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陶摇摇头:“家里有是家里的,这个是皇上赏的,是平白得的,哪能跟家里的一样,你说这个要是卖了能卖多少银子?”

七爷一惊忙道:“这东西可不能卖?”

陶陶:“为什么不能卖?”

七爷忙把她手里的赤金如意放好交给小雀儿吩咐好生收着,自己揽了陶陶过来:“这是父皇赏你的,是天恩,得供着时刻在心里想着父皇的恩典,卖了可是亵渎圣意。”

陶陶不乐意了:“也就是说,只要皇上赏的东西,都只能当个摆设供着,早知如此还不如直接赏银子呢,最起码能使唤。”

七爷好笑的道:“你还缺这几个银子不成。”

陶陶:“银子谁不缺啊。”

七爷笑了一会儿忙嘱咐她:“虽你心里不喜也需忍耐一二,下次父皇若再赏你,仍要欢欢喜喜的谢恩,记住了。”

陶陶挥挥手:“放心吧,就算我再傻,这胳膊拧不过大腿的道理还是知道的,其实你不用担心,这次是碰巧在娘娘哪儿撞上了皇上,以后不会了。”

七爷:“五嫂不说父皇交代让你以后常进宫吗。”

陶陶:“皇上随口的一句玩笑话罢了,哪能当真,更何况皇上天天那么多朝廷大事要处理,六部大员封疆大吏还见不完呢,哪会记得我一个小丫头,估摸这会儿就连我长得什么样儿都不记得了呢,哪还会管我进不进宫。”

七爷在心里点头,这倒是,父皇日理万机,就是自己这个亲儿子,若不是常见面都想不起来,更何况陶陶,自己是有些关己则乱了。

陶陶也没当回事儿,既然不能卖就只能摆着了,至于摆在这儿陶陶倒是动了些心思,摆在晋王府一点儿用都没有不说,且七爷也不喜欢嫌俗气,就连三爷五爷府里也一样,没见有摆金银器的,摆的都是什么唐朝的香炉,宋朝的碗,元朝的瓷瓶子…总之一水儿的古董,追求的不是价值而是品味,看上去朴实无华,实则价值连城。

陶陶自己可没这样高的品味,她是个俗人,一个东西好坏就用价值来衡量,值钱都是好东西,而且坚决奉行物尽其用的原则,所以这个赤金如意放在晋王府一点儿用处都没有,可要是放到铺子里就不一样了。

保罗春天弄了一船洋货回来,没进京呢,就差不多都卖了出去,这一趟的本钱加上远洋运输人吃马喂的使费早赚回来了,且利润高的陶陶做梦都能笑醒,所以她得尽快置办货物,让保罗走第二趟,这趟海上的商道所带来的巨额利润,比陶陶先头预测的还要高的多,这才是发财之道。

所以即便这一趟的利润可观,她依然缺银子,归根到底就是底子太薄,运作资本不够雄厚,谁让她是一个草根阶级的小丫头呢,这还得说沾了陶大妮的光,跟晋王府有了牵连,不然就凭她一个无亲无故的小丫头,脑袋再灵光,没有人撑腰也什么都干不成,陶陶心里很清楚这一点,所以说老百姓最难混,一辈子苦巴巴累死累活的也发不了财,就是因为这些关系资源都被上头这些权贵垄断着,老百姓根本摸不着边儿。

就算侥幸找了条好财路 ,财没倒呢说不准就成了祸,就算自己如今盯着晋王府的名头虽说大多数人都不敢来她的铺子里找事儿,可也有不把自己在眼里的,例如万通当的掌柜刘进财,这老家伙仗着是端王府大管家刘进保的堂哥,恨不能在京里横着走,干得一本万利的买卖还不知足,如今瞧见陶陶的铺子红火眼热的不行,开春的时候隔三差五就遣伙计往铺子里去,贼眉鼠眼的一看就没安好心,所以陶陶把赤金如意送去了铺子里,叫伙计摆在大堂上,底下还垫了黄绫子,只要进门就能瞧见。

