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公子与易府的婚事,看来也要等回到京城再办了,日后咱们两府也算是亲家了。”赵鹤看了看庄启源,客套道。

庄启源听到婚事,拿着酒的手不微微一颤,随后笑道,“眼下这个时候,到也没有去问这件事情。是要等到回京之后再说了,日后两府成了亲戚,还要多走动才是。”

“是啊。所以说这走了一圈,就都成亲戚了。”李木开看了古言一眼,生怕他会多想。

好在古言并没有什么不悦的神情,到让他放下心来,想想也是,眼下要后悔的是赵元婉,把自己的名声弄坏了,再找个好婆家不容易了,而古言又官复原职,自然是有很多人家上赶子把姑娘嫁进来。

古言确实是把赵元婉给放下了,不过哪个男人能接受得了被女人给戴绿帽子,哪怕是没有成亲,特别是那个时候,陈震轩已经落魄了,赵元婉明知道陈震轩与她在一起是为了什么,却还是愿意去与他在一起,这说明什么不再多问也知道。

古言想到他先前救到皇上那里赐婚,最后换来的是这样的羞辱,心下越想越气,却又怨恨不到别人的身上,持别是赵稿又如此正值,哪个不知道赵稿为了赵元喜与自己的父母都翻过脸。

六个人在一起,说不上相谈堪欢,气氛也不错,直到深夜六个人才散了,晕着身子被身边的小厮扶着各回府去,路上庄启源心烦,也不坐马车,只自顾的往家里走,八哥跟在后面,面上担心却又不敢多说,打到了铜川之后,公子醉酒的次数越来越多了。

前面有马车缓缓的停了下来,帘子一挑,露出易揽霜的脸,“庄公子怎么了?喝多了怎么不坐马车?扶你家公子上来吧。”

易揽霜去了易府二房遇易回京的事情,没想到彩桃说庄启源喝多了在街上晃着身子走,这才叫人停下马车,左右早晚是要在一起的人,到也没有理会那些规矩。

“不必了,与规矩不符,易姑娘还是先行回府吧,天色不早,路上注意安全才是。”庄启源直接拒绝。

易揽霜微微一愣,脸也烫了起来。

“姑娘,咱们还是走吧,有些人不知趣,咱们明明是好心还讨不到好,到是瞎了姑娘的心意,这种不知好歹的人,还自语是大家公子,有失大家公子的风范。”彩桃出头嘲弄道。

八哥听到一个丫头这样说自己家的主子,马上就干了,“看这位姐姐说的,我家公子也是为了你家姑娘的名声着想,你却不知好歹的说我家公子,你怎么好赖不分呢。”

“也不知道是谁在那里端架子、、、、、、”

“彩桃,住口。”易揽霜心底不高兴,面上并没有表现出来,“天色不早,咱们也回府吧。”

却没有再多看庄启源一眼。

彩桃冷哼一声,落下帘子,马车才晃悠悠的走了。

八哥看了不满,“易家的姑娘也是的,公子明明是为了她着想,她还在那里冷着脸,不是第一才女吗?又有好名声,却这般不分好坏。”

到底是公子要娶的人,八哥也没敢再多说旁的。

偷偷打量公子的神色,见公子并没有不高兴,才放下心来,另一边易揽霜却满肚子的火气,今日庄启源这样一做,是实实的打了她一巴掌,也让她明白日后到府里,她要过的是什么日子。

“姑娘,庄公子怎么这样?姑娘是好意,他却那样说。”一点也不为姑娘的脸面着想。

“到底是我唐突了,怨不得人家说那些。”易揽霜语气淡淡的,脸色却不好,靠进后面的大迎枕上,“过些日子与王府一起返京,还有很多事情要忙,二房的意思是与赵主会的三房一起上路,这样也好,咱们只管忙咱们自己的便可了。”

巴结上赵府了,就可以不顾自家了,易揽霜心里不高兴,却无力。

人可不就是这样,往高处走,亲情又算得了什么,何况先前在京城里的时候,他们大房与二房走的也不勤,现在想拉拢二房,哪里会那么容易。

彩桃说起这个就不满,“二夫人也不想想,他们与赵府的三房是亲家,咱们可是一家子,打断骨头连着筋呢,哪里有咱们关系近。”

“那可说不准,二房现在有了一门好亲事。”赵元喜要嫁进亲王府,那可就是将来的皇后母家,二房又怎么会后悔呢。

彩桃不明白姑娘为何这么说,却是想不透。

易揽霜笑了笑,也没有再多说,却感叹赵元喜的命真是好,那般还能嫁进亲王府,待想到在路上赵元喜还撮合她与李习安,心底竟有一丝的后悔之意,若是那时她接受了,是不是今天又是另一翻结果了?

