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看了一眼沉思的柴瑞,又笑着看凌欣说:“姐姐难道不想好好看看京城,这里有许多繁华所在,可以好好浏览。”

凌欣心说再繁华,能比得上她前世尽揽的中外名城吗?嘴上只说:“我是一介草民,根本没有什么品味,只喜欢山野江湖,完全无法欣赏阳春白雪的京城啊,王妃可别难为我了。”

柴瑞垂下眼睛:“明日姐姐与我一起入宫吧。”

凌欣诧异:“今天你不是已经进宫了吗?”

柴瑞有些无精打采:“我今天只见了父皇太子和母妃,明日要见众朝臣。”

凌欣宽解他道:“你看看你回来这一路,得到了多少人的爱戴。无论别人说什么,你只要坚信你能在未来证明你自己就行了。”

柴瑞只看着面前的桌子说:“话是这么说…哦,其实,是我母妃要见见你,姐姐正好与我一起去皇宫,王妃会陪着姐姐的。”看来当着王妃的面,柴瑞不好意思说给他打气的话了。

王妃看向凌欣,带了些乞求的口气说:“姐姐,请千万莫介意我府的怠慢,我一会儿就去给姐姐拿我的衣裳和首饰…”

凌欣笑起来,“天哪!你让我觉得我成了恶霸了,拿着这事管你要衣服首饰…好吧,我们一起去。”

王妃马上笑了:“那我四更就让人去叫姐姐来,我们一同梳妆。”

凌欣悚然:“四更?!那我得赶快去睡觉了!”

王妃起身:“我送姐姐…”

凌欣马上站起来说:“别别,良宵苦短,要好好珍惜。”站在旁边的玉兰过来,笑着说:“姑娘随我来。”凌欣向柴瑞和姜氏匆忙地行了个礼,快步跟着玉兰离开了餐厅。

她们没有回原来的小院落,玉兰领着凌欣去了一个更加精致的院子,里面有七八个丫鬟在等着,屋子里家具都是那种红色沉重的,床帏绣得灿烂。凌欣没心思细看,她吃得饱,洗漱后,想着要早起,就赶快上床睡觉了。

第23章 进宫

才两个时辰,凌欣就再次被痛苦地叫醒了。在山寨中,她虽然也早起练刀,可因为睡得早,又没有连日旅行,都是自然醒来,没觉得这么难过。她再次期待早日回到山寨…不,只要跟着韩长庚离开京城,到个能自己做主的旅店里,就可以无拘无束,足睡上三天三夜,好好补觉。

这次还是玉兰前来,亲自帮凌欣洗漱后,带着她去了王妃的卧室。王妃已然整装完毕,钗环满头,衣裙华贵。一个丫鬟捧着一叠衣服过来,凌欣看着全是极为精美的绣品,连忙说:“你们千万饶了我吧!我是山中来的,就一个粗人,穿了这些,人家还不说我是在装…额…装大头?”

王妃一下子笑了,说道:“若是姐姐穿得简陋,王爷怕是会说我轻慢了姐姐。而且,我们今日要去见贵妃娘娘呢,昨天王爷对母妃说起了姐姐,母妃一定要见见姐姐,谢过姐姐的义举。”

凌欣叹气:“快别再提了,我都不好意思了。人做了好事,被人提一次,就减了一分功德。多提几次,功德全失,那简直就是白做了…”

王妃笑:“姐姐这话是从哪里听来的?”

凌欣说:“是我…”她不能说是前世养母唠叨过的,只好说:“从别人那里听的,觉得有理。这世上的事,都是有回应的,做了好事,若是得了赞美,那不就已经得了报偿了?自然没了功德。”

王妃示意玉兰给凌欣梳理头发,说道:“姐姐可不是只救了王爷一人,王爷说,那时崖上还有三千多将士,姐姐功德甚大,说几次该是没有关系。”

凌欣要拿玉兰手里的梳子,嘴里说:“还是不说为妙啦!来,我来吧。”

玉兰笑着躲避:“姑娘还是让我来,姑娘那哪里是梳头,简直是揪头发,也就是姑娘头发浓密,不然可是要秃的!”

