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陶嘘的一声:“别胡说,我哪来的这么些银子。”说着贼呼呼的往窗外看了看小声道:“你这丫头糊涂了,难道不知道财不露白的道理。”

小雀掩着嘴乐:“如今这京城里还有谁不知道姑娘的铺子红火,我在外头听见人私下里都说姑娘是财神爷托生来的呢。”

陶陶:“什么财神爷,我是靠自己的脑袋跟手干出来的好不好,这世上哪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啊,想赚钱除了机会还得付出辛苦才行。”

说完见小雀儿有些心不在焉的,不住往窗外瞧,不禁道:“你别担心那小子了,人的命天注定,是死是活就看他自己的选择了,若想活,那边儿是码头,随便做上一条船,天涯海角远走高飞,凭他的才学,想过什么日子都成,若是想不开跳河自尽,也算一了百了,人死了也就感觉不到痛苦了,爱恨情仇一笔勾消,运气好些,来生投胎到个平常的老百姓家,无波无澜的过上一辈子也是他的造化。”

小雀儿愣一会儿:“平常老百姓家有什么好,要我说陈少爷这样的人该投生到富贵人家享福才对。”

陶陶翻了白眼:“享福?你傻了,他这一世投生的难道不是富贵人家,结果如何,不过才十几岁就成了短命鬼,还是跳河死的,回头让河水泡发了,再好看也成了一堆烂肉。”

小雀不满的道:姑娘说这个做什么,怪吓人的。”

陶陶:“我说的是实话。”小雀沉默了一会儿才小声道:“姑娘您说陈少爷不会想不开吧,陈大人的冤还没伸呢。”

陶陶摇摇头:“刚才他那样看上去已然万念俱灰,所以才那般木呆呆没有一点儿反应,这人多苦多难都不怕,就怕没了希望,希望没了,人生就成了一潭死水,纵然活着也跟死了差不多。”

小雀儿:“倒是他那两个妹子,比他想得开啊,刚才在茶楼的时候都落得这般境地了,却还跟十四十五爷抛媚眼呢。”

陶陶道:“你怎么就知道人家是抛媚眼呢。”

小雀儿:“我也不是瞎子,她们对着两位爷一个劲儿眨眼,不是抛媚眼还能是什么?”

陶陶噗嗤笑了出来:“这可不一定哦,说不准是风迷了眼,人家只是眨眨眼,没别的意思。”

小雀撇嘴:“什么迷眼了,在屋子里哪来的风,还不就是想攀上两位爷混个安稳富贵,连自己的亲哥哥都不管了,还亲兄妹呢,都不如大街上不认识的陌生人。”

陶陶:“自保有什么不对,你这丫头倒是管的宽,你若瞧着眼热也不算什么,回头我跟十五爷垫句话,把你送他府里去当丫头如何?”

小雀儿不依了:“奴婢跟姑娘说闲话呢在,哪里眼热了。”

陶陶见她真恼了忙道:“好,好,是我说错了话还不成吗。”

主仆俩正说着,忽外头车把式道:“姑娘,后头那匹马上好像是陈家少爷追了过来?”

第81章

陶陶撩开窗帘就见陈韶骑着一匹大黑马从后头窜了过来,猛地勒住缰绳,那马嘶鸣一声,就拦在车前,亏了车把式机灵把车停了,不然这一下非出车祸不可,陶陶推开车门,看着马上的小子:“你是觉得自己死不划算,想拉我给你垫背啊,有你这么恩将仇报的吗。”

陈韶:“我什么时候想死了,你既买了我,我就是你的人,把我丢在码头算怎么回事。”

陶陶:“你还真是恶人先告状啊,我不跟你说了吗,买你是敬重你父亲的人品,顺道还个当初的人情,你不想死更好,随便做一艘船,天大地大想去哪儿去哪儿,想来凭你的本事还不至于饿死。”

陈韶却道:“那不成,我这人不喜欢欠人情,你既救了我,我就得报答你。”

