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炎裳没有拒绝,看向婆母,静静的笑。

朱氏此刻才从主公头上耀眼的簪花上移开,猛然对上裳公主猫扑一般的眼睛和美丽绝伦的容颜,心里咯噔一下,瞬间毫不掩饰地看向大儿子。

见儿子神色平静,依如往常,莫名紧绷的心瞬间平稳,朱氏不禁暗笑自己多心,她儿子如此优秀,裳公主容貌再出众又怎么样,还能把她最优秀的儿子拐走不成。

朱氏立即笑得更加畅快:“瞧我,单顾拉着公主高兴了,公主快坐,坐。”

九炎裳笑着,仿佛朱氏刚才的失礼没看懂一般:“婆母请上座,大司马请上座,儿媳给爹娘敬茶。”

一句话,瞬间取悦了朱氏和轩辕上。

看呆了周围想看戏的人,这,这是当朝皇后所出的公主吗?一点也不像!皇后什么脾气,眼前的人什么性?,虽然只是短暂的接触,只听她脆嫩的小嗓子说了几句话,傻子也能看出,嫡出的裳公主性子软和、为人纯净。

不是纯真,是‘净’,公主给人的感觉,就如一汪清水,净的沁人心脾。

名扬天下的恶毒皇后竟然养出了兔子般的女儿,怎么能不羡煞旁人,简直是撞大运了。

朱氏对九炎裳的‘懂事’受用得不得了,虽然公主不给她敬茶也是应该的,但依照礼俗,谁不想喝媳妇的一杯茶。

九炎裳这点做的很到位,她轻轻俯身念着祥和的吉祥话,笑容恭敬的给婆母、公公敬茶。整个过程大方端庄,不跪亦能让人看出她的真心。

轩辕史师诧异过后便更加柔和的看了裳公主一眼,心里中一个念头一闪而过映入心底,那便是善待与她、与之共荣辱。

轩辕史册对众人脸上诧异的表情嗤之以鼻,裳公主的好岂是这些人能理解的。

轩辕史册想到此,忍不住抬起头看了嫣然的女子一眼,虽然只是淡淡的背影,但仿佛能看到她笑时的安静和眼中时时闪烁的光彩。

为什么她偏偏是大哥的!

轩辕史册从未觉得命运如此弄人,明明是他先遇到她,明明他也是轩辕大司马的儿子,明明她可以嫁入轩辕家,为什么确实大哥娶了她!

偏偏是大哥!轩辕史册心中阵痛,如果是别人他还可以反对,可以去抢,可是换成是大哥,他有什么能力从大哥手里把她抢过来。

大哥从小优异,更得权内阁看中收入门下,他跟大哥比算什么,他有什么资格让大哥不要娶她,换成自己接受这位,为了对付锦妃娘娘得来的公主。

他不能,不能!但轩辕史册隐隐的就是不甘心,又忍不住想,大哥那么冷的性子,会对她好吗?大哥平日忙于公务能陪她玩陪她说话谈天吗?她以后在家里会闷吗?

轩辕史册立即移开目光,让自己不要想,但当他一回头,猛然撞上老三看呆的目光时,骤然踢了他一脚。

老三淡淡的回头,看了二哥一眼,然后垂下头,脸上的表情都没动一下,什么都没说。

老二松口气,老三阴晴不定,心思阴沉,平日最会卖乖讨巧,偏偏又聪明,比所有兄弟脑子转的都快,但他就是觉得老三阴损,刚才见他看着裳公主发呆,轩辕史册直觉不高兴。

此刻,轩辕三少垂着头,心中惊涛骇浪比二哥还汹涌,他见过大嫂的,只是那是在画中,女子临水抚琴,轻灵如风的仙姿让人望而生卑。

他一直认为那是一幅臆想之作,怎么可能有那样的女子,美的不似凡人,嘴角的笑那样温和,仿佛看尽了人的心底,令人不敢多观。

那幅画就收藏在他的书房,谁也不知道,想不到…他娘算计来的大嫂竟然就是…轩辕三少也不禁觉得,世事难料竟有如此荒诞的事。

九炎裳收了公婆的见面礼,自然也给小叔子和小姑子准备了面礼。

当九炎裳站在轩辕史册面前时,眼睛眨了一下,然后笑了,大方的递上了自己的礼物,有对他去年伸出援手的感激,有以后大家是一家人的期许。

轩辕史册急忙接了礼物,叫声大嫂,片刻不敢耽误,他怕自己失礼,让九炎裳难堪。

轩辕三少捏着手里的礼物,垂着头,没有抬起。

九炎裳只诧异了一番,已经走去四少爷身边。

一圈下来,九炎裳笑容不变,三分暖意,六分客气、一分高贵,让每个人看着她的人都忍不住赞一声好气度。

一直陪在夫人身边的轩辕史师对老二和老三的表现非常不满意,老三在给谁甩脾气,嫂子亲自给他见面礼,他连头都不抬,这就是轩辕家教导他的规矩!回头一定好好跟他谈谈,让他知道怎么尊敬嫂子!

