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宗庭头摇得象是拔浪鼓:“下官若有这个本事,何需来求世子爷?”

萧绝淡淡道:“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韩大人既然没把握,何不将它交给有把握又有能力的人去处理?”

韩宗庭愣了愣,忽地眼睛一亮:“谢世子爷指教。”

生怕夜长梦多,也顾不得寒喧,告辞了出去,连夜写了封折子,称此案曲折离奇,案情重大,临安府无法处决,移交刑部处置。

果然折子送上去,刑部二话都不说,直接把案子接了过去。

刑部,是由大皇子领着的!

韩宗庭抹了把冷汗,暗自庆幸从这潭烂泥里摘了出来,也更加确定这件事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

再一细想,就连这桩看似再寻常不过的争风吃醋的案子,说不定都是有心之人刻意安排的。

不然,一个兵部的小吏出来喝花酒逛勾栏,没事佩着刀做什么!何况,还是一柄外表光鲜,质量极差的刀!

萧绝送了韩宗庭,转回正屋,杜蘅还在灯下忙碌,桌子上摊着一堆厚厚的帐册。

不禁气闷:“还没忙完呢?”

杜蘅抬头见了他,忙起身迎了他:“回来啦?怎么也不出声!”

“你身子不好,不早点休息,盘这些劳什子的陈帐做什么?”萧绝走到桌边,随手一翻,见是府里的陈年旧帐,越发不高兴了。

杜蘅微笑着安排丫头们送热水,拿衣服,一边跟着他进了内室:“娘把这个家交给我,自然要用心打理。”

一个月的时间,她把东跨院整理清清爽爽,再没有人敢混水摸鱼。

两位舅太太很是满意,中秋节一过,立刻就撺掇着穆王妃把府里的中馈交到了她手里。

穆王妃求之不得,萧乾根本不管,于是掌家的权力毫无意外地落到了她手里。

这两天,杜蘅忙得脚不沾地,光是认识那些管事,就花了一天的时间,还不包括外面帮着打理铺子的大小管事。

“姓曹的老虔婆,有没有刁难你?”穆王府的事,萧绝并非一无所觉,只是懒得管。

但这个家既然交到了杜蘅手中,他就绝不容许一个下人骑到她头上来。

杜蘅淡淡道:“她是积年老仆了,又怎会做这种落人口实的事?”

不敢落人口实,也就是说,没有明目张胆,只在暗地里使拌子了?

萧绝也知道这种侯门大户里的弯弯绕最多,清理起来最伤脑筋,不禁皱眉:“要不,我帮你把这破事推了,左右咱们又不缺那点子钱。”

杜蘅忍不住笑:“银子谁嫌多?再说,娘就你一个儿子,就算现在不接,中馈早晚也是要到我手里,有什么分别?”

“我那里有几个算帐的好手,要不要叫来帮你看一下?”萧绝出馊主意。

杜蘅想了想,道:“你先给我预备着,我先把帐过一遍,实在忙不过来,你再帮。”

“我心疼你,怕你累坏了么?你倒不领情!”萧绝斜她一眼,似笑非笑。

知道她是想力求表现,靠自己的力量在府里站稳脚,当下也不点破。

杜蘅微笑:“有紫苏几个帮着我呢,累不着。”

“晚上看什么帐,仔细伤了眼睛!”萧绝有些吃味,揽了她的肩:“有那个时间,不如多陪陪我。”

杜蘅也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笑道:“本来看完这几笔帐就要休息的,偏你心急,一刻也等不得。”

萧绝大喜,想着昨夜的旖旎,心头***,看她的眼神就炙热了起来:“来陪我洗澡?”

“我还有几页帐没看完呢。”杜蘅推脱。

“爷还比不上几页破纸?”萧绝虽有不满,却也不勉强,自去净房洗浴。

杜蘅看完了帐,交给紫苏去收拾,回到房中,萧绝歪在榻上正看着闲书,白芨跪在身后帮他绞头发。

见杜蘅进门,萧绝把书一扔,一把将她拉到膝上抱着:“事做完了?”

