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儿子这个时候还为着别人着急,康氏笑道。“我怎么就生你这么一个痴情的种,好了,我知道了,看你这副样子,回自己院去吧,我一会儿让人送了醒酒的汤过去,你不要忘记喝。”

钟毅快声的应下,这才回了自己的院子。

赵玉珩回府的事情,虽没有张罗出去。可一个的功夫,城里想得到消息的人都得到了消息。庄府如今被亲王府重用,庄启源也到了李亲王的身边当差。赵玉珩回府的当天就喝多了,自然是不知道,直到第二日庄老爷带着庄启源到府上来,这才在见客人的时候,从莫氏的嘴里听说了。

“不过是被王爷重用了,就敢到府上来了,我到要看看他们想干什么。”赵玉珩冷冷一笑,就从内间去了前面的大厅。

花厅里庄家父子正等在里面,赵玉珩一进来,两人就站起来见礼,年岁上赵玉珩也给庄老爷见了礼,分主次坐好之后,赵玉珩也不开口,只等着庄老爷开口。

“前些日子的事贤侄想来也听知道了,我们启源与府上的姑娘定了亲,这事是你们老太太做的主,又没有问过你们,既然你们觉得两个孩子不合适,我看不如就把这门亲事退了,信物我带回来了,到是我们府上的信物也该拿回来才是。”庄老爷子脸上带着淡淡的笑。

赵玉珩一听,没想到庄府会这么好说话,“说起来伯父还不要多想,到底我中午才得了喜姐,也不想她太早嫁人,而且这亲事也得看两个孩子有没有缘分,先前出了那样的事情,到底两个孩子在一起也不合适了,只是信物不在我们这边,到时我让人到老太太那里去,让人把信物送还到府上。”

这正合庄老爷的意思,“那就好,原本两家结亲也是为了结好,若是成了仇人就不好了,既然话都说开了,那我们就不多打扰了,听说你也是才从关外回来,王爷也很担心你,和我说起过好几次。”

赵玉珩淡声道,“到底因府上的事让王爷劳心了,得了空我再去向王爷陪罪。”

想在自己面前显摆得了王爷的信任?

赵玉珩根本不在乎这个,他能有今日可全是靠他自己,就是有一日王爷坐上了上面的位置,他也要靠自己的能力往上爬,而不是靠巴结人过活。

庄家的父子一走,莫氏才出来,“老爷何苦答应他们,这事是老太太做的主,让他们找老太太去,若是老太太不把信物交出来,咱们怎么跟庄府交代?我看庄府就是拿捏了这个心思,才敢这样耀武扬威的来说退亲的事。”

前阵子还让老太太到府上来闹,现在不用他们说就主动退亲了,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莫氏虽出身在武将世家,这个道理还是明白的。

赵玉珩朗声大笑,“所以说我才不愿呆在京城里,男人活的像女人一样耍小心思,看着都累,他爱算计什么就算计什么,我只管让人把信物送去就行了。”

莫氏看了急的直跺脚,“你懂什么?咱们送信物的人一上府,庄府就可以对外面传是咱们主动退亲的,让人怎么看?看不起庄府?偏不是那样,庄府这样一来岂不是摆了咱们一回,平白无故的有了这样的名声,便宜了他们,明明是他们不安好心定的亲事,知道咱们撕破脸也不会同意,就又来了这么一招,偏你还不以为意。”

“听你一说到真的是这样。”赵玉珩这才想明白这绕得圈,又一副被他说中了的样子,“看我怎么说的?京城里呆久了,连男人都像女人了,小心眼,只会算计。好了好了,不过这点事,把这亲事退了就行了,咱们身正不怕影子斜,时间久了大家慢慢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莫氏看她这副样子就知道说了也是白说,到也没有真的跟他治气,“别的也不说,眼下你看看怎么让老太太把庄府的信物给还回去吧,我看这事没有这么简单,莫不是老太太拿了庄府的什么好处,才一直不同意这门亲事算了?亦或是庄府许了老太太什么好处?”

