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楼没有说话以沉默哽咽回答。

昭王嘿嘿两声:“怪不得怪不得,我说怎么觉得你不像个人呢,你是从地狱回来的鬼吗?”

这时候还开玩笑,四周的老者们流泪喊了声王爷。

李明楼没觉得这是玩笑,点点头:“是,我是鬼啊,我回来救你来了,这次不会跟上次一样。”声音悲戚沙哑,“否则我活过来有什么意义!”

昭王好奇另一件事:“上一次我见过你吗?”

李明楼摇摇头。

昭王便笑了:“那这次是不一样了嘛,很有意义了。”

说到这里他像一条鱼一样急促的鼓着腮帮子喘气念念:“我这次运气好,死之前能见到武少夫人,开心开心。”

喘了几口又长长的出口气,最后的力气用完,卸下了一身重担垂下头.....

哭喊声四起,李明楼觉得耳膜炸裂,她想要站开两步逃开,脚又陷在血水里不能动,她抬起头看天。

天,扬手给了她一个耳光。

耳光响亮。

第八十九章 沂州之托

沂州城的城门上垂下一条条白绢,同时有白旗升起飘摇。

街道上无数的民众在奔跑,大多数人都已经换上了白色的孝衣,还有正在给小孩子穿戴。

一眨眼间满城缟素。

沂州城没有受到侵扰,一切都如旧,所有的东西很快准备好了,包括上好的棺木。

一口口棺木摆放在城门,由城中推举的长者贤人们将王府的众人的尸首收敛。

振武军原本要来做这些的,毕竟王府这些人都死的很惨,尸首都残缺了,民众们哪里见过这种场面,更别提还要将尸首拼凑起来,但沂州城的民众拒绝了:“王爷等人为我们而死,我们当然要为他尽孝。”

一块块血肉被捧起,一块块残肢被整齐的拼凑,加了香料的水仔细的擦去血污,沂州城最灵巧的绣娘将尸首缝起来。

他们的脸色惨白,手由颤抖到稳健,没有人呕吐昏厥,只有大哭,到最后哭声也停下来,红着眼全神贯注收敛这些男女老幼。

王爷的棺木是他自己早就准备好的,奇珍华丽。

伴着长者贤人们一声哀丧号,数百个年轻人将王爷的棺木抬起向城中而去,余下王府众人的棺木各有几十人抬着,两边排出长队的民众跪地大哭,初夏的沂州纸钱如雪纷飞。

夜幕降临,白灯一片,哭声还没散去。

几个面带悲伤疲惫的老者拄着拐走出城门,看到了城外肃立的兵马。

“饭菜都送了吗?”他们有些无措微微慌乱的询问。

沉浸在昭王一府全部丧生的悲痛中以及忙碌收敛,这些兵马反而都忘了。

“还送什么饭菜,请他们进城啊。”有人跺脚。

这些兵马可是打跑了叛军,来解沂州之难的。

“而且你看他们。”跺脚的人看向城外,“我们不理会不邀请,他们也不进城,就在外警戒。”

可见是严兵。

待上前听到邀请这些严兵还是谢绝了。

“我们在外警戒。”中五道,“听从命令。”

老者们对视一眼,最后一句话是关键,命令。

他们这些兵是有将领的,那个武少夫人。

当时那个奇怪的女人,昭王介绍是窦县的武少夫人,大家脑子慌乱也没有反应过来,武少夫人跟这些兵马援兵有什么关系,再加上王爷又说了奇奇怪怪的话,就更糊涂了。

现在当然理顺了,武少夫人的丈夫是振武军的将领,丈夫在京城守护,让妻子来救护昭王,虽然还是好像听起来那里有些不对.....

但这位武少夫人是援兵的首领毋庸置疑,首领应该第一时间请到城里,更何况还是位夫人,只不过....

他们看向昭王去世的地方,那个女子还坐在那里,从昭王死去,到收敛,到运走,她始终一动不动。

身边站着一个护卫,纵然夜色降临还是举着伞。

“少夫人还是不见人?”他们问。

中五道:“是,少夫人太悲伤了。”

这么远一个女子率兵来救援,结果亲眼看着昭王死去,这甚至比来晚一步见到尸首还悲伤,老人们也都能理解,悲伤是一座桥梁,这个陌生的女子跟他们亲密了很多。

“也不能总是这样坐着。”老人们道,“劝劝她吧。”

中五望着那边也是担心,小姐似乎在对昭王的死悲伤,但又好像不太像,这种感觉说不清,总之大小姐是真的很悲伤。

他走过去,对方二嘘嘘的示意,方二回头瞪眼,中五对天上指了指,方二明白他的意思,天已经黑了不用撑伞了,他看了眼李明楼,罩在衣衫遮面中的女子似乎化作了泥土石头。

“什么?”方而收起伞走到中五这边问。

“大小姐怎么样了?”中五问。

“我没问。”方二说道。

中五看着他:“你说点什么,大小姐这么难过。”

方二道:“说什么?”