白芨笑着退了出去,顺手把门带上。

杜蘅脸一红,问:“韩大人找你做什么?”

“他啊,”萧绝嘴一撇:“不小心惹了一身腥,怕惹祸上身,找我出主意来了。”

遂把这件事细细说了一遍。

杜蘅神情凝重:“你说,这件事背后是谁的主意?”

“管他是谁,咱们只管看戏。”萧绝心不在焉,抱了她到床上去:“好媳妇,爷有个主意,不如咱们试试?”

不理

更新时间:2014-3-16 22:46:09 本章字数:3388

杜蘅接了穆王府的中馈,曹嬷嬷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做足了准备安排,就等着接招。悫鹉琻晓

杜蘅把人聚在回事厅,捧着杯茶,微笑端坐着。

紫苏站出来:“世子妃吩咐了,从今天起,每日辰正来回事厅点卯,有事的回事,无事的点了卯自回去各自当差。因世子妃初来乍到,不熟悉府里规程,不好胡乱插手乱了府里的规矩,是以府中诸事一切皆按旧例。”

说到这,脸上神情越发恭谨:“诸位都是府里的老人,做惯了差使的。来回事报帐之前,都得先翻了旧例,想好了章程,算好了帐目再来。世子妃问起来,莫要一问三不知才好。”

说完了,扫了众人一圈,含着笑道:“今日就到这里,各位若是无事,便都散了吧。眇”

杜蘅等了片刻,见无人做声,便带着几个丫头施施然走了。

曹嬷嬷一听,杜蘅竟只是着人说了几句例行的套话,一个人也不曾调整,半件事也不多添。

她运足了劲的一拳,竟象是打在了棉花堆里,无处着力谅。

那些管事婆子们心中没底,哪里敢走?

磨磨蹭蹭地,等得杜蘅去得远了,立刻又溜了回来,围着曹嬷嬷:“您跟世子妃打得交道多,给咱们透个底,往后到底是个什么章程?”

曹嬷嬷矜持地笑道:“我虽然侍奉了王妃几十年,说到底不过是个奴才。世子妃是何等身份,哪里会跟我打什么交道?至于差使,世子妃不是说了吗?都按旧例,该干什么还干该什么,不需忧心。”

话虽是这么说,到底是换了主子。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摸清了主子的脾气,办起事来总要便宜许多。

杜蘅进府满打满算才二个月的功夫,旁人就算是想讨好,也没有这个机会。

东跨院里原本在萧绝身边侍候的两个大丫头,婉儿被萧绝踢伤了心脉,一直在后罩房里养着,拨了两个小丫头服侍着,显见得是管不了事了。

剩下一个姽儿,被杜蘅提做了东跨院的管事娘子,院中二百多人,统一由她分派管理。

言明东跨院里,出了任何差错,不找别人,只找姽儿。

正房里近身服侍的事情,却半点也不许她沾手。

有婉儿的例子在前,萧绝对杜蘅又是死心塌地,一院子的丫头在他眼里,跟石头没有分别。杜蘅防得滴水不漏,她没了法子,终是绝了杂七杂八的念想,心无旁鹜地当起差来。

短短一个月功夫,东跨院管理得井井有条。

有那原先不得重用却又心思活络的,想乘着改朝换代的机会出人头地,就乘着夜色,偷偷去寻姽儿,找了个借口请她喝酒。

姽儿不敢擅自做主,先去请示杜蘅。

杜蘅笑道:“人家请你,自是你的人情。”

