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夫人哼了声:“在家她就阴阳怪气的。”

李奉常不去诋毁小辈,笑了笑:“她应该还是因为伤,想要治好了再去太原府。”

李老夫人道:“她现在不去怎么成亲?”

李奉常道:“奉景的意思是,让家里的姐妹替她成亲。”

李老夫人啊呀一声:“成亲还能替?这是胡闹啊!”

“母亲,弟代兄成亲的也常有。”李奉常柔声劝,“也就是为了成亲的仪式,如今都知道我们明楼要嫁人,太原府那边也准备了,到时候不成亲,天下人猜测传言纷纷,明玉也会知道情况有变。”

李老夫人没有说话,神情变幻。

李奉常跪下声音哽咽:“娘,先安安稳稳过了这个年吧,剑南道还有我们李家经不起再折腾了。”

李老夫人顿时垂泪又哭大儿:“这是造了什么孽。”

母子二人抱头痛哭一番,这件事就算定了,只是让谁去呢?家里三个女儿,明冉太小,明华和明琪适龄。

“我觉得让明华去最合适。”李奉常道,“她的年纪大一些,一向聪慧懂事。”

李老夫人对于李明华的这个评价很赞同,哼了声:“倒是比她爹这个蠢货强。”

李奉常恭维:“明华是跟着母亲你长大的。”

李老夫人很满意这句话:“别的不敢说,姑娘们在我跟前长大,至少都懂事。”

不像那个李明楼没有跟着她长大,被教坏的不像样子。

“大哥也是明白这一点,所以把明楼和明玉送回来了。”李奉常再次恭维,女人就是要哄,男人都懂这个道理,“可惜没想到他出了事,也没有时间让娘再教导这两个孩子了。”

李老夫人拭泪:“不要再说这个了,世事就是这么无奈,把明华叫来吧,这是她爹惹下的祸,她也该去分担一些。”

李奉常道:“就算跟奉景无关,明楼是她的妹妹,这是李家的大事,明华也会去做的。”

但没想到把李明华叫来说了之后,她断然拒绝了。

“这跟我没关系。”她说道,“我不是李明楼,这也不是我爹欠的债。”

李老夫人和李奉常愕然,林氏更是气急,扬手一巴掌打过去:“你这不孝子。”

李老夫人的屋子里些许混乱,院门外站立的丫头仆妇们回头看去,神情不安。

被她们拦在院门外的李明琪眨着眼担忧:“祖母是不是生气了?你们要不要进去看看?”

........

........

(还有一更)

第八十二章 合适的不如愿意的

李老夫人大发雷霆。

“这是任性的时候吗?”

“这是我们李家生死攸关的时候。”

林氏擦泪道歉,李奉常没有说话,不是他的儿女,他不便管教。

李明华不哭也不闹:“李明楼都不在意,我为什么要在意?”

李老夫人气的一口气没喘上来,李奉常忙上前拍抚,丫头仆妇们听到召唤也忙涌进来,端茶倒水喂药混乱。

林氏将李明华揪了出去:“母亲,我会教训这个丫头的,不用理会她,好吃好喝的把她养大这么大,哪里有被她气死的道理。”

不敢再停留押着李明华走了。

李老夫人缓过气在床上流泪:“我这是造了什么孽?”

李明楼她就不提了,先前刚夸了自己养大的孙女懂事。

李老夫人抬手打了自己一耳光。

丫头仆妇们吓得哭着劝,李奉常半跪在床边拉着李老夫人的手:“这是儿无能,娘要打打我。”

说到儿,李老夫人又哭李奉安:“你要是活着哪有今日。”

李奉常好一通劝才安抚。

“娘,也别怪明华。”他道,“她也只比明楼大两岁,长这么大还没离开过家,骤然要她去太原府,也是受了惊吓。”

有丫头小心翼翼的端了一碗银耳粥过来,李奉常接过要亲自喂。

李老夫人被他逗笑:“我还没老到让你这样伺候。”

李奉常忙扶着她坐起来,看李老夫人自己慢慢的吃:“四弟妹会劝她的,跟她慢慢说。”

“我们现在哪有时间慢慢等啊。”李老夫人叹气,吃了几口银耳粥。

银耳粥入口清甜软糯,让气过哭过的咽喉舒服了很多。

李老夫人一向是个仁慈宽厚的,随时随地时刻都会夸赞身边的人。

她看面前站着的丫头点头:“做的不错,赏”

丫头欢喜道谢,站起身又怯怯:“老夫人,这是琪小姐做的,托婢子送进来。”

李明琪?

