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自己高兴起来,“肯定是听懂了这话,在开心呢。”

好在系统一直忍着没出声,如果燕归不在这儿,它肯定要吐槽。宝宝哪儿是开心,分明是被吓的。

什么皇儿父皇在等你,在等着揍他吧…

两人在床上就厮磨了小半个时辰,如果不是幼宁饿了要用早膳,只怕还能腻歪一个上午。

石喜有点儿担心自家陛下,照这个发展趋势,什么“从此君王不早朝”都是小意思,他真正担心的是哪天醒来就收到陛下带着娘娘跑了的消息。

太上皇不理事,陛下对政事又是无所谓可有可无的态度,如此看来,整个皇宫最靠谱的居然是皇后娘娘。

他一定要抱紧皇后大腿,绝不能让娘娘也被陛下给带歪了。

幼宁慢吞吞咬了口包子,鲜美的汤汁满满溢在口中,略带点儿烫意。她是猫儿舌,本来经不住热,但很喜欢每次吃包子的这种感觉。

包子馅儿多种多样,幼宁最喜欢的是香菇肉和菜馅儿。她偏爱的吃法是先把里面的馅儿慢慢挑出吃掉,再单独吃包子。包子内层沾了汤汁,皮被擀得韧劲十足,不厚不薄,嚼起来简直是人间美味。

幼宁一直觉得含着汤汁的包子皮才是最精华的部分。

燕归含笑看着幼宁这特殊的吃包子法,他曾经想过帮她吃掉馅儿,但幼宁不愿,说什么自己慢慢将每个部分用掉,这过程也是一种享受。

跟着太上皇久了,如今幼宁自己对这些都有了心得。

早膳很简单,包子春饼小粥,再配几个爽口小菜,酸酸甜甜最是开胃。有燕归陪着,幼宁食欲大振,用了两碗粥两个包子和一个春饼,后果便是撑到腰都差点儿直不起。

杏儿喜道:“娘娘要是每日胃口都这么好就好了。”

幼宁却不大满意,悄悄瞥了眼燕归,转头认真看向杏儿,“并非我胃口好。”

“啊?”杏儿愣住,就听自家主子十分严肃道,“是宝宝太贪吃了。”

注意到主子的目光,杏儿恍若明白了什么,当即连连点头,“那当然,娘娘您才不是贪吃的人呢。”

且不说直性子的杏儿如何噎得幼宁说不出话,一众人无事走了圈,干脆去了御书房。

燕归离宫数日,御书房也有人每日洒扫,干净无尘,秋阳笼下,将檐角的几片琉璃瓦照得晶莹剔透。

御书房坐北朝南,开四面窗,东西各两,通风且光线充足,步入时人的心情也总会好上几分。

幼宁刚迈过门槛便目露欣赏,“洒扫之人好巧的心思。”

原来御书房书架四角的青瓷瓶中都被插|入三两小花,花儿极为新鲜,甚至还带着露水,应是每日更换。书案摆置一个小巧的兽首铜炉,上方萦绕着淡淡的香氲,熏的亦是开窍行气、解郁化浊的苏合香。

这么妙的心思,寻常內侍根本不可能有。

幼宁眸中噙了笑暂时没开口,她是压着燕归来的。燕归一去十几日,京中又压了不少奏折,为免大臣们又明里暗里向自己诉苦,幼宁先让燕归勤勉起来。

燕归看着那些奏折便目露阴沉,他如今只想陪着幼宁,即便不说话只看着她也好,根本不想管那些人上诉的芝麻小事。

他表现得极不情愿,幼宁越是笑眼弯弯看着。她相貌偏于乖巧,即便漂亮了许多,气质却是未变的,浅浅的梨涡挂在香腮,期盼鼓励的眼神让人根本无法拒绝。

燕归自然是乖乖坐上了御案,幼宁则从旁为他闲闲整理奏折,她如今不能太动心思,所以慢条斯理十分悠闲。

整理到一半时,幼宁借故出去走走,离开御书房到了附近亭中。

“负责御书房整理洒扫的宫女是谁?”幼宁问话青嬷嬷。

青嬷嬷传来御书房总管,询问后传来了一位脸生的小宫女。

宫女很小,比幼宁还要小上一两岁,容貌清秀,身材娇小,见人便先低眸羞眉,是极为内敛的性子。

“别怕。”幼宁温和看她,“我传你来只是随意聊几句,御书房一直由你整理,是吗?”

