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珩也觉得心寒,“好在喜丫没有事,此一次长了孝训,日后防着他们便行了。”

莫氏冷笑,“防?我就担心他们不到府上来呢,来了我也好好和他们清算一下,到底用我们喜姐换了多少的好处,既然是喜姐换来的好处,咱们这些当父母的也该分一些是不是?看他们怎么说。”

赵玉珩看她生气,忙把话引开,两人说了半宿的话才睡下。

次日,赵玉珩还没有走,易府的女眷到府上来做客了。

ps:感谢05111039283的打赏,浪人づ情哥的粉红票。今天三更

第149章:结交(一)

莫氏正带着儿女坐在屋里说话,听到易家的女眷来了,挺诧异的,寻问的看向女儿,“可是那个出了才女的易家?”

元喜点点头,“从京城里往铜川这边来的路上,正好遇到流落在外的易家姐妹,在京城里也见过两次,不过并没有太多的接触。”

元喜微微一想,有些明白易家女眷来府上的意图。

莫氏听了女儿的话,心里隐隐也猜到了,吩咐入画,“你出去把人迎进来吧,只说我身子不妥当,就不亲自出去了。”

元喜站起来,“我也去吧,到底是到府上来做客,这主人一个也不出去,若是他们还是以前的官宦人家,咱们到也不怕人说,就怕他们现在不是,咱们在这般,让人说咱们拿大。”

莫氏冷哼,“说拿大又何妨?咱们现在可是官,他们不过是平民,就是高他们一层。”

不过也没有拦着女儿,让忍冬拿了披风过来给女儿亲自披上,“既然你觉得该出去,那就去吧,娘是个不在乎规矩的,可你还没有出嫁。”

元喜抿嘴一笑,由着母亲给自己披皮披风,“我到不是想别的,只是该守的礼咱们守,让他们想挑都挑不出毛病来,不然凭什么咱们没有做错,还由得他们乱说?母亲快回床上躺着,我去把人迎进来。”

这才带着入画出去,不过到二院的时候,易家的人已经走进来了,前面是易夫人,身后跟随着易揽霜和易揽月两人,元喜笑着前见礼。

易夫人拉过元喜的手,像极了亲近的长辈,“你这孩子。可算是命大,人好好的就行,这一路上我家的两个丫头可多亏你照顾了。”

元喜笑道。“伯母客气了。”

一边漫不经心的将手抽了回来,“母亲有了身子。又一路颠簸,大夫诊过脉说要养着,咱们现在过去吧。”

“到是我唐突了。”易夫人笑的亲切,跟着元喜一起进了正院。

到了正屋里,莫氏由着丫头扶起来,众人见了礼各坐下之后,易夫人才说起两个女儿被救的事情,“当时在镇里到底我是觉得她们做的不妥。想着去给你送个信,不过后来听说二姑娘已经找到你了,我才放下心来。可到底一路上要没有二姑娘照顾,我这两个女儿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一听说你们回来,我这就忍不住上门来了。”

又叫了易揽霜和易揽月上前来重新给元喜道谢。

元喜哪敢接受她们的礼,侧过身子避开,“两位姐姐客气了,不要说是我,换成任何人都会这样做。”

莫氏也笑道。“可不是,再这样谢来谢去的,那可就失了味道。难得府上有人来做客,只当成自己家,都坐吧,我这人向来不注重规矩,你们只顾怎么随意怎么来。”

莫氏虽这样说,可易氏也不可能真的就随意像在自己家一样,笑道,“什么规不规矩,不过是闲着无事弄出来的虚礼。人活这一辈子,不就是图个洒脱。我到是羡慕妹妹这样活的自在,如今到了铜川到是可以放开自己。按着这里的风俗习惯来,到也多了一份自在。”

易夫人很会说话,莫氏对易夫人到生出一抹喜感来,虽然知道对方不是真心这样想,可人家面子上做的好,说的也好听,岂码让莫氏的心里很舒服。

“西北这边虽然气侯不好,不过呆久了你就会发现这里的人很朴实,民风也好,我是性子随意的人,到觉得比在京城里要自在,不过说起来怕是你们这些可能不会习惯,到底会觉得生活上有些粗俗,人也会多无理。”元喜一看就知道母亲这是对易夫人有了好感,不过想想这里是铜川,就是易家想做什么,也伤不到母亲,元喜也就放下心来,坐在一旁静观其变。

