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上三竿,宁海醒了过来。

宁湛一直守在床边,见他醒来以后紧张地问道:“爹,你怎么样?还疼不疼?”想起昨晚看到的一幕,他心就一抽一抽的疼。

宁海动了动身体,发现竟然不疼了:“昨晚你请的是哪位太医?”去年复发了四次,请的几位大夫都束手无策,可这位白太医却成功地让他止了疼。由此可见其本事了。

宁湛看他神色,就知道已经不痛了:“是白太医。爹,白太医说你以后必须好好养着,若不然会痛得越来越厉害,而且持续的时间也会越来越长。”

自己的身体,再清楚不过了。宁海闻言点了下头:“你放心,我会遵了医嘱的。”这白太医有真本事,自然要听他的了这样,以后也能少受些罪。

如惠带着孩子过来后,一进门就听到宁海又发病了。见到宁海人好好的,松了一口气。不过很快,如惠就埋怨起来:“明知道自己身体不好做什么还大雪天赶路?爹,你也太不将自己的身体当回事了。”

宁海笑着道:“每年三四月我这伤都会复发,鞍山那边大夫医术不行,所以就想早些赶回来。”

如惠道:“爹,等你休养两日,我陪你去温泉庄子上住。等到五六月,咱再回。”到时候天气变暖了,宁海的伤应该不会再复发了。

宁海笑着道:“你陪我去庄子上?女婿跟外甥外甥女你不准备管了?”

如惠可不是头脑发热,她是早有打算的:“我把诗茵姐弟三人都带去。爹,这事我已经跟苒希商量好了。”这是尽孝,孟苒希哪会拒绝。

宁海觉得还是不好,哪能丢下女婿陪他这个老头子。

如惠说道:“阿湛要当差,府里一堆事弟妹也走不开。爹,你一个人呆在庄子上我可不放心。”不过两个月时间,她也走得开。

父女两人正说着话,就见钟善同小跑着进来道:“伯爷、世子,有圣旨到。”府里,已经好久没接到圣旨了。

想也知道,这定然是皇上恩赏了。不过看着虚弱的宁海,如惠很是担心。

见宁海要起身,钟善同忙说道:“伯爷,皇上特意叮嘱来颁圣旨的薛大人,说伯爷身体不适由世子接旨即可。”

若只是恩赏金银珠宝等财物,应该是公中的太监来颁圣旨。可现在却是由礼部官员颁圣旨,怕不仅仅是恩赏财物了。想到这里,宁湛心跳得厉害。不过怕空欢喜一场,他并没将心底的猜测说出口。

如惠觉得,皇帝还挺有人情味的。

宁海却还是起来,皇帝体恤可他不能拿乔。若不然,到时候那些御史又有话说了。

薛大人看到宁海,赶紧走过来虚扶了一把。这位主虽然退下来,可身份高呀!

宁海道了一声谢,就让人摆了香案,然后跪在蒲团上接圣旨。

听到皇帝将他升为安阳侯,宁海整个人都呆滞了。实在是,太出乎他的预料了。

一直到薛大人提醒他接圣旨,他才回过神来:“写皇上恩典,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说完,举起双手接过圣旨。

宁湛也高兴得不行,他刚才也猜测可能是升爵,若不然不会指派礼部侍郎来颁圣旨的。没想到,竟然真如他所预料的那般。

宁海小心翼翼地,将圣旨摆放到香案上,然后招呼薛大人留在家里喝茶。

薛侍郎坐下,喝了两口茶问道:“侯爷,你这病可严重?白太医可有说他能治好?”了解了宁海的身体,这样回去复旨时候皇帝问起他也好回话。

宁海笑着道:“这也是以前落下的病根,无法根除,只能好好养着。”

听到这话,薛侍郎站起来说道:“那侯爷赶紧回屋休息。”

宁海表示无妨,让薛侍郎再坐会。

薛侍郎笑着道:“我该回宫复命了。等府上摆酒,到时候下官定来讨被喜酒喝。”升爵这么大的喜事,肯定要摆酒了。

宁海笑着道:“等摆酒,一定请薛大人。”自新皇登基到现在,这几年除了恩封皇后的父亲为承恩候外,宁海是第一个升爵的人。

送走了薛侍郎,宁湛就扶了宁海回了他的院子。

如惠迎了上来,喜笑颜开道:“恭喜爹,贺喜爹。”她原本以为皇帝最多赏赐一些金银财宝,再没想到竟然会给他爹升爵。虽然她是出嫁女,但也与有荣焉。

宁海眉眼都带着笑:“我也没想到,皇上竟然会升我为侯爵。”

如惠说道:“爹为大明朝立下这么多功劳,担得起这份恩赏。”这份恩赏,她爹受得起。

宁海笑着道:“要是你娘听到这消息,还不知道多高兴呢!”

如惠莞尔:“我估计娘知道这事,恨不能立即飞回京城了。”

下午的时候,启浩过来看望宁海。虽然逗留的时间没多长,但从这事足以看出,哪怕安阳侯退下来皇上还是很看重的。

一时之间,来探病的人络绎不绝。弄得宁海,很是烦躁。

宁海与宁湛说道:“我后日就启程去温泉庄子上,家里的事就交给你了。对了,酒席也别多摆,二十桌足够了。”反正他是不耐烦应酬的,这些正巧交给儿子跟儿媳了。

“都听爹的。”因为如惠会跟着去温泉庄子上,所以宁湛也没啥担心的。

如惠回到孟家,就听到说孟老夫人朝陈氏发了一顿脾气。

“老夫人好端端的,发什么脾气?”老夫人那可是菩萨一样的人物,哪怕她对不满也只是冷着脸,很少骂人。反正如惠嫁过来这几年,没被她骂过。

麦穗摇头道:“具体什么事我也不清楚,只知道老夫人将五奶奶骂了一顿。”

如惠去三房看望陈氏,见她神色如常放心不少:“我一回来就听到你被老夫人骂了,为的什么事呀?”

陈氏笑了下道:“谁胡编乱造的呀?老夫人只是抱怨三老爷不回京,并没骂我。”

说起三老爷,陈氏摇头道:“我公爹将那棉花当心头肉一样疼爱,棉花不回来,三叔自然也不愿回来了。”

棉花在周氏面前大气都不敢喘一声,虽不知道周氏用了什么手段,但这也总归是件好事。而周氏不回京,三老爷肯定也不会回来了。

要如惠说三老爷留在老家更好。自他回了田产归大房管后,孟家内院就分外和谐。

陈氏笑道:“忘记跟你说了,棉花生了,生了个儿子。我听说母亲将这孩子抱在膝下养,等满了周岁就记在她名下。”记在周氏名下,也算是嫡子了。不过她儿子都那么大了,并不在意此事。

如惠听了并不意外,因为周氏一开始就这么打算,并没做任何掩饰。

陈氏问道:“三嫂,伯父的身体没什么大碍吧?”其实若有什么妨碍,如惠神色不会这般轻松。

“以前打仗落下的伤病,太医说没办法根治,只能好好养着。”说完,如惠道:“不过家里倒是有件喜事,我爹升爵了,皇上升了他为安阳侯。”

陈氏一脸欣喜:“这可是大喜事。三嫂,恭喜你了。”娘家显赫,这女人在夫家才不怕被欺负。

没等如惠开口,就就听到丫鬟在外说五爷回来了。

孟广武急匆匆地掀开帘子,刚想开口说话就看见坐在陈氏旁边的如惠:“三嫂。”

如惠笑着点了下头,说道:“我也该回去了,圆姐儿这么久没见到我这会估计到处找我了。”孟广武一脸急色,看得出是有事。

陈氏站起来道:“三嫂,我送你。”从始至终,她看都没看孟广武一眼。

“不用了,也就几步路就到了。”夫妻两人以前挺恩爱的,现在弄成这样,也忍不住让人唏嘘。

走出院子的时候,如惠隐约听到陈氏说‘我没钱’。她脚步一顿,然后仿若没听到这话似的,神色如常地走了出去。

孟苒希回来,如惠就与他说了这事:“我今日听见五弟朝五弟妹要钱。他吃用都在家里,能有什么用钱的地方?”

“这男人,也得交际应酬的。”这点上,如惠就做得很贴心。孟苒希以前念书时,出门应酬如惠都会给他钱的。

如惠白了他一眼,说道:“若只是正常的同窗之间的交往,五弟妹肯定会给钱的。”

孟苒希神色一顿:“你是怀疑五弟这钱不是用在正当处?不可能,五弟最是老实不过的人了,绝对不会去外面胡搞。”

“是不是在外胡搞我不清楚,我只是给你提个醒。省得万一出事,你怪我没跟你说。”孟广武如何,她才不在意了。就是看陈氏可怜,想帮衬她一把。不过这事,她是不可能出面的。

如惠也不担心孟苒希,因为一旦发现事情不对,孟苒希肯定会告诉老太爷的。

说完孟广武的事,如惠道:“我爹升爵了,这事你知道吗?”

孟苒希将孟广武的事放下,笑着说道:“知道,衙门里不少人还跟我道喜呢!”岳家越显赫,对他越有好处。衙门中有不少人,不知道多羡慕他呢!

“对了,如今升爵,爹应该没那么快去温泉庄子吧?”

