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余姚他几个月前就来过了一次,当时他刚刚在印度发了一笔小财,买了一艘帆船,运了几舱香料,到中国来希望能换一些陶瓷回欧洲。作为第一次踏足中国的欧洲人,他对浙江的风土人情可说全然不通,就像这个时代的中国人不可能了解伊比利亚半岛的风土人情一样。

当时佩雷拉几乎一句汉语都不会听、不会说,在一个稍微懂得一点佛朗机话的南洋向导的指引下,买通了观海卫的官兵,误打误撞就到了余姚。他通过那个南洋向导的翻译,听到当地人说一家姓谢的老爷又有钱又有势,便在这个中间人的带领下到谢府运气。

有些意外的,那位谢老爷竟然接见了他,虽然只让他们从后门进去。双方经过一个下午的沟通,总算明白了彼此的意图,谢老爷看过了佩雷拉的货物样品以后很感兴趣,表示可以帮佩雷拉把这批香料换成等值的陶瓷——这里的等值当然是按照中国的价格基准,佩雷拉算了一下,如果按照谢老爷所许的价钱换成陶瓷,再将这批陶瓷拉到卧亚,卖给中转商,然后再拖一船香料回来卖掉,那时就有余钱买更大的船,然后做生丝生意,去一趟日本,然后再回大明。这样一个来回,两年之后他就能拥有一条装满陶瓷与茶叶的帆船了。那时再回欧洲去,这笔财发的可就大了!

在前景无限好的鼓励下,他答应了谢老爷,双方约定以一月为期。协商好了以后,佩雷拉就把货物交给了谢老爷,自己到双屿去等待。

不幸的是,佩雷拉虽一直很清楚什么是强盗,这次却忘记了什么叫骗子,而且他也高估这位谢老爷的信誉。一个月过去了,谢老爷这边还是一点消息都没有。佩雷拉派人来催,又去找中间人,中间人说情况有变,必须再等一个月。在人家门口,佩雷拉也没办法,只好等多一个月再来问消息,但那中间人却忽然消失了,派人去谢府拜见谢老爷,却连谢府的门都进不去,门房说谢老爷上北京去了,要过半年才能回来。

佩雷拉在双屿听到这个消息心都凉了,其实从第二个月开始他的经济就已经陷入困境,两个多月等下来,不但手头仅剩的钱花光,还欠了一大笔债。他不敢再空等,只好将船卖了,卖船的钱分作三份,一份用来做盘缠,一份用来还债,还有一份是用来贿赂卫所官兵好通关过路。

这回他是带了人亲自上门,但门房还是不肯通传,说谢老爷不在家。佩雷拉带人在门口埋伏了整整七天,才等到谢老爷的轿子要进府,一帮人就冲了出去将轿子拦住。谢老爷被他截了个正着,只好请他进府,听佩雷拉说了经过后十分诧异,说自己想找佩雷拉还钱很久了,只是找不到中间人,还以为佩雷拉出了什么意外。又叫来管家门房,痛骂了一顿。

看着谢老爷没有要赖账的意思,佩雷拉也就接受了这个解释。谢家的人也一改之前的冷漠,好酒好肉地款待,并给他们安排客店,答应三天之后给陶瓷他们。

听到这里,东门庆暗中冷笑,安东尼却说:“他肯还钱,那事情不就结了?”

佩雷拉一听几乎就要跳起来,屁股抬了抬,看看李荣久,才忍住坐下,却骂了一句佛朗机粗口,旁边那个翻译皱着整张脸说:“他哪里肯还钱了?我们到了客店,屁股还没坐热呢!就有捕快围了上来要捉我们。还好那些捕快捉人也不卖力,才让我们从后门逃脱。船长还捉住了其中一个捕快,逃到了郊外拷问,才知道我们一离开谢府,谢老爷就派人报了官,说地方上出现倭寇,要县太爷捉拿!”

安东尼叫道:“上帝啊!那个谢老爷怎么可以这样!”

东门庆却想:“还好这次我不是来讨债,要不也得落这样一个下场!这些佛朗机人都不是善类,只怕不肯善罢甘休。”

他猜的没错,佩雷拉是敢越洋数万里从欧洲跑到中国来的人,给谢老爷骗去的身家有一大半是他沿途抢来的!强盗被人骗了,如何甘心?

