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抵太子也有些觉得为承元帝开脱不了,剩下的话并未说出口。

楚王眸光闪了闪,岔开话题:“臣弟新得了些药材,也不知当用不当用,若是当用,就当给皇兄补补身子。”

太子点了点头,“劳五弟挂心了。”又问:“五弟妹身子可还好,没什么大碍吧?”他并未提从宫中派太医过去看诊,估计心里也是清楚,即使派了太医过去,楚王府那边也不会用,只会平添尴尬。

“有些动了胎气,大夫说养些日子就好了。”

“那就好,五弟妹乃是妇人家,此番定然受了惊吓,五弟应该多陪陪她才是。为兄身子不好,不便过去探望,你帮孤给五弟妹捎句话,让她好好在府上养胎,孤还等着她帮孤添个活泼可爱的侄儿。”

这话与其是对九娘说,还不如说是对楚王所言,话里的意思是让他们不要再担忧,只管安心在家生孩子,承元帝不会再动什么不好的心思了。

听了这话,楚王的心情更加复杂了,明明眼前此人也是罪魁祸首之一,却是让人恨不起来。楚王还依稀记得当年,身为皇子却在宫里地位卑下的自己,无依无靠,只能小心翼翼去接近这个在幼小时心目中地位至高无上的皇兄,去寻求那么一点点庇护。

那时候的他,还没有此时的喜怒不形于色,他曾想太子大抵是明白自己心思的吧。可他却从来没有表现出来,也没有表现出对自己的异样看待,只是不显山水如同以往那般对待自己,不会太亲近也不会太冷淡,但在暗里却是对自己照顾良多。

曾经的曾经他是感激的,又有一种扭曲的忿然,同样都是皇子,为何两者待遇天壤之别。后来他渐渐明白,内心的忿然对自己的处境起不了什么改变,若想改变自己的命运,还是得靠自己。

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开始变了。

围场那次刺杀,他明明早就看出了端倪,却是一直佯装不知。他利用了太子,同时和天赌了一把……

他赌赢了,从此命运开始转变。

很多时候,楚王总是会想,太子知道自己对他的利用吗?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曾经他很想开口询问,每每这种不适宜的冲动都被自己压制了下去,到了后来,再也问不出口……

这一瞬间,楚王脑海里划过了许多念头,有一种经历无尽沧桑的恍然感。

他按下纷乱的心绪,对太子道:“一定,是时臣弟一定带着孩子来看皇兄。”

太子似乎非常高兴的模样,笑着道:“那孤等着,到时候一定给我那侄儿准备一份丰厚的见面礼。”

两人又闲聊了几句,太子露出些许疲态来。

楚王见此,才出言告辞。

回去后,九娘问起他去东宫的事情,听闻太子让楚王转达给自己的话,心情也非常微妙。

良久,终于化为了一声叹息。

楚王拥着她,道:“别多想,如今你最大的任务就是安稳的诞下这个孩子。”

接下来的日子,九娘便在安胎中渡过,整整喝了大半个月的安胎药,刘太医才准她下榻。

刘太医这边刚罢,余嬷嬷又来了。

说临近产期,要多走走动动才好,这样生产的时候容易些。于是九娘的苦难又来了,每日让几个贴身侍女陪着在园子里绕弯,早中晚各一次,每次都要活动够两刻钟才能停歇。

天气渐渐转暖,转眼间进入阳春三月。

临近九娘产期的最后一个月里,楚王府进入‘备战’阶段。

关于九娘待产事宜,楚王早就命人准备好了,经验丰富的稳婆找了四个,被安置在楚王府里好吃好喝的待着,乳娘也提前备了好几个,全是身家清白来历清楚之人。

到了三月下旬,九娘的临产期已至,却一直没有动静,众人皆是忧心忡忡。眼见三月即将过去,四月马上就要来临,连一向沉稳的楚王都不禁露出几分忧虑之色,日里能不出府就尽量不出府,连手里的公务都大部分交给了心腹下属。

就在四月初一这日大半夜里,九娘终于发动了。

睡到半夜的时候,九娘突然感觉一阵热流泄了下来。她方一开始以为是失禁,还有些窘然,想着要不要叫醒楚王,让莲枝她们进来换被褥。谁知她这边一动,楚王便醒了,问清楚怎么回事,叫来了守夜的莲枝等人,又将余嬷嬷请了来。

九娘这才知晓自己是破水,马上就要生产了。

接下来的时间,九娘一直处于震惊中。说实话临近产期她也十分紧张,可是一等不来,二等还是不来,这种焦虑的心情便慢慢淡了,没想到在她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就这么来了。