这时听到易夫人笑道,“说起来开始的几天确实有些不习惯,让妹妹也说对了,不过等那几天一过,我这还真觉得像重新活过来一样,浑身透着自在,在京城里可没有这种感觉,要说京城里不暴乱我们也不会逃到这里来,原本这一路上心里一直没有底,活了大半辈子,只想着要老死在京城,谁能想到老了老了又折腾这么远出来,连家也没有了。那种心情还真是失落,可等这几天却发觉,这次一来到也不错,到底像重生了一般,有了不一样的生活,这份自在就是老了在京城里也享受不到。”

这话说的让人觉得亲近,莫氏脸上的笑又沉了两分,“这话我爱听,可不正是这个理,人活一辈子不就是图个痛痛快快自由自在吗?”

两人说的投机,莫氏干脆让女儿带着易家的两位姑娘到元喜的院子里游玩,元喜带着渊哥领着易家的姐妹到了沙院,看到院子里四下里堆着的沙子,易揽月脸上的神色变了变,元喜看了没有解释,只是淡淡一笑,在京城这些闺中女子的眼里,怕是觉得她这个将军女儿住的宅子一定很华丽吧?现在亲眼见到怕是连他们住的院子还不如吧?

到了正房里,看到里面像极了男孩子一样的闺房,易揽霜的脸上都闪过惊呀之色,绿竹到是很是得意,一旁自顾的解释起来。

“我家姑娘可有一手好的骑技,鞭子打的也好,就是箭射的也好,书房里这个绣花的架子还是我们夫人让人送进来的,说女子的闺房总不能像男孩子一样太肃穆了,在铜川这里哪个姑娘能比得过我家的姑娘,都羡慕着呢,偏京城里的姑娘以这个不耻。”

说到最后没有一点的生气,反而很高兴,其他大家心里都明白,以前大家都以这个不耻,可是现在不同了,到了西北这边,可不是像京城里那样了,元喜看她那得意扬扬的样子,不由得摇头淡笑,却没有一点责怪之意,易揽月看了,眼里闪过鄙夷之色。

她自然是看不起赵府的,一个下人连这点东西都显摆,而且当着客人的面,下人就这样站出来说话,当主子的一点也不拦着,以前只知道赵元喜是个没有礼数的,却全然不相信,现在亲眼见到了却觉得值得相信了。

元喜带着易家姐妹坐在屋里,让下人上了茶和点心,西北的零嘴也不过是些杮饼和松子,元喜自顾吃的咯咯直响,易家姐妹心下略有些羡慕却不敢这样做,只吃了点杮饼,虽然对着口味却又不好多吃,只吃了一个便净了手。

元喜到是吃的欢,自己吃了半盘的杮饼,才净了手,与易家姐妹有一句没一句的说起西北的天气和习俗来,易家姐妹对这个没有兴趣,到是易揽月问起了铜川有哪些世家的话题来。

元喜眸子闪了闪,也没有瞒着,“我虽然在西北出生长大,可对这些却不了解,平日里到是与父亲在大营里呆的时候多,只知道钟家和亲王府,钟家世代武将出身,与我外婆家是一样的,两家来往的也多,其他的我与女子走不到一起,到是不怎么了解,不过这边多是武将世家,书香世家到是不多。”

易揽月眼里闪过失落,还有些不信,“那平日里没有赏花宴之类的宴会让妹妹与各府的姑娘接触吗?”

不用元喜回答,绿竹已经忍不住笑出声来,“这边的女孩子多爱习武,哪里会弄赏花宴,那种事情就是有人家送贴子,也不会有人去的,若是弄个比试射箭的到是还能聚一下。”

易揽月错愕不已,“那…那都是这样?”

