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如是沉吟片刻,越琢磨,神情就越严峻,她写道:这人知道你的身份,是你对他说的?还是那位贵人对他说的?

叶渠摇头,“贵人不会将我的信息告诉他人,我的话,只会将自己的身份告诉我愿意结识的人。细想一番,云谲能知道我的身份,还能在我手底将《论月》偷梁换柱,委实不简单。”

卿如是点头,写下字条叮嘱他定要提高警惕,莫要被有心人陷害。

叶渠心底明白,因着贵人的关系云谲实则并不会伤害自己,但依旧笑着点头,宽她的心。

为避免回府太早,她留在采沧畔里看书。

叶渠也没别的爱好,和崇文有些像,喜欢看书和收藏字画,屋子里最多的东西就是书籍。而书籍中最多的当要数史书。

随意挑拣了一本,竟是记载月氏家族的。

卿如是:“……”

她正想要默默放回去,被走过来的叶渠看见,瞄了一眼书封,笑说,“这册有意思,也是那位贵人拿来给我看的,记载了些外面许多人不知道的事。书不厚,大部分写的都是惠帝时期月氏的兴衰。你一定知道,那个时期是月氏最鼎盛的时期,可你知不知道,那时期也是月家人出仕者最少的时期。”

卿如是微皱了下眉,仔细回想一番,缓缓摇头。

叶渠笑了笑,拈着胡须接着道,“不知道罢?那个时候月氏最有声望的便是月一鸣,惠帝信任他,将大权交到他的手中。他身上背负着整个月氏,实属不易。最后能跟各长老带领着月氏渡过女帝改朝换代这一危机,已是极了不起。大女帝曾亲自请他入新朝为官,依旧以相位待之,被他婉拒。这本书里,月家的人写他是为了整个家族的信仰,才放弃了投靠女帝。我以前也这么觉得,但自打前段时间知道了些……”

他想说秘辛,又思及这事不能外传,于是忍了忍终是没说。

只笑道,“反正,月家的人把话说得好听,真相是什么,我们无从得知。没准,他只是被一些事磋磨累了。可惜,月一鸣英年早逝。去世的时候,大女帝还亲临月氏为他吊唁。我为官那会,女帝上了些年纪,爱絮叨,常和我说起月一鸣。说他,是个命苦的人。从前我觉得他锦衣玉食,年少有为羡煞雁塔,有什么苦的?现在我想想,锦衣玉食,却是真苦。”

卿如是震惊地望着他。

来到晟朝后她还从未看过有关于月家的史料,她一直以为月一鸣是寿终正寝,没成想是英年早逝。最令她惊讶的是,大女帝自降身份去为月一鸣吊唁?去为崇尚男尊女卑的月家人吊唁?

为什么?

看出她的疑惑,叶渠道,“大女帝曾对我说:月一鸣这人分明是反骨头,却又要教他生来就背负家族重任。”

卿如是疑惑地偏头:何意?

叶渠道,“他骨子里或许更偏爱离经叛道,但他这人责任心太强,所以又不得不顾及家族利益。女帝说他想护的东西太多,最后无一不被他自己亲手给毁掉了。这句我也没明白。不过,毁了一切四个字,听着虽残忍,但很果决不是吗?无疑,他是个精彩,又极有魅力的人。”

卿如是木讷地听着。心道我俩说的是同一个人?月一鸣离经叛道?毁了一切?他毁了什么?

他……又是怎么死的呢?

卿如是拿纸写道:他怎么死的?

叶渠道,“这本书里说他是被人毒害的。有人说是种慢性的毒,他死的时候被人剖尸检验,五脏六腑发黑溃烂,也有人说是见血封喉的毒,没什么痛楚。众说纷纭,坊间也有许多说法。不过这本书说他是被毒。死的,那多半还是被毒。死的罢。”

毒?卿如是愈发疑惑,他身边那么多一等侍卫,随便吃个什么东西都有人先试毒,且月府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进的,怎么就能被人用这般低劣的方式害死??

