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墨白垂下眼睛,低声道:“在藏书阁里看的。”他的睫毛既浓且长,垂下眼睛时就如同两片蝶翼,在眼睛下拖出长长的阴影。

罗靖看着那两片微微颤动的小翅膀,道:“你说的藏书阁,到底在什么地方?我怎么到处都没有找到?”离开寺庙前他到处都搜过了,别说藏书阁,就是连佛经都没找到一本。乐山寺那破败之地,房子统共就那么几间,半倒不倾的,一眼能看到底,哪里能藏得了书。他怕有地下机关,连庙里铺的石板也挨块儿敲过听响,并没找到什么。

沈墨白抬眼看他:“就在佛像后面啊。很小的一扇门,大约被帷幕挡住了,将军没有注意。”

罗靖盯着他的眼睛,缓缓道:“别说佛像后面,就是佛像肚里我也找过,根本没有什么门。”那墙是他到处敲过的,实实的心,绝没有什么密室。

沈墨白诧异地看着他:“确实在佛像后面的墙上,只要用力向左右推,就能推开。”他怕罗靖不相信,又解释道,“寺庙是依山建的,墙壁后面就是山石,我想那藏书阁就是在山腹中挖出来的石室,里面大得很呢。”

罗靖没有再说话。他已经隐隐猜想得到,这个藏书阁并不是什么人都能找到的。想到那疯颠道人称其为虚灵阁,又极为诧异沈墨白竟能打开,想来,这藏书阁必是个神秘之地,而且,大约也并不像沈墨白所想,是建在山腹之中。

碧泉一直静静站在一边,直到这时才道:“爷累了一天,我去收拾饭菜,爷早些用饭休息。这些东西,明日再来收拾吧。”

罗靖伸了伸腰,笑道:“不过是打猎,累什么?也好,你们也担心一整天了,大家都早些休息的好。”他话还没说完,外面已经有脚步声进了院子,却是韩阑青衣便服来访。罗靖知道他是为了今日西山围猎而来,一面让座,一面示意碧泉去门外把守。

韩阑一坐下身,不曾开言,先瞥了一眼沈墨白。他知道碧烟是罗靖的人,但沈墨白只是在边关见过一眼,说是罗靖请来的风水先生,为母亲择墓的,却不知为什么现在到了京城还带着他。罗靖知他意思,转头道:“烟儿,把沈先生的饭端到那边房里去吧。你也在那里吃,不用过来侍侯了。”

碧烟知道罗靖的事情向来不喜女人多问,若是没有沈墨白,不必罗靖吩咐她也会自行避开,可此时罗靖将她与沈墨白置于同等之地,却教她心中极不舒服,轻轻应了一声,却只端了一碗饭和一碗青菜就要走。罗靖一眼看见,又推一碗荤菜过去:“把这个也端上。”

碧烟心中更是不悦,憋了口气,端起来就走,经过沈墨白身边,冷哼了一声:“沈先生,别站着了,走吧!”

韩阑看着两人出去关上了门,才急急道:“你可知为何今日郑王没有半点动静?”

罗靖这里也正觉奇怪,道:“我也在疑心,莫非是他发觉了我们…”

韩阑脸色阴沉:“听说是昨日他的王妃为他占卦,谓今日田猎不吉,因此他才称病没有下场。”

罗靖扬了扬眉:“这倒奇了,看来这位王妃当真有些怪异。”两次对郑王的行刺都是她卜卦占凶,郑王得以避过,这其中,就不只是巧合了。

韩阑正要说话,院子外面突然乱起来。两人同时侧耳倾听,只听马蹄声风一般自北边卷过来。这时天色还未尽黑,街道上行人不少,马上骑手一面鞭马飞驰,一面高声大喊:“七百里加急军报,闲人让路!”

韩阑与罗靖相互对看一眼,几乎是同时跳了起来:“七百里加急军报?北边!”

