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景南手里的动作一滞,眼中多了几分冷静,摇头,“十几年前的事儿,许多老人儿都不在了。不过,当年明湛年纪小,伺候过他的人是有数的,一个个的查,总有蛛丝蚂迹。”

“我很担心,这些天闲着没事,我又将当时在明湛身边伺候的人过了一遍。”卫王妃温声道,“实在想不出哪个是不可靠的。我一直在想,当初有人对明湛下手为的也不过是世子位,如果王爷这么快为他请封,若幕后之人知晓,不知道又要做出什么疯狂的事来。一想到这些,我这心里就没有半刻安宁。”

“我已在明湛身边安排了人手。至于王妃说的事么,也不能因这事便一辈子不为明湛请封,既然打的都是世子位的主意,正好引蛇出洞。”凤景南经过多少风浪波折,这事虽然入了他的心,却也不会因此改变主意,他没有告诉卫王妃的是,这件事真的有了些许眉目。

73、当年(二)

云南四季如春,繁花似锦。

丽景轩不是王府最气派的庭院,却是最精致最漂亮的。魏妃是个好强的人,她的院子里,四季有不败的鲜花,总是透着勃勃的精气神儿。如今不知为何,再如何用心收拾,丽景轩都有着一种繁华即去的萧条。

魏妃时不时会叫魏宁来说话儿,却明显心不在焉。

魏宁来的早,刚用过早膳,一身天青软缎绣竹枝衣衫,与姐姐煮茶聊天,笑问,“姐姐不要去王妃那里吗?”

“王妃素来宽仁,初一十五过去即可,纵去了也没什么事。”魏妃独爱香片,水中花香袅袅,望去魏妃的面容有些模糊不清。卫王妃素来如此,她不用侧室立规矩,也从不苛待侧室,任谁都挑不出半分不是。

这是个滴水不露的女人,她不受宠,却也不嫉妒,只管把持着内闱权柄,却比任何宠爱都要可靠。

香片配上茉莉饼、玫瑰酥,魏宁话不多,只一心吃茶,一壶茶下去大半。

“王爷整整一个月没来我这里了。”魏妃低喃,她并是个有耐心的女人,而且已经叫了弟弟来,必然是有话要说的。说话时抬起眼睛,眼尾上一丝细纹如同上等瓷器上的一抹伤痕缓缓绽开。

魏宁不以为意,温声道,“后宫中,虽中宫无后,也有两位贵妃、四妃、八嫔,贵人侍婢无数呢。姐姐有儿子,日后可效仿宫中有子太妃,随明礼出府,安享天伦。”

魏妃眼圈儿一红,一滴泪落在冷却的香片中,白玉盏中荡出一抹小小涟漪。

“姐姐。”魏宁递上锦帕。

魏妃摇头,眼泪只含在眼框里摇摇欲坠一般,却始终没有落下来,只是湿了长长的眼睫,望去一抹凄然。

“当初你劝我不要入府,是我没有听。”魏妃幽声道。

“我早知姐姐与表哥有情。”魏宁自己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在他看来,凤景南愿意同姐姐生下三子一女,已是恩爱。

“我第一次见王爷是大姐被纳入皇上潜邸为侧妃后,父母亲相继病故,家无所依,带着你们去城里投奔王爷。”魏妃声音无比幽婉动听,“那会儿我只想,他们是天潢贵胄,肯收我在府里做个丫头就行了。我们姐弟也有个安身立命的地方,没想到他那么好,为你们请先生教念书习武。”

“姐姐也是在那会儿学了些皮毛吧。”魏宁笑了笑,初时姐姐并不识字,如今琴棋书画皆有小成,可见时光带给人并不定只是感伤。

“我怕被人瞧不起,刚进去的时候,丫环婆子穿的都比我要体面。”望着细滑粉嫩的指尖儿,几上的华仪美器,魏妃执起玉盏,抿一口茶香,想到当年仓惶青涩的时光,浅笑道,“换了新裙子新绣鞋,紧张的不知道该先迈哪知脚,抓住裙袄的手都会发抖,还好有黄嬷嬷在一旁指点教导我。”

魏宁抿了抿唇,问道,“姐姐,这些年过的好吗?”