如惠摇头道:“后日我就陪着他去庄子上,皇上点了白太医做爹的专治大夫。”

孟苒希点头道:“也好。等我休沐,就去庄子上看望你们。”

2200.第2200章 铁奎番外(130)

宁海去庄子上时将航哥儿也带了去,这也是宁湛的意思。祖孙两人以前都没相处过,让航哥儿跟着去也是想多培养下感情。顺便也让宁海教他武功,省得宁海在庄子上无聊。

如惠一大早就带着三个孩子,去了安阳侯府了。

孟老夫人忍不住跟孟尚书抱怨起来:“娘家的事那么积极,家里的事却没见她什么时候上过心。”孟家的事,如惠从没管过。她对其旁敲侧引,都没用。

孟尚书道:“以后苒希的前程,还得靠宁家帮衬。”宁家的侯爵能承袭五代,宁湛又是天子心腹将来前程无限。孙子有这样的妻族,是幸事。

孟老夫人神色一顿,转而说道:“老爷,真不让老三回来吧!”虽然孟三老爷留在京城也没干过啥事,更没给他们分过忧,但儿子一个在身边孟老夫人心里不踏实。

夫妻多年,孟尚书哪能不知道孟老夫人的心思:“过段时间,老大就会回来。”

孟老夫人不喜反忧:“老爷,是不是皇上要你退下来?”

之前孟尚书上折子告老致仕,皇帝没答应。当时孟老夫人还很高兴,以为丈夫得皇上的看重。结果真相却是皇上要让佑王当刑部尚书,然后又觉得佑王年岁太轻还得再磨两年,所以就让孟尚书继续留在这个位置。

孟尚书说道:“没有。不过就算现在不退,过两年也要退下来了。”事实上自上次衙门晕倒以后,衙门的事大半都交给佑王跟右侍郎处理,他自己则处于半退休的状态。

孟老夫人也知道,丈夫退下来三五年影响力可能还在,时间长了就不行。可苒希的仕途,才刚刚开始。想到这里,孟老夫人觉得她以后对如惠的态度,该和善些。

丫鬟在外说道:“老太爷、老夫人,三爷有事求见。”

那日如惠说了孟广武的事,孟苒希第二天就让亲信去查了。结果这一查才发现,耿氏将房子抵押给钱庄,拿了钱去放贷。放贷这事并不是她直接出面,而是让心腹去做。

放贷的事是违法的,官府抓得比较严,耿氏的心腹很快就被抓了。好在他没将耿氏供出来。可抵押期限到了耿氏还不起钱,钱庄要将她的宅子收了。

孟广武埋头读书,手头哪有什么钱。上次陈氏急用钱,他都只能卖了自己最心爱的端砚。如今,他哪拿得出五百两银子出来。可不还钱庄的钱,耿氏就得流落街头。没办法,孟广武只能跟陈氏要钱。可惜,陈氏一份银子都没给他。

孟老夫人气得额头上的青筋都起来了,怒喝一声道:“放贷可是损阴德的事,耿氏这是想钱想疯了?”

孟尚书神色淡然道:“她又不是我们孟家的人了,做什么都与我们不相干。”哪怕耿氏杀人放火,也与孟家无关。

孟苒希说道:“祖父,虽然她跟孟家没关系,但这样下去,五弟肯定会被她拖死的。”孟广武不是天资特别好的人,但却很勤勉。孟苒希真不忍心他寒窗苦读二十载,最后却毁在耿氏手里。

孟尚书说道:“这事,过两天我会跟他谈的。”他不希望因为此事,让孟苒希跟孟广武两人出现嫌隙。所以想晚两天,再与孟广武说这事。

谁也没想到,第二日孟广武跟陈氏两人又吵起来了。因为吵得很凶,连孟老夫人都给惊动了。

“为的什么吵架?”

陈氏哭着说道:“五爷要我拿五百两银子给他,我说没钱就跟我吵。”其实她知道孟广武要钱干嘛。她宁愿施舍给乞丐,也不会给耿氏一文钱。

同样,孟广武也清楚陈氏能拿出五百两银子出来。若不然,也不会跟她吵了。

孟老夫人因为得了孟尚书的叮嘱,所以明知故问:“广武,你要这么多钱做什么?”

孟广武可不敢说。说了,肯定会被骂得很惨。

孟老夫并没骂孟广武,左右这两日老太爷会找他说这事,只是说道:“你媳妇既要操持家务,又要照料四个孩子。广武,你也该好好体恤下她。”

当日晚上,孟尚书就找了孟广武谈话。这一谈,就是半天。

从书房回来,孟广武就去找了陈氏,说道:“祖父说我若是这次再没考中,就让我回老家去。”

陈氏哦了一声,就没下文。

这态度让孟广武很恼火,声音都忍不住大了起来:“我刚才的话你没听到吗?若是我今年再没考中,祖父要我回老家去。”

陈氏抬头看了他一眼,反问道:“你让想我说什么?这是老太爷的决定,岂是我能反驳的?”

她开的两个干果铺,如今一年能赚差不多两千来两银子。她儿女将来的聘礼跟嫁妆,可都指望这两个铺子了。所以就算孟广武要回老家,她也不会跟着回去。

看到陈氏这冷淡的模样,孟广武一腔的怒火瞬间就给没了:“你现在眼里就只有你的两个铺子,连我的前程都不在意了?”

陈氏轻笑了下道:“你的前程?你告诉我,你有什么前程?”

孟广武看着陈氏,一脸的不可置信:“你、你现在竟如此看低我?”以前,陈氏可是很笃定他能考中的。

陈氏嗤笑一声道:“我不是看低你,而是有她在,你觉得你有什么前程?她现在就敢放贷,等你当官了仗着你的势怕是杀人放过她都敢干了。”

“你知道?”

陈氏道:“你跟我要那么多钱又不说清楚,我自然要让人去查一查了。孟广武,你要孝顺她我拦不着,但我的钱,让她别惦记。我一文钱,都不会给她。”她已经对孟广武死心了,行事自然也没了顾忌。

夫妻两人,再一次谈崩了。

孟苒希一休沐,就跑去温泉庄子看望老婆孩子了。

看到女儿跟女婿两人恩恩爱爱的,宁海自然高兴。可一想到方辉,他心情忍不住又有一些黯然。

如惠看着他神色不大对,找了个借口支开了孟苒希:“爹,可是苒希做了什么让你不高兴的事?”

宁海摇头道:“看着你们姐妹与阿湛都过得这么好,爹很欣慰。可你大哥…咳,都怪爹,当日就不该由着你大哥。”如意跟彭康顺夫妻感情也极好,如今两人都生了四个孩子了。唯一的遗憾,生的是四个小子,如意如今一直心心念念想要个闺女。

哪怕事情过去那么长时间,肖氏也安好无恙,可如惠仍不待见马氏。不过好歹马氏是长嫂,如惠也不会傻得在宁海面前说她坏话了。

宁海犹豫了下说道:“如惠,你说我给你大哥娶个二房怎么样?”

这主意,可真不怎么样。

见如惠看着他,宁海说道:“你大哥上次到铁家村,连身换洗的衣裳都没带,有媳妇跟没媳妇一样。另外马氏又不会管家,出门应酬就得罪人。”

如惠虽然觉得这是个馊主意主意,不过她也没反对:“爹,这事看他自己的意了。若他不同意,你私自给他娶个二房,以后影响了仕途他得怪你了。”

“我写信问问他。”若不是马氏实在太差劲,他也不会想这么个法子了。娶个二房名声是有些不好听,但儿子至少身边有个知冷知热的人。

若是如惠知道这是给自己找事,她肯定就反对了。

肖氏跟着傅氏回县城,无聊得去逛街,结果吹了冷风病倒了。好在她身体一向健朗,吃了几副药就好了。这之后不敢再出门了,只留在家里,然后日日盼着天气快些转暖,也好早些回家。

来了这一次,肖氏再不想来第二次了。

听到安阳侯府来人,肖氏皱着眉头道:“什么时候京城里多了个安阳侯府?”她家老爷是安阳伯府,如今来个安阳侯算怎么回事呀!也不知道,皇上怎么想的。

结果一问才知道是丈夫升爵了,从安阳伯升为安阳侯了。当下,肖氏欢喜的眼泪都忍不住落了下来。

想到这里,傅氏立即说道:“舅母,这么大喜事得赶紧告诉祖父去。”

县里的县丞,马上就要退下去了。鸿博正在谋划此事,如今宁海升为侯爵,这事十拿九稳了。

肖氏擦了眼泪道:“你派人回铁家村,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你祖父。”

当日晚上,肖氏就跟鸿博与傅氏说她准备回京了。

夫妻两人都反对,鸿博说道:“舅母,现在天气太冷了,不适宜赶路。再有半个多月,天气就转暖了。”

肖氏现在归心似箭,一天都不想再等了,就想着回家。

傅氏见怎么都说不通肖氏,婉转地说道:“舅母,五日后就是阿旺成亲的日子。等阿旺成亲后,我到时候陪你一起回京。”一是道贺送礼,二也是多走动增进感情。

肖氏摇头道:“不行,家里这么多事,你哪能走得开。”

傅氏笑着道:“让舅母一个人回京,我们可不放心。大宝他们都大了,走开三五个月无妨的。”

话都说到这份上,肖氏也没再拒绝了。参加完阿旺的婚礼,她就回京了。傅氏也如她所言,带着小儿子小女儿陪着肖氏一起回了京城。

2201.第2201章 铁奎番外(131)

阿旺成亲了,接下来就该处理段彩霞的事了。

鸿博是希望早些将段彩霞嫁出去了。在阿旺陪他妻子过门后的第二天,鸿博就找来阿旺,说道:“我想将彩霞许给李捕头,你看如何?”