“好,好,就当你报答过了,从此你我两不相欠。”陶陶挥挥手,恨不能赶紧把这个麻烦的小子打发了。

谁知陈韶却难缠的紧,一动不动,语气异常坚定的道:“当我报答了不成。”

陶陶没辙了一叉腰:“我说你小子怎么回事儿,好说歹说就没用了是不是,我说不用你报答就不用,哪儿这么多废话。”

陈韶:“我说的不是废话,是真心话,我得还你的人情。”

陶陶就没见过这么能死缠烂打的小子,跟他对视了一会儿,自己先扛不住了:“好,好,让你还人情,买你花了一百两银子,刚才给了你十两,一共一百一十两银子,你去找地儿挣银子去吧,等挣够了还给我就当你还了人情了,怎么还不走?难道我说的还不够明白?”

陈韶摇摇头:“我不去别处,你铺子里不是缺算账的吗,我去你哪儿当账房先生。”

陶陶给他气乐了:“你倒是记得清楚。”

小雀儿忙扯了扯她的袖子小声道:“姑娘,陈少爷可是有名的才子,能到铺子里当伙计都屈才了,您不一直跟奴婢说人才最难找吗,今儿这送到眼面前儿来一个,姑娘怎么倒往外推了。”

陶陶瞪了她一眼,心说这丫头被男色迷昏了头,就算这小子才高八斗,就凭他是陈家的独子这一样,就是个大麻烦,陶陶可不傻,今儿早上自己可是把端王得罪了个底儿掉,这事儿还不知怎么平呢,要是再把这小子带回去,不是雪上加霜吗。本来自己就是一时不忍可怜这小子,加上想还个小人情,可没想惹这么大麻烦。

陈韶盯着她看了一会儿忽的扯了个讽刺的笑:“怎么你也觉得我是个麻烦,怕为了收留我而得罪大皇子,早这么痛快说不就得了,找什么借口啊,既然你怕了,我陈韶也不会为难你,这就走,大不了去怜玉阁。”撂下话调转马头就走。

陶陶一愣忙道:“谁怕了,我既买下你就不怕,倒是给我一个小丫头当伙计,不怕丢了你才子的名声啊,我是觉得你陈家也是家大业大的,说不准有个远亲什么的能投奔了去,总比当伙计强。”

陈韶低声道:“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家都没了,哪还有什么亲戚可投奔的。”

这两句话说的陶陶一阵心酸,开口道:“既你不觉得委屈,走吧。”

陶陶本来想回晋王府,给这小子一折腾,只得拐弯去了趟铺子,把陈韶丢给小安子,忙着跑了,生怕这小子再给自己出幺蛾子,反正事已至此,大皇子哪儿也得罪完了,再怎么后悔也没用,不过就是白养活个伙计罢了,只不过这事儿估摸七爷早知道了,不知道怎么生气呢。

回了王府,进到书房,站在外间扒着隔断门扇上缠枝葫芦的雕花框子往里头瞅了瞅,见七爷正在书案前写字,微低着头,瞧不清脸上的神情如何,正要问跟旁边的小太监扫听,七爷已然抬头看了她一眼:“不进来再门外头做什么?”

陶陶嘿嘿一笑:“没,没做什么?”遮掩的摸了摸门框:“我才发现这门上雕的是葫芦,雕工真好,细致精美。”

七爷挑眉笑了:“门框子有什么瞧得,进来看看我今儿抄的这诗可好?”

“七爷若问陶陶诗词歌赋,可找错了人,陶陶虽认得几个字,对诗词一道却一窍不通。”嘴里虽如此说,却迈步走了进去。

到了跟前儿探头看了看,只写了四句,七爷低声问:“这首是诗经里的可曾读过。”

陶陶点点头:“这是诗经。子衿里的句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后头是,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说完疑惑的瞧了他一眼:“今儿怎么想起这首了。”

七爷目光闪了闪:“没什么,提起笔就想起来了,我有些累了,你来把下面的续上。”

陶陶眨眨眼:“我的字可写的不好,你是知道的。”