但想到月一鸣这人的警惕性的确不高,她回回偷袭他都能一砸一个准,也就悟了。

“很奇怪?我也挺奇怪的。”叶渠匪夷所思,“月一鸣这人警惕性有多高,史册里诸多事件摆在那,大家有目共睹。大军在多少里外他都能预料到,且提前上报将领做好防备的一个人,能这么被害死,我是奇了怪了。”

卿如是:“……”我怀疑我们讲的不是同一个人,鉴定完毕。

她低头看向手中的书,疑惑愈来愈深,想要一探究竟的欲。望也愈来愈深。

“如何,这本书是不是又有些想看了?”叶渠敲了敲书封,笑道,“带回去看罢,我头回看的时候也啧啧称奇呢。不过我方才跟你讲的那些,涉及我自己的理解,这本书里写的许多东西都是月家的风格,基本是先往家族至上的方向吹捧了再说的。”

卿如是缓缓点头。

月一鸣如何就命苦了、他到底怎么死的、何时死的、女帝为何会和他相熟、又为何会对他有那么高的评价……这一切都让她匪夷所思。

她自诩是个好学的人,那书也不厚,揣在怀里便能带回去。

临她走前,叶渠斟酌道,“修复者的事,我忽然想到一个人,或许能提供些线索。不过我不怎么出采沧畔,只得你自己去寻。”

卿如是双目微亮,期待地望着他。

他缓缓道,“此人收藏过不少惠帝时期的珍品,钻研颇深。我那幅画也是他借去观摩的,或许他能认出是谁的字迹,就算认不出,大概也能为你提供些线索。不过寻常人不太能接触到他,就算接触到,他也不一定会给你指点,你只当试试便罢。他是襄国公府的世子,月陇西。”

卿如是:“???”谁?月陇西??

缘分当真是妙不可言。走出采沧畔,卿如是改了主意,她原本想在外边躲一整天避开乔景遇,等到晚上再回府,可如今修复者的事她又看到了一丝希望,急切地想要找月陇西问问。

她于午时正回到府中。

月陇西还坐在茶室里,一边抿茶,一边与她父亲谈笑。

窗花漏下一缕缕光,映着他的脸和颈。

卿如是这才发现,他的侧颈上有一颗浅痣。

眉目温润,仪态端方,这位君子似乎又恢复了前几日的模样。不知聊到什么,忽地低头淡笑了下,似有若无的那种,极为克制收敛。

便也是垂眸这一刻,余光瞥见了她。微一愣,抬眸看了过来。

霎时间,眉梢眼角便都是笑。鲜明又肆意。

第三十三章 红了耳梢

她跨进门来, 先给月陇西问了安好, 又转身唤了声卿父。

正愁不知如何将卿父支走, 卿父倒先开口催她,“世子说要带你去一趟刑部做笔录,你赶紧回房梳洗一番, 用完午膳就去,切不可耽误世子的差事。”

月陇西道, “伯父, 不耽误的。等如是有空了, 想什么时候去都行。”

卿如是欣然应允:“那就现在罢,我去了再回来吃。”

月陇西:“……”来回一趟拢共用不到半个时辰, 若还要赶在你用膳之前回来,那我还指望和你独处什么。

稍作一顿,他放下茶盏,“我看还是用完午膳再去罢。”

无甚区别, 卿如是没有反对。卿父倒是看了月陇西一眼,心底不禁生起几分狐疑,便兀自琢磨起来。

晟朝民风开放,并不介意主客男女同桌用膳。卿如是的位置在月陇西身旁, 只顾着埋头吃饭, 并不与他交谈。

倒是卿父常和月陇西闲聊,“那日陛下和我提到新国学府, 说是要将一桩很重要的差事交给国学府来办。我琢磨着陛下跟我提的意思,是要我来组织, 但这差事至今也没个具体说法,不知世子这里可听到什么风声?”

月陇西沉吟片刻,“陛下并未同我细说过。但母亲前段时间去皇宫拜见皇后姨母,无意从姨母口中得知了些消息,似是说,陛下近些年一直在考虑整顿文坛。”

卿如是一怔,扒饭的速度慢了下来,仔细去听他们的对话。

“如何个整顿法?”卿父亦觉不可思议,忍不住问。

月陇西略一思忖,“且说一件事。有回一位官员反映坊间野史杂谈无处不在,其内容扭曲史实,不堪入目。陛下就寻人收罗了几本来看,看完后大发雷霆。感慨女帝一味宣扬女权,发展新的思想,却忘了旧的事物也同样值得学习,女帝不注重历史的普及,导致如今晟朝许多人宁愿相信野史里混淆不清的记载并以此津津乐道,也不愿意去寻个正史来读一读。不说太远,就拿百年前的事情举例,平民百姓中怕也没多少人能全然说得清的。”

不等卿父开口,卿如是先问道,“你的意思是,陛下想要从给平民百姓普及正史开始,惩治那些书写野史杂谈的文人,从而整顿文坛风气?”

