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小哥俩见爸爸回来了,瞬间抛弃心爱的小姨,起身扑到爸爸的怀里。

“爸爸,小姨给我们买了好多好吃的。”小佑很开心的伸出小手比划着,看那大大的圆形,似乎真的很多。

“可妹妹不吃。”小佐很郁闷,这位小哥哥,习惯了有吃的要有福同享,现在有了妹妹,他也想一视同仁,可惜妹妹不领情,不理自己。

“我们小佐真是个好哥哥,还记得有好吃的给妹妹呢?”不管没满月的闺女能不能吃东西?宋长林决定先表扬儿子,这是好习惯,一定要让孩子保持下去。

“爸爸,我也给妹妹了,我也是好哥哥。”小佑忙举着小手表功,他也给了哦,只比哥哥晚了一点点。

“好好好,我们小佐小佑都是好哥哥,妹妹现在还小所以不会吃,等大一大她就会吃了,到时候,你们帮妈妈一起照顾妹妹,好不好?”当爸的开始忽悠儿子,准备给媳妇找俩个小助手,好让媳妇轻松点。

一起照顾妹妹?感到责任重大的小哥俩,兴奋的点着头,恨不得明天妹妹就能‘大一大’,他们好照顾妹妹吃东西。

张巧珍正好笑的看着,三姐夫忽悠俩外甥,突然感觉有人碰自己?一转头,见丈夫一脸讨好的看着自己,她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转身进了厨房,去帮父亲做饭。

满脸笑嘻嘻,不是好东西,她才不理他呢。

166第 166 章

翘起的嘴角无奈的垂下,媳妇还是不理他。一转身,见刚刚还和自己哥俩好的三姐夫,已经进屋看他媳妇去了,于俊达没辙的挠挠脑袋,准备去继续哄媳妇。

“爸,做饭哪,我帮你。”这位笑眯眯的跟进了厨房,把手里拎着的菜放到一边,接过媳妇正在洗着的茄子,就开始使劲搓。

张父见老姑爷跟了进来,心里挺高兴,边把鱼放到锅里,边笑着对于俊达道:“我去接孩子的时候,见道口有卖鲶鱼的,想到家里还有茄子,就买了几条鲶鱼,晚上我给你们鲶鱼炖茄子,这菜可是馋死老爷子。”

张父嘴上说着,心里还不住的感叹,怪不得俩闺女都喜欢上大城市待着,这地方是好,要啥有啥,比家里方便多了。

“那感情好,我最喜欢吃爸炖的鱼了,上次回去都没吃够。”嘴里捧着老丈人,这位眼神继续瞟向媳妇。

张巧珍看都懒得看他,直接打开他拎回来的袋子,见里面有两样青菜,还有一只烤鸭,她笑着对自己爹道:“爸,姐夫买烤鸭了。”

“这长林,家里这么多肉呢,咋又买烤鸭了?”这几天,张老爹是充分的体验到,三闺女家的伙食好了,怪不得四丫住了半年,回去都胖了,顿顿不离肉,能瘦才怪?

“我爱吃。”张巧珍得意的朝父亲扬了扬下巴,转身美美的去剁烤鸭。

看了眼剁着烤鸭,还不忘往嘴里放块肉的老闺女,张老爹哼哼道:“你姐夫就能惯着你。”给俩孩子买蛋糕还不忘四丫这份,真当她是小孩呢。

“谁让我是他妹妹?我三姐两口子愿意惯着我,我就是在这住一辈子,他们也不带嫌我烦的,到时候我俩外甥一个外甥女,咋地不能有一个伺候他老姨的?”这位看三姐家孩子多,连后路都给自己想好了。

正在掰茄子的于俊达手里一顿,想想宋长林两口子对四丫的态度,越想越觉得这事有点悬,还没等他说啥呢,盖上锅盖的张父,回头瞪了闺女一眼:“少打我外孙子的主意,明天没事麻溜回家,好几天不开店,要不要你那生意了?”时间长了,人家不得以为她这是不干了?

