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兰嫣低低的笑了:“皇上,您该问,我想做什么。”

皇上累到没有多余的力气去用神情来表达他的情绪,他只看着叶兰嫣,眼底是被叶兰嫣的触怒。

“我想要扶幼帝登基,铲除萧氏一族。”叶兰嫣看了看被子上绣的龙纹图案,放缓了声音,“要做这些势必要借助很多的力量,我叶兰嫣有幸遇到了王爷,您这宋家的天下,我会竭尽全力尽我所能去保住。”

皇上瞪着她,叶兰嫣抬起头,语气有几分随意:“几年前我做了个梦,梦见二皇子登基后弑杀弟兄,荒诞暴虐,导致民不聊生;随后各地早饭,有人趁机起兵,势如破竹,短短两年之内就攻陷了建安城,这大业朝的江山被萧氏一族所夺,改朝换代,连建安城都改了名,宋家一族上下尽数被杀,就连分支都没有放过。”

床上听到了深喘起的气,叶兰嫣顿了顿:“从此之后再无宋氏,江山易主,隔了百年,上周皇族忍辱负重终于得以重新夺得这天下,皇陵被毁,祖宗基业就此毁于一旦。”

屋子里安静了下来,桂公公吓的背后衣襟尽湿,这藤王妃也真敢讲,当着皇上的面讲江山易主,要知道陛下这些年来耿耿于怀的就是那几件事,藤王妃是有藤王爷护着没有错,可要真动怒了,藤王妃也的受大苦。

“不过这只是个梦。”叶兰嫣嘴角微扬,随即笑了,“皇上不必担心。”

......

叶兰嫣走出乾清宫,桂公公在后头请了声后直接又走回了内殿,叶兰嫣看着一直在门口等着她的宋珏,声音很轻:“我把皇上气得不轻。”

宋珏捏了捏她的手,还没开口就被桂公公又请了进去,叶兰嫣看向隔壁站在外面的几位皇子,视线相对,他们的眼底满是探究。

叶兰嫣进去了一个多时辰,而这些皇子这么多天来连进去的机会都没有,她不过是一个王妃而已,又凭什么。

不远处匆匆的走过来一个宫女,到了叶兰嫣面前恭敬请示:“王妃,罗太妃请您过去一趟。”

叶兰嫣示意冬青:“你跟我过去。”

——————————

宫里不太平,连着平日里深居简出的那些太妃们都知道了,罗太妃这个消息还算灵通的自然知道的还早一些,好不容易打听到叶兰嫣入宫,她便匆匆派人过来,看着时机把她请到安慈宫里来。

这回叶兰嫣进去的时候只有罗太妃一个人在,并没有当日成婚后第一天时那阵仗。

罗太妃让人上了茶之后就遣散了伺候的宫人,要叶兰嫣坐到她左边去,伸手刚好还拉住她,看起来神情既期待又有些打探的意思:“皇上是不是跟你和珏儿说了什么。”

“罗太妃想问什么。”

和上次见面是截然不同的态度,这转变叶兰嫣还有些不适应了,她拿起杯子的时候罗太妃定定看着她,许久,试探着问:“皇上有没有提及花谷的事。”

叶兰嫣顺着放下杯子:“什么花谷?”

“那是珏儿生母生前最喜欢的地方,在淳安附近,就是不知道在淳安的哪处。”

叶兰嫣心里一惊,哪儿有这么凑巧的事,皇上交给她的羊皮卷里那山谷也在淳安附近,如今罗太妃又说什么花谷,这两者说的该不会是同一个地方吧。

“太妃喜欢的地方皇上如何知道呢。”叶兰嫣不动声色的笑了笑,“皇上病得厉害,也没几句话,不曾听他提起有关于花谷的事。”

罗太妃深看了她一眼,似乎是不信她的话:“真的没说?”

