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王妃低声道:“老七,你五哥没别的意思,你别往心里去,他是一开始那两件事对陶陶有了成见,生怕这丫头胡来惹出祸来连累了你。”

七爷点点头:“五嫂不用说这些,我心里明白,五哥是担心我,可五哥大概不知道,我倒是盼着这丫头给我惹些祸呢。”说着出去了。

姚子惠愣了许久才明白过来老七的意思,爷担心陶陶惹祸牵连老七,老七却盼陶陶惹些祸让他收拾,给这丫头收拾烂摊子,是老七喜欢做的,心甘情愿,不,应该说甘之如饴。

这丫头何其有幸,得老七如此相待,自己呢,想到五爷,想到他们自小的情份,到如今也不过如此,恩爱也不过那几年,想到此,不禁叹了口气,忽觉自己有些可悲。

子萱一进雅间就傻了,坐在陶陶对面指了指桌子上的鸡鸭鱼肉:“你这丫头疯了啊,怎么点了这么多菜,别说就咱俩,就是再来几个人也吃不了啊,你不总说浪费可耻吗,今儿怎么了?”

陶陶把嘴里的鸡骨头吐出来,看了她一眼:“又不让你买单,你担心什么,痛快点儿,吃不吃吧,不吃一边儿坐着去。”

子萱:“谁说我不吃了,你这丫头在我家蹭了那么多天饭,今儿难得请回客,本姑娘非吃回来不可。”说着挽了袖子,伸手撕了个大鸡腿啃了起来。

四儿跟小雀儿早习惯了,这两位之所以要雅间就是为了能痛快的吃,哪还会顾忌什么好不好看,等陶陶招呼她们俩,两人也过去大吃起来。

四个人正大吃呢,忽听外头老张头的声音传来:“陶姑娘,有位潘爷要见您。”

陶陶挥挥手:“不认识,见什么,不见。”

老张头为难的看向潘铎。

潘铎咳嗽了一声:“奴才潘铎给二姑娘请安。”

陶陶愣了愣,把手里的鸡腿丢开,拿了湿帕子抹了抹手,过去推开门探出头去,还真是潘铎,笑道:“大管家今儿也来这儿吃饭啊。”

潘铎微微躬身:“爷今儿在这儿订了席,就在那边儿的紫云轩,听老张头说二姑娘在这儿,叫奴才过来请姑娘过去。”

陶陶眨眨眼:“想必三爷在这儿请客呢,我去了不妥当,回头说话不防头得罪了他的贵客,岂不麻烦,而且,也吃的差不多了,正要走呢,就不搅合三爷请客了。”说着冲里头的子萱使了眼色,跟老张头道:“老规矩,记在账上。”说着就要往楼下跑。

刚到楼梯口那边儿雅间的门开了,三爷从里头走了出来看着她:“怎么,见了我招呼不打就跑。”

陶陶身子一僵,收回脚来,转身绽开一个大大的笑:“原来三爷真在这儿,我还当大管家跟我打趣说笑话呢。”

三爷:“现在知道不是潘铎跟你说笑话了。”

陶陶只得赔笑:“陶陶给夫子请安。”

三爷点了点她:“下次见了我再跑个试试。”上前牵了她进了紫云轩。

一进去安铭蹭的站了起来:“陶陶你怎么在这儿?”

陶陶挥挥手:“安铭你在这儿呢呵呵呵,有日子不见了啊。”因为子萱,陶陶跟安铭几个也算混熟了,这几块料没事就她的铺子里去溜达,不熟都不成,这几位可是他的财神爷,陶陶举双手欢迎,下批货还指望着这几位收底儿呢,这几个可比那些老油条好忽悠多了。

陶陶目光落在安铭对过的汉子身上,虽穿着平常的衣裳,一看气质坐姿就知道是位能征惯战的武将,年纪有四十多岁,身量魁梧,黑膛脸儿大胡子,瞧着有些眼熟,一时想不起像谁。

三爷指了指汉子:“这是安将军。”安将军?陶陶眨眨眼,看了眼安铭,顿时想了起来,这汉子可不就像安铭这小子吗,安铭是三爷的小舅子,那这位难道是三爷的老丈人,驻守西北的安达礼?

