三姨娘如何肯将这命根子交给一个陌生人,只抱紧了璞哥儿警惕的说道:“不必了,璞哥儿认生,老爷只让我带着他。”

崔嬷嬷脸色一沉,对于三姨娘搬出大老爷来压她非常的不满,只沉声说道:“三姨娘抱着四少爷,可怎么给夫人敬茶,听说三姨娘也是好人家的小姐,不会连这点子规矩都不知道吧?”

柳氏双目微垂,掩去心中的恼恨之意,然后抬起头来,带着如春风般的笑容软声说道:“嬷嬷有所不知,璞哥儿还小,一离了我身边就哭闹个不停,如今大年下的,就不烦劳嬷嬷了。”

崔嬷嬷脸色铁青沉声喝道:“三姨娘,四少爷的名字也是你能直呼的?”

柳氏面色一白,跟着韩大老爷在任上的时候,韩大老爷宠着她,两个人如正头夫妻一般的生活在一起,一直都是璞哥儿长璞哥儿短的,大老爷也没说什么,不想到了韩家,还没拜见正氏和长辈,柳氏便先被个老奴挑了理,周围还有好些韩府的下人,这却将柳氏陷入了两难之地。

正经说起来,柳氏是半个主子,崔嬷嬷是奴,她那样说柳氏便是不敬,可崔嬷嬷是将大老爷从小服侍到大的人,就连陈氏瞧着她不顺眼,都不能将她打发出去,只能养在院子里,何况柳氏这个还没有真正过明路了小妾,她有什么本事能和崔嬷嬷叫板。若是不叫板,必会被韩府的下人看轻了,日后在韩府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柳氏思量再三,心一横,暗暗的掐了璞哥儿一下,璞哥儿便惊天动地的号淘大哭起来。

璞哥儿一哭,柳氏便红了眼圈儿,一面摇着璞哥儿,一面委委屈屈的说道:“嬷嬷,四少爷还小,禁不得吓。”

崔嬷嬷老脸涨红,刚才她的声音的确是大了些,柳氏的指责却也没有错,可是就这么认错,崔嬷嬷的一张老脸也挂不住,于是乎,这局面便有些个僵住了。

“崔嬷嬷,三姨娘还没来么?”一个突兀的声音响了起来,崔嬷嬷闻声心中暗喜,只回身说道:“来了,三姨娘不肯让奶娘抱四少爷,正不高兴呢。”

刚才叫了那一嗓子的人不是别人,正是秋荷,自打上回秋荷在青瑶那里吃了个暗亏,她面上挂不住,只装病躲在屋子里,陈氏因要笼络秋荷的爹娘,所以特意将秋荷提到自己的屋子里当差,升她做了一等丫头。秋荷这才觉得有了脸面光彩,心里对陈氏母女更加死忠了。

秋荷一听崔嬷嬷的话,眉毛都竖了起来,只快步走过来,她打眼一瞧柳氏的容貌,心里的火便蹭蹭的拱了起来,秋荷是个最小心眼记仇的人,因为被青瑶算计了一回,她看到与青瑶有几分相似的柳氏,心里的恨便又被勾了起来。

“嬷嬷您也太抬举人了,哼,都给没夫人敬过茶,算什么姨娘!还好意思说自己是好人家的小姐,嘁!到底是外省的,不懂礼数!”秋荷也不看三姨娘,只向崔氏说道。

崔氏眼中流露出笑意,只说道:“秋荷姑娘,夫人该去给老夫人请安了,这若是误了时辰,可真是好说不好听啊,要不,咱们先照直回了夫人,夫人也好说话。”

秋荷点点头,甩着帕子扭着腰身便要回去,柳氏银牙暗咬,不得不陪笑的说道:“我这便去给夫人请安,请秋荷姑娘带为引路。”

秋荷从上到下看了柳氏一回,故意夸张的说道:“哎哟,您是在和我说话呀?真是不敢当,您还没给夫人敬过茶,就抱着个孩子过去,可算怎么档子事呢?您可不知道,这京城里,最要紧的便是规矩二字。”

柳氏心中怒极,却笑着说道:“秋荷姑娘说的是,原是我初来乍到不知规矩,老爷也是给四少爷配了乳娘的,王大家的,快抱着四少爷吧。”一个低眉顺眼的小媳妇走过来将璞哥儿接过去,柳氏向崔嬷嬷和秋荷笑笑说道:“请嬷嬷和秋荷姑娘为我引路吧。”

第二十八章谁的下马威(下)

秋荷轻哼一声,甩着帕子便在头里走了起来,柳氏压根儿把这秋荷当成什么大瓣儿蒜,只带着抱着璞哥儿的奶娘跟了上去。

柳氏在家之时也是娇养的,自从跟了韩老大爷,也都是被金奴银婢的伺候着,动步便有轿子,可不比秋荷她们在走习惯了,只走了不到一半的路,她的额上便渗出细细的汗珠子,小腿都酸痛起来。柳氏心中对那没见过面的大夫人便先存了怨气,打定了主意等晚间大老爷回来,要好好的诉诉苦。

好歹算是挨到了陈氏的院子,秋荷将柳氏引到了西厢的耳房,随意的撂下一句:“我去回禀夫人,你只在这里等着。”

柳氏这一等,便又等了小半个时辰。大年下的,这西厢房里也没有笼起火盆子,先前小丫头上的热茶只过了一小会儿便凉透了,柳氏自来也没受过这样的委屈,心里怄的不行,那要告状的心更强烈了。