“太妃,您一直提及这花谷的事倒是让我有些好奇了。”叶兰嫣摇了摇头,“如今乾清宫外大臣们还等着,说的也都是国家大事。”

罗太妃神情和语气都变得神秘:“那花谷是皇上为茹淳所建。”

藤王爷生母就叫茹淳,可罗太妃说花谷是皇上为藤王爷的生母所建,听起来不仅很扯,还连带着触犯了先帝和当今皇上。

“可真是闻所未闻。”叶兰嫣淡淡的接了她的话,“罗太妃您是从何得知。”

罗太妃瘪了瘪嘴,神情又恢复了严肃,和当时第一次见到叶兰嫣时一样,有点儿居高临下的长辈意思:“本宫长你多少岁数,知道的自然比你多,皇上和王爷之间的关系,没你想的这么简单。”

叶兰嫣不语,能有多复杂呢,也就两种关系,要么兄弟要么父子,除此之外没有第三种可能性,前者摆在台面,后者人云亦云。

“茹淳和我一同入宫,当时先帝已经年迈,我们这一批入宫的秀女并不多,按理来说是用作给王公贵族和年轻官员配婚嫁的,可偏偏,大部分人都婚配出去了,就我们几个还留在宫中。”罗太妃似乎也不太在意她的回话,双手放在膝上想起以往的事,“开始那几年,我们连先帝的模样都没见着,先皇后心善,也不忍心让我们这些年纪轻轻的在宫里就这么耗费下去时光,就想着把我们调到身边随身伺候看看秉性,再让我们前去几位皇子的府上。”

“也就是那时,茹淳入了皇上的眼,还入了太子的眼。”

罗太妃说着的就是关于藤王爷生母和先帝皇上两个人之间的故事,太子看中了当时只是个美人的宋珏生母,时常入宫来给先皇后请安,而先帝一把年纪也就是图个年轻妃子让他觉得有生机,时常召见侍寝。

这状况持续了一年多,后来先帝病了,当时已经是个良媛的茹淳有喜了。

“先帝老来得子十分的高兴,但茹淳却不是很高兴,心情郁闷着,怀相自然也不好;先帝驾崩后宫中乱了一阵子,当时有皇子造反,在皇上登基之后就痛下杀手,把所有的兄弟都杀了,太后娘娘就是因此气绝身亡。”罗太妃对这些事还记忆犹新,“唯独是茹淳腹中的孩子皇上额外重视,得知她怀胎不顺,派了许多太医前来照料,珏儿出生之后的事你也应该清楚。”

叶兰嫣该清楚什么,她只清楚皇上对王爷是真的好。

罗太妃端起杯子喝了一口茶看着她:“为了保守这个秘密,珏儿出生后皇上就秘密处死了茹淳,杀了所有知情的宫女太监。”

“罗太妃您说的话,我不明白。”叶兰嫣摇了摇头,这一段话听着还真是漏洞百出,放着这么大一个知情人活着,怎么也不像是皇上的处事风格,因为要保守秘密而杀光宫女太监,那么罗太妃肯定也是活不成的那个。

“那花谷就是茹淳生前最喜欢的地方。”罗太妃做了个总结,叶兰嫣仔细的回想了一下前世,藤王爷离宫失踪的时候应该没有带走罗太妃,那这罗太妃是跟着宫中其他妃子一样最后都是被赐了一杯毒酒。

她要知道真知道山谷的位置,那藤王爷估摸着也躲不及,换言之,罗太妃也不知道打哪儿知道这些事,拼着凑着就成了个自己觉得的故事。

“按着您这么说,皇上对王爷的生母应该感情很深才对。”叶兰嫣抬了抬身,“依照皇上对妃子的情分重视,他怎么会对良媛痛下杀手,又怎么忍心王爷刚出生就没了娘亲。”

“那是他想保护这个孩子。”

“一个早产出生,太医数次说救不活的孩子;一个是重视的人,皇上会不选良媛选孩子?”皇上对自己儿子都是些什么态度,她还真不信皇上会为了替自己儿子掩埋身份而杀了宠爱的人。

罗太妃一愣,叶兰嫣把茶杯一放,起身淡淡提醒她:“再说了,您知道的这么多,皇上若是要保守这么秘密,您觉得您还能活到现在?”