没有反对,也没有赞成。

姽儿想了想,径自去了,安安静静地喝酒,含笑听着各人说话,不表态更不肯许任何诺言。

等席散了回到东跨院,找了杜蘅,把酒席上各人所说的话,不添不减地复述了一遍。

杜蘅默默地听着,没说好也没说不好,只在她出去时,命紫苏赏了她一枝银簪。

姽儿强按了喜悦,接了银簪,行礼退了出来,走到院中,一口气才慢慢吐了出来,仰望着高大的银杏树,轻轻地笑了。

而那些府中还算得用,却又算不得曹嬷嬷心腹的,忧心着新官上任三把火把自己灭了的,也寻了缘由凑了份子,请曹嬷嬷吃酒。

曹嬷嬷先是拿着架子,只看别人笑闹,半句话不说,待得酒酣耳热之际,这才慢吞吞地说了一句:“世子妃到底年轻,不过十几岁的年纪,府里上上下下几千人,事情千头万绪,人事错综复杂,一时半会她哪里摸得清?少不得还要靠各位帮衬着,才能顺顺当当地撑下去,不至乱了套。好在,诸事都有规矩旧例可循,也不需要咱们擅自做主。”

似乎是说世子妃年幼管不了事,不必理会;又似乎是在警告大家安分守己,遇事不得擅自做主。虚虚实实的,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一时面面相觑,低了头小声议论。

顾嬷嬷笑道:“好啦,好啦!大家伙也别多想,世子妃年少不经事,不是还有王妃吗?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咱们既然领了差,就该用心办事,不能让主子为难?能自个解决的,就该自己做了,不必非得扰了主子的清闲。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

王妃做主,不就是曹嬷嬷做主?

也就是说,以后有什么事,还是只找曹嬷嬷,不能扰了世子妃的清闲。

众人恍然大悟,各自欢欢喜喜地散去。

还有那谨慎小心的,两边都不敢得罪,仔细观望着。

杜蘅却果然是不理事的。

每天除了准时到回事厅里坐着,等众人点了卯,没事回就带了丫头们走了,并不追根问底,抢着要去夺谁的权力。

于是,大家都安下心来,该干什么干什么,谁也没把她当回事了。

一转眼重阳节将至,杜蘅正跟紫苏商议着往各府送节礼的细节。

今年不同往日,穆王府也不同杜府,来往的都是有头有脸的勋贵之家和肱骨重臣,再加上萧家又是大族,族中老人端的是不少。

虽有往年旧例,到底添了新人,与往年又稍有不同。

礼物不能太重,显得轻浮;又不能太轻,显得不尊重人。

“世子爷~”走廊上响起清脆恭敬的声音。

杜蘅刚把手里的帐册放下,还没来得及站起来,萧绝已经带着一股凉风走了进来:“又瞧这劳什子的帐薄呢?”

“重阳节要到了,就翻了翻府里的旧例,再适当地添减一些。”杜蘅含了笑,温声解释。

“交给底下的人去办就是,哪里要你操心?”萧绝不满。

杜蘅笑了笑,岔开话题:“案子进展得怎么样了?”

她没明说,萧绝也知问的是什么。

从中秋节断刀血案移交到刑部开始,这件案子越审越大,牵连得越来越广,已经从武库扩大到了兵部,延伸到了军中,牵扯了无数的人员。

从而使得案件越来越引人注目,变成全京城最热门的话题。

水至清则无鱼。

单靠俸禄,哪里养得活一大家子老老小小,更不要说在这繁华的京都,过上锦衣玉食的好日子!

所有人都在关注着案子的进展,同时谨慎闭紧门户,提防惹祸上身。

萧绝撇了撇嘴,伸指比了个二:“火越烧越旺,等着瞧,那位被拉下水是早晚的事。”

杜蘅沉吟不语。

她记得,前世魏王的确是因贪墨,触怒太康帝,最终贬为庶民,流放三千里的。

可是,那是太康二十九年,距今还有六年的时间。

她有些拿不准,这件事是不是南宫宸在背后操纵?

更猜不透,南宫宸此时发难的真正理由?

按说,他此时还没有积累到足够的力量,打压一个无足轻重的魏王,过早地曝露了自己的实力的野心,对他又有什么好处?

