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婠心中冷笑:喝醉了?失足?怎么就有这么巧的事,看来是自己那日的猜测没有错呀!采女怀孕了!可是宫里有人不想让这孩子生下来,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来个一尸两命!

八皇子看她笑的蹊跷,就问:“表妹你怎么对这样的事特别干兴趣啊?”

沈婠收起冷笑,轻咳一下,道:“只是好奇罢了,皇上他有没有很伤心啊?”

八皇子摇了摇头,道:“好像没有吧?父皇犯不着为了一个采女伤心的。”

沈婠继续冷笑,真是无情帝王家呀!当初你侬我侬的时候,可曾想过今日?犯不着?采女?原来在八皇子的心里,也会有这样的观念,因为她不过是区区的一个采女,是最低等的宫嫔,所以你们都瞧不起她,认为她死有余辜对吗?

连她的死都无人问津,更别说她腹中尚有那一块骨肉了。

“表哥,我先回去了。”沈婠冷冷的说道。

八皇子一愣,不知道自己哪里得罪她了,忙道:“不再坐一会儿吗?六哥他们就快回来了呢!”

“你六哥?是六皇子吗?”

“不能叫六皇子,他被封了清王,还有三哥,五哥呢,过年了,他们都一起回来。”

沈婠虽然好奇,传说清王长相俊美,而且精通六艺,行为不羁,不为世俗所羁绊,到处游历江湖,是个非常有阅历而又超凡脱俗的皇子。

沈婠一直都很想见见这位传说中的世外仙人,但是因为那个采女的事不舒服,大概,知道她腹中有肉的人,除了皇后,姜容华和太医外,就只有自己了吧?不晓得会不会被灭口…

打个寒战,撇撇嘴,道:“关我什么事啊?我走了。”

第十二卷 前传 第三百一十五章 清王(一)

第三百一十五章 清王(一)

皇子们的学业从腊月初七开始停课,等过了年到正月十八开始上课。所以沈婠高高兴兴的拜别了德昌公主,回家过年去了。

元日那天,沈婠和母亲以及临川公主一起进宫朝贺。

中午的赐宴过后,皇上和皇后带着众人一起到御东苑去赏梅。随行的除了嫔妃还有各大臣及皇子公主们的伴读,沈婠知道,这也是一个考较皇子公主们学业的好时机,不过沈婠可没打算参与就是了。

沈婠和德昌两人磨磨蹭蹭的跟在最后面,德昌跟沈婠说起这些梅花的来历。

“先皇贵妃最喜欢的就是梅花了,而先皇贵妃又十分得到父皇的宠爱,所以父皇不惜重金到全国各地去搜罗,你看现在这片红梅,待会儿往那边过去还有腊梅,白梅和绿梅呢!”

沈婠不仅咋舌:“皇贵妃不就是皇后的表妹吗?皇上这么喜欢皇贵妃的吗?”

德昌点头:“是啊,就连皇贵妃所诞生的六哥也颇得父皇青眼,只是可惜,所谓红颜薄命,皇贵妃就这么去了,六哥也不愿意留在这个伤心地,鱼游四海去了。”

沈婠好奇的问道:“这次过年也没有见到六皇子呢?”

“恩,是啊,过年也没有回来。”看得出来,德昌公主对这位哥哥的感情应该很好,说起这段往事的时候她显得很难过,而且很思念六皇子。

她们两人的距离和前面的众人越来越远,沈婠悄悄问道:“那你知道皇贵妃是怎么死的吗?”

德昌低声道:“据说是病逝…实在可惜,那正是她最受宠爱的时候呢!真是盛极必衰啊!”

沈婠没有再说话,前面十皇子已经回过头来催促了:“喂,我说你们有那么多话好说吗?快过来呀!”

两人这才跟上前去,恰好听到平阳公主在说:“前几天我路过的时候有些梅花还未开呢,今日一见,都开满了枝头。”

八皇子脱口而出:“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众人一愣,随即纷纷赞赏起来。

皇上温和的笑道:“好个‘昨夜数枝开’,这么生僻的诗你也能记住,看来平日里读书下了不少功夫,来人,赏!”