第15章 蜚兽

西北边陲,天高云淡,秋风送爽,正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可惜在这时又重聚在边关的罗靖和丁兰察等人,却半点也高兴不起来。

北蛮在签定和约之后不到半年就撕破了脸再度扰边,打了边关守军一个措手不及。虽然秋季草黄马肥正是北人南侵的好时机,但毕竟刚刚约和,这般无耻到坦然的出尔反尔,着实有些出人意料之外。且边关自丁兰察离开后颇有几分群龙无首,新任的守将是郑王门生,其实不是无能之辈,但一来初到边关根基未稳,终日里忙着将自己心腹安排下去,难免疏于防范,二来他虽有身手,少经战阵,北蛮突然来袭,攻进了外城,他便有些着慌,加以军中多是丁兰察旧部,主帅大胜而被夺了兵权,纵然他们只是吃皇上的粮饷,心中也多少有些不平处,总归不与新任主将一条心,指挥便难免滞涩。如此一来二去,北蛮有备而来,竟被它一口气攻破两处城池,百姓扶老携幼,仓皇而逃,一路上被北蛮砍杀的、被自己败军乱马踩杀的、甚至是累杀吓杀的,也不知有多少。幸得第三座吴城墙高河深,又得了消息备下强弓硬弩滚木擂石,堪堪将北蛮拒于城外,如今后退三十里,在城外山下驻扎。

仗打到这份上,郑王再是偏袒自己人,也不好说话了。守军弃城,主帅按例要问罪,亏得郑王居中斡旋,止问了个降职,调往别州做守将,重新起用丁兰察及其一干旧部,前往边关带兵。

吴城不甚大,胜在地处要塞,居高临下,城下是一条天然河,河水自远处的阴山流下,分了两条支流,如今北蛮大军便在三十里外另一条支流旁安营扎寨,显见是对吴城志在必得了。

罗靖站在城墙上远望。北蛮此次军容之盛,更胜于前。探子已得了消息,北蛮本有十五六个部落,其中有两三个部落势大,彼此互不相服,虽然有时一同南侵,也免不了各为各利,彼此掣肘。上次和谈,也是郑王着人先送了两个部落大礼,教他们提出收兵,这般来一个内反,北蛮大军也有些分裂,顺水推舟也就和谈退兵。不想他们大军退回草原,却有一个部落得了一匹神马。草原部族对马向来尊重,不少传说都与马有关,更说道草原之上有匹神马,毛黑如漆,汗赤如血,日行千里,夜行八百,其力能敌虎狼,若一声嘶啸,凡马无不俯首而至,王者现,神马方才出世,若能得神马,则能得草原天下。这虽只是传说,草原部族却无人不信。此次这部落不知用了什么手段,当真竟得了这般一匹马。该部落本为众部中势力最强者,又得了这神马,如虎添翼,其他部落无不倾心奉从,因此今年来侵,竟是前所未有地齐心。北人本骁勇善战,现下又得这神马,正是士气大盛,自然锐不可当。罗靖遥望过去,河流边营帐密密麻麻,直扎到山脚,正不知有多少人马。他虽是征战有年,临阵不畏,却也不由皱眉。北人悍不畏死,若不能击溃其士气,这仗,还真是难打。

城阶之上传来甲胄之声,罗靖一回头,却是丁兰察同着左穆走了上来,守城兵将纷纷行礼。丁兰察一眼看见罗靖,点头道:“你也上来了?看这形势,一时半晌,只怕打不退他们。”

罗靖也点头道:“北人此时气焰正盛,我们不宜直撄其锋,吴城墙高河深有险可守,还是相峙为宜。到天寒下雪,北人自然退兵。”

左穆点头附和道:“罗将军说的是。此时硬碰,损耗必多,杀人一千,自伤八百,非为上策,还是坚守的好。”

丁兰察看看眼前的两名年轻爱将,摇头苦笑道:“这是上策,但需有粮草支撑。吴城太小,恐怕供不起大军消耗三五个月。虽然军中无人掣肘,但白城转运使,却是郑王的人。”

罗靖与左穆默然。吴城地处要塞,地势前后皆狭,前方拒敌固然甚易,后方被断却也不难。吴城身后百里便是白城,一切粮草供给,俱经白城转运,若截断白城一点,便是扼住了吴城的要害。白城转运使是郑王的人,就等于大军粮草根本,全在郑王指掌之间拿捏着,他若断了前方的供应,丁兰察十数万人再骁勇善战,也只能饿死在白城之中。若不想被人左右,只有趁着粮草尚充足之时出击,打退北人。然而正如左穆所说,硬碰硬的仗,纵然胜也也是惨胜。北蛮号称二十万大军,丁兰察手中实打实有十二万人,据险固守,见机出袭,必然有胜无败,然而若被迫摆开阵势硬拼,恐怕打完仗他也剩不下多少人了。郑王此时虽未有什么举动,却不啻是在他们头顶吊上了一柄出鞘的利剑,不知哪一天就会落下来。