三爷看了她一眼:“愣着做什么?”

陶陶回神:“陶陶见过安将军,安将军辛苦了。”

安达礼:“你怎知我辛苦。”

陶陶只是随口说了句客气话,哪想这位还刨根问底上了:“安将军驻守西北,自然辛苦,没有像安将军这样不辞辛苦保家卫国的将士,老百姓哪能安稳和乐。”

安达礼点点头:“倒是个明白丫头。”

三爷笑道:“这丫头生了一张巧嘴,惯会哄人,不过今儿这话倒有些道理。”拉了她在身边坐了,夹了一个鸡腿在她碗里,见她不动,挑挑眉:“怎么不吃?”

都吃饱了还吃什么啊,况且,这种场合,自己啃鸡腿也不合适吧,只得夹起来吃了一口就放了回去。

安铭却凑了过来,偷偷在桌子下头竖起个大拇指,小声道:“牛,会说话,我家老爷子可不好哄。”

陶陶白了他一眼:“那是,你小子笨蛋。”

安铭:“我承认是比你笨,这也不丢脸,反正比你精的也找不出几个了,对了,子萱呢。”

这小子对子萱颇有意思,一看见子萱跟苍蝇见了臭鸡蛋似的,追着往上踪,子萱对这小子什么意思,倒没瞧出来,不过,陶陶倒是觉得这俩人挺般配,子萱跟保罗黏糊,那就是瞧上了人家的男色,闹着玩的,成不了真事儿。

安铭这小子倒是有点儿戏,年龄相当,性格合拍,又门当户对,只他们看对眼,估摸姚家会乐见其成。

想到此,冲外头努了努嘴,安铭会意,小声道,谢了,站了起来,那个,我有些内急,转身跑了…

第55章

安铭刚走没一会儿,安达礼也起身告辞了,屋里就剩下陶陶跟三爷,三爷叫顺子把掌柜的叫来。顺子应着出去了,不一会儿老张头走了进来,陶陶冲他挥手打招呼。

三爷看了她一眼:“你倒是哪儿都熟。”

陶陶:“这儿离着我开的铺子近啊,说起来也算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想不熟都难,是不是老张头?”

老张头:“原来贵客是陶姑娘的朋友,那可要好好招待,一会儿结账的时候给您打个八折,往后您若订席只派人来说一声就成了。”

三爷挑挑眉:“不成想你这丫头有这样大的面子,这家馆子的席可不好订,潘铎订了几回才订上。”说着看向老张头:“你这做买卖不老实,怎么看人下菜碟。”

老张头忙道:“贵客误会了,不是小的看人下菜碟,只陶姑娘一人如此。”

三爷:“这话儿就更不明白了,莫非这丫头在你这馆子入了股不成。”

老张头:“小的倒是想呢,可陶姑娘瞧不上小的这点儿营生,当初小的这馆子都快关张了,是陶姑娘帮忙出了主意,才变成如今这般,陶姑娘就是小的一家子的救命恩人,小的一辈子都记着陶姑娘的大恩呢。”

陶陶:“老张头,你的馆子红火了都是你们两口子的本事,手艺好,会经营,自然红火,跟我没关系,别在这儿说废话了,赶紧叫你家里的做碗凉面过来,面用井水过的凉凉,要格外劲道的,酱料要多些,拌菜要青瓜,去皮去瓤切细细的丝儿,快点儿上,对了,叫伙计把桌子收拾了,先倒两碗面汤来。”

老张头:“得了,我这就叫我那婆娘下面去。”欠身退了出去。

伙计随即进来收拾了桌子,又提了个大铜壶进来,放了两只青花大碗,铜壶一摘歪,倒了两碗浓稠的面汤出来。

陶陶:“面才是老张头这馆子的招牌,面条劲道,酱料味足,尤其凉面,暑天吃最是清爽,而且,这吃面之前要喝碗面汤才地道,三爷尝尝。”说着端起一碗面汤递了过去。

三爷接在手里喝了一口就放下了,陶陶也不勉强,自己喝了半碗下去,刚才吃的太急,又都是大鱼大肉的,喝了面汤下去正好解解腻,只是这时候天热,半碗热面汤下去,便出了一头汗,伸手摸了摸,才想起来早上出来的急忘了带帕子,小雀儿又在外头呢,找她要还不够麻烦的,索性用袖子擦得了,反正一会儿回去也得洗澡换衣裳。

只是刚抬起手,就给三爷拦了:“亏你是个姑娘家,哪有用袖子擦汗的,帕子呢?”