被骂的张巧珍不满的嘟着嘴,放下手里的刀,她拿着个鸭中翅就往外走:“小佐小佑,小姨给你们拿肉肉吃了。”哼,又说我,不是有个干活的吗?本姑娘还不干了呢。

看着扬长而去的老闺女,张父对于俊达无奈道:“这丫头被我和你妈惯坏了,在家里动不动就使小性,骏达,你别和她一般见识。”当爹的也心疼闺女,可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他又不能时时刻刻看着闺女不受欺负,只能明面上多说说自家闺女,希望女婿看在他们老两口的份上,能多让着闺女点。

“爸,您别说了,巧珍挺好,真的挺好,是我不好,让她受委屈了。”媳妇在家里爸妈惯着,姐姐姐夫惯着,嫁给自己后却什么都要委屈着,结婚两年,他都不知道媳妇爱吃烤鸭,自己真不是个称职的丈夫。

“委屈啥?你一天也不容易,她那小脾气确实挺大。”所有的错都是闺女的错,只要不是太过分的,张父对女婿一向坚持这个原则。

以前听老丈人说媳妇,他嘴里往自己身上埋怨,心里却多少有些解气的感觉,现在再听,发现自己确实小心眼,媳妇跟自己赌气回家,不但得不到个安慰,还被老丈人骂,他这罪魁祸首有啥可得意的?

面对笑呵呵劝着自己的老丈人,于俊达心中有愧的道:“爸,以前是我不好,其实那个店真不行了,我还死不承认,成天和巧珍吵,让你们也跟着操心,我姐夫今天说我了,主意也帮我想好了,这次回去我好好和巧珍过日子,再不让你们跟着担心了。”

见对方态度不似作假,语气表情和以前也截然不同,张父这心里说不出的感慨,这真是关键时刻才能看出谁亲谁近,在家里闹腾了那么久,来了一下午就知道自己错了,可见长林下了多大的功夫,他这三女婿,比自己这当爹妈的都强。

老爷子心里感激宋长林,脸上却继续笑着道:“都是儿女,只要你们好好过日子,我们也就放心了,有啥操心不操心的。”拿出兜里的菜,他笑着问起下午的事,也想知道长林帮着想啥招了。

不说于俊达,和老丈人汇报着姐夫的聪明和伟大,再说宋长林,一进屋就见媳妇期待的看着自己,他笑着先看了看闺女,然后坐床边小声的说着下午的经过。

正说到一半,张巧珍进来了,她晃着手里的鸭中翅,笑着对俩外甥道:“来小佐小佑,爸爸买的肉肉,可香了。”拽下上面嫩嫩的肉,她塞到了俩孩子的口中,见俩小家伙开心的扬起笑脸,她也跟着露出满足的笑容。

宋长林看了眼媳妇,转头对张巧珍道:“俊达呢?”

“在厨房当孝顺姑爷呢。”语气漫不经心,内容倒是酸气扑鼻。

宋长林忍不住笑,而后轻声道:“下午我们哥俩谈了一会儿,他已经跟我保证了,那个店不开了,就算扛麻袋当力工,也不让你跟着上火了。”

正笑着的张巧珍,眼睛刷一下就红了,她真以为今后的日子,会一直那么僵持下去,等到自己的耐心耗尽,等到两人的感情耗没。

“小姨?”俩孩子正张着小嘴等着吃呢,结果见小姨眼睛红了,这是怎么了?

“小姨没事,小姨喂你们吃肉肉。”张巧珍抽了抽鼻子,含泪笑着喂俩孩子吃鸭肉。她不知道,明明姐夫已经把丈夫说通了,自己心里咋还觉得这么委屈?不是没事了吗?

看着她这样,宋长林两口子心里都不好受,同时对于俊达的气又多了一分,好好的四丫,都被委屈成啥样了?

“四丫,姐夫不知道你对那个店是咋想的,不过我觉得,就这么黄了确实可惜,里面的本钱也不小,所以我下午领着俊达,去市里的洗车场看了看,我是这么想的,可以试着加个洗车的项目,投入有个几百块也就下来了,两样一起干,能把修车的生意也带动一下,俊达也挺中意这个买卖,而且他也和我保证了,这个生意要是再不行,干俩月他就不干了,一定不会像以前一样,死守着不放,我觉得,咱们可以再给他个考察的机会?”