王妃对玉兰皱眉:“说的什么话?”

玉兰忙道歉,“姑娘莫介意。”

凌欣笑着让玉兰梳头,说道:“没事,我喜欢直来直去的,不用费心思。你还给我梳头呢,我得谢谢你。”

玉兰说道:“姑娘客气了,姑娘喜欢什么样子发式?”

凌欣说:“越简单越好。”

王妃笑着:“当然是越好看越好。”

玉兰笑着说:“那就又要简单,又要好看…”

凌欣叹气:“这太难了!我真佩服你…”

屋子里几个女子都笑了。

玉兰给凌欣梳了个未嫁女子常梳的垂鬟分肖髻,两缕散发从脸颊旁垂落,让凌欣有些刚强气质的容颜,变得柔和了许多,凌欣看着镜子里略模糊的影像,感叹道:“我竟然能如此仕女状?!这简直是作弊呀!我们是去蒙人吗?”

屋中的几个女子又笑起来,玉兰拿起了粉盒,凌欣忙说:“千万别千万别!我脸上不能擦这些,会起疙瘩的!”弄不好里面有铅,本来就不白,那不得更黑了?

王妃说道:“那就不上粉了,姐姐眉毛本就黑了,不必画眉,只需上些唇色。”

玉兰拿起鲜红的唇纸,递给凌欣,凌欣前世在出席重要场合时,也是化过妆的,她接过来,熟练地在纸上反复抿唇,然后在镜中看自己的唇色是否均匀对称,一时想起前世梳妆台壁上的白炽强灯,自己浓妆盛服出席的那些花红酒绿,微叹道:“这都多少年了…”

王妃感伤地蹙眉:“姐姐!你别难受,你做了那么大的好事,若是以前你没享到福,日后,一定有的。”

凌欣笑起来:“我就是原来太享福了,才是现在这个样子呀!”

两个人鸡同鸭讲,王妃只以为她在玩笑,没有多虑。

梳妆后,在一叠衣裙里面,凌欣挑选了一套最简洁的白色襦衣长裙底,蓝色系的绣花和镶边,觉是很适合自己的民女身份,草民不都该穿白色吗?昨日见到的那个白衣青年的身影…是不算数的!

凌欣与勇王妃一同到了府门处,天才蒙蒙亮。她与王妃上了一辆车,勇王上了另一辆。凌欣想柴瑞看来并不需要人真的鼓励他了,他是个小青年,很骄傲,嘴上说过让自己来给他打气,可实际上,是个形式就可以了。怎么可能一路听着甜言蜜语地去呢?柴瑞看来只是想让勇王妃带着她去进宫,去见见自己的母亲夏贵妃。

凌欣再次猜测柴瑞变着法儿拉着自己进京现在还要去宫城的动机,怎么都没感觉到什么阴暗,倒是有种迫不及待的好意。王妃姜氏对自己也如同家人,没有半分嫉妒的酸气儿。她想起昨夜柴瑞问起了她去过哪里,想来柴瑞许是认为自己什么都没见识过,想让自己看看京城,见见皇宫,日后也算镀了层金,回去能向人们说道说道。

凌欣觉得这样挺合情理的:自己如果有个乡下亲戚,最好的还人情的方式不就是包吃包住地把人家请来,在大北京城里转悠转悠吗?尤其故宫,那绝对是必须要看的!这可比送东西实心实意啊,柴瑞真是个好孩子!