他在郊外寻个偏僻的地方躲了几天,看看风声松了,找了个月黑风高的夜晚,竟闯进了谢老爷府中,把府邸洗劫了个精光,临了不忿,还放了一把火,把偌大一盘楼台亭榭烧成了白地。谢老爷在混乱中不知踪影,佩雷拉报不了仇,又随手掳了谢府的一些女眷——就是神像后面瑟瑟发抖的那五个了。他们干了这票买卖之后,连夜逃出老远,不想又迷了方向,本要向东往观海卫去坐船,谁知却误入西南荒野,在县城外的村落中绕了两日,这天遇到大雨,跑到这座破庙暂避,不想却遇上了东门庆。

东门庆辨言察色,觉得佩雷拉的这番话多半不假,心道:“这件事情,他们双方一个理亏在前,一个作恶在后,我和那谢老爷同是中国人,但与佩雷拉却同是走私商,无论道义、立场,都没法偏向哪一边。”道声:“原来如此。”便决定两不相帮。对佩雷拉说:“你要回双屿,我却还要去余姚一趟。明天天一亮,咱们就各奔前程。现在晚了,睡觉吧。”

佩雷拉有心向东门庆问路,但见他对自己冷冷的,这时又已经闭上了眼睛似乎睡着了,便不好开口,想等明天再说。

睡到三更,徐海起来撒夜尿,回来后听见神像后面女人挣扎的声响,心便不安分起来,偷偷摸摸过去看,看守的人见到,推了他一把说:“干什么!”

徐海说:“看看也不行啊?”

看守的人瞧了东门庆一眼,便不拦他,徐海探头张望,见那五个女眷里有三个老的,两个年轻的,便起了个馊主意,摸出东门庆给他的二两散碎零花钱,凑到佩雷拉身边跟他谈买卖,说:“我想跟其中一个女的睡一觉,行不行?”

这时东门庆鼾声微作,李荣久虽然见到,但因为徐海还没正式加入庆华祥,不算他的下属,不好以命令喝阻,只是皱眉摇头。

佩雷拉掂量掂量那散银,看了东门庆一眼,就答应了。徐海大喜,就去神像后挑人,那两个老的自然看不上眼,那两个年轻的却都蓬头垢面,他伸手去拨其中一个的头发,另一个扑上来哭道:“别碰我们小姐!”听这句话像是个丫鬟,因为手脚都绑着,所以只是和身扑过来,挡在她家小姐面前。

徐海大喜道:“还是个小姐!”虽然还没看清眼前这女子相貌的美丑,但也管不着了,想来既是个小姐,总差不到哪去,就推开那个丫鬟,拖了那个小姐要去后面办事,那丫鬟登时大哭起来,徐海忙抓了一把烟灰塞了她的嘴巴,但已经来不及了,全庙的人都被吵醒了!

东门庆醒转,喝问:“怎么了?”

李荣久三言两语说了,东门庆叫来徐海喝道:“你闹什么!”

徐海甚是委屈,道:“庆大哥,你本来答应过我让我开荤的。后来起了变故,我也不好说什么。现在好容易有个机会,我又已经交了钱,你就让我快活一回吧。”

庆华祥众是半商半盗,海盗们烧杀抢掠、奸淫妇女都是家常便饭。王直与东门庆麾下的直属队伍比较克制,但开荤买春那也是常有的事。在君子们那里,破人妇女贞操是十恶不赦,但在海盗眼中,妨碍男人快活那才是罪大恶极!

东门庆在知道佩雷拉洗劫谢家之后决定不加干涉,便算是默认了佩雷拉在谢家所得的“合法性”(海盗逻辑中的合法性)。按海上的规矩,这女人被佩雷拉掳走了便算是他的货物。徐海向佩雷拉购买一个晚上的性行为使用权,钱既交了,按照海盗的行规,他就有享受的权力!因此东门庆虽怪徐海胡闹,却还是犹豫了一下,一时间没有反对。

徐海可不是个等人决定的人,趁他犹豫便拖那小姐到后面去了。

安东尼劝道:“总舶主,你还是阻止他一下吧!这样太不好了。”

东门庆道:“阿海是徐叔叔的侄子,我之前已答应过他给他开荤,怎奈出了事他没去成。海上的规矩…”说没两句话,后面忽然传来徐海的惊呼,众人讶异道:“怎么女的没叫,男的先叫?”