张巧珍眼里的泪水,再也忍不住的夺眶而出,她手里拿着鸭骨头,用袖子擦了擦脸上的泪水,哽咽的对宋长林道:“姐夫,谢谢你了。”

谁都不知道,她心里有多无助,父母都跟着心疼那两万块的本钱,亲戚朋友虽然也觉得这么下去不对,却又想不出什么办法,而且这么多的钱,更怕参与了,以后落埋怨,只有三姐夫,不但伸手管了,还连办法都想好了?想到这,张巧珍更想哭了。

“谢啥谢?就你这么一个妹妹,你过不好我们谁都不好受,对了,俊达现在满心都觉得对不起你,你趁这机会多委屈两天,但也别太过了,把人再伤了。”正直的姐夫认为,有些人一定要给个教训,否则不是太便宜他了?

张巧珍扑哧一乐,看了眼床上的姐姐,低声坏笑道:“姐夫,你对这个挺有研究啊。”

“臭丫头,心情好了就开始取笑你姐夫,快去洗洗你那爪子,一下油。”张巧芳好笑的看着恢复活力的妹妹,这丫头,还是这没心没肺的样子,让人放心,忧心忡忡真不是她的风格。

见妹妹吐了吐舌头,跟火车头似的,带着俩儿子跑了出去,坐到床头的张巧芳,拿脚蹬了蹬床边的丈夫,歪头笑道:“圆满完成任务,值得表扬。”她以为丈夫只是帮着说通不开店,没想到连办法都给想好了?太像样了。

瞅了瞅关上的门,宋长林一把握住媳妇使坏的脚丫,语气期待的道:“值得表扬?有奖励?”

“有。”张巧芳很肯定的点头,而后笑眯眯的道,“不过要俩月以后。”她目前的状况,有心无力啊。

满腔的喜悦化为泡影,宋长林不甘心的站起身,捧着媳妇的脸就啃了下去。

长林兄,你又忘了,你媳妇没洗脸吗?

167第 167 章

这一晚上,于俊达围前围后想讨好媳妇,可他媳妇虽然没冷嘲热讽,脸上却也没个乐模样,眼瞅着要睡觉了,他暗暗松了口气,心想着两口子关上门,他赔礼道歉也能拉下脸来,想的挺好,事实上也确实是小两口一屋,谁成想他媳妇不配合,人家根本就不想听他赔礼道歉,背对着他往那一趟,准备睡觉了?

“巧珍,媳妇,别生气了好不好?我错了,姐夫下午都把我说了,我真知道错了…”他这磨磨叨叨说了一堆,那边也没个反应,等他凑过去,想把媳妇搂怀里近乎近乎,那位蹭一下坐起来,炸庙了:“你有完没完啊?因为你,我被我爸我妈骂了一下午,气的我头疼胃疼肝疼,全身上下没一个地方不疼,现在就想好好睡一觉,你还拦着不让,还想咋样?”想到爸妈处处向着对方,张巧珍委屈的又红了眼。

于俊达没想到,自己几句话就要把媳妇说哭了?再想起丈母娘两人中午的态度,估计下午是不会轻饶了媳妇,本就理亏的他,顿时不敢吱声了,眼瞅着媳妇背对着自己又躺了回去,他憋着满肚子的道歉话,看着对方的后脑勺,就那么目视着媳妇睡着了。

第二天,吃过了早饭,他照旧和宋长林去公司,半道上把自己的设想说了一遍,然后满心无奈的和姐夫诉苦:“我昨晚想和巧珍赔礼道歉,可她不理我。”唉,丈母娘也真是的,老骂媳妇干啥?瞧把他媳妇气的,都懒得和自己吵了。

这位完全忘了,据说心情不好的张巧珍,昨晚就着那烤鸭,多吃了一碗饭。

心里暗赞四丫好样的,宋长林一脸同情的道:“女人生气你就得顺着她哄,有一次我把你三姐气着了,她一个星期都没搭理我,你说对自己媳妇,你还不敢来硬的,真弄哭了也是自己心疼,唉,你就忍忍吧,谁让咱错了呢?”

