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秋君听了不由苦笑,报仇是六皇子心中的执念,当然也不能说他不对,毕竟被人欺负陷害,心中又怎能不恨,不想着报复回来呢。

就如同自己也有恨的人,只不过自己还有真心疼爱自己的亲人,他们的疼爱能抚平一些自己曾受到的伤害,虽然恨极那些人时,也在脑中胡思乱想要如何如何报复他们,让他们生不如死,但那段时间自己的精神状态差到了极点,心里很累很压抑,活得一点都不开心。

况且人生有限,如果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报仇上,反让自己失去生活的乐趣了,可也不能就此放过他们,得了机会还是要踩上一踩的,只是六皇子有些太过了。

不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事原则,沈秋君也不敢强求六皇子放弃报仇,只是希望他能拿出更多的时间过自己的生活。

见天色不早,六皇子便与沈秋君一同回到内院。府里众人见六皇子脸上已经带了笑意,心情便放松了许多。

倒是雪柳暗地里对沈秋君说道:“姻缘果是天注定!爷的性子够别扭,可对小姐向来不一样,若说这世上还有个能影响爷的人,那就只有小姐了。还记得那年小姐第一次见爷时,就说看着面善,好像在哪里见过似的。可见,上辈子说不得就是夫妻呢。”

沈秋君没想到当年还有这么一回事,早就不记得了,如今听了雪柳说的,也没放在心上,只当笑话听了。

此后,六皇子果然将要报复的人分门别类了一下,分给底下人去布置,他也想过来了。不值得在那些人身上浪费时间,但仇也是不能不报的。

交待下去后,六皇子便天天和沈秋君腻在一块,必要沈秋君陪着才肯读书写字,美名其曰:红袖添香。

沈秋君被缠不过,只得拿了针线在书房相陪,因为六皇子抱怨自己没有合适的衣服鞋袜,沈秋君只好量体裁体地给他做衣物。

不过看到六皇子习字,倒是让沈秋君好笑不已,六皇子也不知怎么想的。不去临摹大家之作,偏拿了自己的字在那里练,自己的字本就一般。师傅都不行,六皇子的字就可想而知了,六皇子却道:“不过是写字消遣罢了,我可没真的指望成为名家。”

几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北蛮太子等人终于起程离开了大齐。

六皇子本就没有什么差使。又是新婚,故也不必前去相送,用六皇子的话来说,就是“再也用不着看那蠢驴自以为奸计得逞的样子”。

李瑶琴在北蛮太子离去的当天,悬在半空中的心终于落了下来:总算是逃过这一劫了。

她想起自己前世跑去劝说长宁公主要顾全大局,如今看来。自己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好好的一位贵女,在大齐嫁什么人都强过背井离乡跑到蕃外去做妾。

如果是别人跑来劝自己,估计自己早就把那人骂个狗血淋头了。长宁公主前世倒是个好性子,不过估计也是心里有气的,不然不会在北蛮富强后,竟纵容北蛮人屡屡过境侵犯了。

反正如果自己不得不去北蛮,生活的好还行。若是生活得不好,定会记恨大齐的。自己是贵女不假,也不是皇上白给的,那是自己父兄的功劳,人都是自私的,自己没有承担维护两国和平的义务。

幸好今生六皇子的一番算计,将书籍及能工巧匠都留了下来,想来今生北蛮不会那么容易就繁盛起来。

只可惜的是,礼部尚书因此没了脸面,现在还告病在家呢,估计以后的官途不好走了,前世里且不说他给贤王的诸多帮助,只说自己能顺利做皇后,就少不了他出的那份力。

这倒也罢了,偏偏是王青露了脸,但愿不要上位顶了尚书的位置。

要是站在局外看,王青虽有些迂腐,但也算是个有气节的读书人,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说,他是个极可恨的人。

当年贤王要立自己为皇后时,王青顶风上本奏道:自来嫡长子继承王位才是立朝之本,如今皇上只是次子,出身非嫡,阴差阳错做了皇上,让天下人说了嘴,更该维护纲常,立继王妃为皇后,皇嫡长子为太子。沈氏再怎么谦逊自己德才身体不足以为后,这规矩就是规矩,大可封了后,让她静养身子,封个贵妃帮着掌管宫务就是了。

