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氏打从心底里觉得娘家给挑的这个侄女,资质太过平庸,若是心眼儿稍微活络一些的话,她也不至于要操这么大的心思,还要把道理全都给她说的透透的,她才能听得明白。

第75章

后宫里的变化并没有瞒过潘辰,因为她身边有一个打探小能手——月落,从前的月落,形单影只,也能给潘辰打探出不少情报回来,而现在,柔福宫中新进了不少人,其中就有两个宫婢,元宵和秋萍,元宵是御膳房来的,人如其名,胖胖的,笑起来眼睛都眯成一条缝,特别能吃,当初就是能吃这个技能点亮了潘辰对她的兴趣,然后经过一系列的接触,潘辰惊喜的发现,这个元宵虽然身处御膳房里,还只是个烧火的宫婢,可是她对各宫的情况竟然都能说出个所以然来,就凭这一点,潘辰就想给她一个机会发挥特长;秋萍是尚衣局里出来的,沉默寡言,存在感极低,混入人群中,半天都找不到她在哪儿,就是这样一个存在感极低的女孩儿,观察洞悉能力却是超强的,能将潘辰指定的人选,分析的头头是道,甚至不放过任何细节。

所以,潘辰一下子就想到了让她们成立柔福宫对外的调查小分队,先把情报网在宫里布下来,而她们给潘辰布下的情报网带回来的第一个情报就是关于后宫各宫的变化——后宫里,几乎所有的宫殿里都开始开辟各自的自留地。

潘辰乍一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愣了好一会儿呢,然后才反应过来:“哦…挺好的。”

这是全后宫都要走种田风的意思?

月落看潘辰这个反应:“娘娘,您怎么一点都不担心呀?奴婢看其他娘娘这是铁了心要和您杠上了,种田这种事情,可是娘娘先发起的呀,她们如今模仿了去,根本就是司马昭之心,人尽皆知。就是想勾引皇上嘛。”

潘辰对月落的直白感到很欣慰:“这事儿你心里知道就得了,非得说的这么明显干什么?不想勾引皇上的娘娘不是个好娘娘,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月落语塞,愣了片刻后,才想起来反驳:

“娘娘,奴婢跟您说正经的呢,您可上点儿心吧,从前您这特立独行,让皇上对您青睐有嘉,可是其他娘娘纷纷效仿之后,这就不是娘娘您独一份儿的创意了,您就不想做点儿什么吗?”

潘辰给月落缠的没法静心写计划,只好放下笔与她论道论道。

“做什么?下令禁止吗?”潘辰这般问,月落犹豫一会儿,然后坚定的点头,元宵也跟着附和,秋萍却是一动不动,潘辰无奈的翻了个白眼:“别这么小心眼儿嘛,后宫里的生活多无聊啊,她们若是真能在院子里种出一方田地,也算是解闷子了,她们不无聊了,也就不会整什么幺蛾子,一举数得,有什么不好的?”

这番说辞,说的月落和元宵莫名其妙的,在她们看来,在宫殿院子里种田就是自家娘娘先想出来的法子,凭什么给其他人占去了,就是替潘辰觉得不服气。

潘辰也明白她们的意思,看来一眼秋萍,问道:“秋萍你怎么看?”

秋萍不喜欢说话,脸上什么多余的表情都没有,敛眸想了想后,对潘辰说出了自己的见解:“娘娘姑且大度些,无需计较这些小事儿,就算各宫娘娘效仿,但谁都知道,娘娘是首创之人,奴婢来柔福宫的时日不长,原不该说三道四,但今日奴婢斗胆一言,请月落姑姑不要见怪。依奴婢之言,皇上对娘娘的宠爱,并非完全源于娘娘的这份创意,相反的,皇上只是看中了娘娘的纯粹,若是从这一点出发,那么各宫娘娘的效仿未免就多了一层刻意,与东施效颦的尴尬,所以,奴婢觉得这件事不需要娘娘刻意花精力去处置。”

潘辰一击掌,对月落和元宵指了指秋萍,说道:

“看到了没有?你们呀,别成天只知道跟人插科打诨,也得学学秋萍分析对错,这事儿正如秋萍所言,咱们都要大度些,看她们能整出什么动静儿来。”

月落依旧有些担心,叹了口气:“唉,娘娘切莫等到皇上去了其他娘娘宫里时,才觉得后悔。”

一副宫里老人的腔调,却把潘辰给说笑了:“我后悔什么?皇上去其他娘娘宫里,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吗?”

