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箭破空而来,携带着呼呼风声。姚嘉若双目大睁,动作僵在半路,再也没力气朝前跑去。慢慢低下头,只见胸口和腹部插着五支羽箭,粘稠的鲜血染污了她素白的衣裙,像是在雪地上开出了一朵硕大的红花。

虚弱一笑,她朝后仰去,重重摔倒在地上,唯有双手还无力地伸向苍天。

“陛下…陛下…”

哀哀呼唤,无比可怜。

皇帝正陪在叶薇身边,吩咐宫人为她包裹伤口止血,听到姚嘉若的声音迟疑了瞬,终是提步走了过去,在她旁边蹲下|身子。姚嘉若还在胡乱地摸索,看到他过来便露出欣喜的神情,手伸过去想碰碰他的脸。

“陛下,你低下来一点,好吗?我有个秘密要告诉你…”

她说话时眼神急切,像是害怕再迟一会儿就来不及了,可是当掌心托住他脸颊时,又抿起嘴唇很开心地笑了。她容貌本就像个小姑娘,露出这样天真的笑颜时更是仿佛不谙世事。皇帝忽然就想起了当年第一次在御花园碰见她的情景,绿群长发、精巧绣鞋,她跟只美丽的蝴蝶似地坐在秋千上,宫娥在后面推,而她一边荡秋千,一边朝偶然闯入的他眨了眨眼睛,笑道:“咦,你就是传睢来的哥哥吗?你长得真好看,比我所有的哥哥加在一起都要好看!”

那时候的她,其实是个很讨人喜欢的小妹妹。

他沉默一瞬,终是伸手将她抱入怀中,轻轻问道:“你想说什么?”

姚嘉若凑近他,余光却瞥向不远处的男人。他正看着自己,可她知道,这不过是做个场面,他的心早已飞到那个正在包裹伤口的女人身上。就好像眼前的君王,虽然还耐着性子陪在自己身边,却只是可怜她快要死了。

他们都是她曾动过心的人,却都不在意她。

既然如此,就让她送他们一份大礼吧。那个女人得到了这两个男人的牵挂和思慕,也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她不会愚蠢到亲手杀了她,那样只会让她成为活着的人中里最美好的回忆。

她要让她活着,让那两个男人也活着,然后看着他们三个人互相折磨、彼此争斗。唯有如此,才能平息她多年来的怨气。

眨了下眼睛,她用这辈子最温柔的语气对他道:“表哥,其实就算…就算你不过来,我也不打算杀死颐妃或者谢怀的…我只是…只是想让你知道,你最宠爱的妃子,她的心并不在你这里…你这么聪明,一定看出来了,对吧?那个男人,他都愿意为了叶薇死了,你真的…真的相信他们之间没什么吗?

“妹妹这些年害了你不少的妃子,其实心里也挺过意不去的…这最后一次,就当是我的补偿…我不愿你被人蒙蔽…”

蒙蒙细雨中,皇帝一动不动地抱着她,神情坚毅如岩石。怀中人的声音越来越低,最终消散在风中,像一首未完的歌。

不知道过了多久,他慢慢将她放下来,站起身子平静吩咐,“姚娘子去了,找人敛了她吧。”

作者有话要说:姚嘉若死啦死啦死啦,但是临死前丢下个重磅炸弹,真是含笑九泉啊她…_(:з」∠)_

第102章 怀疑

大长公主出殡这天闹出的乱子很快传遍煜都,姚宝林中箭而亡,陛下和颐妃同时负伤,太上皇也在回宫之后病情加重,急召数名御医会诊。

凄凉的气氛笼罩了整个十一月,丝毫没有即将过年的气氛。皇帝像是已经被这些事情折腾烦了,直接下旨废姚氏为庶人,无论是宫嫔的身份还是翁主的身份统统剥夺。太上皇对此没有异议,只是在讨论姚氏的下葬之地时轻轻叹了口气,道:“送她去陪她母亲吧。也不用举行什么葬礼,权当是送个婢子进去给她解闷儿。”

于是曾万千恩宠、不可一世的定城翁主就这么被送进了大长公主的地宫,没有牌位、不受供奉,仿佛最寻常的陪葬品般,长伴在母亲身侧。

叶薇听到这个处置,冷冷地笑了,“到头来还是让她们母女重逢了,太上还真是仁慈。”

妙蕊听出她的讽刺,无奈道:“太上此举只是为了大长公主,对姚氏是半分情分也没有了。虽让她去陪着母亲,可不能享香火供奉,这惩罚对逝者而言着实严厉。小姐便消气了吧。”

消气?她的气一时半会儿怕是消不了了!