婆婆什么样,莫氏可清楚,那是个见了银子不撒手的,“你当初给老太太的银子让她放到公中花,老太太自己留下了,这银子你让给你送回来,也没有送吧?我看是不会送了。”

赵玉珩这个可以肯定的保证,“放心,没事的,我一定把银子拿回来,咱们就设些粥铺,你不是最爱做这种事吗?都交给你来做。”

莫氏笑着嗔了他一眼,“你也不用在我这里说好听的,看着时候还早,你就去二房一趟吧,下人去也不顶用,你还是亲自跑一回吧。”

赵玉珩自然是不会拒绝妻子,穿戴好之后,带着意行就去了二房。

元喜得了信也来了,莫氏拉着女儿,“你父亲不愿耍那些小心眼,咱们也不用跟他们计较,左右退了亲事就行了。”

少不得又骂了一番庄府,元喜在一旁劝着,“当初是女儿没有看透人,后来知道他什么样,可惜名声也不好了,也难怪他们敢随意的拿捏女儿,不过这到底也有女儿的错,日后过的怎么样还要看各自的,路还长着呢母亲急什么。经了京城一事,众人都看出庄府是什么样的人家,把女儿嫁进他们府的,那也是看中利益的,这样的人家又会教养出什么样的女儿来。”

莫氏听了女儿的分析,眼睛闪闪发亮,“你说的对,我就要看看他们能娶什么样的姑娘。京城这一暴乱,各世家都逃难到铜川,这待嫁要娶亲的人可多着呢,年节也过了,怕是这一家家的亲事也快来了。”

莫氏说着看女儿一眼,“到是你,母亲还不急着嫁你,可你心里也要有个算计才行,别好的都让人挑走了,等想嫁的时候现找可不赶趟。”

元喜笑道,“母亲心里都有算计了,还问我这些做什么,到像是拿我当外人一样。”

莫氏笑着把女儿搂在怀里,“你这丫头,从京城里回来也变聪明了。那我也不说旁的,你看钟毅怎么样?那可是我和你父亲从小看着长大的,就是你小的时候他还抱过你呢,虽然大了你五岁,可却是一心一意的待你,就是康氏也把你当成亲生的女儿,你嫁过去之后什么也不用管,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这个娘可敢保证。”

第169章:吵闹(一)

赵玉珩到二房的时候,二房的人挺意外的,赵玉舒的脸上却隐隐带着欢喜,把人迎到了花厅,让人上了茶,一边热络道,“这是秋天的时候的新茶,这次出来的时候我特意多带了些,你是最喜欢这个的,这几日才想起来,还想着寻哪天给你送到府上去。父亲也有了起色,一直挺惦记你的,你这阵子又不在府上,到也没有过去,眼下你来了正好,去见见父亲吧。”

赵玉珩没多说,起身跟赵玉舒去了赵老爷子休息的房间,赵老爷子正由人扶着在练习走步,看到大儿子过来,点了点头,才让丫头扶着慢慢的回到了屋里。

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变成了现在这副样子,赵老爷子心高气傲,见到儿子也不想低头,面色冷冷的,“过来了,我还以为你现在是大将军,连家人也不要了。原来你还记得你姓赵,那就好。人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忘本,前些日子我身子不妥当,也一直没有和你好好谈谈,眼下你来了正好,也省着我让人过去找你,我老了别的也管不了了,只是想着这一家人都安安稳稳的,眼下我这副样子也照顾不了这一家子的人,连自己都要靠别人,你是兄长,当大哥的要好好照顾自己的弟弟才行,别的我也不求。今日我能好好的坐在这里说话,明日就不知道会什么样,你也来了,就当今日的话是我的遗言吧。”

赵老爷子这是在逼着儿子照顾这一大家子,他也知道他这样做是在拿捏儿子,可是也没有旁的办法,现在到了这里,别人家到也罢了,赵府的名声都破了。若再没有人照顾,日后就真的完了。