三人都是默不作声,在城墙上踱了一圈。罗靖开口道:“大帅,我想今夜出城去探探北人虚实及周围地形,真要打起来也有个计较。”吴城周围的地形图他们自然是有的,但从未在此地作过战,自然还是亲眼看过才放心。

丁兰察有些踌躇。打探消息及地形是必须的,但让罗靖去,万一有什么损伤,他却舍不得。北蛮大营离此只有三十里,实在太近,出城打探,确实危险。罗靖见他不答,明白他的顾虑,不由心口发热,低声道:“大帅放心,属下只带十人,来去灵便,亦不走远,断不会有事。”

丁兰察知他脾性,拿定了主意的事就是死也要做到底,也只有点头道:“多加小心,我派人等在城外接应。”

罗靖应了一声,看日头偏西,便先下了城头,自去准备。此次在吴城扎营,其实是遣散了部分百姓,教军士入住民居,与平常不同,故而碧烟也得以前来,在城中觅了个小院,与沈墨白住下,碧泉出入军营方便,自在罗靖身边随侍。

罗靖回了小院,碧烟正在院中洗衣。罗靖扫一眼未见沈墨白,随口便道:“沈墨白呢?”

碧烟甩着手上的水道:“出去了,说要去城上看看。”

罗靖眉头一皱:“胡闹!城关是他上得去的么?”

碧烟跟随罗靖也有些日子,这些事自然知道,只是故意不与沈墨白说,由得他去白跑一趟,最好再被守城军士斥骂一番,若遇到粗鲁的被推打几下就更中下怀。罗靖何等精明的人,只消一转念便想到她的用意,微微沉了脸道:“他不通世事,你不说提点着,反而看他笑话,说出去我罗靖的人擅闯营防,成何体统?”

碧烟看他真冷下了脸,吓得不敢说话。她虽是爱罗靖爱到极点,却也怕他。碧泉在旁低声道:“爷,时候不早了,还是先检点东西,一会儿我去寻沈先生回来便是。”

罗靖看他一眼,知他是为妹子解围,正要说话,沈墨白却恰好从门外进来。罗靖瞥他一眼,冷冷道:“如今是在打仗,你到处乱跑什么?若被城防上当做奸细捉了去,有你的苦头吃!”

沈墨白一回来就被他劈头盖脸来了一通,不由怔了怔,站在门口不敢再往前走。罗靖眉头皱得更紧:“站在那里做什么?我能吃了你不成?过来!城防上有没有难为你?”

沈墨白摇摇头。城防上的士兵恰好是上次随罗靖押粮的人,还认得他,看看守将没有过来,便带他上了城墙一角向外看了几眼。至于碧烟所希望的什么训斥推搡,自然更是没有。罗靖面色这才稍缓,走进房中,一面检点武器一面道:“我要出城,你老实在房里呆着,再乱跑,我打断你的腿。”

他说得淡淡的,沈墨白却不由得打了个哆嗦,低声道:“我没有乱跑,只是觉得城外那山有些古怪,想去城头上望望。”

罗靖如今对他的话是十分重视,何况他出城查勘地形也须入山,闻言停下手上动作道:“有什么古怪?”

沈墨白细长的眉皱了起来:“远望一股黑气,说是阴气又不十分像。”

罗靖识得他这些时候,还是头一次见他皱起眉来,显然这山中黑气非同一般,略一思忖道:“不如你跟我一起出城,走近些看看。”北蛮军营在三十里外,夜色之中北人也不敢轻易离营,若不惊动他们,去看一看也还无甚要紧。

碧泉轻声道:“将军,沈先生骑术不精,万一被北蛮人发现,只怕…”沈墨白从前哪里骑过马,还是在京城那几个月罗靖教了他几回。马儿倒是跟他投缘,什么样的马背都上得去,只是一跑起来他便坐不稳。若真是被北蛮兵发现,他必然是逃不回来。

罗靖略做沉吟,道:“无妨,跟我一骑便好。此山近在吴城之旁,若真有什么蹊跷,须得查探出来。”看一眼沈墨白道,“你这宽袍大袖的,都穿不得,进来,我找件衣裳给你。”

沈墨白稀里糊涂被罗靖拽起房。罗靖砰一声关上了门,从行李中翻出一件紧身箭衣扔给他:“穿上。逃起命来也方便。”

沈墨白拿着衣裳还在发愣,罗靖已经不耐烦,走过去不由分说便拉开他腰带,将外衣剥皮似的扯了下来。他手劲太大,连里衣都扯歪了。沈墨白有些惊慌要退,罗靖双臂一收将他箍在怀里:“乱扑腾什么?”