或许这也是赵元喜的算计,明知道她不会接受,继而让李习安断了对她的念想,赵元喜得了好处,越想越乱,易揽霜烦燥的坐起来,好在也到家了,才将烦燥压下去。

ps:先吃饭,然后接着写啊,来点票票,

第138章:回京(一)

铜川的人都知道王爷要带着京城里各世家迁往京城,无不羡慕的,可也有心里不舒服的,就像傅家这样的人家,只能留在铜川这边当值,可结亲的包府却是要进城的,最好一商量,傅夫人带着女儿跟着进京城,左右他们在京城里也有宅子,包府的这门亲事重要,自然是重不得的。

所以等众人动身那天,也就傅家的队伍看着单薄一些,只有两辆马车,包老爷此时正在前面的马车里训着包夫人,“两家已经结亲,傅家带着女儿进京也是为了两府的亲事,你理所当然要邀请他们同行才是,你看看你做的好事,这还没有起复呢,你就又得意起来了,一点矜持也没有,让外人看了怎么讲究咱们包府?你不会真以为咱们靠上王爷了吧?那还不全是看易哥的面子,不然就凭咱们在京城里对易哥做的那些事情,就够一家人死的了。现在你不知道好好收敛,真是不怕死。”

包夫人被训得愣头愣脑的,“老爷,我哪里想过那些东西,一直忙着收拾东西,紧赶慢赶的就怕被落下,到也没有顾及到傅家那边,要不是老爷这么一说,我还不知道呢,不就是一起上路吗?我这就让人去请傅家的马车过来,老爷看这还不行吗?”

有了以前的教训,包夫人也聪明了,只要包老爷一说不好,她马上就认错,况且刚刚的话也让她心里后怕,原先还想着甩开傅家,现在看来没有她想的那么简单。

“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的打算,傅包两家既然定了亲,待到了京城之后,收拾妥当了。你就和傅家夫人商量一下,把易哥的婚事办了,别想着傅家现在配不上咱们府了。你以为退了这门亲事,还有别人家会把姑娘嫁给傅哥?还有老大的婚事。你也要抓紧办了,虽然是易府的庶女,不过能与易府搭上亲家也不错,到了京城里也有个照应。”

“老爷放心,这些我心里都有数,那傅家的姑娘不错,我也没有想着旁的。”包夫人心虚道。

包老爷哼了一声,“你心里有数就行。”

然后就闭上眼睛休息。

包夫人抹了把汗。叫了外面的婆子过来,“去后面傅家那里,让他们赶几步到咱们队伍里来,到底是亲家,弄的那么外道做什么,告诉傅夫人,待休息的时候,我再过去。”

婆子在外面的时候早就听到了马车里的对话,应声退了下去,往后面的车队而去。包夫人才暗暗吁了口气出来,又是后悔当初太心急给儿子订亲事,而且当时儿子当时还在拒绝。若是那个时候她听了儿子的话,今日也不会想甩都甩不掉对方了。

亲王府的侍卫在前面带路,整个队伍长长的,赶的却很急,当初各世家从京城里出逃的时候,走的也没有这么急,而亲王爷赶的这么急,甚至只有晚饭的时候才停下来扎营休息,开始的几天各家还受得住。可不出半个月下来,各家都有些承受不住了。

可又不敢有怨言。只能憋在心里,特别是扎营之后。哪里还有那些谈笑风声的场面,都呆在马车里或者大帐里休息,在火堆旁也多是打盹的下人,还有淡淡的饭香。

与别人相比,元喜在看到母亲没事之后,就在火堆旁做起了晚饭,一路上吃食很简单,都是晚上把第二天早上和中午要吃的饭也一起带出来,下人的自己去准备,元喜准备的也就是家里这四口人的,至于邓氏和元娘,母女二人一起解决。

