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福冷眼相看,不动声色。

林月音郑重说道:“康公公的帮助于别人而言,不过是锦上添花。但是对我来说,却是再造之恩。今日厚颜请康公公助我一臂之力,从今以后,康公公就是我的恩人,若有需要定全力以赴。”说罢,奉上一万两银票,“一点诚意,请康公公笑纳。”

康福神情变幻未定,盯着桌面上的一万两银票,眉眼跟着跳了起来,“林婕妤好大的野心,竟然想做皇后。”

身为后宫嫔妃岂能没点追求。林月音坦然一笑,问道:“那康公公愿意助我吗?”

第20章诡异的裴太傅

康福看一眼银票,又看一眼林月音,心乱如麻。他得承认,淑妃贤妃德妃三妃中无论谁上位,他康福依旧仅仅只是康福,必要时候自然也能被人舍弃。就算不被舍弃,他所得利益也极为有限。

若是换做林月音坐上那个位置,林月音一无娘家依靠,二无亲子旁身,想要坐稳那个位置,势必得依靠他康福的帮衬。反过来,他也能从中获取极大利益。

康福的呼吸渐渐粗重,林月音抿唇一笑,很快康福就会屈从于利益之下。

林月音打算再接再厉,话刚出口,就听到外面传来动静。

“见过德妃娘娘。娘娘怎会在此!”裴颜卿站在回廊上,挡住了温德妃的去路。

温德妃朝偏殿方向瞥了眼,没看到任何异常,这才若无其事的说道:“本宫四处走走。裴太傅又怎会在这里。”

“随便走走啊!”裴颜卿瞧了眼温德妃疲惫的样子,跪了两个时辰,还有力气出来‘随便’走走,真是难为她。

温德妃心生恼怒,对裴颜卿格外看不上眼。“裴太傅还没回答本宫,你怎么会在这里。”

“同娘娘一样,也是随便走走。”裴颜卿一本正经的说道。“娘娘先请!”裴颜卿侧身让道,一副恭敬谦让的模样。

这模样不知能讨好多少人,偏生在温德妃眼里,就成了惺惺作态,十恶不赦。裴颜卿也不在意温德妃的态度,只是恭敬的让开道路,请温德妃先走。

温德妃甩袖,“本宫乏了,先回去休整。”说完,转身从原路返回。

裴颜卿躬身相送。等温德妃走远了后,裴颜卿转身朝偏殿行来。偏殿内,林月音同康福都极为紧张,一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裴颜卿和温德妃突然出现在这偏僻的偏殿,无论目的如何,都足够让二人胡思乱想一通。

偏殿外,裴颜卿停下脚步,轻咳两声。估摸着偏殿内的两人已经吓得半死,这才勾起嘴角,慢悠悠的离开了偏殿。

等人离开,林月音才敢张口呼吸。正打算继续说服康福,却不料康福直接抓起桌面上的一万两银票。康福呵呵一笑,说道:“林婕妤诚心诚意,咱家自然不能让林婕妤失望。”

林月音大喜过望,“多谢康公公。”

“咱家先行离开,这里晚点自然会有人来收拾,林婕妤无需操心。”康福装好一万两银票,就急匆匆的离开。

裴颜卿和温德妃的出现,意味着这处偏殿已经不安全。林月音也不敢多做停留,在康福之后,也跟着离去。到了外面,林月音叫来张永,悄声问道:“你让人守着路口,可曾看到有人过来?”

张永点头,“有看到温德妃从路口经过,因为不是朝偏殿去,所以奴才没有提醒娘娘。娘娘,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林月音冷哼一声,“差点就让温德妃抓住把柄。”

张永啊了下,急忙请罪。

林月音摆手,面露不悦之色,“下次当心点。对了,除了温德妃,可曾看到其他人?”

