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懒的鱼

赠送了礼物100起点币

觑觑眼婷婷

赠送了礼物100起点币

青玉的似水年华

投了2票粉红票

觑觑眼婷婷

第166章:谋算(二)

赵老爷子的神色严肃起来,示意儿子给自己扶起来,靠着枕头坐好后才问道,“可打听出来到底是怎么回事?虽然你大哥心里怨着咱们,可到底是一家人,出了事的时候还要咱们一家人才行。”

赵玉舒心想他们是这样想,那也得大房愿意才行了。

见儿子苦笑不作声,赵老爷子眉头紧皱起来,“你抽了空去大房一趟,问问你大嫂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大哥不在家里,她一个妇人能做的事情也有限,外面的事情还不是要爷们做才行?告诉她,若是她不想说我就直接到府上去。”

赵玉舒应下,又说了这阵子铜川各府发生的事情,这才告退。

饭后冯氏送赵玉舒去出府的时候,忍不住提醒他,“大房的事情你还是少管,父亲让你去你就做个样子就行。”

赵玉舒的脸色有些难看,“我知道了。”

冯氏知道他是觉得没有面子,“大房不告诉咱们,那是没有把咱们当成亲人,就是老爷子过去也不好使,咱们是真心实意,可在外人眼里呢?那是巴结大房。在大房眼里呢?也是巴结他们吧?难得过上几天安稳的日子,我是再也不想被人指点了,靠不上自己,咱们还有轩哥呢,庄府现在得了王爷的青寐,咱们这些人也快了,何必急于一时。”

看妻子红了眼睛,赵玉舒的那点怒气也没了,“我知道了,你放心吧,我知道轻重。”

冯氏这才放心的送了他出府。

四房和三房各自回府后,四房原本与大房就断了交情,程氏现在什么也不指望。三房高氏到是还有些心思,如今不说旁的,自己大哥也算是铜川这边的参领。若是能得到大房的照顾,大哥也有升职的机会。自然是想哄着大房,只是当初腾哥的事情,也不知道大房知道了没有?

高氏心里惦记着这事,不好与丈夫说,到是女儿向来有主意,回到府里后去了女儿的院子,赵元晴看到母亲来了,挺惊呀的。

高氏先看了女儿绣的花。满意的点点头,这才说起心里的担心来,“…大房到没有刻意的为难咱们,你说是不是元喜没有说这事?”

高氏与女儿说这些,也不过是想让女儿说几句贴心的话,求个心安罢了。

“事情都出了,母亲现在多想也没有用,好好的过自己的日子便是,舅舅那边自己还忙不过来了,哪里会会顾得上咱们?他好坏咱们借不上光。只求他不连累咱们就是了。”赵元晴到是比母亲看得开,“以前咱们在府里说不话,到了现在咱们三房还是被人看不起。难不成因为这个,咱们就得去巴结着别人?母亲也不喜欢低三下四的过日子吧?现在分家了,母亲只管大哥娶个媳妇回来,好好过着被儿媳妇服侍的日子就行了。”

高氏听了心里也是一宽,“还是你说的对,想了也没有用,徒劳让自己心烦,到不如自己过自己的日子。”

赵元晴笑了笑。

看到女儿这样体贴懂事,高氏却觉得心疼。“听说前几天钟府摆宴,亲王府的世子也去。还是那个当初不被人看得起的穷小子,当初我还想着可惜了。若是在京城里,这样的宴总是有你的,不过这次好在没有去,那些个世家的姑娘都造了个没有脸。”

说到最后,高氏笑出声来,“我到要看看还哪个有脸想樊着亲王府的亲事。”

到是女儿,一直柔柔弱弱的,从来没有给过李习安难看,到还有些机会,现在只能看大房的了,若是大房帮着就一定会机会,就是不知道大房是不是也有那个心思把女儿嫁到亲王府里。

高氏心中有事,在女儿那里坐不住,说了几句就走了,回到正院里看到丈夫也在,笑着走过去,“老爷今儿个没有练字啊?”

