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恶心她,也得看看有没有那个本事,她萧九娘可从来不是什么顾忌颜面,委屈自己的人,想打着让她下不来台的主意,算她孟嫦曦今天瞎了眼。

孟嫦曦没料到九娘会表现得如此嚣张,顿时脸色一白,转瞬想起这是什么场合,又做出一副委屈的模样来,指控道:“我怎么说也是你小二嫂。”

九娘一点面子都没给她留,不屑地哼笑了一声:“既然你都说是‘小’了,二嫂这个赵王妃都没说话,什么时候轮到你这个做小的说话了?”

不给她说话的机会,九娘笑着对赵王妃说道:“真是抱歉了,二嫂。木木他孩子被我这个做娘的养得娇惯,不让生人抱,生人抱了就会大哭。且孩子还小,被抱来抱去折腾了这么半天,这会儿估计他也饿了,还要抱下去喂奶呢。”

言罢,她对身边的贵妇们点头笑了笑,“先失陪了各位,我先把小皇孙抱下去喂奶,待会儿再来陪各位。”

九娘作为东道主都如此说了,旁人自然不敢质疑,俱都表示能够理解,还有的夸赞九娘对孩子真是精心,还说孩子就得这么养,才和做娘的亲。

九娘离开后,其他贵妇俱都回到了席位上。

成王妃有些不忍看见赵王妃杵在当场尴尬的模样,赶忙走了过去,拉着她手道:“我那妹妹是个脾气直的,你可千万不要怪她,你也知道她初为人母,难免将孩子看得娇贵,且这会儿这么多人,人多手杂的,你若是想抱,呆会儿咱们去了后面好好沾沾喜气。”

其实成王妃如此讲,也是有想点拨之意。

按理说她和九娘的关系不一般,连她都知道要避嫌,赵王妃提出这种过格的要求,未免有些太不识趣。可想着去年她遭了那么一场祸事,成王妃也不好说什么,撇除立场来看,同是女人,又同是承元帝的儿媳妇,成王妃可以理解赵王妃的心情。

羡慕?谁不羡慕呢?

可她就是怀不上,光羡慕又有什么用。

赵王妃恍过神来,歉意一笑:“也是我失礼了。”

成王妃和善的对她笑了笑,两人相携回到了席位上。倒是孟嫦曦,两人全然没有理会她,又没人拉她下台,此时一个人站在那里,颇有些尴尬的模样。不过她也是个机敏的,见无人搭理自己,便自找台阶下的跟在成王妃和赵王妃后面,回到席位上。

这个台阶是下了,却下得十分难看,且方才她那番挑唆之言,与楚王妃毫不客气的回敬之语,都让在场的人议论纷纷。

与她年纪差不多大的刚出嫁的妇人们,都非常讶然,要知道孟嫦曦当年在贵女圈子里可谓风头鼎盛,也颇有贤德之名,怎么出嫁后如此不着调。至于那些年长些的贵妇们谈论的就比较多了,有说孟家教养的,也有说这小辈心思不正的,反正说什么的都有。

幸亏今日来客众多,分了好几处坐,孟家的女眷们并没有被安排这处,若不然那才叫一个颜面尽失。即是如此,这消息也瞒不了多久,想必宴散之后,便会在外面流传起来。

此时可没有人会说九娘的不是,且不提赵王妃的要求确实有些不识趣,如今楚王府正是风头正盛,谁也不想得罪了对方。所以说人处在不同的位置,便会有不同的处事之道,当你站在这个世间最顶端的位置,无理也会变成有礼,这也是许多人渴望权势的根源所在。

九娘一路抱着儿子往后院里行去,小翠有些忧心忡忡:“王妃方才那般,不会有人说什么吧?”