八皇子连忙拜谢,柔妃脸上露出荣耀的色彩。

九皇子也不甘落后,吟道:“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太子赞道:“这句甚妙,虽无梅字,却处处说梅,我也来一首吧!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众人又喝彩,宁王更是夸得太子天花乱坠,然后自己也吟了一首,接着轮到裕王,裕王淡淡的说道:“我对诗词没什么研究,平王来吧。”

平王俯首道:“五弟先僭越了,莫恨丹青废画工,不须求异只须同。玉容不及寒鸦色,故托缁尘异汉宫。”

宁王小声嘲讽道:“连吟诗都畏首畏尾的。”

平王讪讪的退到一边,十二皇子笑道:“五哥此诗写墨梅,十二弟在此也献丑一番,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皇上捻须笑道:“虽同是墨梅,但气度果然不一般,都有赏。”

临川笑道:“既然哥哥和弟弟们都露过一手了,那我们这些做女儿的可不要落于人后呀!我读的书不多,恩…这首最是脍炙人口了,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那边七公主也开始了,德昌焦急的问沈婠:“哎呀,好诗都让他们说尽了,我这会子又想不起来,这可怎么办是好呢?”

沈婠笑了笑,道:“别急,我这儿有一首。”附耳上前,说了一遍。

德昌铭记在心,又问:“出处是?”

沈婠道:“你先别管,说出来了自然有人知道出处。”

德昌还有疑问,只是皇后已问道自己了,“德昌,你也读过书了,也说一首吧!”

德昌无法,只好硬着头皮念出来:“风雪飘下作玉食,寒露只道是美酒,独立风中傲群英,所向千花皆俯首。”

她的声音虽小,却是所有人都能听得见的。

此诗一出,立刻惊起四座。

太子犹疑的说道:“此诗甚为耳熟…”

“这不是…不是父皇当年所做的诗吗?”临川公主想了起来,惊讶的说道。

经临川这么一说,大家都想起来了,这首正是皇上两年前所做的咏梅诗啊!

于是,各种夸赞马屁接踵而至:“好诗,好诗,此诗才是诗中极品呀!”

“众诗虽各有千秋,但惟独这首最是意境深远,且大气磅礴呀!”

“皇上之才岂是旁人所能企及的!”

皇上龙颜大悦,走到惊慌未定的德昌身边,抚摸了一下她的头,感叹道:“难为你小小年纪,还记得父皇的诗,以往是朕对你的关心太少了,以后若是有什么需要的,记得对父皇说呀!”

德昌自幼丧母,虽然有皇后抚养,但毕竟不是亲生的,可是皇上的子女太多了,根本无暇顾及她,这样温柔亲昵的动作和话语,对她来说真的是从未有过的,所以她感动的热泪盈眶,差点就哭出声来了。

她哽咽道:“多谢父皇,女儿有母后娘娘照拂,一切都好。”

皇上点点头:“那就好,来人,把大食国进贡的孔雀裘赏给八公主吧!”

那孔雀裘珍贵无比,整个皇宫只有两件,一件皇上自己要用,另一件太子妃求了好久没求到,如今却赏给了一直不受重视的八公主。

在众人羡慕或嫉妒的眼神中,德昌再次谢恩。

沈婠扬了扬嘴角,看着德昌受宠,自己也十分高兴啊!

接着,大家又去观赏了青松,古柏等等,众人散去,沈婠和几位年龄相近的皇子还在御冬苑里逗留着。

德昌去领赏了,沈婠看着满园的梅花,想了想今日到场的人,好奇的问八皇子:“皇贵妃是不是很美呢?不然当初怎么会得到皇上如此宠爱?”

八皇子道:“确实很美,可惜你没见过六哥,他很皇贵妃长得很像,除了十二弟,我们兄弟几个,就他长相最为俊秀了。”

沈婠瞥了一眼十二皇子,不屑的冷哼一声,十二皇子就当没听到,大过年的,也不想和她吵架。

第十二卷 前传 第三百一十六章 清王(二)

第三百一十六章 清王(二)

八皇子转移话题问道:“表妹你今日怎么没有也背首诗?”

“你们皇子公主们出风头的时候,我跟着凑什么热闹呀!”

十二哂笑道:“八哥你焉知她没有背诗呢?”沈婠诧异的看着他,十二低声道:“人人都以为父皇那首梅花诗是八公主说出来的,可是…阿婠,我问你,那时候你在八公主耳边说的什么?”