七爷笑了一声把手里的笔递到她手里:“练了这么些日子,怎么也该有些长进,不然三哥可不敢认你这个弟学生了。”

陶陶嘟嘟嘴:“我这个学生是赶鸭子上架,给他硬逼着当得,又不是我乐意的。”

七爷摇头失笑:“你可知有多少人想拜在三哥门下而不可得,三哥学识渊博,又通杂学,办的差也多,天南海北大都去过,对世道人情的理解比我们这些常年在京里头待着的通透的多,他肯点拨一两句都是造化,更何况还收了你当学生,细心□□,苦口婆心的教你做人对事的道理,有这样一个师傅你会一生受益,怎么还不领情。”

其实陶陶也知道这些,所以自己现在也常主动去□□找他,先头可是能躲就躲的,正是因为知道三爷对自己好,才会有事儿没事儿就去,还耐着性子听他给自己讲大道理,有时数落自己两句,自己也听着,不会往心里去,就是没把三爷当外人啊,这些事自己心里知道却不会说出来,以七爷的性子也不会如此直白,今儿是怎么了?

想到此抬头看着他:“怎么想起说这个了?”

七爷:“你可知三哥的生辰是何时。”

陶陶笑了起来:“原来你是怕我忘了三爷的生辰啊,就算我再没心没肺这个还是记着的,五月初七,礼物我都准备好了,到时候送过去就是了。”

七爷:“你记得就好,三哥虽不在意你送什么,若你忘了也难免别扭,快写啊。”

陶她点点头,写了下头四句,跟上头成了鲜明的对比,深觉丢脸,耍赖说手疼,死活不写了,把毛笔塞给七爷,靠在那边儿炕上不动了。

七爷只得把最后的四句续上,看了看,平心而论这丫头的字已经颇像样儿,因临的是三哥写得样儿,故此比划遒劲有力,起承之间能瞧见三哥的影子,一看就知道是三哥教出来的,只是仍生疏涩滞,再练上个一两年,就很拿得出手了。

写好了放到一边儿,抬头见陶陶盯着自己一脸莫名的心虚不禁道:“怎么了?有心事?”

陶陶:“那个,今儿的事儿你知道吧,怎么没生气?”

七爷笑了:“我生什么气,这事儿本就是我大哥做的过了。”

陶陶:“就是说,你是不知道,陈大人两口子都给他弄得死翘翘了还不满意,连人家的儿女都不放过,把他府里的管家派了来盯场,还弄了个□□熏心的肥猪男,对陈韶动手动脚,陈韶要是落到那头肥猪手里,下场可想而知,你说他怎么这么缺德呢,这种阴损的招儿都使的出来,也不怕坏事做多了断子绝孙。”

话刚出口猛然想起自己说的人正是七爷的亲哥,嘿嘿一笑道:“那个,我没别的意思哦,就是生气,怪不得都说龙生九子子子不同呢,七爷跟他不一样。”

七爷摇摇头:“你不用替我说话,我也并非君子,明知陈英是冤枉的,却不曾替他说一句人情。”

陶陶:“你别自责,你既是儿子也是臣子,孝不能悖逆父命,忠不能违逆圣旨,也只能有心无力,倒是皇上,这枉杀良臣,岂不叫那些一心做事的臣子心寒吗。”

七爷吓了一跳,忙喝住她:“胡说什么呢,父皇也是你能编排的,以后再不许说这些,若传出去便是大祸。”

陶陶也知道自己说的激愤有些忘形,这里可不是言论自由的法治社会,这里君权至上,哪怕皇上错了,也不许说。”

七爷见她不吭声了,伸手点了点她的额头:“长大了一岁怎么还如此莽撞,想什么说什么,也不想想,若让三哥听见,又得罚你抄书了。”

陶陶赖皮的道:“反正有你帮我,不怕。”

七爷嗤一声笑了:“真是个赖皮的丫头,你把陈韶安置在何处了?”