陶陶站在门口左右端详了端详,异常满意,陈韶凑过来道:“你这是要当狐狸啊。”

陶陶嘿嘿一笑:“聪明,我就是要当狐狸。”

子萱看看陶陶又看看陈韶,戳了戳旁边的安铭:“他们说的什么意思,你听明白了不?什么狐狸啊,不是如意吗。”

安铭挠挠脑袋:“那个,我也明白。”

子萱白了他一眼:“你怎么这么笨啊,什么都不懂。”

安铭:“我哪儿笨了,是他们没说清楚。”说着瞥了陈韶一眼没好气的道:“要不我爹总不喜欢读书人,书念多了,心眼子就多,说话儿都拐弯抹角的,有什么话直接说不得了这才七月,离灯节儿远着呢,打什么哑谜啊。”

陶陶侧头看了眼子萱,心说果然女人是祸水啊,她可记得当初安铭还想救陈韶呢,这才几个月就成眼中钉了,每次见了陈韶都没好脸儿,眼里嗖嗖的直飞刀子,究其原因就是子萱这个花痴色女,有了陈韶连保罗都靠边儿了,有事儿没事儿就往陈韶跟前儿凑,没话找话儿,安铭猛吃飞醋,自然看陈韶不顺眼了,得机会就找陈韶的茬儿,恨不能打一架才痛快呢,偏偏陈韶根本不搭理他,安铭这一拳打在棉花上,心里更憋屈了。

果然,陈韶看都没看安铭转身往后头库里去了,把安铭气的直跳脚,怒声道:“陶陶你这儿的伙计还有没有规矩,客人还没走呢伙计先走了。”

陶陶笑眯眯的道:“我这个老板不是在这儿招待你吗,来来,安少爷请这边儿用茶。”把安铭让到了旁边待客的屋子里,叫伙计上了茶才安抚住。

见子萱要往后头去,忙一把抓住低声道:“你这儿都有主儿人了,就别发花痴了,你倒没什么,回头把别人害了算怎么回事儿呢,我可好容易找了这么个人才,要是气跑了,往哪儿再找去,赶紧哄你男人要紧,不然以后等过了门,有你好受的。”

子萱哼了一声:“他敢。”

陶陶翻了白眼:“怎么不敢,就算你是母夜叉,也得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过了门安铭就是你的天知不知道,你要是把他惹急了,照三餐揍你也没人管得了,所以还是长点儿眼色,就算你想花痴陈韶,好歹也得顾及些,毕竟安铭才是你男人。”说着把她推了进去。自己往后头库房来寻陈韶。

库房在后院的地下,这边儿的宅子家家都有地下的屋子,存个东西什么极方便,陶陶叫人好生收拾了,做了仓库,自从发现陈韶的管理能力,陶陶就把铺子都交给了他,这样小安子就能腾出来回晋王府了,虽说七爷说派给自己用的,到底是晋王府的奴才,不可能给自己当一辈子伙计,况且小安子虽机灵可跟陈韶一比就差远了。

而事实也证明自己的选择相当正确,陈韶上手极快,不过短短几个月就把铺子的各个流程调理的很是顺畅,如今的陶陶才算真正的甩手掌柜,吃到了甜头自然不舍得放手,这是人的通病,陶陶自然也不例外,所以陶陶今儿来放赤金如意是顺带的事儿,最主要是想跟陈韶谈谈合伙的事儿,人才是可遇不可求的,一旦遇上就得留住了,这是陶陶的经营之道。

顺着梯子下去,地下的黑暗让陶陶一时有些不能适应,踉跄了一下,好在被人扶了一把才没栽倒,陶陶眨了眨眼过了会儿才适应,不禁道:“怎么不多点几盏灯。”