脖子上布满了伤口,为保险起见,御医上药之后又给她缠了几圈的纱布,看起来跟戴了条雪白的围脖似的。据说姚氏下手的位置十分凶险,再往里点就是大血管,一旦伤到后果不堪设想。也因为这个,哪怕伤口愈合疼痒难耐,叶薇也好脾气地忍着没碰,极大地提高了自己的耐心程度。

不过比起另一件事,受这么点伤原本就不值一提,这几个夜晚她频频惊醒,梦里的内容都千篇一律、毫无新意。

是细雨飘飞的西山之下,远方是气派巍峨的地宫,而她茫然地立在石桥之上,四下空旷无人。雨丝晃得人眼花,等她再度睁眼时,却惊讶地发现皇帝站到了她面前。他捏着她的下巴,慢慢问道:“你和谢怀,究竟是什么关系?”

…真是能把人冷汗都吓出来。

到了吃药的时辰,妙蕊端了药碗过来,叶薇嗅到那味道就皱起了眉头。妙蕊把碗递给她,试探道:“现在外面传得很不像话,小姐…有什么打算吗?”

那天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姚嘉若口口声声说叶薇和天一道长有私,还以她的性命威胁谢怀自刎。后面的发展也从某种程度上证实了她的话,谢怀果真答应了她的要求,虽然说了那番冠冕堂皇的话,可怀疑的种子还是在大家心里种下了。

尤其是那些并不相信所谓修道飞升的人,谢怀的理由半点说服不了他们,只能理解成他和颐妃有私。

叶薇想到这个就忍不住佩服姚嘉若。也不知道她是从哪儿打听出了她和谢怀的事情,居然破釜沉舟玩了这么一出。临了还不忘给仇人捅一刀,真正做到了我死你也别想好好活,九泉之下也能瞑目了。

沉思片刻,她道:“外面,都说了些什么?”

“还能是什么,就是说您和天一道长…不过那天回宫后,天一道长就和太上皇私下交谈了一番,太上相信了他,说道长是慈悲为怀,还下令不许宫人乱嚼舌根…可您也知道,流言这种东西,堵是堵不住的…”

的确,光是让大家封口起不到什么作用,况且这件事的关键从一开始就不在太上皇身上。

她叹口气,仰起脖子一口喝干了碗中的药汁,伸手去拿蜜饯时才反应过来,这种豪爽的喝药方式还是皇帝教给她的。

现在想来,已经是一年多以前的事了。

姚嘉若行为疯癫时,是他将她从她手下救出。他挡在她面前,接住了劈面刺来的金钗,流淌了满手的鲜血。可即使伤成这样,他本能的动作还是将她护在身后,如高山般值得她依靠。

沉吟片刻,她做了决定,“取我的斗篷来,咱们去永乾殿走一趟。”

临近年关,许多朝事都得提前处置了,这样过年时才能图个轻松。所以哪怕手受了伤,皇帝依然得兢兢业业地批阅奏疏。书房内温暖如春,琉璃花瓶里插了火红的梅花,他间或抬头,看到那浓烈的颜色,便不自觉想起那天,鲜血顺着叶薇白嫩的皮肤滚落,画面艳冶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叶薇过来时他刚吩咐了宫人把红梅拿出去扔了,她和那些人擦肩而过,来不及行礼便问道:“臣妾看那梅花开得挺漂亮的,陛下怎么把它挪出去了?”