陶陶:“还能安置在哪儿?铺子里呗,他自己提出来的,非要去铺子了当伙计,说要报答我,我说不让他报答,他就破罐子破摔的要去怜玉阁,要是他真去了,我不白费心思了,还不如让给那头猥琐的肥猪呢。”

七爷挑眉看了她一会儿,一个字一个字的道:“你怎么知道怜玉阁?”

陶陶心里咯噔一下:“我,我是听子萱说的,对 ,听子萱说的,绝不能承认自己去过…”可是看着七爷渐渐沉下的脸色,心里暗叫不好…

第82章

子萱进了屋一屁股坐在沙发上就不起来了,拍了拍怀里软绵绵的靠枕:“回头我屋里也弄这么一套,太舒服了,一坐下都不想起了。”

见陶陶不搭理自己,奇怪的瞥了她一眼:“我说你真的假的,大好春日不出去玩,躲在屋子里写字,这可不像你。”

陶陶:“你管我,倒是你跑这儿来做什么,前儿不说今儿去莲花湖划船吗,怎么没去?”说着瞥了她一眼:“不是跟安铭闹翻了吧,作为朋友给你个忠告,男人再喜欢你,耐心也是有限的,撒娇无理取闹都没问题,但得有节制懂不懂?跟你说,别听男人平常说的大度,心眼子比针鼻儿都小,你觉着是不打紧的小事儿,没准他就记住了。”

子萱一咕噜爬起来,凑过脸去端详陶陶半晌:“听你这话头是跟七爷吵架了,不能吧,七爷那么疼你,谁不知道,还舍得跟你吵架。”

陶陶闷闷的道:“没吵架才更别扭啊,要真是有什么不痛快说出来,吵吵嘴哪怕打一架都比这样带搭不理的强,这简直就是冷暴力。”

“什么叫冷暴力?”子萱对陶陶不时就冒出的新鲜词儿异常感兴趣。

陶陶:“说了你也不懂,瞎扫听什么,你要是实在闲的难受,就去找安铭,不然去大栓哪儿玩,别搅合我写字。”

子萱:“你得了吧,又不考状元,天天这么用功做什么,你跟我说说,前些日子不还好好的吗?”忽想起什么:“哦我知道了,是不是因为你把陈韶弄到铺子来当伙计,所以七爷生气了。”

陶陶:“这话奇怪,陈韶来铺子当伙计怎么了,他生什么气?更何况他自来敬重陈英,本来就想帮陈家,不是五爷拦着,当初在朝上就给出头了。”

子萱:“我说你这么个聪明人,怎么关键时候就傻了,这跟敬不敬重有什么关系,是吃味儿懂不懂,陈家虽说倒霉了,可陈韶却是京里有名儿的才子,模样又帅,最重要年纪跟你正合适,被你所救,这不就是那些戏文里的故事吗,郎才女貌患难与共然后以身相许。”

陶陶用手里的笔杆儿戳了戳她的脑袋:“你这脑袋里装的都是草啊,那些戏文都是胡编乱造的能信吗,还郎才女貌,以身相许,你跟安铭还门当户对,青梅竹马呢,都定了新你不一样不待见人家,更何况根本不是因为陈韶,是因为怜玉阁。”

怜玉阁?子萱愣了愣:“你跟七爷闹别扭,碍着怜玉阁什么事儿?”忽的想起什么,眼睛一亮露出个极八卦的表情:“不是七爷瞧上怜玉,你吃醋了,这才闹起了别扭来。”

陶陶看了她一眼:“姚子萱,有时我真想劈开你的脑袋看看里头都装的什么东西,就算怜玉长得再漂亮也是男的好不好?”