“老五那里你不用管,他是罪有应得。二丫头的事不怪他们几房,是我这个当父亲的没有把府里的事情管好。你要怪就怪我吧,你几个兄弟心都不坏,也只是一时的糊涂,浪子回头金不换,他们能认识到自己的错,你就该给他们一个机会,打虎亲兄弟,你现在觉得自己不用依靠谁。可等你需要的时候就晚了,外人到底是外人,不如骨血至亲贴心。”赵老爷子看了二儿子一眼,“你二弟心下愧疚,连官都辞了,你心中有气也该消了,何况这阵子你不在府里,他一直惦记着府上的事,不好上府去,平日里却一直注意着外面的动静。”

赵玉舒低下头。

赵玉珩等父亲说完了。才开口道,“我做不到与欺辱自己女儿的人相交,父亲也不用强迫我。我即使现在应下了,过后该怎么做还怎么做,父亲岂不是也没有旁的办法?杀了人才知道后悔天下可没有这样容易的事,当日他们那样对待喜姐时,怎么就没有没有想想会有后悔的时候?难不成非要把人逼死了才行?这事父亲也不要多说了,当日我就与他们几房把话都说开了,父亲既然年岁大了,就好好颐养天年才是,就不要再操心这些事情了。”

见儿子根本不听自己的。脸色就难看起来,“你这就是真断了兄弟之间的情份?老大。你可不要后悔,连亲王现在奔着上面的位置。可不是靠你一人之力就可以的,亲王府既然能重用庄府,那么你几个兄弟有自己的门生,亲王爷一定不会不在意,在官场上若没有个人帮你,你一个人可走不长远。当日二丫头的事情,也不是全不怪她自己,不过是个丫头,你为了一个丫头连亲兄弟都不要,这样的心性怎么在官路上走?你真是太让我失望了,罢了,若是你执意如此,我也管不得你。那你今日又到府上来做什么?”

知道现在拿捏不住儿子,赵老爷子发火也没有用,平复下自己心底的怒火,赵老爷子看向儿子,眼里满是不满,却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赵玉珩打小就没有犯过错,自然不怕父亲,“庄伯父带着儿子到我们府上去了,说起退婚的事情来,把信物也还了回来,让咱们把他们庄府的信物还回去,母亲的性子父亲也知道,我这才亲自跑了一趟,母亲那边的事情还是父亲找个人去说吧。”

不用看到母亲,赵玉珩也知道会是什么样的情形。

赵老爷子是知道这件事情的,直接吩咐二儿子,“老二,你到你母亲那里去把信物拿回来,这事原本就是她私下做的主,我没有应过,你就和她说庄府现在来要东西了,让她把东西拿出来,别跑到铜川这地方丢人来,她不要脸,还有子孙要脸面呢。她要是还舍不得庄府的那门亲事,那就让她带着庄府的信物出去,给她写一封休书。”

自己现在像残废一样,还不是那个儿子给气的,这儿子却也是被老太太给哄出来的,赵老爷子心中哪里能不怕,若是他还好好的,亲王府那里他也有起势之日,可是一切都不可能了,一个男人报复没有了,和残废了有什么区别。

赵玉舒不敢多说,知道父亲一直在气头上,起身去了后院,赵老太太一听就不愿意,待听到老爷子还要休了她,当场又是哭又是闹,虽想给小儿子弄一套宅子,可到底是怕真的被休了,最后还是让二儿子把信物拿走了。

赵玉舒直头疼,拿了信物就出了母亲的院子,远远的还能听到母亲的咒骂声,赵玉樊听了动静赶过来,看到是二哥从院里出来,很是诧异,“二哥,怎么了?”