不过都是主子,两边做饭的火堆也是挨着的,与别人家不同,赵府没有扎营,晚上仍旧休息在马车上,元喜煮的是粥,加上蒸着肉包子,包子留着明天吃,而粥是晚上和早上的吃食,第二天早起可以热一下带到马车上吃,这样也只有中午吃冷的包子,到也不用两餐都是冷食。

粥里却放了菜和肉,待煮好后香味就在四下里弥散开,引得挨着赵府的人家也多往这边看,其中跟在赵府大房后面的二房里,赵老太太脸色就一直不好。

“让人去大房拿些吃食过来。”每天坐在马车里都能闻到大房那边的饭菜香,赵老太太也忍不住了。

采清应声退了出去,却支使了身边的小丫头过去,自己不敢过去,也知道到了那边会没有好脸色可看,小丫头也不愿,可也知道拒绝不了。

元喜刚让人把粥拿下来,就听绿竹说老太太那边要吃粥,懒得多说,让人端了一小盆过去,直接把人打发了,这才让人端着粥到了马车里,除了去了王爷那里的赵玉珩,莫氏和渊哥都在,看到粥拿上了,两人也不用下人弄,自己拿了碗弄粥。

坐了一天的马车,早就饿了,在这大冷天吃上一口热粥,却格外的幸福。

“那边再过来要粥,只管给她,省着在路上她吵吵闹闹的,让人看了笑话,咱们也不差那点米。”莫氏也听入画说了。

“母亲放心吧,这事我明白。”元喜揉了揉眼睛,莫氏看了话就又打开了。

“在马车里做针线活对眼睛不好,你还不如好好的躺着,别把眼睛给熬坏了。在说到了京城里真要做什么,找针线婆子做就行,自己这么费劲做什么。”莫氏看女儿不上心,就忍不住叹气,“我啊,到希望你还是以前的性子,也不用像现在这样让我每日里都要叮嘱你。”

元喜只跟着渊哥偷丛的笑,也不说话,赵玉珩挑开帘子坐进马车的时候,自顾的盛了婉粥,“大老远的就闻到香味了,连王爷都问起咱们天天吃什么,我说是粥他还不相信,明日喜姐做了让人给王爷那边送点过去,我看着王爷嘴角都有泡了,想来这几天赶路也上火了。”

“不过是多做些,父亲放心吧,我省得了。”元喜看到母亲瞪父亲,忙揽过话。

莫氏还是埋怨道,“虽然是顺随一起多煮些,可这一路上多累,你只知道往喜姐的身上揽活。”

“哪里是我揽活,是喜姐做的饭香,连王爷都想吃了。”赵玉珩也不生气,大口的吃着粥。

莫氏看丈夫的样子,竟也气不起来了,元喜和渊哥笑出声来,站在外面的赵元娘听到这笑声,只觉得刺耳,先前饿的想吃东西,此时却一点胃口也没有了。

邓氏看着女儿回了马车,摇了摇头,让人把吃食送了过去,回了自己的马车里。

明明已经看到了做妾的下场和做庶子活着的生活,为何还要选择那条路呢?

用过晚饭,元喜带着绿竹在一旁的树子里散步,这是她每天饭后的习惯,不想今天会遇到庄启源,元喜第一个做动就是扭身带着绿竹往回走。

前面是扎营的众人,还能听到隐隐的说话声,可是庄启源却出现在这里,元喜不相信中介巧合,或者说是庄启源知道她每天有饭后出来散步的习惯,一直在等这个机会,只是他又为何这样做?

“二姑娘,请等一下。”庄启源等待这个机会很久了,看到人就要走,哪里能不急。

说话的同时,人也大步的追了过去。

元喜没有停步,绿竹停下来拦住他,“庄公子,不知道你这是何意?庄公子是大家出来的公子,该知道规矩才是,若找我家姑娘有什么事情,只管名正言顺的送贴子便是,我家姑娘方便,自然会见公子。只是在这里说话,又是何意?庄公子也定亲了,传出去对公子的名声也不好吧?”