陶陶:“今儿出来的匆忙,忘了。”

三爷摇摇头:“也不知你成天急的是什么,帕子都能忘了。”伸手从自己袖子里掏了帕子出来,给她擦汗,陶陶忙接过来:“我自己来,自己来。”抹了抹头上的汗,想还给他,又觉不合适,便笑嘻嘻的道:“这个帕子回头我洗干净再还给三爷。”

三爷却伸手拿过来掖在袖子里。

陶陶嘟囔了一句:“一方帕子都舍不得,小气。”

三爷:“你说什么,我没听清,再说一遍。”

陶陶:“我是说回头送三爷几块帕子。”

三爷点头:“那我可等着你的帕子了。”

陶陶不免郁闷,不是说他小气嘛,怎么变成自己要送他帕子了,却想起安达礼不禁道:“您怎么不在府里宴请安将军,安将军是王妃的父亲,如此,能父女见面偶聚天伦,也不耽搁您跟安将军商议正事儿,岂不两全其美,干嘛跑到外头来。”

三爷目光闪了闪:“安将军此次是奉旨回京,有要事在身,并非探亲,在我府里不大妥。”

陶陶想想就明白了,三爷这是为了避嫌,安达礼是驻守西北手握重兵的边将,三爷是皇子,自古以来,京官跟外将勾结都是最大的忌讳,更何况皇子,即便是翁婿之间也要避嫌,所以三爷在老张头的馆子里订桌请自己老丈人吃饭,就是因老张头的馆子火,加上又是卖西北菜的,在这里请安达礼最为妥当,这人还真是什么都算计到了,不过,为了避嫌,亲父女都不能见面,也太不人道了。

正说着,伙计端了面上来 ,一个敞口的青花大碗里有多半碗过凉的宽面条,旁边的托盘上有几个小碗,里头装着拌料和一盘子细细的青瓜丝,虽简单却格外清爽。

陶陶侧头问了句:“吃不吃辣?”三爷摇摇头。

陶陶把青瓜丝铺在上面,越过放辣油的小蝶把其他料倒在中间的小碗里,用勺子调匀浇在上面,拍拍手:“大功告成。”把筷子递过去:“您尝尝,保证好吃。”

三爷:“不好吃,找你算账。”吃了一口,便又接着下筷子了,不一会儿一碗面条就吃没了。

陶陶递了面汤过去:“如何?”

三爷点了点她的额头:“今儿就不找你这丫头算账了。”

陶陶嘟嘟嘴:“好吃就好吃吗,做什么拐弯抹角的。”

三爷笑了一声:“老五的别院就这么好,你这么个爱出来逛的都不见影儿了。”

陶陶:“天儿太热就不想出来了。”

三爷:“那今儿怎么跑出来了,难道今儿不热。”

陶陶可不好意思说自己积了食火,七爷逼着自己吃了好几天素的事儿,太丢脸了,只含糊道:“是庙儿胡同那边儿要看房子,顺道出来走走。”

三爷略沉吟:“你庙儿胡同那个院子能卖就卖了吧,烧陶的作坊挪到别处,琉璃厂那边儿倒有个合适的院子,你若有意回头跟潘铎去瞧瞧,觉的可心,等过了这个伏天就挪过去,那边儿比庙儿胡同近些,也省的你总往城西跑。”

陶陶不满的道:“城西怎么了,为什么不能往城西跑,我就喜欢城西,回头我在城西买个大院子,以后一辈子住在城西。”

顺子吓了一跳,心说,这位今儿怎么了,平常那么会说话儿人,怎么一提城西就发上脾气了。

三爷却不恼,只是看了她一会儿问:“我何时说城西不好了?”