陈韶:“这里是库房,最忌火烛。”说着把旁边的灯往陶陶跟前儿挪了挪,霎时亮了许多。陶陶看见那边儿有个板凳,一屁股坐了过去,看着陈韶来回认真的点数,从心里觉得这样一个人给她当伙计真屈才,可是有这样的人帮她,以后就省事多了,这小子年纪虽不大,却能力卓绝,最要紧这小子可信。

略斟酌了一下言辞开口道:“陈韶有件事儿想跟你商量一下,如今你也来了些日子了,我这铺子什么样儿你也大约知道,虽说如今生意刚起步,铺子的规模不大,可远景看好,将来有大发展。”说着顿了顿:“那个我的意思呢,咱们可以合伙做买卖,只要你点头,就跟子萱一样如何?”

陈韶定定看了她许久忽的笑了:“你是怕我跑了吗?”

陶陶不想自己刚开头就给这小子戳破了心思,尴尬一瞬,倒想开了,既然他都知道自己还藏着掖着做什么,本来也不是藏着的事儿,便直接道:“我是怕你跑了,陈韶凭你的才能,让你一辈子窝在我的铺子里的确是屈才了,但目前为止你不也没别的路可走吗对不对,在我儿虽说不能出人头地,可有钱啊,有钱就买大宅子,还可以娶好几房媳妇儿,给你陈家传宗接代,好好的把陈家的香火延续下去,对你陈家的列祖列宗也有个交代不是吗。”

第87章

“你倒是替我想的周到,可我记得你说过人活着就得自己开心,等眼一闭狗屁都不知道了,留下钱财宅邸不都便宜了别人吗。”这样的话从陈韶嘴里说出来诡异非常。

陶陶咳嗽了一声:“那个,这是我说的?我怎么不记的了?”

陈韶:“你不用跟我说这些,我欠你的债还没还清之前是不会走的。”

陶陶担心的就是这个啊:“那等还清了呢?”满打满算这小子才欠自己一百一十两银子,就算自己抠门点儿给他伙计的工钱,有几年也还清了,更何况他如今是铺子里的管事,也不能真当伙计对待,所以这一百多两银子,他很快就还清了。到时候这小子一走,岂不麻烦。

所以无论如何也得把这小子留下,想到此站起来凑了过去:“陈韶,我那是说着玩的,真格的人还是得有点儿理想才行,你看你这么年纪轻轻的,老想着闭眼做什么,你还没感受这多姿多彩的人生呢,这有了银子人生就更精彩了,你可以尽情享受。”

陈韶微微侧头 :“你的想法很古怪,有时候我总觉得你不像我们这儿的人。”

陶陶一惊,心道不会这小子看出什么端倪来了吧,忙道:“什,什么古怪,我这是聪明好不好,会不会说话啊。”

陈韶点点头:“就是太聪明了才古怪,好了,你不用再说了,我不会跟你合伙也不会走,天下之大早没我陈韶的容身之地了。”

陶陶听出他语气里的悲凉,心里有些不忍:“陈韶你别这么想不开,有句话叫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至少你还好好的活着,你两个妹子也好好的活着,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陈韶:“你嘴上说的好听,心里不一样想不开,要真看开了为什么独独对端王如此,京里的皇子府差不多都是铺子里的主顾,唯独端王不是,刘进保屡次上门示好,都让你硬邦邦的推了,若不是因为你姐的事儿,为何如此?,你自己都看不开却来劝我岂不好笑。”

陶陶愣了愣:“我不想跟端王府有牵扯是厌烦刘进保的为人,跟我姐有什么干系”

陈韶:“你难道不想为你姐报仇?”

陶陶摊摊手:“自不量力的事我从来不敢,这件事用脚后跟儿想也知道不简单,皇上都下了封口令,我翻出来能有好儿吗,回头仇没报,再把自己的小命搭进去,岂非得不偿失。”

陈韶嗤一声:“说到底不就是怕死吗。”

陶陶:“怕死怎么了,我就是怕死,我这条小命金贵着呢,这辈子不活到七老八十都冤的慌。”

陈韶:“你要是活到七老八十不成老妖精了,好,我不走也行,你把你手里的生意都交给我打理,我做什么你都不能反对,如何?”