“你去劝劝母亲吧。”赵玉舒看了弟弟一眼,大步的往前走。

赵玉樊一脸的疑惑,到了院子里的时候,看到母亲还在哭,就上前去劝着,“是不是二哥惹母亲生气了?刚刚我进来的时候,看到二哥急冲冲的走了。”

“樊哥,母亲可就只剩下你一个了。你大哥把庄府的亲事退了,我原是不想同意,毕竟庄府答应下你成亲的时候送一处宅子给你,可是你父亲却说我若不把信物拿出来,就要休了我,这哪里是儿子啊,根本就是仇人啊。”

听到到嘴的肥肉没了,赵玉樊面露狰狞,“母亲手里不是有银子吗?那些银子就不该给他们拿回去,想要有什么没有?我就不信了母亲不拿他还能往回抢怎么的?”

赵老太太只觉得对不起儿子,“放心吧,这事我心里有数,老大既然这把我放在眼里,那也别怪我不给他面子。”

赵玉樊就知道这事有门,“年也过了,母亲是不是该去买宅子了?文慧那边也不能让人等着。”

“好了好了,知道了,人又跑不了,你急什么,这几日我就让你二嫂出去寻宅子,等买了宅子再收拾出来,最快也要一个月,而且要成亲两家的日子还没有订呢,再说鼎哥那里你真不管了?那可是你儿子,不管旁的,就是这口气也不能输给包府。”

赵玉樊不以为意,“他们愿意养就让他们养去,将来长大了鼎哥还是我儿子,这个事实改不了。文慧还是个姑娘,嫁进来就让她当后娘这怎么行,文慧不嫌弃我是个成过亲的,我怎么也不能不在科她的感受。”

“为了个女人,连自己的儿子都不要了,罢了,你大了我也管不得你了,我知道了。”赵老太太只觉得伤心,自己疼到大的儿子心里根本没有她这个当母亲的。

“母亲,二嫂整日在府里,也不能亲自出去,看宅子也是交给下面的人,我看到不如我自己去吧,左右到时也是我自己住,我挑不是更好?你把银子给我吧。”赵玉樊靠到赵老太太身边,哄道,“儿子难得有件好事,母亲就当可怜儿子一回吧”

“我说今日怎么到我跟前来露脸了,原来是惦记我这银子呢,你个没良心的。”赵老太太点点儿子的额头,“说吧,要多少?”

“买宅子,里面怎么也要有下人,一万两吧。”赵玉樊不觉得要多了。

赵老太太却冷吸一口气,“你真当我是土财主呢?一张口就一万两,你知道一万两能买多少东?够普通人家能活几辈子?五千两,不能再多了,要么就让你二嫂去挑宅子,你自己选吧。”

赵老太太觉得自己真的把儿子宠坏了,这一张嘴就上万两的银子,看来真要收收他的性子了,自己也不能跟他生活一大辈子。

赵玉攀略有些不满,到底还是要了银票自己去买宅子,赵老太太从自己的匣子里面拿了五张一千两的银票递给了儿子,还不忘记交代,“你可不许乱花,若是这银子花没了,你的宅子也没有了,到时成不了亲可不要怪我。”

银子到手,赵玉樊就失了耐性,“知道了,母亲放心吧。那我就出去看宅子了。”

二千两买一处大宅子,还能剩下三千两,赵玉樊觉得在铜川这种地方宅子哪里会那么多的钱,只在心下暗暗的高兴,拿着银子高兴的走了。

赵老太太却觉得心里不踏实,让人去叫了冯氏过来。

第170章:吵闹(二)

赵玉樊带着银子出了府,却是直奔首饰铺子,先挑了一件最好看的首饰,这才直奔文宅面去,赵府的二房里,赵玉珩拿到了信物,也没有耽误,直接让意行带着东西送到庄府去,自己又说了几句,没有多呆就起身告辞了。