祁墨州总是不去其他人那里才让潘辰觉得心里没底呢。不过这一切也许就是因为他的次体人格吧,等到那一天,他的次体人格痊愈之后,他若是不去后宫其他女人那儿,那时候潘辰才会觉得奇怪呢。

“好了好了,眼界放宽一些,秋萍你年纪最大,平日里替我看着她们,别让她们意气用事,遇到事情多想想。去吧。”

潘辰说完之后,三人便领命退下。

对于后宫里的变化,潘辰心里清楚的很,定是太后的意思了,闫氏不是什么大家闺秀出身,不过在大都里她也算是大户人家的当家主母,手段和心思多少还是有一些的,如果她和祁墨州的身上没有那么多的特殊性,也许闫氏会是一个厉害的嫡母与太后吧,只可惜,闫氏的那些想法,在潘辰她们的特殊性面前,甚至不值一提。

祁墨州对闫氏的心思和想法根本没空在乎,而潘辰也不愿将精力浪费在无止境的互踩宫斗事业上,她想要做更有意义的事情,祁墨州是老板,她的志向并不是老板娘,而是一个陪老板打江山的五好员工,铁打的员工,流水的老板娘,有点脑子的人都该知道如何选择。

**********

就在闫氏让后宫里刮起了一阵模仿潘辰的风气时,潘辰那儿已经开始着手规整后宫各部了,后宫里的部门错综复杂,就像是一个世界五百强的公司,每个部门各司其职,业务涵盖量大,但管理疏松,管理条例十分单一,也就是说,不管是什么部门,从事什么职务,全都用的同一套规章制度——宫规。

那份宫规,是礼部联手内廷司共同指定出来的,经过官方认证,信服力巨大,只可惜在潘辰看来,有很多宫规都是重复和没有必要的,比如说一般宫禁是戌时,只要超过戌时,按照宫规,宫里是不能走人的,可是呢,有很多职务对于这条宫规御膳房和后宫主殿基本上都是无法遵守的,因为谁也不能保证宫里的主子半夜肚子不饿,皇上半夜不叫点心,主子们传召了,那么御膳房不就要去送吗?不适合这条例的除了御膳房,还有恭房,浣衣局和御前侍卫,所以就有了特例,可是这些特例里呢,又有很多与主要条例相悖的。

潘辰这段日子主要就是研究各司的作息与特殊性,每个部门都制定出了详细的规章制度与惩处条例,根据每一份职务的特殊性,做出相对合理的调整,然后完善了管理机制,比如内廷司中,只有总管和副总管这两个正经职务,但是光是在内廷司做事的太监就有一千多个,这还没算分配到各宫去的,这么多人,只凭几个人管理,很显然是不科学的,并且内廷司给自己加的特例太多,多到似乎都有些凌驾于宫法之上了。

潘辰便打算从内廷司开始着手完善,她将自己写的规章与管理机制交给了礼部和吏部,礼部是看规章是否合理,找吏部是因为潘辰所提出的内容里,有让吏部增加一些内廷司中有品级的小官职,礼部和吏部也很快将这件事禀报到了祁墨州面前,祁墨州将潘辰所写的规章与机制仔细阅读之后,问过礼部尚书和吏部尚书的意见,又让潘辰回去修改了一些小地方,然后就给御笔批了下去,潘辰很有分寸,所有的规章里提及的全都是后宫事宜,并未有一字一句涉及朝堂之言,祁墨州就是想知会她低调都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只能暗地里让李顺替她稍微盯着一些后宫各司的反应。

而潘辰早就想到了,只要自己写的规章制度一出现,势必会在后宫里掀起风浪来,内廷司首当其冲,毕竟按照潘辰的提议,给内廷司增加了至少二三十个七八品的小官职,看似无形,却又有形的削弱了内廷司总管与副总管手里的权利,手底下的小官儿多了,总管和副总管管理起人来,将会复杂很多,而手下那么多人,不乏功利心重的,从前没有人给他们希望,如今希望来了,他们总要想着法子往上爬呀,在攀爬的过程中,又无形给管理层带来了威胁性,所以,内廷司总管和副总管,说什么都不同意潘辰的这番提议,反倒是内廷司下面的小子们一个个跃跃欲试,对潘辰这个新上位的德妃娘娘很是感激。

而其他各司,潘辰也没有让他们闲着,如法炮制,将这段日子里她日夜兼用写出来的规章条例甩了出去,这下不仅是礼部和吏部傻眼了,就连祁墨州都觉得潘辰认真的可怕,原以为她只是对内廷司有所不满,谁知道,她将宫里各部各司的现状尽数用文字的形式分析出来,将各部各司的状况尽数提出,虽无半句责怪之言,但却能让人清楚的意识到不足,这样的效率,都快抵得上半个崇文馆了,祁墨州怎么可能不震惊呢?

第76章

对潘辰的效率震惊归震惊,祁墨州还是相当配合的,因为潘辰将改制的原因及不改制有可能会产生的后果,前前后后都说的相当清楚,条理分明,实实在在的事实摆在面前,他之前还担心后宫各部各司会对突然晋升的潘辰做出激烈的反抗,因此特意让李顺去盯着,在潘辰承受不住的关键时刻,拉她一把,可是谁能想到,后宫里其他地方还没有做出什么反应,倒是潘辰先出手了。

想起来潘辰可是一个在后宫里就算断了补给也能安然活下去的存在,祁墨州又看着桌面上这厚厚的几叠纸张,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字,祁墨州仿佛看到了每晚伏案奋笔疾书的潘辰,他与她在太和殿共事过十多日,对潘辰的工作样貌还是有些了解的,认真中带着一股子钻研的韧劲,似乎只要让她写下去,哪怕不眠不休她也会写好。