说什么?别难过?明明很难过的事怎么不难过?吃点什么喝点什么要不要进去歇息?难过的时候谁还想这些.....

中五和方二大眼瞪小眼。

“要是元爷或者金桔在就好了。”中五嘀咕,“武夫人在也好。”

沂州城的几人听到这里明白了,这些兵将是下属也是男人,根本就不会劝慰悲伤的女人。

一个老者干脆上前俯身哽咽高喊一声武少夫人:“已经这样,少夫人节哀吧。”

已经这样了。

本来就是这样的,不节哀又能怎么样。

李明楼垂下的头抬起来,她伸手擦了擦脸发现没有眼泪,昭王死去的那一刻,她就陷入了呆滞,不知道做什么也不知道身在哪里,也什么都不想。

看到李明楼身形动了,中五和方二忙过来,李明楼手撑着地站起来,道:“我们走吧。”

方二和中五立刻应声是,沂州城的人一怔,怎么就走了?忙上前拦住:“少夫人,您要哪里去?”

李明楼道:“昭王亡故了,我自然是回去。”

一个老者俯身大礼哽咽道:“少夫人,昭王临终前将我们托付与您,还望垂怜。”

其他人也纷纷施礼。

托付了吗?昭王临死前是说了很多话,不过她没听进去也忘记了。

“你们放心,我会留下一些兵马守护沂州城。”李明楼道,“范阳军已经退走,而且昭王一家全部亡故,沂州对于叛军不重要了,不会再有大军来侵犯。”

老者道:“少夫人,我知道如今形势紧急,您有军务在身,我等不是怕死,只是昭王才亡故,满城百姓心神慌乱,还请少夫人留步稍待。”

他这一次就要跪下。

李明楼忙搀扶,一直攥着的一只手松开,有一物滚落,不知是金是银撞在碎石上发出叮的一声。

李明楼和老者下意识的去看,昏昏中地上一物莹亮。

李明楼想起来了,昭王临死前说着将沂州托付给她,还说了一句这个也托付给你了,往她手里塞了一个东西。

“少夫人,您的,是戒指吗...”老者道,俯身捡起来,下意识的在手里要擦擦,但当看清手里是什么的时候,顿时啊一声举起,人也噗通跪下来,发出一声低呼,“陛下....”

陛下?

李明楼看着他手心托到眼前的东西,并不是一个戒指,而是一小四方金玉印玺,因为老者慌张印玺翻倒,皇帝之玺四个小字在四周火把照耀下忽明忽暗。

竟然是皇帝之玺吗?

上古始皇帝传下皇帝七玺,除了传国玉玺重器,天子还持有自己的六玺,皇帝之玺便是其中之一。

那一世安康山叛乱,鲁王仓促登基,以河中为陪都,待后来回到京,经过劫乱的朝廷丢了很多东西,项老太爷跟她闲谈时提到其中就有皇帝之玺。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安康山差点连国都要窃,偷走一个皇帝之玺也不算什么。

李明楼伸手拿起印玺在眼前端详,虽然她从来没有见过皇帝之玺,但既然是昭王塞给她的,应该不会是假的。

原来皇帝之玺不是被安康山从京城偷走,而是在昭王手里。

第九十章 速来速去

“武少夫人来了。”

沂州城明亮的大街上有仆从奔跑报告消息。

很快聚集在王府守孝的民众就看到老者贤人们拥簇着一个女子走来。

沂州城家家户户所有的街上都点燃了白灯笼,夜色无所遁形,但随着这女子走来,夜色似乎又重新占据了街道。

“把灯撤下去一些。”奔跑的仆从们还传达着要求。

这个要求让民众们不解又有些不悦,虽然是这位女子救了沂州城,但昭王殿下死了,这是他的葬礼,怎么能为了她撤灯。

“这位夫人有伤,不便见亮光。”仆从们耐心的解释,“你看她的随从手里拿着伞。”