这李捕头是县衙的捕快头子,算是地头蛇一个了。这样的人,阿旺自是听说过。

阿旺有些犹豫,说道:“大伯,我听说他前头的媳妇是被他打死的。”若此事是真的,他不大想结这门亲。

哪怕恨死了段彩霞,也不想她死。原本是想将她嫁得远远的,可鸿博夫妻不同意,他也没法。

其实阿旺觉得他父母很蠢。总跟祖父祖母要钱,他们能有几个钱。借助家里的权势,多个几个铺子还愁没钱赚。所以,他现在努力维系好跟鸿博一家的关系,为将来自己开铺子做准备。

鸿博摆摆手说道:“他媳妇是病死的,那传闻不过是有心人散播的传闻。阿旺,李捕快连手底下一帮捕快都制得服服帖帖,彩霞嫁给他定不敢起什么不好的心思。”李捕头的媳妇确实是病死的,不过有这么一个名号在,加上李捕头长得很一头黑熊似的,很多人不敢将闺女嫁给他。当然,愿意的他也瞧不上。

阿旺闻言也就不再反对了:“一切都听大伯的。”他现在也是看到段彩霞就烦,希望早些将她嫁出去,眼不见为净。

李捕头十六岁就进了衙门,在衙门呆了十多年,心思活泛得很。他很肯定这事有蹊跷,若不然主簿的侄女好端端为什么嫁给他一个鳏夫。不过铁家的靠山是安阳侯府,攀上了这层关系,他的孩子以后说不准也更有出息。

在官场上混的人,很清楚人脉的重要性。不过,他也派人去打听了。确定段彩霞并没与人有私情,他就请了媒人去段家提亲。

两个月后,他就将段彩霞娶进门。李捕头虽然在衙门俸禄不多,但做捕快油水足。李家不仅有个二进的宅子,还有铺子田产。

段彩霞一进门后,就有丫鬟使唤了,再不用自己干活了。这样的日子,是她梦寐以求的,所以哪怕李捕快长得不尽如意年岁也大,但她还是很高兴。可惜没多久,她就发现她不能出门。

一开始她还能忍,可段彩霞就喜欢串门的人。之前被关了几个月,如今嫁人后还被她,时间一长她就受不了。

李捕头说道说道:“我有时间会陪你出门的,其他时候,你就给我老老实实地呆在家里哪都不准去。”

“凭什么?我又不是犯人?凭什么不让我出去?”

李捕头嗤笑一声道:“我可不想像你爹一样,不仅成了千年的王八,还为此丢了命。”绿帽子戴了那么久都不知道,他这个岳父也是个蠢瓜蛋子。

段彩霞面色一片惨白,说话的声音都有些抖:“既如此瞧不上我,又为何娶我?”

“主簿大人想让我娶,我自然就娶了。”李捕头说完,看着段彩霞说道:“你若安安分分的待在家里,我自会好好待你。可若是敢私自外出,别怪我不客气了。”

若是被一两句威胁就退缩的人,那就不是段彩霞了。过了两天,趁着婆子跟丫鬟不注意她跑回家跟阿旺求助。

阿旺听了段彩霞的哭诉,只是说道:“既让你不要出门,平日就别出门了。女人家家的,总往外跑像什么样子?”主要是有韦氏的事在前,段彩霞安分守己才最好。

不顾段彩霞的哭求,阿旺还是将她送回了李家。

李捕头回来知道此事,将段彩霞打了一顿。然后,将她管在房间不准她吃饭。

段彩霞自小到大从没受过这样的苦。在饿得头昏眼花时,看见李捕头进屋,当下哭着说道:“当家的,我错了,我以后再不敢私自跑出去了。”

李捕头看着她,冷冷地说道:“若是再有下一次,我抽死你。”

看着李捕头阴森森的模样,段彩霞吓得魂都没了:“不会,不会再有下一次了。”

李捕头很满意。这女人就是欠收拾,打一顿就老实了。

肖氏半个月后回到京城。走到自家大门口,她仰头看着上面的‘安阳侯府’四个鎏金大字,目不转睛。

曾晨芙的大丫鬟迎了上来,说道:“夫人,外面冷,您快进屋吧!”

肖氏问道:“阿芙出门应酬吗?”若不然,以曾晨芙的性子肯定会亲自出来迎她的。

丫鬟摇头道:“夫人,这里不是说话的地,咱们进府再说吧!”

肖氏有些疑惑,不过也没多问。左右进府以后,就知道了。

回了自己的院子,坐下后肖氏道:“现在可以说了吧!”

丫鬟忙跪下告罪,说道:“夫人,世子夫人怀孕了。只是前段时间太过操劳动了胎气,如今正躺在床上养胎。”

肖氏忙站起来道:“你也真是的,怎么不早些说。”

说完肖氏就急急忙忙去看望曾晨芙,傅氏也跟了上去。

曾晨芙看到肖氏,就要起身。不过,被肖氏给按回去了:“好好躺着,不许起来。”

曾晨芙又躺了回去。

肖氏很是关切地问道:“太医怎么说?可说了有什么妨碍吗?”

曾晨芙笑着道:“太医说我不宜再操劳,孩子没满三个月最好躺床上。娘,没能出去迎你,还请您老见谅。”

肖氏道:“说得这是什么话,自然是身体要紧。既你不宜操劳,家里的事就交给我,你只管安心养胎。”要早些回来,就没这事了。说起来,还是她这个当婆婆的不称职。媳妇进门,她就当了甩手掌柜去了桐城。

曾晨芙也不敢逞强,万一孩子有个三长两短一辈子都追悔莫及了。

原本肖氏想休息两日也去温泉庄子上,可曾晨芙这个样子她自然得留下。

宁海还是接了肖氏的信才知道曾晨芙又怀孕了,还因为太操劳动了胎气。

“早知道就不办酒了。”若是孩子有个好歹,喜事变坏事了。

如惠宽慰道:“爹,这事哪能怪你。只能说,这个孩子来的太巧了。爹,你也别担心,我相信孩子弟妹跟孩子都会好好的。”

宁海说道:“要不,我们明日回京吧!”

“不行,爹,白太医说了泡温泉对你身体有好处。而且明天白太医还要给你施针,你哪能回去?”顿了下,如惠说道:“若是爹不放心,我明天回去看下。”

“好。”

一来一回,用了两天时间。

如惠回来的时候,正巧白太医施完针。跟第一次不同,如今每次扎完针前宁海都仿若从水里捞出来的,全身都湿漉漉的。

宁海随便冲了个澡,就让人将如惠叫了过来。

不等他开口,如惠就说道:“爹,弟妹跟孩子都很好,你不用担心。”

说完,如惠递给了宁海一封信:“爹,这是大哥的信。”

信还是密封的,可见是没拆开过了。

宁海看完信,与如惠说道:“你大哥信里说他同意娶二房,只是这人选希望我来定。”马氏这个妻子,方辉已经彻底失去了耐心。可家里,又不能没个主事的人。所以宁海的提议,正合他的意。

方辉娶不娶二房,如惠并不关心。

宁海却是说道:“如惠,你大哥不容易,你帮帮他吧!”

如惠一脸懵,良久后道:“爹,你不会是要让我给大哥寻二房的人选吧?”

“你娘的眼光我信不过,你弟妹如今要养胎不宜出门。所以,这事只能托付给你了。”如意跟如惠姐妹两人的亲事,也幸亏没让肖氏做主,若不然两姑娘不会过得这般好。

如惠可不想揽这事:“爹,我眼光也不好。这事,你还是找别人吧!”

宁海叹了一口气说道:“如惠,我知道你对阿辉不满,可他现在过得真的很不好。如惠,你就就帮帮爹,行吗?”四个孩子,如今最挂心的就是方辉了。每每想到马氏,他就特别的糟心。

如惠倒想拒绝,可听了这近乎请求的语气,拒绝的话怎么都说不出口。

沉默了片刻,如惠说道:“爹,那你想给大哥找什么样的?”

宁海是很务实的人:“只要要明理知事,能管好家里家外的事就行,其他的不求。”二房虽说是娶回家,可实际上仍是妾,不是没办法清白人家的姑娘没人会愿意做妾的。

“和离或者守寡的也行?”

宁海迟疑了下,点头道:“只要对方品性没有问题也可以。”如今只图人好,其他的条件差些也无妨。

她刚只是说说,并不是真的要给方辉找个和离或者守寡的。只是如惠也没想到宁海的要求竟这么低:“等我回京,我帮着寻摸下吧!”

听到这话,宁海忙道:“我这里也不需要你做什么,你明日就回去吧!这样,也免得女婿一个人在家没人照料。”

如惠自己也是当娘的人,知道做父母希望儿女都好:“也成,不过爹,我得带诗茵他们姐弟都带回去。”带孩子太累,哪怕诗茵他们都懂事了。可照料他们也一样要费很多精力的,如惠可不敢让宁海受累。

宁海有些舍不得,说道:“那等你空闲了,一定要经常带孩子回家来。”过一个月,他也要回京了。

如惠一口应下。

2202.第2202章 铁奎番外(132)

孟苒希一回到家,就听到如惠回来了,

虽然很高兴,不过孟苒希还是问道:“阿惠,不是说要陪爹到五月底再回来吗?还是说爹他也回来了?”

如惠笑眯眯地说道:“爹还得要过一个月才回来。他呀,是担心你一个人在家里孤苦伶仃的,就将我赶回来了。”

孟苒希好笑道:“哪至于这么凄惨。”现在不比从前,如今交际圈子宽了。如惠跟孩子不在家,他这段时间跟同僚出去喝酒的次数比往常多了。不过,没出去应酬的时候,他就在家里看书。

如惠闻言笑骂道:“我看你是巴不得我不在呢!没人管束,可以尽情潇洒。”

孟苒希赶紧道:“这可不能冤枉我。我平日喝酒那几家你都知道的。”

“不正经的地方,你去一个给我试试?”去那些不正经的地方,保不准什么时候就带了个女人回来。

孟苒希笑着道:“你放心,那些地方我门都不知道往哪开呢!”