沈墨白被他搂得动弹不得,只觉罗靖的呼吸滚热的直冲到脸上,连耳根也红了,结巴道:“将军,这,这——”

罗靖看他领口开了,露出一点儿秀气的锁骨,不由得有些嫌那衣裳碍事。不过他有分寸,知道此时是正事要紧,只是心思一动便收敛了回来,放开沈墨白道:“快把衣裳换上。”

沈墨白窘迫地看着手里的衣裳。他的里衣也是宽大的,手里这衣裳却是紧身箭袖,除非把里衣也脱了,否则根本穿不上。他迟疑了片刻,才走到床帷里面,背过身换衣。罗靖只听床帷里悉悉索索,心里不禁微微作痒,颇想也进去亲手给他换衣,想着从领口看到的肌肤晶莹细腻,不知那看不到的地方又是何等风情。正在胡思乱想,沈墨白已经走了出来。那件黑色箭衣穿在他身上,越发勾勒得腰细腿长,更衬得肌肤白皙如同美玉。罗靖上下看了他半天,直看得他彻耳根通红,才忽然笑了笑道:“还算像样。走吧。”

罗靖带的十人都是丁兰察亲军中的精锐,个个身手过人,更是一等一的好骑手,早已腰刀背箭,候在北城门口。此时已是三更,夜色如墨,众人马去鸾铃,蹄上包以厚绒布,个个黑衣黑帽,只在马尾上各系一小条白布做标记,黑暗之中悄悄将城门打开一线,鱼贯而出,全无动静。罗靖让沈墨白坐在身前,一手控缰,一手搂了他腰,在他耳边低声道:“不要作声,否则惊动了北蛮,大家糟糕。”

沈墨白此时一门心思都放在那山中黑气上,乖乖由罗靖摆布,轻轻点了点头。罗靖心中大悦,一抖马缰,率先奔出。

吴城出城门二十余里,便是山脚,再过五六里便是北蛮营地,灯火通明,有士兵巡逻不停。罗靖一行人借着树木阴影遮身,悄无声息,直走到火光范围紧外边,遥遥张望。黑夜之中看不清楚,只见一顶顶牛皮帐篷密密麻麻连着,也不知有多少。罗靖思忖片刻,低声道:“分散开来,五人去探敌人营地,五人在附近察看地形,不要深入,若有动静,立刻返城,大帅安排了人接应。”

这十人都是跟着丁兰察久经战阵的,不必罗靖多说便已明白:所说探营,就是打探敌人粮草屯于何处,将帅如何安置,扎营布置有无破绽等等;察看地形,便是寻找有无路径可通往敌后,或有无地形可供伏击之类。当下各自散开去行事。罗靖自己一提马缰,往山上走去。

山路狭窄,幸得树木不甚茂密,虽是有云,月光也透下一点,勉强还可行走。罗靖这匹马是吴城本地马匹,个头不高,却擅走山路,虽然有些跌绊,却是一路走了下来。愈是深入山中,路越是难行,大约走了半个时辰,林木森森,马匹已难通过。罗靖皱眉道:“还有多远?”前方一片漆黑,他是什么也看不到。

沈墨白道:“还在前面,该是不远了。”

罗靖看看马匹已无法前行,索性跳下马来,回手去抱沈墨白。人还没抱下来,忽然一阵风吹来,风声细微却甚是尖细,马儿一个冷战,突然扭头便跑,竟然生生将沈墨白甩了下来,幸得罗靖已经伸手接着,否则定然摔个五体投地。罗靖有野外遇兽的经验,只道马匹是被野兽所惊,唰一声拔出剑来,却听怀里的沈墨白惊声道:“疫鬼!”眼前微微一亮,却是沈墨白拉出了衣领里的菩提珠,那不起眼的珠子竟然在黑夜中放出幽幽毫光,将两人都笼在珠光之中。罗靖耳中似乎听到那尖哨般的风声突然往来处倒卷,倒似是暗中有什么东西缩了回去,不禁更握紧了手中剑,沉声道:“什么东西?”若说是鬼,沈墨白从未如此惊慌过。前次在雍州寻银,冤死鬼就在身畔崖下,也不见他取出菩提珠来,可见此次与往常不同。

沈墨白将菩提珠捧在掌心,半晌轻轻吁了口气,低声道:“疫鬼!也不知哪里来的这许多。似乎是从前面来的。”

罗靖一手挽了他:“疫鬼?可是疫病致死之人的鬼魂?你见的鬼也多了,有什么特别之处?”