“不曾!”张永老实回答。

林月音轻锁眉头,不管裴颜卿是如何躲过她的耳目,关键是裴颜卿出现在偏殿的目的。裴颜卿身为太傅,行踪却如此诡异,这让林月音难以心安。至于温德妃,只怕是她哪里露了痕迹,于是温德妃才会跟了过来。好在,没有把柄落入温德妃的手中。

虽说出了一点意外,好在康福那里已经同她联盟,也算是不负此行。林月音收拾心情,打起精神,回灵堂继续哭灵去。

自贾皇后过世,孝昌帝罢朝三日。之后虽说恢复了早朝,但是一直低气压,看谁都不顺眼。不光身边伺候的人小心翼翼,朝中大臣们也尽量避免在这个时候拿糟心事情来烦孝昌帝。

康福刚回到思政殿,他的干儿子李顺就迎了过来,“老祖宗,您可总算回来了。陛下都已经砸了两杯茶水。”

康福气不顺,说道:“没用的东西,连茶水都伺候不好。”

李顺连连点头,“是是是,这不正等着老祖宗您回来。”

康福嫌弃的看了眼李顺,说道:“行了,咱家先去伺候陛下。你的事情晚点再说。”

康福小心翼翼的走进思政殿,孝昌帝正埋首案牍。康福亲自端上一杯温度适中的茶水,放在距离孝昌帝最适合的位置上。孝昌帝累了,丢下羊毫笔,顺手端起茶杯喝了口。嗯,温度适中,正是他平日里喝的味道。

侧头一看,原来是康福在伺候。难怪这杯茶水如此合他的口味。孝昌帝冷冷的问道:“回来了!”

“是!”康福恭顺回答,见孝昌帝要继续埋首案牍,又说道:“陛下,奴才来伺候笔墨。”

“嗯!”孝昌帝不置可否。提起笔写了两个字,随口问道:“离开那么长时间,忙什么去了?”

“奴才就是四下转了转!”说完,就做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孝昌帝见了,微蹙眉头,“有什么话,直说就是。”

康福弯着腰,小心翼翼的说道:“或许是奴才多心了。最近贤妃娘娘和德妃娘娘时常聚在一起说些私房话。本来哭灵已经极为疲累,没想到两位娘娘还有这份闲情逸致。对了,温家两位夫人每日里都会同德妃说几句话,具体的内容奴才也不知道。其实这本没什么,只是皇后娘娘刚刚过世,这人心眼看着就变了。”

孝昌帝放下手中的笔,眉眼间煞气明显。“淑妃最近在做什么?”

“淑妃每日都到寿宁宫给太后娘娘请安。另外,最近萧家几位夫人也频频找淑妃娘娘说话。”康福一脸紧张的说道。

孝昌帝又问道:“太子呢?”

“太子伤心过度,已经病了。”康福本想多说一句有林婕妤照顾,太子无事。又怕适得其反,引起孝昌帝的怀疑,故此又将这话咽了下去。

孝昌帝冷哼一声,“让人盯着三妃。不用做多余的,只需将她们每日言行禀报给朕知晓。”

“奴才遵旨。”

第21章立谁为后

随着半月丧期一过,贾皇后被葬入皇陵,后宫也恢复了平静。后宫嫔妃都急着休养生息,调养身体,谁也没空挑拨是非。

萧淑妃休整了两天,心里头着急,就干脆来到寿宁宫见萧太后。

“母后,那件事情什么时候能定下来?”萧淑妃撒着娇,一脸娇嗔模样。

萧太后放下茶杯,手指头在萧淑妃的额头上点了下,冷着脸说道:“着什么急。无论陛下想要立谁为后,事先都得同哀家商量。到那时候,哀家自然会替你争取。”

“我也是担心事情有变,毕竟陛下对我有诸多不满。”萧淑妃心虚的说道。

萧太后冷哼一声,冷冷地瞥了眼萧淑妃,“当初哀家是怎么提醒你的?哀家说了,皇后丧期,你就老老实实的,任劳任怨,务必让陛下看到你的好处。谁知你竟然在灵堂上睡了过去。你简直就是…难怪陛下会对你不满。若非你是哀家的侄女,哀家才懒得管你。”