庄启源的脸色白了白,“二姑娘误会了,我只是有几句话想单独与二姑娘说,并没有旁的意思,还请二姑娘留步。”

只可惜,庄启源的话是白说了,只能看着绿竹拦着,而赵元喜远远的走了。

“庄公子,若是有什么话就和奴婢说吧,奴婢代传给我家姑娘。”绿竹气鼓鼓的看着庄启源。

当初在京城里的时候,姑娘那般喜欢他,可是他是怎么羞辱姑娘的?现在姑娘不理会他了,他到纠缠上来了,真是不知恬耻,难怪姑娘会看开。

“我不过是想跟你家姑娘认个错,当日收到她送的诗,我没有多想,才会当众拒绝,既然这样,还是日后有机会再与你家姑娘认错吧。”庄启源失落的转身往回走。

绿竹冷哼一声,扭身去追主子。

三个走了,那躲在树后面的身影才走出来,咬着下唇望着庄启源的背影发呆,她是怎么也没有料到会撞到这样的场面,那个一脸高傲的男子,也会有这样低三下四的时候,而且还是为了赵元喜,当日被他拒绝的女人。

彩桃也咬着唇,“姑娘,庄公子怎么可以这样?他难不成喜欢赵二姑娘?”

与姑娘出来散心,却没有料到撞到这样的事情,那个庄公子也不过是个面上假斯文的虚伪之人罢了。

易揽霜嘲弄的笑了,“这样不是更好吗?起码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也不会再抱什么幻想了。”

彩桃看着姑娘,没有接话,却能感受到姑娘的心情很不好。

ps:哎,日子天天过的好慢啊

第139章:回京(二)

元喜回到马车里不多时,绿竹就回来了,脸色也不好看,把庄启源说的话学了一遍,“姑娘,我看那庄公子不知道有什么算计,竟然弄这些事情,也不想想他是定亲的人,姑娘也是定了亲的,我看他就是不想姑娘好,这事传出去,外人怎么说姑娘,亲王府那边怎么想?奴婢以前还觉得他是个不错的,有文才又是才名在外,看着也彬彬有礼,想不到竟然是知人知面不知心,看看他做的那些事情,奴婢以后再也不要被这些外表给欺骗了。”

“看你一脸愤愤不平的样子,你现在这样生气,到是让他得意了,他想做什么是他的事情,咱们管好自己就行,这附近几家都知道我有饭后出去散步的习惯,不要单说我,看看哪家姑娘夫人饭后不在外面走动的,这一整天都坐在马车里,休息了也该下来活动活动脚,碰到了人也没有什么别说头,谁还能传出什么话来,身正不怕影子斜,我还不信这白的能被他们给说黑了。这知人知面不知心,在京城里咱们也没少看了,特别是这大世家的后院里,更龌龊。”元喜拿了点心放到绿竹的身前,自己扯了被子靠到枕头上,“颠簸了一整天,我是真的累了,天色也暗了,早点歇着吧。夜里寒气重,下半夜又要冻醒了,睡的不好,不如现在多睡一会儿,晚上的时候也能熬过去,今天晚上咱们下半夜醒了就去烤火,然后白天睡觉。”

绿竹脆声的应下,拿着点心盒子吃了起来,“姑娘,奴婢把那几张毛皮给你铺上吧,夜里也能好受些。昨日奴婢送过去。又被夫人送了过来,公子那边也说不要,放着也是放着。还是姑娘用吧。”

“这些东西铺一层就够用了,你把这些皮毛送到母亲那里。让她从里面围在马车的左右,这样也能挡着寒气,她有孕在身,又长途跋涉,到底身子受不住,渊哥年岁小,再是男子也经不住这样的寒气,你也照着我说的。用皮毛在里面把马车围了,咱们这里还有狐狸皮的斗篷,晚上压上身上正合适。”元喜看绿竹点头,放下点心盒子下了马车,就笑了。

还是这样的急性子,毛手毛脚的,不过到底是忠心的。

绿竹一出去,莫氏和渊哥那边就热闹起来,等绿竹回来的时候,还一脸的笑意。“奴婢一说,夫人就让老爷帮着把马车围上,不过却只留下一块皮毛。其它的让奴婢拿回来给姑娘,还说公子那边也是有很多的皮毛,姑娘这边自己围起来就行,不然夫人也惦记着。奴婢去了少爷那里,帮着把马车里面围上了,才过来的。”

一边说着一边拿着皮毛在马车里围了起来,马车里面原本就围着青色的棉布,这些皮毛绿竹又用针线缝到棉布上,元喜也不愿闲着。跟着她一起弄,两个人弄。不多时就弄完了。

“别说,这马车里还真的一瞬间就暖了起来。姑娘的办法真好,要是前几天这样弄,晚上也不会那么冷了。”绿竹笑着躺下,“姑娘是怎么想到的?”