“你!”罗太妃不满意叶兰嫣的态度,“先帝当年那身子根本不可能再有孩子,茹淳的性子本宫最了解,若真的先帝的孩子,她应该高兴而不是担忧。”

叶兰嫣看着她,“那么罗太妃告诉我这些,究竟是为了什么。”

“让皇上昭告天下。”罗太妃眼底闪过一抹莫名,“承认珏儿的身份,他才是大皇子。”

叶兰嫣笑了:“那接下来是不是应该让皇上下诏,封王爷为太子,然后把这江山社稷都交给他。”

罗太妃没有说话,可那神情里写足了自己就是那意思,叶兰嫣笑意转冷:“登基为皇之后就可以封您为太后,纵使您不是生母也有养育之恩,那这罗家可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皇亲国戚了,到时荣华富贵还不是信手拈来。”

“放肆!”罗太妃涨红着脸抬手一巴掌就挥了过来,叶兰嫣伸手挡住,不客气的甩了开去,罗太妃难以置信的看着她,“你竟敢还手。”

“你心里不就打着那些主意么。”叶兰嫣想起王爷说过的那些事就想反手给她一巴掌,“贪心不足蛇吞象,你有那本事大可以到处去宣扬你所说的这些,我也好看看你这作死的速度到底有多快。”

“放肆,本宫可是藤王爷的母妃,也是你的母妃!”罗太妃气的浑身发抖,“本宫是他的母妃!”

“是啊,所以今后你就长住在安慈宫里,有人伺候你就享受着,有的吃就吃,有的喝就喝,有空和别的太妃一起晒晒太阳聊聊天。”叶兰嫣呵呵笑着,“否则的话你过的一定比她们还要惨。”

“大胆!”罗太妃指着她,脸色又青又白,“珏儿是皇子,皇上就应该封他为太子,你还敢威胁本宫,本宫养育他多年,养育之恩大过天,你敢对本宫不敬,那是要天打雷劈!”

“够了。”叶兰嫣推开她指着自己的手,眼底闪着戾气,“我的脾气没有王爷那么好,向来是有怨抱怨有仇报仇,你要再不安分,那你就跟罗家一块儿从这建安城消失。”

“你。”罗太妃一口气没上来直接瘫坐在了椅子上,捂着胸口喘着气,一手还打颤着指着她,“你这是要天打雷劈。”

屋外的宫女听到动静推门进来,见罗太妃气成这样赶紧上前来搀扶住她,冬青也走了进来站到了叶兰嫣的身后,叶兰嫣居高临下看着她,语气凉凉的:“幸亏王爷福大命大没死在你手里,要我说你就该趁着皇上还在,赶紧自己收拾东西自请出宫去,等皇上驾崩之后就没人再对你这么客气了。”

叶兰嫣改变主意了,住什么安慈宫,她就该跟着罗家一起滚蛋。

“你,本宫可是藤王爷的母妃,你这是大逆不道。”罗太妃难以置信她敢这么和自己说话,就算是珏儿来了都不曾对她这么无礼,“本宫要让珏儿休了你!”

“王爷如今就在乾清宫,罗太妃要是走得快,说不定还赶得上皇上醒着。”叶兰嫣低头看她,嗤笑,“不如干脆点,你当着皇上的面求皇上把皇位给王爷得了,再封你个皇太后当当,你这辈子也算是值了。”

罗太妃一口气没上来气晕了过去,叶兰嫣冷眼看着冲进来的几个宫女,她都能生出要让王爷继位的想法,那她说的那些事罗家人知道多少。

不论真假这些事都不能传出去。

第106章 胜者为王(上)

出宫时天已经黑了,马车上叶兰嫣看着帘子外颇为安静的集市,这些天宫里那气氛已经蔓延到了宫外,平日里的这时候,集市还吆喝买卖的还很热闹。

马车内只有叶兰嫣一个人,宋珏还留在宫中,今日过后也就剩下明天一天的时间,这城里也就只有这两日的安宁了。

回到藤王府后叶兰嫣第一时间去了书房,从高高的架子上搬下放着卷宗的巷子,挑了灯翻着,终于在翻到第四卷的时候找到了她想看的内容,那是画在纸上并不大的地图,标注的很简单,旁白的纸卷上是对它的描述,淳安,建安城以南,地域不算辽阔但民康物阜,而二十四年前,这地方还叫庐安。

卷宗上对具体的更改时间记载的并不清楚,但纵观前后,六七月还是鱼米节时尚叫庐安,到了秋收丹桂时描述中就更改成了淳安,王爷是八月生,而良媛是在孩子出生后就死了,这么一算,时间上很巧合。

当年圣上登基,两个月后良媛早产生下了王爷,随着良媛去世,那宫中所有伺候的宫人全都被秘密处死,王爷交由罗太妃代为抚养,数名太医随身伺候,再想想罗太妃所言:“难道皇上真的对良媛有特殊情谊?”