忍不住勾唇摇了摇头,倒要看看潘辰这些治理后宫的法子能不能行,祁墨州在礼部送上的批呈上御笔写下了一个‘准’字,然后便招来了李顺,让他特意给潘辰送去。

在祁墨州看来,潘辰所写的这些规章与机制的确有她的道理,后宫人多,人心涣散,小小太监与宫婢成日蝇营狗苟,但宫婢与太监之中的职位屈指可数,让这么多的人意识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终日死气沉沉,但是潘辰的这份计划,倒是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职位变多了,层次分明,更能激发人的竞争想法,这就好比在军中,一般冲锋陷阵的都是小兵,可促使这些小兵奋勇不前的,虽然有军令成分在,但更多的还是用的小兵们想出人头地,想借打前锋快速积累战功,潘辰的法子,与军中的某些思维不谋而合,这让脱离军中一段时间的祁墨州感到相当亲切,并有信心这法子可行。

但是他也不忘让李顺去提醒潘辰,这法子虽好,可真要实施起来却有很大的难度,毕竟人心难测,她在伤害了一些人的利益之后,定然会遭受一定程度的反扑,要让她自己做好准备才行。

对于祁墨州的提醒,潘辰心中明镜儿似的,她既然能做出这样的计划,那么自然对这计划的风险系数做出了评估,执行起来虽然危险,可是效果却是能看的见的,她的这个计划,是惠及大众的,宫里有好几千人,以往就只有那么几十个有品级的,但潘辰这样一干预,几十个有品级的职务一下子增长到了上百个,以前是僧多粥少,人们有心往上爬,可很多权利都捏在各部各司有品级的人手中,仿佛有着连带关系,晋升谁不晋升谁,全都由那些部门的总管副总管说了算,现在潘辰就是将这份权利回收一部分,削弱了那些执掌各部各司总管手里的力量,能大大提升小人物的自信,产生奋斗拼搏的意识,在心理学上,这是一种很常见的鼓励竞争的方法。现代的每个社会体制归根结底就是竞争,机会多了,竞争力自然而然就大了。

潘辰唤来了李全张能,让他们去找拓印司,将这些资料全都拓印出来,张贴出去。

李全看着那厚厚的一叠,对潘辰问道:“娘娘,这是皇上亲笔御批的东西,就这样张贴出去吗?从前有什么圣谕都是直接发到各司各部的总管手中,让各部总管传达下去的。”

潘辰看着李全,没有迟疑,点头道:“这回有些不同,各司各部的总管手上也会发一份,但最重要的还是贴出去,新的规章制度不贴出去,大家怎么会知道?总管与大家一样都是刚学的,不能给大家很好的解释,大家不明白的话,要他们怎么遵守?不仅要拓印了张贴出去,还要让大家全都记住,都了解,流萤,青杏,茯苓,含翠她们都已经将这些牢记于心了,这一个月里都会在锦绣斋前设立问询处,后宫之中,若有谁不明白的,无论身份高低,都可以到锦绣斋前询问,务必要让大家全都了解才行。”

若是这些东西不张贴出去,那潘辰才叫白写了,直接交给各部总管,那么执行权依旧在他们手中,阳奉阴违的事情潘辰不想看到,也不会把这件事的主导权分散出去,既然不想让他们搞集权,那就要让大多数人都发声才行。

潘辰的这份改制的资料张贴出去,就立刻引起了后宫的滔天巨浪,首先爆发的自然就是各司各部的总管与副总管了,因为在这件事上,直接削弱的就是他们的权利,全都对这位新晋升的德妃娘娘感到了不满,在资料发下去的第三天,他们就自动组织了队伍,去到太后闫氏面前告潘辰的状去了。

“太后,您一定要给我们做主啊。德妃娘娘简直,简直欺人太甚了。”内廷司的总管带头说出了这句话,然后接着就是其他各部对闫氏哭诉,每个人都能说出一番理由来,反正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德妃娘娘不地道,想要破坏宫内团结云云,还对闫氏发出了愤慨的威胁,意思就是太后如果不让德妃将这些资料收回去,那么他们从今天开始,就要罢工了,彻底乱了后宫的秩序。

闫氏也是第一次看到潘辰所写的这些计划,然后又听了这些人的控诉,当即也是不能理解潘辰这是想干什么?

“太后,后宫里的制度那也不是成立一年两年了,世世代代,都是这么管理的,奴才们得主子们赏识,才有了今日的身份,怎的偏就德妃娘娘晋升之后要整顿呢?咱们后宫各司各部向来各司其职,齐心协力伺候宫中各位主子娘娘,心怀敬畏,从未有过任何违反宫规的举动,德妃娘娘新官上任,有心拿咱们立威,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可她这些资料给下面的那些小子看到,还不上赶着跟咱们对着干呀!”内廷司的总管如是哭诉。

副总管立刻接上:“是啊,太后,这人心里都有只鬼,平日里这些小子被咱们压着,他们也不敢造次,可现在德妃娘娘一纸令下,野了他们的心,今儿才第三天,就已经有人来跟咱们总管当面叫板了,这,这今后还怎么替主子娘娘们管理,奴才们心里苦啊。”