老八,老九和老十都看向沈婠,沈婠瞪十二一眼,道:“没说什么!女孩子的话,你问了干嘛?”

十二笑道:“依我对八公主的了解,她不会是在这方面用心的人,倒是阿婠你——我记得有一次上课的时候,你特意向太傅请教过父皇写下过哪些诗词。”

沈婠这下老实了,想不到十二皇子小小年纪心思却如此细密,笑道:“我当时也只是好奇,心想历朝皇帝都会有一两首诗词让人们称颂的,所以就问了一下,谁知今日会用到呢?”

十皇子忽然叹道:“八公主和我一样,从小就没有母亲,我还有十二弟相伴,惠妃娘娘对我也像亲儿子一样,可是八公主在皇后那里,处处小心,父皇又不十分在意她。阿婠,你今天可是做了一件大好事呀!”

他的言语间明显有些对皇上和皇后不满的意思了,沈婠忙笑道:“哎呀,说这个做什么,其实我也想出风头呀!只不过那么多人在场,不好意思罢了。”

十二“嗤”的一笑,道:“你还会不好意思?”

沈婠嘟着嘴:“我当然会不好意思了。”

十二见她嘟着嘴的模样,竟十分可爱,与她平时的样子相差较大,不知为何,心中顿时涌起奇异的感觉,仿佛周围的空气都凝结起来,让他无法呼吸。

好在十皇子开始取笑阿婠的脸皮到底有多厚,没人注意到十二皇子的变化,这样打打闹闹,就过了元日。

到了正月十五那天,沈婠因为一直走亲戚而显得有些提不起精神来,就没有跟着母亲进宫。心想在白天好好休息一下,说不定晚上还能溜出去看看灯会什么的。今天可是上元灯节,西市那边可是姚彻夜狂欢的哦!

下午的时候,沈婠还在休息,却听到小雪禀报说有客来访,正奇怪间,就见那几个熟悉的人影从临川公主院子那边踱过来。沈婠惊慌之下忙让小雪和霜儿帮着更衣,收拾妥当了才到外间给他们见礼。

“你们怎么来了?”沈婠吃惊的瞪着眼前这几个猴子。

十二皇子笑着说:“听说你不舒服,所以特地过来看看你。”

沈婠孤疑的望着他道:“只是来看我这么简单吗?”

八皇子最老实,红着脸道:“来看你,顺便去逛逛西市。”

沈婠立刻深吸一口气,问道:“今晚宫中没有宴会吗?”

十二皇子道:“今晚宴请群臣,我们几个没有封王的皇子不用参加。”

沈婠笑道:“你们来看我是假的,要去西市玩耍才是真的吧?”

十皇子嘟囔着说道:“今晚西市有灯市,还要彻夜狂欢,你别说你不想去。”

沈婠笑道:“谁说我不想去的,不过现在也太早了点。”

大家都笑了起来,看来彼此都心照不宣呢!

不到傍晚,几人纷纷从临川公主的院子里绕到府外去了,他们并没有惊动临川公主,免得到时候麻烦。

几人到了西市,西市果然人山人海,沈婠怕被人群冲散,牢牢的抓住了八皇子的手,八皇子脸憋得通红,十皇子和九皇子看着一阵好笑,十二皇子却没有多言。而沈婠却尤未发觉。

几人因还未吃过晚饭,就在路面的馄饨摊上吃起了馄饨。十皇子大赞比宫里的好吃,一口气吃了三大碗。沈婠看着好笑,却见九皇子什么也没吃,便道:“九哥,你怎么不吃呀?”他们出来身份不便,因此只以兄妹相称。

九皇子犹豫着,十二皇子道:“九哥一向身体不好,这些东西也不敢多吃,待会儿去前面买点点心吧。”

沈婠笑着点了点头,说起哪里的点心好吃又干净。

夜晚来临,西市的人越来越多了。

就在他们准备去买点心的时候,沈婠却被人群冲散了。而且其余四个人也没有在一处,十皇子和八皇子一起,九皇子和十二皇子一起,都被人群挤散了。

沈婠看着四面都是比自己高出一大截的人,心中顿时慌乱起来,虽说她穿着男装,可…于是她立马踮着脚叫道:“楚…”话一出口她忙掩住,这个时候可不能叫出皇子们的名讳啊!