易揽霜也压下心底的惊呀,到是没有像易揽月那样把失落表现在脸上,可也免不得失望,原想着借宴会慢慢融入铜川的生活,现在发现想融入并不容易。

“不过每年有武试比塞的时候,各世家都会到城外的大营里观塞,那个时候聚在一起的人到是很多,算算日子也就在年后了,到时两位姑娘若是喜欢,也可以去参加,那时还有烤全羊,一直玩到深夜,大家围在篝火那里喝酒吃肉。”

“那和蛮族很像啊。”易揽月惊问出声。

绿竹点点头,“是啊,可不就是从那边学来的。”

一点也没有觉得不妥。

易揽月连连被这两个消息给惊到,已经不知道再问什么了,以剩下的时间里,都是易揽霜与元喜在说话,直到最后易揽霜才问起包易和李习安两人。

“包易早上就跟着父亲去了大营,至于李习安,早在路上就分开了。”元喜摇摇头,“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也没有多问,人也是自己走的,连个招呼也没有打,包易还在为这个气愤呢。”

易揽霜感叹的点点头,可看人的眼神却是在打量在确认,这一点让元喜有些不喜欢,先不说她有没有说慌,就是拿易揽霜与李习安之间的关系,也没有到了让易揽霜试探的的理由。

弄的好像元喜在故意瞒着什么事情一样,若是不相信可以不问,偏还要问,什么才女,也不过如此。

ps:还有一更啊

第150章:结交(二)

有了这样的小插曲,元喜也没有了心情敷衍,到也轻松了许多。

易揽霜问一句,她便回一句,不问也不多说,一时之间气氛也尴尬起来,易揽霜也察觉了,面上闪过尴尬之色,脸也红了起来,最后将话题转到了赵渊的身上。

“这是妹妹的弟弟吧?也在大营中历练吗?”

元喜搂进弟弟,“渊哥爱文,却也与父亲在大营里,他很孝顺,不会为了自己的喜好而驳了父母。”

易揽霜羡慕,又笑道,“我家祖哥到是也是这样,有机会可以让他们在一起聚聚,少不得还要成为知已呢。”

元喜直接推掉,“父亲给渊哥备了功客,怕是年后他都不能出府了,等出能府了便让人送贴子,邀祖哥到府上来做客。”

易揽霜没有料到元喜这样直接拒绝了,转念一想怕是真是这样,不然也不会这样直接,到也没有挑理,笑道,“这么小就这么多的功课,渊哥可真用功,将来定会前途无量。”

赵渊对于赞扬自己的人,也不多看一眼,只摆弄着衣角,像个不知事的孩子,按理说七岁不同席,赵渊已经十岁,更不能同他们这些外来的女眷在一起,但是赵府就这样把人带在身边,易揽霜姐妹只能入乡随俗,破了以往的规矩。

元喜笑着接过话,“渊哥很害羞,不爱与人说话,姐姐莫挑理才是。”

“哪里会挑理,妹妹多虑了,能习武又性子文静,是个难得的孩子,可比我大哥稳重多了。”易揽霜笑道。

她嘴里的祖哥正是易少祖,平日里与包易混在一起。易揽霜是从来都不提的,到是这一路上受了包易的恩惠,又到了西北这边。易揽霜到不好意思避开兄长不提,生怕被人说她矫情。

“男孩子就要野一些。我父亲可总是这样说,偏渊哥是这副安静的性子,到是我像个男孩子,父亲只说我们两个投错了胎。”

元喜的话音刚落,绿竹就得意的接过话,“我家老爷时常将我家姑娘带在身边,在大营里可比我家少爷还吃得开,只是走了这半年。也不知道那边怎么样了。姑娘,抽一天时间,咱们去大营看看吧。”

元喜嗔她一眼,“有客人在,不许乱说,免得让人笑话了。”

嘴上训着却不是真的责怪。

绿竹笑嘻嘻的认了错,转身跑出了房间。

易揽月话里带话,“妹妹对下人可真好,若是我们府里下人这样,早就被罚了。”

“妹妹不是说西北这边民风爽朗吗?”易揽霜忙接过话。又看了易揽月一眼。

易揽月低下头不语。

元喜笑道,“绿竹是从外面捡回来的孤儿,虽是下人却也似我的妹妹。我母亲也说过,府里的下人到了年岁都要像嫁女儿一样的嫁出去,定不会委屈了,当年遇到灾年饿死很多人,府里的下人都是母亲那个时候救回来的,慢慢的生了孩子也有了家生子。说起来也都算是家人,绿竹便是家生子,从小与我一起长大,明明与我同岁。却要照顾我的起食饮居,虽然这样是理所当然。我心里却过意不去,她是个实心眼的。你掏心对她,她可以为你不要命,这样的下人我哪里会当成下人,当妹妹都觉得心疼呢。”