这让当时的李瑶琴暗恨,她害死了自己的孩子,难道自己还要一辈子被仇人踩在脚下?至于桂哥儿,决不能为太子,不然自己腹中的儿子该如何,若是寻常人家,她也不稀罕什么爵位,她培养出的儿子,定然能自己创下基业的。

可是如果生在皇家,尤其是做为继皇后的嫡子,位置太微妙了,将来定是未来皇帝的眼中钉肉中刺,只怕最后连命都保不住,倒不如等孩子们长大后,各凭本事就是了,没有本事,便是硬赖在那个位子上,也没用的,先废太子就是最好的例子。

此时想起沈秋君,李瑶琴心里很复杂。前世她害得自己落了胎,本以为一命抵一命,以后自己做自己的皇后,她做她的德妃,互不相干,没想到竟然一个重生一个穿越,基本上是回到了起点。

偏偏沈秋君还被穿越了,自己就是有气也无处可撒了。不过这样也好,否则以她恶毒的性子来说,若是重生的,哪还有自己的好?

不过,沈秋君到底不明白古代生活有多艰辛,只当她自己有主角光环,可是六皇子是能养成忠犬系列的吗,便愿这位穿越老乡以后能如愿,说起来,这样对自己倒是好事,六皇子已然娶了妻,以后应该不会再纠缠自己了吧。

说起来此次自己的劫数还是拜这位老乡所赐呢。如果不是自己及时将那人也打她的消息告知贤王,她仓促中必会中招,而不会从容地调兵遣将,将那些人尽数杀死。

只是为了自己的闺誉,这个人情怕也只是贤王担着,却与自己无关了。

李瑶琴想到此,不由叹了口气,没想到兜兜转转,自己仍是走到前世的老路上来,但形势却比前世要严峻得多。

前世沈秋君不得贤王喜欢,而自己则因为不是真正的侧妃,在地位上和贤王是对等的,所以在相处过程中与贤王产生了感情,最终夫唱妇随。

今生沈丽君活得好好的,而自己也不知怎么招了她的厌,怕是以后进了贤王府,处境很不妙啊!

罢了,谁让自己晚到了一步,被沈丽君抢先了呢,今生便只在自己院里静静过自己的米虫日子,来个眼不见心不烦吧。但愿沈丽君能安分些,不要动不动就寻衅,不然自己必会加倍奉还。

不提李瑶琴如何想,只说这日六皇子正临窗作画,沈秋君看到他明明画技极为拙劣,偏还有模有样的提笔仔细观察窗外景色,然后颇有气势地在纸上勾勾划划,实在滑稽得很,不由笑得前仰后合。

六皇子哪里真要做画,不过是很享受作画过程中,沈秋君在旁不眨眼地看着的那种感觉罢了,如今看她笑得灿烂,便干脆放下笔过去和她耍闹。

看到六皇子与自己滚作一团的样子,沈秋君心里怦怦直跳,幸好此时院里传来小成子与人说话的声音,沈秋君忙拉住六皇子的手,仔细倾听了下,原来是周少泽回来了。

沈秋君忙坐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衫,六皇子这才叫周少泽进来在屏风后回话。

周少泽说道:“爷果然利害!属下按着爷的吩咐已经查清楚了,那姓萧的果然是因为与太子作交易时,被贤王的人和李意书碰到,那姓萧的一直心中不忿。属下已经查到,在夫人出意外前几日,城安伯府的小姐也出了点事,估计这些事,是那死鬼故意报复。”

六皇子看了沈秋君一眼,冷笑道:“这就是咱们大齐朝的太子!”