赵老爷子生气,却一点办法也没有,只能看着儿子扬长而去。

后院里,赵老太太正拉着冯氏说话,“小五虽然要自己看宅子,可是他到底是个男人,也没有这个经验,还要你这个当嫂子的帮着把关,这些日子你也寻到一些宅子吧?先拿过来我看看,然后我再给小五,让他从中挑一处喜欢的,这也算是他自己挑了,不然等他自己挑,还不知道要挑到什么年月呢。今日他求我,我原本想驳了他,可是他说他这阵子就没有一件顺心的事,弄的我就心软了,小五不坏,就是自私了些,可他的私心都放在表面上,不像别人都藏起来,说起来也是个直性子的人。”

冯氏只听着也不多说,在老太太这里,她心里只偏着五房,众人心里都明白,以前还想着争一争,现在却是连争的心思也没有了,只管把人安稳的打发出去,离的远远的各过各的日子就行了。

冯氏来的时候就让身边的妍秀带着单子过来的,把上面打听到的给赵老太太讲理,“上面这三处虽然离着咱们府上远了些,可宅子大又好,听说是以前富商盖的私宅,要迁回南方去,这才要卖的,都是三进的院子,要是商议一下五千两也能拿下来。后面的这二两是二进的院子,三千两就可以了,不过却是年久失修。好好好修一下才可以,这样下来最少也得五百两。”

赵老太太对这五处宅子哪个都不满意。“看着都离咱们这不近,临近的没有吗?眼下咱们从京城里逃难出来,在外面能互相照应的只有你们这些亲兄弟了,这些年我知道苦了你,可是你是我的亲侄女,我一直没有把你当外人,你心里有什么不满就和我说出来,咱们娘俩可千万别离了心才是。”

赵老太太虽没有直说。却也在点冯氏,你找的宅子都找远的,就是想把人弄得远远的,你若什么就直接说出来,何必弄这一出。

冯氏听了气得筋骨直疼,“姑母,你说这话可就冤枉我了,先不说别的,这近处根本就没有卖宅子的,就是有也是那一个院的普通人家住的院子。姑母能相中这样的院子?若是我找了这样的院子,指怕姑母又要说我是怕花银子了,铜川虽然不是京城。可打咱们到了这里之后,地是寸土一金,这五处宅子价钱算是中上等却又是宅子好的,若是姑母信不过我,大可让身边的采清出去打听打听,是不是三进的院子多八千两到一万两。这些年来我心中是有委屈,可我也是个母亲的,理解姑母为偏疼五弟,但是姑母今日这样冤枉我。可就直的伤了我的心。”

冯氏说着说着眼睛也红了,低下头抹起泪来。

赵老太太脸上闪过一抹慌乱。掏出帕子递过去,“你看看你这孩子。姑母这也是这阵子被弄的头晕脑胀的了吗?姑母也是没有把你当外人,才这么一提,你看看你到多想了,快别哭了,好孩子,是姑母错怪你了。万没有料到铜川这种小地方,宅子现在这么贵,那就看你前面说的三处吧,等小五回来了,让他自己去看看,相中了哪个就定下哪一处。”

又安抚了冯氏几句,冯氏见洗脱了自己的罪名,这才收了泪,心下却也不愿意起来,又说了几句,把单子留在老太太那里就起身告退了。

赵老太太却还在担心,现在身边能用的也就这么一个侄女了,若是连这个侄女都弄得离了心,日后就更没有人能指望上了,寻思了半响觉得不妥,从自己的嫁安里挑了件首饰让采清送了过去,冯氏道了谢收下了,赵玉舒不奇怪母亲怎么突然就大方起来。

冯氏也没有瞒着他,把前因后果一学,赵玉舒笑了,“既然是这样,那就收下吧,左右是母亲觉得对不起你的。”

冯氏却没有那么高兴,“这些年了,母亲也没有说拿件东西给我,现在这种情况下给我,我心里更不好受。”

就是看了这东西都觉得不舒服。

赵玉舒苦笑,心里明白妻子的感受,可一边是母亲,他能说什么?

赵府里,赵玉珩一回来就看妻子一脸的欢喜,“这是怎么了?有什么好事?”