于俊达深有感触的点了点头,真心道:“本来就是我错了,姐夫你放心,我保证打不还口骂不还手,一定会让巧珍消气的。”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残酷的,直到第三天,两口子在张母和宋长林的陪伴下,去了医院,他媳妇都没理他。

这去医院是张巧芳提议的,于俊达来的前一天晚,她借着让母亲休息一天的名头,半夜给妹妹看了看,最后发现,这丫头除了因为过于生气,有点肝气郁结,妇科上啥毛病没有。

既然不是妹妹的毛病,她估计就是妹夫的问题了,正好这次俊达也来了,她就提议,让两人去医院一起查查,毕竟孩子是大事,真有问题,咱有病治病,没问题也能落个心安。

其实在县里的时候,张巧珍就去检查过,于俊达倒是没去过,他觉得男人去医院检查这个,好像暗示他某方面不行,实在是有点丢脸。

听到三姨姐的提议,他刚一犹豫,就见媳妇狠狠的怒视着自己,大有你不去咱们没完的架势,再一想,媳妇要和自己去检查,侧面说,也是想回去后,俩人OOXX继续造人?这想法一冒出来,他二话没说,点头就去了,也让张巧珍紧绷着的脸,缓和了不少。

去医院还找周海燕,连拍片再化验好一顿检查,得到的结论是,没事,俩人一切正常。

心里说不上是啥感觉,张巧珍恨不得真检查出个小毛病,自己吃点药就能好的那种,也比这无解的答案强。

见这俩人一脸的郁闷,那大夫好笑道:“没毛病还不好?有时候这孩子也和情绪有关,你越着急他越不来,你们放松情绪,养好精神,孩子早晚会来的。”本想开点药,看在周海燕的份上也算了,没毛病吃什么药?回家继续努力吧。

小两口回到家,把结果和张巧芳一说,张巧芳心里的云彩彻底揭过,语气轻松的道:“我看人家大夫说的没错,你们俩就是太紧张了,刚结婚就忙着租房、开店,一天张张罗罗的不消停,刚正常点又开始天天吵,家里这闹腾劲,孩子才不想来呢。”只要俩人身体没毛病,早晚会有的,张巧芳同志非常看得开。

小两口一寻思,也是这么回事,见丈夫眼含歉意的看着自己,张巧珍甜甜的翘起嘴角,气也气过了,冷也冷过了,现在她要重整心情,准备生宝宝。

终于,宋长林开着车把这俩祖宗送走了,不仅张父张母松了口气,连宋长林都觉得轻松了不少,光小姨子自己在这,他没啥感觉,妹夫在这可要他陪着,这几天他啥都没干,就陪着妹夫四处洗车了,现在他们公司的车往那一排,在阳光下直反光,那真是倍儿干净。

这小两口走了,家里一切又恢复了正常,老两口在家伺候孩子洗衣做饭,宋长林继续上班。

一晃儿,张巧芳的月子过去了,张母俩人又住了几天,见闺女做饭伺候孩子啥都行了,女婿也说,今后接孩子的活他去干,这俩人放心的准备回家了,家里空了一个多月,俩人也是真惦记了。

丈母娘两口子在这忙了一个多月,宋长林也不可能没有点表示,和媳妇研究了一下,他拿着钱给丈母娘买了对金耳环。

那年头的老太太都有耳眼,可基本上家家儿女多,能带上金的却不多,有条件的,带个银耳钉,没条件的,塞根扫帚棍,免得时间长它长死了,张母算是有条件的,可耳朵里的银耳钉,也是带了多少年的。

见长林拿出一对黄金耳圈?老太太顿时就急了:“你这还当不当我是你妈了?我给自己闺女伺候月子,你给我买这个干啥?”

张父也难得的皱起了眉头,不悦的道:“长林,赶紧送回去,你这样我和你妈今后还咋来?”女婿这也太外道了?