日上三竿,冗长的见面、用膳结束,轩辕史师送九炎裳回房。

九炎裳心情很好,不动声色地赞扬着轩辕史师的家庭,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期许。

轩辕史师看着小妻子开心的样子,心情也不禁轻松,因为老三带来的不悦也平伏无起:“以后都是一家人,你夸他们还不是夸自己。”

轩辕史师说着忍不住扶起她的袖腕,分单她的重量。

九炎裳见状,笑容更加明媚。

日光落下,照在两人身上,九炎裳看着两人相携的影子,觉得这样互相尊重的开始很不错,不必爱情,却可温馨。

011

朱氏的头高高扬起,讽刺的看着所有哑口无言的人,扬眉吐气的对着所有在座的亲戚笑。

都等着看她笑话是不是!最后谁看了谁的还不一定呢!此事就当给她们个教训,别以为她朱游没有本事,随便娶位皇家公主回来撑场面。

七姑八姨见朱氏又扬起高傲的嘴脸,心中万分不喜,但人家必竟才是轩辕家的掌舵者,她们以后得仰仗对方鼻息生存,家里孩子的前途全系在大司马身上,怎么能得罪对大司马有绝对影响能力的朱氏。

众亲眷立即换上一张讨好的嘴脸,仿佛刚才看好戏的人不是自己,对朱氏一阵奉承之声。

轩辕史师尚在假期,送夫人回房后,为了避嫌去了书房。

九炎裳开始忙碌,整理自己的嫁妆,认识院里的仆人,在正厅时,朱氏的失态历历在目,九炎裳不傻,明白了朱氏并不如表现的那般看重她。

九炎裳虽然自认不聪明,但在宫里生活久了,看人的本事绝对不差,朱氏不介意她嫁给她儿子,但应该很介意她影响她儿子。

九炎裳不禁叹口气,虽然对新生活没抱希望,但遇到这样的婆母也没多少开心了,这意味着她要自己保护自己、自己照顾自己。

九炎裳给自己打打气,反正她已经习惯一个人努力,况且在这里比在宫里能做主的更多,她不该不开心:“嬷嬷,你安排一下,我明天见一下父皇陪嫁的几个大掌柜。”

“是。”

九炎裳不天真,更不会在一个人不喜欢她的时候,选择讨好,如果人是那么容易讨好的,父皇早就爱上母后了,所以越是有主见的人越不好讨好。

与其费事的想着怎么让婆母喜欢她,不如自己不犯错,不要触及彼此的利益,彼此安好。

九炎裳喜欢庶务,她大概是所有公主中对庶务最精通的一个,她虽没有出入人前,但教习、夫子一个不少,未出嫁之前很注重自己出嫁后的本事,所以早已学过打理庶务。

九炎裳承认自己多虑,看多了父皇和母后,她有点不信任婚事和相公,也不认同母后在爱情破灭后,粉末倒置还抓着父皇不放,不经营她的地位。

所以,九炎裳不学母后,她要自己独立,做最坚固的自己。

九炎裳行动很快,三天后,已经把她所拥有的庄子、山地和门市过了一遍,每年的出息、税务都做了整理,敲打了一遍账房,见了各地总管,搬出父皇来敲打了他们一遍,让众人留下账目,然后赶人走了。

回头,便集结自己私下圈养的账房先生,核对各个庄子送来的账目,这些账房多是太监宫女,是自己宫里曾经的老人,早在以前她已经请了先生对他们进行特训,等的就是这一刻杀鸡儆猴,防止下面的人阳奉阴违。

她年龄小,不给那些账房和总管点颜色看看,难保他们以后不欺负她这个公主。

九炎裳白天忙自己的,晚上给轩辕史师做衣服,说来惭愧她女红水平一般,但也能看。

轩辕史师这两天回房,便能看到公主坐在窗下,长长的发丝挽起,固定在她小脑袋上,露出如玉的颈项,认真的对付手里的布料,见他回来,便抬起头,仿佛月色满盈般的笑:“回来了。”