勇王妃和凌欣一路去往皇宫,知道凌欣没到过京城,勇王妃特意让人打开了外面的车帘,让凌欣隔着一层宫纱看车外的街道。凌欣却觉得这些平房和低矮的楼阁根本无法相比现代都市耸入云天玻璃华灯的堂皇,对她而言,这些就是古装戏里的布景,有的地方讲究些,有的地方粗糙些,不是什么新奇玩意儿,自然只淡淡地看着,并没有什么眉飞色舞或者下巴合不拢之类的。

勇王妃暗暗赞同自己的陪房张嫲嫲的见解,这条街是京城最为繁盛的一条大道,两边商铺林立,彩旗纷扬,可凌欣看着这些,眼神平静,连眉梢都不曾移动,若不是见过大世面,就是内心极为沉稳。

她们的马车队到了宫门之外就停了下来,王妃遥见勇王从马车上下来,往宫门处走,扭头对凌欣说:“王爷要进宫了,我们在此先候些辰光,等宫里娘娘传唤再入宫。”

凌欣证实了自己的看法,就点了点头。

正在此时,外面一驾马车辚辚而至,就在她们的不远处停了下来,有人喊道:“贺侍郎到!”

前边勇王听了,停下了脚步,回身等待。

凌欣想这就该是柴瑞念念不忘的“云弟”了,昨日去城外迎接不说,今日与柴瑞一同上朝,明显也是来为柴瑞打气的,一时间,眼睛不自觉地就看了过去。

那边车帘一掀,从里面下来一位身着红色官服的青年人。他领口处露着白色罗质单衫的内衬,腰间绯色罗料大带,身挂着朝官必备的锦绶鱼袋和玉钏,举步之间,露出长衣下的白绫袜黑皮履。

此时旭日方升,金色而柔和的光芒缓缓地普照大地。

凌欣觉得这个青年下车后转身前行的那个瞬间,真的是非常非常短暂,似乎比她眨一下眼睛都快,可是却又十分十分漫长,时间像是突然停滞了,她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帽冠下修长黑亮的双眉,望向前方的清莹目光,淡然含笑的双唇…真是容色澄澈如玉,俊美夺人,眉宇间带着隐隐的傲气,像是知道上天将敏锐和清贵都给了他,他可以任意来搅乱那些向往美好的人心…

蓦然之间,凌欣想起许久许久以前看过的词句:…恢然远视,若秋日之照霜天,其行也洋洋然如平水之流、其立也昂昂然如孤松之节…

凌欣在心中暗道:此时正是春天,该是:其神也,若春日朝晖之照雪山镜湖,其华也,灿烂,其质也,如冰雪,其行也,洒然如风行林间,其止也,静如长空,默如沉玉…

她本是个理科生,怎么会有如此诗句从心中流过?!

王妃见凌欣终于动容,轻声说道:“那就是王爷自幼的好友,京中公子之首,贺家三郎云鸿,钦点探花郎,现今是吏部侍郎左选,从五品,主管从初任到选人的文臣。本来这个职位的品级该是四品,可是贺相说贺侍郎年纪尚轻,只先以五品入位。”

凌欣一听就知道是贺相将这个儿子安插到了吏部,主掌对官吏的提拔和评定,进可承继衣钵,退可依靠所提拔的人脉利益自身,但表面点头叹道:“真是年轻有为呀!简直跟古代那个什么十三岁拜相的有一比了。”长得如此,自然得人追捧,但谁能看到日后的重重危机?历史上,重臣权吏,一旦失利,那就是覆巢之灾,再光鲜夺人,又有什么用呢?…可是凌欣也知道这是自己给自己打的预防针,许是受不了看到人家绝对的好,就要说几句坏话吧?毕竟那样的高在云端,就显出了自己的低在泥洼!

王妃听到凌欣的话噗地笑了一声,然后小心地看凌欣,问道:“听王爷说,你们过去曾经见过?”

凌欣一笑:“我早就忘了他过去长什么样子了。”那夜黑乎乎的,谁能细看。

王妃不信地看凌欣,凌欣认真地说:“他小时候如果长这样,我定是忘不了的!”

王妃又掩口笑了起来。

她们在车中等了近一个时辰,勇王妃问着凌欣在山寨中的种种,凌欣知道那是个完全与京城不同的世界,就说起许多有趣的小事,让勇王妃笑个不停。

忽然,车外有人说道:“圣上有旨,宣勇王妃携安国侯嫡长女凌大小姐入宫觐见!”