“哎呀妈,谁说这是伺候月子才给你买的?你看看你闺女我现在日子过的,家里楼住着,外面公司开着,我给自个儿妈买对金耳环又咋的了?要不是怕你骂我,长林连项链都买回来了。”不顾母亲的阻拦,张巧芳拿起耳圈,给母亲带到了耳朵上,而后把张母的身子调了个个儿,笑指着镜子里的人影道,“妈你看看,金灿灿的多精神?回去也让村里的人瞧瞧,你闺女给你买金耳环了。”

连撒娇带卖萌的,终于让母亲把耳环收了,张巧芳暗暗对丈夫竖起拇指,示意这耳圈挑的好看,够实诚。

其实他们两口子的条件真不错,可两边的父母都怕拖累他们,平时买个吃穿什么的,老人没意见,太贵重的东西?那就擎等着挨骂吧。

168第 168 章

老太太虽然心疼钱,可最后一句话确实让她有些心动,年轻时没少眼气那些生儿子的,这次回去让他们好好看看,我生不出儿子咋了?闺女照样给我买金耳环。

带着这显摆的想法,张母乐呵呵的和老伴回家了,看着自个儿妈,那腰板比来时都直溜,张巧芳心里好笑,她妈还是第一次露出小孩脾气,难不成真的应了那句话,老小孩,小小孩?

见丈母娘走了,想到明天起,就要媳妇自己在家带孩子了,宋长林趁着晚上的功夫,把自家的衣柜又倒腾了一遍,收好了媳妇的绣面、绣线放到门口。

第二天早上,他领着俩儿子上幼儿园的时候,顺便塞到了车里,准备拎到公司去。

留在家里的张巧芳,收拾完屋子,见闺女也睡着了,她从床垫下面拿出没绣完的绣面,悠哉的坐那看着电视,继续绣花。

得意的想着:家里这一亩三分地是女人的天下,丈夫就是再翻腾,自己不想让他知道,他也找不出来。

瞅着手里这仅剩的绣面,她暗暗合计着闺女的月份,琦琦还有十八天满两个月,孩子怎么也要两个月了,她才放心推出去。唔,要省着点绣,不然后几天该没事干了。

对于刺绣,她现在是越绣越顺手,越绣越来劲,更在和丈夫的斗智斗勇中,找到了无穷的乐趣,所以,她是真的爱上了刺绣,并准备一直绣下去。

因为孩子小她出不去,所以俩儿子暂时由宋长林接送,好在幼儿园也不是掐点放学,早点晚点都一样。

瞅了瞅时间,估计丈夫快把儿子接回来了,未免露馅,张巧芳收拾好自己的东西,粉饰太平,然后抱起咿咿呀呀的小女儿,娘俩去窗前接那爷仨。

“一帆,你看,我妈抱着我妹妹在那看咱们呢。”小佐一抬头,就看到窗前站着的母亲,他兴奋的拉着身边的一帆,指给对方看。

今天回来的不是爷仨,是爷四个,自打小琦琦满月后,清醒的时间多了,脸上的笑容也多了,小哥俩咋瞅妹妹咋可爱,天天到班级显摆,他们有个可爱的妹妹,一帆听的心急,抓住自个儿妈,也吵着要妹妹。

高秀芝被闹得没办法,最后直接告诉儿子:“小佐和小佑不都是你哥哥吗?所以他们俩的妹妹,也是你妹妹,咱们有妹妹,不用再生了。”一个都够呛,再生,让她拿啥养?

一帆一听,觉得很有道理,小家伙退而其次,开始吵着要看妹妹。

当时张父张母都在,高秀芝怕来了,仨孩子闹闹哄哄的让老人烦,就一直没让过来,今天听说俩老人走了,这才让宋长林先把孩子领回来,她晚半个小时再回来接。

小一帆本就急着看妹妹,听小佐这么一说,忙扬起小脑袋往上看,可瞅了半天,只能看到张巧芳怀里抱着个小包,剩下的他啥也看不到,心里一急,他迈着小短腿就往楼里跑。

小佐小佑一看,也撒腿跟上,宋长林这当爹的,一胳膊上挎了三个小书包,忙迈大步跟了上去。

三个孩子你追我赶,连平日里腿懒的一帆也不喊累了,跟头小老虎似的冲上了三楼,到了三楼一看,门开着呢?终于要见到妹妹的小家伙,激动的进屋就喊:“妹妹呢?我妹妹呢?”