“我以为你不会问呢。”魏妃望着弟弟的清眉秀目,笑叹,“记得你当初说,我若给王爷为侧室,便老死不相往来。”

“那会儿,我还小。”魏宁沉吟,垂眸道,“因这话,我也挨了不少教训。姐姐还给我求情来着。”

“虽然你后来服了软,我却知道,你始终介意,”魏妃轻声道,“那时我想着,只要我是真心的,只要他喜欢我,做丫头、做妾,我都愿意,谁叫我出身不如人呢。”

“现在却觉得你的话很有道理,当时你说,王爷既然因情势娶了永宁侯家小姐,将来有子嗣,必也会因情势所迫立嫡子为世子。”魏妃眉眼仿似都凝在过往有时光中,恬淡满足,眷变难舍,“我那时满心天真,只想着成全着我与他的情份,不曾听你苦口良言。”

“姐姐嫁给了心爱之人,育有三子一女,虽为侧室,好在王妃宽仁,用度周全,并无怠慢。将来若有机会随着明礼出去做个老封君,亦是逍遥。”魏宁看向姐姐,温声道,“如今回头看,若那时姐姐听我的,另寻夫婿,最好的结果也不过如此。至于嫡庶,明湛得封世子,并非他是嫡出,而是因为他才干比明礼出色。姐姐,只要安生的过日子,姐姐会后福不尽。表哥已经仁至义尽,姐姐并没有看错人。”

魏妃手一颤,五指拢住袖中的碧玺手串儿,“是吗?”

“是。”

魏宁答的笃定,“姐姐虽为侧室,每月只需初一、十五去梧桐轩请安,日常份例都是上上等,并无克扣。子女都是同嫡出子女接受一样的教育,并且更得表哥的欢心。姐姐此生,锦衣华服,夫荣子孝,夙爱得偿,若说还有不如意,便是世子之位了。内宫之中尚有后宫不得干政的铁券。这些事,姐姐便不要操心了。人生总有一二不如意。”

“当年,他曾说,此心此意,不离不弃。”魏妃几乎要痛哭失声。

“当年,我问姐姐,表哥是否胜过一切,姐姐说爱他胜逾自己的性命。如今呢?”

魏妃苦笑,“子敏,你此生的刻薄都用在我身上了吗?”

“我只是希望姐姐能好好过日子,总该多为孩子们想想。”魏宁轻叹,“我虽无甚本事,若姐姐肯听我劝,一世平安总是有的。”

魏妃露出一个飘忽的笑意,眼睛落在院中正艳的蔷薇上,大红的颜色似能灼伤人的眼睛。

“明菲的请封还未下来,比明湛请封世子折子还要早一个月便递了上去。”

“公主都是指婚前册封,宫里既有姑妈在,姐姐是不必担心的。”魏宁的手很稳,为姐姐添一盏茶,微侧的脸细美如玉。

“可惜明年姑妈大寿,我不得去。明菲的事,我想托给弟弟。”

“明菲父亲嫡母都在,哪里轮得到弟弟说话,姐姐,王妃的手段你是知道的,我略有行动,怕就要有把柄落在她的手里。”魏宁淡淡地,他不想再给魏妃任何期望,“纵然有姑母为太后,万事离不开一个理字,总要过了王妃那关,才好给明菲议亲。”

一壶茶喝完,魏宁告辞。

魏妃倚在榻中望着庭中落花,久久未回神。

74、欲言

魏宁虽然被凤景南留在镇南王府,不过他仍然逍遥自在的过日子,事实已然如此,索性随波逐流去吧。

明湛拿着个荷包往身上比划,还问魏宁,“我这衫子配这荷包还成吧?”