如惠嘴角,忍不住往上扬。孟苒希在孟家的同辈,除了他之外,其他没成亲的都纳妾了。很多人都说孟苒希惧内,才不敢纳妾。可实际上,是孟苒希自己没这个心思。这男人有这个心思,女人再厉害也防不住。

麦穗在外道:“三爷、三奶奶,饭菜好了,是否现在端上来?”

吃过饭,夫妻两人陪着三个孩子。哄了三个孩子睡下,夫妻两人才上床。

温存一番后,如惠趴在孟苒希怀里说道:“爹准备给大哥娶个二房,可她又信不过娘,偏巧弟妹要养胎。所以,他就将这苦差交给我了。”

孟苒希皱了下眉头道:“阿惠,这种事你不宜插手,拒了吧!”其他事要他们夫妻帮忙,他绝不会有二话。可这种事,吃力不讨好的。

“我也想拒绝,可看着爹难受的样子我又不忍心了。”说完,如惠苦笑道:“如今我们姐弟三人都过得很好,大哥就成了爹的一块心病。这事不早些解决,爹就一直不能释怀。不过你放心,我已经跟爹说好了,我只是暗中帮忙寻摸。寻到合适的人选告诉他,让他定夺。”

做了夫妻这么久,孟苒希哪还能不知道如惠是刀子嘴豆腐心。

想了下,孟苒希说道:“要你瞒着暗中挑人,到时候被人知道,他们定然以为是你的主意。既爹要给大舅哥娶二房,这事众人迟早会知道。还不若一开始就将消息放出去,也会有人主动上门说此事。”消息放出去,范围也能扩大。

如惠觉得孟苒希说得也在理:“行,我明日回家跟娘与弟妹说下这事。”

方辉想娶二房,宁海也赞同,肖氏跟曾晨芙自然没有异议。

肖氏知道丈夫将这事交给如惠,说道:“这不胡闹吗?你一个出嫁的姑奶奶,插手娘家大哥房内的事传扬出去像什么样?”不知道的,还以为如惠连娘家大哥的房内事都要管了。丈夫真是越老,越糊涂了。

如惠直言不讳地说道:“爹也是没办法。爹信不过娘的眼光,弟妹又要养胎。”

其实就算曾晨芙没养胎,她也不会插手这事了。马氏与她是妯娌,唇亡齿寒。以后万一公爹不满意她,也想给丈夫娶个二房到时候她怎么办?当然,她阻止不了宁海跟方辉的决定,但她是绝对不会管这事的。

肖氏气得不想理如惠。

晚上的时候,肖氏就跟宁湛抱怨道:“你爹也真是的,怎么能让如惠办这种事。”

宁湛点头道:“二姐确实不适合插手这事。娘,这事还是你来操持吧!”这事,只有肖氏来办最合适。毕竟,当年马氏做下那等忤逆不孝的事,肖氏要给方辉娶个二房也合情合理。

肖氏哼哼了两声道:“你爹说我眼光不行,怕我挑的人选不好。”

宁湛轻笑了下,他爹的担心也不无道理。他娘看人的眼光,实在不怎么样。也幸亏他媳妇是太后娘娘帮着挑的,否则他得自己选媳妇了。

心里这般想,却不能说。宁湛笑道:“娘你帮着相看,最后让爹拍板。”

都说女儿贴心,要肖氏说最贴心的是儿子才对。像如惠总气她,而阿湛什么时候都站在她这边。

“嗯,听你的。”

有些人为了往上爬,什么都可以牺牲。能攀上安阳侯这棵大树,对这些人来说牺牲一个女儿真不算什么。而且方辉个人条件也很好,所以这消息一放出去,安阳侯府顿时热闹了。

过了一段时间,肖氏还真从中相中了两个姑娘。这两个姑娘识文断字,模样也长得俊俏。

相看好了人,肖氏就派人将这两个姑娘的情况派人告诉了宁海。

宁海派人一查,就知道这两个姑娘都是庶出了。因为是贵妾,庶出嫡出倒无妨。可这两姑娘一个性情懦弱,一个削尖了脑袋想嫁入高门。

知道这两个姑娘的底细,宁海一脸庆幸地与阿绍说道:“幸好我当年将阿湛的婚事托付给了太后娘娘。”让肖氏挑,怕这小儿媳也不会比马氏强到哪里去了。

其实宁海真多虑了。宁湛孝顺不假,但他又不是愚孝,相反他很有主见。若是肖氏选的姑娘不合他的意,他肯定不会娶。

阿绍说道:“这事,还是交给二姑奶奶比较靠谱。”他家夫人管家理事确实不错,但这看人的眼光真不行。

没法,宁海只能写信给如惠了。

如惠将信递给孟苒希,苦笑着说道:“我就说,这事最后还得落我头上了。”

孟苒希知道这次是不能再拒绝了:“你暗中相看下,相中了跟爹说。到时候,对外就说是母亲相中的。”他就一个要求,如惠面上不能沾手此事。

如惠点头。

可要寻到满意的人选,且对方也同意,这并不是容易的事。一直到宁海回京,如惠都没相到符合条件的人。

宁缺毋滥,宁海也没催促。不过他准备等人选定好,他就让方辉回来。

肖氏见宁海要求那么高,劝道:“这是要娶二房又不是娶正室,别要求那么高,差不多就可以了。”

宁海不高兴地说道:“我的要是明理能掌家管事,可你看看你给找都是什么?”那两个姑娘长得是漂亮,可这娶的是能掌家的侧室,又不是红袖添香的美妾。

肖氏气呼呼地说道:“不乐意就算了,我还不想费这个神呢!”

夫妻两人为此事吵了起来,。接连三天都没说话。

曾晨芙知道与宁湛说道:“夫君,要不我去劝下娘,你去劝劝爹。”老两口吵架,弄得她都不安心了。

宁湛却是笑了下道:“我们去劝,他们反而会拗着劲头不理对方了。不管他们,过两日就好了。”

曾晨芙有些不相信。却没想到,过了两日宁海果然与肖氏和好了。

这日,孟苒希从衙门回来与如惠说起一件事。他一个同僚的妹妹定了亲,男方是诚安伯夫人的娘家二哥的儿子。可惜,对方在婚前半年病逝了,萧家的二太太要求他同僚的妹妹嫁过去守望门寡。

如惠问道:“这也太过分了,你同僚他们家能答应?”这守了望门寡,等于死活将一辈子毁了。若换成是她,听到这话保准将对方打成猪头。

孟苒希说道:“这个我不清楚,你可以派人去打听下。”

“什么?”

孟苒希说道:“不是要给大舅哥娶二房吗?你去看看这姑娘性情怎么样?若是符合爹的要求,这事不就解决了。”

如惠有些犹豫:“这不是趁人之危吗?”这种事,感觉有些不道德了。

“这算什么趁人之危。若是他们家顶不住萧家的压力将姑娘嫁过去守望门寡,那这姑娘一辈子就毁了。再如何,做人二房也比守望门寡强。”说完,孟苒希说道:“不过你觉得不好就算了,当我没说。”

如惠觉得汤家的人一定会拒绝萧家这个无理的要求。毕竟这守望门寡太苦了,可不是一般人受得住的:“还是不要了,人选我们可以慢慢寻摸。”

谁料到,过了两日孟苒希与如惠说道:“今日汤兴修找我,说了他妹妹汤家二姑娘的事。”这姑娘上头有个庶姐,她在汤家排第二。

如惠面色微变:“不会是汤家答应让汤家二姑娘去守望门寡吧?”

孟苒希点头:“唐兴修不同意此事,可汤家当家作主的是他爹。所以他就求我,希望我能将汤二姑娘引荐给岳母认识。”唐兴修只是吏部的一个笔帖式,可以说是衙门里最低级的文书官员了。可就是这个差事,也是家里走关系才进的。他有心救妹,却没这个能力。

如惠有些不可思议地说道:“怎么会有这么狠心的亲爹?”

孟苒希笑了下说道:“在官场上,为了利益前程牺牲个女儿算什么。”想也知道必定是萧家许了什么好处,所以汤老爷才会答应对方。

这做人二房虽不体面,但好歹以后还能生儿育女有个指盼。可守望门寡没丈夫没孩子,什么指盼都没有。活一日,就是熬一日了。

如惠叹了一口气说道:“那成,我派人去打听下吧!”若是符合条件,再寻机见一面。若这姑娘不错,到时候就跟他爹说。

2203.第2203章 铁奎番外(133)

汤家并不是什么大户人家,门户也不是很严,他们家的事很容易就能打听到了。

如惠没让自己的人去,而是叫了孟苒希的长随长列去打听此事。这样,也不打眼。

只用了一天,长列就给如惠回了话:“三奶奶,汤家二姑娘六岁去了女学念书。不过在她十岁那年汤太太病逝了,她也就没再去女学继续念书了。”

如惠有些意外,没想到对方竟然念过书:“还有呢?”

长列回道:“两年前她就跟汤家大奶奶学管家了。去年年底汤家大奶奶生病她帮着管家,管了一个多月,没出什么差错。”

如惠颔首,他爹要求女方一定要能管家理事,这方面汤家二姑娘完全符合要求。

想了下,如惠又问道:“这位汤姑娘长得如何?性情怎么样?”