小佑一听不高兴了,皱着小眉头瞪了过去:“这是我妹妹。”不是你妹妹。零食玩具能一起分,妹妹可不行。

小佐忙拉住一帆,伸手去捂对方的嘴:“小声点,你别把我妹妹吓到。”经过一个多月的时刻叮嘱,小哥俩都清楚的记得,妹妹小,不能声音大。

听说会吓到妹妹,一帆自觉的降低了声音,拉下小佐的手,他理直气壮的对小佑道:“我妈说了,你们妹妹就是我妹妹,没错。”妈妈不会骗他的。

抢人妹妹还能这么理直气壮?小佑气愤了,刚想回嘴,就被出来的张巧芳出声打断:“你们仨都是琦琦的哥哥,别吵了,快拖鞋进屋。”一个妹妹还能分赃不匀?又不是媳妇,真是。

好笑的摇着头,她伸手接过丈夫手里的书包,逗趣的道:“今后咱琦琦要是再上学,你就可以改行卖书包了。”同一款样式的书包,他挎了仨,可不就是卖书包的?

瞅着媳妇幸灾乐祸的笑脸,宋长林深深的瞥了她一眼:“到时候去接孩子的估计是你,咱俩谁是卖书包的?”傻老婆。

呃,好像是啊,她怎么把这茬忘了?

人都说生个孩子傻三年,宋长林终于在媳妇身上,见到点傻乎乎的样子了。

看了眼脱鞋进屋的仨小子,他低声对媳妇道:“我先走了,秀芝下班过来接孩子,你看着点一帆,免得他没轻没重碰到琦琦。”俩儿子经过多番叮嘱已经习惯了,那孩子可不懂。

张巧芳笑着点了点头,摆摆手送丈夫出去,然后转身进屋,就见到自家二儿子,冷着小脸拦在床边,正给一帆定规矩呢:“不能摸妹妹的脸,更不能碰她的眼睛和头发。”

“你们也不能碰吗?”一帆觉得,不碰可以,但他要求个公平,都是哥哥,不能别人有的自己却没有,那不是亏了?

“我们也不能碰。”小哥俩严肃点头,爸爸说了,他们的手没轻没重,碰了的话,妹妹会很痛。

“好,我也不碰。”

仨孩子终于讲明白条件了,转身一排排趴那看妹妹。

“她头发好短。”不知道是不是小男孩都关注这个问题,一帆有些失望的发表意见。

其实小哥俩也是这么想的,不过在外人面前,总要维护自家琦琦,所以他们俩很急切的解释道:“她还小呢,我小姨说,我妹妹的头发在这么大的孩子里,是最好的,明年我妈就可以给她扎小辫了。”

张巧芳见俩儿子都摆平了,她放心的去厨房拿水果,等端着水果一出来,就听到一帆很惊讶的道:“妹妹和班里的王佳佳一样,都没有小鸡鸡呀?”

张巧芳大囧,穿着开裆裤的闺女被看光了?琦琦,妈对不起你。

怕孩子小,再过多好奇,她急忙往屋里走,还没说话呢,就听小佐淡定的道:“长了小鸡鸡那还叫妹妹吗?那是弟弟。”没常识。

“哦,也对。”一帆赞同的点了点头,而后不在关注小鸡鸡的问题,开始问妹妹吃什么,喝什么,他家里还有小饼干,要不要给妹妹拿过来?

听着俩儿子的一一作答,孩子妈暗暗抹去头上的冷汗,深深觉得,自己是有点傻了,儿子一句话就搞定的事,把她犹豫了半天,真的是年龄大了?

晃去脑中不靠谱的想法,她把水果放到一边,领着仨孩子去洗手吃苹果,然后坐到床头看着闺女。

也许是小一帆,第一次见到这么小的孩子,新奇之下,急着了解对方的习惯,以至于各种问题层出不穷,把张巧芳听的满头大汗。

她保持着高深莫测的形象,闭嘴听着儿子的对答,心里不住的下沉,真切的感受到那句‘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拍在沙滩上’的至理名言,难道自己真的老了?

当晚,孩子们都睡了,她蹭到丈夫身边,委屈的求助:“长林,今天一帆来问了好多问题,把我都问晕了。”还好有儿子。

“问什么了?”宋长林把媳妇搂到怀里,很享受对方的投怀送抱。

“问琦琦为啥没有小鸡鸡?”

宋长林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到,他蹭的一下坐起了身子,瞪圆了眼睛看着媳妇:“他咋知道的?”难不成闺女被看光了?