陶陶愣了楞:“刚不说的省的我总往城西跑吗,我耳朵好着呢,听不差。”

三爷:“跟你说没说过,听话要听仔细,你再想想我说了什么?”

陶陶仔细想了想,三爷刚说的话,貌似说的是琉璃厂比城西近,省的自己跑远道儿,真没说城西不好,是自己会错了意,人家本来一番好意,自己着实有些不识好歹,低下头半天才吱吱呜呜的道:“我,我错了。”

三爷:“认错倒快,刚那股子跟我抬杠的劲儿怎么没了。”

陶陶抬起头露出个谄媚的笑:“弟子知错了,夫子大人大量,就别跟弟子计较了。”

那个嬉皮笑脸的样儿,三爷忍不住笑了一声:“这时候想起我是夫子了 ,刚才见了我跑什么?”

陶陶嘿嘿笑:“下次见了夫子,弟子一定上赶着来给夫子请安,有道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三爷就跟我陶陶的爹是一样的。”

陶陶话音一落,本来还有些笑模样的三爷,脸色微微一沉:“爷可没你这么大的闺女。”站起来走了。

顺子看了陶陶一眼,今儿这位怎么了,说话越发不中听,忙跟了出去。

陶陶眨巴眨巴眼,自己哪句话说差了,他不一直把自己当他死了的大闺女吗,不然干嘛对自己这么好,怎么自己一说他倒甩起脸色来了,什么人啊。

陶陶也气上来,站起来往外冲,一出来,就看见子萱在那边儿雅间里探头探脑的,见了陶陶才推门走了出来:“刚瞧见三爷出去的时候那脸拉的老长,三爷不是把你当闺女吗,每次见了你都笑眯眯的格外亲切,你嘴又甜,会拍马屁,我刚还琢磨三爷给你哄高兴了,不定什么时候才出来呢,我得等到什么时候啊,哪想这么快,你到底怎么把三爷得罪了。”

陶陶白了她一眼:“你还真八怪哎,我哪儿知道啊,走啦,吃饱喝足了还不走,打算在这儿住啊。”心说拍马屁拍马腿上了这么丢脸的事儿绝对不能告诉她,子萱要是知道非笑死不可。

陶陶拉着子萱出来,上了车才想起来:“对了,安铭呢,怎么这么一会儿就没影儿了。”提起安铭,子萱一叉腰:“陶陶你少管点儿闲事能死啊,干嘛把安铭往我这儿支。”

陶陶没好气的道:“你可别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我是为你好,你家不正打算给你定亲吗,与其让你们家里给你挑个不知什么样儿的,倒不如自己先选一个,合不合心先放到一边儿,最起码性情模样是知道底细的,也免得盲婚哑嫁,弄个不靠谱的,断送了自己一辈子的幸福,你别觉得我跟你说笑呢,这些话是因我真把你当朋友才说的,你跟我不一样,我没生在你们这样的家里,有些事儿还能自己做主的,你不成,跟谁家定亲,家里早给你圈定了范围,虽说不能由着你自己选,好歹也能挑挑,矬子里拔将军,总能找个差不多的,安家跟你们家门当户对,安铭又喜欢你,嫁了他总比嫁给不认识的人好吧…”

第56章

子萱:“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当我是朋友才肯说这些,可是我心里总觉着别扭。”

陶陶看了她一会儿:“你不是真喜欢保罗吧,我可跟你说,你跟保罗绝对没戏,就算保罗是他们哪儿的贵族,你们姚家也不可能答应你嫁给他。”

子萱推了她一把:“胡说什么,谁想嫁他了,我就是觉得保罗长的帅,说话也有意思,才总找他。”

陶陶松了口气:“不想就好,你可别吓我,你要是来个非保罗不嫁,姚家还不得找我算账啊,既然不喜欢保罗,莫非还惦记着七爷呢?”

子萱:“我惦记七爷做什么?”