“回娘娘,是。”

幼宁笑得更柔,“你做得很好,我方才一进去,便觉得格外舒服,看得出心思巧妙,你叫什么名字?”

“奴婢名阿珞。”

“璎珞之珞吗?”得了颔首,幼宁道,“很好听的名字,我看你的衣裳与其他宫女也略有不同,是自己改的吗?”

手巧的宫女偶尔会在细微之处改动宫服,或是裙摆,或是领口袖扣,又或其他。幼宁瞧见阿珞在裙尾和微竖起的领口各绣了一朵含苞待放的莲花,绣工很好,莲花栩栩如生,叫人一眼就觉得特别。

阿珞脸色霎白地咬唇,宫女是不允许私自改制宫裳的,她连忙跪地,“皇后娘娘,奴婢只是一时好玩儿,奴婢知错了,求娘娘宽恕!”

若说在宫中最让幼宁无奈的,便是因为身份,一些宫人常常会过度理解她的意思。她此时真的没有生气,阿珞却怕得好像下一刻就要被斩首。

自己有这么可怕吗?幼宁忍不住内心道了句,不过也知道这是身份使然。

宫规是宫规,但幼宁和这些宫女年纪相差不大,当然了解她们爱美的小心思。不为其他,只要她们不因此弄出乱子,她不会吝于给予这点小自由和宽容。

“我没有怪罪你的意思。”幼宁将声音更加放轻,“只是觉得阿珞你心思当真很巧。”

阿珞大着胆子抬首看了眼,就对上一双闪着星光的温柔眼眸,她怔了怔,才极低声道:“奴婢家中以前开的制衣坊,所以、所以有些了解。”

“那那些插的花儿和熏香呢?”

“是…是奴婢以前祖母所教,奴婢只学了些皮毛。”

幼宁颔首,看来阿珞以前家境不错,出了意外才来宫中当了宫女。

阿珞心中忐忑,她不大相信皇后传自己只是为了夸这几句话,默了会儿就听上首之人继续道:“有心思如此妙的阿珞在御书房,我也要放心许多。”

阿珞惊讶,耳边话语未断,“陛下苦夏,等来年夏日,恐怕还要你多花些心思。毕竟批阅奏折苦闷,若能让陛下心情舒爽些也是好的。”

幼宁只字未提阿珞洒扫的不止是御书房,却只有御书房布置如此精心的原因,交待时格外柔和。

阿珞年纪太小了,幼宁本就是想先看看布置御书房的人性子如何,一见之下发觉阿珞其实心思很单纯,还处于年少懵懂的阶段。

这样的年纪,偶尔面见威仪英俊的陛下,甚至能在其常待的御书房伺候,有所动心实在再正常不过。

幼宁不觉得这就是那些宫女心思不纯的表现,她们也是人,十三哥哥如此优秀,身份又如此高,除非宫女都清心寡欲,否则不可能没有一点儿好感。

阿珞听着,渐渐也觉得原本羞愧心虚的感觉淡了许多。她所做好像的确没什么不对,陛下是天子,精心伺候陛下是她们的职责,为何要因此而在面对皇后娘娘时心虚呢?

“不过。”幼宁转了个弯,“阿珞有如此技艺才能,只做洒扫还是有些埋没你了。”

她让阿珞走近了些,“我很喜欢你这种巧心思,既然阿珞家中以前开过制衣坊,待再过段时日,调你去制衣局如何?那儿应该更能发挥阿珞的才能。”

她拍掌道:“过段时日小皇子小公主诞世,我还想给他们做些漂亮可爱的小衣裳呢,阿珞愿意吗?”