魏王虽没什么能力,好歹是个皇子,这么多年的经营,或多或少也积累了一定的人脉。只要他在一天,赵王就不敢掉以轻心,必然要分开一部份精力去防备他。

没了魏王,南宫宸就必须直接面对赵王。

以南宫宸的谨慎和周密,应该不可能选在这个时刻去动魏王。

刑部,是由赵王领着。

从案发到现在,一系列的事情,做得干脆利落,那股子赶尽杀绝,狠辣霸道的劲,的确是赵王的风格。

所以,有没有可能,这件事其实是赵王的手笔?

如果是,赵王的手段可比前世高明了不少。

先斩杀梅元祖,打击燕王士气;进而得从燕王手里夺了帅印;接着借贪墨案除掉魏王;等苗乱平息之后,就该要全力对对付燕王了……

“想什么呢?”萧绝懒洋洋地觑着她。

“我在想,他已经如此低调了,为什么还要赶尽杀绝?”杜蘅半真半假地叹了口气:“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萧绝正色道:“有些时候,有些人,不一定非要做什么,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威胁。”

杜蘅一怔,眼中闪过一抹凄然。

原来,不是她做错了什么,而是她的存在,碍了别人的眼,所以非要除之而后快。

所以,她和宝儿,才会被那么干脆利落地除掉了。

偶遇

更新时间:2014-3-17 23:48:52 本章字数:3355

重阳节,天气晴朗,碧空如洗。悫鹉琻晓

杜蘅原本的计划,乘两位舅太太离京之前,全家去一次大佛寺登山,喝茶,赏菊花,吃素斋。

结果,久不问世事的何太妃,不知怎地忽然来了兴致,要在宫里设个赏菊会,发了贴子过来,邀穆王妃和她进宫。

好在这是以何太妃私人名义举办的小聚会,不需要按品着装。

杜蘅一大早起床,匆匆吃了几口饭,赶到听雪堂给王妃和王爷请安,接着把这西安陈氏这一大家子送出门,这才坐了车跟王妃一起进宫眇。

到了钟粹宫,穆王妃先领着她去拜见何太妃。

何太妃肤色白皙,长得十分富态圆润,笑起来眼睛弯成月牙状,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

杜蘅心里却非常清楚,一个没有子嗣的女子,能在荆棘遍布的后宫活下来已实属不易聊。

何太妃不仅站稳了脚,在最后的权利斗争中胜出,并且得到了太康帝的尊重,所凭借的绝对不仅仅是运气。

“来,让哀家看看。”何太妃拉着杜蘅的,上下打量着,笑眯眯地道:“啧啧,瞧这小模样,长得真是水灵,是个有福气的。”

卫皇后笑着附和:“能嫁进穆王府,可不是个有福气的?”

“最难得的,是世子爷把她捧在掌心里宠着。”梅妃含笑道。

到了何太妃这样的年纪和地位,荣华富贵已经完全没有了吸引力,这种小儿女的情感,反而易让她感兴趣。

何太妃饶有兴致:“哦?怎么个宠法?”

穆王妃就笑:“小孩子胡闹,老祖宗可别听她们瞎编排。”

恭亲王妃笑着接话:“这可不是瞎说,满京城谁不知道世子爷疼惜二小姐,宁可绝后也要娶进门,若不是宠到骨子里去了,哪会做出这种事?”

“哎哟!”话刚落,恭亲王妃立时掩住嘴,望着穆王妃,歉然道:“我说错话了,姐姐可别见怪。”嘴里道着歉,脸上眼中,可是半点歉意也没有。

饶是穆王妃性子绵软,也给她气得满脸通红。

偏偏她已经认了错,难道还能揪着不放?

梅妃似笑非笑:“不过是市井小人妒忌世子妃之才,恶意中伤之语,哪里做得准?旁人不知,恭亲王妃应该最清楚,世子妃的医术,连恭亲王都赞不绝口,称其法炙神针。”

恭亲王妃被刺了痛处,立刻变了脸。

可是,她却不能辩驳。

一旦驳诉了,自己不就成了梅妃嘴里因妒忌而恶语中伤的市井小人?