沈墨白轻声道:“人死于虎则为伥,助虎食人,死于疫则成疫鬼,可再传疫。此地有这许多疫鬼,幸好没有出山,否则遇者皆病,病则必死。我们若无菩提珠,怕也难保全。”

罗靖且惊且奇道:“疫鬼不能出山?”

沈墨白摇头道:“疫鬼多半不能离开死地太远,但此山离吴城不过三十里,并不甚远。这些疫鬼如此之多,却又不能出山,只怕另有蹊跷。”

罗靖素来胆大包天,何况沈墨白身有菩提珠,显然不怕疫鬼,当下道:“既然是从前面来的,我们上前去看看。”

沈墨白也想弄明白这些疫鬼的来处,当下两人又复前进。走不多远,却是一堵峭壁迎面堵住,只山壁上有个窄窄缝隙,仅容一人勉强通过。沈墨白举起菩提珠照一照,道:“疫鬼便是从这里出来的。”

罗靖仔细看去,这峭壁上爬满藤蔓,只有缝隙四周一片干瘠,半根草也没有,不禁又握了握手中剑,道:“我进去看看,你在这里等着。”

沈墨白急道:“不行!我跟你一同进去。”

罗靖听他声音中满是急切,心里平白的有几分高兴,当下握握他的手,两人一前一后从那缝隙里挤了进去。外面林中少风,这缝隙里却是风声飕飕,自外向内吹,吹得人彻骨冰凉。约有十余步,眼前豁然开朗,却是个小小山谷,并有流水之声。因四面再无树木遮挡,月光直落下来,反比外面看得清楚。罗靖目力极好,一眼看见前面有什么东西晃动,立刻将沈墨白按着伏下身去。恰在此时云彩被风吹动,将一整个月亮都露了出来,照得四面一片明亮,只见那游走之物乃是头似牛非牛的怪兽,身躯较之常牛更为高大,颜色苍黑,头上毛色却是白的,那双角之间竟只长了一只眼睛,尾巴在身后来回晃动,却不是牛尾,倒像是条蛇尾,其长几乎垂地。这般一只怪物,黑夜之中看来尤其令人心中发寒。罗靖正想再仔细看看,却听身边沈墨白倒吸一口凉气,用力拉他,声音都有些变了:“快走!”

罗靖一怔,沈墨白却加了力,扯着他直往后退。罗靖不知他究竟为何如此惧怕,只好跟着他退了出来。沈墨白出了山壁还不停步,拉着他只管走,走得太急,脚下一绊,险些仆了下去。罗靖一把拦腰抱住他,皱眉道:“做什么急成这样?那是什么怪物?”

沈墨白喘了口气,拉着罗靖仍然不肯停步,边走边道:“难怪有这许多疫鬼,此后千万莫要再来。”

罗靖由他拉着走,道:“那究竟是什么东西?”

沈墨白唯恐他再转回去,紧紧拉了他手,道:“我在藏书阁中看到过,有兽名‘蜚’,其状如牛而白首,一目而蛇尾,行水则竭,行草则死,见则天下大疫。想不到当真有这种凶物,此处疫鬼,想必都是误入山中之人,遇之则死,死后变为疫鬼。那山壁有些怪异,窄仅容人,蜚兽却不能通过,想是天地虽生此凶物,却自有辖治之法。且风向内吹,蜚兽之毒便不易泄出。此物大凶,不知那谷中水声从何而来,又流往何处去。想是流入地下了。若是由它流出山外,饮水之人皆会大发疫病,一传十十传百,极是可怕。”

罗靖被他说得也有些心惊。沈墨白拉了他手,郑重道:“你切莫再到此地来。若不是有菩提珠,只消风向稍稍一转,我们也难免染疫。若是将来战后,着人来将这缝隙也填上才好。”

罗靖忽然发觉这一路上沈墨白都在拉着他手,还拉得极紧,他自己却毫无所觉,不由微微有了点笑意,手指在他掌心轻轻一搔,果然沈墨白一怔,火灼一般就要将手缩回去,却被罗靖反手握住了,笑吟吟道:“好,这鬼地方,再也不来了。”