“是啊,太后,德妃娘娘此举不得人心,还蓄意破坏宫内历年来的规矩,奴婢们受点委屈也就算了,尤其是奴婢,还是从康寿宫出去的,向来都只听太后您吩咐,可没想到今日会遭受这些,说句奴婢不该说的话,这后宫里还有太后您在呢,德妃娘娘凭什么能一手遮天呢?这是完全不给太后您面子啊。奴婢们也是今儿才知道,德妃娘娘做这么大的决定之前,居然没有告知太后您知道,这,这俨然就是不把太后您放在眼里啊。”尚衣局的掌事姑姑如是对闫氏告状,她的确是从康寿宫里出去的,在尚衣局任职掌事姑姑也不过一年多的时间,但这一年多的时间就足够让她尝到总管的滋味,刚食髓知味,说什么也不会让潘辰的几张纸给毁了去。

内廷司与尚衣局同时发声,其他各部总管也跟着附和,一时间,康寿宫内外就像是菜市场似的热闹,闫氏被他们吵得头疼,让他们都到院子里去等着,然后让人宣召潘辰觐见。

闫氏只觉得这个潘辰总能给她带来无止境的麻烦,前几天她才想出来让后宫里的女人全都模仿潘辰的举动,让她在皇上面前不再特殊,可这个计划实行了还没有看见成效,她居然又整出了这么大的幺蛾子来,并且,这个幺蛾子在闹出来之前,居然连声招呼都不和她打,就像是这些奴才奴婢们说的那样,潘辰根本就没有把她放在眼里,这才是让闫氏最为生气的地方。

再加上这些奴婢奴才们一阵鼓吹,让闫氏也森森的觉得,在后宫里,只有她才能主持公道,只有她才能压制住潘辰的嚣张,闫氏自己也是这样认为的,尤其是当她知晓了,潘辰在皇帝心中,并没有占太大的地位,连个孩子都不愿给她留下的感情,在闫氏看来,简直脆弱的像纸一样薄,这样的潘辰有什么好怕的?

潘辰在宫里与月落,元宵和秋萍说话,打算第一时间扩大情报探听的队伍,因为潘辰知道,她的计划只要开始实行,那么后宫这两个月,定然不会太平,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她总要先明确敌情,才能做出最重要的判断吧。刚与她们说到兴头上,闫氏派来的段公公就来传懿旨了。

这份懿旨是潘辰早就预料到的,她的计划给后宫里各部各司施加了压力,他们不可能亲自来找潘辰理论,而后宫里,如今也只有闫氏身份地位比她高,不出潘辰意外的话,康寿宫现在应该是人头攒动,人山人海的,各司各部的总管之所以能做到总管副总管的位置,可见在宫里是有一定的势力的,这些势力有一部分是来自康寿宫,而有一部分却是来自其他宫殿,潘辰点了秋萍随行,暗自嘱咐秋萍好生观察各司各部与各宫娘娘的关系反应。

交代好一切后,潘辰换过衣裳,便带着辛冬和秋萍,往康寿宫去了。

第77章

潘辰来到康寿宫后,院子里各部各司的总管们尽数给潘辰行礼,潘辰目不斜视入了殿内,看见头上缠着抹额,一副被气的坐月子的模样,上前给闫氏行礼问安,闫氏左右四大金刚护体——潘贤妃,宁淑妃,沈淑媛和闫昭仪皆分作两侧,严阵以待,潘筱算是这群人的精神领袖,她带着头站起身给潘辰行福身礼,目光却一眨不眨的盯着潘辰,仿佛带着一种挑衅,就像是想看看潘辰敢不敢受她的礼。

潘辰只觉得她浑身上下都散发着想太多的意思,径直在潘筱面前站定,挺直了背脊,光明正大的受了潘筱的礼,然后才嘴角带笑,对潘筱她们随意抬了抬手,学着潘筱那捏着三分气的声音说了一句:“免礼,都坐吧。”

可把潘筱给气得脸色红一阵青一阵的,潘辰看的出来,潘筱已经渐渐的快要失去从前的淡定,这种心理的转变很容易说的通,备受宠爱关注的天之骄女,一朝被一个自己从来没有看上过的庶妹给压了一头,嫉妒的小火苗已经快要突破真皮层了。

“唉,这世上啊,有些人就是小人得志的嘴脸,看了可真叫人恶心。”

宁淑妃话里有话,矛头直指潘辰,潘辰看了她一眼,勾唇说道:“不管是小人还是君子,得志了总是好的,宁淑妃若是得志了,应当也是这副嘴脸,莫要说别人了。”

潘辰今天是来撕逼的,可没打算像从前是的给讽刺两句不出声,这段日子里,她必须要先把威望树立起来,在这处处以身份说事儿的后宫之中,你退她进,没有其他法则可讲,若是今后她将后宫的事情稳定下来,对于这种不痛不痒的嘲讽,倒是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今天,不行。

宁淑妃果然瞪大了眼睛,似乎立刻就要跳出来与潘辰对抗,却被她身后站着的一个清秀高瘦的太监给扯了扯衣袖,宁淑妃回头看了他一眼,两人交换了个眼神,宁淑妃这才沉下气来。一甩袖子,将身子歪到另一边,一副不愿多看潘辰一眼的架势。

闫氏本来就是来找潘辰麻烦的,哪里见得惯她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耍威风,冷哼一声,从一旁站立的嬷嬷手中夺过一叠纸来,不由分说就摔在了潘辰面前的地面上,纸张凌乱了一地。

站在殿外的各司总管们各自交换了个眼神,因为太后的暴怒,是他们仿佛看到了曙光,一个个屏息静气,对事态发展充满了期待。

潘辰今天给自己定的是‘嚣张宠妃’的人设,只见她歪坐在太师椅上,不时低头看着自己豆蔻红的指甲,对太后摔过来的纸张看也不看,就好整以暇,凉凉的说道:“哎哟,皇上的玉玺章印就给这样摔在地上,皇上自然不会对太后如何,毕竟谁也不会认为是太后故意摔的,倒是太后身边伺候的人,连盖着皇上玉玺的纸都捧不好,废物一般,留着还有什么用?”