李老夫人看着手里的粥,没去计较李明琪收买她丫头,家里这些媳妇孙女孙媳什么的小动作她都看在眼里,尤其是李明琪,最是鬼头鬼脑,小聪明无伤大雅,也都是为了讨好恭维她。

“让她进来吧。”她说道。

丫头欢欢喜喜的去传话,李明琪没有直接进来,先伸出两根手指掀着门帘,露出小脸向内看。

李老夫人瞪她一眼:“做什么怪。”

李明琪:“祖母还在生气吗?”

李老夫人没理她,李明琪走进来对李奉常施礼,李奉常点点头:“你祖母不开心,你陪她说说话。”

李老夫人道:“她们少跟我说话,我就谢天谢地,还能多活几年。”

李明琪笑嘻嘻坐在床边:“祖母,你不要生气,有什么事,明华不做,我来做就是了。”

李老夫人和李奉常一时没反应过来,看着她微怔。

“祖母,我已经知道了,大小姐出了些意外。”李明琪道。

这里发生的事瞒不住各房,尤其是现在这三房都有了钱,老二得了剑南道送的钱,老三就守在剑南道,老四在车队作威作福,媳妇孩子都跟着变得阔气,在家里伸手伸脚的,李老夫人冷眼看着。

“现在需要姐妹们帮忙。”李明琪并不在意李老夫人的脸色,伸手指着自己,“我也是姐妹呀。”

李老夫人将银耳粥放下:“你没轻没重的,不合适。”

被心爱的祖母如此评价,李明琪没有羞红脸哭鼻子,点点头:“我是不如明华稳重,这件事讲道理是明华最合适,但是,我是愿意的。”

愿意?

李老夫人和李奉常看她,这一次神情认真了。

“祖母,我觉得这种事合适的不如愿意的。”李明琪也认真道,“如果不愿意,再合适也会露破绽,毕竟人有七情六欲。”

李老夫人坐直身子,眼神古怪的看着李明琪。

李奉常没有想别的,闻言抚掌:“明琪说得对。”再看李老夫人,“所以母亲你看,你教出来的孩子还是懂事的,知道为家里分忧。”

李老夫人没有说话,手里的勺子搅着银耳粥。

李奉常有些想不透女人们,难题已经有了新的解法,怎么反而不说话?

“娘,强扭的瓜不甜,我们也没有时间劝服明华。”李奉常委婉的劝道,“明琪跟明楼同岁,原本担心她小,现在看来,我李氏的骨血都是有胆气的。”

李明琪点头:“是的,伯父,我不怕的。”又娇滴滴的喊了声祖母,“祖母,你不要担心着急了。”

为祖母皆优解难的乖孙女啊,李老夫人并没有像往常那样一把揽住她喊声我的乖儿,看着她一刻:“你要知道,这是去做假的,暂时替代,可不是让你真的嫁过去。”

这是当然啊,李奉常不解。

李明琪认真点头:“我知道啊祖母。”

李老夫人又不说话了,垂下视线搅着银耳粥。

女人真是….这都什么时候了,能解决问题就解决了问题,又想什么呢?李奉常忍不住再次喊了声娘。

“我没老到又聋又瞎。”李老夫人瞪了李奉常一眼,又意味深长的看了眼李明琪。

李明琪乖巧的看着她。

“好吧,既然你愿意,那就你去吧。”李老夫人说道。

李明琪站起来欢喜的道声是。

李奉常也松口气:“那我来安排,对家里人就说是明楼想家,所以让姐妹去陪陪她。”

这些对外的话,再荒唐也有信的,再周全也有不信的,无所谓了有个说法就是了,李老夫人不在意嗯了声。

李奉常道:“我去给三弟写信,让人请三弟妹过来。”

李老夫人嗯了声,李奉常便起身走了出去。

“你也下去吧,我会给你母亲说的。”李老夫人道,“这是大人商定的事。”

这是帮她掩下了自己主动请愿,李明琪应声是,转身要走,又猛地转过身来,扑过去抱住了李老夫人,贴在老夫人不光滑的脸上,在她耳边低声:“祖母,谢谢你。”

说罢不再多言也不听李老夫人说什么,转身疾步走了。

先前因为各种猜想拧的硬邦邦的心口,就这么一撞软下来,温香如玉,乖巧聪慧,七窍玲珑的小姑娘,谁能抵得住?