李成泰笑道:“青头小子多作怪!多半是不知道哪里是门户,进错了门!卡住了…”

东门庆骂道:“尽知道胡说!”早已跳起身来,冲到后面去,却见徐海的裤子已脱了一半,手里抓着一把血淋淋的匕首,再看那少女时,衣服却还完好,颈项染着鲜血,如同挂了一条红绸。东门庆一见,指着徐海骂道:“寻快活就寻快活!你干嘛杀人!”

第一九二章 千金小姐之二

听东门庆责备自己杀人,徐海抗辩道:“我是抢刀,不是杀人!我见她一声不吭,以为挺老实的,就给她松绑,没想到她一能动就抢过我的匕首自刎!”那匕首,还是东门庆送给徐海的,一直佩戴在身,他自己都没用过。

东门庆一愕,那边张慕景早已在抢救,幸好这个少女自幼养在深闺,手无缚鸡之力,这两天又总挨饿,力气就更小了,虽然奋力摸到了徐海的匕首,自己割喉时却伤得不深,而且她的自杀水平太过业余,割喉也没割对位置,只是弄出了一点血,根本不算重伤,这会躺在地上动弹不得,四肢如同瘫痪,实际上却是饥饿加上心理脆弱所致,与颈项上的伤势没有很大的联系。

张慕景给她包扎过后,将她的身体情况跟东门庆说了,东门庆又骂徐海道:“虽然是买春,但你就不能温柔点么!竟搞到人家自杀!”

徐海大感没脸,佩雷拉也走了过来,看过伤势,很不高兴地说徐海糟蹋了他的货物,脖子上多了这么一条疤痕,他还怎么拿去双屿卖?

东门庆瞧了那少女一眼,见她虽然灰尘掩面,但眼神中满是求死之色,心道:“却也是个贞烈的女子。”便生了几分敬意,对佩雷拉道:“你这几个俘虏,让给我吧。”

佩雷拉看了他一眼,说:“王理事你要去拿赎金吗?”他自己是有过这想法,只是绑票待赎这种事情比较复杂,佩雷拉的力量比较薄弱,对这一带的环境又不熟,不敢耽搁太久,所以才打消了念头,只想到了双屿当作寻常人口卖了。

东门庆道:“我这次来浙江,不干海盗的勾当!这女孩子很有勇气,就冲着这一点,我想放她回家。”

佩雷拉哦了一声,他并不是很相信东门庆会这么好心,但他也不深究,说道:“你要这些人也可以,反正我这次抢到的东西,足够抵偿我的损失了。不过你得答应我一个条件。”

东门庆问:“什么条件?”

佩雷拉道:“你得派个认得道路的人,带我们回双屿。”

东门庆一笑,心想原来你们迷路了,便满口答应,佩雷拉道:“你可不能欺骗我们!”东门庆冷笑道:“欺骗?我王庆一句话出口,无论在大明还是在日本,都能换到真金白银!”

佩雷拉也素闻这位王理事在海商、海盗中很有信誉,是东海最值得信赖的大人物之一,便不再说什么。

第二日佩雷拉一伙先出发,东门庆派一个知道道路的下属带他们前往双屿。这时那五个女眷都已经被松了绑,三个老的正捧着破碗瑟瑟发抖地啜着粥,那个丫鬟正劝着她家小姐多少吃点,但那少女抱着膝盖,缩成一团,不知是吃不下,还是不肯吃。

东门庆道:“你还是吃点吧,要不然待会走不了路。”

那丫鬟有些吃惊地问:“走路?要去哪里?”

东门庆笑道:“当然是去余姚啊。”

那少女这才抬头望了他一眼,便又低下头去,那丫鬟说:“你们居然还敢去余姚?就不怕官府捉拿你们?”

东门庆听这丫鬟竟懂得这些,说话也有条理,看来不蠢,心道:“不知小姐是否更聪明?”口中笑道:“我又不是强盗,怕官府干什么!”