“能说什么呢?左不过就是一个张扬跋扈,不碍事的。”

见九娘浑不在意,小翠也放下心来。其实以前小翠也不懂得这些人情世故的,还是在九娘身边呆久了,才明白这些。

“你别想多了,即使她们觉得我张扬跋扈,只要殿下一日不倒,她们就得敬着我,哪怕心里骂着,面上还要笑着。”九娘道。

小翠点了点头,又道:“那赵王妃也忒不识趣了,居然提出这样的要求来,好险让王妃下不来台。”

九娘怔忪一笑:“也是我以小人之心妒君子之腹了,反正看她神态有些不对劲,所以才不想为了一个贤名,去拿小木木冒这个险。”

低头望了望怀里的孩子,发现一直大睁着眼睛的小木木,这会儿似乎疲乏了,小哈欠一个接一个的打着,眼皮子也耷拉了下来。

九娘心疼地亲了亲他,“阿娘的小木木今天累着了,咱们回去睡睡啊。”

回了正院,九娘熟稔的给儿子喂了奶又换了尿布,才将他放在一张特制的小木床上。

自打九娘决定自己喂养儿子,催奶的东西便没少吃,也不过去前面应酬了一会儿,内衫胸前布料便被溢出的奶水给晕湿了。怕待会儿前面还有事,九娘让小翠拿了一身内衫来,去了屏风后面换上,之后钗环未拆,去窗下的软榻上歪靠了下来。

刚躺下没多久,就听见屋外廊下似乎有什么动静。

不多时,小翠出去后又回来了,面色有些凝重:“王妃,宫里给赵王府成王府两边都下发了圣旨,与给咱们家小主子赐名的圣旨是一道下来的。那两个府上的两位公子也都被赐了名,说是陛下给咱们小主子赐名时,突然想起了那两位公子,便一道将名儿赐了下来,这事情已经在前面传开了。”

小翠突然说两位公子,九娘还有些不解,不过转瞬间就明白了。赵王府和成王府各有庶子一名,还是那会儿赵王和成王刚开府没多久时,和府里的姬妾所生。可惜这两人打错了如意算盘,承元帝并不喜这种行径,连个名儿都未赐。

没有被赐名自然上不了玉牒,也入不了宗嗣,更不用说爵位封号什么的,旁人称呼其也只能叫做公子。

承元帝一直视这两个庶孙为无物,平日里连萧皇后和刘贵妃都不敢当着人面提,更不用说带进宫了,也不知今日是抽了什么风,竟然给两人赐了名。

九娘脑海中第一个闪过的念头,便是打脸。

这确实是打脸,什么时候不挑,偏偏挑了木木满月这一天。给三个孩子一道赐名,这可不是什么突发奇想,顺便而为之举,这是将小木木的身份和那两个姬妾所出的庶子放在一处论之。

可这是能一起论之的吗?小木木乃是正儿八经的嫡出,亲爹是亲王,亲娘是亲王正妃。那两个庶子亲爹身份倒是不低,可惜亲娘不过是个以色侍人的贱婢。

这话可不是九娘因为私怨说的,而是当年承元帝所说。

当年赵王府和成王府喜获麟儿,给宫中报了喜,承元帝当场发怒,斥赵王成王行为不端,说下此言。

按理说,承元帝此言算不得过格,时下大齐重伦常讲嫡庶,不光是王公贵族家,连平民老百姓家也是如此。可若是身为一个祖父之言,却是有些刻薄了。经过此事之后,赵王和成王也算是明白这个父皇的心思,夹起尾巴来再不敢提什么皇孙之事,打定主意要大婚生出个嫡子来,让承元帝无话可说。

当年这事算不得什么隐秘,所以九娘也是听说过了。可如今恰恰也是承元帝自己打自己脸,推翻了自己以前的言论,为了降低皇长孙的影响力,硬是给小木木添了两位兄长出来。

真是好啊!

楚王府诞下皇长孙的消息还在外面流传,这风头还没过,满月酒筵宴还未散,突然这皇长孙便不是皇长孙,变成排行三。

这不光是在打她儿子的脸,也是在打楚王府的脸。

九娘从来不是一个在意出身及身份贵贱之人,至于儿子是不是皇长孙对她来说也并不重要。她在意的是这件事发生在自己儿子身上,一个刚足月的孩子被人拿来做筏子,这就让她尤其不忿。

“王妃您千万别生气,这事如何大家心里都清楚,只会说宫里那边的是。”小翠劝道。

九娘抹了把脸,笑得讥讽:“就算生气也没用,那可是九五之尊。你说事情在前面传开了,那殿下肯定知道了,也不知他会不会多想。”

她一个女人都如此生气了,作为男人又是当爹的他心里肯定不好想。

“奴婢命人去前面打探打探。”

“快去。”