梅妃笑着抿了一口茶,朝恭亲王妃投去挑衅地一瞥。

恭亲王妃目光狠厉,狠狠捏紧了手中锦帕,仿佛手里掐着的是梅妃纤细优美的脖子。

穆王妃松了口气,冲梅妃感激地笑了笑,骄傲地挺起了胸膛:“蘅姐的医术,的确不错。我家王爷多年的老寒腿,在她的精心调治下,大有进益呢。”

“是吗?”何太妃似乎没看到众人之间涌动的暗潮:“哀家有十几年不曾见过穆王爷了,他近来身子骨还好吧?”

“多谢老祖宗挂念……”

大家很识相地纷纷接话,把话题转向了家常里短,之前剑拔弩张的气氛,很快消弥于无形。

杜蘅垂眼看着脚尖,不怒不喜,不忿不惊,安静而淡然地站在一侧,仿佛这些人说的并不是自己的事。

“咦?”何太妃与众人谈笑风生告一段落,突然才发现身边还杵着一个人,笑道:“你怎么还在这里站着?”

“老祖宗没发话,她怎么好走?”梅妃娇嗔地道。

“这孩子也忒老实!”何太妃笑呵呵地道:“赶紧出去找小/姐妹玩,不用陪着我们这些老太婆唠嗑。”

“臣妾告退。”杜蘅规规矩矩地施了一礼,转身走了出去。

见杜蘅出来,紫苏立刻很尽职地跟了上来。

园中盛放着上百种名品菊花,在那些奇花异草之间,看似很随意地散落着或高或矮的桌椅锦凳,摆放着精致可口的点心,供游园赏花的人随时取用,真正体贴入微。

杜蘅一眼看过去,已然瞧见了几张熟面孔。

不过,她无意与人应酬,只略点了点头,便拣了条相对清幽的小径,遇着一个名品,便驻足欣赏品评片刻。

杜蘅博闻强记,杜家的药圃里种了许多奇花异草,是以园中上百种菊花中,不说全部识得,倒也认得七成。

主仆两个边走边说,倒也其乐融融。

紫苏见太阳有些毒了,怕她累着,见前面一棵古树,树荫下摆了两把椅子,一张方桌。顿时满怀欣喜地奔了过去,先掏出帕子把椅子擦了擦,这才回过来扶杜蘅:“小姐,在这歇会吧。”

哪知就这么个小空档,她刚刚擦干净的椅子,就被人给捷足先登了。

“等等!”紫苏气往上冲,一把拉住了那个正殷勤伺候主子丫头,喝道:“是我们先来的…”

紫菱扶了伊思玲坐稳,这才不急不慢地回过身来,不客气地道:“你是什么东西,敢在王妃面前放肆?”

“你!”紫苏气得发晕,若不是顾忌身在宫中,早就骂回去了。

杜蘅一看,冤家路窄,那人竟是伊思玲,不欲惹事,忙拉了紫苏:“算了,咱们去别处也是一样。”

伊思玲抬起头,冲她微微一笑:“我道是谁,原来是世子妃。”

杜蘅不动声色,侧身福了一福:“燕王妃万福。”

伊思玲冷声讥刺:“穆王府权倾朝野,世子夫妇嚣张跋扈,目中无人,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杜蘅皱眉,又福了一礼:“我这丫头初次入宫,失仪之处,我先替她赔罪,还望王妃宽恕。”

伊思玲斜睨着她:“我若不肯恕她呢?”

示弱既然没用,杜蘅索性也就不示了:“王妃想要怎样?”

伊思玲定定地看了她许久,慢吞吞地问:“她冲撞了我,要她一条贱命,不为过吧?”

“你说什么?”紫苏大吃一惊。

杜蘅眸光冷厉:“我听说燕王妃出自书香世家,幼承庭训,想不到心思这么狠毒,出口就要人命!”

伊思玲微微变色,眸光闪烁不定:“世子妃若舍不得丫头,不妨替她磕头谢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