那丫鬟道:“你们不是强盗?”

东门庆指着佩雷拉远去的方向道:“那伙人才是强盗。我们昨晚只是错过了宿头,不得已跟他们共处一夜罢了。”拍拍自己的行头,道:“你看我这样子,像个强盗么?”

那丫鬟看他作书生打扮,长得又斯文俊秀,确实不像强盗,便问:“那…那你打算拿我们怎么样?”

东门庆道:“我和那伙强盗井水不犯河水,本是不想接入你们之间的事情。不过见你们家小姐如此贞烈,心中佩服,所以昨晚才与他们交涉,让他们放人。你们放心吧,等到了余姚,我自会派人送你们回家。”

那丫鬟听到这里喜道:“小姐!你听到没有!他愿意送我们回家!”

那少女却还不太肯相信的样子,又抬起头来,打量了东门庆一番,她打量东门庆时,东门庆也打量着她,昨晚局势混乱,也没细看她的容颜,这时离得近了,多看了两眼,便觉这个少女的五官都甚端正,料来不丑,只是披头散发、满脸灰土,便看不出有多漂亮。他是泉州***场的班头,看女人时眼神与寻常人不同,一对眸子亮得让那少女发慌,赶紧低了头,跟她的丫鬟耳语了几句。

那丫鬟便道:“这位公子,若你真能送我们回府,我家老爷必有重谢。”

东门庆笑道:“重谢就不用了,我不图这个。不过你们住在哪里,却得和我说说。”

那丫鬟道:“公子到了余姚,只需寻着万安桥,打听‘大方伯第’,便能找到了。满余姚的人都知道的。”

佩雷拉对中国士林的情况了解不深,对于欠他债的人,来来去去只说“谢老爷”三字,余姚一带姓谢的极多,东门庆也不放在心上,这时听到“大方伯第”四字暗中吃了一惊,问道:“大方伯第?莫非这位小姐是谢阁老昆仲的后人?”

那少女听到这句话,第三次抬头,但还是不肯开口,那丫鬟则又是欢喜,又是骄傲,道:“你也知道啊!”

东门庆为何吃惊?那丫鬟为何骄傲?原来这个少女出生于余姚泗门谢氏,这个家族可不是简单的家族,而是名门中的名门,望族中的望族!

谢氏宗派远的不说,但论近祖,从少女的曾祖父谢迁开始便累科高举,甲第连云。

谢迁是成化十一年状元,官至太子太傅、户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是正德年间的“天下三贤相”之一,与李东阳、刘键齐名,时称“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秉节直谅,人所景仰。在谢迁致仕回乡之后,当今天子还遣官存问,浙江大小官员上至本省巡抚下至余姚知县都时常登门拜访,为此还特在其府邸东面修造“万安桥”,取“万岁问安”之意,其家族声望可想而知!

谢迁的二弟谢迪是弘治十二年进士,官至广东左布政使。谢迁的次子谢丕是弘治十八年探花,官至吏部左侍郎。谢迁其他五子也各有荫封:长子谢正官礼部仪制清吏司员外郎;三子谢豆官大理寺左寺副;四子谢亘官左军都督府经历;五子谢至官山东武定州判官;六子谢绛溪官胶州同知。

其中,谢亘后来过继给谢迪承宗,而谢亘便是这少女的亲祖父了。

东门庆虽然不能像林希元那样,对东南士林了如指掌,但像谢家这样的显赫家族却还是知道的,何况谢亘本人也在债单之中,忙施了一礼,道:“晚生不才,也是泉州诸生。外祖父林次崖公为正德十二年进士,说来也是士林一脉。”

那丫鬟听了道:“原来公子还是个秀才公!”脸现喜色,对那少女叫了一声:“小姐!”这声叫唤里充满了希望。

那少女这才搭着那丫鬟的肩头,勉力站了起来,敛衽回礼,道:“原来公子也是名门之后,落难之际,得蒙援手,想是上苍眷顾。素素在此拜谢公子活命大恩。”说着便盈盈下拜。

东门庆听她音韵如黄莺出谷,言语显大家风范,心道:“果然是个名门闺秀!”赶紧虚扶,但只是做个样子,不敢真碰到她,自有她的丫鬟扶她起来。

李荣久进来道:“公子,天色不早了,出发吧。”