长列说道:“据汤家那位管事婆子说这汤二姑娘长得很漂亮,与人说话时也是细声细语的。当初萧家六爷一眼就相中了她,然后求了家人上汤家提亲。”萧家门第比汤家要高,若不是汤二姑娘样样出色,哪怕儿子相中萧家二夫人也不会上门提亲。

晚上孟苒希回来,如惠就与他说道:“你跟汤二爷说一声,我想见见汤二姑娘。”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见过人后她才好跟宁海说。若不然娶了个泼妇或者跟马氏一样,又有的闹腾了。甚至,到时候还会怨上她。

若不是心疼宁海,如惠是真不愿意干这吃力不讨好的事。

过了两日,孟苒希与就如惠说道:“唐兴修说她大嫂三日后会带了汤二姑娘去灵山寺上香,你要见她就得去灵山寺了。”

如惠多敏锐的人,一听就问道:“汤兴修将这事跟汤家大奶奶说了?”

孟苒希摇头道:“这个不清楚。不过,汤兴修是没法带汤二姑娘出门的。”唐老爷怕他将汤二姑娘带出来送走,让他们找不着人了。

如惠嗤笑一声说道:“看来,汤家大爷跟汤家大奶奶都赞成汤二姑娘去守望门寡了。”若不然,汤家老爷不会对他们夫妻这般放心了。

如惠在灵山寺如愿见到了汤二姑娘,可惜没能说上话。因为这姑娘身边,有两个婆子寸步不离地跟着。

汤二姑娘确实如长列所说,长得很漂亮。如惠自言自语道:“有时候容貌出众,真不是什么好事。”若是汤二姑娘没长得这般漂亮,也许就不会被萧家六爷看中,也不会被逼着去守望门寡了。

麦穗却是说道:“三奶奶,这姑娘整个人一点生气都没有。”看着,就跟个木头人似的。

“换谁碰到这种事,都得心如死灰。”不过若是换成是她,宁愿拼尽一死也不会去守望门寡了。

麦穗不由说道:“那她为什么不逃呢?跑去女子救济院也行呀!”

如惠看了她一眼,说道:“你当她身边两个婆子是摆设?还有,她知道女子救济院在哪里?要身边没人护着,跑出来碰到拐子被卖到青楼,那更生不如死了。”长得这般漂亮身边没随从跟着,百分百得遭人惦记。

麦穗打了个冷颤,没再敢说话了。

回到家里,如惠将这汤家二姑娘的情况都写下来,然后派人送去给了肖氏。

肖氏虽然很不愿让如惠插手这事,可如今人选已经相好了,再吵也没意义了:“如惠给方辉相中了刑部主事汤家的二姑娘。”

“这姑娘怎么样?”

肖氏说道:“阿惠说这姑娘在女学念过书,后因为母亲病逝没再去了。长得很漂亮,管家理事也没问题。”

“性情怎么样?”

肖氏摇头道:“阿惠说她打听到此女性情宽厚为人和善,不过如惠只是远远见过一面并没接触过,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宁海皱着眉头道:“这姑娘条件这么好,汤家愿意让她给阿辉当二房吗?”

肖氏面露厌恶道:“这姑娘的未婚夫是萧家的六少爷。不过这萧家六少爷半年多前病死了,对方要她嫁过去守望门寡。她爹跟大哥,都同意了。阿惠说,汤家必定许了什么好处给他们。”这当爹跟大哥的,也够狠心的。

肖氏接触过两个守望门寡的女人。按照肖氏的说法,这两个女人跟活死人没啥区别了。活着,完全就是在熬日子。

“萧家?不会是萧大学士他们家吧?”萧大学士,也是当今圣上的老师之一。若是他们家,宁海可不愿意与其交恶。

肖氏摇头道:“不是,是诚安伯夫人萧氏的娘家。”萧氏二哥倒是有些才能,如今在山西省内任一知府。

听到这话,宁海心中的顾虑顿消。第二日他就请了他一个如今在刑部当差的旧部,让他跟汤家老爷说这事。

当日傍晚这位旧部就跟宁海说,汤家老爷同意将汤二姑娘嫁给了方辉做二房。

这其实在宁海的预料之中。就汤老爷这种人,只要他给的好处比萧家多自会答应。再者,宁家的门第可不是萧家能比的。

萧家知道截胡的是安阳侯府,也是敢怒不敢言。没办法,谁让势不如人呢!

虽然说二房也是娶,但却没有娶妻那么复杂跟繁琐。重视的话选定日子摆上几桌,请至亲的人来吃杯喜酒,然后敲锣打鼓将人迎进门。不重视其实与纳妾没什么区别,一顶花轿将人抬回家就完事了。

宁海是比较重视此事,所以就请了高僧选个好日子。日子一定下,宁海就写信给方辉让他接到信回来。在信里,他还特意叮嘱方辉将壮哥儿带回来。

接了信,方辉就跟上司告假。因为这次回去不仅要娶侧室还要分家,所以他请了两个月的假。

回到家,方辉就去找了马氏。自上次的事出了以后,马氏三五个月都未必能见到方辉一面。

马氏看到他,惊喜不已地迎了上去:“相公,你回来了。”

方辉神色很冷淡,说道:“爹写信来,要我回京一趟。”

马氏听到这话,小心翼翼地问道:“我也要回去吗?”她一点都不想回京,因为回京就得面对肖氏以及据说样样出色的弟妹。

以前还没觉得,可现在方辉却是特别讨厌看看到马氏这模样了。夫妻这么多年,他自问对马氏已经很好了。可她却还是这模样,好似虐待了她似的。

方辉说道:“你不用回去。不过爹信里说,让我带了妞妞跟壮哥儿回去。”

马氏面露惊恐,想也不想就说道:“不行,不能让妞妞跟壮哥儿回去。老爷,他们可是我的命根子,你要带走他们,就是在要我的命。”

方辉忍着怒气说道:“这次带妞妞跟壮哥儿回去是为了让他们上族谱。还是说,你不想让他们上族谱了?”不上族谱,就不算是宁家的人。以后宁家,完全可以不认的。

马氏再愚蠢,也知道上族谱对孩子意义重大:“让妞妞跟壮哥儿回京城可以,但我也要回去。”再不想见到肖氏,可为了孩子她也只能跟着回京了。

“你回去做什么?是嫌自己做的蠢事还不够?”方辉对马氏早就没了耐心:“我只是告诉你一声,你同不同意,我都要带他们回京城。”

可惜,妞妞不配合。她一直哭喊着要娘,为此还将抱着她的婆子的手咬伤了。

方辉朝着她说道:“我们这次去京城,两个月以后就回来了。”

妞妞不愿意:“我不要走,我要陪在娘身边。除非,你让娘跟我们一起去。”

方辉面无表情地说道:“你真要陪在她身边,不跟我回京?”

妞妞倔强地说道:“我要跟在娘身边。”

方辉说道:“既如此,那你就留下吧!”其实宁海信里也只是让他将壮哥儿带去京城并没提妞妞,是他自己想带妞妞回京。却没想到,女儿不配合。

当日,方辉就带着壮哥儿回京了。

因为带着孩子,所以路上花费的时间比较长。半个多月以后,他才到京城。

方辉回到家,就带着壮哥儿去见宁海与肖氏:“爹、母亲,不孝儿回来看望你们了。”

壮哥儿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头:“孙儿见过祖父、祖母,祝祖父祖母身体安康,事事顺心。”

肖氏不喜欢马氏,所以对两个孩子也不亲近。不过,终究是自己看着长得的。等壮哥儿行完礼以后,肖氏将他拉到自己身边关切地问道:“赶这么远的路,可有累着?”

壮哥儿摇头道:“孙儿不累。”

肖氏摸了下壮哥儿的头,与身边的丫鬟说道:“带大少爷去泡个澡换身衣裳。”

壮哥儿看向方辉,见他点头这才跟着丫鬟走了出去。不过出去的时候整个人都绷得紧紧的,显然这孩子很紧张。

等孩子出去以后,肖氏说道:“汤家二姑娘长漂亮,还在学堂念过书,管家理事不在话下。若不是事出有因,这姑娘是绝对不会给你做二房的。方辉,等汤家姑娘过门,要好好待人家。”

“多谢母亲。”在发生那么多事后,肖氏还愿意为他的事奔波操劳,这让方辉既感动又内疚。凭良心说,肖氏作为一个嫡母,真的是挑不出半点错。

肖氏摆摆手说道:“谢就不用了,只希望你以后能把日子过好,别再像以前似的。这样,你爹也能少操几分心。”若不是为着宁海,她才不管这事。

方辉听了这话,很是羞愧:“都是儿子不孝,要爹跟母亲一直操心。”

2204.第2204章 铁奎番外(134)

壮哥儿泡完澡换好衣裳出来,就看见屋子里多了个长得特别好看的同龄人。

航哥儿一见到壮哥儿,很是高兴:“大哥,你终于回京了,我一直盼着你来呢!”

壮哥儿很是惊讶地问道:“你是谁?”壮哥儿的乳娘是京城人,所以他的京话说得很顺。

航哥儿有些意外:“我是远航呀,难道大伯没跟你提起过我吗?”祖父可是跟他说了好多回,说他有个哥哥在桐城。过不了多久,他就会回京的。到时候兄弟可以一起读书一起习武了,他可一直都在盼着壮哥儿回来呢!

壮哥儿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爹跟我提过。”只是他没想到航哥儿长得这么漂亮,他刚还以为远航是个姑娘呢!

两人只相差一岁,都已经开始读书习武,所以很有共同话题。

肖氏过来的时候,就见两人说得你一言我一语的聊得很投机。笑了下,肖氏没打扰他们,而是自己走开了。

因为方辉回来,宁海高兴之下喝了一杯果酒。儿女面前,肖氏忍着没说。可回到房间,肖氏就将她说落了一顿:“白太医怎么说的?说你半滴酒都不能沾。这才多久,你就将白太医的话当忘得一干二净了。”

宁海理亏,说道:“我这一时高兴,就忘记了。你放心,再不会有下次了。”

“再有下次,别怪我在孩子面前不给你留脸面啊!”