“可不是有好事。”莫氏拉了丈夫进屋里说话,“渊哥醒了,吃了一大碗的粥,正和喜姐说话呢,我这就没有打扰他们姐弟说话,到是喜姐的婚事,她应下了。”

“应下了?谁家?钟家?”赵玉珩一连问出三个问题来。

莫氏点点头,“不是钟家还能有谁家?”

赵玉珩疑惑道,“难不成是我想错了?”

见妻子盯着自己看,他才解释道,“世子亲自去找毒草,又与喜姐相熟,我原以为他们两个是彼此对对方有意,才会这样呢,原来是我想错了。”

莫氏笑道,“就你多想,世子不是说他是为了还别人的人情吗?这一年只有钟毅去过京城,我看*不离十是为了钟毅还什么人情呢,你就不要多想了,到是喜姐现在能应下钟家,我到是挺意外的,这孩子经了那些事,也算是长大了,我还怕她不是真心的,又试探了几句,见她并不是敷衍我,这才放下心来。”

赵玉珩也感叹道,“这是好事,喜丫头终于长大了,只是让她受了那么多的委屈,放心吧,以后再也不会有这事了,到是钟府那边,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过来提亲。”

“这事不用担心,我看钟家那边也等不了多久了,钟毅也不小了,等钟家的一上门,我就应下这门亲事。”说起这个莫氏笑的合不拢嘴。

哪知话音刚落,就听到外面入画禀报道,“夫人,钟夫人来了。”

夫妻两个对视一眼都笑了,莫氏这才迎了出去,把人迎到了花厅里,两个人也多日不见,康氏见莫氏虽然瘦了些,可是神色很好,这才放下心来。

康氏也没有犹豫,“我这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今日我可是舍了脸出来的,你听了不管高不高兴,也别把我赶出去,若是不愿意只管当听了句笑话。我家钟毅这些年来一直喜欢喜姐,你也该知道,这孩子不小了,喜姐原本没有从京城里回来,我也不敢有这个念想,现在人回来了,说明两个孩子还是有缘分的,我是真心喜欢喜姐这丫头,把她当亲姑娘疼着,就看你舍不舍得了。”

“钟毅这孩子也算是我看着长大的,哪里能信不过他,只是喜姐在京城里走了一趟,出了那些事,我们自己知道怎么回事,可到底挡不住外人的嘴。”

康氏一听就明白了,“咱们两个相识这些年,你也不用跟我说这些外道的话,我要是真的在科那个,也不会到府上来和你提这件事情,喜姐是我看着长大的,她什么样我还能不了解?她那样直性子,没被京城那些人给算计的没了命就好不错了,也是这孩子命大,能回来,这是她的福气,这样的福气的孩子我哪里会嫌弃。”

莫氏听了心下感动不已,拉着康氏的手拍了拍,“也就是姐姐明白这些,既然是这样,那我就放心把喜姐交给你了,日后到了府上你只管当成自己的女儿,哪里有不对的就教她,过日子这边她还不行,到底被她父亲宠坏了,总跟着往大营里跑。”

康氏听了也是满脸的欢喜,“好妹妹,你只管放心的把喜姐交给我,我定不会让她受委屈,再说就是我想,我家那个傻小子也不会同意。”

说到这,两个人一起笑了起来。

大事已定,康氏也不多留,“明日我就让官媒到府上来提亲,我家那傻小子说怕亲事不成,日后都不能走动了,这才让我先到府上来问问。”

莫氏见钟毅对女儿这般的心细,心下也高兴,送了康氏到府门口,看人上了马车走了,这才笑不拢嘴的回了屋里,赵玉珩看妻子这副样子,就知道是有好事。

“康氏来提亲了?”