潘辰一边说话一边看着自己的指甲,仿佛毫不在意,可说的话却像是刀子般厉害,让太后身边的张嬷嬷愣了神,不安的看了一眼太后,没敢说话,闫氏咬牙切齿的说道:“哼,那你想如何啊?还想动了我身边的人不成?”

张嬷嬷紧张的开始擦汗,但到底是见过世面的,没给潘辰那两句话给吓得跪下来,只见潘辰抬眼,黑眸直勾勾的盯向了张嬷嬷,樱唇开合间,带着慢慢的自信:“太后身边的人,也不是第一次被动了,王公公这才走了几天啊,你说是不是啊,张嬷嬷?”

张嬷嬷猛地一惊,想起了日前王福贵在康寿宫门前被李顺杖毙的事情,一脑门子的冷汗,宫里谁不知道,王福贵就是因为得罪了当时还是昭仪的潘辰,才给皇上下令打死的,王福贵是太后身边的第一亲信,皇上连这个面子都没给太后,试问,如果是她给德妃记恨上,皇上要拿她作伐,张嬷嬷自问可能下场还没有王福贵好呢。

再加上,这个潘辰嘴刁的很,一句话就把太后摔东西的举动给推到了她的身上,还故意加重了语气,直言那是皇上加盖了玉玺的纸张,若是真有人追究起来,张嬷嬷觉得自己就是有三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想明白了这些,张嬷嬷就双腿发软给太后跪了下来:“太后,皇上加盖玉玺的纸张,奴婢事先不知,还请太后准许奴婢将这些捡起来,免得到时候皇上怪罪。”要是没有当初王福贵的事情发生,张嬷嬷自然不会给潘辰这个脸,可正因为王福贵的死,让后宫里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起来,皇上对太后并不尊敬,对太后身边的人,再亲近也是想杀就杀的。

闫氏哪里想到,潘辰不过短短一句话就让她身边的人丢盔卸甲,一时无语。静默的看着张嬷嬷,闫氏回过神之后,就是一巴掌给抽了过去,把张嬷嬷的脸都给打偏到了一侧,怒道:“你怕皇上怪罪,就不怕哀家怪罪吗?滚下去,贬去恭房,永远都别回来了。”

张嬷嬷给内外夹击,彻底傻眼,直到被两个嬷嬷拉出去之后才反应过来,嚎着嗓子求饶,却也已经晚了。殿外等候的各总管看着那给拖下去的嬷嬷,心中全都不由得捏了一把汗出来。尚药局的宋药监和尚仪局的姑姑对视了一眼,尚仪局的姑姑似乎有话说,尚药局的药监拉住她,对她摇了摇头,内廷司的总管似乎察觉到尚仪局和尚药局的动摇,回头对她们瞪了一眼,两人都垂下了眼睑,不再做多余动作。

辛冬与秋萍站在廊下,与其他娘娘身边的宫婢们站在一起,秋萍往殿外的总管姑姑们那儿看了一眼,然后很快收回目光。

殿中的气氛继续凝结,张嬷嬷被拖走之后,闫氏就更加生气了,指着潘辰道:“真是反了天了。不过一个小小妃子,居然敢这样嚣张,别以为有皇上在背后给你撑腰,哀家就奈何不了你!哀家就是现在杀了你,你看看皇上敢不敢拿哀家怎么样!”

潘辰不以为意的笑着:“太后莫生气,到底发生了什么您都还没说,怎么就要打要杀的了,臣妾可是纳闷的很呀,难道是因为张嬷嬷吗?这有什么呀,太后只是让她去恭房,想她的时候再召回来不就得了,何必动怒呢。”

“你!混账!少在那里混淆视听,哀家倒要问问你,这些莫名其妙的东西是你写的?还张贴到各司各部,你想干什么?想把这后宫掀翻了不成?我告诉你,只要有哀家在一天,就轮不到你整这些幺蛾子。”闫氏不想和潘辰继续废话,一下子就说到了要点之上。

潘辰听闫氏终于提到了这个,也收敛了笑意,认真应对说道:“太后息怒,听臣妾一言,这后宫之中的各司各部,各司其职,维持的不过是后宫表面的平静,不发生什么事情,一切好说,但一旦发生了什么,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各司各部人员复杂,掌管着后宫的日常起居,每个司部中真正能决断的人只有那么几个,每个人身上都身兼数职,若是有一人起了不臣之心,那就意味着很多地方都被人控制,臣妾想做的,并不是要掀翻后宫,故意整幺蛾子,而是想让后宫往一个比较受控的方向发展,让各司各部里的职务分散开,这样即便有一人不臣,也不至于破坏大局,太后您在气头上,觉得臣妾不该做这些,但是您扪心自问,外面站着的那些人,您真的全都了解吗?全都信任吗?”