李老夫人身子软下来,轻叹一口气,看着放下的银耳粥,伸手端起来。

“其实愿意去才不合适呢。”知心的仆妇走过来也跟着叹口气,“老夫人不再教教琪小姐?”

李老夫人道:“小姑娘们认定的事,谁能教回来?”

她的声音停顿下,小勺子搅动碰着瓷碗发出轻轻的声响。

李老夫人缓缓吸入一口气,再缓缓的吐出来。

“将来,在那边,多个姐妹作伴也不是什么坏事。”

李明楼可没有李明琪跟她亲近。

江陵府近,剑南道远。

信到了江陵府,信再从江陵府往剑南道,剑南道的项云就同时收到了两封信,一封来自项九鼎的,一封来自李奉常。

项云默默的看完,脸上没有惊愕,只有一丝苦笑,预料中的一只鞋子终于落地了。

旁边的随从端来火盆,项云拿起两封信却没有投进去,而是站起来向外走去。

随从不解喊了声老爷。

项云道:“我去见严茂。”

项云过来时,严茂在大都督府处理公务,李明玉还小在学习,韩旭还未到,他全权负责剑南道诸多事务。

见到项云过来,严茂起身相迎。

项云开门见山:“大小姐那边出事了。”

严茂神情惊讶,心里却是笑了笑,元吉也不知道怎么想的,这件事不告诉项云也罢,还要他看项云会不会告诉他。

项云当然会告诉他了。

第八十三章 顺从的商议

项云把事情详尽的告诉了严茂。

项九鼎信上怎么写项云就怎么说,把信递给了严茂看。

看到信上写李明楼在路上借着寻医问药不断的变幻路线,以及逐渐拉长会面时间,严茂就笑了。

对于行军打仗的人来说,这是再明显不过的要甩开对方的动作。

项云苦笑:“九鼎也是第一次出门,又被李四老爷挡着,到现在才看出问题。”

严茂道:“大小姐真是顽皮。”

这话没有半点责备,反而神情赞赏。

项云道:“我接到信查问了,淮南那边是有匪乱,不过有元吉在大小姐应该没有危险。”

严茂点头:“没有消息就是平安,如果真有危险,元吉会把消息送出来的。”继续看信,视线落在项九鼎写李奉景提议这一段。

项云将李奉常的信递给严茂:“李家已经同意了。”

李奉常的信给了项云,也给了李奉景,只是没有给剑南道的人,在李奉常看来剑南道的人不是李家的人,严茂并不在意,接过只是略扫了一眼,李家的决议对剑南道来说什么都不是。

“我想办法联系元吉。”他说道。

他只信元吉说的话,以及听从大小姐的安排,项云并不意外点头:“李家这边我来解决。”

他转身要走,严茂却唤住他:“李家有一点我觉得说的对,大小姐的事先不要让大公子知道。”

项云回过头微微皱眉:“这样合适吗?”

上一次李明楼出事,李明玉要回去寻找姐姐,项云就是第一个赞同的,在他心里这姐弟两人一样的重要,所以项九鼎李奉常在信上建议的瞒着李明玉,他根本就不理会,严茂的粗糙的脸色柔和几分。

“这次跟上次不同,大小姐不是一个人离开的,有元吉带着很多护卫跟随。”他沉吟道,“淮南道有匪乱,这看起来是小事,但对于如今的朝廷来说,不知道会引起什么大事,崔征和全海还有罗氏,还有东北那边的安氏,都蠢蠢欲动。”

项云点头轻叹一口气:“安康山这次胃口太大,把一个节度使都吞了,朝廷这边还被瞒着。”

“大公子刚接了旌节,我们剑南道在风口浪尖上。”严茂指了指桌上堆积的文案,“多少人都盯着,这个时候不能出乱子,大公子必须在剑南道稳坐。”

项云皱眉没有说话。

“大小姐没有说不成亲,那这门亲事就还在。”严茂道,“所以就按照李家的人意思办吧。”