“我也是因为太累了。每日哭灵四个时辰,连着半个月,铁打的人也受不住。”萧淑妃委屈道。她哪里想到,仅仅一次走神,就被孝昌帝给逮了个现行,真是倒霉透了。她现在想起孝昌帝看她的眼神,心里头还在发颤,又怕又心虚。

萧太后白了她一眼,“比你身子更弱的人都撑得住,你怎么就撑不住。亏得你在后宫历练这么多年,连表面功夫都做不好,要你何用。”

“母后,我知错了,我以后一定改正。如今关键是陛下的态度。陛下对我不满,只怕不会轻易让我如愿。”萧淑妃心里头慌乱,盼着这件事情能够早日尘埃落定,让她也能睡个安稳觉。

萧太后叹气,“再等等吧。陛下同皇后情分不一般,等陛下那口气消了,哀家再同陛下好好谈一谈。”

这一等就是半个月。萧太后也有些摸不准孝昌帝的心意,于是趁着母子相聚的时候,率先提起这个话题。

“陛下,皇后已去,你得看开点。还有,后宫没个主事的人也不像话,陛下得早做打算才行。”

孝昌帝眉眼一跳,面无表情的问道:“不知母后意下如何?”

萧太后沉默地看着孝昌帝,一时间也难以判断孝昌帝这话是真心请教还是客气。孝昌帝不露声色,萧太后却不能任由孝昌帝拖延下去。萧太后斟酌一番,说道:“要说后宫主事人选,自然是淑妃最为合适。自从皇后缠绵病榻,她就开始替皇后打理后宫。算算时间,也有十来年了。这十来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哀家以为,是时候让她名正言顺。”

孝昌帝反问,“何为名正言顺?”这话很不客气,已经将他自己摆在皇帝而非儿子的位置上。

萧太后蹙眉,对孝昌帝的反应极为不满,嗔怒道:“自然是封她为后,如此才算名正言顺。”

孝昌帝轻蔑一笑,“封她为后,她还不够资格!”

“你?”萧太后心头大怒,孝昌帝这是摆明了态度,公然反对她的决定。忍了忍,忍下心头怒火,萧太后苦口婆心的说道,“哀家知道你同皇后情分不同,也因此对淑妃有诸多不满。可是论血亲,她是你的嫡亲表妹,是你孩子的娘。她的身后是你舅舅,是除开皇亲宗室外,与你最亲近的人。陛下,你不立她为后,你让大家心里头怎么想?这会寒了老臣们的心啊!”

孝昌帝拨弄着手腕上的佛珠,冷冷一笑,“母后说错了一句话,朕不立她为后,朝臣没人会有异议,也寒不了老臣们的心。最多就是让萧家白欢喜一场。”

“你,你…”萧太后急怒攻心,表情扭曲,脸上的肌肉也跟着抽动了几下。她怒问:“那陛下是想立谁为后?莫非真要从了贾家的心思,让贾家的黄毛丫头做皇后?”

孝昌帝面无表情的说道:“母后误会了,皇后并没有要求朕立贾家的姑娘为皇后。”

萧太后啊了下,显得很意外,这可不是贾皇后的风格。贾家的心思,世人皆知,贾皇后又怎么会在最后关头违逆贾家人,陷太子刘湛于不利。萧太后一边猜测一边问道:“那皇后的遗言是什么?真没提到贾家?”

孝昌帝哀叹一声,一想到贾皇后英年早逝,心中就伤心不已。

萧太后微微蹙眉,她知道孝昌帝同贾皇后的感情深厚,只是没想到会如此深厚,让她始料未及。只是时间不等人,萧太后还是趁机问道:“那陛下想要立谁为后?不管陛下心目中的人选是谁,好歹也给哀家透露一句。”

孝昌帝轻声一笑,有点心不在焉,“此事朕自有打算,母后就别操心了。”

“哀家怎么能够不操心。不管立谁为后,那都是哀家的儿媳妇。难道哀家关心一下未来的儿媳妇还有错吗?”