柳氏连着打了两个喷嚏,这才有个穿着桃红缎面紫牙掐边比甲,松花棉绫裙子,头上戴了枝精巧金钗,耳畔垂了两枚小小玉珠的丫头走了进来,柳氏见这丫环穿着打扮不象一般的小丫环,看她的头发,也不象是妾室,便猜测她大夫人身边的得力大丫头,于是站起身来带笑问道:“请问姑娘,可是夫人传我过去。”

来的这个丫头正是陈氏最倚重的大丫头春水,春水含笑浅浅行了个礼说道:“夫人知道三姨娘路不熟,特意命奴婢过来给三姨娘引个路,免得走错了。”

柳氏心中微微一凛,暗道:“这个丫头语带双关,估计也不是个省油的灯。”赶紧拿出一个绣工精美的小荷包递于春水,柳氏笑着说道:“不知姑娘如何称呼,烦劳姑娘费心了。”

春水也不推辞,只屈膝道了谢笑道:“奴婢春水谢三姨娘。”她接荷包的时候暗暗试了一下,还挺压手,看来这位三姨娘底子不薄。

柳氏跟着春水到了陈氏惯常起居的东厢,陈坐在东厢正中的玫瑰椅上,面上的神色让柳氏难辨喜怒。柳氏想着路上和韩大老爷打听出来的消息,便上前欲跪,可是却没有人给她拿拜垫。柳氏牙一咬心一横,便跪倒在冷冰冰的地上,口称:“贱妾柳氏给夫人请安。”

陈氏自从柳氏一进东厢房的房门,这心里就没有平静过。她怎么都没有想到,已经过去十三年,韩大老爷心里竟然还惦记着江氏,还特意纳了一个和江氏有几分相像的良妾。

过了片刻,陈氏才淡淡的说道:“起来吧,你虽还没有敬过茶,可是到底为老爷生了孩子,也算是一家人了,回头等老爷回来禀过太爷和老夫人,再让你过去磕头。璞哥儿呢?崔嬷嬷怎么没把四少爷抱过来?”

崔嬷嬷可就等着陈氏问了,便将刚才发生的事情又说了一遍,陈氏其实刚才就问清楚了,之所以要当着柳氏再问一遍,倒不是不相信崔嬷嬷,而是要柳氏自己掂掂自己的身份,别以为生了个庶子就能无法无天了。

柳氏听着崔嬷嬷的话,只垂头不语,自然也不敢起来,陈氏也没再叫起,只任她跪着。不过就是个小妾,瞧刚才她轻狂的,还真把自己当成夫人了。

柳氏自来也没受过这样的苦,这会儿却也只能咬牙忍着,直直的跪在陈氏面前,一动也不敢动。直到门外传来丫环的声音:“回夫人,老夫人命菱花姐姐来接四少爷过去,老夫人说您若是得闲,便亲自送四少爷到颐年居。”

陈氏起身应了,复又坐下,端着茶杯淡淡说道:“起来吧。你才进京,也不知道京里的规矩,崔嬷嬷是个老成持重的,就让她教教你规矩吧,我们将军府可不是什么寒门小户,若是犯了个忌讳给老太爷老爷丢人,可没有人保得住你。”

柳氏一口银牙都快咬断了,可还不得不恭敬的应声称是,陈氏这才微微点头说道:“老夫人特意赏的恩典,把我们大小姐的院子赏给你,崔嬷嬷,带她去馨园吧。”

柳氏伏首贴耳的称是,陈氏便带着丫环婆子们浩浩荡荡的去颐年居了,自然,四少爷韩青璞也被陈氏安排的乳娘抱走了,这一回,柳氏再没敢阻拦。

到了颐年居,青瑶正好刚学完画回来,正坐在韩老夫人的身边,韩老夫人伸手搂着青瑶,满眼都是疼爱的目光。陈氏见青瑶满头青丝油黑乌亮,梳成了倭堕髻,只斜插了一枝赤金嵌红宝的蝴蝶步摇,衬得那张美丽的让人心醉的小脸儿越发明净如玉,那鲜红的红宝石几乎要映红了陈氏的眼。再往身上看,青瑶今日身上穿了件崭新的银红妆花缎面雪貂里出风毛窄裉宽袖袄,系着条五彩缂丝灰鼠皮裙,陈氏心中暗道:“小狐媚子,如今倒是张狂了起来,竟日日换新衣,都不带重样的,小贱人,也不看看你那副薄面相,也不怕折了寿!”

陈氏这阵子常在颐年居见到青瑶,她每见青瑶一回,心里便添了一层堵,这些日子下来,陈氏都快被活活气死了。因此这心里的怨恨之意也疯狂的累积起来。

青瑶见陈氏来了便起身下炕,规规矩矩的行了个礼,口称:“青瑶见过母亲。”

陈氏不得不带笑说道:“青瑶你身子才好,可别行这么大的礼,咱们娘儿几个又不是外人。”

青瑶站了起来,等陈氏给老夫人行了礼,老夫人才看向乳娘,乳娘忙抱着韩青璞上前磕头,老夫人命人将韩青璞抱到自己的跟前,一看这韩青璞生得和大老爷小时候一模一样,韩老夫人面上才露出满意的笑容。

第二十九章陈氏惹祸(上)