陶陶笑了出来:“成交。”

陈韶奇怪的看着她:“你真答应,不怕我把你的本钱都赔进去。”

陶陶拍了拍他:“说不怕是假的,不过跟你这样的人才比起来,这点儿本钱算不得什么,更何况我相信你的能力。”

陈韶:你如此信任,那我是不是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才能报答你这番知遇之恩。”

陶陶:“死而后已就不用了,咱们互惠互利一起发财,等老了在海边儿买个大宅子养老,一起打打雀牌,晒晒太阳,唠唠闲磕,吹吹牛皮,说说年轻时的荒唐事,多自在。”

陈韶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一副画卷缓缓打开,那么光明那么让人向往,活了这么多年,陈韶头一次如此迫切的想去实现这样的画面,那该是怎么样快活恣意。

陶陶从库里出来,子萱跟安铭倒和好了,凑在一起笑眯眯的不知说什么呢,看上去异常和谐,见陶陶出来,子萱兴奋的跑了过来:“陶陶我告诉你个好消息,过些日子皇上要去打猎,听说宫里的娘娘大臣家眷都可随行,到时候可热闹了。”

陶陶摇摇头:“没兴趣还不如在家睡觉呢。”

子萱一愣:“别介啊,你不去就我一个人有什么意思啊。”

陶陶冲安铭努努嘴:“不有安铭陪你呢吗。”

子萱:“谁用他陪啊,再说一进猎场他早不见影儿了,哪有功夫陪我啊。”

陶陶:“既然大臣的家属都去,肯定有不少闺秀,你找她们玩呗。”

子萱切一声:“算了吧,那些人一个个打扮的花枝招展,哪是去打猎,根本就是去比美的,说话儿跟蚊子哼哼似的,还不把我急死啊,去啦,去啦,在家待着有什么意思。”

陶陶却坚决摇头:“真不能去,我有要紧事儿得办,庙儿胡同那边儿的宅子快盖好了,我得盯着。”

子萱:“不由小安子吗,他如今又没事儿,让他盯着呗。”

陶陶:“哪可是我自己的地方,得自己收拾才有意义懂不,好了,你别缠我了,我真不能去。”

子萱还要说什么忽见陈韶从后头出来,懒洋洋的道:“她不是不去,是怕丢人,不会骑马,怎么打猎?”

陶陶哼了一声:“不会骑马怎么了,会骑马的回头都变成罗圈腿,难看死了。”说着气哼哼的走了。

子萱忍不住笑了起来:“是啊,我怎么忘了这茬儿了,这丫头最好面子,这么丢脸的事儿才不会干。”

陶陶上了车还听见子萱跟安铭的笑声,心里颇不爽,不会骑马有什么啊,自己会凫水她们还都不会呢,自己会做生意能赚钱她们还不成呢,好意思笑话自己。

回了郊外的别院小脸还没笑模样儿呢,小雀暗暗好笑,别看姑娘做起生意来头头是道,可有时候真跟小孩子差不多,这么一点儿小事儿哪值当的闹别扭。

进了屋七爷见这丫头的脸色不对,奇怪的道:“这是怎么了,出去的时候不还好好的吗,瞧这小嘴撅的都能挂油瓶子了。”见陶陶不肯说,便问小雀儿。

小雀儿道:“是子萱小姐说起过些日子皇上去打猎的事儿,姑娘不肯去,陈公子说姑娘是因不会骑马怕丢脸才不去的。”

七爷笑了起来:“我还当是什么事儿呢,原来是为这个,骑马有什么难的,你这么聪明学几天就会了,等过两天凉快了,我教你就是。”

陶陶:“干嘛非要学骑马啊,出门坐车就好了,打猎我也没兴趣,而且女孩子骑马容易罗圈腿,多难看。”