东门庆略一沉吟,便问谢素素是否走得了路,她的丫鬟墨儿道:“我家小姐,平居不出闺阁三步,走不得远路。”东门庆便命李成泰去弄一顶轿子来。

李成泰心想:“这附近哪里找轿子去?”但东门庆开出难题来,他也只好想办法交卷,走出数里,在附近的农家买了张有靠背的竹椅,用大竹竿绑了抬回来,东门庆嫌椅子硬刺,取出自己的貂皮长袍铺上,这才请谢小姐上坐,道:“乡间无轿,还请小姐将就。”

谢素素碎步上轿,东门庆命勿要高抬,又派了八个属下在轿子左右随行,当作两道人墙挡住,让路人看不清谢家小姐的姿容。谢素素对东门庆的身份本来还有些存疑,这时见他安排得如此妥帖,心想:“这必是世家子弟无疑了,否则如何能这样细心。”

她自被佛朗机劫持出来,本已做了最坏的打算,谁料一转眼间却遇到了东门庆,回家在望,命运登时转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弯,由地下到了天上,人坐在铺着貂皮袍子的椅子中,便如被这领又柔软又温适的大袍包住了一般,一时间又是欢喜,又是含羞。

第一九三章 逃庵之一

谢家的府第在当地十分有名,像东门庆这样的人一找就到。其宅邸占地极广,前有柱国坊、葆光堂,中为颐益堂,左寿春右怡秋,其后又有一栋保誉楼,雕梁画栋,接檐如云,果然不愧是三朝宰相府,士林领袖家。此为阁老第,又称太傅宅。

谢素素家在太傅宅西南,人称大方伯第,因谢迪最高官至广东左布政使,相当于是一省之长,古称大方伯,伯者霸也,大方伯为一方诸侯之领袖,如商末周文王便是西大方伯,后世沿用,作为对省长级地方高官的美称。

大方伯第前后二进,前为光范堂,后为祗训楼,此时祗训楼已被佩雷拉烧毁,瓦砾狼藉,不成样子,但门前两根柱子还在,柱子上悬挂的对联也被熏焦了,字迹勉强尚可辨认,却是谢迪的亲笔:“难弟难兄方伯第连阁老府,世家世泽三门堰对万安桥”

谢素素见家园破败,心中哀伤,东门庆打听得她家的人都搬进阁老府暂避,便来到柱国坊前,递上拜帖求见。

不久便见一个二十上下的青年快步跑了出来,一边还在叫道:“素素!素素!”

谢素素虽然矜持,听到这个声音也忍不住哀呼道:“哥哥!”从轿子中挣扎起来,踉跄几步,早被那个青年抱住,兄妹两人劫后相见,均是涕泪交下。

门内又走出一个三十好几的儒服男子来道:“子文,先进去再说!”此人便是谢迁的长曾孙谢敏行了。

那青年哦了一声,道:“是,是!”赶紧带了谢素素入内。谢亘是谢迪的继子,生父实为谢迁,传到谢素素这一代,虽号两支,实为一家,平时往来甚密,谢素素的闺房虽已烧毁,但阁老府自有姐妹扶持她,帮她梳洗装扮罢,重新由哥哥带出来拜见恩公。

他们大家族的规矩自非寻常,虽是拜见恩公,但男女有别,仍然隔着珠帘。

这时东门庆正与谢敏行攀谈,听说小姐出来,慌忙在帘外回礼,珠帘内的人影钗妆黛饰,但只看得个隐约,见不得仔细。

谢素素的哥哥出来与东门庆相见,道:“小弟谢敏学,字子文。”因请教东门庆姓名,东门庆道:“小弟东门庆,字赖之。”又各报家流渊源,有些话东门庆刚才本已与谢敏行说过,这时对谢敏学又说了一遍。谢素素在门内听着记着,一字不漏。

谢敏学对东门庆救了他妹妹千恩万谢,东门庆以谦虚言语相应,二人相谈甚欢,便互相称字,谢敏学道:“可惜家祖父抱恙在身,否则见到赖之,定甚欢喜。”

谢素素听了这话惊道:“爷爷病了?”