陶陶:“得了吧,这时候不承认晚了,忘了当初跟我动手打架了,不就是为了七爷吗,我还记得那时候你口口声声叫我狐狸精,浑身上下冒酸气,跟从醋缸里捞出来似的。”

子萱:“我倒是想惦记,可七爷对我没意思,我能怎么办,有道是强扭的瓜不甜,七爷非瞧不上我,我还上赶着往上贴啊,脸皮也忒厚了。”

陶陶笑的不行:“没想到你还能知难而退啊,难得难得。”

子萱没好气的道:“不知难而退能怎么着,还能霸王硬上弓不成,就算我想,七爷能干吗。”子萱话音未落,陶陶已经笑得从座位上滚了下去。

子萱把她拖了起来:“笑什么笑,我说的是大实话,要是七爷乐意跟我凑合,我还巴不得呢,哪怕他不喜欢我,天天对着那张俊脸也值了,可人家不乐意,我能怎么办,再说,皇上也不能答应,惦记也是白惦记,还不如干脆丢开呢。”

陶陶:“那安铭怎么就招你烦了,他对你可是挺上心的。”

子萱晃了晃腿儿:“我也不是讨厌他,就是没什么感觉,而且,这小子什么都不懂。”

陶陶翻了白眼:“你还想人家天文地理无所不精啊,人安铭还没挑你呢,你看看京里这些世家闺秀,哪个跟你似的成天往外跑,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不是在家绣花做针线,就是学三从四德,将来一嫁出去就是相夫教子的管家娘子,你行吗,你是会绣花还是会做针线,还是能三从四德相夫教子?”

子萱不乐意了:“他要是喜欢这样的,找别人去啊,本姑娘可没求着嫁他。”

陶陶知道子萱心里明白,就是嘴硬,也不再管她:“你自己掂量吧,要是不早些拿主意,那就听天由命了,赶上个什么样儿的就是什么样儿的,反正只要你们家没事儿,也没人敢欺负你。”

子萱:“这倒是,算了,不说了,越说越烦,你这些日子天天躲在五爷的园子里不出来,弄得我连个说话儿的人都没有,快无聊死了。”

陶陶:“这话说的,也没人绑着你的腿,五王妃可是你堂姐,你去堂姐家里着,谁还敢拦你不成。”

子萱:“快得了吧,你天天跟七爷腻乎在一块儿,我去了你也没空搭理我。”说着凑到陶陶跟前儿:“你说七爷怎么就对你这么好呢,说起来,我还是七爷的亲表妹呢,七爷跟我可连个笑脸都没有,见了你那眼神都变的不一样了,跟江南二月里的春风一样,瞅着就那么和煦,你说七爷是不是对你有那意思啊,你们俩天天在一块儿,七爷对你有没有什么表示?”

陶陶白了她一眼:“什么表示不表示的,就是说话儿而已,你这小脑袋里头装的什么乱七八糟的。”

子萱:“咱俩谁跟谁啊,什么话不能说,还用藏着掖着,七爷对你什么样儿,有眼睛的谁瞧不出来,别说因为你姐才对你这么好的,我可不信,听人说,你姐当初也不过是在七爷跟前儿伺候罢了,说句不怕你恼的话,就是个大丫头,是奴才,你呢都快成祖宗了,七爷这样的人,这样的性子,对你这般,不是有意思还能是什么,我就不信你心里不明白,要是非说不明白,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心里打别的主意呢,说,你打的什么主意?莫不是瞧上别人了吧。”

陶陶推开她:“当我是你呢,打什么主意?不过就是想怎么做生意赚钱罢了。”

子萱:“你这会儿不承认,我也不跟你辩,咱们往后走着瞧,对了,你不是一直想去南边吗,我可听说皇上要派人南下巡视河防。”

陶陶纳闷的道:“皇上派人巡视河防跟我要去南边有什么关系?”

子萱:“笨啊,每年皇上派下去巡河防的没别人,就是几位皇子,去年是五爷,今年弄不好就是七爷,要是七爷领了这个差事,你跟了去岂不便宜。”

陶陶瞥着她:“我跟去你笑的这么猥琐做什么?”