想起上辈子只有绿竹在自己的身边,这辈子尤蕊的背叛,让她越发的珍惜与绿竹之间情谊,或许别人搬完会不到吧。

易揽月抿嘴一笑,“下人的命都是主子的,为主子丢了性命也是她们理所当然的,妹妹就是心太软了,若是都像你那样想,这府里的下人岂不是更变成了主子?这尊卑有别也无法区分了,那些背叛主子的下人,还不是都存了这样的想法,所以说妹妹还是多防备些才是,莫到最后后悔都没有用了。”

“二妹,不得乱说。”易揽霜拧着眉头,“忠仆难得,赵妹妹能当成亲人看待也是值得的。”

眼里越发不瞒易揽月的不知趣,早知道她还这样不知道深浅,就不该让母亲带着她来,原本是想着带她过来,借她的莽撞打听一下铜川这边的情况,先前情况是打听出来的,可是到最后却越发的不知轻重,今日是来示好的,再被她这样一弄,结交不上,只怕成仇人了。

元喜早就识了他们这些京城中的世家女子的高傲,这样的反应也在她的意料之中,“在铜川这边,只要不是背主的事情,一般情况下不会处罚,也多是让老嬷嬷训上几句。到底与京城里不同,京城里的都是百年世家,铜川这边是小地方,怎么可能相同而论,更是比不得的。易二姑娘这样说也是对的,并没有不对之处,易姐姐也不要责怪她,不然到弄的我们不好意思了。”

易揽霜笑道,“既然有妹妹帮她说话,那便是我多虑了吧,到底是初到这边,有太多的不懂,生怕走错一步让人笑话,日后还多望妹妹提点才是。”

这是说日后要走动?

元喜不去深想,接过话,“姐姐多虑了,姐姐的美名在京城里谁人不知?若说你能做错了,那我们这些人可真的不敢出门了。”

恭维的话谁不爱听。

易揽霜自然也是爱听,脸上闪过羞涩,“妹妹在打趣我,我可真坐不住了。”

两人在这边你一句我一句到也不觉得无趣,易揽月被冷落在一旁,心下却有些不乐意,可到底自己是个庶出的,又被易揽霜点了两次,再冒犯了,回府后定不会有好日子过。

两边正在说着话,绿竹却急冲冲的闯了进来,“姑娘,庄府来人了。”

几个人都看向她,问话的却只能是元喜,“人来了便来了,你这般慌张做什么?又不是吃人的老虎。”

如今再面对庄府的人和事,元喜已没有什么波动,甚至表情淡淡的,就像在谈及一个陌生人一般,活了两世,上辈子因为庄府她惨死,这辈子虽没有嫁进庄府,却因为庄府坏了名声差点撞死在庄府的门口,到底是庄府相逼,不然也不会闹成那样。

面对这样的人家,元喜是再也生不出一点的好感。

绿竹急的直跺脚,“庄府的来人说庄府的大少爷与姑娘订了亲,此次来府上是说婚事的。”

元喜腾的一下站了起来,“订亲?这是怎么回事?”

易家姐妹交换了一个眼神,易揽月的眼睛却闪起了精明之色,更是一脸的兴趣,那样子比元喜这个正主还要着急。

绿竹摇摇头,“奴婢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只听庄府的人说订亲的信物已经交换过了,夫人一听就急了,正骂着人呢,姑娘还是过去看看吧,房妈妈早就过去了,说怕夫人伤了身子。”

听到母亲动了火气,元喜哪里还沉得住气,大步的就出了屋,往正院而去。

易家的姐妹也跟在后面往正院去,还没有进正院就听到莫氏的骂声,“呸,你当这里是大街铺子呢,随便的进来就认错,交换了订亲的信物,那好啊,拿出来看看,我还不知道我家喜姐的信物是什么样的,我这个当娘的都不知道,外人就知道,我还真是好奇啊。”

庄府被派来是个老嬷嬷,看衣着也是个有脸面的,可如今被莫氏冷着鼻子骂,却是一句也不敢回,脸胀得通红,“亲事是府上的老太太与我们家的老爷订下的,这样的事情我们庄府岂能乱说,夫人若是不相信,可以问问府上的老夫人,奴婢这就先回去,等夫人问请楚了再来也不迟。”