产房是早已准备好的,就在东厢,九娘被莲枝几人小心搀扶过去,躺在铺着干净被褥的产床之上。接生的稳婆也已经被请了来,余嬷嬷、莲枝小翠几个看着她们更衣净手,又重新将头发全部梳紧,身上的金银首饰全部褪下,最后用烈酒重新洗了下手,才让她们靠近产床。

稳婆的经验是非常丰富的,只是凑近看了下九娘产道打开的如何,便道时间还早,让一旁下人去给九娘准备吃食,好储备体力。稳婆和余嬷嬷几个年长的妇人都十分镇定,莲枝几个不免也受到感染,按着吩咐该干啥干啥去了。

待九娘吃了些东西,又擦了身换了一身干净的衣裳,阵痛才开始密集起来。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九娘大多都不记得了,只知晓自己很疼很疼,但还是知道按着稳婆的交代去吸气吐气用力……

从始至终九娘都没叫出来一声,她一直记得稳婆说的别乱叫,保存体力之言……

一直到了天刚破晓之际,在外间等候的楚王忍不住捏碎了两只茶盏,屋里终于传来一阵婴儿的啼哭声。

不多时,余嬷嬷满脸喜色步了出来,“殿下大喜,王妃诞下了一个小皇孙。”

楚王的心这才落到了实处,问:“王妃如何?”

“王妃很好,小皇孙生下来以后,王妃还是清醒着呢。莲枝她们正在收拾产房,等产房收拾好,殿下就可以进去探望王妃了。”

余嬷嬷也是知道这夫妻二人的感情素来很好,所以也没有说出什么男子不宜进产房之言。

“常顺,赏!”

常顺笑得见牙不见眼的‘哎’了一声,便下去吩咐人安排赏赐了。

同一时间,楚王府报喜的人也去了皇宫。

承元帝刚起身,正准备去上早朝,阮荣海将这一好消息报了上来,承元帝愣了一会儿,什么也没有说。

待到下了早朝,皇宫的赏赐便去了楚王府。不管怎么样,该做的面子还是要做的。

见承元帝的赏赐去了楚王府,和鸾殿的赏赐也紧随其后。

还不到中午,楚王府诞下一名男丁的消息便传遍了整个长安城。

*

九娘刚刚醒来,就感觉有人在看自己。

看到楚王的时候,她还有些发愣,紧接着便想起自己好像已经生了,便赶忙扭头四处张望。

几乎只是一侧头,便看到放在自己枕边的襁褓,大红色襁褓,里面有一个小婴儿。小脸儿红红的,皱巴巴的,连眉眼都看不清楚。

九娘有些吃惊,不禁看了楚王一眼,似乎在说这是咱们的孩子吗?

楚王还是第一次看见九娘这副模样,不禁有些失笑,“她们说初生婴孩都是如此,长几日便好了。”

问楚王为何会知道这种事?因为之前他也问过这种问题,孩子抱出来给他看,楚王当下的反应就是,这肯定不是他和九娘的孩子。他和九娘的皮肤都白,男俊女美的,怎么可能生出来个如此丑陋的孩子,最后还是余嬷嬷给他解了惑。

小婴儿正在熟睡中,九娘小心翼翼的用指尖去碰触孩子的脸,红红的皮肤细嫩的让人不敢碰触,生怕一个不小心便戳破的那块儿肉。拇指尖大小的小嘴,无意识的蠕动了一下,将九娘顿时吓得手缩了回去。

这时,余嬷嬷走了进来,先对楚王行了个礼,便走到榻前。她抱起小婴儿,伸手探了探襁褓里面,在摸到一片干燥之后,才露出一个微笑。

“王妃饿了吗?吃食已经准备好了,要不要用一些?”

九娘也感觉到自己饿了,便点了点头。

接下来便是用饭,这其间九娘的眼睛一直在放在榻上一角的襁褓上打转。

余嬷嬷道:“小皇孙很听话,奶娘喂过一次奶后,便一直在睡觉。这会儿的小婴孩睡着的时候比醒的时候多,待再长大些就比较活泼了。”

用罢了饭,余嬷嬷将楚王请走,让莲芳将帘幔放了下来,先告了声罪便去解九娘衣裳,一边解一边对九娘解释看她有没有奶。

一般贵妇是不会亲自奶孩子的,都是请了奶娘喂养。余嬷嬷在宫里待久了,知道一个偏门的方子,说是妇人的初乳对刚出生的婴孩有益,若是九娘有奶,便喂了孩子吃,若是没有,便直接让刘太医开了回奶药,彻底让奶回回去,免得日后胀痛难忍。