阿珞又惊又喜,再度跪地,这的确是她很喜欢的,“谢、谢谢娘娘!阿珞愿意,阿珞愿意!”

来一趟御书房,幼宁也没想到自己顺手又办了件小事。不过这并未影响她的心情,路途中杏儿好奇道:“娘娘是担心阿珞继续待在御书房伺候,会有什么事吗?将她调走,是为预防?”

杏儿当然也看出来了阿珞对陛下的心思,但正如幼宁所想,阿珞性子太纯了,心思都写在脸上,很难让人一见就产生恶感。

“预防什么?”幼宁好笑,“预防陛下对她生出什么兴趣吗?”

难道不是吗?杏儿满眼都写着这句话。

幼宁摇摇头,轻轻点了点杏儿脸蛋,不置一言继续向前走。青嬷嬷擦肩而过,摇头轻声道:“这是为那小丫头好。”

以陛下对娘娘的心,小小的阿珞怎么可能掀起什么波澜。阿珞如今年纪还小不懂什么,若让她一直待在陛下身边,每日看着陛下,待她开窍之后,若真的对陛下有了不该有的心思,那才是她的灾难。

调阿珞去制衣局不是为了什么防“情敌”,纯粹是顺手拉了把这小姑娘而已。

第123章

疾书一个时辰, 燕归放下朱批,视线投向偏殿。

幼宁正捧着小巧的紫砂杯, 沐浴在暖阳下,眼眸半合, 似乎正在养神。姣美的侧脸白皙无暇,在阳光照耀下泛着些许暖色。

燕归向后一趟, 静静观赏这幅安宁美景, 唇角微勾起。

片刻, 察觉到灼人目光的幼宁往回一瞧,便扬眉,“十三哥哥都批好了?”

得了肯定, 她招了招手, “那过来呀。”

石喜内心扑哧一声, 这招猫逗狗的手势,得亏陛下能若无其事地走去。

美人榻足够大, 加上燕归一个成年男子空间也绰绰有余。他将幼宁小心半搂在怀中,“都是些小事。”

秀眉一挑,幼宁道:“十三哥哥的意思是, 小事根本不用劳动您这位陛下,丢给下面的大臣就行,是吗?”

燕归不言,但眼神透露着肯定, 甚至还有点儿醋意, 醋的是幼宁对那些大臣太好。

怎么这么可爱呢, 幼宁笑得发簪轻颤,亲了口某人脸颊,安抚小孩儿似的,“好啦,我也是担心他们又来烦十三哥哥你,才想提前做好这些呀。”

“不够。”燕归干脆让幼宁整个躺在自己怀里,低首沉声,“这些不够。”

什么不够?幼宁茫然中,就被这位用狗啃似的亲亲糊了一脸,从额头到脸颊到唇无一幸免。她最后捂着自己被亲到红扑扑的脸,无意识感叹,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十三哥哥十二岁那年,都比现在要成熟些吧?

不过,她挺喜欢。无论成熟幼稚,十三哥哥在她心中永远最好。

幼宁眼神亮晶晶的,笑盈盈凝望自己,燕归不知怎的想到在哪本书上看到的话。目光无法欺骗,若是某个人深爱你,心中有你,从他的眼神中便能直接看出。

燕归深以为然,并且对幼宁这种目光喜爱非常,恨不得她一日十二个时辰都这样看着自己。

祭天回来得及时,再过三日便是中秋,一年一度团圆日。容云鹤这个中秋依然不能回京,宁国公还好,毕竟当初儿子说不想成亲他也能沉住气让人先立业,宁国公夫人就忍不住了,每日又是担心儿子年纪大了未成亲的问题,又是觉得儿子在外面心大了连家都不想回。