柳氏被送到了馨园,经过进门的这一场小闹剧,她不得不收起了被韩大老爷骄纵惯了的心,一路之上凭着崔嬷嬷怎么阴阳怪气的拿话挤兑她,柳氏都硬着火,只笑着应下,好象刚才和崔嬷嬷发生不愉快的那个人根本就不是她一般。崔嬷嬷看了心中暗自纳罕,不由对柳氏多了一层提防。

到了馨园,柳氏看到自己的箱笼已经提前送过来了,她命她的丫头小玉打开一口描金黑漆箱子,拿出一对时新款式的赤金绞丝扁簪亲手递到崔嬷嬷的手中,谦逊的说道:“刚才对嬷嬷多有冒犯,请嬷嬷别和我小人儿家一般见识,莫要生气才是,这对簪子是大老爷赏下的,我瞧着很配嬷嬷,请嬷嬷收下吧。”

都道是财帛动人心,那赤金绞丝扁簪的成色极好,份量又足,足有手指头粗细,沉甸甸压手的紧,光灿灿的直晃崔嬷嬷的眼睛,由不得崔嬷嬷不动心。她干笑了一回,便伸手接过那对赤金绞丝扁簪,笑的见眉不见眼的道了谢。

柳氏见崔嬷嬷收下了扁簪,心里也略略松了口气,这会儿天色还早,就算是一切顺利,韩大老爷也得三四个时辰后才能回家,崔嬷嬷得了陈氏的话,若是以教规矩为名为难自己,今天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等了足有大半个时辰,柳氏见还没有人送韩青璞回来,也没有过来传什么话儿,她便坐不住了,伸长了脖子看向院门,眼巴巴的盼着儿子被送回来。自从韩青璞出生以来,便一步没有离开柳氏的身边,这会子猛的分开近一个时辰,柳氏便不由人的胡思乱想起来。那么小的孩子,没有一丝抵抗力,若是…柳氏红了眼圈儿,不敢再想下去!

颐年居里,韩青璞醒了,一睁开眼看到的都是陌生人,璞哥儿哇的一声大哭起来,璞哥儿被柳氏养得很娇,他这一哭,别人是再难哄好的,韩老夫人见乳娘丫头都不顶用,便亲自抱着哄,可是璞哥儿依旧不给面子,直哭的惊天动地,吵的人脑仁儿直发涨。

瞧着韩老夫人对璞哥儿流露出不悦之色,陈氏心中暗喜,这十来年和韩老夫人相处,陈氏太了解这个老太太了,老太太是个喜怒分明的人,她喜欢谁,便会无条件的喜欢,若是讨厌谁,也是没由缘由的彻底讨厌。

青瑶一直在旁边静静的看着,陈氏眼中飞快闪过的一抹得意之色没有躲过她的眼睛,青瑶心念一转,便笑着说道:“奶奶,许是四弟刚来,一瞧周围全是不认识的人,心里害怕呢,不如让四弟原本的乳娘过来服侍,许就不哭了。”

韩老夫人这阵子每天带着青瑶练功夫,对于青瑶的认真努力与坚持很是欣赏,所以青瑶说什么她老人家都特别爱听,只点头说道:“你说的很是,还不快让璞哥儿的乳娘上来伺候。”

陈氏牙根一锉,心中将韩青瑶恨透了。这会儿陈氏还不知道青瑶已经知道那冰醉之事正是陈氏的手笔,能不落痕迹的给陈氏添堵,青瑶只当是先收点儿利息了。

柳氏给璞哥儿寻的乳娘是个极老实本份的人,她上来磕了头,韩老夫人掸眼一瞧,心里便觉得很满意,乳娘抱过璞哥儿哄了一会儿,又喂了奶,璞哥儿方才不哭了,只是小脸上总有些个委屈的神色,韩老夫人不解,便问乳娘道:“哥儿怎么了?”

乳娘低眉顺眼的说道:“回禀老夫人,四少爷一直是跟着亲娘的,自打落生到现在,没离开过一刻。”

韩老夫人点点头,眉峰微拧的看着陈氏问道:“人呢?”

陈氏忙低头恭顺的回道:“回娘的话,柳氏远道而来,媳妇打发她去梳洗了再来给您磕头。”

韩老夫人扫了陈氏一眼,总算没有立刻落她的面子,只沉沉的嗯了一声。可是尽管这样,已经让陈氏感觉到自己在颐年居里丢了人。陈氏想着这都是韩青瑶那小贱丫头挑的事儿,心里越发深恨韩青瑶。

青瑶自然知道陈氏恨自己,看到陈氏的面皮微有些颤动,青瑶便故意用关切的语气大声问道:“母亲,您不舒服么?可是累着了,需要休息?”

韩老夫人抬眼看向陈氏,陈氏赶紧笑着摇头道:“没有没有,我很好。”

韩老夫人嗯了一声,有心教导陈氏几句做正室夫人的规矩,又因着青瑶这个没出嫁的姑娘在跟前而不好说话,因此便淡淡说道:“今儿你大老爷就回来了,屋子里可都收拾好了,若是还没得,你只管去收拾,不用在这里立规矩了,回头叫那柳氏过来让我瞧瞧。”

陈氏心疼的一抽一抽的,还不能不痛快的应着。告退离了颐年居,陈氏便快步往回走,刚走到一个岔路口儿,一个穿着大红衣裳的小子从斜刺里冲出来,正撞着陈氏,撞得陈氏天旋地转,春水和冬梅两个丫头忙快步上前扶住陈氏,才没让她摔倒。陈氏满心的怒意有了发泄的突破口,这会儿她的眼是花的头是晕的,也不看来人是谁,劈掌便甩了下去,怒骂道:“不长眼的狗东西,心里还有没有王法规矩,也敢在内院里狂奔乱撞,来人,拉下去打八十棍子!”随着这一掌扇下去,四周响起了一片抽气声。