话音刚落就听五王妃的声音:“不学可不成,父皇特意跟母妃提了此事,说这几日怎么不见你进宫走动,母妃说你着了暑气,在家养病呢,才支应过去,父皇便说过些日子行猎的时候要你跟着去,不会骑马到时候当着那么多朝臣家眷可更丢人。”

陶陶蹭的站起来道:“子蕙姐别吓唬我,皇上日理万机哪会记得我这么个小丫头啊。”

子蕙:“这可是说呢,我跟五爷也纳闷,这些事儿上父皇从不上心,到不知怎么记得你,还一再提及,这可不是碰巧,是对你这丫头印象深刻呢。”

陶陶愁眉苦脸:“可我从没骑过马啊。”事实上一开始的时候看见子萱的马上英姿,她也挺羡慕的,觉得自己要是能骑着马在原野上驰骋得多潇洒啊,可现实却是,她一靠近,马就喷气尥蹶子,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就断了骑马的念头,谁想还有这事儿,那么多国家大事要处理还不够皇上累的吗,做什么还惦记自己这样的无名小卒。

忽想出一个对策:“到时候就说我病了不就成了,对啊,病了就不能去了吧。”

子蕙颇同情的看着她:“陶陶欺君可是杀头灭九族的大罪,你便不顾惜自己小命,也得想想七弟跟五爷,还有你铺子里那些伙计,哪个不是一家子老的老小的小,你忍心连累他们家破人亡吗。”

七爷见她怕的那样儿有些心疼:“不学就不学吧,有什么,到时候就说不会就好了,父皇还能难为你不成。”

五爷一脚迈了进来:“老七你这话何等糊涂,父皇如此看重陶陶,是多少人想都想不来的造化,你改劝这丫头才是,怎么倒由着她的性子胡来呢,更何况骑马又不是上断头台,有什么难的,我府里有个精善骑射之人,明儿就开始教她,这算着还得一个月呢,怎么也能学会了。”

七爷侧头看了眼陶陶:“我教吧。”

谁知陶陶却摇头:“不用你教,我找子萱跟安铭几个就好。”

七爷挑挑眉:“刚不还嫌子萱笑话你呢,怎么现在倒让她教你了,怎么这会儿又不怕丢脸?”

陶陶心说在子萱几个哪儿丢脸总比在男票跟前儿丢脸强,她也跟所有恋爱中的小女人一样,希望在男票跟前儿维持最完美的形象,骑马有多狼狈就算她还没试,也大约能想到,那么难看的样子,她可不想给他看见,回头他嫌弃自己怎么办。

这些小心思自然不能说出来,只含糊道:“笑话就笑话呗,既然非学不可,就忍忍呗,反正也不会掉块肉。”

第88章

三爷跟十四从庄子上办事回来路过马场的时候瞧见晋王府的马车停在外头先头还以为老七有了闲暇来跑马了,却忽听见里头一阵喧闹,笑声里夹杂着尖叫,这叫声怎么听怎么耳熟,倒想是陶陶,忙叫停了马车。

下车进了马场,这边儿离着西山的兵营不远,便单劈了皇家马场出来,又兵将把守,能来这里不是皇亲就是国戚,平常老百姓靠近都难,故此这里平常很是清净,尤其刚立了秋,天儿还有热呢,就算安铭这些平常三五不时就来郊外撒欢的也都选在春秋两季,这时候不会过来。

今儿却来了齐全,安铭姚子卿兄妹还有十五加上侍卫十五跟前儿的太监安二小雀儿,足足七八人围着中间一匹马忙活着,陶陶你松手你这么抱着马脖子哪能跑的起来,陶陶你抓着缰绳坐稳当了,两条腿一夹马肚子就跑起来了,你别抓马鬃不放啊,陶陶你坐直了坐直了就好了…七嘴八舌的好不热闹。

三爷:“这是做什么呢?”