幼宁十分了解自家娘亲,为免她火气太重,与燕归商量一番后准备这个中秋节也将人接进宫。

“每日在宫中不能出去都闷死女儿了,还有孕期许多事嬷嬷们说得我也不太懂,肯定还要请教娘。”幼宁抱着娘亲手臂,“哥哥都那么大了,肯定有自己的主意,娘就别总是想着他的事啦,还是多关心关心可怜的女儿吧。”

宁国公夫人轻笑,“你这小滑头,娘何时不关心你了?你们兄妹情深是好,可也不能一味纵容他。他是宁国公世子,能说不成亲就不成亲吗?娘也不奢求他什么,但他绝不能让你爹这一脉无后。”

幼宁顿住,这话有理到她无法反驳。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哥哥…的确不能因为他自己不想就不成亲,毕竟这并非他一人之事。

但宁国公夫人看不得女儿烦恼,过了会儿还是捏捏女儿脸蛋笑,“好了好了,这种事的确催不得急不得。也许是云鹤缘分未到,娘不逼他,专心陪咱们幼幼待产,好不好?”

“娘最好啦!”

御膳房的大厨们大显身手,提前做好各种馅儿的团圆饼,青梅、桃脯、瓜条、红豆等,全都偏酸甜,让嗜甜的幼宁爱不释口。

宁国公夫人看不下去,从女儿手中夺过红豆饼,语重心长,“幼幼,有孕了更不能偏食,会影响宝宝的。”

“我没有偏食呀,平日膳食都有听嬷嬷和太医的话,十分均衡。”幼宁眨巴眼,“偶尔多食一点甜也没事嘛,太医说了,食甜能让人心情更好,如今我就是要时刻保持好心情呀,娘说是不是?”

宁国公夫人被噎了下,心道小时候女儿多乖呀,虽然也爱甜,但至少自己说时绝对会听。

肯定是被陛下宠坏了。宁国公夫人心里有点儿担忧,她以前担心陛下对女儿不够好,现在是觉得陛下对女儿太好了。

因为一个人若没有了克制会变得多可怕,宁国公夫人再清楚不过,她可不希望自己女儿对一切都失去敬畏之心。

很显然宁国公夫人的担忧属于过虑,幼宁天生性格如此,小时候她没因亲朋娇纵而养成恶劣的性子,长大后就更不会。

反倒是燕归,因为有了幼宁才得到真正的克制,变成了如今看似无害的“妻奴”。

中秋家宴,花团锦簇,移栽而来的海棠花徐徐怒放,如今已是成团盛景,艳红如火,粉瓣娇妍。

园中摆上多张小案,宫女在中心调香烹茶,不远处的亭中几位乐师在奏曲,环境自是极为舒适。

“海棠有花中神仙的美誉,太后很喜欢,最近宫中移栽了许多。”幼宁伴宁国公夫人赏了会儿花,“我记得以前府中有位嬷嬷会做海棠花酥,很好吃,还有一种海棠会结果,可惜没有尝过。”

杏儿立刻道:“这有何难,娘娘想尝的话,改明儿让他们再移些会结果的海棠,反正有专人料理,娘娘只等着就行啦。”

果然是主仆,说到吃都精神了起来。

皇后模样端了不到一刻,提到吃的马上就暴露本性,宁国公夫人无奈含笑,“那位嬷嬷已经告老还乡了,御厨肯定也会做。”

“味道不同嘛。”幼宁缠着娘亲撒娇,她纯粹是怀念儿时在家中的时光。

说来她的生命很早就有了十三哥哥的参与,虽然中间分开过一段时日,但刻上的印记一直很深。她真的很幸运,不仅有那么疼爱自己的家人,还在最初就遇上了今后相伴一生的人。

缘分一词,真是奇妙。

倚在娘亲怀中,幼宁静望旁边对弈的燕归与宁国公,腹中待出世的宝宝也有感觉般轻轻踢了一下。所爱所想大都在身边,她似乎再没什么可遗憾的。

幼宁没有饮酒,但她觉得自己已因这些景色醺然,脸颊浮上一层晕红,眼眸半掩。

“娘~”她轻轻唤了声,仰眸看去,露出与幼时别无二致的小梨涡。

“怎么啦?”宁国公夫人也像抱小孩儿般哄着女儿,随后就听到一句,“我好开心呀。”