叶兰嫣喃喃着,罗太妃的话她不能全信,不过当初先帝还在世之时,皇太后的宫中是否真的又出现过罗太妃所描述的情形却还能打听出一二来,若是真的,王爷是否知道?

双手缓缓合上了书,书房外有动静,叶兰嫣抬头,宋珏走了进来,看书桌上堆了厚厚一叠书失笑:“一回来就看这些,不累么。”

叶兰嫣拿起绑扎的绳子把看过的那一卷绑好放在盒子内,示意宝珠把盒子放回去,笑着摇头:“不记得了些东西,怎么回来了?我还以为你要留在宫里。”

“侍疾的事轮不到我。”宋珏看了盒子一眼没有多问什么,和她一起出了屋子。

“我让崔妈妈炖了些药粥,本来想明日给你送过去的,现在正好。”两个人边走边说回到了主屋,没多久崔妈妈带着香薷拎来了食盒,宋珏喝了小半碗后抬头看她,“去罗太妃那儿了?”

叶兰嫣点点头,宋珏又问:“说了些什么。”

“近日宫里乱,罗太妃有些担心你的安危,问了些眼下宫里的事。”叶兰嫣轻描淡写的把罗太妃说的事借了过去,“别的她也没说什么,在宫里就多个说话的人而已。”

“她若说了别的,你不必理会。”宋珏对罗太妃关心他安危这件事并不在意,与其说关心他,倒不如说罗太妃是在意和自己荣华富贵息息相关的事情,“她要是提起让你替罗家做些什么,更不必理会。”

“这些她倒是没提起。”叶兰嫣笑了笑,“说起这罗家,我看还是找个机会让他们离开建安城的好,以后宫中再添新人,罗太妃这些辈分的早晚得迁出宫去。”

“她提起来你都不需要理会。”宋珏看着她,“将来新皇登基,他们不必留在建安城里。”

夫妻俩想到了一块儿去,宋珏没再问,叶兰嫣也就没再提安慈宫里的事,躺下就寝后,宋珏搂着她轻轻拍她的背:“很快这一切都会过去。”

“今早皇上给了我一个卷羊皮地图,说要是将来新帝容不下我们,可以去那儿避难。”叶兰嫣俏皮着声音,“我告诉他,避难就不必了,不过哪天空闲下来我们倒是可以去那儿走走。”

“好。”宋珏眼神深了几分,“皇兄待我的好,我都知道。”

叶兰嫣转身抱紧他,还需要问什么呢,到底罗太妃所言是不是真的又有什么关心,那些都不重要,是或者不是对她而言,都没有区别。

......

这一夜藤王府里很安宁,乾清宫内外也是静悄悄的,很快黎明到来,当第一缕阳光洒落在屋顶的雕像上,留在宫中的大臣们打起精神要再跪求皇上快点下圣旨时,桂公公忽然出来宣诸位皇子接旨。

亏的他们都留在了宫中,几个年纪小的还半梦半醒,推推挤挤的到了门口,桂公公手里拿着圣旨看着他们:“诸位皇子请接旨。”

二皇子他们面面相觑,按耐不住看向桂公公,只听桂公公的声音在殿外响起,每个人脸上的神情各自变化了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三子宋骥,品行端正,聪慧贤明,为诸皇子之首。今授以册宝,立为太子,持玺朗坤殿,分理庶政。百司所奏之事,皆启太子决之。钦此。”

跪在下面的何太傅等人神情骤然顿在了那儿,立谁?三皇子?皇上是不是写错了。

柳大人等人恨不得从桂公公手里抢过圣旨仔细看看,是不是宜郡王念错了,还是二皇子念错了。

而跪在那儿的宜郡王和二皇子都愣住了,齐齐的看向跪在那儿面露喜色的三皇子,也不等众人反应过来,三皇子即刻起身上前接旨,生怕桂公公不把圣旨给他,拿到手之后握紧着,脸上的得意怎么都掩盖不住。