魏宁虚眼细瞧,伸手取过明湛手里的荷包,见上头绣了碧青竹枝,针脚虽有些青涩,做工却仔细,尤其明湛现为守妻孝,颜色也素雅,正适合戴呢。

“看完了没?我今儿戴这个。”明湛去拿,魏宁的手一躲,明湛的手便落在了空处。

魏宁神秘兮兮的笑问,“这是哪个给你的?定不是针线房的东西。”针线房也没这么稚嫩的手艺。

“你别想差了,这是四妹妹专门儿给我做的。”明湛抬起脚给魏宁瞧道,“鞋子也是四妹妹做的。以前大姐姐也给我做过荷包。”

“四姑娘真是手巧。”魏宁拉过明湛,将荷包给他系在腰间,如果是镇南王府的四姑娘做的,那手艺真的算不错了,大户人家女孩儿多是娇养,针线房里有的是嬷嬷绣娘,女红只是锦上添花的事儿。这位四姑娘也是庶出,平日里名声不显,却将工夫用在细处,是个稳当人儿。

明雅的确是越发稳重了,她不居嫡不为长生母也不受宠,却十分懂事。每日早晚都要去卫王妃屋里请安,时不时孝敬些自己的针线,如今学些烹调,还会指点着厨下做了汤菜送过去。

明雅并不善言语,不过十来年的工夫磨下来,纵是铁石人儿也会有些许感情,何况卫王妃并不刻薄。

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卫王妃向来无私,明艳已经出嫁,明淇是嫡女,其余两个庶女明菲、明雅,纵有赏赐也是向来公正,只是明雅渐渐发现,她得的一份儿肯定是自己偏爱的东西。

如果一次是偶然,两次是巧合,那么几年下来,明雅已经信了,王妃刻意在关照自己。

卫王妃是个大方的人,还有时不时的一双镯子一副头面一盒宝石一些衣料啥的,这些可是卫王妃随手给明雅的。不说明雅,就是杨妃也是满心感激。

“女孩儿大了,这些东西想来你也早给四丫头预备着呢。”卫王妃温声道,“四丫头时常孝敬我,她的孝心,我知道。咱家女孩儿向来尊贵,四丫头日后得了封号,嫁妆那块儿公中按品级置办,我给她的这些你只管好生给她存起来,为四丫头添私房。”

杨妃是个规矩谨慎的人,对卫王妃谢了又谢,愈加恭敬。

明雅得了卫王妃的肯定,便差人要了明湛的尺寸,给明湛做了双轻便的布鞋、袜子、荷包,她还不大会做衣裳。当然,凤景南也得了一双袜子。

凤景南还是头一遭收到女儿的针线,他对这些没什么要求,四个女儿,明艳是没做过针线的,明湛更不必提,估计她连针长什么样都不知道;明菲又骄纵,只有明雅,寡言却有几分细心稳重。

凤景南差人给明雅送了一匣子珍珠赏玩。

明雅就这样慢慢的走入了众人的视线,她颜色不若明菲明媚,出身不若明淇高贵,感情不比自小养在王妃身边儿的明艳,可是人们渐渐发现,这位有些寡言有些害羞的四姑娘,挺得王爷王妃的喜欢,连明湛也挺怜惜明雅。

明湛自幼跟在卫王妃身边儿,不得不说,他受到卫王妃的影响偏深。对庶出的兄妹,只要够乖巧懂事,明湛也是很大方的。

收了妹妹的礼,没有不回礼的道理。

明湛问清风,“可知道四妹妹喜欢什么物件没?”