谢敏行道:“那夜大火,叔祖受了惊扰,现今在状元楼静养。”

谢素素一听,在帘后起身给东门庆行礼,道:“蒙公子加手援于水火之中,本不当无礼离去,只是听知祖父有病,心急如焚,欲往探访,还请见谅。”

东门庆也起身还礼,道:“小姐孝道感人,敬请自便,不必以此为虑。”

他这般尔雅言行,真是说有多斯文便有多斯文,若非世家子弟自幼熏陶那是怎么也出不来的。此时若跟谢敏学、谢素素说东门庆还有啸傲东海、杀人如麻的一面,只怕打死也不相信。

谢素素这时也想不到这些,入内后坐了府间穿行的小轿,到状元楼去探望祖父。

这状元楼却是谢迁、谢迪的祖父谢莹所置之业。谢莹曾任光禄寺珍馐署丞、福建布政司都事,后以孙子谢迁而累赠光禄大夫、柱国少傅、武英殿大学士,所以他的遗宅便称大学士第。状元楼在大学士第之北,原只是普通平房,是谢迁小时候读书的地方,他中状元之后加以扩建,才改名状元楼。此楼三间二弄,东西阔五六丈,南北深四五丈,七柱九梁双重檐,四角上翘似飞亭,当地人敬爱阁老,便将这种建式号为“五岳朝天”。

谢素素在楼前下了轿,入内拜见,还没进门,泪水已忍不住渗了出来,谢亘听说孙女回来,仍躺在床上没起身,谢素素跪倒在床边,哭道:“爷爷,素素回来了!”

谢亘在床上哦了一声,道:“你回来了啊。”

这么短短的一句话里,竟无谢素素所期待的惊喜,而含着一种若隐若现的失望,谢素素心头一颤,又是害怕,又是不敢相信,心想:“一定是我想多了。爷爷只是病了,没力气。”

谢亘却已挥了挥手道:“去吧,我累了。”

谢素素本有好多话要和祖父说,但真见了祖父,看到他这般反应,竟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已有老妈子过来搀扶她,谢素素内心挣扎着,仍抱着希冀,道:“祖父,这次素素能回来,是多亏了一位东门公子的救护。”

谢亘嗯了一声,却没接口,转过身去面里,道:“知道了。”

谢素素听了这话,顿时觉得整个肺腑透着寒气,被老妈子搀着道:“姑娘,老爷说累了,走吧。”谢素素眼泪又流了下来,但入门时的眼泪是热的,这时的眼泪却是冰的,咽喉哽咽着,说不出一句话来,只在蒲团上给祖父磕了头道:“爷爷,素素…素素去了…”掩面而出,到了外面,却见乌云满空,就像整个天都要掉下来一般!

从状元楼里出来后,谢素素便被送去一间僻静的小屋中住,一路上她总觉得家中上下各色人等看她的眼神似乎也不一样了,好像她身上沾染着脏东西一般。到了那间小屋中,却见窗木、床板都甚陈旧,墙角长着青苔,虽然打扫得干净了,却委实不像一个大家闺秀住的地方。谢素素便对送她来的老妈子道:“住在这里我害怕,我去跟姐姐妹妹们挤一挤吧。”

老妈子却道:“老爷吩咐了,请姑娘别为难我们这些下人。”话说得客气,那语气却是冷冰冰的。

谢素素差点当场哭了出来,老妈子等都走了以后,房门关上,谢素素这才哭道:“这到底是怎么了?这到底是怎么了?刚才还不是这样的,怎么一转眼间…”

旁边丫鬟墨儿已在抹泪了,劝道:“小姐…”却什么安慰的话也说不出来。

谢素素左思右想,总想不明白,忽然省起一件事来,对墨儿道:“恩公不知现在怎么样了,墨儿,你去打听打听。顺便跟我哥哥说…说…”一时不知怎么和哥哥说,便道:“请他过来一趟。”

墨儿应了一声,出去了,过了好久就回来,道:“小姐,我见不到孙少爷,只听说老爷让他设宴款待恩公。”

谢素素道:“这么说,他们对恩公还好了?”