莫氏冷笑,“老太太?我竟不知道有这样的好事还能沦到我家的喜姐,当初逼着我家的喜姐到府上去认错,喜姐不认错撞死到你们府门前,你们庄府怕人死到府上,人晕迷着就将人抬了回去,当时许了什么好处咱们也不用直接说出来吧?我赵家堂堂的嫡女到你们府上当平妻,呸,你们也好意思说出口,就是我们敢嫁,也怕你们不敢娶。回去告诉你们家的夫人,就是我家喜姐这辈子当姑子也不会嫁到你们庄家,谁跟你们家定的婚事,你们就找谁要人去,我们这当父母的还不知道的,就想骗了我们女儿去,你们庄府怎么说也是世家,竟干这种不要脸的勾当,也不怕到大街上被唾沫给淹死。”

莫氏骂的不怕累,可庄府派来的婆子却没有脸再听下去,又不敢扭身就走,只满口的解释,“夫人误会了,提出平妻是府上的两位老爷说的,我们老爷却是说要娶府上的姑娘做正妻的,就是在老太太那边订亲的时候也是订的正妻。想来这其中有什么误会,夫人还不知晓,夫人还是找了府上的老太太细问一下的好。”

莫氏还要骂,元喜走了进来,接过话,“不管订的是平妻还是正妻,我赵元喜这辈子都不会嫁给庄启源,这辈子不会下辈子也不会,你不过是个下人,我们也不多为难你,你岂回去回话吧,与谁定下的事情就找谁去理论吧,不要再到将军府上来自寻羞辱。”

第151章:私议(一)

赵元喜就这样站出来对自己的婚事做定论,一点的礼数都不顾,让易家的人是一惊,随后是满满的羡慕,哪个女子不想能自己做主婚事,可骨子里却让她们想都不想敢,赵元喜却做了出来,岂能不羡慕,随后又是满满的嫉妒。

莫氏可没有女儿好说话,几个大步上前来,拉住女儿的手,生怕委屈了女儿,“喜姐不要怕,有娘在这里,看谁还敢欺负了你,庄府做出那样的事情,眼下还想着与咱们家定亲,目中无人,若是你父亲在府里,早就将人打了出去,哪里还容得他们在府里乱说,以前你独自在京城让人欺负,那是父母不在身边,如今回到了家中,再让庄府拿你去作贱,岂不是让人骑到头上来了?”

想起庄家做的事情,莫氏就恨得直咬牙,看向那庄府派来的婆子,“你只管回去回话,若日后再到府上来,就小心自己的腿,也告诉你们主子,这里是铜川,可不是在京城里庄府做大的时候,别的不说,在铜川这个地方,我们想拿捏一家人,还是轻松的。”

这话可带着威胁之意,那婆子原本就想离去,现在得了机会,哪里会多做停留,转身大步的出了赵府,一溜烟的回到了庄家的宅子,庄夫人听到婆子回来学的话,气得七窍生烟,手里的茶杯也砸碎了一套,庄老爷在书房里听了之后,却并没有动怒。

而是叫了儿子过来商议,“这门亲事眼下赵府大房这般说,可见是恨上了咱们府,自然是不能成的,可不能成咱们庄府也要要个说法出来,这亲事是赵府定下的。现在说没有这事咱们也不能任,传出去也会说咱们巴结赵府大房,眼下要做的是让赵府让了这门亲事。而且咱们要给足了赵府的面子,主动再退了这门亲事。如此一来,也能显得出咱们庄府的大度来。”

庄老爷的意思很确,这门亲事不能要,可也要是庄府提出不成才行,万由不得赵府来做主。

庄启源恭敬的应下,“儿子明白,一切由父亲做主。”

庄老爷叹了口气,“说起来那赵府的二姑娘到底也配不上你。性子粗野眼下又有父可仰仗,若真娶进门来,以咱们家现在的形势,府里也不会安份了,让她闹得府里不安生,到也不值当,我让人打听过了,铜川这边钟家有几个姑娘性子不错,钟家与白家同是武家世家,也不分上下。以你的才名娶他们府里的姑娘也绰绰有余,这几日你只管安心在书房里看书,其他的事情都不用管。赵府的事情交给你母亲便行了。”