两人躺下后,宁海与肖氏说道:“壮哥儿跟远航两人很合得来。”

“他们只相差一岁,自然有说不完的话了。”壮哥儿性子像方辉,心眼实在。

宁海沉默了下道:“阿辉忙于公务,马氏又是那样一个样子,我实在是放心不下这孩子。晓玲,我想将壮哥儿留在京城。”

夫妻这么多年,宁海心里想的她还能不知道。

肖氏说道:“你问我干啥?这事得方辉跟马氏同意才成。”她虽然不喜欢马氏,但也不会迁怒于两个孩子。再者壮哥儿又不是奶娃子,需要她照料。

宁海神色稍缓,虽这事他能做主,但肖氏若因为厌恶马氏不同意让壮哥儿留下,对这孩子成长不利。

“阿辉已经同意了。”至于马氏,就她那德性不用问都知道肯定不同意了。不过家里的事都是男人做主,女人听从就是。不听从,不搭理就是。

肖氏哦了一声道:“我明日跟芙儿说一声。”曾晨芙因为怀孕,暂时由她管家。不过,等孩子生下来肯定家里的庶务还是得曾晨芙料理。到时候壮哥儿的吃穿用度这些还是得她来操心了。

数日后,方辉骑着高头大马,抬着花轿吹吹打打地将汤家二姑娘迎娶进门。

因为怕动静太大惹人非议,所以不敢办得太大,只开了四桌。来喝喜酒的,也都是至亲好友。

虽然是第二次当新郎官,可头次是为孩子才娶的马氏,所以他心情很平静。这次对汤氏,他是有期待的。

举起秤杆撩盖头时,他的手心都冒汗了。等盖头落下后,就露出了一张芙蓉秀脸。

汤二姑娘抬头看了一眼方辉,然后赶紧低下了头。不过紧张的心情此时却松缓了许多,因为方辉比她想象的要年轻不少。

在知道父兄答应让她去萧家手望门寡,她哭过闹过,可惜都没用。就在她绝望得想一死了之时,她二哥唐兴修跟她说安阳侯夫人相中了她,想让她给宁家大少做侧室。

虽然汤二姑娘到现在也不知道,为什么安阳侯夫人会相中她,两人根本没交集。不过当时听到这消息,她想也不想就同意了。给人做二房,也比嫁去萧家守着一块牌位过一辈子的强。

方辉坐在床边,握着汤二姑娘的手说道:“你别怕,我会待你好的。”

汤二姑娘轻声道:“我信你。”汤大奶奶与她说,宁家大奶奶出身低微为人粗鄙。后又忤逆安阳侯夫人,被安阳侯夫妻所厌弃。所以,他们才要给宁大少娶二房。若这消息属实,那也不怕正室以后刁难她了。

方辉听着这娇媚的声音,心头一热。自闹出那事以后,他就再没碰马氏了。到现在,已经素了两年。

发现自己的异样,方辉站起来朝着汤氏说道:“你好好歇歇,我去外面招呼客人。”他怕再呆下去,会克制不住自己要了汤氏。客人还在外面等着,他可不敢如此没分寸。

汤氏的丫鬟走进来,笑容满面地说道:“姑娘,姑爷很俊朗,人也很和气。”

嗯了一声,汤氏说道:“去给我打盆水来,我要净脸。”

方辉娶汤氏,从选日子到办酒宴都是宁海跟肖氏操办。从到头尾,都没让曾晨芙插手,只让她好好安胎。

宁湛感觉到曾晨芙心情不好,问道:“怎么了你?心情这般低落的?”

曾晨芙问道:“相公,若是爹娘不喜欢我了,会不会也给你娶个二房呀?”怀孕的人特别敏感,所以这事让曾晨芙很是忧心。

宁湛愣了下,转而好笑道:“你就为这事闷闷不乐呀?”

曾晨芙摸着肚子,没说话。

宁湛坐到她身边,轻声说道:“你呀,就爱胡思乱想。爹为什么要给大哥娶二房,还不是因为马氏太不堪了。忤逆不孝不说,连个当妻子的责任都没尽到。爹心疼大哥,就想给他找个知冷知热的人。”

曾晨芙说道:“那可以给大哥纳妾,干嘛给他娶侧室呀?”妾是纳进门,侧室是娶。既是娶,自然是要上族谱了。她生的孩子,也可以叫娘的。

宁湛说道:“爹是想为大哥找个识文断字能管家理事的贤内助。要只是纳妾,汤家二爷肯定不会找上门来了。”

曾晨芙反应过来,说道:“不是说让大哥娶二房是娘的主意?”怎么丈夫嘴里,却是他公爹的主意了。

宁湛闻言哭笑不得:“你平日那般精明,怎么这次也糊涂了。娘才不乐意管大哥的事,不过是舍不得爹日日为大哥的事挂心,才帮着分担的。大哥娶二房也是不得已,你这般好爹娘满意得不行,我对你稍微不好他们就会说我。所以,别胡思乱想了。”

在宁湛一通宽慰下,曾晨芙心情才有所好转。

第二日一大早,方辉陪着汤氏到了正院给宁海与肖氏见礼。

到了正院的堂屋,方辉见其他人都到了,只有曾晨芙没来。哪怕昨日宁湛有宽慰她,可曾晨芙心里还是膈应,就不愿来了。

宁湛解释道:“大哥,阿芙她有些不大舒服,还在屋里休息。”

宁海跟肖氏其实是第一次见汤氏。宁海神色淡淡的,反倒是肖氏很是意外。如惠说过汤氏很漂亮,却没想到不仅长得漂亮,看起来也娇娇弱弱的。

宁海给了个红包,沉声说道:“好好跟阿辉过日子。”除了婚礼有些低调简单,其他的与迎娶正室没啥差别了。

肖氏也给了一对鎏金石榴金簪当见面礼:“早些为宁家开枝散叶。”当年,她给马氏的是一对红宝石赤金发发钗。不过汤氏只是二房,所以礼也就薄了很多。

见完礼肖氏就以累了要休息为由,回了自己的屋里,并没让汤氏服侍他们用早饭。

跟着方辉回了院子,汤氏有些忐忑地说道:“大爷,母亲跟大嫂好像都不喜欢我。”她能感觉到,肖氏对她态度很冷淡。至于曾晨芙连面都不愿露,更不喜她了。

方辉笑着道:“没有的事。我回来时,母亲还跟我说你知书达理温柔可人,打趣我捡到宝了。”如嫡母所说,他确实捡到宝了。

汤氏对此,很是怀疑。

方辉握着汤氏的手,柔声说道:“不用怕,母亲跟弟妹都是好相处的人。”

就算不好相处,她也得努力与其打好关系。若不然,她怎么在家里站稳脚跟。

此时的汤氏并不知道,宁家很快就要分家。她需要讨好的,只是方辉一人。

用过早饭,她就去看望曾晨芙。

虽然曾晨芙有些膈应,但她只是针对这件事,并不是针对汤氏。说起来,汤氏也是一个可怜的人。

等看到温柔似水的汤氏,曾晨芙也摆不起脸来。靠在椅子上,曾晨芙解释道:“早晨起来有些不舒服,就没去正院,希望小嫂子不要见怪。”

汤氏忙说道:“不会,自然是孩子要紧。”

说了一会话,汤氏见曾晨芙面露疲惫,识趣地告辞了。

等她走后,曾晨芙忍不住摇了摇头。这汤氏不仅长得漂亮,人也温柔可亲。不用说,她那位大伯子以后定会将她放心坎里了。至于马氏,未来堪忧。

不过想着马氏做的事,曾晨芙也不同情她。落到今天这地步,也是她自己作的。说起来也是她婆婆心善,被气成那样也只是冷着马氏。换成其他人,还不得换着花样折腾得她生不如死。

这日太阳落山,汤氏去给肖氏晨昏定省。肖氏说家里没这规矩,但第二日天亮没多久她还是过来请安了。

伸手不打笑脸人,肖氏原本就是性子软的人。见她这般恭敬,更不会给脸色了:“明日就要回门了,不知道汤老爷喜欢什么,我也好准备。”汤家还不配让她叫亲家。

汤氏的笑容顿了下,然后垂下头道:“母亲不管准备什么,我爹跟大哥都会很高兴。”

想着为利益让她守望门寡的汤家父子,肖氏看着她眼中带着同情。

2205.第2205章 铁奎番外(135)

方辉陪着汤氏回门,宁海也与肖氏说了分家的事了:“明日,我就叫了宁湛过来,让他们两兄弟分家。”

肖氏是巴不得早些分家,哪怕汤氏对她恭恭敬敬的,可汤氏这身份还是让她膈应:“早些分了也好,将来我们不在,他们也不会为家产起纠纷。对了,家产怎么分,是让他们兄弟两人平分吗?”

宁海嘴角抽了抽,说道:“阿湛七成,方辉三成。”无规矩不成方圆。若是现在他让方辉跟宁湛平分家产,以后儿孙也都要这样分家安阳侯延续三代估计就得垮了。

肖氏哦了一声问道:“那四个铺子,你准备将哪一个给方辉?”其实宁海买了十几个铺子,不过自家只开了四个铺子,其他的都租出去。这四个铺子,每年合起来有三四万两银子的收益。

宁海说道:“方辉又不在京城,这铺子给他谁来打理?”

肖氏有些不相信地问道:“你的意思,这四个铺子都不给方辉?”