沈秋君此时心里则在暗骂贤王:只要和他沾边,就从来不会有自己的好果子吃的,这次自己真是太冤了。

周少泽在屏风外迟疑了一下,说道:“属下曾派人进入城安伯府,据那人讲,李小姐好像曾对丫头提起,说她是夫人的救命恩人,只是天大的人情白白送与另人了。另外,属下打听到李小姐自出事后,宛如惊弓之鸟,一直不曾出府,未与外人接触过,倒是她出事时,贤王与林景周几乎同时赶去相救。”

沈秋君听了不由怔住,虽然周少泽只是把打听到的事情,不带感情色彩地说了一通,但是,她的心里已经隐隐猜到,李瑶琴先被萧将军算计,得贤王等人相助,而在此过程中,她得到了萧将军要针对自己的消息,所以以德报怨,告诉了贤王,让他通知自己防范,倒真是个天大的人情,可惜这个人情自己一丁点儿都没收到。

贤王其心可诛!

同一时间,六皇子已经拍案而起,冷笑道:“好一个贤王,举手之劳而已,竟然狠毒如斯,我岂能白白放过你!”

正文 第一八一章 孝子贤媳

沈秋君本就暗恨贤王,如今自然又添一层恨,脑中已经暗浮上一个报复的主意来。

回过神来,沈秋君不由嘲笑自己:今生做那挑拨离间的事倒真是做得顺手了,就这么一想,立马生出离间贤王与林景周的念头来。

只可惜这中间会波及到李瑶琴。

李瑶琴聪慧胆大,又懂得好些连博学的男子都不知道的东西,所以前世里沈秋君是有些佩服李瑶琴的,只是后来李瑶琴仗着得了贤王的宠就轻狂起来,俨然要独霸贤王的架势,倒让沈秋君好笑不已。

城安伯府的规矩看来要有待加强啊,当年既然来做侧妃,就该知道她不过是个上了玉碟的稍高级的妾罢了,再怎么着也轮不到她象妻子似地捻酸吃醋。

而且后来她被宠得真不知眉眼高低了,避子汤是人人都吃的,前边也有两个妾侍使了手段怀了胎,都被干净利落地灌了药,她凭什么以为她是特殊的那个?

落了胎的李瑶琴倒是沉默了一阵子,后来便行事稳重了很多。

沈秋君知道她是在心里恨上了自己,以妻为妾,桂哥儿不得封太子,自己被灌药,未必没有她的手笔。

如今各自重生后,沈秋君因为放下了对贤王的情,要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故心里将李瑶琴作了路人一般,先前还想为了沈丽君打压一下她,后来发生了那些事,也就算了,再看李瑶琴还有些故意向自己示好,沈秋君在惊讶之余也只当她也不想重复从前路,更是对她生出些敬佩之意来。

不过这次李瑶琴可以不顾自己的名声,甚至有可能是亲手把柄递到仇人手中,不得不令沈秋君意外。因为沈秋君觉得如果易地相处,自己不见得能做到她这一步,虽然最终消息没传过来,但这个人情,她得认下,实在不好在这个当口算计李瑶琴。

沈秋君微叹一口气,看向六皇子,却见六皇子也正皱着眉头。

这时六皇子正好也看向沈秋君,四目相对,便笑道:“虽说最终会让贤王的皇帝梦破碎。但在这其中也不能便宜了他,这事你就不要管了,报复算计是我最拿手的。”

“莫非你已经有了主意?”

六皇子笑道:“有点头绪。不过还得过几天才行。”又对外边的周少泽说道:“你命人好好注意贤王府和城安伯府,如有异动,速来禀报。”

沈秋君不知六皇子到底作何打算,不过以他的小心眼和手段,想来贤王定不会讨到什么便宜。于是便丢过手去,只等着看戏。

不过此后几日,六皇子并没有什么动作,只日日和沈秋君在一处玩乐。

这样六皇子还不知足,埋怨沈秋君道:“去宫里充什么孝顺媳妇!齐妃并不是真心疼爱我,你根本不用理她。”

沈秋君劝道:“我知道她不是真心疼爱你。但不管如何。齐妃总是你名义上的养母,我可没听说过她如何苛待你的话,可见面子上还是过得去的。如果咱们这边反冷着脸,不去请安问候,看在别人眼中,是咱们不孝。”

“那又如何,各过各的日子。谁没事管他人的闲事。”六皇子不以为然。

“可是一个人连孝道都做不好,在世人眼中。这品行就差到了极点,不管将来发生什么事,谁都会认为一定是咱们不对。”