凌欣一惊,看向勇王妃,勇王妃有些尴尬,强笑着说:“王爷…大概在朝上提起了姐姐,许是圣上想见见姐姐。姐姐真是好福气!如今圣上已经很少理政,就是上朝,也多任太子行事,今日竟然指名要见姐姐!我朝女子面圣可十分鲜见,多是为了表彰忠贞之妇,姐姐定是因为救了王爷,得此殊荣!日后朝野都会知道凌大小姐了…”

凌欣紧皱眉头对王妃说:“可是我已经说了不姓凌了,我现在是梁姐儿。”

勇王妃姜氏郑重地说:“血脉之袭,岂是自己说改姓就能变的?姐姐说出天去,也是安国侯的嫡长女,谁都不能改变的。”

凌欣想到这个世间对家世的重视,也明白勇王妃说的道理,如果勇王柴瑞向皇帝提到了自己,必然会说是安国侯的后代,以免介绍个山野草民,有辱圣听。虽是如此,她很耿耿于怀:这十年来,她是云山寨的一员,和安国侯有什么关系?难道自己要向皇帝解释一下?…

像是知道凌欣在想什么,勇王妃一改原来的温柔做派,变得严肃郑重,认真地叮嘱凌欣道:“姐姐没来过宫里,临时不知许多礼节也说得过去,只是姐姐记住,一定不要随便说话!那上边是圣上和太子,下面是朝臣百官,有时皇后贵妃娘娘也会列坐帘后,姐姐实在不可轻言妄语,不然不仅姐姐会惹祸上身,王爷都要担了干系!”

凌欣心中一寒:这是万恶的旧社会,这个时代,皇权虽然不像后世帝制末期那么酷烈,可是同样不可冒犯,要是激怒了皇帝,照样会披罪受惩,牵连家人。勇王妃看着也就十七八岁,都深谙这个道理,自己的年纪大多了,更应懂得利害!她若真的惹了祸,安国侯府肯定立刻就把云山寨推到前面指为祸首,她就会连累那些毫无背景的人们…

这么一想,凌欣决定老老实实,什么也别说了,低头走个过场,赶快出来,然后尽早离开京城这是非之地吧!

勇王妃从车中拿出两个面纱箍,自己往额前一箍,也示意凌欣戴上。这就是个平戴的头箍,凌欣插入鬓角,心说王妃怎么在车里放了两个面纱…

不及她多想,勇王妃就带着凌欣下了车,走入宫门,上了宫中的车撵,向皇帝理事的大殿行去。

后世故宫是皇宫建筑的极致,凌欣连那个都不甚欣赏,更别说这个规模逊色的皇宫了。她眼露忧郁,一路告诫自己一会儿千万别胡说八道,以免生事。如果柴瑞现在旁边,凌欣真想给他跪了:我求你了!别还什么人情了!真的是够了!你难道还要给我立个牌坊不成?!

到了一处大殿前,勇王妃领着凌欣下了宫辇,太监大声说道:“勇王妃姜氏,安国侯嫡长女凌氏到!”

里面声声递话出来:“宣!”

勇王妃低声对凌欣说:“姐姐请紧跟着我。”

凌欣暗叹了一声,跟在勇王妃身后一步步走上白玉台阶。

勇王妃姜氏在凌欣前面翩然而行,她步履细腻,裙裾不动,环佩微响。凌欣觉得自己要是这么走,非把自己绊倒在地不可,幸好今天她也没戴什么会出响声的东西,就放缓脚步,依然大步跟着勇王妃。她长年在山寨,习武登山,身材丰满健康,还一直是挺着腰板指挥人,此时就是微低了头,也是后背笔直,前胸高挺,一路行来,丝毫没有谦卑之色。到了殿门前,勇王妃首先行礼,说道:“妾身姜氏,参见圣上,太子殿下。奉圣上旨意,引凌大小姐觐见…”

凌欣模仿着勇王妃的样子,胡乱行了一礼,说道:“民女…参见圣上,太子殿下。”

大殿里有衣裾摆动的声音,凌欣知道许多人在看着她,她就是戴着面纱,也觉得窘迫。

里面有人喊道:“…上前觐见。”

勇王妃肩膀微动,似是想看向凌欣,可是中间又停止了,迈步走向大殿深处,凌欣深吸一口气,再次跟着她往前走。等到勇王妃停步时,凌欣也止步,保持在勇王妃身后一步左右的距离。她知道此时不能抬头,透过面纱的朦胧,她余光里可以看到金龙盘踞的大红柱子就在自己旁边不远。

前面有个没什么底气的声音响起:“这就是勇王所说,穿过数万戎兵包围,前往孤峰,为我朝将士引路突围的安国侯嫡长女凌氏吗?”