余嬷嬷看了一下说有,便让莲芳等人端来了热水帕子,在九娘胸口上热敷了一会儿,便开始按摩起来。九娘感觉到一阵难忍的疼,还不待她痛呼出来,就听余嬷嬷喜道有了。

余嬷嬷将襁褓抱了过来,递给九娘,教她该如何抱孩子并喂奶。小皇孙双目紧紧的闭着,但将他放入九娘怀中,他便一动一动的拱了起来,衔起□□就开吃了起来。

九娘觉得十分神奇,又有一种难掩的激动,同时又有一种血脉相连的感觉。

这让她下了一个决定,她要亲自来喂养自己的孩子。把这话告知了余嬷嬷,余嬷嬷不是很赞同,但看九娘坚持,她也没再反对,只说奶娘还是要备着的,又隐晦的指出让九娘不要本末倒置,作为一个妇人服侍夫君才是主要。

九娘并不是一个听不进人劝的人,想着孩子生下只是初始第一步,恐怕以后还有紧随其来的许多烦扰,自己也不可能光围着孩子打转,便同意下来。

过了一会儿,楚王又来了,小皇孙也已经吃饱让余嬷嬷抱了下去。

九娘有些忧愁地道:“我本心想生个女儿最好,却没想到来了个男丁,恐怕这样父皇那里就没有如此平静了吧?”

别看自那次事后,承元帝便表现出一副释然的模样,但其心中如何想,谁也不知道。孩子没生下来的时候,是男是女谁也不知,若是女儿,自然皆大欢喜,可若是个男丁,其间的变数便会增添不少。毕竟此乃承元帝膝下孙辈的第一人,太子求之不得,赵王成王也都求之不得,却让楚王得了,众人的心情可想而知。

“父皇和母后那里都下来了赏赐,你也不要多想,余嬷嬷说妇人坐月子不宜多思多虑,你好好休息便是,其他事不用管。”

九娘点了点头,两人又聊了几句,楚王便离开了。

这是九娘与楚王大婚以来,第一次两人同处一个屋檐下却分房睡,九娘觉得非常不习惯。可如今乃是非常时期,也不得不如此了。

*

转眼间到了洗三这一日。

即使楚王再不愿,也不能将九娘‘娘家人’拒之门外,不过安国公府那边来人倒并不多,除了崔氏来了,也就出嫁的萧四娘萧五娘萧七娘来了,萧十娘也来了,是陪同崔氏一起来的。另外赵王府成王府齐王府那边的女眷,也都来参礼了,还有程雯婧。

九娘因为在坐月子,便没有出面,由余嬷嬷和莲枝几人操持。

过了一会儿,余嬷嬷抱着哭泣不已的小皇孙走了进来,九娘心疼不得了,忙问怎么了。最后在余嬷嬷的解释下才知道,新生儿洗三的时候是要‘响盆儿’的,孩子哭得声音越响亮说明身子越康健。

九娘无语,抱起小皇孙哄了起来,经过这两日,如今她也能像模像样的哄孩子了。

来参加洗三礼的女眷们尽皆进了屋里来,个个都是笑盈盈的给九娘道喜,又是夸赞小皇孙长得多么的俊俏可人,总而言之,什么话好听就说什么。甭管心里怎么想,面子还是要做一下的。

九娘虽知道这些人大多口不对心,但这种喜庆的日子,听吉祥话总比听丧气话的好。连素来喜欢找她茬的孟嫦曦今天都非常老实,当然这要撇除她那时不时闪现的嫉妒眼神。

总而言之,这场洗三礼办得十分成功圆满。

待送走了一众人,只有程雯婧留了下来。

“这一晃眼你连孩子都生了。”

程雯婧坐在榻沿上,伸手去逗弄襁褓中小皇孙的小脸蛋,小皇孙也是个听话的,明明小眉头一皱一皱,也知道避开,但就是不哭。换着其他孩子,被这么捣腾,早就哭了起来。

九娘笑道:“你若是羡慕就赶紧嫁人,也生一个吧。”

程雯婧叹了一口气,道:“这阵子我娘正在给我说亲,说不定过段时间我也要嫁了。”

九娘调侃道:“这是好事啊,你总不能一辈子不嫁人。有合适的对象了没,要不要我帮你参谋参谋?”