“恩,也不知道大房到底出了什么事情。”赵玉然有些担心道,一边放下手里的书,“眼看着就年前了,你也备些东西明日送到府上去,看看渊哥的病怎么样了。”

“我到是想去,可也得看看人家高不高兴啊。”高氏接过丫头递来的茶抿了一口,“送点东西到不难,我也舍得,就怕像二房是的,送去的东西又被送了回来。到时丢面子的还不是咱们吗?”

高氏却是真心舍不得东西,原本三房的收入就少,这些年来在府里也没有得到什么好东西,又分了府,从京城里逃出来,扔下大半的东西,就已经在割高氏的心头肉了,现在还让她拿了东西往出送,哪里舍得,在说大房那边也不缺他们送的这点东西,这些话高氏自然不会说出来。

赵玉然性子温和,到没有多想,点了点头,“你说的也有道理,不过到底还是该过去看看,就这么定了,准备些东西明日送过去。”

高氏知道丈夫做下的决定不会再改,只能笑着应下,又怕引起他的不高兴,“说起送礼,从京城里带回来的东西,送了些到亲王府做见面礼,便也没有旁的能拿得出手的了,你看看给大房送些什么?药材和燕窝没有多少,剩下的也不是好的,到是还有些布料,你看着怎么样?”

“布料?”赵玉然紧紧眉头,“都是送没用的东西,再没有旁的了吗?在这里珍贵的药材不多,咱们带出来不是有一车吗?怎么可能都送没了,再找出一些来,咱们府上眼下又用不上,渊哥现在病了,送些他们能用得上的,治风寒的。”

高氏被戳破了心思,脸微微一热,“那些都是没有年份的药材,老爷说了,那明天我看看能不能挑些好的,送到大房去。”

赵玉然这才没有再作声。

大房那边,莫氏看着赵玉舒来了,让人上了茶在花厅里坐下。

赵玉舒也没有喝茶,“大哥去哪里了?是不是府上出了什么事?父亲让我过来问问,若是有什么事,自己家的人总能帮上忙。”

赵玉舒觉得难以开口,说话的时候都没敢看着莫氏。

“渊哥感了风寒,玉珩出去寻草药了,那种草药只有关外有。”莫氏知道说旁的赵玉舒也不会相信。

“什么样的风寒只有关外才能找到药?”赵玉舒一听就觉得里面不对。

“是亲王府的高太医诊出来的,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也没有细问,只知道是风寒,那种草药是蛮族特产的。”莫氏解释道。

赵玉舒看着莫氏,不像在说谎,先前的猜疑到有些犹豫了,可也知道问不出什么来,说了几句话就告辞了。

在府门口的时候,正好与钟毅遇到,钟毅也不过是来看看,跟赵玉舒客套两句就进了府里,赵玉舒坐在马车里感叹,如今连个外人都比他们这些本家的人要亲啊。

“我算了算,若是伯父他们一路顺利,再有七天也就能回来了。”钟毅宽慰莫氏,“此时他们怕是已经到了山下,正在找草药呢。”

不管猜的对不对,总算是有点消息,莫氏也难得露出笑容来,“那就借你吉言了。”

每天钟毅都会到府里来一趟,莫氏也只有跟他说话,心里才能得到些安慰,“我听说易府与庄府有意联姻,那元喜与庄府的亲事就可以解决了。”

莫氏嘲弄道,“原本我也是不挂在心上的,庄府现在这样做算他们有自知知明,不然我还想看着他们怎么没有脸的收场呢。”

“眼下王爷与庄老爷走的近,夫人就是看在王爷的面子上,也要给庄府留些情面才是。”钟毅也不好多说,到底现在还有亲王府,“这些事原本我不该多说,可能是我多担心了,伯母也不用放在心上。”

莫氏笑道,“放心吧,我知道你担心什么。”

亲王府要成就大事,正是用人之际,虽然他们与亲王府亲近,可到底与王爷的大事相比,那就不重要了,这些莫氏还是知道的。

关外,赵玉珩看着眼前的男子,勾起唇角笑道,“好小子,一个人能走到这,不亏是王爷的儿子。”

元喜也看着眼前的李习安,没有想像中的狼狈,卓卓尔雅的站在那,就像天像的王者一样,可细看之下还是能发现他脸上的疲惫之态。

“没想到在这边转转,到是遇到了赵将军。”李习安笑着上前见礼。

赵玉珩从马上下来,望着眼前高高的山,“是啊,这就是缘分。”

意行和顿青不用赵玉珩吩咐已开始在雪下的枯草里翻找起来。

“没有马走这么远,晚上也没有休息吧?你在这里休息,我生些火。”赵玉珩也没有再多说,去找枯枝。

留下元喜对着李习安,元喜才有空说话,“你也太胡闹了。”

李习安挑眉,“胡闹什么?”