宁国公夫人怔了下,微微一哂,轻声道:“娘的傻幼幼,会永远开心的。”

第124章

冬来小雪初发, 地暖融融, 乾殿并无寒意。

幼宁被扶着在殿中慢行, 脚下铺了厚厚的兽皮毯防滑, 每走一趟便站在窗前欣赏片刻雪景, 再继续来回。

出了些薄汗,幼宁就不愿走了, 偏头道:“已经有两刻钟了吧?”

杏儿好笑, 知道主子累了,但还是无情摇头, “连一刻都没到呢,可不能偷懒。”

幼宁顿时露出气馁郁闷神情, 七月孕期,太医交代每日都得走上两刻钟到半个时辰, 不拘次数,但时辰必须满。今日她睡得久,晚膳刚过, 歇了小片刻杏儿就拉着她开始走动。

可是…她真的不想动, 这个月份宝宝已经发育完善, 分量自然也不小, 她每每站着就觉得腰酸腿疼,更别说走这么久。

杏儿心疼她,可也不能肆意纵容, “娘娘再坚持两个月, 小皇子很快就出来了, 到时您想怎么躺就怎么躺。”

生产不是小事,绝对要遵从太医嘱咐。前阵子太医来请脉时特意看了看胎象,这位太医经验十足,当场便道有八成是位皇子,自此身边人对宝宝的称呼都换成了小皇子。

幼宁露出可怜巴巴的神色,看了眼杏儿,再看了看旁边的青嬷嬷,最终只能乖乖继续迈步。

“陛下去哪儿了?”

天都黑了,晚膳也没难得没一起用,幼宁不由开口问了句。

此事青嬷嬷清楚,走来喂幼宁喝了口温水,边道:“数日前附近的宜城下了场大雪,雪太大把许多百姓的屋子都给压垮了,许多人没地方住,当地太守为他们搭了茅屋,开仓赈粮,可还是不够。灾民有些躁动,恐怕会生乱,知府便上了折子。陛下下午刚得了消息,现今正在和几位大人商议。”

“大雪。”幼宁皱眉,她跟着处理过几年政事,当然明白此事的重要性。

难倒不难,燕归登基后很得民心,只是要妥善处理好绝非短时间就能办成,还得寻个可靠的臣子去赈灾。幼宁思索朝上有哪几位可派遣的人选,不自觉就出了神,青嬷嬷一瞧忙道:“娘娘,娘娘?”

青嬷嬷扶住她手,“您就别操太多心了,陛下能处理好的。陛下之所以没告诉您,也是不想您多费心思。”

幼宁颔首,微微展颜,“我明白的嬷嬷,只是随便想了下罢了。”

她果然没再为此担忧,走够了时辰,再喝了碗安胎汤,她便按时上了榻。

说到安睡,对如今的她来说还真是件奢侈的事。平躺睡腰酸,侧躺又不方便,总担心会压着肚子,这让一贯好眠的幼宁开始翻来覆去,一夜要醒数次,有次梦中梦见自己因睡姿不当而导致宝宝出了问题,吓得她连着几夜都没睡好。

有燕归陪着要让她安心许多,他浅眠,一旦她动弹了立刻就能察觉,所以今夜幼宁有点儿失眠。

折腾许久,幼宁才勉强疲乏闭眼,没过多久,半梦中就感觉微凉的气息袭来,有人上榻轻轻抱住了她。

幼宁没睁眼,没什么气力软软道:“回来啦。”

“吵醒你了?”燕归心中责怪自己,这个时辰应该去偏殿歇息,但他担心幼宁睡姿,所以还是来了。

幼宁唔一声慢吞吞转过身,黑漆漆的夜晚看不清人影,她干脆一直闭着眼。本就不多的睡意消了大半,她干脆闲聊道:“雪灾一事,十三哥哥打算怎么办?”