“哇…大伯母你打我…我告爷爷去!”一个哇哇大哭的小男孩的声音响起来,陈氏心里一惊,定睛一看她不由也乱了主张,原来这打斜刺里冲出来的人不是别人,正是韩家二房的唯一的根苗,只有八岁的韩青鑫。

刚才陈氏那一巴掌扇的极为用力,韩青鑫也没有防备,被陈氏劈手打了个跟头跌坐在地上,韩青鑫白白胖胖的小脸生被陈氏扇的青紫高肿,看上去极为吓人。

跟着韩青鑫的丫环们都吓傻了,大家都直直的看着陈氏,象看怪物一般,这韩青鑫可是将军府里的小霸王,不论嫡庶,韩家所有的孩子平日里都让着他,从出生到现在,韩青鑫别说是挨打,就连挨骂都没有过,这一回,韩青鑫可是吃亏吃大发喽。

就在陈氏没回过神来的时候,韩青鑫的丫头先醒过神来,只见这些丫头们很有默契的两个人去扶韩青鑫,另外两个则分别向着颐年居和韩家二房的院子飞奔而去…

第三十章陈氏若祸(下)

“鑫哥儿,怎么是你?”陈氏惊呼一声,心里知道这回麻烦大了,韩青鑫是二房的独子,平日里都快被宠上天去了,别说是挨打,就是连骂都没挨过一句,自来只有他打骂人的,没有被人打骂的。在大老爷马上要到家的当口儿惹下这样的乱子,陈氏知道这一关自己很难过了。

“鑫哥儿…”二夫人李氏如一阵疾风般的冲过来,一把搂住刚被丫头扶起来的韩青鑫,心肝儿肉的叫了起来。

“我的儿啊,快让娘看看,哎哟,怎么肿成这样子,做死哦,你们都是死人么,还不快拿冰块儿给少爷敷脸…”李氏一看到宝贝儿子的面颊高高肿起,便心疼的大叫起来。至于站在一旁的陈氏,李氏连看都没有看一眼,这会儿,她还没有工夫顾得上陈氏。

陈氏被李氏一阵夹枪带棒的话语刺的脸上青一阵红一阵的,可是还不得不上前陪着笑脸软声解释道:“弟妹,我刚才没有看清是鑫哥儿…”

李氏将手轻敷在韩青鑫的脸上,心疼的直抽气,她看也不看陈氏一眼,只冷冷的说道:“鑫哥儿淘气,冲撞了大嫂,活该他挨打,等鑫哥儿养好了伤,再到大嫂跟前领罚吧。”

陈氏听了这话脸上更挂不住了,有心解释,可又不知道该怎么样解释,更何况周围还有那么多下人,陈氏到底也是身有诰封的人,她也做不到低声下气的向李氏道歉。陈氏听李氏说话噎人,便也板起脸来,沉声说道:“鑫哥儿如今都八岁了,也不能总象野马似的,该好好学些规矩。”

李氏一听这话便更加生气了,她搂着韩青鑫,瞪着陈氏,眼里几乎要喷出火来。李氏本来想说些什么,可是她看到青瑶和桃叶扶着韩老夫人急匆匆的赶过来,便将原本准备说的话咽了回去,只万分委屈的说道:“大嫂教训的是,都是鑫哥儿不好,冲撞了大嫂,大嫂就是将他拉去活活打死,我们做弟弟弟妹的也不敢说一个不字。”

陈氏愕然看着李氏,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随即一个愤怒到发颤的声音如炸雷一般响起在她的耳旁,“陈氏,你好狠毒的心肠!你眼里还有尊长么,鑫哥儿凭怎么样,也由不得你说!”

陈氏猛然回头,看到婆婆瞪圆了两只眼睛,愤怒的盯着她,那双眼睛里的怒火大有将她烧为灰烬的意思。陈氏赶紧跪下来解释,“娘,媳妇真的没有看清是鑫哥儿,媳妇不是有意的…”可是韩老夫人已经听过了丫环的回禀,这会儿陈氏再说什么她都不会相信。

“鑫哥儿,到奶奶这里来,让奶奶瞧瞧。”韩老夫人压根儿不理会陈氏,只向韩青鑫招手叫了起来。

李氏将韩青鑫送到韩老夫人的跟前,韩老夫人定睛一瞧,只见鑫哥儿的脸颊肿的都快象只刚出笼的热馒头,韩老夫人不由一阵心疼,她将韩青鑫搂入怀中,瞪着陈氏恨声说道:“你好恨的心!桃叶,你将陈氏送回房,不许她出来,等大老爷回来发落。”

陈氏心头一颤,眼泪便涌了出来,她已经三年没有见韩大老爷了,正想着今日见了丈夫,好好叙叙夫妻情义,别就此生分了,她万没想到就在丈夫归来之日,她竟然惹下大麻烦。陈氏心里清楚,就算是韩大老爷回来知道了全部真相,他也不会支持自己的。自从韩家二老爷在沙场上救了韩老将军的命,二房这一支在将军府,就是很特别的存在。韩老大爷根本就不会为了护着妻子而与二房发生纷争。

老夫人发了话,桃叶带着丫环将陈氏扶了起来,半是搀扶半是押送的将陈氏送回了她自己的院子,陈氏几次回头想解释,却都只看到老夫人带着青瑶安抚李氏母子,连看都不会再看她一眼。