子萱嘿嘿笑道:“咱们是朋友啊,你一个人去有什么意思,干脆把我一块儿带了去,咱们俩在南边好好玩它两个月,岂不自在。”

陶陶:“七爷去不去还不知道呢?”

子萱:“放心吧,这回□□不离十。”

两人正说着,就听一阵马嘶声,车子停了下来,陶陶撩开窗帘:“怎么停了?”却瞧见侧面一匹高头大马上坐的人,暗道自己运气不好,怎么又碰上这小子了。

十五带住缰绳,帅气的翻身下马,凑了过来:“可把你给找着了,这些日子被父皇拘在园子里念书,把我闷坏了,今儿好容易能出来了,一早就去五哥的园子里找你,偏你不在,五嫂说你去庙儿胡同看房子去了,我跑去庙儿胡同,又说你来了铺子这边儿,亏的遇上了安铭,不然,还不知道你们去了老张头的馆子里吃饭了呢。”

陶陶看了眼旁边的安铭,安铭一双眼不住往车里瞄,知道这小子是不甘心跟他老子走,这才又跑了回来。

陶陶跟十五也早混熟了,不像刚开始那么客气:“大热天,你不在西苑里头避暑,找我做什么?”

十五:“就是因为热,才出来找你啊,我知道一个凉快的去处,好玩的紧,咱们一起去逛逛。”

陶陶意兴阑珊:“哪有什么凉快地儿,怪热的,不去。”

十五急了:“别不去啊,我跟你说,那儿真凉快…”说着踢了安铭一脚,示意他帮腔。

安铭忙道:“十五爷说的是郊外的莲花湖,湖边儿有一大片林子,又临着山,那湖水是山上的雪水化了流下来的,冰凉冰凉的,水里有老大的花头白鲢鱼,没一点儿腥味儿,可好吃了,咱们去捞几条上来,学那些当兵的支了架子烤鱼吃,多好,去吧去吧。”

一听烤鱼,子萱从里头探出脑袋来:“我吃过莲花湖的鱼,可好吃了,这会儿才刚过晌午,回去有什么意思,不如跟他们去莲花湖逛逛,那边儿可比西苑都凉快。”

子萱也说凉快,陶陶便有些动心,最终点了点头,十五顿时高兴起来,叫小安子牵马,吩咐车把式去莲花湖,跟安铭俩个一窜钻进了车里,坐在陶陶对面,东拉西扯的扯闲篇儿。

说起前些日子刑部尚书陈英惹怒了皇上,被罚在日头下跪了半天,从西苑出去的时候,一个踉跄栽湖里头去了,不是救的及时,老命就交代了,捞上来都成落汤鸡了,哆哆嗦嗦的滴答着水就出去了,你们说好笑不好笑?

说着跟安铭子萱嘻嘻哈哈的笑了起来,陶陶没好气的道:“陈大人可是个大大的清官儿,兢兢业业为皇上办差,纵被罚了,也该尊重人家,人家掉湖里差点儿淹死,本来就够倒霉的了,还当成笑话听,有意思吗。”

几句话说的几个人都不笑了,十五道:“我不就是为了说个笑话儿逗你吗,便这个笑话不好笑,你也不用板着脸吧,再说,当初你进刑部大牢不就是陈英把你抓进去的吗,你怎么倒替他说上话了。”

陶陶:“一码归一码,当初陈大人抓我是因我跟反朝廷的邪教分子卷在了一起,不抓我是渎职,我也不是替他说话,我就是觉得,像他这样的人该得到应有的尊重。”

十五:“没人不尊重他啊。”

陶陶:“堂堂刑部尚书光天化日之下竟然掉到了湖里,这算什么尊重,西苑里守卫森严,五步一岗十步一哨的,哪儿哪儿都是人,陈大人奏事出来,自然有太监跟着送出来,怎会由着他掉到湖里差点儿淹死,可见是有人使坏有意整治他,竟然在皇上眼皮子底下出了这样的事儿,岂不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