第16章 疫病

吴城守军在两个月内,打退了北蛮军队十一次攻城。城墙之下几乎每天都有累累尸体,然而北蛮并未伤及根本,因此相持许久,仍是不退。

这种局势如果持续下去,其实是对丁兰察有利的。因为往下天气渐冷,北蛮劳师袭远,军中十余万马匹,只要雪一降下阻了道路,草料接续不上,立刻就得退兵。然而这个时候,丁兰察这边的粮草接续也在渐渐减少…

“大帅,这次粮米来的数目只有上次的三分之二。”军需官一脸凝重。后方粮饷运输是小批量多次数,每次运来的只够大军十日所需。按白城转运官的说法,白吴二城之间道路狭窄,小车轻载,来往方便,更利于供应。然而这种做法,是始终将丁兰察的心悬在半空中,时时都要顾忌着后方。这次粮米数量减少三分之一,意味着六日后大军就要断粮,倘若六日内后续粮草不能及时补上,恐怕要退兵的就是丁兰察而不是北蛮。如果丁兰察不愿退兵,那就只有趁着粮草还足够的时候,出城作战,将北蛮击退。这两种方法无论哪一种,都不是丁兰察现在所愿看到的。

自来守易攻难,何况吴城本有险可守。如果拖上数月,北蛮锐气消磨殆尽,加以天寒,必得退兵,则丁兰察挥师追击,便可能趁乱大败北兵。反过来说,如果是丁兰察被迫放弃守地主动出击,在这三十里平地上,则不占半点优势。何况北军多于丁军,硬碰硬,丁军将大大吃亏。纵然丁兰察能用一场惨胜回京复命,他折了这支军队,究竟是功还是过,也还难说得很。

“郑王当真敢给大军断粮?”这里是丁兰察的内帐,座中都是他的心腹,因此罗靖也毫无顾忌,开门见山直插核心。

军需官迟疑着点头道:“属下也觉郑王未必有如此大胆。如果我军因为断粮而败,则错在他,他承担得起这丢城失地的罪名?”

左穆摇了摇头:“粮草供应,责在白城转运使。倘若郑王弃卒,我们能奈他何?”

一时座中争论纷纷,大部分人认为仍应固守,倘若郑王真敢断粮,罪责也不在丁军。罗靖只说了第一句,就看着丁兰察,直到众人都发过议论,他才慢慢道:“大帅…是不能赌?”

丁兰察自始至终一言不发,直到这时才抬起头来苦笑一下:“不错。郑王未必真敢断我粮草,他所恃的,就是本帅不敢真个与他赌上一赌。这丢城失地,是国之大辱,民之大难,郑王或者毫不在乎,本帅却不能!他知我必会在粮草罄尽前提兵与北蛮决战,今日削减粮草供应,就是催我出战了。”

此话一出,帐中鸦雀无声。他们虽然口口声声说断粮失地,其责在转运之人,但各人心里都知道,无论罪责在谁,一旦丢城失地,辱的是国,灾的是民,只要他们有些良心,就无法心安理得。郑王拿住的,就是他们这般的心思。

丁兰察出神片刻,猛然站起身来,抖擞一下精神,提高声音道:“打就打!本帅打了一辈子仗,不知杀了多少北蛮,难道今日反而怕了不成?来来来,你们都来看看,这仗该从哪里打起?”

说是要打,丁兰察却也难下这决心。一月前罗靖曾经夜探敌营,若有什么破绽,大军早就出击,何必等到今日?这样的硬仗,纵然胜了,也是拿白骨堆出来的。他身为一军主帅,自然不能顾惜生死,然而让军士去白白送死,却殊非为将之道。只是这般拖延了三天之后,军士来报,北蛮在筑堤拦水,要断城中水源了。

“大帅看——北蛮在那边河源处筑堤。”了望的军士指点着远处。吴城城中水井不多,大半还是靠着城外这条天然河。这河源头发自山中,分为两条支流,北蛮驻军之处便在另一条较小支流之畔。此时只见数千人来来往往,正就山林伐木堆泥,堵塞水道,令水流全流向他们驻军之处的支流。

丁兰察脸色铁青,一拳砸在城墙头上:“怪道他们天气渐冷仍不退兵,原来正等着秋冬水枯之时断我水道!派三千人出城,用劲弩射,绝不能让他们截河!”若真是断了水,不用等粮草告罄,吴城也就完了。

