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外的人还在焦急地叫她的名字,只是这声音和开门声一起响起,又一同消失了。

锦一一边艰难地从地上爬起来,一边去看来的人是谁,却没想到会是采月。

不过真是不幸中的万幸,还好她起身起得及时,没有在最见不得人的时候被撞见。

而采月最先看到的是萧丞,还以为自己进错了门,等注意到一旁的锦一后才确信自己没有走错地儿。可见她一身狼狈,本想过去扶一把的,又望而却步。

因为这里面的情况似乎不太乐观。

虽然萧丞的脸上并没有流露过多的情绪,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他此刻应该是不悦的,于是采月只能赶紧跪在地上磕头认错,“奴婢不知厂公在里面,贸然闯入,还请厂公见谅!”

屋内又陷入了沉默,半天也没人回答。锦一奇怪地瞅了萧丞一眼,不知道他为什么不说话,却见他徐徐站了起来,负手踱步到采月的面前,垂着眼睫打量着她。

窗外有稀薄的光洒进来,而屋内狭窄逼仄,他站在正中央,更衬得身姿挺拔,一袭风骨飘然,像是主宰生死的天神。

还在等着他开口的采月仍俯首跪在地上。就算没有抬头,也能从余光中瞥见他的身影,知道他正站在自己的跟前,只是迟迟未说话。

就这么看了一会子,萧丞忽得嘴角微勾,牵出了风情万种,眼中却是冷寂如冰,看得锦一的心一悸,接着便听见他说道:“听说你到处托人打听关于毓丽宫的消息,是么?”

“……”嗯,他什么时候还关心起这些芝麻大的闲事来了,而且还是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人?

照理说,萧丞从不会在一个不相干的人的身上白费力气,可锦一将这两人来回瞧了个遍,也没有看出什么端倪来。

采月的身子微微颤抖,头埋得更低了,像是害怕到了极点,解释道:“厂公误会了,奴婢一进宫便来了坤宁宫,同毓丽宫毫无瓜葛,怎会托人去打听消息,还请厂公明鉴!”

像是料到了她不会承认,萧丞也没有逼问什么,收回了视线,抚着佛珠,不轻不重地说道:“日子还长,别急着去送死。”

“奴婢……奴婢明白了。”采月死死地咬着嘴唇,低低地回答道。

萧丞没有再多说什么,只看了锦一一眼,便提步离开了。

“……”这个让她好自为之的眼神又是什么意思。

待他走后,锦一的目光重新落回到了采月的身上,又想起了他们刚才的那番对话,变得神色复杂,开始重新审视起眼前这个平日里对自己颇好的宫女。

虽说之前她对采月也并非完全不设防,却从未真的怀疑过她什么。可是经过今次这一遭,恐怕以后对她更要多留个心眼了。

而且,这其中一定还有别的事是她不知道的。

如果采月真的只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宫女,断不会引起萧丞的注意。莫非……是因为她同郭贵人的死有关,所以才会如此费心地打探消息?

胡乱想了一通后,锦一还是没什么头绪,兀自摇了摇头,见采月还傻傻地跪在地上,还是走过去将她扶了起来,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采月回过神来,向她道了谢,对刚才的事只字不提,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似的,笑着说道:“这几天一直不见你人影,还以为你出什么事了呢,所以过来看看你。”

闻言,锦一也笑了笑,只不过带着一点自嘲的意味,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说道:“我还能出什么事。”

“这话可不能这么说。宫中险恶,谁人又说得清道得明呢,你还是小心为好啊。”

“……嗯,也对。”锦一看了她一眼,赞同地点了点头,而后问道,“对了,你是听到什么风声了么,怎么突然变得这么急了?”

采月先是一愣,反应过来她这话是什么意思后,不可置信地看着她,反问道:“难道你也信萧厂公的话?”

见锦一不说话,她有种百口莫辩的无奈,也有些气愤,“我不知道萧厂公为何要那样说,可我真的就你这么一个门道,哪儿还有其他可问的人。你若是不相信我,我也不强求什么。”

说完就转身往外走,锦一赶紧拉住她,“我就是问问而已,哪有怀疑你,你发火作甚。”

采月转过身子,眼眶泛红,确认道:“真的?”

“真的。”锦一重重地点了点头,“好了好了,别气了,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欺负你了。”

一听她这话,采月终于破涕为笑,锦一也扯了扯嘴角,跟着笑,心却沉甸甸的。

在这比天地还大的紫禁城里,人人都带着面具生活,谁也不知道自己每天接触的到底是人还是鬼。

既然如此,那她又为何要以真面目示人呢。

正文 第28章 梦方破

皇帝突然染疾,卧**不起是正月初六的时候。

得了消息后,皇后立马起驾前往永和宫,下了步辇正好遇上了太后,瞬时又变得泪眼婆娑,哽咽地说道:“母后……”

万太后面容微腴,如今虽年近四旬,却保养得法,又或是被岁月宽待,在她的身上竟寻不到一丝光阴的痕迹,依旧是雍容精致,风韵秀彻,不减当年。

可见皇后这副模样,太后不禁皱了皱眉头。

虽然她平日里待皇后是极好的,可到底是在这皇宫中生活了数十载的人,毫无用处的棱棱角角早就被磨得光滑平整,锻造成了最适应这里的模样,清楚地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

而今时不同往日,皇帝本就卧病不起,若皇后还哭个不停,传出去像什么话?