孝昌帝奇怪的看着萧太后,说道:“朕一直以为,在母后的心目中,只有淑妃才是你的儿媳妇。”

萧太后心惊,这是孝昌帝头一次公然对她表示不满。就连当年为了立太子的事情,母子二人也没有当面红脸。萧太后意识到不对劲,强行压制心头怒火,一脸哀戚的说道:“陛下是对哀家不满吗?就因为哀家处处维护淑妃。陛下可有想过,哀家为什么要维护淑妃。要说血缘亲近,我们母子才是最亲近的人。哀家凡事都替陛下着想,只盼着陛下万事顺心。维护淑妃,看似是因为她姓萧,实则是因为她身后的萧家。萧家是陛下的外祖家,是陛下身边不可或缺的助力。维护淑妃,方能让萧家心甘情愿替陛下卖命。”

“母后一番良苦用心,朕知道了。”孝昌帝垂眸,讥讽一笑。

萧太后只当自己的一番话打动了孝昌帝,于是又说道:“你要真不满意淑妃,不乐意她做皇后,哀家也不勉强。不过除淑妃之外,哀家一时间也想不到比她更合适的。就说德妃,温家势大,若立德妃做皇后,温家乘势而起,长年累月,必成心腹大患。至于贤妃,穆家也不可小觑。总之,这两家都需要防备着。所以关于皇后人选,陛下还得仔细斟酌,万万不可意气用事。”

孝昌帝面无表情的说道:“多谢母后提点,朕心中有数。等到该立后的时候,朕自会提前同母后商量。”这是摆明了不愿意就此话题继续谈下去。

萧太后也不好勉强,摆摆手,“罢了,陛下心有成算,哀家一番思量不过是班门弄斧。你且去忙吧,哀家这里不用你陪。”

孝昌帝起身告辞,走得干脆利落。这反倒让萧太后憋了一肚子火气。她以为她那样说,孝昌帝就会反过来安慰她,就如同过去无数次一样。这一次,萧太后失算了。萧太后后悔莫及,却也不肯让人去将孝昌帝追回来。只好一个人独自生闷气,心里头又将萧淑妃怪上。等到萧淑妃下次来请安的时候,萧太后借着由头,将萧淑妃狠狠骂了一顿。此乃后话,暂且不表。

第22章巧心思

孝昌帝从寿宁宫出来,脸色阴沉如水,随时都有可能迁怒旁人,杀人泄愤。康福身为孝昌帝身边第一得用的人,也难免紧张不安。他小心翼翼的建议:“陛下,这会时辰还早,不如去御花园散散心。”

孝昌帝闻言,点点头。以他现在的心情回思政殿处理公务,的确不合适。于是转道朝御花园行去。

初秋季节,御花园的景色美不胜收。徜徉美景中,孝昌帝的心情也好了几分。

远远传来说笑声,孝昌帝一时好奇,于是追随声音来源而去。

林月音正在御花园散心,远远地就看到一群人走来,打头的身穿一身明黄色衣衫。林月音认出那是孝昌帝,急忙上前躬身行礼,“臣妾参见陛下!陛下万福!”

“免礼。朕之前还在猜测是谁在花园中说笑,没想到会是爱妃。”孝昌帝上下打量林月音,半月未见,似乎出落得更加娇艳。

林月音浅浅一笑,显得温和又良善。进退有度,身姿挺拔,的确有名门贵女的风范。

孝昌帝晃了晃神,似乎是想起了什么,于是说道:“朕之前听闻,你同皇后之间的情分不一般。皇后临终之前,还同朕提起过你。”