“属下去!”罗靖当先领命,就城头上点了三千弓箭手,提兵出城。只是这里甫一开城门,北军那里立刻分出五千余人迎了上来。北人素擅弓马,双方对射不已,罗靖无论如何也穿不过这重箭雨。丁兰察连连增加人手,将巨弩机也推了出去,直派到八千余人,北军却也相应增兵,双方直战到天黑,互有伤亡,只是难以前进一步。丁兰察眼看再加人手就不啻双方倾力会战了,只得鸣金收兵。双方在城下平地上留了数百尸体,各自撤回。

丁兰察站在城头瞭望。北蛮竟然出动了将近万人去筑那堤坝。河水流量本不小,但秋冬之时正是枯水季,眼见着堤坝渐渐成形,这边护城河里的水位已经微微下降。

罗靖浑身浴血,提着剑上来:“大帅,为何收兵了?”

丁兰察目光凝视远处:“这般的打法,与倾城决战无异。我军仓猝出战,难以占先。”

“大帅,我带人去偷营吧。”

丁兰察摇了摇头。北蛮的粮草一反常理,屯在中军处,纵然罗靖再是勇猛,也不能杀越重重包围去焚烧粮草。他猛一转身:“召集众将在中军大帐议事!”

议事的结果,除了倾力决战,别无他法。而丁兰察仔细研究了周围地形,也难找出一处有利己方的决战之地。吴城居高临下,道路狭窄,这些本是守城之利,可是此时却都成了弊端。道路狭窄,丁兰察十二万大军难以同时展开,北蛮倒可在平地上张网候雀。

研究了整整一夜,仍未有良策。而一早城头兵丁便来报告,北蛮已经基本将堤坝合龙,水流改道,城外护城河的水位下降三分之一。幸得罗靖已经吩咐人堵住护城河出口,是以虽然没有水流补充进来,三两日间倒不会见底。然而这般的死水,能喝几日就难说得紧了。饶是丁兰察征战半生足智多谋,如今也一时束手无策。其实也并不是全无办法。粮草水源尚可支持数日,这数日间,他本可将大军与百姓全部退到白城,同时派遣一支队伍从山中绕到北蛮身后,待北蛮占领了吴城,如法炮制,断其水源,北蛮自乱,只是花费的时间要长久些。然而他心里明白,他退不得。只要他一退出吴城,郑王那里弹劾的奏章立刻就会飞到皇帝案头,绝不会给他拖延的时间。他纵是有千种计策,如今除了决战,也再无他法。

“传令全军,带足三日的干粮,明日子时,出城决战。”

众人应诺,各自出帐去点检自己军队。然而将近亥时,碧泉跑来,说是罗靖不见了。

“谁见过罗将军?”丁兰察也有些急了。城门紧闭,守军兵丁说不见任何人出城,罗靖无声无息地这是到哪里去了?

众人对看一眼,都道是在大帅帐中议事后就再未见过。

“不会是去城中什么地方未归?”说话之人话一出口便知不对。若说花街柳巷,罗靖倒也不是全无涉足,然而这是什么时候?性命攸关之际,他岂会如此荒唐!

“莫非将军自己去偷营了?”一个偏将小声猜测。以罗靖的性子,确实不无可能。他曾只带二十人的小队直踹敌人中军大帐,将对方主将杀了个措手不及仓惶而逃,若说当下是单身潜入敌营,倒也不算猜得离谱。

丁兰察脸色一变,高声道:“传令下去,询问军中是否有人在天黑之前见过他?”

深更半夜的,亲兵去了半晌,才带来个医官。丁兰察心中着急,道:“你见过罗将军?几时见的?”

医官不知大帅为何如此焦急,紧张道:“掌灯时分罗将军来找过卑职,向卑职讨了些避疫治疫的药草,然后便走了。”

“避疫的药草?”丁兰察摇了摇头,不得要领。眼看子时将至,罗靖本应率领前军第一批出城,这会儿前军却是群龙无首。丁兰察此时除了吩咐暂停出击全城寻找,也没有什么办法。

碧泉之前其实已经全城跑了一遍,这时听了丁兰察的吩咐,又是失望又还抱着最后一点希望,向丁兰察告退而后回了住处。因碧烟也在家里着急,无论有无消息,总要先回去说一句才好。

碧烟因是不方便出门寻人,早在家里磨转了半日,见碧泉并没带回消息来,只急得两太阳火星乱溅,跺足发急道:“这医官也是胡说,爷要避疫的药物做什么!”