六皇子仍是觉得没必要做这些虚的,无奈沈秋君坚持,只得每逢一、五日,便苦着脸陪着沈秋君去请齐妃请安。

外人听说后,倒觉得六皇子也算是孺子可教,这成了亲就不一样,真是长大了,懂得些礼节孝道了。

沈夫人得知后心里也颇为欣慰,她原本担心女儿会因为贤王夫妻之故,连带着对齐妃生出怨恨,且六皇子对齐妃明显是不敬的,这两口子别到时一合计,把个面子工夫丢了,将来必是要吃亏了。

沈夫人是从受气的小媳妇一步步熬过来的,虽暗地里也与婆婆耍心眼,但在大面上决不让人说出一个不字来,自然是吃了不少的亏,可是没办法,谁让自己是小辈呢。

这世上,除非是天真稚气的孩童,否则大部分的人都难对着天神说:自己一生处事都是公平公正,对得起良心。

每个人内心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年纪大的人,看到同龄人被小辈忤逆,不管谁对谁错,难免兔死狐悲,先就在心里将那小辈否决了,而年轻些的人,则为了表示自己是个孝顺的,自然也会鞭笞那忤逆的人。

况且一家子骨肉,外人谁能闲着没事听你在那里陈芝麻烂谷子地叨叨出前后始末来,就是听了,一句“她到底是长辈,年纪又大了,能活几年,一些不要紧的事,你就让着些吧”,能活活把人噎死,总之,这不孝的罪名就实打实地落在自个儿头上了,想要翻身,真是难于上青天。

没过几日,沈夫人便带着程秀梅来六皇子府做客。

虽然六皇子府的下人们大多是沈秋君带来的,也知道六皇子对女儿极好,不过做母亲如果不亲眼所见,总不是很放心。

至于带着儿媳前来,也是沈夫人的一片爱女之心。她认为程秀梅是个有福气的,刚一定亲,沈惜君就怀了男胎,如今程秀梅也被诊出是个男胎,便想也给女儿添添喜,免得沈秋君也随了她两位姐姐子嗣艰难。

到了府里,见女儿将府务处理的井井有条,沈夫人心里很得意,又看到下人们对沈秋君恭恭敬敬,六皇子又时刻缠着女儿,不由得越发放了心。

娘几个说起家常话时,程秀梅听说六皇子如今被皇上革去月钱,不由想到自己父母身上,倒有些为小姑子担心,不过沈夫人却不以为然。

这世上总有些没怎么见过钱、心性又不够豁达的人,看到妻子嫁妆丰厚,便免不了自卑,花着妻子的银子,又怕被人说成吃软饭,遮遮盖盖的,心里便不正常起来,一朝得志,便怕人知道自己落魄,恨不得当年的知情人都赶紧死去,这样自己才能心无妨碍地享受他人敬仰的目光。

六皇子生在皇家,虽不得皇上喜爱,却少不了他的银子花,自然对银子一事不算太重视,而且这又只是暂时的,皇上不可能一辈子不封赏六皇子的。

更何况他还有曾是天下巨富的外祖田家,田家一介商贾到底是什么德行,沈夫人倒是略知一二的,相信在六皇子落魄时,他们定是上赶子来送银子,以求他发达时好提携一把。

沈夫人所料不差,田家兄弟知道六皇子恼恨容妃,如今落魄正是暖他心的好时候,自那日被赶走后,他二人便隔三岔五来求见六皇子。

六皇子才没心思搭理他们呢,直到三五次后,看他们彻底软了下来,这才勉强一见。

田家兄弟急忙抓着机会表示疼爱之心,并适时将银子递上,盛情难却,六皇子这才勉为其难地收了下来,回头就将银子给了沈秋君。

沈秋君笑道:“你这才叫得了便宜还卖乖呢。”

六皇子不搭这茬,反问道:“我今天早上听说你要染指甲,怎么一天了,也没见你动手呢。”

沈秋君解释道:“那个染了,得包好几个时辰呢,不如等夜里吃过饭,收拾妥当,染了包好,一夜就好了,也不耽误做事。”

六皇子笑道:“你一个夫人能做什么事?不如教教我,我帮你染,吃饭时我喂你,到夜里睡时,时辰也就够了,夜里就着灯光,粉嫩嫩的正好看。”