“可不是,说明天就让官媒到府上来提亲,原本想直接让官媒来了,怕咱们不同意,日后两家尴尬,这才先到府上来探探话来。”又把这事是钟毅的想法说了,赵玉珩听了也很是高兴。

“钟毅这孩子对喜丫头做事向来贴心,把喜丫头交给他,我也放心。”

府里不大,就这么点事,不多时就传到了元喜的耳朵里,元喜见绿竹和房妈妈都恭喜自己,也造了个大红脸,却没有想到事情这么快就有了定数,心下又有一抹失落,明明重活一世,却没有做过什么,转念一想没有了上一世的悲惨,到也可以了,起码一家人平安。

第171章:官媒(一)

要说铜川的地方不大,官媒也就一个,在这种穷地方开并不吃香,可这几日却一连有好几件喜事找到了赵家的身上。

周氏看着手里的赏银,就笑的合不上嘴,“要说这些京城里的大世家就是出手大方,一出手就是五十两银子,这辈子我也没有见过几次五十两银啊。”

周氏的儿子却在一旁提醒道,“银子是到手了,可是这几家让你几时去府上送八字都有时辰的,其中庄府和钟毅就挑了一个时辰,母亲还是想想怎么办吧。”

“这有何难的。钟府是本地的大世家,自然要先首着钟府来,庄府虽然也得罪不起,可到底也是败落了,哪里能比得过钟府,再说钟府提亲的事是将军府,现在在咱们这里县令也不如将军府大,将军府可是只手遮天。”周氏扬扬得意,显然是早就想好这个问题了。

周氏的儿子却有些不放心,“我听说亲王府现在也重用了庄府,到底那曾是丞相,万一怪罪下来怎么办?咱们家只是官媒,哪里得罪得起人。”

“放心吧,我心里有数。”周氏把银子放起来,才起身对着铜镜打量了一番,拿起八字的贴子收好,“时辰差不多了,我得去将军府了,到了那少不得又得一笔赏银,等这几件事情办妥了,就给你寻一个门好亲事,你也不小了。”

周氏的儿子在衙门里当差,只是个衙役,平日里挣的少,相看了几门亲事,双方都嫌弃家里条件不好,周氏一个人带着儿子长大。到底没有什么家底。

看到母亲一心为自己着想,周氏的儿子林铁牛心下愧疚,“娘。我不成亲也没事,你好好的就行。儿子无能,没有尽到孝心,让娘现在还为儿子操心。”

周氏听儿子说这些话,心里就舒服,“傻孩子,你是娘的儿子,娘不为你着想,为什么想?行了。时候也不早了,你也去衙门吧,别耽误了时辰又要扣银子了,打出了早灾之后,你们县令是越来越抠了,到处想着扣你们的银子,一个月才半两银子,再扣下去就要倒贴了。”

周氏絮絮叨叨的走了,林铁牛左右看了看,没有人才松了口气。县令小心眼谁不知道,也就娘敢这样直接说出来,万一被人传了出去。还不知道要怎么说。

赵府大房里,一大早莫氏就起来让人收拾,自己也穿戴好,先看了儿子,才到了女儿的院子里,一进屋看到女儿正拿着女红,挺意外的,随后扬起唇角笑了,“看看。真是要嫁人了,我们喜姐都知道安静的坐下来绣花了。”

元喜脸一红。“我到是想出去练练剑,母亲同意才行。”

一大早莫氏就让入画过来帮着打扮。虽然过八字元喜不用过去,可是就这样一弄,也让元喜忍不住脸红,虽然活了两世不在乎这个,可是到底是个姑娘家。

莫氏看着女儿脸红红的,拉着她上下打量了一圈,“不错,这样江南女子的模样,谁看了能不喜欢。”

“母亲,你在在这里耽误下去,官媒来了等不了你可就走了。”元喜只想把母亲支走。

莫氏也知道女儿是害羞了,“好好好,可不能耽误了我家喜姐的好事,母亲现在就回前院去等着,你钟伯母说了,挑了一个最好的时辰,两家这门亲事也是难得休来的,什么都要找个最好的,可不能委屈了你,家里的院子也是临着花园,正找人重整修呢,等天气一暖了,就让人翻修一下,把花园也归到你们院里去。”

“这些母亲做主便是。”元喜也不好说什么,却也明白了钟家对她的重视。

把花园也归到他们的院子,或是不想打扰他们二人生活吧?又不用分出去过,到底是真真疼儿子疼到了骨子里,婆婆的架子一点也不摆。

元喜也知道这其中有喜欢她的原因,重活一辈子,能有这样一门好的亲事,她也知足了。

送走了母亲,元喜坐在榻上发呆,绿竹端了茶进来,“姑娘,你不高兴吗?”