程雯婧摇了摇头,忽又想起来什么,道:“对了,王四郎下个月十六成亲。”

此时的九娘听到王四郎这个名字,早已没什么感觉了,就仿若听到一个陌生人的名字。所以她只是点了点头,并未说话,倒是她略微注意了下程雯婧的表情,见她并无异色,才放下心来。

说起王四郎,自然不免就联想到了萧如。想到至今未有任何消息的萧如,九娘就感觉一阵头疼,她总有预感萧如的消失并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程雯婧便告辞了,九娘毕竟还在月子中,不适宜太过劳累。

时间就这么一日日的过去了。

由于正在坐月子中,余嬷嬷和莲枝等人都拘着九娘什么也不让她干,甚至连床榻都不让她下,九娘成日里除了吃和睡,便是偶尔抱抱小皇孙了。

现如今小皇孙已经是有名字的人了,九娘给他起了个小名叫木木,至于大名,上有承元帝在,连楚王都没有随意取名的资格。按楚王的说法是,一般皇家有了男嗣诞出,会在满月之时由长辈赐名,这个长辈自然指的是承元帝。

小木木如今是一天一个样子,也不过只半月之久,便雪白可爱了起来。长长的睫毛,泛着婴儿蓝的瞳仁,眼睛和鼻子长得像楚王,嘴巴像九娘一些,眉毛如今尚且疏淡,还暂且看不出来长得到底像谁。

小木木是个十分听话的小婴儿,平日里极少会哭,只有饿了或者拉了,才会哭出来。偶尔醒着的时候,也会睁着一双懵懂的眼神四处去看,不过据奶娘们说,这个时候的婴孩是看不清什么东西的。

转眼间,便到了小木木满月的这一天。

即使楚王府没有想大办的意思,此时也是不行的。且不提小木木乃是承元帝孙子辈的第一人,又是楚王夫妇两人头一个孩子,注定了这场满月宴只能大办不能小办。

早在十多日前,楚王府上上下下就开始准备起来,各处上门送礼之人更是络绎不绝。一时间,楚王府门前又是一片繁荣之景,车水马龙,让人目不暇接。

九娘早就数着日子想出月子了,这段时间她被折腾的不轻,日里吃食清淡无味且不说,余嬷嬷说女子若是有什么病根,能在月子里调养好是最好的,所以这阵子九娘没少吃各种药膳和各式汤药。

临着出月子的前一日,九娘便迫不及待让莲枝几人给她备水沐浴。整整洗了一个时辰,沐完浴后,九娘觉得整个人都轻松了。

给身上擦了香膏并按了摩,九娘仅着一身寝衣,歪在临窗前的贵妃榻上晾头发。小木木已经被奶娘抱下去了,从产房搬回正房的头一天,自然是不能让孩子打扰的。

楚王进了门,就看见卧房窗扇大敞,一阵阵微风从窗外拂进,临窗前贵妇榻上侧卧了一人,薄薄的桃粉色寝衣,沿着曲线蜿蜒而下,如云的秀发披散了满榻。腰肢儿还是那么细,但上下的弧度却是增长了不少……

楚王不禁眸色一暗,感觉喉间有些干紧。

九娘本是在晾头发,迷迷糊糊就睡着了,半梦半醒之间,感觉被人抱起,等身上压了一人,整个人才清醒过来。

眼睛一睁开,就看见一片旖旎之色,只见男人薄唇覆在着那不能言说之处,轻吸着儿子的储备粮……

九娘不禁面色一红,就要去推他。

若是能让她推开,楚王也不是楚王了。

楚王丢开,哑声道:“本王早就想尝尝味儿了……”

接下来自是被翻红浪,水乳/交融,连窗外的月儿都羞涩的掩了面。

作者有话要说:ps:本来想让九娘生女儿的,但感觉还是男孩好一些。一个胖嘟嘟可爱的小男娃,足够刺激很多人了……O(∩_∩)O哈哈~……

☆、第150章 117.42.0

第148章

楚王府的这场满月宴可谓办得是声势浩大,长安城内有头有脸的人家差不多都来了。

从上午开始便有人不停的上门道贺,楚王府大门前的长街上不时有马车停靠,或是一人,或是携带家眷,下了车后,便被前来迎客的王府礼官迎了进去。及至外面日头大盛之时,所在坊间更是被前来赴宴的马车涌了个水泄不通。

楚王府中欢笑声贺喜声连连,这种喜庆的日子里,即使平日里有些不睦,大家也都不会显露出来,俨然一片和乐之色。及至筵宴进行到半途之时,皇宫里遣人送来赏赐,并带来了为楚王嫡长子赐名的圣旨,更是将本就热闹至极的场面推向最高/潮。

承元帝为楚王嫡长子赐名,单名一个‘晟’字,穆晟。

陛下赐的名,自然没人敢说不好,大家俱都向楚王和九娘纷纷道喜着。

一处宽敞且摆设华丽的厅堂中,地面上铺满了正红色的地毯,场上设了许多席位,众贵妇们或是一人一席,或是三两人一席,席上摆满了各种美味佳肴,其间不时有手捧着描金托盘的粉妆宫人垂首来回在席间出入。

看着手里抱着孩子,被众多贵妇围着道贺的萧九娘,坐在下面的孟嫦曦分外不是滋味,眼中的妒恨差点没溢出来。

她就想不通了,为何这萧九娘的运气如此之好!