倒是青瑶发现了陈氏的目光,她抬头看向陈氏,唇角微微勾起,浮出一抹略带讥诮的笑容,陈氏看着这样的笑容,心里都快怄死了。只恨不得抓花那张精致美丽的小脸,看那韩青瑶还能怎么拿什么媚惑人心。

韩老夫人带着青瑶和李氏鑫哥儿回了颐年居,细细安抚了李氏和鑫哥儿母子,随着青瑶替鑫哥儿冷敷,鑫哥儿脸上的青紫肿胀总算是消了些,鑫哥儿瞧着青瑶对自己温柔和气,主动和自己说话,脸上又总带着笑容,便也不再哭闹,只拉着青瑶的手,非要青瑶陪他玩不可。韩老夫人瞧了这种情形便笑道:“青瑶,你陪着鑫哥儿玩一会儿,鑫哥儿,奶奶已经罚了你大伯母,你就不许再恼了!”鑫哥儿抱着个蜡油冻的佛手玩的正开心,便也没有在意韩老夫说的话,只随便点了点头,便又闷头玩了起来。

就在韩老夫人以为这事已经过去了,门外却传来丫环的声道,只听丫环说道:“回老夫人,老太爷回来了…”

第三十一章化解(一)

听得老太爷回房,韩老夫人心里微微一惊,因着对二儿子的内疚怜惜,韩老太爷对于二房的唯一孩子韩青鑫格外的疼爱,从来不给韩青鑫上规矩,谁若是敢动韩青鑫一指头,老太爷一准儿抄起使惯了的亮银枪在那人身上戳个大窟窿。

韩老夫人忙对李氏和青瑶低声说道:“快带鑫哥儿进里屋去。”

李氏虽有心再黑陈氏一把,可是老夫人已经将话挑明了,她也不好硬顶着,只和青瑶两个带着青鑫进了里间。

老太爷沉着脸走了进来,韩老夫人忙陪笑问道:“老太爷今儿回来的可早。”

韩老太爷哼了一声,打眼四下一看,便沉沉的说道:“鑫哥儿呢?”

韩老夫人心里咯噔一下子,她知道老太爷必是听说了什么,便勉强笑着说道:“青瑶正带鑫哥儿玩着。”

韩老太爷双眉紧锁,大步走到桌前坐定,唤道:“青瑶,带鑫哥儿出来。”

青瑶闻言抬头看看坐在对面的李氏,李氏点点头,青瑶心里轻叹一声,牵着鑫哥儿的手温柔的说道:“鑫哥儿,我们去给爷爷请安。”

鑫哥儿乖乖的嗯了一声,温驯的跟着青瑶走了出去,看得李氏眼睛直楞楞的,几乎不相信那那乖的象小猫儿似的小子就是她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儿子,要知道这鑫哥儿平日里可就是伏威将军府的一霸呀。

“青瑶(青鑫)给爷爷请安。”青瑶和青鑫拜了下去,礼仪一丝儿都不错的,韩老太爷点点头,拈着长须说道:“都起来吧,鑫哥儿,到爷爷这里来。”

鑫哥儿闻言站起身子,走到韩老太爷的跟前,他脸上的青肿虽然消了些,却还有些痕迹,韩老太爷一瞧青鑫真的被打了,那双虎目立刻便瞪了起来,他粗声吼道:“是老大家的打了鑫哥儿?”

韩老夫人眉头亦皱了起来,沉沉说道:“是,我刚才已经罚了老大家的。”

韩老太爷却是不依不饶,只追问道:“你怎么罚的?”

韩老夫人心中有些个尴尬,只没好气的说道:“老大晚上就回来了,我命她回房面壁思过,等老大回来了再处置她。”

韩老太爷果然不满意的拉长了脸,青瑶知道这会子自己留下来不合适,便盈盈起身说道:“今儿天冷,爷爷又出门办事,青瑶便煨了些肚丝汤,这会儿火候差不多了,青瑶这就去盛来请爷爷尝尝,也好祛祛寒气。”

韩老太爷听了青瑶的话,面色缓和了许多,因为多年在外征战,老太爷在吃上并不讲究,只是爱吃些个肠啊肚儿肝儿什么的,偏偏这些东西因为不够高贵,府里一般不怎么做,便是做了,也做不出老太爷爱吃的味道。青瑶偶然听老太爷提前当年喝过一碗肚丝汤,那味道让他经年不忘,青瑶便留了心,特意求了韩老夫人,让她许自己在颐年居的小厨房里做些汤羹点心之类的,韩老夫人这阵子正宠青瑶,自然便答应了,只是让青瑶养好了身子才许进小厨房,今天,就是青瑶头一回显示自己厨艺的日子。

青瑶退了下去,韩老夫人满意的点点头,越看青瑶越是个聪明懂礼好学的好孩子,不知不觉中韩老夫人的心已经偏向了青瑶。“我们瑶丫头真是个难得的好孩子,以往是我们两个太忽略她了,难得这孩子心地至纯,从来不记那些,时时处处都想着孝敬我们。”韩老夫人一来是要缓和气氛,二来也是真想夸夸青瑶,便带笑说了起来。

韩老太爷点点头说道:“嗯,瑶瑶真是个好丫头,满府的孩子,就这瑶丫头还随我,有些个作画的灵气,夫人,如今瑶瑶的画作的越发好了,前儿我拿着她画的劲竹图给老华看,可把老华的眼睛给看直了,我瞧他那意思,是要扑上来生抢呢。”韩老太爷想到自己在老华太医面前显摆,老华太医那个眼红眼馋,不由笑了起来。