庄启源应下,又听父亲吩咐道,“陈小侯爷再来找你,你只管推脱掉,他人品不端,路上看到赵府得势,就想巴结赵府,明知那赵府的姑娘与古府定了亲,还要凑上前去。这事他虽一口否认,可谁看不出来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不过是掩耳盗铃罢了,这样的人日后也不会有大发展。陈府又是皇后的本家,这样的身份处在这里,就是亲王府那边也会避开,你也不要再深交,省着累了你的名声。”

“儿子明白,只是陈小侯爷每次都与李世子一起过来,儿子到不好拒绝。”虽然陈府已倒,不过平日里众人还是习惯了叫陈震轩为小侯爷。

“李木开是王府的世子,与和硕亲王是亲戚,与他多走动到也不错,若是小侯爷与李木开一起来,你只管招待,也不要表现出疏远来。”庄老爷思索了一下,“那天亲王府的宴席上,我看得出来亲王也有意为王,如今看这世道乱了,偏铜川这里没有乱,可见亲王的手段,若是咱们归依于他,到也不是一条好的道路,只是到底有些风险,我还要考虑一下,眼下你只管像以往一样,不要太亲近也不要太疏远,我听说亲王府的世子在外历练也回来了,若得了机会,结交一番到也不错。”

庄启源向来听父亲的话,只是眼下听说要解了与赵元喜的亲事,没有了精神,不管父亲说什么都一律应下,却并没有往心里去,从书房里回到自己的院子后,就听说李世子和陈小侯爷连带着古言和高子腾正等着他,步子才不由得大了几分。

几个人平日里在京城里也常在一起,只是与高子腾并不亲近,可如今到了铜川,高子腾在几个人当中的身份却凸显了起来,高老爷虽然只是从五品的参领,可是现在到到底比他们这些平民要高出一等来,高子腾明显也带了一抹的优越感。

“我们可是听了外面的流言才过来的,就怕你想不开。”陈震轩打趣道。

心下却又是嫉妒又是得意,心下也明白若是没有那定亲的事情庄府不可能派人到赵府去,如今哪家不想巴结上赵府的大房,偏庄府还与赵府的大房有一门的亲事,怎么能不让人嫉妒,不过得意的是赵府不认还把人骂出来了,想到他与赵府四房五姑娘的事情,没有落得好的名声,现在庄启源与自己一样没有落得好名声,心里自然是高兴。

李木开微微蹙眉,却是真心的问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外面都传开了,说庄府巴结赵府,让赵府给赶了出来,若不是知道你的为人和府上做不出来那种事情,我们怕是都要相信了。”

听到外面传开了,庄启源苦笑,“这还是家父在京城的时候与赵府定下的婚事,我也是才听说,连信物都交换了,现在赵府的大房不承认,又放出这样的流言,许是在报复在京城的时候庄府让府上的二姑娘受了委屈的事情吧。”

面上庄启源一脸的无辜,心下却焦急不已,赵府做出这样的事情他确实没有想到,先前他还怨父亲直接就要推掉这门亲事,如今想想若不这样做,庄府真要落实这样的名声了。

高子腾不消的接过话,“赵府的大房眼下正是得意的时候,就连我父亲都让我见到赵府的人和蔼一些,也确实他们能使出这样的手段来。”

却是一脸的不屑。

四个人当中,只有古言很是沉默,打与赵府四房的婚事做罢之后,人也变得沉默了,虽然没有与陈震轩闹得脸红,两人却明显得疏远了。

庄启源心里不喜赵府的所作所为,面上却要做出大度的样子,“当初在京城里的时候,确实是庄府伤到了二姑娘,哪个做父母的不心疼女儿,清者自清,随外面的人怎么说去吧,谣言有一天会不攻而破的。”

一边叫了几个人进了书房,又让人上了茶。

喝上热呼呼的茶水,陈震轩感叹道,“还是府上好,这样的好茶,只怕在这铜川也寻不到第二家了。”

庄启源淡淡一笑,“不过是些普通的茶,虽是小侯爷喜欢,一会儿走的时候让人带些回去。”