子萱撇撇嘴:“男的怎么了,你不会以为怜玉阁是给咱们这些女人开的吧,要真是如此,上回咱们做什么扮成男装啊,不吃饱了撑的吗,在京里好男风有什么新鲜,今儿我哥跟安铭就是陪着十四爷十五爷去怜玉阁吃酒去了,我本想跟着去,我哥死活不带我,当我不知道呢,不就是嫌我去了挡了他们的乐子吗,那个怜玉长得比女人还漂亮,说话又好听,又会跳舞又会弹词儿的,还会唱戏,你们家七爷喜欢他也不奇怪啊,你不总说男人好色是本性吗。”

这丫头越说越不靠谱,再跟她胡缠下去,自己非疯了不可,陶陶看了看字迹干得差不多了,又大略数了数,虽不能一张不落的凑上全部作业,勉强也能交差了,把写好的拢在一起放到旁边的小匣子里盖上递给小雀儿提着,就往外走。

子萱忙道:“你去哪儿玩儿啊,我也去。”

陶陶走到门口回头看了她一眼:“我去□□交作业,你也去?”

□□?自己可没想不开,一想到三爷那张阎王脸,子萱从心里发憷忙摆手:“那个,我累了,就在这儿歇着好了,你自己去吧。”

见她怕的那样儿,陶陶忍不住噗嗤乐了:“三爷又不是老虎,至于怕成这样吗?”

子萱翻了白眼:“三爷比老虎还可怕好不好,也就你不怕,你去你的吧,别管我了,我一会儿让陈韶陪我去对面钓鱼去。”

陶陶在心里替陈韶默哀三分钟,让这丫头缠上可不是什么好事儿,刚才这丫头一个劲儿的提陈韶,别是她自己动心思了吧,毕竟陈韶虽落难,却真的颇有姿色,更何况还有才,跟安铭那种耍刀弄剑的不一样,从子萱以往的品味来看,陈韶的确比安铭更有吸引力,虽说陈韶是罪官之子,身份上绝不可能,但爱情总是盲目的,所以说得想法儿把陈韶跟这丫头隔开,真要出了事儿,自己也得牵连进去,毕竟子萱跟安铭的亲事已经定下了,就等着过门呢。

□□陶陶已经走得极熟,基本上跟自己家差不多,看门的瞧见她只赶上来行礼,并不通报,都知道不管主子再不再府里,这位来了都一样,后院的姬妾不管多得宠也知道书斋是禁地,哪怕王妃也如此,唯有这位例外,是主子的学生,也是娇客,万万不能慢待。

陶陶轻车熟路的往书斋走,到了书斋门口忽瞧见个美人儿跪在外头,后面跟着的婆子一个劲儿的劝着,美人儿就是一动不动的跪着,虽说春天晴好,可这书斋两侧因种了竹子,倒格外阴凉,三爷平常待客商量事儿大都不在这儿,而是在前头的花厅,祸园中的水榭,这书斋是他平日读书养静之所,故此中间并无大道,只是在竹林中间辟出一段小径,铺了青石,前儿夜里落了雨,春雨浸润生了青苔,三爷自来爱这样的意境,未叫人刷洗,绿油油的一层,美人穿着轻薄的春衫儿,跪在这样的青石板上,身子微颤着 ,不知是冷还是哭泣所致,更显得纤腰一束,弱不胜衣。

光看着背影就知是个大美人儿,不知跪在这儿做什么?莫非犯了错?

虽说陶陶知道□□有不少美人儿,可这些美人都在后宅活动,自己每次来都在书斋,也就在□□的杏花宴上,能见着几个伺候宴席的丫头,以陶陶来看,三爷这人完全就是个假正经,面儿上看着挺严肃规矩,府里的丫头一个赛一个漂亮,而且□□还有个弹琵琶的美人,可是颇为有名,自己一直想见,可就是没机会,总不能直接跟三爷说,自己想见他后宅里的美人吧,即便自己是他的学生也不合适啊,所以忽然在书斋外瞧见这么个跪着的美人,陶陶心里的八卦之火熊熊燃绕了起来。