清风笑道,“奴婢们刚随主子回来才半年,倒是听说四姑娘每日下午都会煮茶吃。”

“我记得有人送了几套不错的茶具,你找出一套来给四妹妹送去,跟四妹妹说,多谢四妹妹的针线,做的很漂亮,连咱家的表叔魏大人都赞不绝口。”明湛笑睨魏宁一眼。

魏宁这身份其实有些尴尬,他是凤景南正经表弟,并且凤景南表弟不多,挺看重魏宁。可偏偏魏宁又是魏侧妃的亲弟弟,脸皮不够厚的还真在镇南王府住不下去。

如现在,他与明湛住在一处儿,就避免不了这些事。

想到曾与明湛大打出手的明菲,魏宁只得一声叹息。当年,是他给明菲定的罪。

明湛笑道,“再收拾一套给三妹妹送去赏玩。”

清风明月自去操持打点,魏宁无奈的问,“你这是给我面子么?”

“阿宁,你本就是我的表叔。我们朝夕相处这么多年,你觉得我是个小气的人?”明湛握住魏宁的手,“父王为两位妹妹的请封奏章已上递上去了,三妹妹是郡君,四妹妹是县主的衔儿。你曾照顾于我,我也不会让你为难。”明菲已经是个失败者,而明湛却已封世子,那么何不给予失败者一些宽容,好展示自己的心胸。

明湛笑道,“我又不是女人,何苦与个丫头计较。女人原就立身艰难,我与三妹妹以前虽有嫌隙,不过,如今她已威胁不到我。只要她够安份,我不会为难她。”

“世间事大抵如此,你敬她,她敬你。”魏宁微笑着抽出手来,点了点明湛的眉心,“不过,这个人情我不领,这是你们镇南王府的事,也是你们兄妹之间的事儿。你要如何做,不必看我的面子。”小子,你世子位还没坐稳的吧,亲爹尚在,你敢找庶妹麻烦?你巴不得有这么个的表现你的宽仁大度吧。

“阿宁,你可真精明哪。”

“不敢,比起世子差的远。”魏宁拈了一颗蜜饯,递到明湛唇际,明湛张开嘴等着吃,魏宁却晃了晃搁自己嘴里了。

魏宁吃东西细致而优雅,贵公子中的贵公子,明湛不明白,听说魏宁的老爹就是一土著,究竟怎么生出这样斯文俊秀的儿子来着。

明湛凑近,笑兮兮的问,“阿宁,舅公是个什么样的人哪?”

魏宁意外的看向明湛,明湛笑,“他培养出你这样出色的儿子,真不简单。”

“父亲啊,倒是少有人问起我父亲。”魏宁笑,“他一辈子都在郊外种田,后来听说姑妈在宫里产下皇子,父亲没什么本事,也帮上不忙。还是在姑妈生下你父王后,曾经请求见娘家人一面儿。父亲想了想,也无甚好进献的,便让母亲带了一袋苞谷进宫,引得众人发笑。废后何氏那会儿还是中宫皇后,听说后央着先帝赏了我家十顷田地,总是皇子外家,也不好太萧条。”

“皇上那会儿还是皇子,后封了王,大婚后出宫。想为他谋个官职,可惜父亲不识字,只得作罢。皇上便让他帮忙管理王府的庄子,他种田是一把好手,很知感恩,并不贪银两,我少时家中生活平常。他常与我说,要知足惜福。不过,庄稼人有庄稼人的智慧,他一直想要儿子,四十上才得的我,待我到了启蒙的年纪,就让二姐姐带着我去投奔你父王。”魏宁笑了笑,“其实那会儿我家虽不富庶,学堂还是念得起。只是郊外乡下,也没什么好先生,他安贫乐道,大概心里还是羡慕读书人的体面。他认识的人有限,最富贵的就是两个皇子外甥,他不大会说话,见到做官的就紧张,在你父王面前只会说一个字‘嗯’,要不就是点头。他知道自己的毛病,怕被你父王拒绝,嘴也笨,不会说话。只让二姐姐带着我去,还教我说撒泼打滚儿也要留下。”

明湛琢磨着,老头儿虽然没见过世面,土包子一个,却是个讲究实际的,不好也不坏,笑道,“舅公是个能耐人。他怎么不让你们去皇伯父府上呢?”