来了!林月音就算活了两世,这会心头也紧张起来。这是孝昌帝对她的考验,一着不慎,就有可能满盘皆输。之前所有努力化为乌有,就连性命也会搭进去。林月音深吸一口气,露出恰到好处的哀伤和思念,“皇后娘娘对臣妾多有照顾,若非皇后娘娘,臣妾只怕早就…只可惜老天不开眼。臣妾时常想起皇后娘娘,只可惜不曾梦见皇后娘娘。或许皇后娘娘是不愿意再为俗世操心。”

一番话勾起孝昌帝的思念,此时此刻,在孝昌帝身上没有身为帝王的威严,唯有一个丈夫对妻子的哀思。孝昌帝哽咽一声,“她操心了一辈子,朕不忍她死后还要继续操心。你说的对,她不曾入梦,定是因为已经安然离去。她相信朕会遵循她的遗愿,照顾好太子。”

林月音一脸关切的看着孝昌帝,“请陛下节哀。娘娘在天有灵,也不希望陛下为她伤了身体。”

“朕无妨!”孝昌帝摆手,示意林月音不用操心。“你随朕走一走。听你说话,倒有几分见地。”

“臣妾遵旨!”林月音同孝昌帝走在一起,后面跟了一串伺候的人。没多久,林月音就将孝昌帝逗笑了。康福见了,心道林月音倒有几分本事,难怪敢肖想皇后之位。说不得,那位置最终真的会落到林月音的头上。

不知何时,孝昌帝已经牵起林月音的手,“朕还记得第一次见你的模样,这双手真正是巧手,如此温柔的人却能弹出那样激烈的曲子。”

林月音低头,恰好露出一个羞涩的笑容,“陛下可想听臣妾弹曲?臣妾不光会激烈的曲子,也会欢快的。臣妾只愿意陛下能够笑口常开,事事顺心。”

“你倒是有心。既然如此,那朕就听你弹奏几曲。”

康福闻言,赶紧命人取来林月音惯用的琴。孝昌帝同林月音携手走上湖心小亭,闲话家常。

宫人取来琴,茶水点心也都摆放好。林月音低头,随手调试琴音。琴音调试完毕,抬起头来冲孝昌帝羞涩一笑,笑容纯净,无丝毫杂念私心。单单就这一个笑容,已然打动了孝昌帝冰冷的心。

琴音响起,果真是欢快的曲子。如初春的早晨,青草吐绿,花朵绽放,小鸟叽叽喳喳,孩子们欢声笑语,还有几只风筝早早的就飞上了天空。孝昌帝闭目聆听,仿佛已经身处初春的早晨,浑身说不出的舒坦。

林月音细心留意孝昌帝的反应,见孝昌帝喜欢,便反复弹奏这一首曲子。不过以林月音琴艺,就算是反复弹奏同一首曲子,每一次也能弹出不同的味道。不仔细听,还真不知道自始至终只弹了一首曲子。

孝昌帝喜音律,别人听不懂,他却一听就明白。连听了几遍,他也得感叹林月音于琴艺方面的造诣,已经是大师级别。单是这份巧心思,这份随机而动的改编,已经凌驾众人之上。

林月音连弹了一个时辰,孝昌帝就安静的听了一个时辰。直到康福提醒,已经是午时,该用午膳了。

孝昌帝哈哈大笑一声,林月音趁机收手,偷偷揉了揉十根手指尖。孝昌帝的心情很好,笑道:“不错。林婕妤才情斐然,朕有重赏。”

“多谢陛下赏赐,能让陛下开心,那是臣妾的福分。”林月音起身,躬身说道。

孝昌起扶起林月音,“弹了这么久也累了,随朕一起用膳。”

站在一旁伺候的康福浑身一抖,心里头是说不出来的滋味。

林月音则痴痴望着孝昌帝,又是羞怯又是欣喜,“陛下,臣妾可以吗?”