闫氏看着潘辰,目光深沉,闪动,似乎在考虑潘辰所言的正确性,可一旁的宁淑妃却是坐不住了,上前来对潘辰说道:“潘辰,你这挑拨离间的嘴皮子功夫可真不错,各司各部的总管们受你的压迫,无奈之下才来请太后主持公道,你这番恶意揣测之言,竟是从何而来?你不过就是想报之前的私怨,你对各司各部之前对你的怠慢而怀恨在心罢了,如今你升天来,到处招兵买马,鸡犬升天不说,如今还想要把宫里安静的池水给搅乱,我看你就是想把各司各部的总管们尽数除掉,然后好安插自己的人入内吧,太后英明,才不会被你这花言巧语所蒙蔽。”

潘辰的目光落在宁淑妃的身上,将她上下打量了一圈,闫氏的情绪依旧还在动摇之中,左看看潘辰,又看看宁淑妃,一时竟不知该站在哪一边好。

潘辰来到宁淑妃面前,凝视她片刻后,才似笑非笑的说了一句:“我不过是就事论事,宁淑妃未免也太心急了吧,就好像外面的各司各部全都是宁淑妃的人一样…哦,对了,殿外的总管们,十有八九也全都与宁淑妃一样,是前朝遗留下来的吧,哎呀呀,这么一想的话,宁淑妃你的立场似乎也没法多说什么吧。”

宁淑妃被潘辰这些绵里藏针的话逼退,是真没想到潘辰今日直接豁出去了,居然连这种话都能说的出来,宁淑妃身后的高瘦太监走上前来,对宁淑妃说道:“淑妃娘娘息怒,这事儿原就不关您的事儿,不过是您看不过德妃娘娘对太后不尊,这才忍不住站出来说话,事情如何公断,只有太后与德妃娘娘做主。”

潘辰的目光缓缓的转到了那高瘦太监的身上,见他皮肤白皙,其貌不扬,苍白中带着病态,眉心微微泛红,倒像是个内家的模样。

第78章

潘辰和宁淑妃的那一番话让康寿宫内的气氛也产生了些变化,若不是潘辰提出来这一点,大家还真有些忘了,外面这些各司各部的人,有好些都是前朝留下,当年祁氏入宫,宫里两万人,清理掉了一万八,又从宫外新招入了几千人,可是谁也不能否认,如今的后宫之中,仍旧两千多前朝的旧人。

这些人都是宁国时期就入了宫廷,换句话说,如今这位宁淑妃,当初就是他们的正经主子,若是想的深远一些,那宁淑妃的立场就很尴尬了。

宁淑妃似乎也意识到这个问题,被身后那高瘦太监一提醒,也就闭了嘴,眸子冷冷的将潘辰上下扫了一遍,然后就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她离开之后,潘辰才又将目光转回了太后身上,又问:“太后,您觉得臣妾说的对不对?”

闫氏扫了一眼潘筱与宁淑妃,没好气的对潘辰答道:“哼,道理说的再好听又如何?你敢说你没有私心?宁淑妃虽然立场不好,但她说的也并非毫无道理,你贸然将殿外这些人全都清理了,是想安插自己的眼线,是不是?”

潘辰不卑不吭:“太后,您仔细看过臣妾写的这些吗?殿外这些人,臣妾从头到尾都没有说过要清理替换,他们依旧是总管,是掌事姑姑,薪俸不变,品级不变,不过就是把手里的权利分散一些出来,为什么他们会不愿意呢?臣妾可有些不明白了。”

太后有些迟疑,一旁始终沉默的潘筱走了出来,冷冷的说道:“德妃娘娘可能是刚晋位分,有些膨胀,有些自以为是了,你说别人混淆视听,可殊不知,最混淆视听的就是你,殿外这些总管是因为不舍得分散手里的权利才来求太后做主的吗?若真如你所言,一切没有变化,他们为什么要来?宫里有宫里的规矩,千百年来都是这样运作的,皇上登基以来,后宫太平和顺,没有发生过任何不好的事情,这就说明之前的宫规与制度没有问题,可德妃你偏要打破这份和平,用你刚晋位分的威风,打着冠冕堂皇的理由肆意压迫,若是太后今日准了你,那你今后是不是还要给太后与我们都立规矩?整个后宫就都要听你一人的摆布,是不是这个意思?”

潘筱就是一只不叫的狗,开了口就是咬人。

潘辰微微一笑,不与潘筱争辩,而是转身对殿外喊了一声:“秋萍,将东西拿进来。”

潘筱狐疑的看着潘辰,然后就见手里捧着一叠东西的秋萍从外面走了进来,恭恭敬敬的对殿中所有人行礼跪安,然后才躬身将手里的东西呈送到潘辰面前,像是几叠账本的样子,弯下腰身之前,秋萍与潘辰对视一眼,一只手在账册旁轻轻敲了几下,潘辰将这小动作看在眼中,不动声色,将秋萍托举的其中一本账册拿到手中,对在场众人说道:“我有没有肆意压迫,这份账册能说明。如果各司各部的管理真的没有问题的话,那我也不会费心做这些了。这本账册是采买司历年账册中的其中一本,上面的账目明细很清楚,数额不错,账面上没有问题。来人,将账本递给太后与贤妃瞧瞧去。”

闫氏身边的另一位嬷嬷看了看闫氏,闫氏正狐疑中,点了点头,然后那嬷嬷便去到了潘辰面前,将她手里的账本接了过去,潘筱不动声色的走到闫氏身边,与闫氏一同观看,然后对潘辰说:“既然账本没问题,你还想说什么?”