沈秋君不由暗翻了个白眼,也不知以前什么时候,就让六皇子在灯光下看到自己染的粉红指甲,这几日就一直叨叨着让自己再染一次。

六皇子是个执拗的,沈秋君无法,只得叫人拿了凤仙花来,放在钵里捣碎,又加入些别的东西,放置一段时间,六皇子就迫不及待地拿来帮着沈秋君染。

一时染完包好,六皇子却还未能尽兴,便要沈秋君除了鞋袜,给她染脚指甲,沈秋君从未染过脚指甲,便不肯答应,六皇子却道:“还剩下许多,不用就浪费了,这可是我亲手捣的,总不能便宜那些丫头们吧。”

这时,小头头在外边说道:“爷,周侍卫来了。”

六皇子这才想起,自己曾命周少泽今日过来问话,只得暂时放下手中事,叫过周少泽来,问道:“这些时日,可见贤王府和城安伯府有什么动静没有?”

周少泽在外间答道:“没有,一切如常。”

六皇子便对沈秋君说道:“那日听说李氏曾不顾闺誉,欲提醒你小心,我还以为她变好了,真怕我出力不讨好,如今看来是我多虑了。”

沈秋君奇道:“为何如此说呢?”

六皇子冷笑道:“当日为了解北蛮太子所提之事,城安伯府临时寻门有份量的亲事,也是情有可原的,可如今北蛮人早就离开了大齐,按说就该趁着这个时间,立马将侧妃一事抹了去,这样大家都知道是权宜之计,李氏的名声不会受多大的损失,而贤王则得了救人于水火的美名,岂不是两全其美的好事?可如今却不见两家有所动静,原来竟是郎情妾意啊。”

正文 第一八二章 假设之事

沈秋君听六皇子如此一说,倒是觉得真是这么个情况,看来李瑶琴是舍不得前世与贤王的那些情分,虽然可以理解,但沈秋君却不由得在心里低看了李瑶琴,毕竟当年她深为自己身居侧妃之位而懊悔,如今重生一次,怎么就不长记性呢,况且大姐可不是自己。

沈秋君看着六皇子心中似有了主意,便笑问道:“你如此关注他二人,是打了什么主意?”

六皇子笑看着沈秋君说道:“贤王既然敢算计我的人,我自然也要让他难受一回。眼睁睁看着要嫁给自己的人嫁给了别人,也够他憋屈一回的了。”

沈秋君忙问道:“你这是要设计李氏嫁给他人?”

“不错,”六皇子洋洋得意道:“我也不是那坏到骨子里的人,这回就做一次好事给世人看看。倒是便宜了林景周那小子啦,说到底也是个窝囊废,自己喜欢的人不去争取,我也做回冰人,成全他们二人。”

六皇子在贤王府及城安伯府都安插了人,林景周对李瑶琴有情意,也是能察觉的到的。

沈秋君说道:“方才你都说李氏与贤王郎情妾意,如果真促成了她与林景周,又怎么算是做好事呢,再则那李氏至少也曾有救我之心,倒不好算计于她。”

六皇子笑道:“那李氏是个脑子拎不清的,等过上几年长了脑子,就该知道,以她这样的身份给人做妾,才是自甘下贱呢,我这样做也是为了帮她。一个侧妃怎么能及得上国公夫人威风?况且再是侧妃,也就是个妾,做个寻常人家的正妻也比这个强啊。什么情不情的,若是那人没有妻子。她看上了硬沾过去也算是个真性情让人敬佩的女子,贤王都有正妃了,她还凑上去做妾那就是下贱了。”

沈秋君笑道:“吾之蜜糖,彼之砒霜,如果贤王有朝一日登上大宝,这侧妃最次也是个妃位吧,说不得还能做贵妃呢,国公夫人的品级就算不上什么了,将来还得跪拜于她的。”