墨儿道:“是。”

谢素素怔了半晌,喃喃道:“那究竟是出了什么事情呢?”过了有半个时辰,见天色已黑,算算宴席已经结束,又让墨儿去请谢敏学。

这次墨儿没去一会就回来了,跟她一起来的不是谢敏学,却是两个老妈子,看墨儿那副委屈的样子,倒像是被押解回来的一般。

老妈子送了她进门后,就当着谢素素的面骂墨儿道:“小蹄子!黑漆漆的别乱跑!这会有外人在府上呢!要是撞上了,惹出闲言闲语来可怎么得了?相府侯门规矩大,容不得不干净的事!不干净的人!”

谢素素可不是逆来顺受之辈,外表温柔,性子却烈,要不怎么敢抢徐海的匕首自杀?这时一听,肚子里傲气怨气一齐爆发,娇喝道:“什么不干净的事!不干净的人!”

那老妈子却不太怕她,眼睛看着墨儿说:“这小蹄子被那群天杀的倭寇劫了去,过了几晚才回来,谁知道这会还干不干净!”

墨儿一听,哇的哭了出来,谢素素却整个人如同被冻住了一般,再也动弹不得!这才明白爷爷为什么会那样待她,这才明白这些下人怎么会变了脸!她本也是一个极聪明的女孩子,只是这么可怕的事情,一个闺阁小姐平时是连念头都不敢动的,所以尽管内心隐隐猜到却还是不敢往那个方向想,这时被老妈子指桑骂槐地道破了,方才无可回避地醒悟了过来!

那两个老妈子瞄了她两眼,也不管她,便都出去了。墨儿见谢素素在那里久久不动,十分害怕,推了她一把,叫道:“小姐…”谢素素却还是不动。

墨儿慌了,赶紧跑出去叫道:“不好!小姐出事了,小姐出事了!”

那两个老妈子这时还没走远,便折了回来,若是在谢素素被掳之前她们见状也非惊慌失措不可,这时却当作等闲,其中一个便上来伸手指头往谢素素的人中猛的一掐,痛得谢素素啊的一声醒转过来,因身子乏力,脚向后跌,跌倒在床上,一边喘息一边哭。

其中一个老妈子道:“姑娘,事情都到这份上了,你也别多想了。好好保重,别给我们添麻烦了。”

谢素素哭道:“你去拿一根绳子来,我死了算了!”

墨儿惊道:“小姐,不可!”

另外一个老妈子冷笑道:“姑娘若是有心,就不该等到今日。你现在可千万不能死,要不我们得担待多大的责任!再说你现在就算死,这声名也难干净了。”

墨儿叫道:“小姐她没失节!没失节!你们看看她颈项上的伤痕,那就是…”

“行了行了。”一个老妈子道:“这种事情,谁说得清楚?难道还能到外头找三姑六婆进大方伯府来验不成?那不是更惹人笑话么!姑娘,看开点吧。”

说着便要走,谢素素忽然叫道:“宋妈妈,你给我透个讯儿!祖父…他到底要怎么处置我?”

那叫宋妈妈的见谢素素如此叫唤她,叹道:“姑娘,怎么能用处置二字?那将老爷置于何地?”顿了顿道:“我日间听说刘家嫂子已到念慈庵去了,那个地方,听说也还清净,也算是个去处。姑娘啊,你就别想太多了。”

第一九四章 逃庵之二

两个老妈子将出去时,谢素素又叫着问:“宋妈妈,我哥哥,他…他知道这件事情不?”

两个老妈子却没有回应。

谢素素在这小屋中又住了一天,果然宋妈、刘嫂便带了几个仆妇来帮她收拾行装,说要送她去念慈庵暂住。谢素素哭道:“宋妈妈,让我先去见见爷爷吧。”

刘嫂却说:“老爷吩咐了,他累了,姑娘就先去吧,反正只是暂住。”

谢素素问:“真的只是暂住?”刘嫂却不说话了,谢素素又说:“那好歹让我和哥哥见一面吧。”

刘嫂道:“姑娘,老爷决定了的事情,谁能反对?谁敢反对?我看姑娘还是帮帮我们的忙,别让我们难做。”说着便拥簇着她上轿。谢素素本要吩咐墨儿记得告诉谢敏学,却被刘嫂道:“姑娘你好糊涂!这丫头是姑娘的贴身丫鬟,姑娘去念慈庵,她自然也要跟着去的。”