*

赵王接到随从报来的信,本来暗沉的脸色顿时亮了起来,甚至隐隐带着几分笑意。

他当即站了起来,对坐在主位上的楚王拱了拱手,“五弟,皇兄失陪了,宫里下了圣旨,皇兄我得回府接旨去了。待接了旨,皇兄再来给你赔不是。”

楚王举了举手里的酒盏,淡然道:“皇兄自便就好。”

赵王点点头,急匆匆的便离开了。

这一出自然落在场上无数人的眼中,赵王突然离开,言语之间又提到什么圣旨,再加上那满脸喜色,都说明了一个问题,赵王府有喜事发生了。

可什么喜事才会让赵王如此喜悦流于言表?好奇的人很多。

这股好奇还未淡去,紧接着成王也站了起来,说出与赵王如同一辙的言辞,然后离开了楚王府,这下好奇的人更多了。

这时,常顺接到报信,凑到楚王耳边说了几句什么,楚王脸色未变,眼神却森冷了下来。

‘咔’的一声,楚王手中的酒盏出现裂纹,常顺赶忙从他手里接了过去,又给他换了一只酒盏。

筵宴还在继续,可心思还在筵宴上头的却没几个。

各家各府的消息都不慢,随着一个个随从在筵宴上出现而又隐没,这个消息很快被众人得知。

原来陛下不光给楚王府这边下发了圣旨,成王府赵王府那边也有。如今这皇长孙的名头花落谁家,可就说不准了……

与此同时,赵王府里,赵王手攥明黄色圣旨,满脸都是笑意。

“这打脸打得未免也太快了,我让他得意!公子呢?快将人找来,好好收拾一下,咱们再去楚王府喝满月酒。”

同样的场景也发生在成王府里。

所以当赵王带着皇孙穆梵,成王带着皇孙穆弘,再度出现在楚王府满月宴上,所有人都惊呆了。

这简直就是来砸场的!幸好楚王为人淡漠,不管对方怎么撩拨他,都一副喜怒不形于色的模样。由此反倒显得赵王成王为人有些浅薄,不过也是能够理解的,本是悒郁不忿,突然天降大喜,会有些得意忘形也是应当的。

东宫,太子接到这一消息后,除了苦笑,也只能是苦笑。

“父皇这是想干什么呢?这么明晃晃的打五弟的脸,又何尝不是打他自己的脸。”

福泰垂着头在一旁,没有敢接腔。

“罢了罢了。”太子喃喃,“左不过他也是为了我……”

最后这一句声音很小也很低,甚至连一旁的福泰都没有听清。

*

申时刚过,楚王府的筵宴便散了。

换着以往这种筵宴差不多要持续到晚上,今天发生了这样的人,大家也都识趣,用罢了宴便一一告辞了。

前面发生的事自然也传到了九娘的耳里,愤怒的她恨不得亲自上阵给赵王成王一人一耳光,可更多的却是一种担忧,她怕楚王心里会不好想。

听下面人报来楚王在外书房,九娘想了又想,还是没有去。

天色渐渐的暗沉下来。

大抵今儿个楚王府上下,没有一个人是心情的好的,连外头洒扫的粗使婢女都知晓今天府里发生了事儿,主子们心情都不好,连笑都不敢笑了。

眼见到了天黑,楚王依旧没有回来的迹象,九娘又等了一会儿,才命人传了晚膳。用罢晚膳,九娘去看了看东厢让奶娘们哄着的儿子,在那里呆了一会儿,才又回了房。

楚王还是没有回来,九娘本想让小翠再去前头打探一下,最后想了想,还是作罢了。

九娘进了浴间沐浴,出来的时候发现楚王正安坐在软榻上,神情淡然的看着手里的一本书。

见她出来,抬眼看了她一眼,又垂下眼脸。

九娘心里一松,又有些高兴,“殿下用晚膳了么?”似乎感觉出自己声音里的异样,她努力放平稳声音,又道:“若是没有,我命她们去准备些。”

“好。”楚王点了点头。

不多时,吃食便送上来了。

楚王用了膳,略坐了一会儿,便去浴间里沐浴,九娘自然跟过去服侍了。期间,夫妻二人什么也没有说,也没有提今日所发生之事。

熄了屋中的灯盏,只在墙角处留了一盏晕黄色的灯,淡紫色的帘幔低垂,半遮半掩着榻上交缠的两个人……

迷迷糊糊、半沉半浮之际,九娘突然听到一个声音,“……咱们儿子该有的一切,以后都由我这个做父王的给予……”