韩老夫人心中松了口气,赶紧应和道:“可说是呢,这也是老太爷教的好,瑶丫头自己肯用功之故。”

躲在里间的李氏听着公婆夸奖青瑶,倒没有不高兴,反正她也没有女儿,瞧着青瑶刚才对青鑫也是真心真意的照顾,李氏也不是那什么都不通的人,更要紧的是,青瑶现在正得老太爷和老夫人的心眼,只要不是脑子被驴踢了的人都应该知道,现在和青瑶搞好关系,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李氏心中暗自做了决定,以后要更加拉拢青瑶才是。

韩老太爷笑了一回,韩老夫人生怕他又揪着处置陈氏的事情不放,便笑着说道:“老太爷还没瞧见璞哥儿吧,果然是个好的,生的和远城小时候一模一样,眼睛大大的透着股子机灵劲儿,日后好好教导,必是能成才的。”

韩老太爷却没有笑,在这个嫡庶有云泥之别的时代中,出身先就决定了一个人一大半的命运,璞哥儿再好,也只不过是个庶子,能有什么大的作为!

屋子里的李氏听着公公婆婆的对话,眉头皱了起来,二房里只有一个韩青鑫,到底是单薄了些,她当年生青鑫时伤了身子,想再生一个也难了,韩二老爷身子不便,屋子里也没有妾室,若是…嗯,还是先见见那个柳氏,再瞧瞧璞哥儿,若果然是个好的,李氏心道,倒是要好好谋划谋划了。

青鑫瞧着自己娘亲眼神闪烁,不由叫了一声:“娘…”韩老太爷在屋外听着,明白自己刚才进来的急,二儿媳妇没有来得及避出去,便站起来沉声说道:“我去画室,让瑶丫头把肚丝汤送过去,省得在这里你嫌味道大。”说完,韩老太爷便大步走了出去。

韩老夫人轻出一口气,对从里间走出来的李氏说道:“你先带着鑫哥儿回去吧,万事有我做主,必不会让鑫哥儿委屈着,不过今天是你们大哥回来的好日子,先压一压吧。”

李氏自然不会和婆婆顶着来,忙笑着应了,便想带鑫哥儿走。可是鑫哥儿却惦记上青瑶做的肚丝汤,只扭着身子叫道:“奶奶,娘,我不要回去,我要吃大姐姐做的肚丝汤。”

原来鑫哥儿打小嘴壮,又爱吃又能吃,却还不怎么长肉,他听到有好吃的,是再也挪不动脚步的。听了鑫哥儿的话,韩老夫人和李氏不由都笑了起来。

第三十二章化解(二)

青瑶依着平日随老太爷老夫人吃饭时观察到的老太爷和老夫人的口味调了肚丝汤,在肚丝汤里略洒了胡椒面儿,点了青翠的香菜末儿和青蒜末儿,这是给老夫人准备的,老太爷的口重,要另调。扑香的味道一下子蹿了出来,惹得颐年居上上下下的丫头嬷嬷们都伸长了脖子瞧向小厨房,都想知道大小姐到底做了什么,怎么就这么香!

老夫人新分派给青瑶的丫头香云挑开帘子,香如托着一方乌木镶银托盘,盘中有一盏青瓷荷花碗,袅袅的热气升腾起来,那香气可不就是从这碗里蹿出来的。

老夫人这里近,青瑶便先送给老夫人品尝,鑫哥儿正扭在韩老夫人的身上闹着要吃好吃的,一看到青瑶带着香如走进来,鑫哥儿便扑向青瑶,兴奋的叫道:“瑶姐姐,我也要吃!”

青瑶温柔笑道:“鑫哥儿别着急,有你吃的,姐姐刚才做了一碗双皮奶,就是给你准备的,你是小孩儿家火气大,这肚丝汤不合你吃的,再有一柱香那双皮奶就蒸得了。”

鑫哥儿听说有自己吃的,便不再闹着要吃肚丝汤,只眼巴巴的瞧着香如手里的托盘,李氏见青瑶想着鑫哥儿,心里很高兴,便上前笑道:“难为青瑶想的周到,还给我们鑫哥儿做小点心,二婶谢谢你啦。”

青瑶赶紧笑着说道:“二婶太见外了,鑫哥儿是弟弟,做姐姐的理当关心爱护弟弟才是,不过是点小吃食,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东西,只要鑫哥儿喜欢便好。”

李氏听着青瑶识情识趣,心里对青瑶又多了一分喜欢。青瑶服侍韩老夫人尝了尝肚丝汤,韩老夫人只抿了一小口,便眉眼儿舒展的笑道:“想不到我们青瑶还有这本事,这肚丝汤鲜香美味,竟是我这辈子喝过最好喝的肚丝汤,鑫哥儿她娘,你也来尝尝,这大冷天里喝上一碗,真是暖到心里头去了。”

韩老夫人话音未落,青瑶便已经盛了一小盏送到李氏手中,李氏本来瞧不少肚丝汤这样下等的吃食,不过碍着老夫人的面子,勉为其难的尝上一口,她已经做好了这硬着头皮尝一口的心理准备,香气传入李氏的鼻端,李氏不由诧异的看着这盏肚丝汤,只见汤色纯白如奶汁一般,上面飘着点点青翠的香菜青蒜末儿,好看极了,便是不饿的人闻到这香气,瞧了这汤色,也会食指大动,口中直分泌某种液体。