“为何不可。”孝昌帝眼一瞪,见林月音被吓住,转眼又笑了起来。“有朕在,你不用怕任何人。”

林月音微微低头,憋着劲,总算是红了耳根。嗯了一声,轻声说道:“臣妾听陛下的。”这种温柔可人的白莲花风格,还真不是林月音的本色。不过做戏做久了,角色之间互相转换,对她来说已经是毫无压力。

林月音跟着孝昌帝去了思政殿,孝昌帝心情好,午膳时候多用了一碗饭。将康福等伺候的人激动地都快哭出来。这林月音有本事啊,不仅让孝昌帝笑了,还让孝昌帝胃口开了。

用过午膳后,孝昌帝还不肯让林月音离开。命林月音在一旁伺候笔墨,陪着他处理奏折。

林月音欣然答应,心头却有些担心。担心树大招风,引起她人的记恨和猜忌,会对自己的计划不利。不过能够取悦孝昌帝,于她的计划来说,明显好处要多于坏处。所以就算引起猜忌,林月音也忍了。

一直忙到傍晚,陪着孝昌帝处理完公事,又陪着用了晚膳,孝昌帝这才肯放她离去。林月音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绫绮殿,休整了一晚上,次日一早,麻烦就找上门来。

第23章保命

刚用过早膳,寿宁宫就来了人,说是萧太后请林月音过去问话。

林月音闻言,低头掩饰住嘴角那一抹讥笑。一个个还真是急不可耐,就连多等个一两天都等不及。萧太后请她过去问话,林月音不敢不从。换了身草绿色衣裙,头上只插了两支紫玉簪子,全身上下简简单单,既表达了对贾皇后的哀思,也表达了对萧太后的尊重。

出了绫绮殿,直接前往寿宁宫,没想到半路上会遇到温德妃。

林月音打起精神,上前请安见礼。温德妃向来对人和蔼可亲,即便心中对林月音有诸多怀疑猜测,这会也带着笑,亲自扶起林月音,“林婕妤这是去给太后娘娘请安吗?”

林月音点头应是。

温德妃握住林月音的手,“正好,本宫也要去寿宁宫给太后娘娘请安。不如我们就一起过去吧。”

林月音一脸感激的望着温德妃,“臣妾听娘娘的。”

温德妃拍拍林月音的手背,笑容温和,“无需紧张。太后娘娘最是慈爱,这会叫你过去,说不定是有什么好事。”

林月音低头一笑,好事她不敢奢望,只要萧太后不要她的性命就行。

两人一起来到寿宁宫,宫人先去请示,得太后许可后才将二人请进了正殿。萧太后坐在上位,不怒自威。法令纹深深下垂,这么一看,不见慈爱,唯见严肃刻板。坐在萧太后下首的自然是萧淑妃。林月音瞥了眼,萧淑妃红肿着一双眼睛,显然是刚哭过,这会正伤心着。

萧淑妃一见林月音就狠狠瞪了她一眼,双眼像是要喷火,碍着萧太后温德妃在,才没有对林月音发作。

这样的目光,林月音看过太多太多,对她没有半点威慑力。犹如凉风过境,知道就行了。林月音和温德妃一起给萧太后请安。萧太后开口说话,态度还算和蔼,这次破例还赏了个位置给林月音坐。

温德妃只当没有看到萧淑妃那张臭脸,只一个劲的陪着萧太后说话,逗得萧太后哈哈大笑了几次。笑过之后,萧太后最终还是将目光移到了林月音身上。这一次,萧太后看得很仔细,林月音虽非绝色,却也美艳青春,看在萧太后眼里十足是个狐媚子。瞧那眉眼,瞧那身段,再瞧那浑身上下遮掩不住的成熟魅力,真是让人越看越火大。果然生来就是勾引男人的货色,难怪孝昌帝会喜欢。

萧太后轻哼一声,大殿内瞬间安静了下来。萧太后将手中茶杯一放,茶杯同桌面磕了下,发出刺耳的响动,惊了胆小的人,提醒了胆大的人。

萧太后直接问林月音,“林婕妤,哀家听闻昨儿你一直在陛下身边伺候,还弹琴唱曲。”