月陇西赞赏地看她,柔声道,“就是这个意思。”

卿父再次别有深意地看了月陇西一眼,心底琢磨的意味愈发浓重。

稍作一顿,他道,“已存的荒谬不实的书籍需要销毁,书写此类书籍的文人需要惩治,正史需要以通俗易懂的各种方式宣扬,这个差事可不小。”

卿如是严肃地点头,“总的来说,不算坏事。但我有一个疑问,那些书籍不过是供百姓消遣的罢了,我虽然说过世子的侍卫斟隐大人小小年纪不爱看正儿八经的书,偏爱些蹩脚俗气的话本子和荒诞的野史,但我并不觉得他看的东西一文不值。”

两人看向她,等她说下文。

“正史要读,要宣扬,野史也没必要全部销毁。既然有野史的存在,那就说明世人对过去发生的一切存疑,杜撰的也好,真实发生的也罢,全然销毁何尝不是在毁灭一种历史的可能性?”

“还有那些所谓的不堪入目的杂谈话本,在陛下和文人名仕眼中或许毫无用处,可许多平民百姓却能从中汲取到力量,感受到书作想要表达的情感,或许是喟叹痴男怨女难成其好,或许是感慨世事无常变幻莫测,或许也只是想要图个乐子博人一笑。不是因为正史不够精彩才要杜撰,正是因为太过精彩曲折,所以才想要杜撰出更完满、没有遗憾的另类故事。”

卿如是说完,口干舌燥,下意识抿了抿唇,身旁的人便递上了茶。她一愣,伸手接过,低声道谢。

惹得卿父再次看向月陇西,若有所思。

月陇西接话,“你说得不无道理。这番话,我会找机会一字不落地转告陛下,至于结果如何,要看陛下的抉择。”

卿父一愣,赶忙道,“世子不必出头,小女向来口无遮拦,随意谈说的。”

“举手之劳罢了。”月陇西淡笑道。

此事言罢,卿如是谢过他。

午膳后,两人出了府,乘着马车朝刑部去。

月陇西笑吟吟地看她,登时也没了方才的正经,“卿卿不是说要晚上才得回来吗?我以为卿卿是想躲着我的,没成想这么早就回来了,是我妄自菲薄,看来一经与我分别几个时辰,卿卿对我也甚是牵肠挂肚。”

“这种话你都说得出口,也不嫌膈应。”卿如是随口回应,撩起帘子看向窗外,“你方才提到正史,我这会儿倒想到一个问题。那些史册里记载的东西若本就有误,该如何说?”

“譬如呢?你觉得史册里有什么地方说不过去?让你觉得费解的,不妨说出来,我先看看渊博如我能不能帮你解答。”月陇西恬不知耻地回。

卿如是已经懒得计较他的说话方式,只道,“譬如,如今世人都说百年前的崇文遗作是秦卿修复的,史书里也记载着修复者名秦卿,我翻过许多书,大多解释她被废十指后是以口述的方式修复此作的。可想来想去我都觉得另有其人。不过这只是我的猜测,你若无法苟同,便也罢了。”

她说这话时一直看着窗外出神,话音落下一段时间并没有人回答,她这才转过去看月陇西。

不知何时,月陇西已敛起笑,认真看着她,“你很想知道吗?是因为好奇,还是因为心中有猜测过是谁?应该没有罢……你没猜过,你怎么可能这么猜呢。”

他好端端地忽然这般认真,卿如是一时应付不过来,只怔愣地望向他,不知所措。

半晌,月陇西又低头轻笑,又是那幅玩世不恭的神情。

他慵懒地拖长了语调,“啊……你问得可巧,我刚从一位朋友手中得到了一幅画,他对我说,那幅画的主人或许才是崇文遗作的修复者。我起初有些惊讶,但听他说了原因之后,便觉得有些道理。后来将画拿回去,比对了一番画上字迹,我发现……那字迹和我祖上月一鸣的字有那么一丁点相似。”

说完,他紧盯着她,一眼也不肯眨,生怕错漏了一个细微的表情。

卿如是蹙紧了眉,眼底满是怀疑与不可置信。最后,她摇头,“我觉得,不可能。”

月陇西翘起唇角,“为什么不可能?我祖上风。流倜傥乐于助人,帮一下姑娘的小忙,修复一下那姑娘想要修复的书籍怎么了?”