六皇子冷笑:“只要有我在,贤王就别想那好事。做个贵妃又如何,还不是得在皇后面前立规矩。一生都在她人之下,就算是级别比其他贵夫人要高,又有什么用。她能随意出宫接受众人的跪拜吗,逢年过节也是去跪皇后的,她就是想炫耀,也没地方。而这国公夫人在家里是人人尊敬的主母,出去做客。也是人人礼敬着。孰好孰坏,一目了然。贤王又是个做不成皇帝的人,将来只怕她得日夜烧高香感激我们呢。”

沈秋君原本就打算离间贤王与林景周的,如今六皇子一番言论下来,倒让她为自己连带着算计李瑶琴找了借口。

沈秋君想了一下,说道:“你的想法倒是好的。只是林景周向来对贤王忠心,只怕不会配合你的,这事倒是有些难度。”

六皇子见提起林景周。不由轻蔑道:“那就是个窝囊废!自己喜欢的女人也往别的男人怀里推,如今北蛮之事已了,还不赶紧地想法子将李氏抢回来,就知道去痴望,管屁用。”

沈秋君叹道:“他也算是个痴汉子。如今李氏名分已定,既然娶不到她人。或许能守望着所爱的人,只要她幸福,对他来说也是一种幸福吧。”

六皇子嗤道:“也就是他那样的窝囊废才会有此狗屁想法。自己的女人,当然是在自己跟前疼着才会幸福,指望别的男人来疼,算不算是个现成的王八?”

沈秋君想起前世,六皇子与林景周也算是公认的难兄难弟,如今见他一脸轻视模样,不由问道:“如果是你的话,抢又抢不来,该如何做呢?”

六皇子大笑道:“你我都成了亲了,还说什么抢不来?根本就没那回事。”

沈秋君忙道:“我是说,假设你是林景周的话,方才看你将他贬得一无是处,我倒想听听你会如何做,才算是条真汉子。”

六皇子皱眉想了想,说道:“首先决不能再给贤王卖力,最好是站到敌对方去,不然天天看着自己的女人靠在别人怀里,谁受得住这份煎熬。而且将来贤王上了位,他只能瞪眼干看了,倒不如想法子将其扳倒,把人抢过来。人都道一日夫妻百日恩,对于贤王,怕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倒了的,天长地久,她二人真生了情,将来抢了来也不太好办,嗯,在保证她安全的情况下,最好从中挑拨二人关系,让他们彼此怀恨,将来贤王倒了,也不会太在意,此时再以百倍千倍的好来打动她…”

难道一个人的想法是一回事,而真正做起来又是另一回事?前世六皇子是站在贤王对立面不假,可是他与林景周也是一样的,可都是在帮着李瑶琴固宠,虽然贤王因为六皇子之故也与李瑶琴闹过几次矛盾,但感情却是越来越浓厚。

沈秋君打断六皇子的话,问道:“夫妻是世上最亲近的,你一个外人又如何能挑拨得了,况且既然站到对立面,他们又怎么会信你的话呢。”

六皇子闻言愣了一下,点头道:“玉姐姐说的有理,这事倒真不太好办。”

一时又笑道:“也不难,到时找个靶子就是了。夫妻间闹个矛盾算什么,自然要恩断义决才成。而要如此,莫过于有人离间他们。可以扶持个靶子,帮着她吸引贤王的注意力,世上多少夫妻貌合神离,大多只怕都是因为中间隔着别人才会如此的。不然怎么会宠妾灭妻呢?”

沈秋君闻言如被雷击,前世,前世到底是怎么回事?

六皇子看到沈秋君怔然出神,以为是自己最后一句话吓着她了,忙拉着沈秋君的手笑道:“玉姐姐放心,我说过,我不会纳妾侍的,我一辈子都会对你好的。”

这时外面的周少泽不由咳嗽了一声。

这半日他夫妻二人说话,他一个做侍卫的不便插口,没想到就沉默这一会,就被人给忘记了,如果只是说话亲密些就罢了,不过周少泽已经成了亲,知道夫妻腻歪起来是没底限的,不得不出声提醒一下,屏风后还站着个活生生的人呢。

沈秋君心里惊涛骇浪一般,也没理会六皇子又在那里摩挲着她的手,六皇子见此情景,以为是自己感动了她,正想趁机揽过她的柳腰来,忽闻周少泽的一声咳嗽,忙忙收了手。

坐正身子后,六皇子清清嗓子,说道:“你让底下人好好盯着李氏,只要她出门,一定要来禀报,这事儿咱们不好出面,还得是林景周出面才好,不然这离间的效果要差得远了。”