民众们打量走在武少夫人身边的年轻护卫,果然手里握着一把伞,虽然没有撑开。

“武少夫人很伤心,在王爷去世的地方坐到现在。”

“武少夫人不让兵马进城,怕惊扰民众,只自己带着一个护卫来拜别王爷。”

随着仆从的解释,民众们看向这个女子没有了惊讶和不悦,只有同情感激和悲伤,不知哪个带头施礼:“谢武少夫人援救大恩。”

昭王一众人死的多惨叛军多凶残他们亲眼看到了,如果不是这些兵马赶来,下一个被撕碎虐杀的就是他们,武少夫人的兵马是他们的救命恩人。

昭王府前哭声道谢感激声如浪。

李明楼停下脚步,这并不尖锐高亮反而带着嘶哑呜咽的声音将她木然的脸和身子唤醒。

城里所有人都聚集在王府前,王府内进不去就守在外边,此时白灯撤去,光线暗了很多,更显得影影重重密密麻麻......

都有影子,都是活人。

那一世此时他们已经死了或者正在被屠杀,而现在男女老幼富贵平民甚至乞丐流民,或者施礼或者拱手或者跪下在大声的道谢,鲜活表达悲伤。

她没有救下昭王,但并不是什么都没有改变,这些该死的人们都活下来了。

也许这就是昭王说的这次不一样了,很有意义。

李明楼俯身还礼。

得到回应,民众们的道谢更加汹涌。

沂州城的老者贤人们护着武少夫人进了王府。

府外民众还在悲伤,但对武少夫人的议论多了起来。

“从来不知道女子还能带兵。”

“她看起来也不像那些有功夫的女豪杰。”

“不会功夫还敢带兵这么远来援救啊。”

“她是不是因为带兵救人才受的伤?这是毁容了吧,真是可惜可敬啊。”

此时普通民众们知道的消息有限,但不少富贵和乡贤们已经听到关键的消息。

这位武少夫人之所以被如此礼遇,除了她对沂州城的救恩大恩,还因为她是天子的使者,她手握六玺之首,皇帝之玺。

可见皇帝对她的倚重,也可见皇帝对昭王的态度,这是让她来给昭王送印信,是要让昭王承继大统了。

只可惜昭王他.....

其实昭王本可以不死,如果号召大家守城,叛军再凶猛,抵挡不了三天四天,一两天总可以吧,哪怕半天,武少夫人带着援兵就能到了,危机就解了。

可是昭王太仁善,宁愿舍身也要护住沂州的百姓。

想到这里,悲伤再次席卷王府外哭声震天,天不佑大夏,天不佑明君啊。

听着府外再次滔滔的哭声,李明楼回头看了眼,轻叹一口气。

“王爷对沂州民众几十年爱护仁善。”一个老者叹气说道,抬手擦了擦泪。

适才已经介绍,这位是沂州大族黄氏的族长,战事初起,沂州官府的人或者战死或者跑了,现在州城里由这些大族们主持。

李明楼已经走进府内,看着摆在殿前的一百多棺材,灯火下很是震撼,她已经听黄族长等人讲了昭王出城死战的过程,昭王原来是如此的勇武仁善。

听着黄族长等人讲述昭王,昭王怎么爱护民众,带着沂州的民众人出海经商,更鲜明的勾勒昭王其人,比起鲁王,昭王更是一个仁善明君。

想到鲁王,李明楼放在膝头的手握了握,项云是杀了李氏的罪魁祸首,鲁王也不可能无辜,项云敢对李氏灭族,必然是得到了鲁王的授意。

虽然从未见过鲁王,刘范姜亮也很少把鲁王当故事讲,但偶尔提到并没有什么赞誉,三言两语中有过无情畏怯多疑的点评。

要是昭王能活下来就好了,李氏的命运也就能改变了,李明楼看着昭王摆在正中的高大棺椁,只是可惜.......

她跪坐下来俯身将头埋在手掌里,天命不可违吗?不可违啊。

这女子又陷入了城外那种悲伤,黄族长等人停下说话,看着王府殿前的棺椁,亦是悲伤还有茫然,眨眼间大夏就乱了,接下来可怎么办?