明明几次濒临绝境,都让她逃出生天,明明都是皇子妃,赵王妃有了身孕便成了众矢之的,最后连孩子都没保住,还在床榻上躺了半年之久,才将身子养好。换成了萧九娘,不过是在外面跪了一个时辰不到,陛下就改变了主意。如今更是一举得男,诞下了皇长孙,承元帝也在其子满月之时赐了名,连盹儿都没打。

要知道没有赐名,就代表承元帝没有承认这个孙子,上不了皇家玉牒,也入不了宗嗣。赵王府里便有一个庶子和一个庶女,俱是早年赵王未大婚之前,与身边服侍姬妾所生,可至今都五六岁了,连个名儿都没有,平日里更是不敢往皇宫里带,因为名不正言不顺。

如今倒好,让一个还在襁褓中的奶娃娃拔了皇长孙的头筹,最重要的是生他的人居然是萧九娘。

孟嫦曦越想越恨,手里的帕子都差点没让她给揉碎,她瞥了一眼坐在她身边的赵王妃,眼珠子转了转,小声咕哝了一句:“这楚王妃的运气实在是好。”

赵王妃眼皮子动了一下,明明听到了这话,却仿若未闻。

孟嫦曦见赵王妃不接腔,索性往她身边凑了凑,小声说:“我就见不得这萧九娘得意的样子,她有什么好得意的!要知道若不是那次意外,这皇长孙指不定生在谁肚里!”

赵王妃脸色顿时惨白一片,袖下的手紧紧交握。

不用说,这话自然是说给她听的,且她也听进去了。

是啊,若是没有那场意外,这会儿自己的孩子大抵都会叫娘了,他一定会是个男孩,也像楚王妃的孩子那般白白胖胖,甚是讨喜,甚至比他更可爱,眼睛更大,小鼻子也更挺……

眼见赵王妃神情恍惚的站了起来,往那处走去,孟嫦曦诡异一笑,捋捋裙摆也跟了过去。

“可以给我抱抱吗?”

一众贺喜声中,突然响起这样一个气若游丝的声音,明明声音不大,却钻入了所有人的耳中。

九娘一愣,看着眼前面色有些苍白的赵王妃。

赵王妃以前不是这样的,虽不是倾城倾国之色,但也算是貌美如花。九娘依稀还记得当年她刚嫁给赵王时,第一次入宫认亲满面娇羞难掩娇艳之色的模样,可如今人却瘦得厉害,一脸的病色,眼神看起来也有些不对,直愣愣的。

“可以给我抱一下吗?”赵王妃又道。

一旁围着九娘道喜的贵妇们尽皆安静下来,包括坐在下面没有资格上前道喜的人们也都噤了声。

都知道这奶娃儿尊贵,大家虽都表现的一副十分喜爱的模样,却从没有人出言要求要抱孩子。毕竟人多手杂,万一出了什么事,那是谁也脱不了罪的。且关系也没到那种地步,自然没有提出这种过格的要求。

可赵王妃不一样,从名义上来讲,她是楚王夫妇两人的嫂子,这种要求也不算过格。

当然这只是表面,如今长安城里谁人不知赵王和楚王不合啊,且赵王妃刚失了个孩子,没多久楚王妃便有了,还一举得男,谁敢说会没有刺了赵王妃的眼。这小奶娃刚满月,本就是正要小心的时候,若是不小心出了个什么意外……

所以一时之间,众贵妇们个个都眼神闪烁,却又一言不发。

这时,孟嫦曦出声了。

她先向九娘道了喜,而后笑盈盈的道:“怎么?楚王妃这是舍不得?姐姐不过是稀罕皇长孙想抱抱他,沾沾喜气罢了,楚王妃不会这么小心眼,连孩子都舍不得让人抱一下吧?”

九娘眼神一冷。

这个孟嫦曦简直就像一只趴在人脚面上的蟾蜍,咬不死你,偏偏要恶心死你。甩都甩不掉,什么样的场合都有她。

九娘将孩子放进小翠怀里,并递给她一个抱好了的眼神,而后微抬下巴,侧首去睨孟嫦曦:“孟侧妃?请问咱们熟吗?你如此这般和本王妃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