轩辕史师迅速撇开头,平复前一刻突然加速的心跳:“嗯。”

九炎裳放下衣裳站起来:“厨房里的饭菜好了,要不要吃了再去书房?”这些天有时候轩辕史师会直接在书房用膳,三天的必休主屋规矩过后,轩辕史册在书房待过两夜,所以九炎裳才有此一问。

“嗯。”

九炎裳吩咐下人去忙。

轩辕史师坐到刚才九炎裳坐的位置,拿起放在布料旁边的书看。

九炎裳正在嘱咐小路添杯绿豆汤,突然见轩辕史师翻她东西,立即可怜兮兮的看着他,仿佛被抓了痛脚的小兔子,顿时有些羞愧。

轩辕史师见状心瞬间软了,道:“我以前也看过工物,只是没公主精通罢了。”他看到是《天工开物》,怎么可能是绣法大全。只是见公主害羞,直觉认为该揭自己底,让对方开心一下。

“真的?”九炎裳的确开心了,且信以为真,走过去对轩辕史师抱怨这本书如何如何繁琐、如何如何难学,她在宫里时一半的时间都花费难缠的绣线上,偏偏母后以为她喜欢给了她请了很多绣娘当师父。

轩辕史师看着她嘟着小嘴,滔滔不绝的抱怨,不禁放下绣书,伸手把她揽在怀里,嘴角含笑的听她清脆的小声音,在自己耳边抱怨。

嬷嬷领着下人端着晚膳回来,便见到公主和驸马琴瑟和鸣的样子,心里由衷的高兴,她家公主性情好、长的好,驸马怎么会不喜欢呢。

九炎裳最后总结性的叹口气道:“害的我都没时间练琴。”

轩辕史师瞬间道:“你会弹琴?”

“当然了。”九炎裳如被踩到尾巴的猫,那可是她的最大,最大的消遣,怎么能问会不会呢?太讨厌了。

轩辕史师见小猫炸毛,忍不住刮刮她秀气的鼻子:“好了,是为夫不好,回头为夫送你一架好琴,走,我们去用膳。”

九炎裳虽然思想成熟,但不是事事都懂,毕竟她还小,没人跟她讲生活情趣、夫妻乐事,对两人相处她都是自己摸索出来的鬼主意。

比如现在,酒足饭饱后,九炎裳非常体贴的给想留下不走的轩辕史师拿披风,殷勤的叮嘱道:“你在书房看书要注意身体,晚上风凉,把窗户关好,书房的被子够不够厚,床硬不硬,要不明日,换个榻吧?”

让想赖着不走的轩辕史师一阵尴尬。

但轩辕史师也是脸皮薄的,见公主举着披风一脸兴奋的等着当贤惠的小妻子,也没脸说自己想留下,只能顶着严肃的脸走过去,让公主把披风穿他肩上,在公主依依不舍的目光中,离开。

九炎裳直到看不见轩辕史师的背影才跑回房中,快乐的松口气,一个人扑在床上快乐的打滚。

大嬷嬷当看不见,命人给公主准备水沐浴。

同一时间,这么晚了,主房那边却来了客人,客人刚到便封了院子,不准人出入。

房间内,一位妇人声泪俱下的向朱氏哭诉:“我可怎么活啊,我和你大哥就这么一个女儿,若不是丫鬟发现的早,她就去了!那个傻孩子,喜欢老大这些年,又偷听我们两人谈过可以嫁给表哥,一门心思便在史师身上,我这是造的什么孽啊——”

妇人体面的妆容因为哭泣有些狼狈,甚至不顾自己的形象,哭的伤心欲绝。

朱氏面上没有一点幸灾乐祸的高傲,相反,她很焦急:“嫂子,你快别哭了,理儿她现在怎么样了?有没有事?”