皇帝撑着额头,淡淡道:“看着不喜欢,所以让他们搬去别的地方。”

她哦了声,这才盈盈一拜,口道圣安。他让她起来,她便笑着走到了他旁边,拉过他的右手认真检查。

姚氏的金钗直接刺穿了他的手掌,事后拔出时她在一旁看着,光想想都觉得疼得不行。偏他不当回事儿,连上药都有些不耐烦,得御医和高安世三催五请。

“陛下每日早晚可有按时换药?太医说了不能碰水,您可千万当心。伤到的是右手,要是不好好养着,您苦练多年的一笔好字都也就废了大半。您也不想回头比试书法输给臣妾吧?”

轻声软语,找他最无法拒绝的理由来劝慰,一切都只是因为挂念他的伤势。皇帝从前很享受她的关怀,可是此刻看着那张美丽的面庞,却觉得滋味复杂。

她说完之后久久没等到回应,因心中早有准备,也就没多么意外。将他的手掌拉近一点,她仿佛捧了什么极贵重的东西,连姿势都透出股虔诚,“有句话臣妾这几日一直想跟您说,可惜没找到机会。那天在地宫外面,您不顾自己的安危救下我,臣妾很感动…”

说完,凑唇在他掌心吻了一下。温热的呼吸隔着纱布吹拂上来,皇帝身子竟不受控制的战栗,连脊背都挺直了。

“我…”他握手成拳,慢慢收回来,“救你的也不止朕一个。”

叶薇笑意不变,“恩,所以下次去建章宫的时候,臣妾也打算当面对天一道长致谢。他虽然不是为了臣妾,却也挺身而出了,于情于理我都得有所表示。只是如今宫内宫外流言蜚语颇多,臣妾害怕再惹出什么闲话,所以陛下可否陪臣妾一起去?”

他抬眼看她,叶薇笑着回视、一脸坦荡。这样的她本该打消他那些无根无基的怀疑,但不知为何,他瞧着她的表情,竟想起了那日谢怀手执长剑、与父皇说话时的样子。光风霁月、不带杂念,这一刻,他们是如此相像。

就好像约好了要骗他一样。

叶薇表面上淡定,心里却已经暗自揪紧了。那天她看得分明,姚嘉若临死前还和皇帝说了些什么,虽然没听清内容,却也能猜到是和自己与谢怀有关的。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她实在害怕,姚嘉若临死前的奋力一击会让皇帝心生怀疑。如果是这样,她和谢怀的处境就危险了。

她还好一点,谢怀却着实经不起这些。他的身份本就敏感,要是被证实与宫嫔有染,便只有死路一条。

那天他握着长剑走近的样子还历历在目,她从没想过当有一日需要他为她赴死时,他会这般从容淡然。

就好像他活在这世上的目的便是这个,就好像为了她去死,对他来说是什么天经地义的事一般。

可是她不能。她宁愿自己死,也绝不能害了他!

想到这里,她默默吸了口气,轻声道:“陛下,您这个样子,该不会是…信了姚氏的那些话了吧?您觉得臣妾与天一道长…”

她没说下去,似乎后面的内容太过荒谬,让她光是想想都觉得可笑。羽睫垂下、粉唇抿起,她也不看他了,默然地坐在那儿,仿佛打算陪他一起沉默。

皇帝看着她黑玉般的眼眸,心中微微一动,一句话未经思量便冒了出来。

“那么阿薇,你能不能回答朕,你与天一道长是什么关系?”

“你和谢怀,究竟是什么关系?”

在那个梦里,他是这么问她的。一遍又一遍,仿佛拷打,每次都把她吓得大汗淋漓。如今梦醒了,在现实的世界里,他终于问出了这句话。

而她,依然不知道怎么回答。

轻轻一笑,她道:“陛下,您这么问,就是真的怀疑臣妾了…”

他扳过她的脸,凝视着她道:“朕确实有些疑惑,但是阿薇,我只要你一句回答。你告诉我,你和他是什么关系。你说了,我就相信,好不好?”

姚嘉若临死前的话不断在耳边重复,谢怀的所作所为也让他无法释然,挣扎纠结了这么多天,他终于作出决定。他想问她要这个答案,他愿意信她这回。她告诉他什么,事实就是什么。

他赌她不会骗他。

叶薇神情怔怔,被动地与他对视。玉冠束发,男人乌黑的鬓角下,黑眸如不可见底的深渊,吸着她坠落。

因为知晓这句话的分量,才越发受到震动。信任是何其难得的东西,她这辈子也只对寥寥数人做到,如今他把这信任交付给了她,她不愿亲手打碎。

可是,真的要告诉他吗?