“我是看到王爷的马车,那是外面围着皮毛,又包上了锦布,里面虽然没有看到是什么样,不过我猜也是用皮毛围着的。”元喜看着绿竹错愕的样子,忍不住笑了起来,“平日里多多观察,就会知道这些,你遇到的事情不多,慢慢就会知道了。我记得父亲打了很多的猎,府上的皮毛也很多,明日你告诉那些下人,也按着这个办法,把坐着的马车在里面弄上,这样就好了。”

“奴婢在回来的路上就告诉他们了,他们还说姑娘聪明呢。”绿竹扯过被子,“奴婢告诉他们的时候,其他几家人还在打听呢,想来不出一天,各家都会效仿姑娘的。”

绿竹一脸的骄傲,姑娘想出来的办法,一定吓他们很震惊,看他们以后还怎么敢小看姑娘。

元喜又怎么会不知道她的想法,也不想去扫她的兴,“好了,你做事周到,歇了吧。”

得了姑娘的夸奖,绿竹笑着躺下了。

次日,一大早天还没有亮,元喜就起来了,把粥热了,又盆到各个食盒里装上让绿竹送到莫氏和渊哥的马车里,连邓氏和元娘那里也准备了一份,这边把粥热好拿到了马车里,其他人家也都起来收拾东西起程,元喜早就钻进了马车里,等房妈妈上马车的时候,队伍也起程了,三个人吃着热乎的粥,整个人也有了精神气。

元喜把早上一起热过的包子放在食盒里,外面又用毛皮包着,中午吃的时候也能是温的,还有烧好的热水,虽不是热的,用的时候也是温的。

“咦,有马车往莫氏那里去了,看着灯笼上的字是白府的。”绿竹透过窗子看着外面的动静。

而且不多时,就见白府的马车又靠到了她们这边来,窗帘一撩起,竟然是莫霞身边的大丫头静思,笑着跟绿竹打招呼,“绿竹,表姑娘在吧,我家夫人听说你们每日的吃食都是温的,也让我问问是怎么弄的。”

“这事简单,我家姑娘每天晚上煮的粥都把第二天早上的也带出来,比别人早起一会儿,把粥热了,热粥的时候也把昨天晚上蒸的包子热了,最后放在食盒里,又用皮毛包上,中午吃的时候就还是温的,早上也烧了些热水一起留着路上用。”绿竹细心的说着。

其实这样一听很简单,静思忙道了谢。

帘子落下之后,静思就看着自己家的姑娘,莫霞感叹,“却不想这事情让她一弄就简单了,咱们却都没有想到,表妹到真是让人越发的看不透了。”

“要奴婢说姑娘也是个聪明的,只有姑娘发觉表姑娘家的吃食与别人不同,奴婢一直想不透。”

“姑母有身孕,可却不见她有一点疲惫之态,都没有说路上吃的不好,我是了解姑母的,她一点也受不得委屈,我就猜想他们在吃食上是与别人不同的。”莫霞语气淡淡的,可眼里却闪过一抹的得意。

静思自然是了解自家姑娘的心思,“姑娘好心思,连这个都注意了,不过经姑娘这么一问,刚刚绿竹说的声音又大,到是让别人都听了去,姑娘出头,到让他们得了便宜。”

“那又如何?众人只会感谢咱们,却心下说赵府是个狭隘的,好名声咱们捞到了,还在乎别的做什么。”莫霞靠进马车里,紧了紧身上的衣服,“这么冷的天气,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京城,这都半个月了,算着怕是还有一个月吧。”

“是啊,奴婢看姑娘都消瘦了,这一到晚上就冷的睡不着觉,怕耽误行程,老爷又不扎营,到是让姑娘受罪了。”

“王府才扎营,咱们这些世家,你看看有几家扎营的?哪个敢和王府比?再说这样一来,才能赶上王府,若是再扎营,就得被甩到后面去。”想到赵元喜得了那门亲事,莫霞的心里就不舒服。

凭什么所有的好事都是赵元喜的,那自己这些年来的好名声又算什么?而且她赵元喜哪里有资格做一国之母?