元喜瞪了他一眼,也不说话,去四下里找枯枝,李习安凑过去,把披风下的锦袋递过去,“给你的,算是答谢一路上你对我的照顾。”

元喜看他一眼接过来,打开之后,虽然不认识里面的东西,却惊喜道,“这就是毒草吗?”

第167章:理由(一)

李习安裹着毛皮的披风坐在枯草上,烤着火堆,只淡淡的笑着。

元喜欢喜的叫着远处的父亲,“父亲,不用找了,可以叫意行和顿青回来了,毒草有了。”

空荡的野地里,元喜的声音不大,可是众人都能听得到,不远处的意行两人不用赵玉珩叫喊,就折了回来,赵玉珩也大步的走了过来,看着锦袋里的毒草,脸上忍不住露出笑意来。

“是李习安找的。”元喜不忘记解释了一句。

赵玉珩看了女儿一眼,元喜莫名的心虚起来,好在赵玉珩已经往李习安的那边走去,郑重其事的跟着李习安道谢,李习安原本坐着,赵玉珩一行礼,到让他受宠弱惊,忙站起来避开。

“赵将军客气了,我出来找毒草,也是还别人的情。”赵玉珩听得糊涂,却也没有多问。

毒草找到了,赵玉珩让众人今日好好休息,明日赶路回家,意行和顿青去打猎,赵玉珩难得有兴趣也去了,元喜看独留下她与李习安,有些别扭,只闷声坐在那里往火堆里填柴。

“你怎么不问我是欠了谁的情,才到这里找毒草来?”李习安目光灼灼的看着元喜。

元喜抬头看他一眼,又低下头看火堆,“不知道,左右你已经还了,那就是你与那个人之间的事情了,我没有那么好奇。”

李习安笑道,“既然这样,那我便不说了。”

元喜没有接话,两人默默的坐在火堆旁,直到赵玉珩三人拿着野兔回来,两人也没有说过一句话,都是大男人。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吃过烤野兔之后,晚上意行和顿青轮流守夜。众人这才休息。

这几日的奔波,元喜早就疲惫不已。心事了了,又能休息烤火,也算是好的了,脸上的皮肤早就被冻得一块块发红,再这么一暖,只觉得脸上有刀在割。

整个晚上也没有休息好,早上起来的时候又急着赶路,元喜自己都发觉身子有些支撑不住了。好在回去的咱上她与父亲共骑一匹马,而她的马则给了李习安骑。

连奔了三天的路,远远的看到大营的旗子,赵玉珩才算是真正的松了口气,又赶了一整天的路,直到下半夜众人才到了大营。

包易在这里从小兵做起,晚上正值着夜看到归来的人,高兴的迎上前去,特别是看到元喜时,眼睛闪闪发亮。“元喜,你们这是去哪了?”

打进了大营,包易对外面的消息是一点也不知道。

元喜笑道。“从关外回来,我都快饿死了,可有吃的?”

“有,今天出去打猎了,不少东西呢,我现在就让人去烤。”包易临走的时候,元喜又交代他弄最快的上来。

李习安却跟着包易出去了,看着原来像大少爷一样的包易亲力亲为的做着东西,笑道。“看来你手艺不错了。”

包易头也没回,“这是自然。”

两人之间先前有些隔阂。却也因为这一句话,又变回了从前的样子。

包易从李习安这里问了他们去了哪里。李习安只淡淡的解释了一句,包易听了有气也不再多问,烤的是野鸡,很快就好了,元喜呆在父亲的大帐子里,吃了半只烤鸡就睡下了,赵玉珩却是连夜往城里赶,元喜睡在大帐里自然是不知道父亲已经连夜回了城。