潘辰不卖关子,直接回答:“请太后与贤妃看一下具体的明细,这账本做的相当好,没有纰漏,每一页都有账本页号,太后和贤妃注意看看第八十二号,那上面写的是宫中日常用度,买的是食材与饰物材料,也就是御膳房,尚衣局需要的东西,这些东西,由采买司买回来,经过内廷司检查后发放到御膳房,尚衣局,流程我没有说错吧。东西是没错,流程也没错,但是东西的价格不觉得很奇怪吗?一两金丝枣的价格都快抵得上一两血燕的价格,一斤莲子就是天山上长的也不可能卖的比人参还贵吧?再说尚衣局,这一卷缝补衣服的棉线,就算是建康城内最好的衣料铺子出来的,价格也不会比金线价格还贵吧?”

经过潘辰的解说,闫氏和潘筱果真是看出了价格问题,闫氏原本就是当家的,会看账本,这账的确做的不赖,可正如潘辰所言,价格上有很大的问题,潘筱从前学的也都是一家主母的本领,看帐也能看懂,却又不想承认潘辰说的对,便深吸一口气,站到了一边去。

闫氏一拍扶手,怒道:“来人呐,让采买司,内廷司,御膳房和尚衣局的总管都进来,把这事儿给哀家解释清楚。”

太后一声令下,被传召的人就火速跑进来了,内廷司总管对潘辰看了一眼,然后赶忙跪倒在闫氏面前,闫氏将账本摔在他们面前,内廷司倒是还好,采买司的张总管看到那账本,就吓得满头是汗,擦都擦不干净,闫氏冷声说道:“我竟不知,后宫之中,竟有你们这种包藏祸心之人,这账本是你采买司的吗?”

后宫之中各司各部都有自己的账本,而从账本的花样款式就能知道是哪里的,张总管颤颤抖抖的点了点头:“是,是。”

“哼。那德妃所言之事你可承认?账本名目作假,你是有几个脑袋?”

张总管脸色铁青,眼角余光不住瞥向内廷司的刘总管,可嘴上却是什么都不敢说,潘辰将这一切都看在眼中,漫不经心的走到张总管身旁,蹲下身子,与跪在地上的张总管平视,勾唇说道:“张总管近来是不是刚把母亲从乡里接来了建康城,屋里还藏了个小媳妇,正是好日子开始的时候啊。”

潘辰的话,让张总管好像见了鬼一般,惊恐万分的看着潘辰,唇色越发泛白,头上的冷汗直流,潘辰满意的看着他的反应,张总管被她盯得十分不自在,抬眼迅速瞥了她一眼,潘辰适时的与他对视,将目光瞥了一眼内廷司的刘总管,张总管瞧着潘辰的眼神,心中顿时明了起来,潘辰见状便不再啰嗦,站了起来。

“这本账本的确是采买司的,那这事儿肯定就是采买司的责任了,张总管的好日子只怕是到头儿了吧。”潘辰不冷不热的这般说道。

张总管咽了下喉咙,然后才往旁边看了看,颤抖着声音说道:“德,德妃娘娘,这本账本的确是我采买司的,但是我们采买司只负责买,可真正指定的地方,还有那地方给的价格,都,都是其他司部自己提出来的,我,我们根本不知道价格是这个样子的。”

张总管的这番话一出来,旁边的御膳房总管和尚衣局的姑姑就不乐意了,御膳房总管说道:“不不不,这,这些东西奴才们那儿知道是什么呀!就,就说要御膳房用的东西,可价格如何,这个咱们也…不知道啊。”

尚衣局的姑姑此刻也意识到了害怕,从来没想到今儿居然会引火烧身,也是倒霉催的,这么多司部,偏偏德妃就挑了他们来说事儿,赶忙为自己辩解:“是,是啊,这些东西奴婢们不知道价格,这全都是…全都是采买司去买的,我们只管从内廷司拿东西回来用。”

尚衣局姑姑的话一出口,就给内廷司总管刘公公往后瞪了一眼,尚衣局的姑姑赶忙缩头,似乎也知道自己失言了,潘辰来到刘总管面前,笑道:“哦,那这个就是内廷司的责任咯?内廷司监管这一切,刘总管是中饱私囊还是…别有用心啊?”

对于潘辰的话,内廷司刘总管只是冷哼了一声,:“哼,德妃娘娘可真是神通广大,为了诬陷奴才费劲了心思,这些东西的价格有没有问题另说,就算是有问题,那又有什么证据,说是我内廷司的责任呢?宫里订了东西,采买司出去买,我内廷司也就是核对一下东西的数量,如何就成了德妃娘娘口中的中饱私囊和别有用心呢?德妃娘娘凭这些莫须有的罪名,就想把我这个内廷司的总管定罪,未免也太儿戏了吧?”