凌欣许久没有自称什么凌氏,正犹疑间,勇王妃已经躬身行礼,说道:“回陛下,正是。”

凌欣只能默默一礼。

上面的声音说:“免礼抬头吧…”

凌欣特不喜欢种语气,但是这时不是耍脾气的时候,只能直了身体,抬头看去。丝织的面纱外,她可以看到几步外的宝座之上,坐着个五六十岁的老年人,皮肤嫩白,连皱纹都很浅,眼帘沉重,嘴角已经下坠了。眼里没有什么神光,只有温和的探究。

旁边有人笑道:“孤还以为,救了勇王的,该是个三头六臂的魁梧女子呢。”

凌欣眼光扫去,见一个发福的中年人坐在皇帝下首的一张高背椅子上,想来这就该是监国理政的太子了。听他说话,凌欣就觉得他讨厌:身为太子,怎么张嘴就轻易含枪带刺的?我们熟吗?

皇帝另一边,站着勇王,他对皇帝说到:“父皇,凌大小姐还护送了儿臣千里回京…”

太子笑着说:“勇王弟如此向着这位凌大小姐呀!”

凌欣又觉得不快——你这是什么意思?!

勇王坦然地点头说:“太子皇兄,小弟今天能在这里,孤峰上三千将士能安然归来,全赖这位凌大小姐相救…”

太子笑起来:“勇王弟说了多少遍了,真是不厌其烦哪!”

凌欣皱眉:这太子是不是没上过礼仪课?

皇帝微微笑道:“朕知皇儿之意,义勇之举,不可不赏。”他看向凌欣:“朕已经让太子嘉赏那些营救勇王的忠义之士,你居大功,该得皇家恩赐。听说你已双十年华,可尚未婚配,朕就为你指一门亲事吧!”

凌欣大惊失色,不由得微张了嘴,两眼直愣愣地看向上方——这是怎么回事?!

大殿里一片沉寂,太子先笑了,向皇帝说:“父皇,勇王弟说这位姑娘能料敌先机,可是您看,这事该是很出乎这位姑娘的意料吧?凌大小姐可没谢恩呢!”

凌欣想大骂:谁能料到这种事?!上了殿来,还没说上三句话,怎么就给我指婚了?!皇帝也不能这么任性啊!让我谢什么恩?!

她在混沌中不知所以,勇王马上对太子说道:“皇兄且慢指摘,父皇尚未说完!”他看向皇帝:“父皇,凌大小姐是安国侯嫡长女,父皇,您可得为她选门好亲事呀!”

太子对勇王说:“安国侯是我朝二品武将,坐守我朝重城。他这次未能前去增援,想来该是心有遗憾吧。勇王弟听来是不放心父皇的眼光吗?孤觉得,父皇自有决断。”

皇帝呵呵笑了两声:“安国侯如何,无需此时多说。可救了朕的皇儿和三千将士的人,朕是不会亏待的!京城里,有名的世家官宦子弟,还没定亲的,倒也不多,朕觉得…”

皇帝含笑看向众臣,家中有子未娶的大臣们都纷纷垂目看地——天哪!快别点我们家的!这是什么人哪!一提这名字,大家都有耳闻,谁不知道安国侯的嫡长女,生母本来就是个山大王之女,她自己更上一层楼,直接落草成了个山大王!这所谓的侯门嫡长女前十年长在市井,后十年长在荒山,能有什么教养?!懂什么往来交际内院管理?该比个小家碧玉还不如!女子讲究的是含胸低头,敛眉而行,可看看她方才的那几步走——前胸高挺,步履扩张,简直没法看哪!可知她多么粗野!二十岁还没成亲,这得长得多难看!定是个丑八怪!这要是娶了回去,完全是给家门蒙羞啊!…