“你哪里看出我不高兴了?”元喜回过神。

绿竹放下茶,坐到小凳子上,“奴婢说不出来,可就是觉得姑娘不高兴。换成别人家的姑娘遇到这样的喜事,一定不会是这个样子。”

“难不成我还要一直笑?让人笑话我急着嫁人?”元喜眨眨眼睛,端了茶抿了一口,“不要再瞎猜了,年也过了,你也不小了,我寻思着让母亲给你寻一门亲事,总不能让你跟着我一辈子。”

“姑娘,奴婢不嫁,奴婢要跟着姑娘一辈子。”绿竹也不知道害羞。

元喜看她这样子也不多说,却把这件事情记在了心上,等院里的小丫头吵着说前面官媒来了,绿竹跑出去看热闹,元喜就叫了房妈妈进来说话。

“嬷嬷,绿竹也不小了,我总不能留她一辈子,你看看四下里有没有合适的,给她找一户人家,人一定要本份,这丫头性子急,我怕她嫁过去会受气,婆婆也找个好相处的。”

房妈妈听了直笑,“姑娘把这事就交给奴婢吧,奴婢一定找一个合适绿竹这丫头的。”

又是心慰姑娘长大了,把事情的片片面面都想到了。

元喜总算是放了心,想着前院怕是已经过完八字了,八字合过之后,两家就该订日了,一时之间只觉得日子过的真快,重活一世,又要嫁人了,不过这一世嫁人却有亲人在身边,上一世她因那种事情急着嫁进庄府,也没有等父母回来,直接就嫁了过去,这也是让庄府看不起她的原因之一。

此时前院的大厅里,周氏被忍冬送着出了赵府,到了府门口还一脸的笑意,“姑娘可不要送了,这是府上的喜事,老婆子又拿了喜钱,也沾了这福气呢。”

忍冬笑道,“那妈妈一路走好。”

见周氏对自己尊敬,叫了一声姑娘,忍冬也多敬重了她一分。

周氏高兴的走了,这才往易府去,易夫人就没有那么高兴了,她昨日可是收到庄府送来的信的,说是这个时辰官媒会上门,可是一直等了两个时辰,眼看着都响午了,也没有看到人来,只觉得庄府在戏弄人。

正当易夫人要骂人时,听到下面的小丫头来报说官媒来了,易夫人脸色不郁的坐在椅子上,冷冷的看着走进来道喜的官媒。

“哟,可恭喜夫人了。”周氏无视掉易夫人的黑脸。

“莫不是我记错了,怎么白白等了两个时辰?”易夫人耷拉着眼皮。

“到是我的错,让夫人久等了,是钟府也脱了我这个时辰去将军府送八字,这才耽误了些时辰,我在这里给夫人赔不是了。”周氏顿了顿,“夫人也知道,将军府与钟府的喜事那可是被铜川这边的人议论多年了,到底在一起不容易,我这才可了那边来,夫人是大世家出来的,都是喜事,说起来你们也都相熟,不会挑这个理吧?”

周氏也算是聪明,直接用大世家三个字堵住了易氏的嘴。

易夫人一肚子的气,却说不出一个错来,冷笑两声,“可不是,好在这是喜事,若是旁的事,二个时辰可就说不过去了。”

周氏暗下松了口气,“夫人大人大量,原谅奴婢这一回,奴婢心下记下了,日后定不会忘记夫人的恩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