潘辰但笑不语,居高临下看着刘总管片刻,就在刘总管被她盯得似乎有所觉的时候,潘辰忽然就转身,不给刘总管再说话的机会,直接对凤坐上的闫氏说道:“所以太后看见了吧,臣妾先前所言之事并没有错,后宫各司各部管理太混乱了,连责任明确制度都没有,真发生了类似这种账目混乱的事情,你推我推,每一个人看似都有些问题,可仔细想想,似乎都每个人都不能负完全的责任,这就是管理条例的疏忽,宫里的宫规可以规范宫中人员的仪态,衣着与言语动作,但是却规范不了这种责任,一个人在宫里做事,却没法承担责任,那么今天被发现的不过就是二三两枣儿和几卷棉线的事情,可若是往大了说,这就不是个小问题了。太后您说臣妾说的对不对?”

潘辰这番话出口之后,各总管和太后闫氏等都傻眼了,她们全都以为,潘辰费这么大劲儿,就是想杀鸡儆猴,给这些总管定罪,可没想到,她只是用这件事做了个筏子,最终还是绕回了原本路线上。

以为她打算来一招冤枉连坐,大杀四方,可谁想到她只是借小说大,以德服人。

第79章

太后闫氏本来还在心里纳闷,潘辰应该不至于用这种小事儿来杀鸡儆猴,听她这么说了,一时竟找不到合适的话来回答她,看了一眼潘筱,包括潘筱在内,也是没料到潘辰的思路会急转直下,之前给人的感觉就是她做了很足的功课,希望用这件事情将后宫搅个天翻地覆,可最终却是这么个结果,也是愣住了,不知道该如何反应。

要说后宫没问题,那是睁眼说瞎话,要说后宫有问题,那就是让潘筱推翻先前她说的那番话,无论怎么说,似乎都中了潘辰的下怀。

“咳咳,你说的有点道理,可这…这么大的事情,凭什么要听你的呀?你写的东西就是万无一失的吗?今后依旧出了问题,你能负责吗?”

闫氏虽然讨厌潘辰,但在也不会去否认确实存在的问题,更何况,潘辰还用她自己的方法来证明了,从前的宫规的确有问题,但要闫氏就这样服了潘辰,她是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的。

潘辰似乎料到她这样说,笑着回道:

“太后,说到最后,您还是得看一看臣妾送来的东西,里面的条例虽然是臣妾起草,但是也是经过皇上与礼部,吏部商谈过才决定的,并不是我一人所为,谁都无法保证这条例是万无一失的,皇上也没法保证,别说是这后宫的条例,就是朝廷的法度也不能说是完全没有问题呀,我们能做的也就是尽最大努力去完善条例,一开始大家可能不适应,所以会感觉有诸多不便,但是比起一切都控制在人情上,还不如将之控制在法度上,所有事情依照条例来办,谁是谁非,一目了然,既增加了效率,也减少了纠纷,一举数得,不是挺好嘛。”

听着是挺好的,可闫氏就是不想承认潘辰是对的,若是今天换个人来和她说这事儿,兴许闫氏会欣然聆听,然后赞赏接受,可潘辰…一个她看走眼的棋子,又是庶出的身份,若是太给她脸了,那她这个太后就太没用了。

“哼,说的再好听,不过就是不想担责任罢了,亏你还信誓旦旦的说你的那套东西好,可哀家竟不知道,它要真的好的话,你这个起草之人,怎的还不敢承诺呢。”

闫氏这番话听起来就有些胡搅蛮缠的意思了,跪在地上的这些总管们先前给潘辰吓了一吓,现在也不敢动,只静静的在那儿看着德妃与太后过招,就在情势一触即发的时候,外头传来一声尖声吟唱:“皇上驾到——”

随着这道声音的响起,一时间康寿宫内就猛地掀起了一阵浪潮,刚才还在凝神精气看撕逼的娘娘们就像是突然给打了鸡血似的,整理衣服的整理衣服,手忙脚乱的手忙脚乱,但全都一股脑儿的跑到了门边去迎接。

这样的盛况与激情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看到过了,因为祁墨州这人要么不来后宫,来了后宫也是直接去潘辰那儿,这些妃子平日里也就只能往太和殿走走,看一眼祁墨州,请个安就走,现在祁墨州忽然来了后宫,要她们不激动是不可能的。

“参见皇上。”

娇滴滴的声音还算整齐,让潘辰见识了一场集体发嗲的局面。

祁墨州一身玄色暗金龙纹的对襟直缀,中间那一溜的翡翠扣子十分抢眼,透着雍容华贵,一张俊脸始终冷着,对门边的小老婆们并未太多注视,而是直接负手走入了康寿宫内,对太后致礼,然后转身,对保持行礼的妃嫔们抬了抬手:“都起来吧。”

潘辰站在中间,后宫里身份高低决定了站位的顺序,宫里其他人对潘辰不服归不服,可是这个顺序还是要遵守的,她身旁站的是潘筱和宁淑妃,身后则是沈淑媛和闫昭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