“桂公公!”二皇子失声叫住正要转身的桂公公,桂公公看着他们,意味声长,“立太子的诏书已下,从今往后诸位皇子要好好辅佐太子,何太傅,皇上口谕让您辅佐太子殿下尽快熟悉朝中政事。”

“这......”何太傅和柳大人对看了眼,辅佐宜郡王那是当仁不让,怎么要立三皇子为太子,虽说有这样的可能性但这些天的情形还这么立完全是意料之外。

“听闻昨夜贤妃娘娘在乾清宫中伺候的皇上一宿。”

不知道谁开了这个口,众人蓦地看向门口那儿,二皇子反应的极快,拦住了桂公公:“桂公公,父皇如今可醒着。”

“皇上睡了。”桂公公淡淡道,“二皇子,圣旨已经下,您还要如何?”

“我怀疑父皇下此诏书的时候神志不清,桂公公,此乃重大之事不可马虎,还请公公莫要阻拦,让我进去见父皇一面。”二皇子怎么都不相信父皇会立三弟为太子,就算是立宜郡王他也认了,可三弟算什么。

“二皇子。”桂公公示意侍卫拦住他,“圣旨如此,您要不信大可以向太子殿下借来一看,皇上下旨之事神志清醒,如今陛下已经睡了,您此时进去也不妥当。”

“桂公公所言也是一人之说。”二皇子相信贤妃还在殿内,一夜之间谁知她对父皇做了什么,若是神志不清时逼迫下的圣旨,那怎可认!

“桂公公,你一而再再而三的阻拦,是否有事隐瞒。”二皇子厉声呵斥,“这么多日我等都未见父皇一面,如果不让我们看的清楚明白,如何心服!”

桂公公神色一闪,齐王爷和藤王爷都不在,若是他们硬闯自己肯定是拦不住,偏偏那三皇子还真就沉浸在喜悦中慢了半拍,桂公公心中叹了一声:“二皇子,您又何必为难我。”

桂公公话音刚落,那端闻讯而来的德妃和皇后匆匆赶到,正巧贤妃从殿内出来,桂公公这身板怎么能扛得住这么多人一齐拥显。

皇后激动不已,德妃的神情看起来还显得镇定些可细看就知道她也不淡定,何太傅等人也是拥着宜郡王要硬闯进去,是生是死都不知道,这圣旨下的难以服众。

说时迟那时快,齐王爷带人赶到了。

......

三皇子被封太子的事很快传出了宫,宋珏随即要准备入宫,叶兰嫣让他带去了李刑,还是不放心,让夏冰跟着他一块儿入宫贴身护着,正是傍晚时,叶兰嫣送他出门上马车,随后让宝珠出府跑了一趟叶家。

前院这儿准备妥当,叶兰嫣看着这些东西,抬头看灰蒙蒙的天:“等不及要天黑了。”

半个时辰后整个建安城陷入了夜色中,安安静静的唯有河廊那儿犹如白昼一般热闹,各家府邸的灯渐渐都熄灭了,巷子里偶尔有几声猫叫狗吠,八月低的天夜里还泛着热。

这样的安静中还带了一抹沉沉的压抑,仿佛是大事之前的安宁,街上来往的马车都比平时少了很多,巡逻兵在街上来回,脚踏着青石板,声音额外突兀。

戌时过半,建安城南一处地方忽然窜天的冒起了一股星火,啪的在天空绽放,瞬时照亮了之后随即湮灭,隔了不过三秒,城北这儿也窜起一股烟火,夜还是安静的,安睡的人并没有被这样的异相惊醒,而醒着的人却都在等。

一刻钟之后城门口就传来了惊动,北城门外和南城门外聚集了军队,而城内,巡逻的士兵早就不见了,出现在街上的是朝着皇宫直奔而去的大波士兵,号角声在城门上吹响的时宁静的夜终于被打破,四面的声音有两面在吹了一半后戛然而止,仿佛是吹号角的人从城门上坠落了下去,叶兰嫣站在走廊下看着紧闭的大门,过了一会儿,她轻轻的念:“来了。”