九娘听懂了他的话,勾出一抹笑来,环住对方的脖子,“好。”

别人给的,咱们也不稀罕。

作者有话要说:ps:其实吧,承元帝这样干对楚王夫妻两个有利也有弊,弊自然是丢脸了,但细思的话,好处还要占大多数,木秀于林而风必摧之,这样一来即平衡了(让承元帝来想),同样也风险被分担了(这才是好处啊,最起码赵王和成王不用狗一样的咬着木木不丢了)

谢谢各位亲的雷,群么╭(╯3╰)╮

嘀咕的角落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6-04-16 12:17:54

☆、第151章 117.42.0

第149章

即使九娘再怎么不甘愿,接到圣旨后的第二日,也是要进宫谢恩的。

小木木如今也满月了,作为皇祖父的承元帝给他赐了名,总要将孩子抱进宫给承元帝看看。

次日一大早,楚王夫妇二人便穿上了规制冠服,带着儿子进宫了。

掐着下朝的点先去了紫宸殿,刚好在殿外碰见了同样进宫来谢恩的赵王与成王一众人。

赵王和赵王妃同样一身规制冠服,成王夫妇也是同样的打扮,身边各领着一个五六岁的男童,看样子便是昨日刚被赐了名的两位皇孙穆梵和穆弘。

赵王满面红光,一看就心情不错的模样,笑着和楚王九娘打招呼:“五弟和五弟妹也是来谢恩的啊?”

楚王神情淡漠地对他点了点头,又对成王夫妇二人点了点头,权当做是见礼,众人也知晓他生性淡漠,也没多做质疑。而九娘却是眉宇间一副疏冷的模样,只是抱着儿子,道:“妾身抱着孩子不便,就不给两位皇兄皇嫂见礼了。”

赵王轻蔑一笑,外面人人都说这楚王妃张扬跋扈,如今看来不光如此,还是个没什么城府和教养的,也不知素来清心寡欲的楚王到底看重了她什么。赵王从来刚愎自用瞧不起女人,这会儿自然也没将‘小家子气’的九娘放在眼中。

与赵王不同,成王的心机要深上许多,且萧九娘毕竟是萧家的人,他从安国公夫人口里也得知这个萧九娘不是个简单的,所以成王看九娘的目光中隐隐含有一丝深意,只是藏得太深,看不显罢了。

至于赵王妃和成王妃,两人也明白昨儿楚王府丢了大脸,还是因为自家府上,九娘这副冷脸倒是可以理解的。两人回以一笑,只是那笑里多了一份尴尬的味道。

内侍已经通报进去了,只是一直没见有人召他们进去。又站了差不多一刻钟的样子,阮荣海才从里面走了出来。

“几位殿下恐怕等急了吧,陛下刚下朝,方才有些政务与左仆射大人商议,这事刚办完,便命奴婢请几位殿下进去。”

“不急不急,劳烦阮总管了。”成王拱手道。

之后几人便随着阮荣海进了紫宸殿,见到承元帝后,向他叩了首并谢了恩,承元帝一副十分冷淡的模样,连话都懒得多说一句,待例行套路走完之后,便挥手让一众人退了。承元帝会是这个反应并不让人意外,他若不是这种反应才会让人大吃一惊。

出了紫宸殿的宫门,几人又往和鸾殿行去,既然见过了承元帝,萧皇后那边也是不能少的。

和鸾殿中,萧皇后和刘贵妃都在。

众人行了礼之后,便被在下首赐了座。

萧皇后和刘贵妃一副十分高兴的模样,各自拉着孙子嘘寒问暖,又与儿子儿媳叙话问了方才去面圣的情形,倒是将一旁的九娘和楚王给扔在了脑后。

楚王眸光闪了闪,出言道:“母后,儿臣和九娘还需去东宫一趟,便先告辞了。”

怡然合乐的画面被打破,萧皇后面色一僵,撑着假笑:“亭儿还要去东宫?”