第103章 发现

许久,她深深吸口气,轻声问道:“臣妾说什么,您都会信吗?”

他微微颔首,“君无戏言。”

“哪怕,那是让人很难接受的事情,就像修道飞升那般荒谬,您…也会相信吗?”

他眉头蹙起,有点迷惘,“什么?”

她苦涩一笑,“陛下,您是不信这些的对吧?什么修仙、什么炼丹,您觉得这都是骗人的把戏。您不信谢道长是得道高人,更不信这世上存在着千秋万代、死而复生的事情,对吗?”

话题跑偏得如此厉害,皇帝被弄糊涂了,几乎想伸手摸摸看她是不是发烧了,“阿薇,你在说些什么呀?”

强烈的冲动在心中澎湃,叶薇忽然什么都不想管了。脑海中不断闪过这一年多以来和他相处的点滴,花间品酒、月下对诗、拥炉赏雪、泛舟采荷。他是她的夫君,是唯一和她有肌肤之亲、体验过情爱滋味的男人,哪怕她并不看重这个,也不得不承认,他在她的世界拥有最特殊的位置。

更何况,她也不是没有心的。他对她的好她都有感觉到,只是从前戒心太重,才从不敢细想。如今心防解开,她觉得应该给彼此一个机会。

哪怕出了这间屋子她就会后悔,哪怕一觉醒来她会觉得这样的行为愚蠢无比,就在这一刻,她也想做些从未做过的事情。

“我和谢道长的关系吗?如果一定要说,那便是我们上辈子曾经见过。我上辈子,和他是朋友…”

匪夷所思的话语终于让皇帝变了脸色,叶薇一瞬不瞬地注视着他的神情,继续了全部的勇气道:“其实我就是…”

“够了!”皇帝收回手,冷冷打断,“你不愿说实话便不说,何必拿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来敷衍朕?你放心,朕向来不喜欢勉强,用不着为难成这样。”

气氛僵硬得如结了冰一般,叶薇坐在那里,心中也不知是轻松还是难过。抉择的时候最是艰难,可现在结果已经出来,她也不用再去纠结。

果然,他不是在道观长大的谢怀,读圣贤书长大的人是不屑鬼怪之说的,太上皇对修仙的痴迷更是让他对此类事情排斥到了极点。才开了个头他便抗拒成这样,如果她真说出自己是宋楚惜、而谢怀是宋楚惜的好友,他恐怕非但不会相信,还会怀疑她是别有用心。

宋楚怡骗过他一次,五年多的欺骗让这件事成为他心中最大的死穴,胡乱去踩只会引火上身。

心跳逐渐趋于平缓,她也不知自己是搞砸了,还是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他到底还是误会了她,但她却安慰自己,至少这一次她没有再骗他。虽然他不知道,但她刚才是真的对他说了实话。

她没有骗他。

帷幕外便响起刻意压低的咳嗽声,打破了两人的僵持。皇帝没能很好地控制住情绪,声音中的不耐尤为明显,“什么事?”若不是清楚高安世极有眼力、若非有要紧的事情绝不会在这种时候出声打扰,他都想治他的罪了!

外面的人也感受到了凛冽的怒意,顿了顿方道:“陛下,掖庭令刚刚派人过来禀报,说您吩咐去查的事情,有结果了。”

皇帝冷哼,“朕吩咐去查的…姚氏的同伙?”

姚氏当日在指甲中藏了让人浑身无力的药粉,叶薇也是吸入了这东西才会被她制住。可在此之前她被关在永巷一个月,出来后也是直接去了建章宫,根本没机会回自己从前居住的毓秀殿。也就是说,这药粉一定是有人暗中给她送来的,那个人甚至清楚她的阴谋,却依然助纣为虐。

皇帝和上皇头一次这么同仇敌忾,一定要把这个暗中弄鬼的人揪出来,除之而后快。

“是。掖庭令盘问了大长公主出殡前三日建章宫的守卫,发现息瑶宫空翠堂的乔美人曾在姚庶人的住处附近徘徊。微臣已命人前去提人,陛下可要亲自审问?”