不是大批的人过来,不像朝着宫中去的那架势,藤王府外静悄悄的聚集十几个黑衣人,黑衣人的身后才是几十个士兵,叶兰嫣听青冬回禀,眼底闪过一抹戾气,还真是看得起她,王爷都留在宫中了,对付她一个藤王妃都能出动这么多的人。

伴随着墙外搭梯闯入,院子内忽然火光起,十几个油桶中冒起了熊熊火焰,七八个弓箭手从油桶中拔起顶端包了油布的箭,上弓后直接朝墙外射去,墙外很快传来了痛喊声,没多久墙上就出现了黑衣人。

叶兰嫣站在门口没有动,李祺带人护在她前面,十几个黑衣人进来了一半,府外都是火光冲天,哀嚎声还在传来,那些士兵抬了木桩前来撞门,青冬带人转眼翻墙到了外面阻挡。

“王妃。”又有几个黑衣人翻墙进来,李祺担忧的喊了声,叶兰嫣退入前厅,一个护卫匆匆赶来,“王妃,不好了,后头破了。”

“走。”叶兰嫣敛起神色转身从前厅绕到了后门那儿,围过来的黑衣人见他们走了急忙追击,叶兰嫣直接把人都引到了花园,前门后院,一共十八个黑衣人。

第107章 胜者为王(中)

叶兰嫣被围到了亭子附近,最后几个黑衣人从门口那儿围过来,叶兰嫣抬头看了看,前院那儿火光渐熄,应该不会再有人朝着这里拥来。

夜半起兵的除了宜郡王就是二皇子,宜郡王并不会要她性命,但二皇子就不一样了,她身为藤王妃不是站在二皇子这一系的,身为叶家嫡女,同样不是站在他那边,对他而言她活着还不如死了来的没威胁。

眼前这些黑衣人就是要拿她性命来的,这么大的阵仗烧了藤王府都够了,叶兰嫣看他们步步紧逼,往亭子内退去,要确定不会再有人来这花园。

夜色正浓,花园门口悬挂的灯在风中摇曳了几下,黑衣人已经逼近到了亭子这儿,李祺他们守在叶兰嫣身旁围成了一个圈,而这些黑衣人在亭子周围也围成了一个圈,范围越锁越小,从外面看这些人已经把亭子包围,没有逃跑的缝隙。

叶兰嫣看着他们靠近过来,眼底闪过一抹锋芒,花园平地卷起一阵风,也就是刹那间,亭子外的花坛中忽然出现数名侍卫快速的把所有黑衣人包围住,也不等他们有所反应,最靠近黑衣人的侍卫已经拔剑杀人。

距离李祺近的就想要拿捏住叶兰嫣当筹码逼迫这些埋伏在花园里的侍卫,但外围来势汹汹,少顷就打的他们只来得及还击,没那空暇再去顾及要抓叶兰嫣当要挟。

当年萧景铭以拨乱反正之名上攻建安城,随军时他们曾遭受过多次伏击,这样血腥的场面叶兰嫣也见过多次,没多久过去外面十几个黑衣人就已经死在刀下,侍卫还擒住了其中两个想要逃走的,地上倒了一片,空气里弥漫着一股血腥味。

李祺拉开那两个黑衣人脸上的面罩,叶兰嫣吩咐李祺好好审问,外院那儿冬青赶来,援军赶到,外头已经控制住了。

叶府派来的人到的及时,这时辰也不止是藤王府遭遇了这样的事,建安城中有好几个府邸被人闯入,只是没有藤王府外面这样的声势,夜色之中显得悄无声息。

很快那边李祺已经拷问出了结果,人是二皇子派来的,目的是要把叶兰嫣抓进宫去,倘若她反抗不从那就杀无赦,直接连性命都不用留。

“把那些衣服脱了,你们换上。”叶兰嫣看向地上那十九具尸首,忖思片刻让侍卫把衣服脱下换上其中十五件,随后带着青冬回了主院。

......