“眼下我不过是个普通人,哪里还是什么小侯爷。”陈震轩苦笑道,“以后就叫我震轩吧,咱们几个也不是外人,就叫我轩哥也成。对了,听说这边会有武试比赛,很是热闹,咱们如今也算是在这铜川定居下来,到时可不能错过这样的热闹。”

才安顿下来便想着玩,到也是京城里那些富贵人家少爷的秉性。

庄启源看向古言,“言哥向来喜欢这些,可不能错过这样的机会,只是不知道在哪里,还要让人打听一下才行。”

“这事就交给子腾吧,他现在打听事情可比咱们方便。”李木开到也没有嘲弄之意。

就是高子腾自己听到这件事情也很高兴,拍拍胸口,“这事包在我身上了,这几天就让人把具体的消息打听出来。”

“我看也行,不过听说这样的事情多在大营里举办,若是有子腾在,咱们进去观看到也容易。”陈震轩笑道,眼里却很是不屑,当日最看不起的人,眼下却压过他们,怎么能让人心里舒服。

几个人说起玩的事情,到也把先前的话题给错地过去,晚上庄启源留了几个人在府上用饭,到了铜川虽然吃食上比路上好了些,却也没有什么菜,不过能看见青菜已经很不错了,庄夫人又让人把上好的酒送到儿子的院里,庄启源这一晚也喝多了,只有他自己心里明白为何会喝多。

想他当初那样厌恶之极的女子,如今却是直接甩了他一巴掌,根本不屑嫁给他,事情反差的太快,向来自尊心极高的庄启源哪里受得了这样的打击,这一晚的宿醉,却让头疼的好几天也没有缓过来,那边庄老爷却叫了庄夫人在房里商议着对策。

说是商议,到不如说是庄老爷交庄夫人怎么去跟赵府的老太太谈这些事情,次日庄夫人上马车往赵府的二房去的路上,脸还阴得能滴出水来。

冯氏前一天就听说了外面说大房那边的事情,再听下人说庄夫人来了,不由得头疼,忙让人请了人进来,一边直接让将人带到赵老太太那里去,当初这婚事是老太太直接应下的,那就由老太太自己去解决吧,冯氏可没有心思掺和这个。

ps:靠,感冒了,不过看到票票好高兴,感谢、雪糖果子的粉红、lm117的催更,八八这几天决定白天努力写,晚上努力k歌去,发发汗,哈哈

第152章:私议(一)

另一边,元喜回到家里第一天的时候,易府上门来道谢,钟府的贴子也来了,原本元喜是不打算去的,可是想到上一世钟毅的情,不由得心里一片茫然,在莫氏的鼓动下也就应下了,次日一大早上起来便自己梳洗打扮,穿戴的衣物也是由自己挑选出来的,绿竹偷偷的抿嘴笑,原本是没有什么事,被她这么一笑,元喜也生出几分的心虚来。

“死丫头,出去看看马车准备好了没有。”房妈妈把绿竹赶了出去,一边上前帮着元喜装扮,“姑娘别理会她,她个小丫头每天竟知道瞎想。”

弄得元喜一个大红脸,“我原本也想着到钟府的时候好好谢谢钟二叔,绿竹多想也正常。”

“是得好好谢谢钟公子,要不是他把消息带回来,夫人只看到京城里送的信,哪里知道姑娘在京城里受的那些罪。”房妈妈到也觉得很正常。

看她这样,元喜暗暗松了口气。

说她没有私心还真是假的,她也想着若是钟毅待她还向上一世的感情,她到可以观察一下,左右将来是要嫁人,到不如嫁一个知根知底的人,这才想着去看看。

镂空的兰花珠钗,简单的马坠发髻,羊脂玉的茉莉小簪,月白色的过膝对襟长马褂,上面绣着浅绿色的竹叶,茶绿打底的交领长裙,袖子处是白色的兔毛,配上牙白的狐狸紧裹小袄,站在那里楚楚动人,又多了抹若不经风的美来,房妈妈都看呆了。

“姑娘这样打扮可真好看。”可到底哪里好看她又形容不出来。

元喜看着镜中的自己也很满意,笑道,“不过和平日里一样。只是颜色素雅了些,哪里好看了,妈妈这话传出去。别人又要笑话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