“他啊,父亲见到你父王还会说一个‘嗯’字,在皇上跟前儿,连个‘嗯’都不会说。”魏宁眼睛弯弯地,并不将先前贫贱放心上,“大概是害怕皇上的威仪吧。二表哥心软,看我跟姐姐小的小、姐姐又是女孩儿,便让我们留下了。其实父亲一直希望我能科举考个秀才进士的,不承想皇上福分非常,没待我科举便登了基。我家也跟着鸡犬升天,满门富贵,父亲却未能等到赐爵,一场急病在梦中便去了。许多人都说父亲无福。”

明湛道,“能在梦中过逝,真是前世修福。”

“我也这样想,许多人缠绵病榻多年,零零碎碎的受了许多罪,父亲能梦中过逝,也是常人没有的福份。”魏宁声音柔软,捏捏明湛的脸,笑道,“哪有你这胖子的运气,生来就高人一等。”

“我现在又不胖。”明湛嗔魏宁一眼。魏宁已经很不错,他的侯爷坐的稳如泰山,掌大理寺实权。凤景乾虽防他,也在实打实的用他。

自古权臣,哪个不是如此。

魏宁外戚出身,能做到这个地步儿,已属罕见。如果在主弱臣强的时代,他再进一步也并非难事,只可惜,凤景乾精明强势,能在他手下讨得好处,魏宁可以说是极有手段的。

“阿宁,小郡君的案子可是有何妨碍?”

“为何这么说?”

“二皇子虽然与我不睦,不过他不会做出这样粗糙的局的。就算要解决那个管事,不至于就这样大咧咧的陈尸院中,不做处理。”明湛道,“如今马上就要过年了,这样大半年的时间,还未能查出结果,就说明事件比看上去的还要复杂。我必竟是小郡君的丈夫,若有结果,皇伯父必会知会我一声的。”

魏宁看明湛一眼,并未相瞒,“那个死去的二皇子府上的管事,在死前一个月曾经娶妻。”

“不是二皇子府上的婢女,是外头茶楼着卖唱的歌女,那小管事在二皇子府有些体面,家资富饶,又仗了势将人弄到家里,先时只当妾室,这女人却颇有些手段,后来小管事事事听从于她,不承想,不过一个月就发生这样的事,那女人如今不见了踪影。”

“既然是卖唱女,总该有人见到过。”

“已经在画影找人,只是帝都这样大,平白要找一人,不异于大海捞针。”魏宁长眉微蹙,看向窗外荫荫碧树,“也就这么多了。”

“阿宁,你是不是…”明湛欲言又止。

魏宁知他意,轻轻摇头,“这不是小事,每个结论都需要证据,才好说出口。尤其你我,身处高位,就更不能随便言语,不然一个失误,影响的不是一个两个。”

明湛小声道,“你可以偷偷跟我说,我绝不会说出去。”

“我干嘛要跟你说。”

“咱们亲近么。”明湛跟魏宁套近乎儿,瞅瞅门口儿悄声道,“你可是那个过我。”

魏宁不动声色的捏捏明湛的脸,笑,“知道为什么说后宫不得干政么,就是为了避免以私害公。我信你,不如信我自己。”

“阿宁,你可是占过我便宜的。”欺上前,摸一把魏宁的腰。

魏宁撂开手,斜倚在榻上,斜瞟一眼明湛,那似笑非笑的一眼,仿佛能把人的心脏吊起来再搔上一搔,明湛只觉得混身不大得劲儿,心呯呯跳的厉害,捂着胸口唉哟了两声,凑过去得寸进尺的再摸人家的手。

魏宁声音压低,喑哑而性感,眼睛里有一丝丝含笑的挑衅,“你有本事,只管再占回去。”