第24章 婚事

凌欣可不知道朝上群臣们在想什么,她此时也不在乎这些人在想什么,因为她自己也同样被吓蒙了!她该怎么办?大叫着:“我不嫁?!”或者来个“对不起,陛下,我已经有了亲事!”如果惹恼了皇帝,会不会给云山寨带来灾祸?可是如果不反抗,自己就这么嫁个不认识的人?!…

凌欣正在纠结中时,听见皇帝继续说道:“贺相的三郎尚未婚配吧?贺相,你意如何呀?”

这话如一支利箭,穿透了凌欣的浑噩,忽然,她眼前闪现出了昨日那个白衣青年优雅的身影,今早,朝阳金辉中,那俊美无俦的面容…

凌欣全明白了,她猛地看向勇王柴瑞,柴瑞根本不看这边,脸朝着皇座,一副特别专注特别无辜的神情。

凌欣当然不会知道,昨夜她离开宴席后,柴瑞和王妃相携走向内院,柴瑞问王妃道:“你觉得如何?”

王妃思衬着:“若是照姐姐的谈吐,就是贺侍郎,也不敢轻看吧。虽然姐姐看着不谙礼仪,可方才张嫲嫲对我说,姐姐入府来,目不斜视,对我府的景致丝毫不露惊喜羡慕之意,该是个有大家眼界的人…”

柴瑞点头:“姐姐不是平常之人,她想法奇特,透彻洞察之处,无人能比。她胆子大,胸怀宽阔,可最重要的是,她重情重义,为人光明磊落!”

王妃也点头:“是,姐姐对人赤诚,袒露心迹,不弄心机。”

柴瑞哼声:“姐姐无欲无求,敢做敢当,自然无需弄什么心机!光明磊落,是件奢侈之事。”

王妃细想,也是,能随意谈吐,不加掩饰的人,不是傻子,就是有强大背景或者胆子极大的人。有目的和欲望的人,才会有算计。

柴瑞像是知道她在想什么,说道:“你可莫要觉得姐姐是傻子,她不是不懂,只是没到动心机的时候。我提了句‘天下’,她一句‘谁管’就推得一干二净,自然而然,不留痕迹。她能对我们信意开言,是因为她想着一抬腿走了,从此再无关联,她不用做什么掩饰,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她眼睛里,其实没有京城和王府。你我,她看着,也是与常人无异。”

王妃忙说:“王爷…”

柴瑞笑笑:“她该是有这样的本钱,姐姐和云弟是一样的,都有些目空一切。”

他不知道他说的多么贴切,前世的凌欣通过科技取得了成功,并没有经历商业的倾轧,所以她自视甚高,无视人与人之间的种种争斗和妥协。尤其公司上市后,她平时该说什么说什么,只有别人听她的,轮不到她去听别人的。指摘人时直截了当,自以为是。她来此世后,总抱着利他之心,少了许多言语中的恶劣,可内心的傲慢,其实不减当年。

王妃心说你知道他们目空一切,你还这么插一杠子?她有些担心地问:“那姐姐会不会怪王爷?”

柴瑞嘿嘿一笑:“不会!姐姐知道我是真心为她好!她一见我云弟就会明白!除了她,谁也配不上云弟。而除了云弟,谁也不配她!”

王妃蹙眉:“只是,姐姐毕竟是…”

柴瑞打断道:“安国侯嫡长女!被继母逼入山林,这可不是姐姐的错!”

王妃婉转地说:“听姐姐的话,她很喜欢云山寨,一心想回去…”

柴瑞哼声道:“我在这一点上可不认同她的想法!她就是把云山寨弄得兴旺,那也是个匪寨。姐姐日后嫁了人,她的孩子就全成了乡土之人,吃喝也许不愁,可是难道世代都为庶民?哪天姐姐不在了,接管云山寨的人不及她的手段,或者触犯官府,云山寨可能保全?她不为后代着想,我得替她想着!贺相出身清贵,云弟才华横溢,姐姐嫁过去了,她的孩子们就是出身书香门第。就是哪日他们远走,什么也夺不去我云弟的资质!他们的孩子日后总有出人头地的一天!”