马车已回到了莫家的队伍里,静思就叫了一个婆子过来,把刚刚从绿竹那里听到的话说了一遍,“妈妈吩咐下去,让人按着表姑娘的的做法去做。”

这是好事,婆子自然高兴,不多时事情从莫府那边传了过来,各世家都知道了,有些人对赵家也生起不满来,既然有这么好的办法,怎么不说出来大家一起分享,害得他们受了半个月的苦,可是他们却没有想过,这事他们又没有问,人家干嘛要多事说这些,到时反而显得他们在得意显摆一样。

当天晚上扎营的时候,四下里饭香都飘洋了出来,绿竹的脸色却不好,回来的时候闷不作声,元喜看到她没有水回来,还有些奇怪。

“怎么了?小溪不是离这里很近吗?”

“还不是那些人,说什么小姐的心思坏,明明有好的办法能让大家都吃上热饭,却不说,打水的时候他们还往水里扔泥,奴婢气不过与她们吵了几句,她们却骂小姐心思坏,太可恶了。明明是他们自己想不出办法,现在在道姑娘有好办法了,就在那里嫉妒。”绿竹心里却更怪表姑娘。

“人不就是这样,何必在乎这些,他们说他们的,咱们过咱们的,他们在说还不是用咱们的法子弄吃食?要是我要尊严,都这样说了宁愿吃冷食,也不会用这些法子,还是他们没有那个志气。”元喜的脸也冷了下来,站起身来,“走,咱们去打水,我到要看看哪个敢拦着。”

绿竹应下,提着桶跟在主子的身后,主仆二人往小溪边走,一路上人都避让开,却没有一个敢说什么的,绿竹嘲弄的扫着众人,果真和姑娘说的,真是个小人,只做些小人的举动,当着姑娘的面,却是什么话也不敢说,先前一肚子的火气,此时也没有了。

ps:需要粉红票啊

第140章:相见(一)

到了溪边,可以看到几家的下人在打水,嘻笑着,待看到元喜和绿竹过来,都不敢出声了,甚至还带着一丝的胆怯,想来刚刚欺负绿竹的人当中,也有她们几个。

绿竹冷哼一声,“可惜这溪水了,被人给糟蹋了,那些惯会见风使舵的小人一用这水,让这水看着都脏了。”

那几个下人明知道在骂他们,也不敢回话,提着木桶赶忙走了,绿竹才得意的笑了,最后还不忘记呸了一口,元喜摇了摇头,低头看着小溪,这是处流动的小溪,所以在这寒冷的天气里也没有结冰,甚至还能看到里面有小鱼在游动,不远处就是各家的聚在一起的车伍,这样聚在一起,到也不用担心会有坏人。

元喜让绿竹打了水,主仆二人才往回走,各家都在忙着做饭,多是下人,没有看到主子的身影,不用想也知道这大冷的天,人是躲在马车里了,到是各家的男子多在外面,聚在一起说话,少不得的看到了元喜。

“怎么你去打水?没有别的下人吗?”包易第一个靠上来,可没有管别人怎么想。

一边抢过绿竹手里的水桶,跟着元喜的身边。

“你就这样过来,也不怕别人议论你?你母亲的眼睛都要瞪出来了,你还是回去吧,我也是闲着,才一起跟着过来,到是你,我也想着寻时间和你说说,让你跟着回说京城,心里一定不高兴吧?其实只要你心中有着那份执着,在哪里都是一样的,以你现在的能力,在京城里也有你的用武之地。”元喜知道他的梦想,“京都外也有专门守护皇上的大营。我想王爷调你回来,是因为你与安哥的关系,相信你才会让你回来。这是对你的信任,将来等时局稳了。你想去西北自然是可以去的。”

“难得这个时候你还来安慰我,放心吧,我都想明白了,正像你说的,到了哪里都一样,而且我也想守护安哥,以前都是他在保护我,为我受了那些的罪。也该换成我来保护他了。对了,还没有祝贺你呢,安哥的为人你我也是知道的,你嫁给他,我也是放心的。”包易到底多了一抹的失落,“我想了很多你会嫁给谁,偏没有想到会是安哥。这就是缘分吧,待到了京城,我也要成亲了,到时不要忘记去喝喜酒啊。咱们也算是朋友。你若是不来,我到觉得遗憾。”