半个时辰后,藤王府陷入了一片死寂,而此时的宫中,乾清宫外满是火光,宜郡王的人在内,二皇子的人在外,两军僵持,二皇子身着甲胄站在一排士兵后面看着宜郡王,语气偏冷,带着劝阻:“大哥,父皇封你郡王,封地淳安,你安安心心的做你的郡王,何必还要回来。”

“你带这么多人是什么意思。”宜郡王这才刚刚威胁过被封为太子的三皇子,转眼就被二皇子带来的人围堵,这宫墙外如今都是二皇子的军队,也就是短短一炷香的时辰内,何府和齐王府都遭到了伏击,何太傅的家眷已经被抓入宫用来要挟。

“没别的意思。”二皇子看站在他身前的连总兵,“父皇早就废除了大哥,你又何必多此一举,最终都是徒劳无功,还不如留在淳安。”

“放肆。”宜郡王难得的有了一些威严,他怒瞪着二皇子呵斥,“你这是要反,父皇还在殿内你就敢带人前来逼宫,谋逆之罪死不足惜。”

二皇子呵呵笑了,他身后这么多人自然是要反,难道还是入宫护驾不成,只是开口的话未必如此:“大哥带这么多人驻守建安城实为不妥,就算父皇如今没工夫管,这旨意大哥还得守,眼下宫里也没你什么事,二弟我只是奉旨行事,请大哥离开建安城罢了。”

“二弟如今这样的阵仗,图谋不小。”都是心知肚明的事儿何必讲的自己多高尚,宜郡王冲着皇位来的,难不成这些兄弟不是。

“大哥再这样下去可就是抗旨不尊了。”二皇子笑着,脸上的神情却显得阴郁,“不知道大哥这一趟回来,有没有把郡王妃和小世子安顿妥当。”

“二弟不必拿这个威胁本王!”宜郡王看起来信心十足,“天黑时城外已经逼近二十里,如今兵临城下,我看二弟你还是束手就擒的好,不要再做无谓的争斗。”

宜郡王话音刚落,跟随他多年的幕僚匆匆赶到了他的身后说了几句,宜郡王脸色大变,难以置信的看向二皇子:“你!”

“嫂子听闻大哥身负重伤,已经被擒,带着孩子纵身跳崖了。”二皇子轻啧了声,有些遗憾,“本来还想带着嫂子他们来与你一家团聚。”

宜郡王心口一疼,脸色跟着满是痛楚,他捂着胸口踉跄了一下,用剑柄支撑着自己站稳,耳中嗡嗡一片,他不是派了人早早护送妻儿前往淳安躲藏,眼下早就应该到了,怎么会!

想到此宜郡王蓦地看向回禀他这件事的幕僚,你字才刚出口,下一刻,一柄匕首直朝着他胸口刺过来。

适才还低着头一副恭顺样子的幕僚此刻面露凶狠,半点都没有过去听话殷勤的样子。

失魂之际他根本躲闪不及,身旁的侍卫替他挡了一下,侧身之际,匕首没到胸口直接没入了他的腹部,绞痛传来,侍卫一掌推开了那幕僚,幕僚握着的匕首也被抽离开他的腹部,鲜血顿涌。

“郡王!”

“撼儿!”

皇后的惊叫声和周遭侍卫的声音混在了一起,幕僚被人拿下,宜郡王死捂腹部苍白着脸色被人搀扶着,皇后冲下来拨开侍卫到了宜郡王身旁,看他满手的血气的浑身发抖:“太医呢,太医,赶快叫太医!!!”

二皇子哪里会站在那儿等他们叫完太医包扎完伤口,他对宜郡王受的那一刀不是很满意,当年太子册封后他就安插了人过去,这么多年过去已经成功取得太子信任也办了不少事,眼下却没有将他一刀毙命实在是可惜。

“你们要做什么!”皇后转身看到逼近的人失声呵斥,“放肆,你敢伤你兄长,谋逆之罪当斩!”

“母后年纪不大眼睛却花,伤大哥的人可不是我。”二皇子呵呵笑着,身后的人已经朝着他们走去,越逼越紧,“既然受伤了就该到一边呆着,大哥要是还挡在这里,休怪刀剑无眼,伤了性命。”

“你!”宜郡王指着他满手的血,“好狠的心。”竟然连他妻儿都逼死了。

心不狠怎么当皇帝,二皇子把他的话听做是恭维,直接下令将他们团团围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