于是她只好满心委屈的叫道:“表哥,表哥…你们在哪儿啊!”

八皇子他们也正着急的四处寻找呢,八皇子急的满头大汗:“表妹,阿婠…”十二皇子那边也正着急,但他也没四处乱窜,而是逢人就问:“你有没有看到一个这么高,长得十分清秀的小女…不是,小男孩?没有吗?他长得很美,像女孩子,还是没有?”

不知不觉的,他们也顾不得欣赏灯市,只顾着找人了。

阿婠已经哭出来了,这下糟了,要是这些猴子不见了,或者受了什么冲撞,别说她自己,恐怕就是父亲也会受到连累!

她越想越伤心,“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周围的人好奇的盯着她。她走到路边,坐在一口井边,专心致志的哭了起来。

抽抽搭搭的,她看到有一条雪白的帕子递到她面前来,她想也没想就接过来,擦眼泪鼻涕。触手生凉,有淡淡的香味。这样的质地,出了宫中,没有别的地方会出产的。

她恍然站起身,带着抱怨的语气道:“你们刚才去哪儿了?”

可是她刚一问出口就愣住了,眼前并不是八皇子等人,而是一个陌生的俊秀男子。

男子正含笑望着她,轻柔的说道:“小姑娘,你是不是和家人走散了?”

好美的男子啊!

沈婠不由在心中暗赞,随即点了点头,不好意思的说道:“我和哥哥们走散了…”

男子依旧柔和的问道:“你可记得是在哪里走散的吗?”

沈婠尴尬的摇了摇头,男子沉吟了一会儿,道:“那么,我先送你回家好吗?也许你的哥哥们找不到你,也会回家的。”

沈婠犹豫起来:他们知道回相府吗?

第十二卷 前传 第三百一十七章 清王(三)

第三百一十七章 清王(三)

可是,事到如今,也只能这么做了。

不过眼前这个人到底是谁呢?看他的样子一表人才的,而且用的帕子质地极好,穿着又十分养眼,应该是高门大户出来的吧?不过为了方便起见,还是不要贸贸然就回家,干脆在路口等他们好了。

沈婠想了半天,说道:“我就在回家路上等哥哥们吧。”路口既是回相府的必经之路,也是回宫的必经之路。

年轻男子点点头,想要送她回去。

他们尽量避开人群,找了挑僻静的路,沈婠走着走着,忽然笑问道:“你怎么知道我是女孩子啊?”

年轻男子笑起来,十分好看,说道:“哪有长得像你这样好看的男孩子呢?”

沈婠面色一红,低下头轻轻笑着。

两人走到路口,沈婠便站在那里,望着西市的方向。

年轻男子用帕子垫在一块石墩子上,道:“过来坐一会儿吧。”

沈婠确实有些累了,便坐下等。

等着等着,她有点犯困,但还是强打精神撑着眼皮。可是到后来,她实在忍不住,倒在一个温暖的怀抱里睡着了。

等她醒来,已经是第二天上午了。

沈婠“腾”的一声从床上跳起来,叫道:“糟了糟了,表哥呢?表哥他们在哪儿呢?”她这才发现,原来她已经回到了自己的家。

小雪和霜儿无奈的看着她,说道:“昨晚正是八皇子送小姐您回来的呀,小姐您在说什么呢?”

沈婠愣住,仔细回想昨天的情景…不对啊,自己明明坐在路口等表哥他们的,怎么会…还有那个年轻男子,到底是谁呢?

“真的是表哥送我回来的吗?没有别人?”

“当然还有几位皇子啊,小姐,您可真是吓死我们了,昨天宫里来人,幸好你们已经回来了,不然的话…老爷今天一大早就进宫请罪了。”

糟糕了,看来这件事情还是连累了父亲,希望皇上不会怪罪他老人家。

不管皇上会不会怪罪,自己都少不得要去给父亲母亲赔罪的。

没等到父亲回来兴师问罪,却等来了姐姐探究的目光。

沈媛盯着沈婠,从上到下仔细的打量着,沈婠被她看的浑身发毛,紧张兮兮的问道:“姐姐你这是干什么呀?”

沈媛睁大眼睛问她:“你知道昨晚是谁送你回来的吗?”

沈婠孤疑的问:“不是表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