浅浅的尝了一口,李氏眼睛顿时一亮,她也算得有见识之人,竟然从来没有喝过这样好喝的汤。李氏放到汤勺,便向韩老夫人屈膝行礼道:“多谢娘赏了这么好喝的汤给媳妇。”

韩老夫人哈哈大笑道:“谢错了,你该谢青瑶才是,这汤可是瑶丫头辛苦了大半天才煨出来的。”

李氏看着青瑶眼中含笑,脸上却绷着一本正经的神色说道:“这可是青瑶特意给爹和娘做的,媳妇是沾了娘的光,是以媳妇只谢娘。”

青瑶知道李氏是在老夫人跟前扮相生儿逗趣,也配合的笑道:“二婶说的对极了,咱们一家子可不都是沾了爷爷奶奶的光!”

韩老夫人指着青瑶哈哈直笑,刚才的不愉快便在笑声中渐渐淡了。估计着时间差不多了,青瑶又去将蒸好的双皮奶取来,放凉了一些才给鑫哥儿吃,那香香甜甜的双皮奶完全收服鑫哥儿的胃口,他一阵风卷残云,便将那碗双皮奶吃的干干净净,吃完了还大睁着眼睛看着青瑶,意犹未尽的问道:“姐,还有没有?”

鑫哥儿的话惹得韩老夫人和李氏笑了起来,青瑶也含笑回答应道:“就这一碗,再没多的啦,鑫哥儿,点心再好吃也不能当饭的。如果鑫哥儿答应姐姐以后吃饭的时候多吃些青菜,不只吃肉,姐姐就会给鑫哥儿做各种各样好吃的小点心,保管一个月都不会重样儿。”

鑫哥儿犹豫了一下,毕竟他无肉不欢的小食肉动物,让他吃蔬菜,简直比要他的命还难受。青瑶也不催他,只是将双皮奶的空碗从鑫哥儿面前端了过来,鑫哥儿一看便叫了起来:“姐,每一种点心都象双皮奶一样好吃么?”

青瑶笑着说道:“怎么能都一样好吃呢?”

鑫哥儿闻言不由垮了小脸,脸上的失望已经明明白白的写了出来,青瑶扑哧一笑的说道:“姐姐至少有二十几道点心比双皮奶还好吃。”

鑫哥儿闻言欢呼起来,他扑到青瑶身上急切的叫道:“姐,我听你的,每顿都吃菜,不光吃肉。”

韩老夫人犹可,李氏听了这话不由念了一声“阿弥陀佛”,为了让鑫哥儿不挑食,她可是费尽了心思,不想青瑶只用一道小点心,便替她解决了这个大问题。

“青瑶,你让二婶可怎么谢你才好呢!”李氏激动的抓着青瑶的手说道。

青瑶落落大方的笑道:“二婶,您又见外了,我们是一家人呀!”

韩老夫人闻言连连点头道:“瑶丫头说的好,我们是一家人!”李氏听了在心中暗自思量,老夫人和青瑶的这句一家人,可是份量不轻。

见老夫人喜欢这道肚丝汤,青瑶便放了心,只福身说道:“回奶奶,灶上还煨着汤,青瑶要去调味,送到画室去。”

韩老夫人点头笑道:“快去吧,你爷爷口重,那辣子要多放一些。”

青瑶笑着应了,才轻盈的退了下去,韩老夫人看着青瑶退下,心里欢喜极了,同时又有些后悔。老夫人在后悔,有这么好的孙女儿,她以前为什么就没有好好疼爱她,珍惜她,以至于让她吃了那么多的苦头。

第三十三章祖孙交心

在青瑶治病,休养身体的这两个月以来,韩老夫人已经将过去十来年陈氏如何对待青瑶的事情查的一清二楚,虽然慑于陈氏的地位,府里人对老夫人都是藏一半说一半的,可是他们却瞒不了韩老太爷的心腹们,韩老太爷将心腹们的调查结果放到韩老夫人面前,看得韩老夫人浑身直打颤,她再没想到瞧上去大方得体宽厚的大儿媳妇竟然是那么狠毒的人,她对青瑶就象是对待仇人一般,若不是老太爷发现的及时,只怕青瑶就被那陈氏活活治死了。

韩老夫人先前虽然不喜欢青瑶,可也不容有人这样做贱她的嫡孙女儿。本来韩老夫人要立刻发作了陈氏,是韩老太爷拦住了她。发落陈氏容易,可打的不只是陈氏的脸,还有她娘家的脸,更重要的是打了他们的大儿子韩远城的脸,如今韩远城仕途正顺,此时若是暴出继妻虐待嫡女的丑闻,御史一参,韩远城这辈子就算是完了。为了儿子,这口气不忍也得忍。

韩老夫人在老太爷的劝说下算是先将这事压了下来。可是以韩老夫人的性子,却是从此在心里厌了陈氏,再看到陈氏,便不是从前那样面带笑容了,不论陈氏说什么做什么,韩老夫人都会联想到一些很阴暗不堪的东西,陈氏,从些被韩老夫人定性成了罪人。

李氏心里喜欢青瑶,又见老夫人对青瑶格外亲近,便陪着老夫人一起夸奖青瑶,只把青瑶夸的如天仙一般。也就是这会儿青瑶已经去了厨下,没在屋里待着,否则她一准会被李氏夸的面红耳赤不可。在厨下用麻油做了油泼辣子,盛了满满的一小碗,青瑶便连同调好味道肚丝汤一起送到了画室。

香气飘到了画室,韩老太爷闻着香气便眯起了那双虎目,常常的闻了一口,便大声叫道:“是瑶丫头来了?”