这些事,宁海都有考虑的:“嗯,没人打理,铺子给他没两年就得倒闭了。与其如此,还不如多给他两个铺面让他收租子的。”做生意可不是有权有势就行,得花费很多时间跟精力经营。若不然,很容易蚀本的。

肖氏是没意见的:“这事,你好好跟方辉说下,省得他到时候说你偏心。”

宁海压根不担心方辉会有意见:“偏什么心?我当年一穷二白,靠着自己置办的这分家业。他能分到这么多财产,还有什么不知足的?若是不满意就什么都别要,他凭自己本事挣分家业好了。”

两人正说着话,就听到丫鬟说方辉跟汤氏回来了。

肖氏有些讶异:“晌午都还没到,怎么就回来了?”着姑娘回门,都是吃过午饭才会回家的。

余梅说道:“听下面的婆子说,汤奶奶双眼通红,大爷也是满脸愠色。”

肖氏挥手让余梅下去,然后与宁海说道:“这汤家怎么回事?姑娘回门怎么还摆脸色?”

宁海压根不在意:“他们是摆脸色还是其他都无关紧要,以后让阿辉别再去汤家就好了。”又不是正经的妻族,对方要贪得无厌不搭理就行了。

肖氏笑着道:“阿辉马上就要回桐城了,以后三五年得回一次。他就是想去汤家,也没这个时间。”阿湛跟方辉马上就要分家,汤家想攀附安阳侯府,也攀附不上了。

午觉后,宁海派人叫了方辉到他书房,与他说了分家的事:“宁家已经没族人,就剩我一人。我也就你们兄弟两人,分家我也不打算请外人了,明日我直接给你们兄弟将产业分了。”一般分家会请宗族长老跟德高望重的长辈过来做见证。这样做,是怕将来起什么纠纷。不过,宁海觉得他们没必要请外人来做见证。

“都听爹的。”

宁海对他的态度很满意,说道:“家里有四个铺子,不过你不在京城没人打理,给你迟早得关门。所以我的意思是这四个铺子都给阿湛,你多拿铺面跟田产。”

御赐的皇庄跟标有皇家印记的东西都不能分的,都得给宁湛。能分的田产,也就宁海买的那些。

方辉没有异议。

父子两人谈了许久,等谈完以后已经是傍晚,宁湛都回家了。

宁湛想得很明白,宁海就他们兄弟两人,哪怕只得一半的家产这辈子的钱也用不完了。所以,他对分家的态度与方辉是一样的:“爹,分家的事你说了算。”

宁海非常欣慰:“账今晚就能算好,明日你们就将产业分了。不过,就算分产,你们也是兄弟,以后要互相扶持。”

兄弟两人一起点头。

汤氏看到方辉迎了上来,柔声问道:“侯爷找你做什么,说了这么久?”

“说分家的事?”

汤氏面色有些白:“分家?父母在不分家,好端端侯爷为什么要分家?”

方辉闻言笑了起来:“爹的意思是树大分枝,我们兄弟都娶妻生子了,分家更好。省得等他百年后我们兄弟为家产起纠纷,这样反而会伤了兄弟情分。”

汤氏很是松了一口气:“我还以为是母亲不喜欢我,所以想要分家。”

方辉笑着道:“你多想了。分家的事,爹两年前与我说了。这次回京,一来是为娶你,二也是为分家的事。”

汤氏反应很快,说道:“那分家后,我们是不是就要去桐城?”

“嗯。等将分到的产业梳理下,我们就回桐城。”说到这里,方辉道:“对了,爹说京城的先生比桐城要好。所以壮哥儿会留在京城,不会跟着我们回去。”

汤氏听了并不意外,长房长子很多都留在祖父母身边的。

因为宁湛跟方辉都表示分家听宁海的,而肖氏跟曾晨芙也没任何异议,所以第二天分家特别顺利。

产业分完以后,宁海朝着宁湛说道:“阿湛,你先出去,我有话跟你大哥说。”

宁湛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事,但可以肯定这事与分家无关了。若不然,也不会在产业分完后说了。

宁海将一张拟好的单子递给方辉,说道:“这些产业我准备过户到壮哥儿名下,你意下如何?”单子上列出来的田产铺子,是方辉分到产业的一部分。

方辉愣住了,良久后说道:“爹,您这是做什么?壮哥儿是我唯一的儿子,我的东西以后也全都是他的。”

宁海直言不讳地说道:“现在你是只壮哥儿一个儿子,可过不了多久就不是了。”汤氏又不是不能生,而且瞧方辉对她的喜爱,怕是以后生三五个都不成问题。当然,当长辈的自然喜欢多子多孙。可是,他也要保障壮哥儿的利益。

壮哥儿是宁海的第一个孙子,也是他看着长大的。这感情,自然格外不同。如今他又准备将壮哥儿留在京城,到时候壮哥儿与方辉一年难得见到一面。而汤氏生下的孩子能日日陪伴在方辉身边,时间长了,会怎么样真的无法预料。

方辉有些难堪:“爹,壮哥儿是我的嫡长子。就算我以后还有儿子,也是以他为重。”

宁海沉默了下,说道:“你知道吗?你母亲经常说我偏心于你,说我对你事无巨细地悉心教导,可却从没管过阿湛。其实你母亲也没说错,自小到大,我确实没管过阿湛。”不管是学业还是终身大事,都是太后在操劳。

能在太后身边长大,然后与四位皇子交好,宁湛的这种际遇多少人羡慕呢!结果到肖氏嘴中,好像还受了莫大的委屈,这不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嘛!

方辉心头腹诽,面上却是说道:“这不是情况特殊吗?若是他留在爹身边,爹肯定会悉心教导他的。”

宁海摇头道:“对阿湛,我确实没尽到一个当父亲的责任。”所以妻子责怪他,并无道理。好在阿湛不计较,也很孝顺。

这话,方辉就没法接了。

宁海跟方辉说这事,是想让他知道手心手背都是肉,不可能真的一碗水端平。

“阿辉,你就当我只给你一成半的产业,另外一成半给了壮哥儿吧!你放心,这些产业我会收着,等他娶妻生子后我就交给壮哥儿。”只希望,他能活到那个时候了。

方辉很憋屈,归根到底还是宁海不信任他,觉得他以后会委屈了壮哥儿。

哪怕心里不舒服,可宁海将话说到这份上,他知道自己反对也没用。

兄弟俩人去衙门过户的时候,宁湛才知道方辉一半的产业放到壮哥儿名下。

回到家宁湛就肖氏说了此事,然后问道:“娘,这事爹之前跟你说过吗?”

肖氏摇头道:“没说过。你说你爹也真是的,壮哥儿才那么点大,放这么多产业在他名下干嘛?”

宁湛很是无奈地说道:“娘,你多劝劝爹,让他安心养身体,家里的事别再操心了。”方辉所分到的产业如何处置,与他无关。宁湛就觉得,宁海操心太过对身体不好。

肖氏点头应了:“放心,我会劝他的。”

曾晨芙见到宁湛面露忧虑之色,问道:“可是过户的时候不顺利?”

她见过太多人家分家闹得鸡飞狗跳,有的因分产不均兄弟都断绝关系老死不相往来。宁家分家太顺利了,让她都有些不真实的感觉。

宁湛摇头道:“没有,过户很顺利。只是,爹将大哥所分到的产业放了一半到壮哥儿名下了。”

“我猜测爹是担心大哥以后会偏向汤氏所生的孩子,所以提前做了防范。爹也真是狗矛盾的,既怕大哥娶了汤氏会让壮哥儿受委屈,何苦又让他娶侧室呢!”身边没个女人,直接纳个妾伺候起居就好了。

对宁海让方辉娶二房,曾晨芙是颇有微词的。

宁湛道:“爹心疼大哥,可又怕委屈了壮哥儿,所以就用了这法子了。不过,我觉得爹就是爱操心。就算汤氏以后生了儿子,壮哥儿也是嫡长子。汤氏的孩子,还能越过他去?就算他想,祖宗家法也在呢!”

曾晨芙却持不一样的想法:“这可不一定。有的父母就没将产业给嫡长子,而是给了喜欢的儿子。”

“大哥不是那样的人。”

曾晨芙说道:“现在大哥是很疼爱壮哥儿,可过个二三十年,谁知道是什么样?”宁海这般做,至少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壮哥儿的利益。

2206.第2206章 铁奎番外(136)

方辉将所分得的产业归整好了,就准备回桐城。

壮哥儿知道方辉不带自己回去,难过得哭了起来。

宁海摸着他的头问道:“难道你不想陪在祖父身边?还有,你舍得下航哥儿吗?”这半个多月,壮哥儿跟航哥儿相处得非常融洽。

壮哥儿泪眼婆娑地说道:“想。可是我若不回去,我就见不到娘跟大姐了,我娘她肯定会很伤心的。”

“壮哥儿真是个孝顺的好孩子。这样,等明年过年让你爹带了她们来京看望你。过几年等你大了,你也可以自己去桐城看望她们。你暂时,就留在京城念书,好不好?”这么小就要离了父母,确实有些残忍。可谁让方辉忙,而马氏又不着调呢!

方辉走后,壮哥儿就与航哥儿一起读书。虽然他已经启蒙一年,可以前先生只教了他三字经,而且只是背诵并不解其义。所以侯府请的这位先生,干脆从头开始教起。

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转移,沮丧了两日壮哥儿就恢复过来了。

方辉带着汤氏回到桐城,已经是八月中旬了。

马氏拘着妞妞在屋子里做针线活,听到丫鬟说方辉回来喜得不行。当下放下手中的针线,拉着妞妞去迎方辉。

结果到了二门,马氏就看见方辉身旁挨着个容貌出众的女子。当下,如遭雷击。

妞妞指着汤氏,一脸不善地问道:“爹,她是谁?”