“放心吧,我一定去。”元喜忽略他话里的意思。已经到了自己家的营地,绿竹接过木桶去做饭了,元喜叫了包易到火堆旁烤火,“等到了京城,要办婚事的还有很多人家呢,到时大家也能热闹一番,钟毅成亲了,你也去吧,另为了我的事情而对他有想法。如今我也是定亲的人了,各有各的路要走。大家总该还是朋友。”

“这些你不用担心,上次你和我说过之后。我就没有找过他的麻烦。”包易尴尬的笑了笑,“总让你为我的事烦心,说起来咱们两我还比你大呢,你不用再把我当成孩子,怎么说我现在也是个小少尉了。”

“是啊,你现在是官老爷了,我哪里能管得了你。”元喜也笑了。

房妈妈不知道何时泡了茶,端着送了过来,抱着热呼呼的茶水,一口喝下去,一路暖到了胃里,能清楚的感受到那热度,在这寒日里难得的暖意。

“还是你家这边好,我家那边整日里冷冰冰的,难得晚上吃一口热乎的东西还要肚子挨着饿。”包易又喝了一大口茶,“哪像人们家这里,还有热茶水喝,有点热水就不错了。”

“看你说的,像受了多大的委屈一样。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不是伯母亲生的一般,到是听说你大哥也要成亲了吧?是易府的二姑娘,一路上咱们也一起路过,日后你们不在一起也就罢了,若是在一起过日子,你可要注意一些。防人之间不可无,你那个大哥原本就是个庶出的,我看也没有把你当成过亲弟弟对待,看着是很听你母亲的话,那是他现在还要靠你父母。”元喜也不怕他生气,更是了解他的脾气,“你就是心思粗,没有个算计,我才说这些,不然这话我是万不会说的,到底女子不该多舌,传出去对闺名也不好。”

“你还在乎名声?”包易笑了,“任谁在乎名声,你是不会在乎的。别人不知道我是知道的,不过看在你对我这么好的份上,我就把你的话记在心里吧。”

“你还拿上娇了。”元喜瞪他一眼,“我家晚上只有粥和包子,你要是不嫌弃就在这里吃吧。”

“有口热乎的已经不错了,我哪里还会挑食。”包易搓着手,“是你做的吗?这一路上一直吃你做的东西,到了铜川之后,虽然多了菜,可总觉得这味道比不上你的,还想着什么时候能再滋滋你的手艺,怕是以后更难了。”

一国之母,哪里会下厨房?

包易想到这个,心底难免又有些失望。

两人坐在这里谈笑风声,看在有些人眼里是羡慕的,有些人眼里是嫉妒的,不知何时傅芸桂走了过来,手里还提着食盒,看到包易在这里一脸的惊呀。

“原本做了些吃的想给二姑娘送来,想不到包公子也在这里,真是巧了。”傅芸桂羞浪的看了包易一眼,忙低下头。

包易没有料到会在这里撞到,神色上有些不快,到没有表现出来,只点头打了招呼,对元喜道,“我出来的时候也不短了,先回去了。”

元喜点点头,一边让绿竹包了六个大肉馅的包子给包易带着,包易也没有拒绝,拿着包子走了,傅芸桂一脸的失望。

“傅姐,傅姐?”元喜叫了她两声,她才收回视线。

尴尬的笑了笑,“这是我做出来的点心,二姑娘也尝尝,想着晚饭做好还要些时候,不想二姑娘这边已经做好了,到是我唐突了。”

“怎么会呢?还要谢谢傅姐姐想着我。”元喜招待傅芸桂坐到火堆旁的椅子上,又上了茶,“在外面多有不便,傅姐姐还不要介意才是。”

“哪里,现在咱们都急着往京城里赶,恨不得一天赶两天的路,这样已经不错了。”傅芸桂慢慢的喝着茶,无心的问道,“包公子与妹妹很熟吧?看着有说有笑的,到是见了我好像很不高兴,是不是我打扰到你们了?”

“不过是在从京城里逃出来的路上我们一起搭伴的,所以比另人比起来熟悉一些,他这阵子一直就有些心情不好,他喜欢大营,却被调回京城,并不是因为姐姐,姐姐不要多想才是。”元喜笑了笑,“而且我看他也多半是看到姐姐害羞了,才急着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