再多的悲伤也不能让时间停止,黑夜一如既往过去,青光笼罩了沂州城。

沂州城推举的族长贤人们带着疲惫憔悴聚集商议。

“王爷不在了,叛军或者对沂州不再那么势在必得,但是没有了王爷,我们沂州任何一人都能来抢占。”

“官府官兵跑的跑死的死,皇帝死了,昭王也死了,不会有官府官兵再被分派给沂州了。”

“我们沂州富饶,世道乱了,王爷不在了,势必很多人都要抢占我们。”

黄族长敲了敲桌角打断了室内的议论,众人看向他。

“王爷临终前已经安顿好我们了。”他说道,“将沂州托付给武少夫人。”

屋内多数人当时也在昭王面前,听到了这句话,但多少还是有些疑虑,不知道这位武少夫人怎么样,更不知道武少夫人的丈夫武鸦儿怎么样,听说很凶的一个人.....

“族长爷爷。”一个年轻人跳进来,“不好了,武少夫人要走了。”

走?屋内的人们顿时惊慌,他们还在担心武少夫人抢占沂州城,没想到人竟然要走了。

诸人急忙涌来,李明楼面前已经有几个太监围着。

“少夫人,这是昭王府的库房。”一个老太监声音哽咽,托起一圈哗啦响的钥匙,“王爷让我们看守库房,等候新主人。”

昭王只身赴死,留下库房给叛军,希望他们能不去劫掠沂州城的民众,现在进来的不是叛军,那就用这些奇珍请她守护沂州民众吧,昭王泉下有知也必然是这种心意。

李明楼摇头:“我不是新主人。”

“武少夫人,您是啊。”黄族长忙道,“昭王临终前将沂州托付您,您忘了吗?”

“少夫人,您不能走啊。”

“少夫人,您不能舍弃我们。”

其他人也纷纷哽咽施礼挽留。

李明楼道:“我不是舍弃你们,我现在有紧急事,要先行一步,我会留下兵马守护沂州城。”

这样吗?黄族长等人犹豫。

“少夫人,昭王殿下的库房你先查点一下。”黄族长带着小心思道,“这是沂州城最重要的。”

也是最贵重的,里面有天下奇珍异宝,没有人不心动,没有人会舍弃它。

李明楼没有看他也没有看太监捧着钥匙一眼,只唤人来。

兵马还在城外,中五徐悦周献已经过来了,李明楼的视线停在周献身上:“周旅帅,沂州城交给你,一千兵马够不够?”

周献有些惊讶,不由看了中五一眼,再看李明楼:“我?”

李明楼点头:“我们现在要赶去宣武道,你守沂州,一千兵马够不够?”

周献道:“够当然够了,只是.....”

他的话没说完,李明楼听到够了就抬脚向前:“启程。”

中五应声是,方二拥簇李明楼疾步向外。

周献还想说什么,被黄族长等人涌过来挤开,这武少夫人是真的要走啊!不是欲迎还拒!

“少夫人,少夫人。”

随着这女子黑夜般的女子走出去,白色的沂州城涌动。

不管黄老族长的挽留还是周献的犹豫都没有能阻止李明楼,兵马整队疾驰而去,一众人只能在城门外遥望目送,神情有些茫然又有些不可置信。

“竟然有人听到昭王的奇珍宝库都不心动,也不去看一眼。”黄族长低声喃喃。

“她就把沂州城给我了?不是应该给中五吗?那才是她的自己人,怎么.....”另一边的周献也在喃喃,抓了抓头,“怎么好像把我当成自己人了?”

没有任何犹豫疑虑,这可是一座城,还有适才那几个老儿嘀咕的什么王爷宝库,王爷的宝库比范阳军藏在小镇子上的库房要大吧....

“她就不怕我拿给都将?”周献喃喃,旋即呸了声,叉腰纠正自己,“我当然要给都将,我可是都将的人。”

第九十一章 不期而遇

日光下兵马飞奔,忽而在大路上,忽而穿过树林,忽而踏过小溪,似乎是抄近路又似乎是慌不择路。

三四十个兵马越过一片荒地就看到一座村落,他们放慢了速度低声的交谈,犹豫要不要进去。

村口有一个村民拖着箩筐躲躲闪闪的走出来,一眼看到不远处的兵马顿时像兔子一样一跳,扔下箩筐就跑回去了。

不远处犹豫的兵马也顿时毫不犹豫像猎狗一般冲过来。

但当他们冲进村口的那一刻,兔子窝里射出了十几只箭,跑的最快的猎狗大叫着从马上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