几步走了过去,那美人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陶陶只觉眼前一亮,什么叫美人儿,陶陶以前只是狭隘的定义就是五官漂亮身材婀娜,后来在姚世广府里见了那位投湖自尽的奇女子燕娘,便觉世上再没有比她更美的了,当时还替三爷可惜了几天,这等美人收在身边儿岂不是艳福无边,死了多可惜啊,顺水推舟先收了美人,再把姚世广斩首示众,这叫顺水推舟两不耽误,后来旁敲侧击的探了探三爷是不是有后悔之意,被三爷好一顿教训,搬出一番君子之论,什么君子者,权重者不媚之,势盛者不附之,倾城者不奉之,貌恶者不讳之,强者不畏之,弱者不欺之,从善者友之,好恶者弃之,长则尊之,幼则庇之。为民者安其居,为官者司其职,穷不失义,达不离道,此君子行事之准云云。

听的陶陶头昏脑涨,到最后都明白这些跟美人有什么干系,饮食男女人之大欲,有什么可装的,陶陶真不信这天下有不爱美人的男人,除非有毛病。

但今儿陶陶终于知道,三爷之所以在美人之前还能不动如山的当个君子,不是不喜欢美人,而是府里早藏了国色天香的绝世美人,这平常日子大鱼大肉的吃多了,碰上外头的小鱼小虾米根本不放在眼里。

美人没想到是个小丫头,愣了愣:“你是谁?府里的规矩都不知道吗,此是主子的书斋,闲杂人等不许靠近。”美人虽美说出话来却有些失水准,一副恃宠而骄的样儿,估摸是得宠的。

陶陶倒不觉得什么,小雀儿可不干了,可着京城敢跟姑娘这么说话的也没几个,这里虽是□□,可三爷对她们姑娘什么样儿谁不知道,有时小雀儿都觉三爷对她们家姑娘比亲爹对闺女都疼,如今倒好成闲杂人等了。

哼了一声:“你才是闲杂人等呢,你也不看看我们姑娘是谁,别说靠近,就算在书斋里住上个十天半个月的,也没人管的着。”

美人儿自然不信,刚要再说什么就见潘铎从里头走了出来,也顾不上陶陶了,忙眼巴巴看着潘铎,满含期望的道:“爷可见玉娘?”

潘铎却未理会她而是先跟陶陶躬身行礼:“奴才给二姑娘请安,刚爷还念叨呢,说这一程子怎不见二姑娘登门了,正要叫奴才去请呢。”

陶陶:“请什么,我这不来了吗,三爷今儿没出去,我还怕扑空了又得在书斋里干坐着呢。”

话音刚落就听里头三爷的声音传来:“什么时候叫你干坐着了,既来了还不进来,在外头蘑菇什么?我料你是是偷懒功课未完,不敢登门才是。”

陶陶嘿嘿一笑:“这可是冤枉我了,今儿正是来叫功课的。”说着推门走了进去,进了院还忍不住回头看了眼那美人,咬着唇一脸错愕惊讶的模样儿更叫人怜惜,也不知犯了什么了不得大错,在外头跪着。

拐过屏门就见三爷正坐在院子里的竹椅上,手里虽拿着书,嘴里却指挥着顺子在墙边儿搭架子呢。陶陶进来看了一会儿不禁道:“三爷这是做什么?”

三爷:“你不说我这书斋里就只有竹子跟梅花,太单一吗,在这儿种一架豆角,那边儿可以种些茄子韭菜大葱什么的,既能看又有收成,岂不两全其美。”

陶陶差点儿没笑出来,心说这位爷也太能折腾了,好好一个雅致的院子,让他这么一弄不成农家院了吗,这位也怎么想起一出是一出呢。

三爷瞥了她一眼:“怎么你觉得不好,上回去南边的时候你瞧见农家的院子不是很羡慕吗。”

自己那是羡慕吗,是觉得新鲜好不好,就跟在城里住腻歪了,跑去农家院住两天一样,就为了散散心,感觉感觉不一样的农家生活,下地采摘也是一样,真要让她在这样的院子住长了可不行,她还是喜欢舒适的过日子,对于这种返璞归真的原生态的生活仅止于欣赏。