赵玉珩心疼女儿,临走的时候还让人不要惊扰了女儿,让女儿好好休息,陪同赵玉珩回去的有顿青,李习安也留在了大营里。

天刚朦朦亮莫氏就看到丈夫回来了,激动的哭了起来,赵玉珩安慰着妻子,又让人去亲王府里请高雄,又说女儿在大营里休息,莫氏的一颗心才算是落了地。

年已经过去了,赵府里冷冷清清的,莫氏也没有心情张罗,眼下丈夫回来了,这才叫人张罗饭菜,大营那边,元喜却也没有起的太晚,从意行那里知道父亲连夜赶回城里,也没有多说什么,到是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着,打算回城。

看到外面等在马旁的李习安,还有一旁的包易,笑道,“你们也进城?”

包易用下巴挑向李习安,元喜就明白了。

告诉包易在大营里好好照顾自己,又问了他过年有没有回府,这才上马,与李习安往城里走,城里与大营要有一个时辰的路,元喜骑的不慢,李习安到也随着她一起慢慢的往城里骑。

“钟毅不错,对你又一片真心,你到不要辜负了他的心才对。”

元喜侧头看他,“这是我们之间的事情,由不得你来说。”

李习安笑道,“这到也是,打在京城里遇到钟毅之后,你不就一直再打他的主意。”

元喜心下大惊,这李习安是怎么知道的?

看她惊呀的神情,李习安莞尔的勾起唇角,“就你的样子,把所有都表现在脸上,谁看不出来?日后可要小心些,除非你们把亲事定下来,不然你就要受着别人指点。”

元喜淡淡一笑,“那就多谢你为我着想了。”

却也没有解释她与钟毅之间的关系。

两人回到城中的时候,街上的人不多,元喜直接往府里走,路上没有料到会遇到钟毅,有些差异,“钟二叔你这是要去大营?”

“原本是想去接你,既然回来了,那就不用去了,高太医把药熬下给渊哥喝下了,这下你到是放心了吧?”钟毅与元喜并肩而骑。

元喜笑道,“药是喝下了,可到底是谁下的毒却不知道,有一次就有第二次,对方在暗处,我们总是被动。”

钟毅宽慰她,“放心,有了这一次的教训,对方知道惊动了咱们,定不敢再贸然下手。”

元喜笑了笑也没有吱声。

连人是谁都不知道,对方怎么会害怕呢。

钟毅也知道自己劝的没有分量,心里担心对方,却又使不上力,只能干着急,可一直到赵府,钟毅也是一句话也没有说出来。

易揽霜看着一同下马的两个人,咦了一声,“赵元喜怎么与钟公子一起回来的?她不是出关了吗?”

易揽霜只带着柳儿出来,不想还真让她给看到了,不管怎么说,没有看到赵元喜与李习安在一起,让她涌出一抹心喜来。

柳儿哪里知道,“是啊,这人就突然回来了。”

易揽霜也不去首饰铺子了,往回走,一边扯紧了头上的毡帽,“咱们也回府吧,一会儿你去打听一下,是不是赵将军也回来了。”

柳儿应下。

赵元喜不知道自己被盯上了,回到府里先奔了弟弟的院子,看到已经退了烧安静下来睡觉的弟弟,元喜裂开嘴角笑了,莫氏得了女儿回来的信,急忙忙的赶了过来,看到女儿被冻得一块块的脸颊,忍不住心疼将人搂在怀里,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元喜笑嘻嘻道,“关外的风景可真好,虽然下着雪,可放眼一片辽阔,比在京城里还要好。等夏天到了,我还要出去,只是不知道那个时候蛮族回来了,还能不能这么自由了。”

莫氏笑骂道,“你这孩子,还真是跑野了,这一次你一走我都后悔了,哪里还会让你再走,只此一次,以后都不许有那样的想法。”

“母亲,我都饿了,年都过了,家里的好吃的多吧?”元喜忙转了话。

入画在一旁笑道,“夫人原本是打算派马车去接姑娘回来,早就让奴婢几个在厨房里做菜了,现在姑娘回来了,那可以叫忍冬她们直接传菜了。”

莫氏也笑道,“是啊,饿了吧?这些天没少受罪,看看你父亲那样子,就知道你们这些天是怎么过的。”