“启禀太后,正是。”林月音不卑不亢。心里头早做好了打算,如今萧太后势大,她唯有委曲求全。等到来日,她成功上位做了皇后,一个萧太后她自有办法对付。不过这一切的前提是今儿得保住性命,顺便挑拨一下萧太后同孝昌帝之间的母子情分。

“哼!”萧太后鼻孔朝天,满心不屑。“哀家还听闻,你还跑到思政殿去了。你可知思政殿乃是陛下处理政事的要紧之处,等闲人不得靠近。你身为后宫嫔妃,不思安分守己,竟然胆大包天,你可知罪?”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萧太后果然是看她不顺眼,一心一意要替萧淑妃除掉她这个祸害。林月音起身,施施然走上前,跪下,“启禀太后娘娘,非臣妾胆大包天,而是陛下有旨,臣妾不得不从。违抗圣旨乃是死罪,触犯祖宗家法同样是死罪。臣妾左右为难,唯有以死以证清白,还请太后娘娘成全。”

萧太后眼一瞪,她还没让她死,林月音就急不可耐的找死,那今日不妨成全她。萧太后怒拍桌子,“既然你已经知道自己罪孽深重,那本宫就赏你速死!来人,将林婕妤…”

“请太后娘娘开恩!”康福突然出现,让所有人始料不及。唯有林月音,气定神闲,似乎早已料到了这一切。

萧太后蹙眉,额头上的皱纹都挤在了一起,越发显得刻薄寡恩。若非顾忌着康福是孝昌帝身边得用的人,她早就让人将康福叉出去。

康福倒是毕恭毕敬,“启禀太后,陛下召林婕妤前去伺候笔墨。”

萧太后翻了个白眼,找借口也不知道找个像样的。于是怒道:“陛下身边那么多人,难道连个伺候笔墨的人都找不出来吗?要你们何用?”

康福赶紧请罪,“太后说的是。奈何陛下最近情绪不稳,唯有林婕妤能让陛下开怀一笑。再者,陛下这会正惦记着林婕妤,还等着林婕妤前去伺候笔墨。若是这点差事都办不好,那奴才回去也没法子交差。还请太后娘娘行个方便,先饶了林婕妤这一回。”

萧太后冷冷一笑,“哀家若是不答应,你要如何?”

“这,这…”康福一脸为难,“那奴才见了陛下后,只能如实禀报。”

“放肆!”萧太后拍着桌子,一个奴才秧子也敢拿话堵她,真是岂有此理。

温德妃适时出声,“太后娘娘息怒,康公公也别着急。臣妾听闻林婕妤不光弹得一手好琴,也喜读书,于佛法上有不少心得。太后娘娘信佛,只可惜身边没个懂佛理的人。如今林婕妤来了正好,有林婕妤陪着太后娘娘读佛经,想来陛下也是乐见其成。”

林月音瞥了眼温德妃,心头冷笑。好一个八面玲珑的温德妃,处处讨好,处处卖乖,还不露声色,让人只记得她的好,忘了她的一番算计。可是林月音也得承受,温德妃是个手段厉害的人。如今看来,在争皇后之位的路上,温德妃才是最大的绊脚石。迟早她得将温德妃踢开,免得她一而再再而三的对她耍手段。

萧太后并非不知变通,否则也不能将孝昌帝扶上皇位,自己容登太后宝座。所以她很快接受了温德妃的提议,当即就对康福说道:“你去回禀陛下,就说哀家要留林婕妤讲解佛理,身边离不开她。暂且让别人去伺候笔墨吧。”

“这…”康福犹犹豫豫的。

萧太后眼一瞪,冷笑,“怎么,连哀家的话也敢不听。”

康福赶紧低头请罪,“奴才不敢。奴才这就回去请示陛下。”康福临走前,甩了个眼神给林月音,分明是让林月音自求多福,可别死得太快。否则那一万两可就白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