“宜城之事好办,我已授命荀卿前去赈灾。钦天监报今岁冬日各地将有大雪,恐怕宜城还只是个开始。”

瑞雪兆丰年,但雪太大也不好,先不说粮食一事,寻常百姓御寒也成问题,宜城之前就有不少人活活冻死。

幼宁睁眼,“那该提前告知。”

燕归嗯了声,轻轻揉着她腰部,“我已派人去各地宣旨,让当地太守做好预防,加固房屋,储好粮食。”

“恐怕不够。”幼宁语中不无担忧,大周并未到人人富足的地步,一些贫农可能根本无法度过这个寒冬,她道,“我看,不如缩减宫中用度,除了太后和父皇那儿,其他宫殿减半,用来给钦天监提的那几座城送些粮米和冬衣去。”

燕归摇头,笑了笑,“无需如此,宫中用度本也不算多,不必再减。”

燕归倒是想什么都挑最好的给幼宁,只要幼宁喜欢,他盖座新的皇城都行。但幼宁不仅懂得享受,也懂得适可而止,她所拥有的都在皇后规制内,超出太多的,她根本不会提要求。

况且他怎么可能委屈幼宁,当初助他登基的那位富商如今已成了富甲天下的大皇商。那位也算是心善之人,这种事正好轮得到他出力。

燕归将细节一一解释清,幼宁才放下心来。她的忧心既为百姓,也为燕归。自古天灾人祸总容易扯上在位者的品行,虽然如今燕归很得民心,但如果雪灾太大无法控制,难保不会有别有用心之人传些谣言。

“那最近十三哥哥都会很忙了?”

“会有些。”燕归声中略带歉意,“今后几日应该都不能伴你用膳。”

“没事。”幼宁话刚出口,就被燕归堵住,“不过即便如此,也不可挑食,我会每日让石喜上报。”

她鼓了鼓腮,半晌不满道:“我又不是孩子了,十三哥哥还让人这样盯着我。”

“幼幼自然不是,我怎会不放心你。”燕归安抚她,“但你腹中这位不听话,恐怕你管不住他。”

幼宁这胎的确闹腾,从最初就添了不少事,本来幼宁极温和的性子也被他闹得有些无奈。所以此刻闻言她也无法反驳,心道恐怕出来真如周围人所言,要是个混世小魔王了…

她倒不在意这个,只是纳闷自己和十三哥哥的性子都和这些扯不上边,怎么怀里的宝宝倒有这种预兆,难道是受了父皇的影响?

不管幼宁腹中宝宝未来性子如何,如今他还在安稳成长。雪灾一事让燕归瞬间忙碌起来,其中还有几地因雪太大而活活埋死冻死了不少家畜走禽,如此燕归更是脚不沾地,待他能初初松口气时,幼宁已到了生产的时候。

发动是在春雪初化的日子,幼宁正捧杯对外思索是否要收集些雪水储存,用来泡茶,腹中就感觉突然抽疼了一下。

她起初没放在心上,还当是惯例,直到腿间有了湿意才怔在那儿。

青嬷嬷正含笑叮嘱什么,见幼宁呆愣还当她神游,直至发现她有了疼意皱眉才一惊,仔细问了几句便立刻道:“快,快去唤稳婆来,娘娘要生了——”

乾宫上下立刻忙碌起来,好在之前无事时嬷嬷组织她们练过几次,也算乱中有序。

宁国公夫人得了消息迅速进宫,幼宁这时才紧张起来。她当然紧张,即便再沉稳的性子此时也不可能淡定,毕竟第一胎,况且女子生产向来都与凶险并存。

“娘,娘,好疼——”幼宁的声音细细软软,带着些许哭腔,光听着宁国公夫人就要心碎了。她只能握住女儿的手,打气道,“不会疼很久的,幼幼先别喊,存着力气,待会儿我们再用点儿劲,快点让宝宝出来,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