拉着女儿往外走,一边道,“你弟弟吃下药已经不烧了,高太医说明天人就会醒,这次你弟弟大难不死,可都是你啊,好孩子,你真的长大了。”

“渊哥是我弟弟,原本该是我做的,母亲这样说到让我不好意思了,若真觉得我辛苦,到不如做些好吃的给我补补。”

“放心吧,今日做的可都是你爱吃的。”莫氏这阵子难得笑的这么开心,“钟毅在大厅里陪你父亲喝酒呢,这些日子他每天都到府上来,真是难得这孩子的一片心思了。”

莫氏说完还特意看了女儿一眼。

元喜的脸微微一热,“难得他有这样的心思,也不怪父亲对他的照顾。”

“不许瞎说,钟毅有今天可全是靠他自己。”莫氏见女儿也不是对钟毅没有心思,心里高兴,“你钟伯母对像也像亲生女儿一样,一家人都喜欢你,可不许这样你就欺负钟毅,他与你大不了几句,你以后与他兄长相称,不许在二叔的叫着,弄的他怪尴尬的。”

莫氏半开玩笑的点着女儿,“你看看他原本就见你紧张的没话,被你一叫,就更不知道说什么了。”

元喜只觉得耳朵都烫了起来,“知道了,不过叫了声二叔,有什么紧张的。”

自己的脸却忍不住红了起来。

莫氏见女儿这副样子,哪里还敢再多说,生怕女儿会恼羞成怒。

ps:今天一更啊

第168章:理由(二)

一家人加上钟毅这个外人,一起用过了饭,赵玉珩高兴,还多喝了一口,明显看着自家的男人喝多了,莫氏扶了人下去休息,送钟毅的事情自然就落到了元喜的身上。

两人往大门那里走,钟毅的脸也红红的,看着很兴奋,特别是这一顿饭他也能感受到元喜对他的改变,连二叔也没有叫,钟毅激动的双眼带着笑,不时的偷看元喜一眼,又忙收回目光,生怕被她发现。

元喜看着她像小孩子一样的举动,心下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却只知道有些酸酸的,上一世她没有回应,甚至最后那般,他还是念念不忘,这一世她定要好好还他才是。

“钟大哥,那我就送到这里了,你吃了酒,到不如坐了马车回去吧?若不是坐马车,也牵着马回去,不要骑了。”元喜无视他灼热的眸子,定定的看着他。

钟毅忙点头,那样子像怕一不点头对方会生气一样,“你放心,我知道了,就牵着马回去,也正好消消酒气。”

元喜点了点头,才让府里的小厮牵着马给钟毅,又叮嘱人送了钟毅到府上再回来,钟毅怕元喜生气,哪敢拒绝,直接带着人回府了。

钟毅回到府里嘴角还合不上,康氏看到儿子这样,就笑着上前去打趣,“怎么?这是喜丫头回来了?不然连过年都没有看到你笑的这么高兴。”

这阵子儿子天天出府,甚至过年都出去,康氏知道儿子是去赵府,从老爷那里也知道了赵府发生的事情,康氏怕人多想,这才没敢到赵府上去。自然也没有怪儿子总往赵府跑,现在看到儿子笑着回来,猜到是赵府有好事了。

钟毅上前去扶着康氏。“母亲怎么大冷天的在外面?有什么事交给儿子去办就行,儿子不在还有两位妹妹呢。她们眼下到了嫁人的年岁,也能帮你分担一些,何必累了自己。”

康氏由着儿子扶进了大厅,等康氏坐下后钟毅才道,“赵伯父和元喜回来了,渊哥的病也没事了。”

想起元喜叫自己钟大哥,钟毅的唇角又裂了裂。

康氏看儿子忍不住笑的样子,也抿嘴笑了。“有什么好事自己偷着乐,也不跟娘说说。”

钟毅的脸一红,“没什么,就是喝的有点多了,和赵伯父聊了会。”

“算了,儿大不由娘,既然喜姐回来了,过几日我就请了官媒到府上提亲去,还是先给你赵伯母送个信?”

钟毅犹豫了一下,“还是先和赵伯母通个信吧。若是元喜没有那个意思,这样日后也省着大家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