楚王点了点头:“早就和皇兄约好,将晟儿抱给皇兄看看。”

听闻此言,萧皇后也不好阻拦,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楚王夫妇二人离去。

出了和鸾殿,九娘便噗呲一笑。

“你说她们怎么这么无聊,这种老把戏拿出来唱大戏都不嫌累。”

楚王淡淡瞥了她一眼,但笑不语。

萧皇后和刘贵妃以为楚王夫妇会碍着颜面,容忍她们继续将那出戏演下去,其实说白了就是想怄楚王夫妇两人,可惜楚王不接招,这戏台子已经搭起来了,可惜看客不捧场,憋屈的滋味想必十分不好受吧。

和鸾殿中,楚王夫妇既然走了,刘贵妃自然也没了继续留在这处的想法,带着儿子儿媳孙子便回纯和殿了。

萧皇后一肚子气,方才慈祥和蔼的脸色顿时来了个大变脸,她眼带厌恶的收回拉着穆弘的手,见穆弘瑟缩了一下,她不禁对成王道:“这孩子怎么这么胆小,你们就没好好教教?”

成王使了个眼色,一旁便有宫人将穆弘拉到一旁去了,他方才道:“弘儿甚少出门,胆子确实有些小。”

萧皇后哼了一声,看向成王妃:“你既然作为母妃,就有教养庶子的职责,这孩子本宫就教给你了,下次再带进宫来,可别这么一副畏缩怯弱的模样。”

成王妃微微抿了下唇,“是,母后。”

一旁倚在宫人身侧的穆弘,眼中带着受伤又满是疑惑,为何方才那么和蔼可亲的祖母,脸色变得那么快,难道是因为他不听话的原因吗?

*

楚王九娘刚到东宫门口,便有内侍迎了过来。

“见过楚王殿下和王妃娘娘,太子殿下一大早上就说您二位今日要过来,便命奴婢在此处候着。”

楚王一众人被引去了浩然殿。

浩然殿中,太子早在那处候着了,还另有一人,阮灵儿。

见到阮灵儿,九娘微微一愣,她约莫着来东宫可能会见到太子和太子妃,却万万没想到陪着太子的竟然是阮灵儿。

见此,九娘心神意会知晓阮灵儿如今在东宫的地位,定不是以往可比的。

与太子见礼后,她对阮灵儿一笑,阮灵儿也是面色难掩激动的对九娘笑了笑。

太子招了招手,“将小皇孙抱来给孤看看,孤看看长得是像五弟,还是像五弟妹。”

楚王坐着轮椅,不便。九娘是弟媳,自然不好离太子太近,九娘本是想让小翠将孩子抱过去给太子看,又怕犯了忌讳,太子身边可不是随便一个人可以接近的。

这时,阮灵儿走了过来,九娘略微犹豫了一下,便从小翠怀里接过儿子,交到阮灵儿的手中。

这还是阮灵儿第一次抱孩子,有些不甚熟稔,见小木木有些不舒服的挣扎了一下,一副想哭的模样,九娘赶忙低声指点她该如何抱孩子。

好不容易找准了姿势,阮灵儿终于红着脸松了一口气,对九娘感激一笑,望着怀里睁着眼看自己的小人儿,心差点没化开。

“殿下,您看。”她将孩子凑到太子跟前,让太子看,“妾身觉得小皇孙长得像楚王妃一些,多么俊俏的奶娃娃啊,以后长大了想必是个丰姿俊逸的儿郎。”

太子低首去看,看那襁褓中的奶娃,白白嫩嫩的小脸蛋儿,泛着婴儿蓝的大眼睛,微微挺翘的鼻梁,小小的嘴。不哭也不闹,只是睁着懵懂的眼神看自己……这样一个奶娃娃,想必是个人看了,心都会化成一滩水……

他不禁伸出手指,去触了触木木的小脸儿,小木木似乎十分开心的模样,咧着小嘴儿一笑,太子顿时也笑了,眉眼间全是遮掩不住的喜爱与宠溺。

一旁的福泰心中一酸,差点没落下泪来。

“小皇孙长得真好,楚王妃辛苦了,五弟真是好福气。”

又看了孩子一会儿,太子方抬起头来。阮灵儿将孩子还给了九娘,临松手之际,颇有些依依不舍的模样。

楚王道:“若不是皇兄庇佑……”

太子浑不在意的摇了摇手,笑着道:“千万别说是孤的庇佑,免得损了孩子的福气。”也觉得这话有些丧气,他岔开话题:“孤早说了,待孩子诞下,孤自会备上一份大礼。福泰,待会儿别忘了将东西给楚王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