乔瑟瑟?叶薇有些讶异。她对那女人印象还挺深刻,她确实一直依附着姚嘉若,还曾被宫人讥讽为拍马屁拍得没了分寸,谄媚嘴脸让人作呕。只是那时候姚嘉若权势滔天,她追随示好也情有可原,可大长公主出殡前姚氏已是兵败如山倒,这样的形势下居然还敢和她搅作一堆,甚至送去那些药粉,难不成她对她竟不是因利而聚的讨好,而是传说中的真爱?

这么一想,简直要让人肃然起敬了…

事实证明还是叶薇想多了。

乔瑟瑟娇怯柔弱,平时看着嚣张刻薄,可真正遇到事情却是纸老虎一个,一捅就破。被带到慎刑司后甚至没有用刑,稍加恫吓便吓得她认罪招供,说确实是自己给姚氏送去的药粉。然而她坚决不肯承认自己知道姚氏要拿这东西做什么,只说旧主的吩咐不好违逆,这才冒死送上。

高安世自然不信这个,又使出不少手段威逼利诱。乔瑟瑟挣扎了一个下午,终于在太阳落山时嚎啕大哭,语无伦次地把事情都交代了个清楚。

“那天…那天是她派了信任的宫女来找我,让我帮她弄到那种药粉。我虽然不知道她打算做什么,却也猜到了不是什么好事。我很犹豫,就去兆暇阁找了江承徽,本以为她能帮我想出拒绝的办法,谁知她却劝我答允。她说…说太上既然让姚氏从永巷出来,就是还惦记着这个外甥女,我要是这会儿违逆了她,等她东山再起之时,必然没有我的活路…我很害怕,没有办法才给她送去的…高大人,请您跟陛下说,我是被迫的,求陛下饶了我吧!”

高安世如实把这份供词送到了皇帝手中,于是要接受审问的又多了一个。来不及等到第二天一大早,半个时辰后,宫人便去凌安宫兆暇阁提人,而彼时叶薇正立在庭院中央,淡淡地看着乌泱泱的人群。

皇帝虽说了让她搬去景怡宫,可前阵子忙着办丧事,现下又要筹备新年,一时半会没功夫打扫新宫殿,这事儿便拖了下来。是以她如今还住在拾翠殿,依旧是管辖着江宛清的一宫主位。

高安世按照规矩跟她请示了,叶薇点头让他们自便,于是宦官们先后入了兆暇阁。不过一盏茶的功夫,江宛清的身影就出现在阁门处,衣衫单薄,连斗篷都没披。寒风吹乱她的头发,深沉的夜色中她面庞苍白,乌黑的大眼鬼魅般吓人。

叶薇冷冷地看着她,而她与她对视片刻,眼中慢慢涌出泪水,几步走到叶薇面前便跪下了。

“颐妃娘娘,臣妾马上就要随高大人去陛下面前回话,也不知能否洗脱冤屈。但无论如何,臣妾希望您相信,乔美人说的都是假的。臣妾确实曾与姚氏走得近,可在她出事后就没有再联系,更不可能帮着她来害您。我没那个胆子。”

她不说与叶薇的旧情,只是从形势来分析,反而更让人信服。叶薇看了看围观的众人,平静道:“陛下圣明烛照,不会冤枉你的。所以,你没必要在本宫面前说这些。再跪下去,本宫就得认为江承徽对陛下心存不满,觉得他是不明事理的昏君了。”

江宛清身子轻颤,再不敢做作下去,叩首道:“臣妾告退。”

现在情况明了了,以乔瑟瑟那个脑子,一定是被江宛清给利用了。姚嘉若信不过摇摆不定的江宛清,所以需要帮忙时找到了还算忠心的乔瑟瑟,却没想到她会去找江宛清出主意。江宛清也不知出于什么目的,居然让她答应下来,于是才有了后面的事情。

这招不可谓不高明。整件事情她只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真正办事的都是乔瑟瑟和她的宫人,如今追究起来,也很难扯到她的身上。虽然乔氏说是江宛清给自己的建议,可她完全可以不承认,反告乔氏故意诬陷。