墨儿一听也哭了,谢素素没想到他们安排得这样决绝,身子忍不住发抖,再也说不出话来。

轿子趁着曙色,从后门悄悄穿出,径向念慈庵去,谢素素在轿子里忍受着起伏颠簸,觉得抬轿的人也不拿她当小姐看待了,轿子抬得甚是马虎,摸摸脖子上的伤疤,心道:“当日那一刀怎么不用力些,再用力些,现在就不用受这罪过了!”又颠簸了一会,忽想:“我为保全家声不惜自戕,祖父为什么却这样待我?”轿子真是很不稳,谢素素身心疲惫,忍不住在轿中呕吐起来,她十几个时辰没吃什么东西,吐出来的全是酸水,她被自己吐出来的胃酸冲了鼻子,身体更难受了,脑子却比任何时候都动得厉害,心道:“祖父不是不相信我,只是外面闲言闲语已已成,所以,他才无奈要逼我出家!”又想:“可是就为那几句闲言闲语,就不顾我的性命了?我的性命真的就这么贱了?”想到这里一阵恶心,又呕吐起来。

宋妈在轿子外听见,劝道:“姑娘,忍着点。”

谢素素心想:“忍着点,要忍多久?”

忽听哒哒声响,后面有马追来,一个男子高呼道:“停下,停下!”

谢素素听出是谢敏学的声音,犹如即将溺毙的人捉到一只援手,一下子就掀开了轿门,唤道:“哥哥!哥哥!我在这里!快救救我!”

谢敏学追上前来,拦住了轿子,宋妈、刘嫂等不敢开罪他,任他掀开轿门,谢素素在轿子里捉住了谢敏学的手叫道:“哥哥!救我!”

谢敏学命人将轿子抬在一颗树下,将下人都赶走了,这才道:“这是怎么回事!祖父怎么…唉!我昨夜与赖之把酒言交,喝了个大醉,方才起来去寻你,想成就一桩好事,谁知…唉!”

谢素素道:“哥哥,别说那么多了,你…你接我回去吧!”

谢敏学道:“好!”就催着下人将轿子往回抬。宋妈、刘嫂等都叫苦,谢敏学不管,硬逼着她们往回走。

谢素素在轿子中见哥哥使威风,心中大宽,想有哥哥护着,应该没什么事了,整个人都松了下来,人没那么难受了,便想起东门庆来,掀开轿帘一角问:“哥哥,东门公子还在府上作客么?”

谢敏学骑马跟在轿子一侧,就在马上答道:“他一早就告辞了。我本想挽留,谁知听说你的事情,哪里还顾得上别的?赶紧追了来。”

谢素素哦了一声,略有些失望之意,过了一会又问:“那他是回福建了吗?”

谢敏学道:“大哥哥送他去码头坐船了。好像他要先到慈溪去,然后坐海船回泉州。”

谢素素啊了一声,大感惊讶,道:“海船?”

“是啊。”谢敏学道:“赖之见闻甚广,非我们这等井底之蛙可比。听说他还曾悄悄去过日本呢!他说他好几次差点就做了海龙王的女婿,但没死成之后便不将大海当作畏途了。如今浙闽的近海,在他看来也若等闲了。”

谢素素听得悠然神往,心道:“我来来去去,也只在方伯第、阁老府、状元楼打转,十几年来也就这么过了,他却能下海,能去日本,那么大的天地,也不知是怎么一个样子。”便问谢敏学日本是怎么样的。

谢敏学道:“我怎么知道?”

谢素素道:“当时你没问东门公子么?”

谢敏学笑道:“你到底是想知道日本的事,还是关心说话的人?”

谢素素大羞,啐了一声,将轿门阖上了。

回到府中,谢敏学带了妹妹去状元楼见谢亘,谢亘却只让他一个人进去,谢家规矩大,他们兄妹也不敢造次,谢素素就在外头等着,过了一会,隐隐传来谢亘咆哮之声,谢素素担心起来,捂住了胸口,不住地祈祷,过了一会,咆哮声歇,谢敏学走了出来,谢素素心里虽然担心,但脸上却显出期待之意,但看看谢敏学那满面的黯然,心便不住地往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