小雀把匣子放在院子里的小桌上,打开,把陶陶写得大字拿了出来,侍墨的小太监,已经把文房四宝搬了出来,放到桌子上就退到一边儿,知道只要陶陶在,剩下就没自己的事儿了。

陶陶轻车熟路的把朱砂墨研开,蘸好了递到三爷手里,看着他在自己的功课上画圈圈,一边儿点评,这几个字写得还过得去,这几个就没法儿看了,这一瞥一点力道都没有,软趴趴的想地蚕趴在上头。

陶陶探头看了看不禁道:“真有您说的这么差吗,我瞧着还行啊。”

三爷看了她一眼:“行什么行,跟你说过几遍了,写字需用心,笔随心动,方能写好,若心不在焉的还不如不写,以后想这样糊弄的功课,不做也罢。”

陶陶听他语气严厉,也知道自己错了,低下头不敢吭声。

三爷批完了,侧头见这丫头低着头一脸心虚委屈,不免有些心软,叹了口气:“以后不许敢着写了,这些需一张不落的补了给我看,若再不好,一并罚。”

陶陶看了看他挑出来一摞里有一半是七爷替自己捉刀写得,不禁指了指:“这几张也不成吗?”

三爷哼了一声:“你说呢。”

陶陶立马就虚了,知道这位估摸是看出来了,不点出来一个是给自己留面子,再一个也想把七爷牵连进来,便不敢再说了,叫小雀儿把他挑出来的收了,正好见潘铎进来,忽想起门口的美人不禁道:“三爷,门口那个美人是谁啊,之前怎么没见过啊?长得真好看,怪不得在南边的时候您瞧不上燕娘呢,原来府里有这么个国色天香的大美人。”

给她如此调侃,三爷倒不恼,反而挑眉笑了一声:“美人倒不见得,不过是比你漂亮。”

陶陶不乐意了:“三爷这个您就不知道了,其实这女子长得太好看了反而不好,丑点儿才有福,老百姓家里不是有句话叫,丑妻薄地破棉袄穷人家里三件宝,可见好看的没用。”

三爷嗤一声笑了出来:“这么说你这丫头倒是个福泽深厚的了。”

陶陶眨眨眼:“什么福泽深厚,我可不傻,听的出来您这是拐弯抹角的说我丑呢。”

三爷伸手点了点她的鼻子:“倒是不傻,放心吧我不嫌你,听说前些日子你跑去户部发卖的场子上打架去了。”

陶陶今儿正是为这个来的,忙道:“师傅知道了。”

三爷:“陶二姑娘冲冠一怒为蓝颜跟端王府的奴才大打出手的事儿,如今京里还有谁不知道。”说着仔细端详她半晌:“那个陈韶早有才子之称,又生的俊美,在京里颇有名声,你不是真瞧上他了吧。”

陶陶:“我又不是子萱,我是敬重陈大人的人品,不忍见陈大人的独子公然受辱,一时不忿才动了手,其实我也知道自己莽撞了,可就是没忍住。”

三爷:“知道莽撞还做,真不知你是怎么想的,若那日不是十四十五正好在,替你扛了下来,这事儿可不是轻易能了的。”

陶陶:“大皇子也太过分了,杀人不过头点地,陈大人已经家破人亡了,仍不收手,还要作践人家的儿女,这还有没有点王法啦,更何况本来就是他犯错再先,陈大人作为臣子弹劾他正是职责所在,难道就因为他是皇子,就可以如此为所欲为吗。”

三爷摇头叹息:“你这丫头还真不受教,什么时候吃了大亏看你还这么口无遮拦,其实大哥也没外头传的那么坏。”

陶陶:“他是你的亲哥,你自然会这么说了。”

三爷:“这里的事儿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你怎么不想想,以我大哥的身份,有必要去强抢民女吗?”

陶陶想了想也觉得这事儿是有些蹊跷,就算大皇子是个色中恶魔,府里那么多女人呢,难道还不够他淫的,就算不够也不用去大街上抢啊,叫了人牙子来,想买多少没有,却忽想起陶大妮惨死的原因,又觉像大皇子这样的混账,干出这事儿也不新鲜,不过今天来这一趟的目的也达到了,既然十四十五替自己扛了事儿,也就不用求三爷帮自己收拾残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