他一出声比圣旨都灵,哗啦一下围着的人就都散开了,三爷这才瞧见里头的情形不禁好奇又好笑,中间那匹马上的小丫头跟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似的死死抱着马脖子,手指死抓着马鬃不撒手,闭着眼扯着嗓子叫…

三爷皱了皱眉刚要过去,却不想那马不知是不是刚才被那么多人围着受了惊吓,还是被这丫头给折腾的犯了性,见众人一散开,刨了两下蹄子 ,猛地立了起来,嘶鸣一声窜了出去,可把陶陶吓的魂飞魄散,眼睛虽没睁开却能感觉到风声从自己脸上划过,自己的身子左摇右摆就如风雨中的小舟,随时都会沉没在汪洋之中,自己可还没活够呢,就算活够了她也不想这么死啊,从马上摔下来,到时候还有法儿看吗,死的也太惨了点儿。

她唯一能做的就是死死抓住马鬃,了马奔跑起来,脖子来回晃动,自己眼看就要抓不住了,正在绝望之时忽听十四的声音:“睁眼手给我。”

陶陶却摇头:“不睁,我害怕…。”她的声音瞬间便散在了风声中听不清了,陶陶却听见十四讽刺的声音:“原来你就这么点儿胆儿啊,我还以为你是个多厉害的丫头呢,原来是个老鼠胆儿。”

陶陶倒也不是听不别人讽刺的话,只不过这人不能是十四,自己跟十四的梁子从一开始他说自己长得难看的时候就结上了,所以别人怎么说自己都行,唯独十四不行。

给他一刺激,陶陶猛地睁开眼,这一睁开眼感觉到两边飞掠而过的景物,立马叫的更惨了:“救命,救命啊…”

两马一错蹬,十四侧身一捞把她捞到了自己马上,那边儿十五也把惊了的马制住了。

陶陶一碍着十四的身体立马跟无尾熊一样死死搂住了他,跟块狗皮膏药一样贴在他身上,嘴里仍然不停的嘟囔着:“我不想死,我还没活够呢 ,我不想这么死,太难看了…”

十四嗤的笑了:“放心吧,你这个祸害没这么容易死。”说着放开缰绳,由着马缓缓往回走,眼瞅到了原地,十四低头看了一眼死死抱着自己不撒手的丫头无奈的道:“你还打算抱多久,爷这件儿袍子可是昨儿刚上身儿的,你这又是鼻涕又是眼泪的蹭过来,还能要吗。”

陶陶这会儿好了些,想起他刚才说自己是祸害,报复心起来,越发扎进他怀里,一通蹭这才松开他,从马上出溜了下去。

十四低头看了看自己袍子,皱巴巴的湿了一大片,不禁摇摇头,这丫头还真是小孩子脾气,自己救了她,不领情还罢了,反倒毁了自己的新袍子,简直恩将仇报。

三爷本来要训她一顿的,可见这丫头吓得小脸煞白,一双大眼也有些红肿,呆愣愣的没了平日的神采,可见是吓坏了,心便软了下来:“怎么越大倒越淘气起来,这么大的丫头了,心里一点儿成算都没有,你这是骑马呢还是玩命呢。”

陶陶撅了噘嘴:“我也不想啊,可是皇上非让我跟着去打猎,我能怎么办?”

这个三爷自是知道,父皇对这丫头格外青眼,别人都想不明白,自己倒不觉奇怪,父皇幼年登基,一生雄才大略,高高在上,朝堂争,后宫争,人人莫不绞尽脑汁的讨好父皇,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人人都带着几层面具,剥离了一层又一层,有时候自己都不记得自己到底是谁了,即便是自己也一样。

可这丫头不一样,她是如此真实,哪怕她的那些小狡猾,小心机,也都明明白白的摆在明处,只要看着她的眼,就知道这丫头心里打的什么主意,偏偏这丫头还总自以为藏得好,殊不知她这一对清亮的眸子早已泄露了所有心思。