“你都已经是大姑娘了,这样叫叫囔囔像什么样子?”方辉觉得,他应该请个人好好教导下马氏。省得这孩子,没点姑娘家该有的样子。

见方辉没应妞妞的话,马氏自己问道:“相公,她是谁?”其实,她已经猜测到汤氏的身份了。不是方辉的女人,怎么可能会挨得这般近呢!

方辉面无表情地说道:“进屋说吧!”

“不要,就在这里说。”妞妞的性子既不像马氏也不像方辉,反倒有点像如惠,很是泼辣。

方辉怒斥道:“大人说话你插什么嘴?赶紧回你的屋去。”这孩子,真是半点教养都没有。跟外甥女诗茵,根本没可比性。

这个时候,方辉特别后悔没带了妞妞回京。让妞妞留在安阳侯府,耳濡目染之下也能成为名门淑女了。

妞妞不愿意,可她身边的丫鬟婆子却是怕方辉,死拖硬拽将她弄进屋。

见马氏死死地盯着汤氏,方辉说道:“进屋说话。”

三人进了屋,不等方辉开口,汤氏就给马氏福了一礼:“莹儿见过姐姐。”

这声姐姐,坐实了马氏的猜测。她有些悲愤地看着方辉,问道:“公爹让你回京,就是让你回去纳妾的?”她知道宁海跟肖氏两人都不喜欢她,却万没想到用这样的方法来恶心她。

若是宁海知道她所想,保准说她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方辉冷冷地说道:“莹儿不是我纳的妾,是我娶回来的二房。你以后安心待在院子里养病,家里的事就交给莹儿料理。”

这话,彻底击溃了马氏:“铁方辉,我才是你的妻子。你让她管着家里的事,你将我当成什么了?”

方辉的脸色有些冷:“就凭你做下的那些事,就足以休了你。如今留你在府里,也是看妞妞跟壮哥儿的面子上。”

说完这话,方辉就带着汤氏离开了。

马氏看着方辉的背影消失在面前,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再醒过来,马氏就看见眼睛哭得红肿的妞妞。马氏艰难地问道:“你爹呢?”

妞妞一脸怨恨地说道:“娘,他已经娶了汤氏,不要我们了。娘,既他不要我们,我们就当没这个人。”

马氏虽然伤心,但听了这话还是怒斥妞妞:“他是你爹,你怎么可以这么说话?”

妞妞看着面色苍白的马氏,忍着心中的怒气说道:“娘,你昏迷了半天,我给你端一碗粥来吧!”

马氏摇头道:“我不饿。”她现在,一点东西都吃不下。

妞妞怎么劝都劝不住。

突然,马氏想起一件至关重要的事:“你弟弟呢?你弟弟在哪里?”她竟然将儿子给忘记了,真是该死。

妞妞沉默了下道:“娘,爹他将弟弟留在了京城。”

“不行,我要去京城带你弟弟回来。”

妞妞将马氏按回去,说道:“娘,阿壮跟在祖父身边能学到更多的东西,比回桐城好。”妞妞跟壮哥儿身边的管事妈妈跟丫鬟,那都是肖氏精心挑选的。虽然马氏不喜欢她们一直想换人,可也只是想想了,一直没能如愿。因为这些人服侍妞妞跟壮哥儿特别用心,让她挑不出一点错来。

妞妞跟壮哥儿两人身边的管事妈妈,都是能干又精明的人。有这样的人在身边,妞妞也不会愚笨到哪里去。不过这性子,就有些难以言说了。

马氏慌不择言地说道:“不行。你弟弟留在京城不安全,他们不怀好意,一定会害死你弟弟的。”

“娘,阿壮是祖父的亲孙子,难道他还会害了阿壮不成?”

马氏抓着妞妞的胳膊说道:“妞妞,你祖父不会害阿壮,可她们与阿壮却没关系。”

妞妞反问了一句:“你说的她们,是指祖母跟二婶吗?娘,那你告诉我,他们为什么要害弟弟?”

“自然是为了家产。你弟弟没了,你爹没后了,家产可就全都是宁湛夫妻的了。”

因为声音比较大,外面的人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花妈妈听了这话,嘴角抽搐了下。她真怀疑马氏脑子里装的都是浆糊,若不然怎么到这一步,还说这些让人笑掉大牙的话呢!

妞妞反问了一句,说道:“娘,那女人以后也会给爹生孩子的。按照你这么说,难不成祖母跟二婶为了独霸家产要将爹所有的子嗣都弄死吗?”

这话刺激了马氏:“你说什么?你的意思是那狐狸精怀孕了?”

花妈妈听到妞妞的声音不对,赶紧冲进来。看到马氏死拽着妞妞的胳膊,上前将马氏的手掰开。

撩开袖子,就看见妞妞的胳膊上有一片淤青。

花妈妈她自己没有儿女,而妞妞又是她一手带大的,完全将妞妞当亲孙女一样疼。看到她的胳膊这个模样,眼眶都红了。

马氏也发现自己下手有些重:“妞妞,娘不是故意的。”

花妈妈虽然对马氏很不满,但她并没表露出来:“大奶奶,我带姑娘回房上点药吧!”子不嫌母丑,哪怕马氏再不堪也是妞妞的亲生母亲。所以,她虽然看不惯马氏的行为,可也从没说过她半句不是。哪怕是在外人面前,也没有过。

丈夫娶了二房,儿子又被强留在京城,这两件事让马氏整日以泪洗面。

妞妞想方设法哄她开心,可惜收效甚微。这日她得了个消息,就感激告诉了马氏:“娘,祖父让爹回京,是为分家,而不是为让他娶那个女人。”方辉要妞妞叫汤氏二娘,可她就是不叫。

马氏惊得都忘记哭了:“你说什么?你爹跟宁湛分家了?”

妞妞点头说:“娘,这事是阿强叔亲口说的,不会有假的。娘,爹跟二叔已经分家了,所以你别再担心祖母跟二婶会为了家产谋害壮哥儿了。”

马氏听了这话,站起来道:“不行,我得去找你爹,让他接了壮哥儿回来。否则,你祖母必定离间壮哥儿与我跟你爹,让他以后不与我们亲近。”

妞妞有些傻眼。她以为马氏知道此事,就打消了肖氏跟曾晨芙会害壮哥儿这个念头。没想到,结果与她所想的完全不一样。等她回过神来时,马氏已经出了院子。

正巧,这日汤氏有些不舒服,方辉没去军营而是留在家里陪她。

马氏找过去的时候,大夫正好在给汤氏诊脉。

方辉不想马氏打扰到大夫,所以就走出卧室。看见马氏披头散发的,他脸色又黑了:“我不是说了你不准出院子?你将我的话当耳边风了?”

马氏哭着说道:“你跟宁湛既然分家了,为什么要将壮哥儿一个人留在京城,不带他回来?他还那么小,你怎么能如此狠心地丢在那种地方。”

汤氏陪嫁的几个丫鬟婆子看神经病一样看马氏。大少爷被侯爷留在安阳侯府亲自教养,那可是别人求都求不来的好事。可在马氏眼中,好似安阳侯府是龙潭虎穴。

方辉懒得跟马氏废话,叫了两个婆子让她们送马氏回自己的院子里。

说完这话,方辉朝着马氏身边的两个丫鬟道:“没我的话,再不准她出来。若是连个人都看不住,也没必要再留了。”

这两个丫鬟打了个冷颤。如今已经分家了,大爷就是府里最大的主。要打要杀,也就大爷一句话的事。

马氏挣扎不开钳制她的两个婆子,看向方辉哭着问道:“相公,一日夫妻百日恩,你真的就一点都不顾及往昔的情份了?”

“若不是看在妞妞跟壮哥儿的份上,我早就休了你。”夫妻情分,早就被马氏这几年的折腾消除殆尽了。

就在这个时候,汤氏身边的丫鬟跑出来一脸喜意地跟方辉说道:“大爷,大夫说二奶奶怀了身孕。”为了区别马氏跟汤氏,下人称呼马氏为大奶奶,汤氏为二奶奶。

说完,这丫鬟故意看了一眼马氏。眼中,充满了挑衅。

方辉闻言,大跨步地往屋内走去。

马氏听到这个消息,却是面若死灰。然后,一病不起。

方辉知道以后,只是让人请大夫,并没有去探望她。哪怕妞妞来求他去看望下马氏,方辉也没同意。

2207.第2207章 铁奎番外(137)

马氏病着的这些日子,都是妞妞在照料。花妈妈看着妞妞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瘦下来,很是心疼。

这日,花妈妈劝了许久才让妞妞去休息。然后,她就与浑浑噩噩的马氏说道:“大奶奶,大爷明显将汤氏当宝,一旦你有个三长两短大爷肯定会将汤氏扶正。大奶奶,要汤氏被扶正,到时候这府里哪还有大少爷跟大姑娘站脚的地方。”

马氏听了这一席话,终于抬起了头。

有反应就好,花妈妈继续道:“大奶奶,你是正室。哪怕汤氏管着这个家,可她见了你,也得恭恭敬敬地执妾礼。”只要马氏还活着,汤氏这辈子就永远越不过她去。

花妈妈跪在地上,与马氏道:“大奶奶,为了大少爷跟大姑娘,你也得好好活着呀!”以侯爷对大少爷的重视,马氏就算病逝对他影响也不大。可对妞妞,影响却是巨大的。以这孩子的心性,马氏真病逝她肯定要闹得天翻地覆的。要遭了大爷的厌弃,吃亏的还不是她自己。

这席话,终于还是触动了马氏。丈夫不要她了,可她还有儿女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