卿如是上下打量他,忽然就明白了为何他说话的腔调是这么个熟悉又欠极了的德行,她恍然道,“难怪……原来你是以你祖上作表率的?你肯定没少研究过他罢?上回听戏告诉我秦卿的手被废或许与皇令有关,是真的吗?”

“不管是不是真的,你愿意相信吗?”月陇西凝视着她,似笑非笑,“若你愿意相信,那我们以后可以深入探讨一下我祖上这个人,我可以把我知道的都告诉你。只要你愿意相信,你就会发现,他真是个连男人都无法抵挡其魅力的人。”

“……”卿如是转过头去看窗外,“暂时不了。”

“你一点都不相信吗?”月陇西有些崩溃,难以置信地追问,“尤其是画上的字迹,真的很像月一鸣的草书,你不想亲自看看,感受一下像不像吗?”

“不想。”卿如是意兴阑珊。她看的时候的确联想过那个人,但理智来看,画主人的字迹远比那人潦草,且思及那个人月家人的身份和对崇文思想的陌生程度,完全没有可能。

月陇西幽幽叹了口气:“……”罢了,慢慢来罢。

今日是休沐的日子,刑部里往来的人并不多。

踏进门槛,一道修长的身影便引起了卿如是的注意。

那人正捧着卷宗站在一棵梧桐树旁,极其认真。

是萧殷。

似乎是听见了他们靠近的脚步声,萧殷抬眸朝他们这方看了一眼。几不可察地怔然,稍纵即逝。

他的目光游移过卿如是,最后落定于月陇西的身上,走过来时顺手将卷宗那页折了折,停在月陇西面前,朝他施礼,“世子安好。”顿了顿,又轻声唤道,“卿姑娘……安好。”

许是觉得羞愧?最后两字他落字时嗓音有些喑哑。

卿如是挑起眉,便这般睨着他,眸底略有不屑,并没有回应。

诚然,往上爬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凡有些志气的人,都不想碌碌无为安于现状。但为了阿谀奉承,踩着别人的尸体往上爬,平日里还伪装出一副不谙世事的纯情模样,未免小人行径。

最可怕的是,官场最需要的便是这种小人。既然如此,卿如是无话可说。

月陇西伸手从萧殷怀中拿过卷宗,“比对过了?可有差错?”

“比对过了。有。”萧殷抬手将朱砂笔拿起示意了下,“标了红。也在一旁作了批注,将疑点写上了。这案子我已有一番推断,若没有意外,可以结案了。”

月陇西微有诧异,“这么快?”顿了顿,他淡笑道,“没看错人。这案子你先放一放,先跟我来做个笔录,熟悉熟悉这方面。卿卿说一句,你就写一句。”

卿卿?

萧殷的动作一顿,抬眸看向卿如是,极快的一眼,收眼后他的耳梢不期然地红了,磕磕绊绊地反问,“卿……卿姑娘吗?嗯……还请卿姑娘指点。”

卿如是盯着他的耳尖,“……”催。情药都能给人下,装什么青涩害羞。

第三十四章 情动

见卿如是不说话, 萧殷也收敛起情绪。他慢一步, 跟在二人身后。

做刑部笔录的流程卿如是早烂熟于心, 前世一有新案子她就会掺和进去,由于每次也都是她提供的线索最多,所以破案后免不了要去刑部做笔录。刑部的人供她跟供佛似的, 回回她去,一众官吏上赶着端茶递水。