75、阮家

魏宁自侍女手里取过香罗帕,细细的擦净指尖儿的水渍。明湛到底在打什么主意,魏宁可没自信到他能让明湛日久生情,一时倒迷惑了。

明湛到议政厅较往时晚些,凤景南也没说什么。

一般,凤景南下午是不去议政厅的,只明湛过去看公文写批注。

这次是特例叫明湛来,明湛也没想到自己跟魏宁那一出儿,结果迟到,凤景南脸色臭也是没办法的事。

凤景南只是瞪明湛一眼,并没多说,直接将一封信推上前,道,“你媳妇的案子有结果了。”

明湛拆阅,里面只简单写了结果:凤景乾斥责凤明澜治家不严,然后罚俸一年,最后由刑部定为惊马误伤。

“太快了。”明湛轻声道,又将信折好放回信封。

“看来这件事的确是有隐情,”凤景南见怪不怪,对明湛道,“刑部尚书是北威侯阮昊丰,宫中阮贵妃的父亲,阮昊丰原是庶子,一心读书,先帝时的金科状元,后因老北威侯无嫡子,方请立他为世子。自翰林一路到刑部尚书,在清流中素有名声。”

明湛忽然想到凤景乾的话,问道,“是不是就他儿子给戾太子杀了?”

凤景南意外的打量明湛,“皇兄告诉你的?”

“嗯。皇伯父跟我说过一些。”

“当年他的长子十分出色,阮昊丰此人颇有些风骨,不愿意给儿子捐官,他的长子文章很不错,先帝本要点为状元,阮昊丰上书说他在朝为一品高官,原该避嫌。殿试时先帝见阮家长子文采风流、人物儿不凡,便退一步点了探花儿,他文思敏捷,很得先帝喜欢,先帝常将他带在身边拟旨,天子近臣。”凤景南淡淡地,“戾太子当年是吃错药了,先帝身边儿的人都敢伸手。阮探花儿出身侯府嫡子,自幼也是丫环婆子伺候着娇养长大,弱质书生,不堪受辱,在昭阳殿自尽。先帝为此驳然大怒,方起废储之心。”

凤景南淡淡的扫明湛一眼,“所以说,龙阳之好,一般是没好下场的。”

明湛心里咕咚一声,凤景南知道了?

不会吧,啥消息也传不了这么快?再说,他跟魏宁,也没干过啥!心里无鬼,明湛很是坦荡的迎接凤景南审视的视线。

不过,阮家也怪倒霉的,养了这么些年的儿子,好端端一探花儿,竟遭此横祸。

可是,有事没事的,您老跟我说这么多阮家的事干嘛啊?

“明年你就出妻孝了,”凤景南看向明湛,“你与小郡君,虽有赐婚旨意,到底没有大婚,你娶个牌位,是你品行好。”白赚个好名声,也值。凤景南继续道,“我和皇兄另为你选了一门好亲事。”

俄的那个神哪。

这兄弟俩的效率,明湛眨眨眼,没事儿,你们老盯着我老婆的位子干啥哈!

“阮昊丰素有风骨,阮家家教也是好的,给你看好了,就是阮家姑娘,阮昊丰嫡出的小女儿,明年芨茾。”凤景南见明湛没什么不愉之色,也放下心来,温声道,“初始你皇伯父提起,我觉得也不错。如今宫中只四位皇子,魏家是我的母族,前三个都或多或少与魏家有些关系,魏宁是你表叔,你又与他有师生之谊,素来交好。四皇子年纪尚小,母亲位尊,你与阮家联姻,日后在皇子中游刃有余,估计他们也乐意看到这种情势。”

明湛觉得心里有些奇怪,倒也没反对,“皇伯父和父王看过,那必是好的。只是可别透出风声,倒让岳母那里多心。”

“这还用你说。”凤景南笑。

76、再临

明湛有些受宠若惊,说实话,他已经明媒正娶了短命的小郡君,再娶的就是继室。

一般,继室的出身是绝不能高过元配的。

没想到,凤景乾却又给他赐婚侯府嫡出孙女,虽不如小郡君的身份,不过这个好歹不是近亲结婚,侯府嫡出孙女,祖父还是实权尚书,这个出身也不低了。

现官还不如现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