碧泉比她还冷静些,道:“在大帅面前,他怎敢胡说。你且慢焦躁,我再去各处药店寻寻,看可有什么线索。”说着一回身,却见沈墨白不知几时已经起身,从门边露出半张脸来,见碧泉转身,迟疑道:“你说,将军要了些避疫的药物?”

碧泉听他这口气,似乎是知道了什么,忙道:“医官是这般说的,你难道有什么消息?”

沈墨白脸色发白,道:“将军只怕是…进山了。”

碧泉眉头一皱:“进山?将军进山做什么?”

沈墨白心里已经隐约猜到,可是这后果太过严重,他张了几次嘴,都没能把话说出来。碧泉见他干张嘴不出声,急得要死,掉头就走:“我去山里找!”

沈墨白一把拉住他:“你不能去!”

碧泉两眼冒火:“为什么?你到底知道些什么?”

沈墨白嘴唇微微颤抖:“将军如果是进山…恐怕…恐怕难以生还…”

碧泉抬手掴了他一耳光:“你胡说!”

他手劲大,沈墨白被他打得跌到了一边,喃喃道:“避疫的药物,怎么避得了蜚兽之毒…”

碧泉上前一步拎起他衣领,用力晃动:“你到底在说什么?将军在哪座山里?你快点说,别吞吞吐吐的!”

沈墨白迟疑片刻,终于还是抬手指着窗外:“就是城外的山。”

碧泉拖着他就往外跑,直奔丁兰察的中军大帐。丁兰察乍听也是一惊,一面点人准备出城寻找,一面上下打量沈墨白,沉声道:“罗靖为何要进山?”

沈墨白低下了头,半晌才道:“将军想用瘟疫来驱灭北蛮。”

丁兰察听得稀里糊涂:“瘟疫?”瘟疫和进山有什么关系?而且,又如何用瘟疫来驱灭北蛮二十万大军?难道你说让他们得疫,他们就会得疫么?而且此时已近冬季,已不是疫病大发的季节。只是他再问,沈墨白也只低着头,再也不答了。

丁兰察看逼不出他话来,也无暇再深问,只提点兵马要出城寻找。可是北蛮大约以为他们又是来阻拦修堤的,早就准备了人马在城外拦截,丁兰察的人几番冲锋,都没能冲到山脚下。丁兰察看一时无计可施,只得令人马撤回城中,待天黑再想办法。此时刚刚是辰时,离天黑还有好一阵子,别人尚可,碧泉第一个急得头上冒火,拖了沈墨白到僻静处逼问。可是问来问去,也只得沈墨白一句:多多准备治疫药物,其他再也问不出什么。

这一天实是度日如年,好容易日色西斜,丁兰察再上城头,却远远见北蛮军中似乎有些混乱,他极目望去,忽见有十余骑自营内奔出,直向吴城而来,再仔细看时,前面一人虽也是北军装扮,却似是被后面十余骑在追赶。他目力极好,再仔细看上几眼,突然认出那正是罗靖!不知怎会从北蛮军营中奔出。但此时顾不得多想,急忙点了人马开城接应,自己也忙忙下城。

北蛮追出来的只有十余骑,见吴城兵马出来接应,也就转回头去。丁兰察赶到城门处,罗靖已经进了城,丁兰察一眼看去,不由吓了一跳,只见他脸色异样地潮红,见了丁兰察想要下马行礼,却身体一晃,整个从马上跌了下来。幸得碧泉手快一把扶住,再看时竟然已经昏了过去,脸上身上都热得滚烫。丁兰察连声召军医,军医匆匆跑来,只看了一眼便急道:“大帅快快离远些,将军这是得了疫病,是会传染的!”

第17章 救命

“怎样,还是不见起色?”临阵折将,丁兰察一时进退两难,乘夜袭营的计划也只得搁浅。罗靖是他手下第一员战将,不只是冲锋陷阵一马当先,临机生变也无人能出其右。没了罗靖,这一仗他越发的没有把握,不敢贸然出击。

前来报信的军士摇头:“将军仍是高热未醒。而且,属下在院门口看见…”罗靖一被确诊为疫病,就被军医隔离在了一处空房中,除了碧泉随身服侍外,其他人等一概不得入内,院内人也不得出来,除了每日三次送饭,内外隔绝。

“而且什么?”丁兰察烦躁不安,手几乎把腰间的剑柄攥出水来。

军士低头道:“郑军医面色发红,只怕…也染了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