每每如此境地, 父亲看她的眼神便一言难尽。有什么想要告诉她的, 终是没有说出口。

卿如是至今也想不明白父亲那眼神是何意。

待他们三人坐好, 已有官吏拿来纸笔,萧殷接过后道了声谢, 铺在桌上,抬眸看向月陇西和卿如是,示意他们可以开始了。

月陇西屏退了其他人,卿如是照实复述案情, 说到确定凶手这一环节时,她如实道,“这就不必我来说了罢,既然在外人看来, 沈庭案和地痞案毫无关联, 那这凶手若按照我知道的来讲,又有何意义。我只是来走个流程的, 最后白纸黑字究竟怎么写,还不是要看萧公子如何着笔。”

这话并非讽刺, 而是事实。萧殷点了点头,“卿姑娘说的是。剩下的,我来就行。不过……”

他顿了顿,低头看向纸面,轻声道,“凶手唆使地痞去撞马车的时候,是告诉过他究竟该撞哪一辆的。暴雨那晚,凶手若是担心卿姑娘的马车会破坏计划,实则可以拖住马车的主人,拖延马车出发的时间,等卿姑娘的马车过去后再施行计划,没必要非去叮嘱卿姑娘的马夫小心驾车,可能有地痞缠上来。此地无银三百两,岂非更容易暴露自己?”

语毕,他才缓缓抬眸看向卿如是,目光平静,波澜不惊。

卿如是一愣,同样看向他,若有所思地微蹙起了眉。

倘若她理解得不错,萧殷的意思是说,那日他叮嘱马夫,纯粹是出于朋友间的真切关心,并非害怕原计划被她破坏?

她沉吟不语,月陇西吩咐萧殷将后续补全,定罪给霍齐。萧殷颔首,不再说话。

“卿卿想不想四处逛一逛?”月陇西打开门,示意卿如是看看别的地方,“等会再过来。”

萧殷的笔尖微一顿,继而又继续认真地书写。

卿如是走出门,随口问月陇西,“你办公的地方在哪啊?我能去看看这些天待处理的卷宗吗?”

出门时她的声音被隔绝,最后几个字变得模糊不清,房间内又恢复沉寂。萧殷轻叹着,垂眸怔愣地盯着纸面,有些不知所措。

外边,月陇西引着她往自己办公的房间走去。卿如是问,“你把萧殷弄来刑部看卷宗,帮你破案,就是你所说的栽培他?”

“不是。他脑子灵活,在我正式给他找上差事之前,暂且帮我做些事,免得浪费。”月陇西低声道,“如今他再想要走仕途,靠科举是不成的了。我打算推荐他去国学府。三年之后,他可以直接参与殿选。”

卿如是惊讶地看向他,“你不是说国学府都是官宦子弟吗?把他放到国学府去,不会被那里的人瞧不起吗?而且,他不曾接受过书院的正规教导,走的是野路子,就拿沈庭的事情来说,为官之后难免也是这般玩弄手段。”

“能进国学府的人,都明白风水轮流转的道理。若他们有些眼见,就该知道瞧不起萧殷这种人是多愚蠢的事。”月陇西一笑,垂眸看向她,“至于你说他走的野路子……难道你不知道我祖上当年拜官称相之后,为了能在如虎的君王和吃人的官场保住他那条小命,一直都走的野路子吗?”

不等卿如是回答,他继续道,“为官清正的几个有过好下场,皇帝口口声声要文武百官清廉正直,却偏生更喜欢会来事的。萧殷这样的,只要给他一个机会,以后定是个权臣。我要做的,便是在他成为权臣之前,先将他牢牢嵌在月氏族中。最好,能和月氏有姻亲。”

语毕,月陇西推开一间房,转过头凑近她,笑吟吟地拿手指抵住她的唇,“嘘……有外人在了。”

卿如是抿住唇往后退了些,抬眸看进他的眼睛里,他的双眸异常明亮,含着如沐春风般地笑意。

同样是狭长的凤眼,萧殷远比月陇西阴鸷内敛。月陇西的眼睛秋波泛滥,净是风华。

月陇西微一挑眉,轻声笑问,“怎么今日这般不经挑逗,这就看出神了?我好看吗?”

“……”卿如是拍着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道,“我希望你还是做个正常人。”

房间内有官吏听到动静,纷纷向二人见礼。

月陇西示意他们做自己的事即可,不必管他们,这厢吩咐完,官吏们一抬头,就见卿如是已经坐在了世子爷处理公务的正位上,还一度无知无觉地翻看桌案上的卷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