周少泽又与六皇子商议几句,忙忙告辞出去了。

沈秋君见周少泽走了,对六皇子说道:“有些乏了,我想歇会儿,你先去忙你的吧。”

六皇子忙让人服侍沈秋君睡了。

沈秋君躺在床上,想起前世之事,总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又一时悔一时恨的,又象心里有了依仗,心不由慢慢放宽了,不知不觉中便睡了过去。

正睡意朦胧中,忽然得有些不对劲,沈秋君猛然睁开了眼睛,果见身旁坐着一个人,沈秋君心中一惊,手便下意识地摸向枕边。

那人觉出不对来,忙一把按住沈秋君的手,笑道:“玉姐姐别怕,是我。”

沈秋君此时也已经看出是六皇子,不由恼道:“我和你说的话,你怎么不记得了,一声不吭地就坐在这里,也不怕我伤着你。”

六皇子忙笑道:“青天白日的,又不晚上。我看你睡得挺沉的,这才坐过来的,已经有老半天了呢。”

沈秋君此时已看到包着的脚指头,才知道:原来六皇子趁自己睡着了,竟然真就将脚指甲给染了。

她不由红了脸嗔道:“什么时候染不了,非得趁着我睡着了,你就不怕你正专心染时,我冷不防醒来伤了你?”

六皇子笑道:“放心,我又不是傻子,一过来就将匕首收了起来。”说着,自身边取过匕首递给了沈秋君。

沈秋君这才发现自己果然睡得有些沉,竟到了掌灯时分,只是如今手脚不利落,也只得在床上伸几个懒腰。

六皇子见沈秋君已经完全没了睡意,这才让人将饭菜摆在床前,自己果真喂沈秋君吃饭。

沈秋君有些不好意思,六皇子却觉得喂沈秋君吃东西极有趣味。

这边缠绵温馨,城安伯府里李夫人却极不高兴。

李夫人倒是与六皇子的心思差不多,当日既然是权宜之计,如今北蛮人已经走了,得赶紧地将与贤王的亲事退了,不然时间长了,再退婚倒让人觉得有猫腻了。

故她在前几日就让城安伯与贤王说明白了,赶紧将事情澄清了,哪知几日下来不见动静,心里便沉不住气了,于是今日晚饭时,便直接问丈夫是何打算。

城安伯叹道:“这事咱们不好先提啊。先时是贤王好意相帮,如今事过了,总不能就马上过河拆桥吧,还是得贤王那边先提才好。”

正文 第一八三章 退与不退

李夫人知道这是丈夫的推托之言,不由急怒道:“老爷何必做此自欺欺人之语!不过是舍不得贤王这个可能的未来皇帝女婿,可就算贤王将来能登上大宝,女儿一个侧妃,将来也只是个贵妃的命,一个贵妃不能带给李家多少荣耀,可堂堂伯府嫡女作侧妃,却可将李家的百年清誉赔了进去。”

城安伯被妻子揭了底,不由红了脸,冷声说道:“我是没法子,既能退了亲事,还能不打贤王府的脸面,夫人既然有主意,那就请夫人一力作主吧,瑶儿难道不是我的女儿,我岂会不盼着她过好日子?”

李夫人着着拂袖而去的丈夫,心底不由深叹一口气,她一个内宅夫人有什么办法?

当日既然是贤王主动与丈夫提起的,如今还该着落在他二人身上才好。

可她实在与一个亲王说不上话,若说寻他人透点消息给贤王府,且不说这种事,让第三人传话,意思极易弄拧了,事情又再传出去,只怕到时真就与贤王府闹翻了。

去找打贤王妃说吧,她的身份有点敏感,就是为她自己的贤名,只怕本还想着这门亲事黄了,现在少不得极力促成,以显示她的贤名。

李夫人左思右想,总没个好主意,这时想到女儿素来聪慧,说不定她能有好法子解了这次事件,且女儿又极得丈夫的疼爱,由她哭求一番,也许丈夫就心软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