老太爷的亲随就在门外,立刻响亮的应了一声:“回老太爷,是大小姐来了。”

“快让她进来。”韩老太爷急切的叫道。

亲随打开门,青瑶带着些寒气进了画室,韩老太爷的眼光一下子落到青瑶从香如手里接过来的托盘上,因为路远,青瑶怕汤被风吹凉了,便用一个荷叶盖碗盖着碧绿的荷花汤碗,因为盖的不很严实,那香气还是蹿了出来,正蹿进老太爷的鼻子里去。

“丫头,是肚丝汤?”韩老太爷闻着味道不象自己以前喝过的,不由问了一句。

青瑶笑着点头,将托盘放到案上,给老太爷盛了一小碗,老太爷看到白生生的汤和青翠的香菜青蒜末儿,便满意的笑了起来,再看到那盛在白瓷小碗里红的耀眼的油泼辣子,老太爷高兴的眼睛都眯了起来,只连声叫道:“好好好,丫头,爷爷没白疼你!让我尝尝这辣子够不够味儿!”

老太爷是个嗜竦如命的人,他拿起勺子便挖了一大勺送入口中,辛辣之气只冲头顶,老太爷喜的大叫了一个“好”字,便下手如飞,只在眨眼之间,便溜溜吃了半碗油泼辣子,看得青瑶眼睛都直了,她还没见过这么能吃辣的人呢。刚才做油泼辣子的时候,青瑶被辣的眼泪直流,还是重洗梳妆后才送过来的。

“爷爷莫不是不喜欢喝青瑶做的汤?”青瑶怕韩老太爷吃伤了胃,便故意问了这句,老太爷嘿嘿一笑,端起碗来稀里呼噜便将一碗汤都喝光了,肚丝爽滑香嫩,竟不象平常吃的那样费牙口,老太爷到底有了年纪,牙齿已经开始松动,青瑶这道肚丝汤既让老太爷吃的过了瘾,又没让他费用咀嚼,老太爷自是明白青瑶的用心,放下碗笑着说道:“丫头,这汤好,明儿再做!”

青瑶笑着说道:“爷爷爱吃辣子,明儿青瑶给您做道嫩嫩的水煮肉片,再做一碗三鲜豆腐羹好不好?”

韩老太爷听着这两个菜名儿有些耳生,便笑着说道:“你这丫头会的倒是不少,只要多多的放辣子,青瑶做什么爷爷都爱吃。”

青瑶将碗碟撤下,韩老太爷也命亲随退下,脸上的笑容微敛,淡淡问道:“瑶丫头,你可是有话要对爷爷说?”

青瑶脸上浮现出些微不安,她犹豫的说道:“爷爷,父亲大人晚上就到家了,青瑶心里有些不安,毕竟是因为青瑶的事情,才让母亲失了爷爷奶奶的心意。”

韩老太爷嗯了一声,笑笑说道:“傻孩子,你有什么好不安的,又不是你做错了事情。你母亲行事小气心胸狭窄,又岂能怪到别人的身上,别怕,若是你爹爹为难你,爷爷就给你撑腰。丫头,你是我们将军府的大小姐,自要有一份气势。可惜你姑姑过世了,若是她还在,你能跟着她学学,是最好不过的。你姑姑没出门子之前,这府里的上上下下全是她管着的,那时候我们将军府比现在有规矩多了。这几年我和你奶奶也懒的费心思,才让你受了那么多委屈,青瑶,爷爷知道你是个识大体的孩子,现在我们没有真凭实据,也不好做什么,不过这笔帐爷爷心里会记着,总有一天爷爷会给你一个公道。”

想起早逝的爱女,韩老将军的神色有些黯然。他不禁在想,也许自己是真的老了,才会越来越喜欢回忆过去的人和事。抚今追昔,韩老太爷不胜唏嘘,让青瑶看到了什么是将军垂暮,她的眼眶不由一阵酸涨,眼泪不觉便落了下来。

韩老太爷瞧着青瑶落泪,用宽厚的手掌轻抚着青瑶的头,沉声郑重的说道:“丫头,爷爷平生有两个心愿,这头一个也算是实现了,这第二个,有了你,爷爷就看到了实现的希望。爷爷自负画艺不俗,总想着家里有个孩子能继承爷爷的衣钵,青瑶,你就是爷爷的希望!只要你继承了爷爷的衣钵,爷爷纵到了九泉之下,也当放声大笑,我韩振纲后继有人啊!”

第三十四章初见亲爹

说到作画,韩青瑶带泪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韩老太爷瞧着韩青瑶的眼神,便知道青瑶是打从心底里喜爱这门艺术,不由的老怀安慰,满意的大笑起来。青瑶于绘画上极有悟性,可是却因为年纪小笔力不够,再加上整日被关在深宅大院中,未免被限制的眼界不够高,韩老太爷心里思忖着,一个模糊的主意在他的脑子里渐渐形成。

韩老太爷正出神的想着,忽听外面有下人通报,“回老太爷,大老爷已经到了门口,老夫人请老太爷带着大小姐去颐年居。”

三年未归的儿子到家了,韩老太爷心里也有些激动,满面红光的对青瑶说道:“丫头,跟爷爷去见你爹,万事不用怕,有爷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