“大热的天,闺女穿着开裆裤呢。”清醒的时候小腿乱蹬,有啥看不到的?在丈夫身上,张巧芳终于找回了自信,她就说嘛,自己有真气护身,怎么会老呢?果然是想多了。

“哦,对。”孩子爹反应过来,他闺女才一岁,不怕看。放心的平躺到床上,他单手搂回媳妇继续问:“你咋说的?”

“没等我想好说啥呢,小佐告诉他了,有鸡鸡的就叫弟弟了,不叫妹妹,然后一帆就不追究了。”她还以为那孩子会刨根问底儿呢,脑子里冒出一堆男女差异,还合计着哪个适合说,免得误导孩子。

“咱儿子脑袋就是够用,有我当年的聪明劲。”孩子爸洋洋得意,语气里有着说不出的自豪。

张巧芳鄙视的瞥了眼丈夫:都忘了闺女穿开裆裤,哪聪明了?儿子这么聪明还是自己的功劳,天天灵气滋养着,不聪明才怪。

得意完,宋长林又想起一帆的问题,小鸡鸡?

心里的小火苗冉冉升起,他侧身面向媳妇,闲着的手放到对方身上,慢慢下滑。

“干嘛?”恢复信心的张巧芳,迷迷糊糊的刚闭上眼睛,就被这手给摩挲醒了。

“没事,你睡,我就是研究一下,你有没有鸡鸡。”

张巧芳嘴角抽搐,无语的看向丈夫:你还能再幼稚点吗?

其实琦琦都快一个半月了,她的身体早就没问题了,有问题的是,他们家床上仨孩子,小哥俩满打满算才四岁,原先一直和妈妈睡,现在有个妹妹就把他们分出去,俩孩子会怎么想?

所以为了家庭和睦,他们这一家五口,都挤到一个加长的大床上,现在你这么折腾,也不怕把孩子们都震醒了参观?

见媳妇的眼神瞟向孩子,宋长林很无奈的道:“想啥呢,闺女才一个半月,我能干啥?”媳妇身体都没恢复好呢,他有那么禽兽吗?

再见对方眼里那明显的不信,他也看了眼仨孩子,而后低声承认:“我就是想,你要是困了,我就研究研究你,你要是没困,就帮着研究研究我。”说着,拉起媳妇的手放到身体某处,很真诚的保证道,“真没想干嘛。”他都三个多月没吃肉了,这想法不过分吧?

考虑到丈夫近几个月的不易,张巧芳心里一软,她侧过身子,决定助丈夫‘一臂之力’。既然没想吃肉,那就给点汤吧,人家都要俩月,自己也不能太过不同吧?

169第 169 章

小琦琦真的很可爱,这孩子和两个哥哥一样,只要不是委屈了,她绝对不哭,虽然还不认人,却见到人就笑,甜甜的笑容,当天就把一帆给征服了,从那以后,他每天都吵着要来看妹妹,还尝试着和张巧芳商量,想把妹妹领自己家待两天,被对方以高秀芝没奶驳回。

这孩子心里埋怨,他妈为啥没奶?后来想着,没鱼虾也好,反正住对门,他也能天天看到,谁成想,这幸福的日子,才坚持了半个月,就让前来看病的宋父宋母给打断了?

被母亲用胳膊硬夹回屋里的小一帆,气愤的瞪着对面的房门,心里暗暗把老头老太太的形象,打了无数个叉:走了一对,又来了一对,你们还让不让,我和妹妹好好的相亲相爱了?

当初宋长霞到家后,就把兄弟媳妇的话,跟自个儿妈说了,这让身上有病,心里发慌的宋母,直接红了眼:“我就知道,等我真有病不能动的那天,你们谁都不行,还得我二儿子两口子管我。”

枉费她给小儿子操碎了心,可知道自己有病,她连长荣的一袋奶粉都没看着,生他有啥用?

平日里的老太太,绝对不会当着闺女的面说这个,可这次她是真怕了,她都觉得,自己就算得个急病,直接两眼一闭两腿一蹬,都比躺炕上要人伺候着强,前两天下个地还让老伴扶着,真瘫炕上是啥样?她连想都不敢想。

知道她妈有病心焦,宋长霞也没往心里去,好声好气的哄着,然后还说了小侄女怎么可爱,小哥俩怎么喜欢,让宋母这心宽敞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