王妃挽着柴瑞的胳膊说:“夫君,我知道,姐姐对你恩重如山,你想给她一个好归宿。”

柴瑞长叹:“是啊!那时,我已经抱了必死之心,听他们传报,说是十年前那个姐姐来找我,我根本不敢相信!姐姐走向我们时,面带笑容,没有丝毫恐惧,山下几万戎兵形如虚设!将士们肃然起敬,士气倍增!我们是在绝壁之上,可她竟然知道谁也看不到的天然路径。她带了火药炸开巨石,领着我们从孤崖上走了下来!世间哪里能有如此的巧合?这只能是天意!她是上天派来救我的贵人!你且思想,我是皇子,被天护佑,得此神助,她既然是我的贵人,上天岂能亏待她?你可知上天要为她安排何种奇遇?”

王妃真诚地摇头,柴瑞笑着说:“我知道!”

王妃诧异地问:“夫君是如何知道的?”

柴瑞神秘地说:“因为十年前,云弟给了姐姐一枚簪子!”

王妃惊讶地“啊”了一声,柴瑞点头:“你想不到吧?我开始没想起来,可姐姐一提,我就明白了!十年前,贺相跟我母妃打过招呼,让我外祖家的人出面,去要个区区断簪!还说这是我云弟的主意。这簪子最后到了姐姐手里,这就是天定的缘分!十年前那夜我们相遇,有云弟在场,可是这次在峰顶上,云弟不在!这表示什么?”

王妃一头雾水地摇头,贺侍郎是个文官,当然不能在那里…

柴瑞坚定地说:“这表示上天让她来救我,却让我来给她牵线姻缘,把云弟扯进来!所以姐姐这么大了,还没有嫁人!”

王妃失声“哦”了一声,偷看柴瑞,见自己的夫君表情偏执,一意孤行的样子,也不敢明着反对。说来,婚姻不都是父母做主吗?夫君是皇子,算是君,几乎等同长辈,他这么干在道理上也是说得过去的,于是只说道:“我明白夫君的心情,姐姐对你的恩就是对我的恩,没有你,我和儿子可怎么活?我也望姐姐得嫁如意郎君。就是不知贺相…”

柴瑞冷哼了一下:“你别看太子平时礼贤下士的样子,他可不是个仁义之人。母妃说,皇后郑氏一族,往日权势滔天,手段之狠戾恶毒,无人能及,父皇不仅要选郑氏女为正宫皇后,以免祸事,连后宫大半嫔妃,都是出自郑氏一系!朝上郑氏把着文武,后宫郑氏占了宫闱,父皇如同被囚之人,只有疏于朝政,才能保身!太平侯是我朝开国元勋,世袭罔替的武将之位,在郑氏面前,都得退隐弃兵。只是后来皇后的三位父兄相继身亡,郑氏无人能接手,贺相为人谦和,又有世家支持,父皇不喜争斗,有意托许,贺相才掌了朝政。贺相走的是以德服人的路子,虽有些心机手段,可骨子里是个忠厚长者,他从来没有跟郑氏真的交过手!现在朝上,太子才接了朝事多久,就与贺相势如水火了,有朝一日太子登基,定不会放过贺家。而贺家,除了我云弟尚有一战之力…”他叹了口气。

王妃紧张地挽了下柴瑞的手臂:“那夫君…”

柴瑞摇头:“太子是嫡长,他占着情理,郑氏就是没了掌旗之人,可过往多年经营,军政都有基础,父皇不会因私情动摇国之平稳。但父皇也没有亏待我,赵老将军是我朝栋梁武将,连郑氏都动他不得。父皇让我入他的麾下,就是给了我立身之地。这些年,我已成军中之人,太子不愿生乱,就不会动我,他若敢,也得不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