自己都能瞧出来,父皇又怎会看不出来,自己喜欢这丫头的真,父皇又怎会不喜欢,这丫头的真是他们这样活在虚伪面具之中的人,最想要而不可得的,所以倍觉珍惜。

想到此,三爷叹了口气去拉她的手,却见她皱眉,忙拉了她的手摊开一瞧,不禁倒抽了口凉气,小小嫩嫩的两只小手被马鬃割破,都是血檩子,看着都疼,叫顺子去拿了十四的酒葫芦过来,拔了塞子,倒了一些在帕子上。

陶陶忙要缩回来,却给他死死抓住:“别动,用酒擦过再上药才能好得快。”说着用浸了酒的帕子给她擦手,疼的陶陶直抽气儿,眼泪都疼出来了。

看的旁边的子萱都跟着抽抽,心里说以前还觉这丫头不怕三爷呢,今儿才知道也是怕的,这丫头平常多霸道啊,上回在茶楼里,十四爷十五爷鸟都不鸟,这会儿明明疼的眼泪都下来了,声儿都不敢吭,可见以前说不怕三爷都是蒙自己的。

用酒擦干净,三爷又从怀里拿了一瓶药出来,洒在伤口上,叫顺子找了干净的棉布条来裹好,嘱咐小雀儿:“这几日仔细些别沾水,记得每日换药。”说着把药瓶给了小雀。

小雀忙接在手里,点头如捣蒜的应着。

收拾好了见陶陶还站着不动,不禁道:“还在这儿站着做什么,莫非还想学骑马?”

陶陶这才回神:“不学了,这辈子我都不学了。”叫着小雀儿一溜烟跑了。

三爷摇头失笑,父皇哪儿都发话了,哪躲得过,不过怎么也得等手好了再学,三爷琢磨找谁教这丫头合适,这丫头的性子狡猾,爱耍赖,偏偏嘴甜会说话儿,若是心软的教她,一辈子也学不会,得找个能辖制住她的才行。

十五把马送回马厩急吼吼的过来不见陶陶忙道:“人呢?”

安铭偷瞄了三爷一眼:“走了,说一辈子都不学了。”

三爷看了他一眼:“老十五前儿听说你媳妇病了,你不在府里瞧着,跑这儿来做什么?”

十五一见陶陶走了,心里便不痛快:“她自来如此,跟个病西施似的,三天两头的病,我又不是太医,就算在跟前儿顶什么用,没得天天看她那张哭丧脸晦气的紧。”

三爷皱了皱眉:“你这是什么话,你媳妇儿病了,作为丈夫自然得多关心些,哪有嫌晦气的。”

十五哼了一声:“就是晦气,我看见她那张脸就浑身不自在,我还有事儿,就不跟三哥唠嗑了,先走了。”说着上马走了,倒把三爷晾在当场。

安铭几个一见情势不好,哪敢再待也忙寻借口告退了,不大会儿功夫,偌大的马场就剩下了三爷跟十四。

十四道:“老十五这小子年纪小,不知好歹,他心里喜欢陶陶那丫头,父皇却把邱家千金指给他,他心里一百个不乐意,却不敢违逆,恨邱家小姐阻了他的好姻缘,一直不痛快,三哥别跟他计较。”

三爷摇摇头:“我不是跟他计较,我是怕他这性子哪天闹起来就是大麻烦。”

十四:“三哥是怕牵连那丫头吧,我倒觉得牵连了也好,省的这丫头明知十五喜欢她还不知避嫌,骑个马都能闹出这样幺蛾子来,当真是个祸害。”

三爷侧头看了他一眼:“你自来不喜在这些事儿上费心,对这丫头倒不一样。”

十四:“我是怕这丫头引得咱们兄弟失和。”

三爷目光闪了闪:“放心吧,这丫头至多就是淘气些,成不了祸水。”

十四:“有件事我怎么想都想不明白,这丫头肩不能担担手不能提篮的,也就是个嘴把式,父皇怎会特意点她一个小丫头跟去打猎。”

三爷笑了起来:“别人耍嘴皮子半点儿用都没有,若是这丫头啊,光嘴把式就够用了。”