若是没有证据,根本不能凭这件事给她定罪。

后面的发展一如叶薇的预料,江宛清当着高安世的面把事情推得一干二净,言辞慷慨、神情激动,一副蒙受冤枉的端方好人模样。哪怕是皇帝亲自审问,也依然如此,简直称得上铁骨铮铮。

妙蕊气得不行,避开人的时候忍不住道:“奴婢看江承徽就是想要小姐死!她一定是猜到姚氏要那个药是对付您用的,所以才让乔美人答应。她想置您于死地您,却不肯自己动手,居然顺水推舟弄出这么件泼天祸事来,简直丧心病狂!”

叶薇懒洋洋地“嗯”了一声,“我觉得也是这样。不过也没什么好惊讶的,不是都说了嘛,她这十几年来都嫉恨着我,想弄死我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看开点。”

“小姐你这副事不关己的模样是怎么回事啊,您看看您都被她害成什么样子了!奴婢想到外面那些流言,都恨不得亲手了断了她!”

悯枝去世之后,妙蕊的戾气就越来越重,叶薇觉得这兆头很不好,再让她在这宫里待下去,搞不好真成了杀人不眨眼的毒妇了。她自己是没什么抢救的余地了,妙蕊却还没到这地步,看来把她嫁出去这件事刻不容缓,必须开始着手准备了!

不过她这么生气也情有可原,就在审问乔美人和江宛清这几天,朝中的议论已悄然转换了方向。大家不再抨击她和天一道长可能有私,转而说她狐媚惑主、扰乱君心,最大的证据便是太主出殡那天,陛下为了救她,居然当众说出要用自己的命来代替她的话!

如果光是那么一句话,还可能理解成紧要关头装装样子,可后来在纠缠中,他居然真的用自己的手掌去挡住刺向她的金钗。万金之躯因此受损,顺着手腕流下的鲜血触目惊心,让许多耿介的老臣吓破了胆。于是事情一过去,雪花似的奏章就纷纷飞来,几乎没把皇帝的书桌堆满。

之前把她和谢怀扯到一起,太上皇因为要护着自己的宠臣,还曾下令制止,可是如今单单指责她一个,那边就无所谓了。更何况那天还是他最先这么说的,皇帝和天一道长都要去为了叶薇去送死,她简直是十足的祸水,死不足惜。

流言越演越烈,朝堂上还稍微靠点谱,下面却已经换了无数个版本。据叶薇最新听到的,那些人已经开始翻她当初中毒的旧账。见血封喉的毒药饮下去却没有死,之后还如有神助一般得了陛下的欢心,顺风顺水坐到了今天的位置,搞不好这叶薇就是妖精变的,为的便是来迷惑主君、断送王朝国祚!

“小姐,这件事大意不得,您可别不上心!那些昏话如今虽然还只在私底下流传,可照这个趋势,早晚会传到陛下耳中的!山精妖怪,这些名头听起来荒谬,可如果陛下真的信了,您想过自己的处境吗?也许,他真的会赐死您…退一万步讲,就算他舍不得,朝臣们也会逼迫他这么做的…”

叶薇托着下巴,点头笑道:“我知道。你放心,我真的知道。我知道这是多么严重的事情,稍有不慎就会断送我的性命。所以我现在其实还挺庆幸的。

“差一点,就差一点,我就做了不可挽回的事情。还好,他没有信…”

那天在永乾殿,她抛弃守了十几年的防备和戒心,对他说出那样的话。他没有容许她讲完,当时或许还有点遗憾,可是在听到宫中众人这些日子以来对她的抨击之后,就只剩下庆幸。

她的身份来历是最大的秘密,连蕴初都不敢讲,又怎么能告诉摸不准态度的皇帝?就算是谢怀,若不是她自己猜出来了,她也没动过和他相认的念头。而她还是明白确定谢怀不会把她当成妖怪给收了!

他是想当千古圣君的人,不会允许身边留有这样的隐患。对宋楚惜的感情再深,也不代表会接受被宋楚惜借尸还魂的叶薇,她真是脑子抽风,才会在这种地方玩人鬼情未了!