所以未容她将话说完,万太后便厉声呵斥道:“哭哭啼啼的作甚?别把这不吉祥的东西带到皇上身边。”

皇后头一次见她如此严厉,不免一时反应不过来,甚至忘了说话。若不是一旁的瑜盈提醒,不知还要发愣多久。

她赶紧将眼泪擦干净,附和道:“母后……母后教训的是。皇上有佛祖保佑,定会平安无事的,是臣妾太过担心,自乱阵脚了。”

见她受了惊,太后心里也不是滋味,知道自己话说重了。这时过了那阵气头,情绪也平稳了些,便把她的手拉过来,握在手心里,语重心长地劝慰着。

“这世上最无用的便是哭。你贵为大明的皇后,这种时候要做的应当是安稳人心,而不是哭。你越是软弱,那些人越是会骑到你的头上。难道之前的教训还不够么?”

“是……”皇后一脸的顺服,乖巧地回答道,“臣妾省的了。”

“嗯,知道便好。”万太后看她听劝,稍感欣慰,由她搀着进了永和门。

前院正殿即永和宫,面阔五间,前接抱厦三间,黄琉璃瓦歇山式顶,檐下施以单翘单昂五踩斗栱,绘龙凤和玺彩画。

明明看上去富丽堂皇,光辉灿烂,在此时却显得分外萧条,一如院中的景象。

不知是不是因为昨夜的雪太大,前些日子还开得正盛的梅花已没了踪迹,只余下光秃秃的枝桠在风中颤抖,一切繁华热闹都归于沉寂。

而殿内,太医们还在为了皇帝的事忙得焦头烂额,商讨着最后的结果。

惠妃也没比这些太医清闲到哪里去,已经派了好几人进去探探情况,却都没有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于是在一旁急得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这皇帝明明之前还好好的,怎么可能说病就病呢,实在是太蹊跷了。

而最让她头疼的是,皇帝又恰好是在她的寝宫中出了事。就算她敢摸着胸口发誓,自己从未做过任何加害于皇帝的事,可谁会信呢。皇后也定会趁机往她的身上泼脏水,把罪名扣在她的头上。

她能依靠的本来就只有皇帝一人,如今他也病倒了。若事态真发展到了那一步,那她可真就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而眼下还能帮她的,恐怕只剩下一人了。

惠妃看了看四下,支开了多余的人,而后向候在殿内另一角的萧丞走去。

角落里烛光微弱,忽明忽暗,寒风时而从半掩着的窗牖灌进来,冲淡了闷人的暖气,他那玄色的衣袍便在这烈风中翻飞,像是在雪里洇开的一滴墨。

大抵是察觉到了身后的动静,萧丞朝后方瞥了一眼,见是惠妃,便转过身来,脸色平静,问道:“不知娘娘有何吩咐?”

都这时候了还装聋作哑,难道她有什么吩咐他还不清楚么。惠妃忍不住在心底冷笑,却又不愿在这个关头与他为敌,面带笑意说道:“萧厂臣,你我明人不说暗话,本宫只是想知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萧丞右手拨弄着佛珠,眉头微蹙,似有片刻的沉凝,像是遇到了什么棘手的问题,反问道:“娘娘不是应该比臣更清楚么?”

惠妃脸上的笑容瞬时僵住,心中的不安逐渐扩大,很快又冷静了下来,“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娘娘哪个字没明白,臣解释给您听。”他依然心平气和,甚至连多费唇舌为她解释一遍都毫不在意。

解释?呵,有什么可解释的,解释他之前说过要帮她的话是如何喂了狗么?

“萧厂臣,你现在这是要翻脸不认人了?”

见他把关系撇得一干二净,惠妃不禁一恼,伸手去抓他的衣服,想要好好质问一番,却连他的衣角都没有碰到,还差点摔在地上。

“娘娘恐怕是有所误会了。”萧丞的眼中闪过一丝厌恶,身子往旁边一侧,避开了她的碰触,语气却没多少变化,沉着得就像是一个局外人,“这弑君之罪,可不是臣想帮便帮得了的。”

弑君之罪……惠妃被这四个字砸得脑仁发懵,连脚跟都有些站不住了。

他这颠倒黑白是非的能力果真不容小觑,莫须有的事竟然也能说得跟真的似的,看样子是铁了心要借此机会彻底毁了她。

虽然她一直都知道萧丞奸诈多变,所以那日他在寺庙里说的话她并非全然相信,也没有期望他会真心真意地帮她什么。可更没让她想到的是,他竟然这么快就设了局,将她引了进来,让人还来不及防躲就已被逼上了悬崖。

“不如萧厂臣同本宫说说,连太医都还未下定论的事,你又是如何这么肯定的?”她稳了稳欲倒的身子,双手紧握成拳,指甲刺进掌心,疼得让人不得不清醒过来,“萧厂臣莫不会才是这幕后主使吧。”

这话惠妃说得有七成的把握。毕竟当年萧丞为了夺|权,甚至不惜将一手扶携他的赵德祥杀害。如此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还有什么事是做不出来的。

而剩下的三成,她只是想不明白,拿当今圣上的性命当赌注,若只是为了扳倒她,这么做未免有些太大费周章了吧。况且,仅凭他一人,只怕是不敢轻易动皇帝的,这背后必定还有权势更大的人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