妇人擦擦泪,尽量让自己镇定:“我和娘总算把她劝住了,但…”想到女儿昏迷中念着表哥,她是又心疼又难过,再气女儿不争气有什么用,女儿都要死要活了:“小姑,你说我要怎么办啊!”说着眼泪又夺眶而出。

朱氏何尝不心疼,理儿是她大哥和大嫂的女儿,是她看着长大的,更是她相中的儿媳妇,要不是锦妃闹这一出,她很乐见理儿做她的儿媳妇。

可现在不行了,史师娶了公主,短期内肯定不能纳妾,甚至如果公主不出错轩辕家都不能提给大儿子纳妾。

朱氏虽然心疼侄女,可现在也想不出好办法:“你先安抚安抚她,让我想想。”

妇人哭的更加伤心:“我不是不讲理的人,您是知道的,我现在是没办法了才来求你,理儿她…她要死要活不是第一次了,我和你大哥,不是每次都能救下她。

是,我们生的女儿不守女则,我们难辞其咎,可…”

妇人看了朱氏一眼,突然抓着朱氏的手跪下了:“我就这么一个女儿,从小当眼珠子疼的,你就行行好,让史师去看看她,让史师给她个承诺,哪怕是个梦也好,让理儿别再闹了,我和你哥受不起啊。”

妇人哭的肝肠寸断,泣不成声。

朱氏急忙扶嫂子起来,觉得嫂子要求并不过分,现在理儿冲动,让史师去看看她也好,先安抚了理儿,以后再想办法,总能想到的不是吗?

再说了,理儿跟史师青梅竹马,裳公主看着又是好脾气,没主见的,如果好好跟她说说,让她求了皇后和皇上答应史师纳妾,这不就水到渠成了吗?

朱氏越想越觉得可行,现在当务之急是先安抚理儿。

朱氏急忙吩咐身边的侍女:“去,把大少爷叫来。”

轩辕史师来的很快,见舅母在此,还没来得及行礼,舅母突然给他跪下来。

轩辕史师你目光一敛,掀袍而跪:“舅母折煞外甥了,舅母请起。”心里升起不好的预感。

朱张氏没有起身,哭着让外甥救救理儿:“舅母知道为难你了,你刚新婚,万一让公主知道不好,可…可那是你表妹啊…史师,当舅母求你了,去看看她,舅母不敢真让你娶她,你只是安慰安慰她也好啊,史师…”

朱氏亦期翼的看着他。

------题外话------

前世的时候,章栖悦为后多年才有的九炎裳,那时候人家轩辕上的孩子都能打酱油了。

不过,有一点,三十多章的时间bug了,接受大家的提议,我修改一下,O(∩_∩)O~

012

轩辕史师闻言神色不变,目光淡然地在烛光下的长辈脸上郑重的略过,反手握住舅母的手,态度恳切:“舅母,理儿已经长大了,安慰无济于事,既然我们都知道不可为,何须再给她希望。”

张氏闻言颓然地放开握住轩辕史师的手,整个人仿佛年迈了十多岁,悲戚的眼泪从布满褶皱的眼角滑落,神情凄苦:“舅母知道,舅母知道,可,可…”

家里出了如此丢人现眼的女儿她能怎么办!朱家,最重门楣,这件事如果让人知道,她们朱家百年名声就没了。

造孽啊。

朱氏见张氏哭的伤心,哀求地看向儿子,既为儿子的优秀得意又担心侄女的安危:“你…”

“娘。”轩辕史师先一步打断母亲:“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如果真是为理儿妹妹好,就该给妹妹找一门门当户对的亲事。”

朱氏见儿子说得决然,再加上这件事被别人知道了,对儿子前途不好,惹恼了皇后那炮筒更是她儿子倒霉。

权衡之下,还是儿子这边比侄女更重要些,于是转过身扶起嫂嫂,同样难受地道:“老大说的不无道理,理儿已经大了,我们…”

张氏见刚才答应的好好的朱氏变卦,立即恼怒:“你说什么!你不是说有办法让史师娶理儿过门做小,你不是说…”

轩辕史师被舅母出口的话震得看了母亲一眼,又不动声色的垂下头,不再听两人说话的内容。

轩辕史师没料到母亲竟然这样想的,脑海里突然浮现裳儿闪亮的眼睛,天真开心的容颜,和对母亲的敬重,如此懂事明理的公主不该得到母亲的喜欢吗。何必给她难看。

但,子不言母之过,他能娶到裳儿也是母亲敢冒风险与锦妃作对的结果。

还是以后他用点心,让母亲真心喜欢上裳儿,两人能情同母女吧。

朱氏想安抚突然发怒的嫂子,但儿子在一旁实在不好说话,挥挥手让大儿子离开。

朱氏确定儿子走了,才压低声音在嫂子儿子道:“嫂子,你喊什么,让史师知道,理儿什么都完了,史师他不想娶,咱们就没有本事让理儿嫁吗?