自家小姐许久没说话,眼睛无意识地看着远方,仿佛陷入了冥想。妙蕊好奇地打量她,片刻后发现她居然自嘲地笑起来,还主动和自己搭话,“妙蕊啊,我发现了一个问题。”

“什么?”

她偏过头,冲她调皮地眨了眨眼睛,“我应该是有些喜欢上陛下了。”

妙蕊呆住。

要抽身出来才能想明白许多问题。向他坦诚自己是宋楚惜,最大的可能无非是三种结果:要么他不相信她,觉得她故意用这件事来欺骗他,那么她的下场逃不脱一个死;要么他相信了她,却无法接受这样诡异的事情,把她视作洪水猛兽,那么她还是只能惨淡收场。

而除此之外,最好的结局便是他相信了她,然后也能够接受她,对宋楚惜和叶薇的感情汇聚到一切,导致他至少在二十年内都不可能再放开她。这样的情况下,她想逃出皇宫、逍遥天下无异于痴人说梦。

这些事情她潜意识里早就明白,可是那天在永乾殿的书房,她还是做了那样的决定。原来在心底深处,她居然甘愿冒着被误会、被当成妖邪的风险,去换取那小得不能再小的可能。

死,或者放弃离开、与他厮守终身。她不想骗他,于是连这样的结果都能够接受。

她果然是对他动心了。

书桌上堆了高高的几摞奏疏,高安世抓过最上头三本看了,发现都是大同小异的内容后,识趣地放到一边。君王依然在闭目养神,一个时辰以来表情就几乎没变过。

高安世知道他心里有事情,然而自己这位主君的脾气他清楚,不想说的时候千万别随便去问,否则不管你是什么人,一样没好果子吃。尤其是据他的猜测,这件事十有八|九和颐妃娘娘有关…

想到这个他就忍不住叹气。那天颐妃娘娘来永乾殿问安,和陛下在书房内说了会儿话,然后便传来乔美人的事情。这中间也不知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总之这两个人就互不理睬了。皇帝不再去披香殿看她,颐妃娘娘也不来问安,双方就这么开始了冷战。

之所以确定是冷战而不是陛下单方面冷落娘娘,是因为他清楚地看到某次在御花园,颐妃娘娘带着宫娥过来,远远地瞥见御驾后立刻闪到一边。动作之快、离开的决心之坚定,让他都怀疑自己是看花了眼。事后不由庆幸还好陛下没看到,不然还不知会气成什么样子。

“都看出些什么了?”皇帝闭着眼睛淡淡问道,高安世连忙回禀,“没什么出奇的事情,都是围着那件事说。”

“哪件事?”

陛下您就难为臣吧!明明一清二楚,何苦非要让臣再说一遍!

高安世闭了闭眼,认命道:“说颐妃娘娘狐媚惑主、致使龙体受损,请求您废黜她的事。”

皇帝点了点头,很平静道:“全是要求废黜?”

“…还有个别要求赐死。”

皇帝终于睁开眼睛,顺手抽了几份奏疏翻看,摇头笑道:“看来左相对颐妃的积怨很深啊,居然煽动了这么多人。”

高安世惊讶,“您是说,这些奏疏都是左相大人的手笔?”

“不全是,有三成是自愿上疏,不过剩下的就全是左相弄出来的了。不然你以为这些人能意见如此一致?就算是言官要交月课,也没有把眼睛全盯在朕后宫的道理。宋楚怡和颐妃积怨颇深,左相自然也视她如仇,若是他还打算往朕的后位上塞人,就更得把这个受朕宠爱的劲敌给拔除了,不然以后行事岂不诸多阻碍?”

他主动提起了颐妃,高安世也就壮着胆子道:“陛下既然明白,打算怎么处理?宫里闹得沸沸扬扬,颐妃娘娘的日子恐怕不太好过,陛下若是怜惜,不妨去看看她?”

原本便处在风口浪尖上,皇帝还对她不闻不问,落到有心人眼里难免认为颐妃失了圣心,搞不好就要上去落井下石。颐妃娘娘向来高傲,应该受不了这些委屈才对。

“去看她?她若是希望朕去看她,那天在御花园撞上就不会躲着朕走了。神女既然无心,襄王又何必自讨没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