“我不是在意大小姐成亲由人代替。”项云道,“只是这是大小姐的事,她没有开口,别人不能代她做决定。”

严茂道:“那就不成亲,只让她代替大小姐去走个过场。”笑了笑,“安抚李家人。”

项云明白了,主要是为了打发李家人,让他们安静闭嘴自己玩自己的,与其说是欺瞒天下人,不如说是欺瞒李家人。

涉及的是李家人,项云便再无迟疑:“好。”

严茂笑着拍他胳膊:“那李家这件事就交给你了,其他的事我来。”

项云微微避开:“我的胳膊还没好呢,你没轻没重。”

严茂大笑起来,将拳头落在项云的肩头,神情关切:“胳膊的伤还是不太好?”

“活动起来总是不一样。”项云也没有隐瞒强作无事。

严茂想了想:“等将来让季良给你看看。”

既然有大夫看病当然是越早越快越好,为什么说将来?听起来很是没有诚意,项云是明白的,这个季良在剑南道小有名气了,因为极其的古怪,有人说医术很好,有人则避之如蛇蝎,医术是不太稳定似乎在摸索中,所以严茂的意思就容易理解了。

项云笑着说了声好,看了眼桌案上堆积的文案:“有什么需要我做的?我养伤不出门。”

严茂除了负责剑南道事务,还要继续教授李明玉,并没有因为一次惊马就放弃了学习骑马。

严茂日夜忙碌几乎没有休息的时候,以前有元吉在还好,现在所有事都落在他的肩头。

“不用,现在没什么事。”严茂笑道,“等那位益州韩都督来了,我们就更轻闲。”

项云笑了笑:“到时候收好你的脾气,这些文臣都是顺毛驴。”

严茂哈哈笑,项云告辞离开了,走到对面的回廊下他回头看了眼,眼神闪过一丝复杂。

不是现在没有什么事,也不是严茂想要他养伤,而是不再给他事做,将他排除在外。

“严茂!”

有人大步大声喊着走进来,气势汹汹跨过回廊目不斜视。

衙门的护卫立刻阻拦,又有人一步跳出来:“休得无礼,这是大都督的叔父,看,这是大都督的印信。”

大都督在剑南道就是天,护卫们立刻退开。

李敏将手中的印信一甩,身姿如柳摆:“三老爷,请。”

以前李奉耀跟李奉常一样很是讨厌这个太监一般的李敏,私下抱怨大哥为什么让这样一个人当亲随,现在看也没什么,反而觉得挺好的。

这大概就是别人的和自己人的区别。

这个李敏以前依仗李奉安捞个送孝敬的差事,在李家混的风生水起,李奉安不在了,他就成了丧家犬,在剑南道被排挤,连送孝敬的差事都没夺走了。

李明玉众星捧月,轮不到李敏挤进去,李敏便来攀附他。

李奉耀一眼看穿李敏的心思,但是,他不介意,他现在也需要人手,这么久了,而且元吉不在,剑南道的内部的铜墙铁壁也该松动了。

剑南道的旌节在姓李的手里,剑南道姓李的只有两个,他是李明玉的长辈亲叔如父。

李奉耀迈着阔步走上台阶,严茂站在门口相迎。

“我有事交代你。”李奉耀沉声说道,越过严茂进了厅内。

李敏紧随其后,对严茂重申:“天大的事哦。”

他们进了厅内,李奉耀被让在上首,严茂在一旁站立,随着李奉耀说话而不时德点头。

他们的声音很小,站在回廊下的项云听不到,但他知道他们在说什么,李奉耀也接到了李奉常的信,毕竟他的女儿要代替李明楼去太原府。

李奉耀在叮嘱严茂不许告诉李明玉。

项云收回视线要离开,然后看到终于说完的李奉耀接过李敏的茶润口,停下点头的严茂却没有闲着,从桌上拿出几本文书递到李奉耀面前,指点其上说话。

李奉耀举着茶,认真的看和听,一旁李敏从他肩头探身看,不时在耳边低语几句,李奉耀便神情严肃的点头,摆摆手。

严茂便收起一本文书,又翻开一本,李奉耀坐在上首,一手端茶一手翻阅,最初的拘谨不安随着严茂和李敏的顺从和恭敬渐渐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