虽然史师娶的是公主,可如果公主有什么不妥还能拦着史师纳妾,现在当务之急,咱们要忍住,在没有摸透裳公主的脾气时,咱们只能静观其变。”

张氏闻言止住了责怨,但对朱氏的话不以为然:“你说的轻巧,他现在连看理儿一眼也不愿意,到时候谁知道他愿不愿意和你合作。”

张氏想到什么,突然讽刺悲哀的道:“听说裳公主姿容艳丽,比之她母亲更美三分,性情也好,史师怕是早忘了理儿是谁,对那裳公主言听计从了!”

朱氏闻言瞬间炸了毛:“不可能!老大是我生的,我还不了解他!从小到大,什么漂亮女人他没见过,你见他对谁有过不同!”

提到这一点,朱氏便与有荣焉:“嫂子别乱想,他把家国天下他看得比什么都重,裳公主还是我让他娶他才娶的。”

朱氏叹口气:“我也是没办法,才让他选了皇家性情还算温和又没主见的裳公主,要不然就是礼乐公主嫁过来,那位公主什么脾气,你是知道的,不是我不让老大娶理儿,实在是锦妃的提议超出了你我的预计,理儿是我侄女,我能不心疼吗?”

说着朱氏也擦了擦眼泪,感同身受:“嫂子,如果你信我,就回去让理儿等着,只要她还愿意叫我一声婆婆,我朱游就绝不让她白等!”

张氏看眼朱氏,心知这位小姑向来有几分本事,既然她敢这样说就不是妄言:“史师那里…”

刚才史师的态度她可是看在眼里。

朱氏毫不为意,执起嫂子的手,语重心长道:“放心,史师就是认死理,我也有办法让他妥协。”

张氏闻言还有什么办法,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小姑身上,希望一切还有转机:“妹妹,嫂子就靠你了…”

送走了张氏,朱氏叹口气,又无比得意的对月冷笑,她的儿子何其优秀,若让落寞的娘家做正室,到时候张氏那眼高于顶的性子,还不想压她一头才怪!

哼,现在还不是来求她了,朱氏想到儿子带给她的骄傲,瞬间挺直腰板,对自己能生养出老大这样优异的儿子,其能成为唯一拜入权家门下的学生,便与有荣焉。

轩辕史师在书房辗转片刻,最后坐起来,深吸一口气,故作冷静的回后院了。

九炎裳已经睡下,红帐未退的大红色床被间包裹着一张白皙如玉的小脸,小脸的主人睡的香甜,毫无防备的手臂露在外面,搭在大红的床被上,铺散开的乌黑长发让美色散发着致命的诱惑。

温暖的被子里突然钻入一道冷气,九炎裳不舒服的嗯了一声,翻身寻找温暖的地方。

轩辕史师看着她,眼里闪过一抹浓重的欲念,本想回来睡一觉的他,首次违背自己的计划,退去外袍,把如玉似梦的身影压在身下。

九炎裳惊醒的时候,进餐的人正吃的尽兴。

九炎裳微不可查的叹口气,双手违背本心的圈住驸马的脖子,轻微的发出低低的求饶声,果然,身上的人,很快弃械投降,趴在她颈项间不动了。

九炎裳觉得书本诚不欺我,不枉她临近成婚半年前,突击的‘那些’知识。

九炎裳也不是不喜欢这事,只是还小,到底不如驸马从中沉迷的乐趣更多。

但她又不是母后,不能一不开心就冲相公吼呀叫呀的,嬷嬷说过,男人不喜欢那种女人,所以她曲线救国。

既然两人要相处一辈子,就要找到契合点,在谁有满意的情况下让步才是最好的结果,比如现在,她相信她夫君一定很满意而自己又达到了目的。

果然,轩辕史师很满意,没有什么比裳儿更令他惊讶失去理智,听到她小猫般的声音,刺激更甚。

余韵过后,轩辕史师揽着她,温柔怜爱的亲吻她如丝般的长发,其实在掩饰自己的尴尬:“把你吵醒了,要不要吃点东西。”

九炎裳往他怀里缩缩,疲惫的脸上带着点点汗珠,轻软的香气在帐内弥漫,声音软绵无力:“不吃,困…”

轩辕史师觉得刚下去的火又升腾而起,不禁苦笑一声,他就不该回来:“睡吧。”

封御史最近非常关注儿子的动向,几乎就差派人一直盯着了。

封夫人不明所以,对夫君最近的态度充满疑惑,终于趁夫君例行进她屋时问了:“封益怎么了?你总跟着他做什么?”封益最近表现不是挺好了,还破了燕京大案,抓了胡国渗入周国的奸细,破获了河运大案,没什么不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